“至于边境贸易,哪怕税赋再少,也不该取缔。北凉如今西蛮、东穆两面讨好,若是禁了与北凉贸易,可不就是将北凉推到了西蛮那边儿去。”

昭文帝赞叹,“不想嘉言还有这样的眼光。”

宋嘉言笑谦道,“这算什么眼光?国家大事复杂许多,我只是拿着寻常人家的事儿往上套罢了。一国有如一家,东穆、西蛮、北凉,这就好比三户相邻人家儿。东邻西邻关系僵,北邻正借此得利,这里头具体的事啊,陛下还是听大臣们细细参详。我这些许小见识,难登大雅之堂。”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我的心肝儿们~~~~~~~~~

第145章死药

在许多方面,昭文帝算不得贤明。但,在做皇帝方面,昭文帝还是非常合格的,首要的表现是,昭文帝是个善于纳谏且有心胸的人。

因此,宋嘉言得以在凤仪宫见李睿一面。

二十五岁的李睿有着惊人的俊美。

其实,有吴家兄弟珠玉在前,容貌上,李睿也要退一舍之地。但,开阔的眼界与经久的风波在这个男人身上沉淀出一种淡然醇永的味道,让盛年的李睿有一种夺目之辉。

宋嘉言令宫人将皇子、公主抱出来给李睿看,李睿笑,“皇子像娘娘。”小小婴儿,已经有一双沉静的眼睛。相比于活泼好动的妹妹,的确更肖似母亲。

尽管坐上了皇后之位,但,宋嘉言从来算不得一个纯粹的古人,道,“出生就有注定的道路要走,真不知是不是福气。”

皇位之位,从来不是结束,而是漫长战争的开始,李睿笑,“每个人的命运,或者早就是注定好的。只是,有些人的命运,一望既知。有些人辗转于注定的命运而已。”

宋嘉言浅笑,“或许吧。”她感叹一声,“三军可夺其帅,君子不可夺其志。我见过的人,唯你而已。”依宋嘉言的身份,日后给李睿一个前程,轻而易举。在宋嘉言入主凤仪宫后,李睿依旧要海上远行。若不是宋嘉言执意给李睿一个鸿胪寺的职衔,李睿所行,依旧是商贾事的名头儿。想到初见面时,李睿所言,宋嘉言难免感叹。

李睿心下忧虑,意有所指,笑,“娘娘所见的李睿,是刻意在娘娘面前表现出最优秀一方面的李睿。娘娘所没能看到的,也有许多卑鄙难堪之处。只是,小臣担心娘娘嫌弃,不敢表露罢了。”他这一走,真正能为宋嘉言打算的,就只有宋荣了。

这点心胸,宋嘉言还是有的。闻言,宋嘉言只一笑,“我们又不是打算做圣人的,能做好人时,努力做个好人;当做不了好人时,努力不要太坏也就是了。好与坏,是别人的评价。我们活着,最终还是我们自己活着,这人生,别人替不得半点儿。酸甜苦辣,也只是我们自己。若是在乎别人的嘴,我早活不到现在了。”李睿当然不是纯洁无瑕的,不必说先时经商,便是自她有孕,留在帝都这两年,永寿道长的时,她虽然不清楚,但,总要有人下手设计的。李睿不是好人,但,只要对她好,就足够了。

她是不会让自己的人吃亏的,李睿出海行商,她便给他鸿胪寺官员的身份;将来,李睿想入仕,她一样会重用李睿,给他相应的地位。

不要说什么“一视同仁”的鬼话,她艰难时,那些希冀被“一视同仁”的家伙们,并没有帮过她一分半毫。

“小臣一走,归期不定,唯愿娘娘平安康泰,如意顺遂。”在凤仪宫,能说的话毕竟不多。

宋嘉言微微点头,“你也珍重。”

李睿行过大礼后,就告退了。

端睿公主是在凤仪宫外遇到李睿的,李睿侧身垂首微避,端睿公主带着宫人过去,待李睿行远后,端睿公主问身畔宫人,“这是谁?”五品官员的服饰,却又不是太医。等闲官员,岂可轻近后宫?

宫人恭身禀道,“看着似是从凤仪宫出来的,至于这位大人的身份,奴婢并不知晓。”自从秦淑妃因私窃凤仪宫被降为秦美人后,整个后宫的妃嫔宫人都战战兢兢、谨守本份,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打探凤仪宫。

端睿公主并未再多问,到凤仪宫向宋嘉言请安。

宋嘉言请端睿公主坐了,方笑道,“早前两天就听戚贵妃念叨公主了,先时回门,只一个闹腾,怕没空好生与你母妃说说话儿。公主回来,若方便,住上几日,陪一陪你母妃。”

端睿公主笑,“母后不说,我也要厚着脸皮开口留宿的。公主府事务不多,乍一离了宫,真有些想念。”

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如端睿公主,出身性情、脾气秉性,没有一样不好。贵族子弟,尚端睿公主,也是命中福祉。但,端睿公主就是太清醒太明白太聪明,她清楚的知道要选择什么样的驸马…戚驸马,宋嘉言见过,并不是说不好,可是,配端睿公主,就有些平庸了。

戚家是合适的人家,戚驸马是合适的人,却不一定很合端睿公主的心意。

而真正杰出的贵族子弟,与尚主的荣耀比起来,大约还是更愿意出仕为官的吧。

自古英雄爱美人,出色的女人,难道会希冀一个平庸的男人?

只是,世间事,世间事…

宋嘉言细心的问起端睿公主婚后的生活,按东穆规矩,驸马自有府第,若是两人感情好,住在公主府也无不可。至于传说中公主行房需宣召驸马之事,完全是子虚乌有,早在几百年前就废除了。

端睿公主自然事事妥当,不用说端睿公主的为人性情,便只凭端睿公主的身份,戚公府也不敢得罪于她。就是公主府的下人奴婢,端睿公主也压得住。

端睿公主笑,“母后放心,戚公府是懂礼人家儿,驸马亦是个懂礼的人。”驸马并不是多么出色的人,但,对她足够好,这就够了。

“这样看来,陛下的眼光很是不错。”端睿公主样样好,昭文帝自然高兴。就是宋嘉言,也希望端睿公主能如意顺遂,笑,“公主顺遂,太后娘娘、陛下、我、戚贵妃便都可放心了。”

“母后放心吧,我很好。”端睿公主转而说起别的事,“先时忙着大婚,我也不知道,昨儿我见了景惠姑姑,才知道了母后义塾的事。”

“我与母后有些像,向来不喜烧香拜佛,也不信那些佛道之流。”永寿道长之事,方太后都跌个大跟头。端睿公主更加笃信将宝押在宋嘉言身是没差的,她笑道,“如今我成了亲,与先时未嫁又不一样。既是做善事,母后不要推却我这番心意才好。”

宋嘉言笑,“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会推辞?倒是有一样公主说的是,先时你未大婚,这样的事,不好叫你们操劳。你如今是大人了,我也不与你客气,以后怕是还要有事要劳烦你。”有共同的利益,自然是共同的朋友。皇后的身份给了宋嘉言很大的方便,何况,宋嘉言从来不是吃独食的性子。

端睿公主愉快极了,笑道,“母后只管吩咐,我十分愿意。”

宋嘉言笑着起身,“反正你是要在宫里住几日的,陪我说了半晌的话,怕是太后也盼着你的,我与你一道去慈宁宫。那些琐碎之事,待明日再说不迟,就是戚贵妃,闻了信儿,也是盼着你的。”

端睿公主上前扶住宋嘉言的手,两人一并去了慈宁宫。

方太后正与丽妃瞧着七皇子背书,见了端睿公主自然欢喜,连连招手,满脸的笑意,“过来听听小七背书,这样的机伶,与皇帝少时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见宋嘉言与端睿公主请安,方太后笑着摇摇手,“免礼。”

丽妃等见过宋嘉言,就听方太后问,“早等着端睿呢,怎么这晌才进宫?”

宋嘉言笑,“是我嘴碎,多问了公主几句,耽搁了些功夫。”

端睿公主这般聪明的人,怎会叫宋嘉言担不是,笑道,“也是孙女儿,住宫里时不觉什么,乍一嫁到宫外,虽自己有了府坻,还是想念宫里的很。见着母后,嘴就停不下来,很是聒噪了母后一番。”

方太后没再说什么,笑道,“既然想宫里,多住几天。今天中午陪我用饭。”

宋嘉言笑道,“那媳妇沾端睿的光,也厚着脸皮在母后这里蹭饭了。”

方太后对着宋嘉言亲昵一笑,“你便是要走,我也不让的。”

“母后慈悲。”宋嘉言笑道,“母后容我再做个人情,索性宣了戚贵妃过来,她再没有不惦记端睿的。再者,八皇子、九皇子、五公主年纪尚小,就不要折腾她们了。六皇子、二公主、三公主、四公主,他们兄妹年纪大些,都宣了来,咱们一道陪母后用膳。就是陛下,着内侍官去问一声,我打包票,陛下定会过来的。”

方太后点头,“就这么办吧。”又对丽妃道,“赶得早不如赶的巧,七皇子四岁了,也懂事了,一并留下吧。”

丽妃连忙谢恩。

端睿公主是爱女,方太后是亲老娘,宋嘉言是皇后,这三位的面子,昭文帝总要照顾到,何况,看到这么些皇子公主,儿女满堂的,昭文帝心里高兴。何况,宋嘉言在,调度的样样周全,就是方太后与皇子、公主爱吃的东西,宋嘉言都能说上一两样,嫡母做到这个程度,昭文帝再没有不满意的。

用过午膳,又陪着方太后说了会儿话,打发小皇子、小公主们各回各宫,端睿公主去了戚贵妃的长福宫,昭文帝同宋嘉言回了凤仪宫。

宋嘉言与昭文帝说了与李睿相见的事,笑叹,“那时我还小,爹爹让我学着打理先母留下的铺子。我一心想请个能干的人做大掌柜,就遇到了李睿毛遂自荐。他当时说志在行商,我只以为是笑言,或是家中境况窘迫,不得已为之。不想,到如今,他依旧不改志向,倒叫人敬佩。”

昭文帝一笑,携宋嘉言坐于榻上,“一个商人,倒叫朕的皇后都佩服?”

宋嘉言自宫人手中接过温热正好的茶水递给昭文帝,笑道,“自从我跟了陛下,飞上枝头做了凤凰,陛下可知多少人找着门路的来巴结我,想从我这里谋得好处。李睿这身官衣,是我想借着他出海为陛下做些事,将来他一无所成的回来,自然要还给陛下的。”

“不至于此。”昭文帝笑,“他也算出身书香,不想志向倒是经商?”

“李翰林便是放旷之人,这也算有其父必有其子。”宋嘉言柔声道,“我再想不到会嫁给陛下,原本,我只以为会嫁个平凡的男人,将来儿女,其实,也愿他们能做些自己想做的事。”

“世间可做的事太多了。做官虽显耀,却不一定只有为官一途,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做官。”

“嘉言希望小九成为什么样的人?”

宋嘉言轻叹,“我希望他能快活,但,首先,他得有一条能活下去的路。”

“陛下何必如此问我。”宋嘉言望向昭文帝,温声道,“他是皇后嫡子,国家大事我并不懂。只是,若陛下有别的打算,请陛下赐我与九皇子以死药吧。”

作者有话要说:上元节快乐~~~~更新实在不能规律,昨天感觉有些好转,今天又有些低烧~~**有,《千金记》有幸入选古言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加,有奖品的哦~~对了,看清参赛的要求与规则哦~元宵节快乐~~

(PS:昨日阿肖问我情人节发不发金币,我毫不犹豫滴坚拒,一个光棍,过你妹的情人节!可是,今天一大早(好吧,我刚爬起来,一大中午)吃汤圆的时候,我忽然顿悟鸟:今天是汤圆节,这个必须散金币哒!那就老规矩吧,更新后回帖前十位,美人一百!祝大家汤圆节快乐!还有几天蛛蛛的假期也要结束了,又要上班鸟!忧桑!)

第146章星宿不利

要说昭文帝是无心之问,就太虚伪了。

不过,昭文帝也未料到宋嘉言会说出这样的话。

宋嘉言直接把“死药”什么的都说出来了,昭文帝道,“嘉言想的太多了,不至于此。”

宋嘉言浅浅一笑,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道,“还有件事要跟陛下说。今天端睿进宫,成亲与未婚时又不同,先时在宫里,成日相见不觉什么。她这乍一出嫁,不要说戚贵妃,就是我也觉着记挂。刚刚我问过她了,她府里没什么事,我想多留她住几日。今晚,陛下不要翻别宫的牌子,就去戚贵妃宫里,好生陪陪她们母女。”

纵使宋嘉言不说,昭文帝亦有此意。不过,宋嘉言说出来,自然是为端睿与戚贵妃考虑,昭文帝笑,“你虑的周全,就这样吧。”

昭文帝很喜欢一对龙凤胎儿女,他当然更看重皇子,不过,公主更得昭文帝的欢心。说到女儿,宋嘉言都是无语,小小年纪,无师自通的一张甜嘴,谄媚的很。如同现在,五公主一身大红镶白色狐狸毛边儿的毛毛衣裳,眉心点了个红点儿,圆圆滚滚跟年画儿似的坐在昭文帝膝上,小胖手儿摸着父亲的脸,甜言蜜语不要钱似的往外倒,“父皇,我好想你啊。从早上起床就想,一直想到现在。”本就是童言稚语的年纪,小女孩儿生的眉目如画,忽闪着一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一本正经的说出来的话,格外的讨人喜欢。

昭文帝的人生中充斥着各种润物细无声的高级马屁,却给小女儿的白痴话哄的喜笑颜开。昭文帝笑,“这不是来看你了么。”

五公主歪着小脑袋,说,“我等了父皇一整天啊。”说着,还小大人似的叹气,“可等死我了啊。”

昭文帝哈哈大笑,“那以后父皇早些来。”

五公主认真的点头,“说定了啊。”

宋嘉言一只耳朵听着女儿跟昭文帝鬼扯,一面瞧着儿子慢吞吞的学走路,五公主还落井下石,伸着小胖脖子瞧两眼,吐槽,“还是哥哥呢,笨蛋,路都不会走。”

九皇子晃悠悠的迈了两步,歪着脑袋看妹妹。宋嘉言掖揄女儿,“就你聪明。”

五公主腆不知耻地挺一挺小胖胸脯,“那是当然的啊。”

昭文帝笑,“五儿走路说话都比小九儿学的快。”

听到父亲夸她,五公主更是得意的恨不能把个脑袋撅到天上去。宋嘉言无语,这种傻大姐儿的脾气,真不知道像谁了。

九皇子摇摇摆摆的走到母亲面前,扯扯母亲的衣摆,宋嘉言抱他到怀里,笑,“男孩儿小时候多不如女孩儿学的快,五儿这样的也少见,话痨,睡觉都嘟嘟囔囔的满嘴的梦话。”

昭文帝不以为然,笑,“五儿聪明的很,这么小的孩子,鲜少有像五儿这样伶俐的。”

宋嘉言笑叹,“五儿自来莽撞,学走路时不知摔了多少跟头。小九儿走路,没摔过一个跤,每一步都迈的稳。”公主较寻常孩子是显着聪明,走路说话都学的很快,关键,人家泼辣,纵使有宫人不错眼瞧着,学走路时摔个鼻青脸肿的不是一两回,也不怎么哭。不怕摔,走路自然学的快。何况,公主天生是个爱说话的,叽叽喳喳个没完,故而话也说的溜当。

相对的,同是龙凤胎,还是哥哥的九皇子,就显得笨了些。

五公主养在宋嘉言身边,十个月就会说话了。九皇子现在还只会简单的几个词,走路也是跌跌撞撞的刚学。

两人念叨了一回儿女经,小家伙们吃辅食的时间就到了。五公主活像八辈子没吃过东西似的,吃的欢腾无比。九皇子则斯文的很,慢吞吞的由宫人喂食。

宋嘉言跟昭文帝商量,“陛下觉着,五儿是不是太胖了?”尤其如今初春,尚不敢给孩子减衣裳,五公主混似毛球。

昭文帝道,“胖什么,这叫有福气。”说着,昭文帝忽而一笑,打趣道,“你小时候,也不比五儿瘦多少。”

“陛下可真是的…”宋嘉言忽然袖子半遮面,做个羞样儿,嗔道,“陛下不会彼时就觊觎人家的美貌吧?”

昭文帝哈哈大笑,揽住宋嘉言的肩,在她耳际低语几句,宋嘉言笑着轻捶他几下子,昭文帝更是得意。

宋嘉言与昭文帝感情一直不错。

不过,也只是不错。

宋嘉言本身也不是靠姿色引昭文帝入縠的,昭文帝敬重宋嘉言,一是宋嘉言有这种心胸品行,二则,中宫皇后,自然不能等同妃嫔对待。

于是,当流言纷来时,昭文帝纵使难掩心下不悦,还是愿意相信宋嘉言。

方太后早忍不住与儿子念叨了,“她是有些才干,做出的事情也体面,皇帝喜欢她。中宫皇后,体面自然非妃嫔可比。只是,你别嫌哀家说话难听,外头有比这难听一千倍的。那李家小子,到底是怎么回事?那是瑞和郡主的孙子,就因为是庶子所出的孙子,瑞和郡主操的心就不必提了。管不是,不管更不是。好端端的说了蜀王的重孙女给那李家小子,莫不是宗室贵女还委屈到他?不说一声就出海去了。皇后又是官又是职的给他讨了来,谁不知道他与皇后亲近?二十好几不说成家,到底因着什么?皇帝还叫他进宫给皇后请安,你这皇帝做的,也忒大度的过了头儿!”

“且不必说皇家,就是寻常人家儿,也没有当家主母这样大方的与个青年男子见面的!”方太后叹,“她是怎么进的宫?皇帝比哀家清楚。先时荒山野岭的住着,哀家听说就把几个男人使唤的团团转。若没一二手腕儿,寻常女子哪有这样的本领?”

“就是承恩侯,都说他千好万好,自己闺女,纵使跟方家不和,也该接到家里去养着。承恩侯倒好,就这么把个大闺女放在深山老林的住着,也是稀奇。”方太后难掩厌恶之色,道,“果不其然,后来皇帝可不是跟得了失心疯似的要娶她入宫。若别的事倒还罢了,难道哀家愿意去传儿媳妇的闲话?此事非同小可。九皇子,可是嫡子!哪怕捕风捉影,皇帝也要查上一查,不然,哀家这心里,实在难安!”

昭文帝沉声道,“断没有的事!母后想多了!”

“关系到江山社稷,皇帝还是谨慎为好!”

“绝不可能!”昭文帝脸沉如水,冷声道,“皇后的品性,朕信的过!”宋嘉言不只是皇后,她还是皇子、公主的生母,昭文帝但凡露出半分犹豫,母子三人性命难保!

方太后虽有私心,也不好死求白赖的往儿子头上安绿帽子,叹口气,不说话了。

宋嘉言素来耳聪目明,流言这东西,本就是让人知道的,方太后都闻了风声,宋嘉言没理由不知道。

她并不是装聋作哑的性子,对昭文帝道,“这要如何证明清白,陛下给我想个法子?或是陛下迟疑五儿、小九的血脉,不妨滴血验亲。”

昭文帝叹口气,“朕信你。”他相信宋嘉言的贞洁,但,流言满天,并不是让人愉快的事。

宋嘉言低语,“真不知何时才得以清静太平。”

昭文帝拍拍宋嘉言的手,宋嘉言眼圈儿一红,别开脸,掉下泪来。

得此良机,方太后怎肯轻易放过,待宋嘉言带着妃嫔们请安时意有所指道,“你们都是皇帝的女人,宫里就是你们的家,宫外那些事,该忘的就都忘了吧。如今每月允许椒房请安,已是皇帝宽仁,人啊,惜福方有后福。”

宋嘉言笑吟吟地接过话头儿,继续训示,“母后所说的话,就是我想说的话。你们位份有高低,出身也不同,有公门侯府的千金,亦有平民百姓家的小姐,有一点儿需要谨记,宫里啊,是讲究规矩的地方。如你们,别的道理不懂,三从四德是学过的。守着宫规守着本分,纵无大功,亦无大过,平平安安,就是福气。”

太后皇后两番训话,妃嫔们起身行了两次礼,娇声应下。

方太后原是为了给宋嘉言难堪,不想宋嘉言偌厚脸皮,非但装作不懂,还借题发挥,当下一噎,脸色就有些不大好看。宋嘉言关切的问,“母后昨夜歇的可好?”

方太后一扶额角,“不知怎地,大半宿的没睡着。”

“不如宣御医来问问。”

方太后叹口气,“也好。”

御医是治不了方太后的病的。

方太后的手段很老套,先时借道士的嘴,如今又借钦天监的嘴,说是星宿不利,忌属兔的人。宋嘉言正属兔,方太后一脸坚决,道,“怎可因我一时不适就委屈皇后,叫那些属兔的宫人内侍移出去避讳两个月也就够了。哀家的身子并不要紧,皇帝不必担心。”

宋嘉言心知肚明,道,“只要母后凤体安康,不要说出宫避讳,就是我的一条命,也没什么不能舍去的。”

“母后歇着吧,我这就准备移宫之事。”宋嘉言起身,正色望向昭文帝,道,“我出去,是我的孝心。我身为皇后,盼着太后娘娘平安康泰。我有条件,我要带着九皇子与五公主一道出宫!”

昭文帝一时犹豫,方太后已叹,“委屈皇后了。”竟是允了。

宋嘉言微微点头,“还有一个条件,我不去什么天祈寺。陛下与太后娘娘信得过我,我去老梅庵!”

“我是出宫为太后娘娘祈福,为太后娘娘,我出宫。我身为皇后,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住所!我明明白白的告诉陛下与太后娘娘,别的地方,我信不过!”

方太后脸色难看至极,道,“莫非皇后还信不过哀家与皇帝!”

宋嘉言一字一句,“信不过!”

方太后的肺险些叫宋嘉言给顶出来,冷脸道,“那皇后何必出宫,哀家也担不起逼迫皇后出宫的罪名。”

“我是为了陛下。”宋嘉言道,“陛下是一国之君,不是成日耽搁于后宫婆媳之争的男人。太后娘娘可知陛下为逼宫之耻有多少天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了?”

“时至今日,这里只我们三人。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陛下是我的丈夫,是我儿女的父亲,我心疼丈夫。太后娘娘一个星宿不利,我不出去,太后娘娘一直凤体违和,陛下国之大事尚且忙不过来,又要侍疾,又要两头照顾,何苦来?”宋嘉言淡淡道,“我也累了。”

“我愿意出宫,太后也要给我们母子女三人一条活路。”宋嘉言说完就走了。

方太后对儿子泣道,“皇后如此心疑哀家,不过皇帝在一日,哀家活一日罢了。”

昭文帝温声劝慰,“母后多心了,皇后不是这样的人。”

“母后且歇着,儿子去凤仪宫看看。”

昭文帝匆匆离去,方太后多少抱怨尚未出口,望着空空的宫室,方太后心中竟是说不出来的滋味儿。

她以为宋嘉言定是死都不肯出去的,不知准备了多少后招来招呼宋嘉言,结果,宋嘉言应的这样痛快,方太后去并没有想像中酣畅淋漓的胜利感。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还要去挂水,明天的火车,所以,明天停更~~本本还坏了,用家里电脑更的~~晚安,我的心肝儿们~

147

昭文帝匆匆赶到凤仪宫。

“嘉言,事情还未到此地步。”昭文帝如此劝宋嘉言,“太后年纪大了,老人家,难免脾气古怪。”

宋嘉言反问,“陛下觉着太后是脾气古怪么?”

“我听说,先时五皇子尚在时,太后与太子殿下关系平平。如今五皇子因故过身,丽妃抚育七皇子,太后赞七皇子似陛下少时。”宋嘉言一叹,“这也是人之常情,有些人,天生有这种权利欲。昔日汉景帝之母窦太后还曾妄图兄位弟及,所为,亦不过权势也。”

“太后喜欢与方家亲近的皇子,太正常了。”宋嘉言道,“我与方家有隙,娘家不显,太后这样一桩桩的事做出来,所谋者,无非陛□后之位罢了。”

方太后这点小心思被宋嘉言赤\裸裸的点出来,饶是昭文帝心知肚明,脸上也有些挂不住,道,“你想的太多了。”

“陛下一清二楚。”宋嘉言揉揉眉心,眼中露出一丝倦意,“陛下不必劝我,也不必留我。我已经想好了,再这样下去,不是长法。做婆婆的想拿捏儿媳妇,太容易了。先时永寿道长之事,我有没有忍,有没有让,太后依旧如此。太后是陛下的母亲,陛下以孝治天下,怎能忤逆太后呢?陛下顾念我们夫妻之情,让儿女伴在我身边,我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