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房内的门缓缓关上,戚相思解开禅衣,里面是来不及换下的衣服,这时角落里走出了一个男子,戚相思扔给他一个钱袋子:“余下的银子,提早几天回来,那些就算是多给你的。”

男子笑着接下,开口却是戚相思的嗓音:“姑娘客气。”

第054章

张妈妈撞伤了腰,只能在床上躺着下不了地,两天后戚相思去魏姨娘坟前祭拜,张妈妈倒是想去,可连轮椅都坐不了。

十月天的惠州开始冷了,清早出门时,玉石让戚相思多添了一件内衬,上山时草丛里尽是早露,溅到脸上透着清凉。

原本山路并不好走,上回她来的时候是从半身高的草丛中撩上去的,这次田管事提前几天把路清出来,半刻钟后她们就爬上了山坡。

田管事带着护院已经将抬上去的桌子摆好,莲心领着篮子把里面的贡品都摆上桌,戚相思朝着里面的墓走去,除了地上割掉的杂草之外,这儿和年初她来的时候一样,并没有什么变化。

她回齐家之后,齐家那儿应该不止一次派人到惠州来,可就没有一回想到把魏姨娘的坟修一修,齐老夫人曾说要给魏姨娘挑一个风水宝地来安葬,说了快半年,迟迟未有举动。

这就是齐家,她早知道的,就算当初替阿莺认回去过曾有所期待,现在也被耗尽了。

田管事上香点蜡烛,莲心拿了一叠的纸钱过来准备烧,戚相思示意她放一放:“你跟着田管事下去,去附近的市集看看有没有卖纸扎的人偶,买一对过来。”

莲心把纸钱交给玉石,跟着田管事下山,戚相思蹲下身子,伸手轻轻的抚过墓碑下的尘土,语气很轻:“姨娘,我来看你们了。”

六年多过去木质的碑已经被风雨侵蚀了角,上面的字也有些模糊,戚相思能够想到当年魏姨娘过世后阿莺是想尽了所有办法才能够把她埋在这儿,这荒山野林,唯有旁边的几株桃花树作伴。

“姑娘。”玉石递了酒过来,戚相思从她手中接过,缓缓的倒在墓碑前,又接过一杯在墓碑旁的一处拔了从草的地方也倒了一杯,“玉石,你跪下,给五姑娘磕个头。”

玉石一愣,戚相思看着她,玉石胸腔中闷堵的慌,提起裙子跪在戚相思所指的地方,磕了三个头。

“玉石,这儿埋的就是你们齐府的五姑娘。”戚相思淡淡的开口,把酒递给她,看着那酒水渗入土内,“她从小身子就不好,魏姨娘病逝后她把所有能变卖的都变卖的才将魏姨娘安葬,之后流落街头,还被人劫持上山,险些丢了性命。”

“我和她就在那山寨中认识,后来有幸逃出来,在永州生活了三年。”戚相思弯下腰轻轻拔掉长出来的草,是她亲手在这个地方为阿莺挖的坑,把她埋在此处和魏姨娘作伴,“乞讨的生活哪有那么如意,时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她身子不好,根本经受不住这样的生活,所以她经常生病。”

“我们没有钱,讨来的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生了病大多数时候都只能看天命,老天爷让你活着,那就活着。”

玉石拿着杯子的手微抖,随着戚相思往下说,她的呼吸都重了几分。

“老天爷待她不公,明明那么善良的一个人,却要她遭受那些事。”戚相思把杂草轻轻一丢,“去年冬天,许多年没有下雪的永州下起了一场鹅毛大雪,那时阿莺病了,病的很厉害。”

玉石禁不住转头看她,戚相思垂着头,瞧不分明她的神色:“那天的雪特别大,好像好把屋顶都给刮穿,接连数日高烧的阿莺没能熬过去,她死的时候,除了我之外没人在她身边。”

“玉石,你们齐府的五姑娘,就埋在这儿。”

玉石动了动嘴,开口的艰难:“姑娘告诉我这些,是为何。”

“你跟了我半年多,我带你做了那么多的事,难道你不曾起疑。”戚相思抬头看她,笑了,“你这么聪明,我带你去南县的时候你就该有所怀疑。”

玉石心里不是没有惊撼,那姑娘为什么还要带着她做这些事,还要告诉她这些事,她就不怕她回去之后告诉夫人么。

“阿莺让我回去齐家,替她和魏姨娘认回弟弟,给她们讨回公道。”戚相思握住胸口的坠子问玉石,“你不觉得这里太寂寞了么。”

玉石很快明白过来她的意思:“姑娘想把魏姨娘的墓迁去齐家祖坟。”

她当然要这么做,戚相思脸上噙着笑意,回头看墓碑:“她们是齐家人,就该回齐家。”

玉石在齐家当差这么多年,对齐府各房还是有些了解的,尤其是老夫人,把齐家的荣誉和面子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的人,怎么会答应姑娘把魏姨娘的坟迁回京都去。

“姑娘告诉我这些......”玉石并不是莲心那样年纪的人,她已经十八岁了,在齐府来说,当差十几年已经算是个老人,她们这些伺候人的,还深刻了解一个道理,少说话,多做事。

小的时候带她进来的妈妈就告诉她,装傻充愣伺候好主子,到了年纪就算不外放主子也会看着体面给你寻个好的嫁了,笨一点顶多挨骂,聪明的却容易受人忌惮,知道的越多,死得越快。

“我只身一人在齐家,需要个能帮我的人。”戚相思并不掩饰她的目的,看着她目光青澄,“给人做丫鬟,不论多风光也就是个伺候人的活,你离家多年,凭你一个人又如何能改变家里的现状。”

假如她弟弟要娶亲,家中要大笔银子时,在那个习惯了把女儿送去给大户人家做丫鬟,换取生活好转的地方,她同样不能阻止年幼的妹妹被送走。

假如有的选,谁愿意伺候人呢,她当年要是没有被带到齐府,现在这个时候她早已经嫁人生子,日子清贫些不算什么,起码自己能够做主。

玉石嘴角微动,讲不出话来。

“我不怕死,可我不甘心就这么死了。”戚相思拿起一把纸钱扔向空中,抬头看它们落下,轻轻道,“所以我也同样也怕死。”

她能有什么后援呢,靠谁去?从她带着弟弟离开戚家那一刻,从她在万县怎么都打听不到舅舅家的消息,从她在山寨里逃出来,从她到齐家,哪一步不是靠她自己走下来的。

所以她每次都得赌,赌她自己会赢。

玉石体会不到那种感受是因为自己从没有经历过,没被抛弃,没流离失所,没死里逃生过,可她心里堵得慌,尤其是想到那天在客栈里看到姑娘的样子。

“你可以回去告诉老夫人她们。”

戚相思起身,拍了拍裙子上的草,转头看她,脸上噙着淡淡的笑意,就好像是在说一件极其轻松的事:“你跟着我,我不会亏待你。”

那感觉从心里往上都堵到了喉咙,玉石不知道该说什么,也描述不清楚自己的情绪,她低下头看那墓碑,上头的字模糊不清,显然是刻的时候就偷工减料没做好,而一旁埋着五姑娘的地方连个碑都没有。

五姑娘已经死了,那她是谁。

在南县时她们躲在草丛里,那个被姑娘称作是表哥的人叫了她一声相思,玉石张了张嘴,那才是她的真名?

“你不用急,回京都的路上还得二十来天。”戚相思举着香拜着,蹲下身子插在地上,“你有的是时间慢慢考虑。”

玉石深吸了一口气:“姑娘为什么选我。”

“当然是因为相信你。”戚相思把余下的纸钱撒下,回头冲着她笑了笑,半年来她试了她这么多次,知道了这么多的事,现在再想走也迟了。

太阳升起时山坡这儿热起来了,林子里风吹着,供桌上的蜡烛已经被吹熄,这时田管事和莲心回来了,莲心气喘吁吁的跑过来,手里还抱着两个纸人,满头是汗道:“地儿太远了,从这儿下去好几里路,好不容易看到一个铺子卖这个的,还让人新扎的,胶水都没干透呢,姑娘这到底能不能用。”

玉石从她手里接过纸人拿去烧,莲心又从篮子里拿出一些叠好的元宝银子拿过去一并烧了,平日卷起一阵风,把这些烧尽的烟灰都卷上了半空,老人家说,这是收走了的意思。

戚相思留在那儿一直陪到了下午,她坐在墓碑旁低头不知在说些什么,脸上总若有似无的笑意,玉石和莲心站的不远处看她,莲心有些好奇:“玉石姐姐,你说姑娘是不是在和魏姨娘说齐府的事。”

“也许吧。”玉石淡淡道,也许姑娘是想和阿莺姑娘说说话。

“等我们回去就能搬去四宜院住了,之前与我一同入府的还羡慕我呢,能来内院伺候五姑娘。”莲心声音放低了些,“五姑娘可比其她几位姑娘好相处多了。”

“这样的话以后不能在府里说。”玉石拍了拍她的肩膀,“你觉得五姑娘好?”

“当然好啊。”莲心回答的毫不犹豫。

玉石看着她微怔,随即笑了:“那你可要对姑娘好一些。”

莲心点点头,跟着她一起看向那边,戚相思将一包炒干的杏仁果子倒在土里:“阿莺,你放心,下回来看你的时候,我一定带你们回齐府。”

......

祭拜过后她们很快就要出发回京都,这时已经离开京都有一个半月了,惠州城已经入秋。

一路往京都,天是越来越冷,戚相思一路添着衣服,在通州阳县时已经穿上了夹袄。

还有三四日就到京都城,傍晚时马车在阳县歇脚,张妈妈腰疼的受不了,还请了大夫过来看。

伤了腰就该卧躺休息,可马车一路颠簸,回来时比去时还要快,没病的都坐不舒坦,更何况张妈妈这样,可要把她留在惠州城里她又不肯。

趁着大夫来看的时候戚相思上街逛了逛,阳县和南县差不多大,但因离京都近又临着官道,所以格外的热闹,这时辰满大街都是人,还有来来往往的马车。

“姑娘您看那儿。”莲心朝着前面指了指,前面集市宽阔的地方是一座庙,进进出出的人很多,香火也十分的旺,忽然,莲心又惊喜的叫了声,“姑娘您看!”

戚相思抬头看去,笑了,还真是遇见熟人了。

庙门口摆着很多摊子,买香烛的的最多,还有买平安符的,奇的是一个算命摊子旁边开摆了个别的摊子,坐着个正经的少年,摊子上挂着义诊二字,桌上药箱布包一应俱全,后头的小厮手里还举着一把伞,用来给少年遮阳的。

可没几个人上他这儿来,隔壁的算命摊子看不下去了:“小兄弟,你要不换一个地儿,你在这儿我都没生意了。”

傅容抬手擦了擦汗,转头看他,细细观察了一下他的五官,好心问他:“这位大哥,我看你眼圈发青,唇干病白,不如我替你把个脉如何?”

“去去去,你抢我饭碗啊。”算命老儿嫌弃的催他快走,这还套用上他的台词了,什么人呢,上庙门口来给人看病。

傅容被他骂的有些冤枉,一旁小厮看不下去了:“你说什么呢,我家少爷那是为你好才要给你诊脉的,你看你眼圈黑的。”

傅容忙阻止小厮继续往下说,算命的哼了声不再理他们。

“你怎么不说人家印堂发黑,目光无神,唇裂舌焦,元神涣散呢。”

摊前忽然传来笑吟吟的一句话,傅容抬起头,一主二仆站在那儿,都在笑。

“齐姑娘。”傅容觉得很不好意思,那话不就是算命先生才说的。

“我说呢谁能在庙门口摆摊义诊,原来是傅大夫。”戚相思看了看他这牌子,再看看隔壁算命先生的牌子,忍俊不禁,难怪人家嫌弃他呢。

“我看这儿人多。”傅容更觉得不好意思了,“过几天就要回去准备考试,这不正好到了阳县。”

“你要义诊,还不如去茶摊旁边比较好,这儿进出的都是香客,谁不是祈好运来的,谁乐意在你这儿听你说他哪儿不舒服得吃药呢。”戚相思指了指不远处也有不少人的茶摊,那儿的人闲适,也有功夫坐下来慢慢听人说。

傅容看了眼旁边的算命先生,算命先生立马瞪了他一眼:“老夫可没病!”

小厮忙给他拆摊子:“少爷,那咱们就听齐姑娘的,去那儿,不在这里跟他呆一块!”

算命先生瞪他们:“赶紧走。”

莲心上前帮忙搬了一把,把摊子抬到了茶摊边上,傅容请戚相思在茶摊坐下:“齐姑娘是跟着商队回来的?”

“我从惠州回来的。”戚相思比较好奇他去了哪儿,“你在哪儿走了一圈呢?”

“从通州去了咸阳,在永州走了几处,快考试了就回来了。”傅容一路走走停停,都是三四日换一处,最长也不会超过六日。

摊子支起没多久就有人来问诊了,傅容有些佩服戚相思:“还是齐姑娘有办法。”

“这哪算是什么办法。”戚相思笑的有些无奈,这就是常识啊,说他呆还真的是呆,庙门口来来往往这么多人,谁有心思坐下来听他讲哪儿有病,茶摊这儿坐下的都是空闲的,自然能聚的起来。

“那我先过去了。”傅容起身过去给人看诊,戚相思走出茶摊看向那边,也就是在给人看病的时他才不会显得那么呆。

......

逛完街市经过茶摊时义诊的摊子还在,这时天色有些暗了,小厮尽心尽职的在给自家少爷打下手,戚相思看了眼坐在后头的几个病人,吩咐莲心去附近买些吃的给他们送过去。

等她回到客栈洗漱后,天已经黑了。

阳县的热闹并没有持续的很晚,街上偶尔还有路过的马车声音,玉石端了一碗煮好的甜汤进来:“也不知道傅大夫那儿是不是收摊了。”

“那可不一定。”戚相思笑着摇头,“他那呆头呆脑的样子,病人不走完,他肯定不会先离开。”

“那他岂不是要饿肚子。”莲心眼巴巴的看着窗外,那神情把戚相思逗乐了,抬手轻轻拍了一下她的额头,“怎么,你还惦记上人家了?”

莲心脸颊一红:“才没有,我是想傅大夫那么好的人,不应该饿肚子。”

“放心。”戚相思忍住笑,“他那么好的人,一定会吃你送过去的东西。”

莲心被逗的满脸通红,她才十来岁,哪里真的知道什么情啊爱的,就是纯粹喜欢傅容那样的公子,人善良又长得好看,玉石无奈的揉了揉她的头:“还不快去换水。”

看着莲心跑出去,戚相思脸上还带着笑,玉石走了过来给她披上一件外套:“夜深了,姑娘别着凉才好。”

“再有几日就回府了。”她要不细算时间,都不觉得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

“府里肯定都已经安排妥当,姑娘出发的时候夫人那儿就已经派人收拾过了四宜院。”

戚相思抬头看了她一眼,玉石正背过身去收拾床铺,这些天来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对待,好像惠州那一行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

就是这一趟走的太急,在永州城内也没有停留,否则她还能去看看小六他们,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过的怎么样,下次回去就真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

令她没想到的是,她所念想的,一会半会儿实现不了的事,在她回京都后没多久就实现了,还是以她十分意外的方式。

第055章

回到齐府时是下午,戚相思前去老夫人那儿请安,林妈妈说老夫人还在午睡,前去锦绣园时被告知母亲不在,回顾家探亲去了,回来要等两日之后。

云巧送戚相思出来,笑说着顾氏回去前的吩咐:“四宜院那儿都已经收拾妥当,姑娘回来就能住过去。”

戚相思离开锦绣园,在去四宜院的路上遇到了个脸生的女子,看年纪约莫十六七的样子,长的年轻漂亮,身后还跟着两个丫鬟侍奉。

经过时那女子冲着戚相思甜甜笑了笑,戚相思礼貌的回了个笑意,待她走过,前来迎接她的丁香悄声道:“姑娘,那是许姨娘。”

“哪个许姨娘。”戚相思不记得府里有这么年轻的姨娘。

“老爷新纳的。”丁香解释着,“就是姑娘去惠州的那天,您一早出的门,下午人就抬进来了,如今就住在花满院。”

“花满院。”戚相思念叨了这院子,忽然想起那不就在秀荷园的旁边,再看那背影时心情微妙了起来。

“许姨娘十分得老爷的喜欢。”这两个多月里按日子去算,有一个多月是留在许姨娘那儿的,可夫人既不生气也不为难那许姨娘,下人们都在说老爷又糊涂了,可谁敢上台面讲这话。

丁香只提了几句,余下说的都是四宜院的事:“姑娘走后没多少日子夫人就命人把东西都搬过去了,半个月前添置齐了家具,就等姑娘您回来。”

和六姑娘挤在一个院子里,还要处处受她们的限制和脸色,丁香嘴上不说,心里别提多高兴现在搬到四宜院,就姑娘一个人,凡事都能自己做主,看谁以后还说她种的花太多。

说着说着走到了四宜院,和别的院子一样,门口上面是石匾刻的字,院子内和戚相思之前看到的有所不同,虽说不上焕然一新,却添了许多生气,丁香手巧,两个多月时间里种了许多花花草草,如今正值秋季,满院都是丹桂花香。

上台阶时戚相思望见前面交接回廊外的地方种了些断枝的藤,丁香在一旁解释:“姑娘不是说想要有葡萄架,这是五少爷从外头寻来的老树,种了有一个多月了呢。”

“他还记得啊。”戚相思笑了,吩咐玉石去收拾东西,“戎哥儿快下学了,把带来的东西给他送过去。”

进屋后里面没有多大的变化,只不过屋子大了许多,戚相思让她们收拾行李,带着莲心前去碧秋院,齐老夫人起来了。

林妈妈领着她进屋,齐老夫人刚喝过养生汤,看到她回来笑的淡淡的:“回来啦,怎么看着瘦了些。”

“没呢祖母,其实还胖了些的。”戚相思拿出买回来的垫枕送给齐老夫人,顺手给她放到腰后,示意齐老夫人往后靠着试试,“祖母,这是我在去惠州的路上买的,靠着可舒服?”

齐老夫人朝后压了压,笑了:“哟,还真是不一样。”说着把那靠枕拿出来看了看,“沉甸甸的,这到底有什么乾坤啊。”

纯棉粗布包裹,看起来没什么花头,样子也和别的靠枕差不多,可靠下去的时候却比别的靠枕舒服,好像是按着腰的模子做的,不会累。

戚相思笑着捏了捏靠枕左中右三段:“祖母,这里面塞的可不是棉絮。”

林妈妈也过来捏了捏,恍然大悟:“老夫人,这里头藏的是麦壳。”

戚相思拿过后放到齐老夫人的腰后让她再试了试,“棉絮太软,您靠久了容易腰酸,这还比那石枕软和,也不会磕着。”

齐老夫人看她的眼神起了些许变化:“这是你挑的?”

戚相思让莲心把还有一个枕头拿来:“荞麦枕有活血通脉,镇静安神的功效,还能调养脏腑呢,您午睡的时候可以试试。”

齐老夫人以往没用过这东西,不过林妈妈是知道的,以往打过麦子后会把麦壳收起来,挑过后晾晒,做的精细的还会添些药草段子进去,用粗麻布包裹起来枕着睡,说是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你有心了。”齐老夫人看着两个普普通通的枕头,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却是送到了点上,这些日子以来对她执意要去惠州的芥蒂也散了些,“这次回去可顺利。”

“很顺利,孙儿还去庙里为魏姨娘祈福戒斋,希望她在天之灵能保佑齐府安康和乐。”戚相思没有提张妈妈受伤的事,反而是提了些惠州城里对齐家的看法,“父亲任职那几年,老百姓都还记得他呢。”

齐老夫人喜欢听什么戚相思就说什么,恰到好处的为齐家挽着名声,到她离开时,齐老夫人看她的神情已经缓和了许多:“天色不早,快回去歇着,既然回来了,有什么事改日再说。”

戚相思告退离开,屋子内齐老夫人看着桌子上的两个枕头叹了口气:“就是这脾气。”

林妈妈知道老夫人的意思,五姑娘听话是听话,但有时候太执拗,去惠州的事老夫人和三夫人是一个意思,没去的必要。后来三老爷点了头,老夫人嘴上没说什么,心里肯定不高兴。

“五姑娘还是惦念着齐家的,听说是在那庙里呆了二十几日,都是吃素斋的,还给齐府上下都添了字祈福,她要去祭拜魏姨娘,也是五姑娘懂恩情,孝顺。”林妈妈吩咐丫鬟把枕头拿下去,笑着劝,“五姑娘也孝顺老夫人着呢。”

这么说起来于情于理也不能太责备她什么,齐老夫人摆了摆手:“你明日去看看,四宜院还缺什么。”

“哎。”

......

第二天四宜院上下才完全收拾妥当,戚相思让玉石她们把顺路买回来的礼物送去各院,下午林妈妈来四宜院看她了。

“这儿还缺几个人,等三夫人回来就能给姑娘添齐。”林妈妈看了圈打理出来的小院,满意的点了点头,除了缺人之外应该不缺别的了,二夫人办事利索,没什么要操心的。

“林妈妈,说到挑人,我倒是有个中意的,不知道能不能选她。”

看戚相思一脸不好意思的样子,林妈妈笑了:“五姑娘有中意的人自然是好,也省的再迎您的心思去选,不知五姑娘看中了谁。”

“外院当差的韩妈妈我接触过两回,看着挺中意的。”戚相思又说了个外院的小丫鬟青芽,“这两个人是不是能调到我这儿来。”

林妈妈很快把她的话禀报给了齐老夫人,这时齐敏淑也在,她靠着齐老夫人笑的很甜:“不就是两个伺候的人,还要等三婶回来才定啊,祖母帮五姐姐定了不就好了,反正到时候也是一样的。”

“那是你三婶房里的事。”齐老夫人轻轻刮了一下孙女的鼻子,笑斥她坐没坐相,可眼里哪有半分指责,全是宠溺。

“明天我还邀请了客人来参加花茶宴呢,到时三婶要还没回来,让她们看到四宜院就这么几个人,还以为五姐姐多不受待见呢。”齐敏淑嘟起嘴求齐老夫人,“外头都说五姐姐以前被三叔丢弃过,咱们就该对她加倍的好,这样才不会让人挑了错。”

齐老夫人乐了:“我们淑儿可是越来越懂事,越来越能为别人着想了,林妈妈,你这就去替五丫头安排妥当,到时三夫人回来问起,就说是我安排的。”

林妈妈点头出去,齐敏淑眼底闪过一抹得意,挨着齐老夫人滔滔不绝的说起明天的安排。

这厢到傍晚时,出乎戚相思的预料,林妈妈带着韩妈妈和青芽过来了。

两个人手里都拿着收拾好的包袱,林妈妈示意她们给戚相思行礼:“从今儿起,你们就在四宜院里伺候五姑娘。”

戚相思笑着送林妈妈出去,林妈妈也知道她要问什么:“老夫人疼五姑娘,也不等三夫人回来,先把人给您安排了,至于余下缺的,就等三夫人回来再给您添。”

“这么晚了我就不过去了,劳烦林妈妈替我谢谢祖母。”戚相思拉着她的手塞了一两银子,叫了莲心过来拎灯,“你送林妈妈回去。”

屋子内韩妈妈和青芽还跪着,戚相思进屋后让她们起来,笑的和气:“四宜院里没什么大规矩,等会儿让玉石带你们先看看,熟悉一下环境。”

“是。”韩妈妈和青芽点点头,跟着玉石出去了,戚相思又叫丁香进来,“明天府里是不是有宴会?”

“是呢,七姑娘要举办花茶会,邀请了不少闺中小姐,一个月前就发了帖子。”丁香笑着扶她进内屋,“去年七姑娘也有举办,明天姑娘一块儿前去,还能多认识一些朋友。”

“我也要去?”戚相思还以为齐敏淑不会把自己算在内,毕竟她是有这么的不乐意和她一起出现。

“当然要去,不仅是您,二姑娘,三姑娘,六姑娘都去。”丁香抬起身子把窗户合上,“可都是七姑娘的姐妹呢。”

戚相思笑了,也是,齐敏淑那样的性子,自己举办的宴会怎么会让姐妹们缺席呢。

“就是不知道六姑娘近些日子在做什么,总是往外跑呢。”丁香嘀咕了声,“六姑娘身边的明翠今早又出门去了,傍晚才回来。”

第056章

第二天,天气晴朗,花园内一早就开始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