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皇子博学多闻,难道没有听过一个词,叫做捧杀。”戚相思直视着他,“我虽没有这样的荣华富贵却清楚一个父亲对孩子真正的疼爱是什么,殿下您不也心知肚明。”

淡淡的语气飘来:“你倒是维护他。”

心中由来已久的怒意腾的冒了出来,戚相思瞪着他,直言质问:“八皇子殿下,您一次次试探王爷又是何必,他将您视作兄弟,为您前后奔走寻找治病方子,您却连病因是什么都未曾如实相告,如今又在这里疑他对你是否忠诚,您这么做,岂不令人心寒!”

严从牧神色微敛,倒也坦然:“戚姑娘以为,本王不该忌惮么。”

“殿下若忌惮小王爷的心思,那相思只能说,您与王爷的兄弟情,恐怕从一开始就是王爷他一厢情愿罢了。”

“那你觉得,十一的心思是什么。”

“殿下所想,并不是王爷所想。”

话说到这份上,不必再直白,皇上最欣赏最引以为傲的儿子,应该是与他有一样的相似之处,而当今皇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牢房内久久安静,严从牧脸上没有生气也没有恼怒,他像是点评的口气:“你还真的是不怕死。”

“可怕的事情这么多,死不过是其中一件。”

“如此看来,你与十一倒是有几分相似之处。”

敛去那笑意,八皇子整个人看起来严肃许多,也没了素日里给人的平易近人,反而透出些威严来:“你如此了解十一,可知道他为何待本王尽心尽力,那是因为贤妃的死,和沈贵妃也有些关系。”

“殿下可曾向王爷确认?”

“未曾。”

“那殿下凭什么断定王爷待你尽心尽力就是出于贤妃?倘若这些您都没有得到亲口证实,您如今所想的这些,不觉得是对殿下您自己和王爷的侮辱么。”

“哈哈哈哈。”严从牧忽然朗笑,瞧不出半点不愉快,“十一有你这么维护他,也是福气。”

“殿下您又错了。”戚相思一脸正色的看着他,“我没有生在皇家,也不懂皇家这么多迂回曲折的规矩和门道,不过是以真心换真心,王爷待我好,我便待他好,认识小王爷,也是我的福气。”

“即使他不能救你出去?”

“即使他不能救我出去。”

严从牧正眼打量着她,良久:“戚医女,你说的话可算数?”

戚相思心中狠狠一震,直接跪了下来,严从牧眼底闪过一抹不易捕捉的叹息,什么都没说起身走出了牢房。

才过几步,背后传来了戚相思恭恭敬敬的道贺声:“民女恭贺殿下,达成所愿。”

第158章

短短几日之内,宫中忽然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革。

先是皇上逐渐变好的身子忽然又垮下,紧接着便传出了德妃娘娘毒害皇上的消息,与之仅仅半日的功夫,亥时过半,皇上驾崩。

九思巷内的天牢一下变得拥挤。

戚相思的隔壁关了几个乾清宫里侍奉的宫人,再往内还关押着皇上驾崩时殿内外照看的几个太医,还有德妃身边的一些宫人。

从这些人的口中戚相思得知德妃被囚禁在了华阳宫内,连当时在乾清宫外的赵王都被变相软禁于宫中不得出去。

拥挤的天牢内没有戚相思刚来的那几日安静了,周围都是哭声,华阳宫内几个小宫女哭的尤为可怜,她们被抓不过是因为当时跟在德妃身后去了乾清宫,她们也没进殿过,但却会因此丢了性命。

小宫女嘴里喊着会不会死,往内最安静的牢房内,几名太医的神色也显得忧愁,不过不止是他们,所有给皇上治病过的太医都要忧愁,在外的陆太医他们未必比在天牢里的这几个好过。

戚相思默不作声,也没打听什么,天牢之外的皇宫犹如□□的天,一下凌厉雷鸣。

半日之后,天牢里来了些人,为首的礼部尚书带着皇上身边得力的陈公公,朝天牢最深处走去,戚相思知道那里关着谁,是至今还没被废的太子殿下。

从被关至今,大皇子顶着太子这名头已有三年,朝廷之中都知晓这件事回天乏术,可皇上就是不下废太子的诏书,如今这般阵仗,皇上驾崩,新皇未立,好似是有生机。

可没多久,里面传来了废太子的诏书宣读,紧接着是大皇子几近猖狂的笑声,还有镣铐和牢房门相撞的动静,好似发了疯。

“父皇啊父皇,您原来就是这么打算的,我竟是没有料到,没有料到。”

直到礼部尚书离开后许久天牢深处还有声音传来,似哭似笑,把那几个小宫女吓的都忘了哭,这些人低声讨论起废太子的事,无外乎是当初多少荣华富贵,如今又是多么落魄。

戚相思望向那处,废除太子,将大皇子贬为庶民,这早该在三年前就下的旨意如今才拿出来别有深意,说不定那乾清宫外,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未时过去,阳光斜照进窗,阴冷的天牢有了些暖意,距离废太子诏书下达一个时辰后,又一道圣旨的消息由那些牢头的口传出,根据先皇留下的遗诏,他将皇位传给了八皇子。

......

此时的乾清宫外喧哗一片,定王等人站在那儿,对殿阁大学士所颁读的圣旨抱有怀疑,不论是把皇位传给九弟还是传给十一他们都不会觉得诧异,可传给八皇子,这怎么可能!

“先是废太子,后是传位的诏书,这其中是不是还有我们不知道的。”

“是啊,父皇走的如此突然,这传位的竟然是......”七皇子燕王朝后看了眼,脸上的神情写的分明,竟然传给八皇子,这肯定不是真的。

“圣旨诏书皆是先皇所立,诸位殿下就算是不信,这旨意也是如此。”殿阁大学士示意一旁等候的公公,“国不可一日无君,登基大典得即日安排。”

“燕王殿下,您若再不换下衣裳,可是大不孝啊。”见燕王还欲说什么,殿阁大学士好意提心他,再穿着这身金绣紫袍,恐怕要惹人诟病了。

“这!”燕王看了看走开的大学士,又看了看定王,最后气的甩袖离开。

登基大典安排的很快,国丧期间一切从简,但朝中却异声频频,对于殿阁大学士拿出来的传位诏书,多为大臣表态怀疑,以何太傅为首的,首先就对囚禁德妃和赵王一事提出了质疑。

先将德妃娘娘囚禁,之后还软禁了赵王,短短半日后两道圣旨接连下来,废太子,传位,把这些事细串联起来,莫不是事先安排好的?

玉明殿前,何太傅要求先将德妃下毒一事查清楚再行登基大典,并且要求即刻见赵王。

“何大人,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登基大典乃国之重事,迟半日都不可!”

“那就请齐大人将此事查清楚,下毒一事本就疑点重重,贺大人身为内大臣滥用职权私禁赵王,这种种,老臣不得不怀疑其真假。”何太傅说的铿锵,脸庞涨红,也是给气的。

“德妃娘娘给先皇送去汤药,服下后不过一刻钟的时辰就毒发,当时太医皆在,都可为证,之后赵王企图阻拦,口出狂言,为免赵王嫌疑这才暂时将他留在宫中,何大人,倘若此时和赵王有关,一样不能脱离干系,但若无关,赵王爷自是不会有事。”殿阁大学士当然听出了何太傅话里的另一层意思,于是他当众朗声道,

“废太子的圣旨先皇在三年前就已经立下,迟迟不发就是为了避免兄弟之间出现间隙,伤了和气,至于这传位的诏书,陛下知自己时日无多,在半年前就已立下,当时由皇后娘娘与几位大臣亲见。”

何太傅脸色一青,半年前圣上还那么器重赵王,游明一事对赵王大加赞赏,称他有君主风范,怎可能立下这种诏书!

但何太傅深知现在不是论诏书真假的时候,遂他直破大学士绕的弯子,要求即刻审理下毒一案,还德妃和赵王清白:“登基大典乃国之重事,此事更是刻不容缓,倘若不尽早查实,恐落奸人之计。”

明里暗里就给殿阁大学士他们扣上了个“奸人”的帽子,玉明殿中气氛紧张,贺大人军将脾气来的也直,一语说穿何太傅的另一番意思:“何大人的意思是我们故意陷害德妃和赵王殿下,奸人二字我等可承担不起,你这般心急,莫不是对先皇的圣旨有异,觉得不该这么立。”

何太傅涨红着脸瞪着贺大人,气的胡子哆嗦:“一派胡言!”

弄墨之人就是不喜欢把话说的太明白,但何太傅的意思的确也如贺大人所说,殿上的人都听得明白,在圣旨明下的情况下更是不敢随意发言了。

场面再度安静。

没多久一个侍官匆匆入殿,寻了殿阁大学士说了几句话,何太傅看的直皱眉头,正要开口,大学士先行道:“此时尚在丧中,灵柩未出,皇上有命,未免惊扰先皇安宁,三日哭灵后审理德妃娘娘下毒一案,何太傅,你看如何?”

死者为大,拿着先皇来压何太傅自然不能如何,走出玉明殿时,几位官员围着何太傅,脸色皆是凝重。

“五日之后就是登基大典,区区两日功夫,在宫中又不能大肆查证,岂不困难。”

“两日足矣。”何太傅转过头去,视线落在玉明殿偏殿处,那里守着几个宫人,正是新皇暂歇之处,“派人寻机会,先见着娘娘和王爷。”

......

三日的功夫,宫中显得风平浪静,官员女眷们接连三日哭灵也都累的疲乏,在安排的楼阁内稍作休息,王氏由齐敏淑搀着,走到了靠窗的椅子上歇下。

母女二人歇了一阵后才有些精神说话,王氏心中还惦念着先皇驾崩之后就没回家过的丈夫:“也不知道你爹那处怎么样了。”

“我找人打听过了,陆太医他们也都被留在了太医院中没能回去,规矩如此,不会有事的。”齐敏淑宽慰王氏,压低了声,“这两日似是要查德妃娘娘下毒的事。”

王氏眼皮突突的跳,女儿的话并没有给她很大的安慰,甚至,她的心越发惴惴不安。

宫里的事她不清楚,但有件事她还瞧得出一些端倪来,这么多位皇子,最后传位的却是名不见经传的八皇子,任凭谁都预料不到,这样的结果,其背后又不知道藏着多少变故。

“娘,娘!”齐敏淑连叫了王氏两声王氏才缓过神来,她抓住齐敏淑的手嘱咐,“天牢那边有没有打听到什么?”

此时齐敏淑哪还会在意什么戚相思:“娘,她在殿上顶撞先皇,犯了大罪,如今先皇驾崩,就算我们什么都不做,她也是死路一条。”

“淑儿,你...”王氏话未说完,视线落在朝着她们走来的几个宫女身上。

“齐夫人?”为首的宫女冲着她们笑的平和,合手鞠礼后又和齐敏淑点了点头,王氏心中疑惑,“是。”

“皇后娘娘有请,请齐夫人跟我走一趟。”

王氏赶忙起身,那宫女不等多言就转身朝着门口走去,齐敏淑扶住王氏要陪她一起,走在后头的宫女好声提醒:“齐姑娘请留步。”

“你留在这儿。”王氏拍了拍齐敏淑的手跟着宫女离开,齐敏淑满心疑惑,这阁楼内却无人可以解释给她听。

哭灵的时候诸多宫妃都在,皇后娘娘当时因为劳累过度提前回去休息了,这几日都没见到人,按理来说宫务都交由别人,怎么会忽然请母亲过去呢。

那几个宫女的着装也不像是灵堂殿外那些宫女所穿的。

不对!齐敏淑身子一震,猛然想到了什么,急急往外追,却再也不见王氏和那几个宫女的踪影。

第159章

哭灵之后这些宫中女眷便可出宫回家,可直到齐敏淑离宫都没等到王氏回来,她找人打听母亲是否还在皇后娘娘宫中,得到的消息却是皇后娘娘身体疲累暂不见外,并没有提到母亲。

再想打听时已出宫回家,宫中事物颇多,这时候谁有空替她去打探这些,第二天,齐敏淑再也坐不住了,急急找人疏通关系想见父亲。

此时距离新皇登基大典还有一日,天牢内都添了庄重,关在深处的大皇子时不时疯语,戚相思斜对面关着几个太医的牢房在昨天下午空了出来。

因为这几个一去不回的太医,余下关着的人都有些心慌,天牢内本就消息闭塞,说不定那些人已经被处置掉了,很快也会轮到他们头上。

对面的牢房里再度传来哭声,戚相思换了个姿势,视线望去,那小宫女哭的十分伤心。

经过这么些天戚相思也大略知道了她们的来历,从京都城周边的村子小镇里招纳入宫,满二十便可出宫,运气好的跟了好主子,还能被赐一段好姻缘。

在这之前她们应该是运气极好的,被调到了德妃娘娘的宫中,可如今却不知道还能多活几日。

大门那儿传来了些动静,每天都有牢头和官员进出,戚相思没有在意,收回视线落到墙垣,不知道什么时候,春日竟悄悄爬入了窗沿,在斑驳木桩下蔓延开了点点绿的痕迹。

脚步声渐渐近了,吸引了牢房内这些人的注意,哭声小了下去,脚步在戚相思牢房外停了下来。

她回头,瞧见了一双朝着自己的玄色锦鞋。

随之传来的是牢头开锁的声音,戚相思抬起头,神情一怔,把玩着稻草杆的手缓缓松开。

他朝她伸出手。

锦墨色的袖腕,上面镶嵌的珠玉宝石十分眼熟,而最熟悉不过的,是他。

戚相思抬起手,他牢牢抓住,温暖的不可思议。

严从煜将她拉了起来。

......

直到被他拉到牢房大门口戚相思才缓过情绪,待屋外那光线照射进来时,戚相思忽然局促不安了起来,她仰起头,就这时,一只手蒙向她的眼睛,只在指缝间有透露进光亮来,跨出去那步,使得屋外的强光被阻挡在他的手掌之外,直至她适应过来。

三月初温暖的风徐徐吹来,没有牢房内潮湿的霉味,是花香,带着青草气味,沁人心脾。

此时无数种情绪才纷沓而至,到了嘴边却一句话都说不出。

沉稳的声音传入耳中:“回家。”

戚相思转头看他,从他素来是波澜不惊的眼眸中看到了安抚,就像是哄孩子似的,要让她觉得安心。

“好。”

牵着她下了台阶,一路上不见半个人影,从天牢出来到了九思巷才见到一些来去匆匆的人,这些人在看到誉王爷后匆匆行礼又匆匆离开,显得十分忙碌。

戚相思所知道的,八皇子达成所愿,登基大典在即,宫中还有丧事,看昨天那些太医被带走的情形,应该还在查德妃娘娘下毒一事。

就是不知查的如何了。

畅通无阻到了宫门口,直至上了马车离宫。

小窗外时不时有风吹入,不知是哪条巷子里飘来了葱花饼的香气勾人垂涎,戚相思掀开小帘,渐渐适应过来这两个多月未见的京都城。

很快到了誉王府,戚相思见到了等候多时的陆璃,她扶戚相思下马车,不等小王爷下来便迎她进了府,一路朝她住过的芳菲苑前去,虽神色沉静,却感受的到她的欣喜。

才到芳菲苑门口,戚相思又听到了熟悉的声音,蓦一抬头,玉石和丁香神色激动的朝着她迎来,尤其是丁香,到了面前抱着她的腿就开始哭:“姑娘,您终于回来了,我终于盼到您回来了。”

玉石红着眼眶低头抹了下眼泪,她比丁香来的沉稳,此时也有些语无伦次:“姑娘,我们......您受苦了。”

“姑娘,我和玉石姐姐日日为您担心,就怕...就怕...现在可好了,您总算回来了。”

“快先起来,先带姑娘洗洗沐浴去了晦气。”

“对对对,玉石姐姐说的说,姑娘,我扶您。”

柚叶沐浴,柳枝撒水,丁香还在屋子四角落都洒了盐,忙完这些已是傍晚的时辰,戚相思坐下来看着一桌的点心,这才有空询问她们。

“姑娘让我们去夫人那儿求出府,夫人答应了,却没收姑娘为我们准备的赎身银两,还给了我们一些银子用作补偿,四宜院里服侍的人不多,韩妈妈和莲心她们被带去了锦绣园。”

丁香心直口快,一口气把她们出府的经过说了遍,比戚相思先前预料的要来的顺利许多,顾氏非但没有为难,还倒补了些银两给玉石和丁香。

玉石替戚相思换了杯茶补充道:“眼下三夫人应该已经在通州安顿下来了。”

“她去通州了?”

“去年三少爷考中云海书院,本来定的三月出发,伴读的人也安排妥当了,不知怎么地,夫人忽然决定亲自陪读,留下钱姨娘她们侍奉三老爷,带着六少爷一起去了通州。”

的确像是顾氏会做的事,戚相思轻轻敲着桌子:“你们又怎么会到誉王府的?”

“我和玉石姐姐离开齐府后没多久就被姑娘身边以往跟着的那陆璃姑娘拦住了,她问我们今后还愿不愿意侍奉姑娘。”丁香说罢看向玉石,声音有些哽咽,“我们当然想跟着姑娘,只要姑娘不赶我们走,我和玉石姐姐愿意一辈子侍奉姑娘您。”

“哭什么,我这不是好好的。”

丁香忙抹眼泪,一面笑一面掉着豆儿:“我这是高兴,喜极而泣的。”

主仆三人聊了一会儿,陆璃端着装衣服的盘子走了进来,戚相思心里还系着事,便向她问起小王爷在何处。

陆璃放下盘子回禀:“正是王爷命我过来接姑娘的。”

......

戚相思原以为是在誉王府中商议,没想到陆璃带她出了府,上马车后行了一个多时辰的马车,出了城一直到会名山脚下才停。

这时天色早已经暗下来,上山的路边立着灯笼柱,昏黄的光从夜色中透出来,照亮了脚下的台阶。

白天的会名山有很多人前来踏青踩春,到了晚上却很安静,晴朗的天月亮半圆悬挂在云端,远处的山迹暗蒙蒙什么都看不清。

半山腰上的亭子里有灯光,戚相思走到亭子外,小王爷就在那儿等她。

“上来。”

戚相思扶着扶手走上亭子,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下去,山坡下有点点星火从房舍中映衬出,那应该是一个村子。

“那边是张宅。”严从煜指着左侧灯火最亮的道,比起别的房舍,那一座来的更大一些。

看不清房舍里的人,戚相思却让那微亮的灯火迷了眼睛,将玉石她们带到了誉王府,还把张家人另作安排,他把她担心的事全都安排妥当了。

此时说些感人肺腑的话似乎有些多余,但戚相思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情绪,“我”字出口,严从煜转过头问了一句:“可是饿了?”

戚相思嘴角微动,半响才吐了几个字:“怎么会带玉石她们回誉王府。”

“誉王府内没有侍女,宫里来的多规矩,还是以前伺候过的顺心。”严从煜极为清淡的提起把玉石她们带回府的缘由,她素来不喜欢生人侍奉,又独立惯了,让以往身边侍奉的丫鬟来照顾她再合适不过。

这时再说些感谢的气氛都不对,戚相思轻吸了一口气,扫去心中蜂拥的情绪,从那山坡下收回了视线:“先帝被下毒一事,查清了?”

“母妃离开后没多久德妃去送的汤药,太医佐证,那些汤药并没有问题,先帝的毒并非来源于此,德妃无罪。”

戚相思一想不对,要是查出来德妃无罪,赵王也应被安然释放,那这明日的登基大典岂会这么顺利,那些支持赵王的大臣一旦得知这些都是子虚乌有的,还不闹翻天!今天那九思巷也不会如此太平。

严从煜似是猜到了她的想法:“德妃虽没有给先帝下毒,却查出与贤妃当年之死有关,赵王府中被搜出几封信件,与我几次被害有关。”

脑海中闪过什么,来不及抓住,戚相思尚且有疑惑:“那这毒?”

“案情重大,几位大臣有幸请到了周先生出山,经由太医和周先生证实,齐太医呈递给先皇的“仙药”实则为□□,其中所添之物看似无毒却与先帝日常所服丹药有冲突,而那丹药也是齐太医所炼,先帝服用已有数年之久,以先帝的身子,两者相融,足以致命。”

周先生?

戚相思心头微颤:“是师傅。”这世上除了何太医之外,恐怕没有人能请得动这位隐居多年的老神医了,而这位在她尚未出生时就名声远及,受人推崇的先生,他说出口的话,分量极重。

可没有人比戚相思更清楚那所谓的“仙药”到底是什么,是她派了人去到南淮,找到与那宝图中相近为止的山,在山上设下的局请齐鹤年入瓮。

宫中太医不好蒙骗,齐鹤年更是不好蒙骗,那药是她翻遍了祖父和父亲的书后才想出来了,找了好几味稀世珍药,又刻意做的古旧陈年放置在假制的洞中引齐鹤年上钩。

像先帝那样的身子骨,服下之后短时间会有奇效,但治标不治本,要不了多久整副身子骨都会垮掉,但先帝死的突然,必然不是那些“仙药”的原因,那会是什么?

想到此戚相思猛地一怔,抬起头看小王爷,不确定着口吻:“是贵妃娘娘?”

第160章

戚相思在刑部大牢见到了齐鹤年,比起当日在殿上要来的憔悴许多。

唯一没有变的是那抹再隔十年戚相思都不会忘记的笑,第一次在戚家见到时,杀父亲时,大殿之上对峙时,还有眼下。

齐鹤年对见到她似乎有些意外,神色闪过之后很快有了恍然,却又似是不信心中这冒起来的念头,只含着笑看着她:“贤侄别来无恙。”

戚相思站在牢房外,手搭着牢门淡淡回道:“齐大人却是有恙。”

“贤侄多虑。”齐鹤年似乎是对眼下糟糕的境遇并不太担心,盘腿坐于木板床上,十分和善的看着戚相思。

可此时周旋又有什么意思呢,她到这儿来可不是为了客套。

“齐鹤年,我祖父所藏,于大师的两幅墨宝在何处?”

“戚家的东西,贤侄问我可是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