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臣心之四

五皇子也是比较有心眼儿的人哪,他虽然想就建海港一事把唐总督拉到自己阵营来,但也知此事急不得。五皇子先命李九江去查海港周遭的地皮,除了他媳妇买,还有谁买了。

李九江向来效率一流,第二日就整理好拿给五皇子看了。

五皇子一瞧,别说,跟风的人真不少,除了谢莫如这下手早的,其他几家都是闽地大家大族,余家、齐家、魏家、徐家啥的,没少趁机买地皮。除了当地家族,还有消息灵通的各官员家眷,除了苏巡抚这样的,唐总督的侄子也买了好大一块好不好?

五皇子突然就不担心建海港的事了,他便不想建,这些人也会推着他建的。

五皇子细看,别说,这里头江行云也占地不少啊。唉哟,还有军方,柳扶风也买了一块地…李九江也升级为地主了…

五皇子瞧李九江一眼,李九江笑,“如今闽地的地皮可是火爆,微臣就凑了回热闹。”

五皇子瞧着,心里就有数了。其实,不见得是柳扶风几人真就稀罕这么块地皮,哪怕他们真相中了,也不是这样的买法,派底下人出面,既不显眼,还能闷声发大财。这么直接出面买地皮,本身就是一种暗示。五皇子笑,“买的好,买的好。”属下也都是聪明人,知道给他壮声势。

将这份名单收在袖打拢,五皇子心里也有了主意,同李九江商量,“海港这事,还是得先把咱们闽地上上下下的官员团结起来才成。上次我上表章,户部也不知如何预算的,竟给咱们预算出七百万银子,一下子把朝廷给吓着了。王妃已让苏巡抚重作预算了,你同老唐多商量商量建海港后驻军的事儿。凡事早做准备,没不好。”

李九江应了,五皇子又道,“听说老唐还有个老儿子。”老儿子,对小儿子的称呼。

李九江心里就有数了,五皇子这是打算曲线救国,先把唐总督的儿子拉过来,李九江道,“小唐今年十九,已中秀才。张长史时不时要去帝都,臣这里事务忙碌,正想禀明王爷,请王爷给臣找两个得用的人呢。”

五皇子还是问,“小唐能不能任事?”莫是个废物,唐家也不是只有这一个子弟。

“臣见过几面,瞧着是个清明的。王爷只管让他过来,臣自有事务安排给他们。”

五皇子拍拍李九江的肩头,主臣二人相视一笑,说不出的默契。

五皇子又与李九江商量了回军中的事,方令李九江下去了。

五皇子叫上谢莫如,俩人换了常服,带着侍卫们去闽安城逛了逛。五皇子还带着妻子去闽安城最有名的饭庄吃了餐便饭。闽安城虽说是州府,委实算不上特别繁华,尤其守着吴地,更显着既穷又瘪。不过,五皇子住了一年多,也觉着习惯了。闽安城到底是州府,总督巡抚按察使啥的,衙门都在这儿,故而有名的饭庄子也有几家。

正是鱼虾丰盈时,五皇子带谢莫如来的是清波楼,此楼临水,景致不错,据五皇子说饭菜味道也不差。只是,以往进来就有包厢的饭庄,今日还略等片刻,店家方恭恭敬敬的请五皇子一行进去了。五皇子天生庄严,道,“你这里生意不错啊?”

店家并不认得五皇子,但也知道是了不得的大人物,连忙战战兢兢道,“托咱们王爷的福 ,咱们闽地要建海港了,唉哟喂,来来往往的,不知多少大商贾过来呀。不瞒老爷,咱们这小店,自早到晚,就没空闲过。”店家笑眯眯的,又问点什么菜。

五皇子道,“你看着安排吧。”

五皇子坐的是临街的位子,望着闽安城的街道,的确是比先前热闹不少。一时,菜品齐备,五皇子就与妻子用午饭了。

俩人用了一餐饭,五皇子道,“吃惯了咱们府里的厨子,偶尔出来吃一顿也不错。”

谢莫如深以为然。

俩人除了吃了顿饭,就在闽安城逛了大半日,谢莫如给孩子们买了些便宜的小玩意儿,什么风车、竹蜻蜓、柳条编的小花篮之类,及至天晚,夫妻二人就回府了。

五皇子其实早憋了一肚子感慨,回府就同谢莫如唧咕上了,“不知不觉闽安城就不一样了,人来人往,车水马辆的。要不是今儿突然想起出去瞧瞧,还没留意呢。”

谢莫如笑,“是啊。一个地方,好不好,其实很容易看出来,看人气就知道了。”

五皇子低声道,“我觉着,咱们闽地要兴旺了。”

“我也这样觉着。”谢莫如自然也愿意看到闽地兴旺。

这对夫妻已是信心满满。

也不知是五皇子的确主政有方,还是怎地。反正,这人要是顺了,无事不顺。就是苏巡抚算着今年收的夏税也是满面笑容,年景不错,税收也格外顺利。

江行云这里更是成日间高朋满坐,八百年前是一家的宋太太过来给江行云送了些海鲜过来,宋太太笑,“将军命人快马送来的,一路用冰镇着,你这里每日有宴,正用得上。”

江行云叹,“多谢嫂子想着我。也不知他们哪里来有消息,都来我这里打听。我能说什么呢,朝中大事我也是不懂的。”

“妹妹总比我们有见识,有时没个主意,我也愿意听妹妹指点我呢。”宋太太奉承江行云一句,道,“现在都说咱们这里要建海港,外头传的有鼻子有眼的,就不知真假了。”

“这个啊,这个我还真有消息。”江行云拈了粒鲜荔枝,宋太太不知不觉已坐直了身子,就听江行云说下言呢。江行云吃了颗荔枝,方道,“王爷原本是有这个意思,奏章也递上去了,朝廷没批。我想着,这事儿该是不成的。”

“不成啊…”宋太太愈发挠心挠肺了,悄声道,“妹妹,我可是听说王妃在沿海买了大批地皮呢。”她知道信儿就晚了,自家派人去买地皮,一则价钱翻倍不止,二则,上等地皮早名地有主了。无奈只得选了次一等地皮,这还是下手快的呢。有些比宋太太还慢一等的,过去只有吃灰的份儿,还地皮?

江行云笑,“这我就不晓得了。”

宋太太再三央求,“妹妹要有什么信儿,可得跟我说一声啊。”

江行云犹豫一二,方道,“只听说王爷又命苏巡抚重新做港口的预算,这事儿嫂子万不能说出去。”

宋太太精神一振,连声做保,“妹妹只管放心,你还不知道嫂子么,再没有比我这嘴更紧的了。”再三保证,绝不会出去乱说,又道,“这么说,王爷还是要建港的?”地皮不会打水漂了啊!

“这就不知道了。”江行云深得太极精髓,但宋太太不知是不是心里作用,怎么看怎么觉着江行云这笑的别有深意!

宋太太自以为得了消息,心满意足的又奉承起江行云来。

她恨不能每天过来同江行云亲近,江行云这里却是忙碌的很,一时便有人求见。宋太太识趣告辞,江行云起身相送。

第二位访客就是晋商代表徐少东了,较之去岁冬末,徐少东有些黑瘦。江行云笑,“这么大热的天儿,什么要紧事劳少东你亲至。”

徐少东笑,“现在不怕热,只怕我晚来一步。”

江行云但笑不语,命侍女上了凉茶,道,“你尝尝,这是闽地的凉茶。”

徐少东呷一口,倒也不急着说生意,先说茶,“里头似加了金银花。”

“是啊,最消暑去湿,暑天喝最好不过。”

“要说吃茶,还是南面儿花样多,咱们晋地吃的茶也多是从南面儿运送过去的。”徐少东吃了大半盏,笑赞,“这茶暑天吃果然舒坦。”

徐少东道,“江姑娘你是个爽快人,有话我就直说了。”

江行云道,“少东请直言。”说来她还欠徐少东一个人情,徐少东毕竟帮她打听过段四海的事。

徐少东斟酌道,“我在晋地,也听说闽王爷要建海港之事,只是不知消息是否可靠?”

江行云对徐少东,并未绕弯子,“可靠。”

俩字一落,徐少东便知他称时那人情,人家江行云还了。

徐少东一颗心也搁肚里去了,徐少东道,“我听闻,闽王的折子被朝廷驳了回来。”

江行云笑,“你要问的应该是这海港建不建得成,而不是王爷的折子有没有被驳回来吧?”

“江姑娘说的对。”徐少东笑,“不知有没有我们晋商能为王爷效力的地方?”

“这我就不晓得了。”江行云道,“你们晋商自来财大气粗,西宁榷场的生意还不够你们做的?”

“你也知道我们的生意,无非是由南往北,再由北往南罢了。要是闽地开港口,北货南运,我们晋商便宜的很。”徐少东道。

江行云一叹,“想来,吴地的北货,也是你家的大头。”

徐少东脸色微变,很快恢复过来,笑,“江姑娘,商贾不就是如此么。非但晋商如此,徽商、帝都的商贾,哪个又少往吴地走动了。不说我们这些外来商户,就是你们闽的商家,难道还少与吴地来往了?商贾做的是生意,江姑娘你但有差谴,我可曾说过二话?”

“既无二话,还真有事委于少东你。”

徐少东笑,“你尽管说。”

“过些日子,我要去与段四海会面,希望少东你同往,给我们做个见证。”

徐少东也算见过不少世面的人,听此话,也是目瞪口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江,江姑娘,你,你要去与段四海相见。”说话都结巴了,可见徐少东对此事的震惊。

“对。少东可愿与我同往?”

徐少东想不愿意,可人家一个女人都有此胆量,就为脸面也不能摇头啊。徐少东感叹,“江姑娘不愧将门出身,徐某佩服,佩服!”徐少东连说两声“佩服”,一拱手道,“江姑娘相邀,徐某怎能回绝,愿与江姑娘同往!”

只要徐少东点头,江行云根本不用要求他保密,徐少东自然会保密的。

徐少东应下此事,觉着与江行云关系近了不少,也就多打听了一些,“江姑娘去与段四海相见,可是为着海贸的事。”

“是啊。”江行云一哂,“闽地海军有限,但如今等闲海匪也休想上岸。海上若有段四海护航,并非坏事。靖江出得起保护费,难道闽地出不起?只是,我不喜藏头露尾那一套,段四海在海上这些年,也算一方霸主了。何不订立契约,做个长长久久的生意。此次,是请你们一道过去,做个见证。以后你们的货在海上出事,就是段四海的首尾了。”

徐少东真是服了这个女人,千万叮嘱,“江姑娘,此事必要保密才好。”

江行云似笑非笑的瞥徐少东一眼,“放心,你们既与我做个见证,就是一条藤的蚂蚱,谁要是活腻了,只管往外说去。”

徐少东尴尬笑笑,终于无话可说。

江行云与段四海会面之事,谢莫如自然也与五皇子说了,五皇子皱眉思量片刻,“你是说,用此稳住段四海。”结契约可不是小事。

谢莫如道,“非是稳住段四海,还要借段四海查出白浪到底是何方神圣!也是要牵制几家大商贾,不然,以后让人知道行云与海匪结契,难免生事。这几家大商贾,与朝中联系紧密。倘此间事发,他们先得担心自己小命不保!”

五皇子也是个有决断的人,踱了几遭,道,“你跟江姑娘说,让她安心,这事我是知道的。以后就是说出来,自有我担当。”

五皇子道,“一会儿我命人将我的印取来。”

谢莫如在五皇子耳畔低语几句,五皇子问,“这样也行。”

“这也是以防万一,殿下让妥当人去办。”

“放心。”

“此事暂不要与陛下说。”

“我晓得。”

作者有话要说:PS:明天见~~~~~~~~~~~~~~

第204章 出海之一

江行云与段四海这么快就结盟,完全出乎徐少东的意料之外。但因着情势,徐少东还是应下江行云的邀约,倒不是因江行云的身份,而是徐少东十分想在闽地分一杯羹。

想分一杯羹,就得付出代价。

徐少东将要付出的代价,让徐少东第一次对自己的决定有些犹疑,这样势必就与江行云绑在同一根绳上了。不是晋商,而是他,他自己。

当然,现在他可以代表晋商,但,他首先,还是他自己。

徐少东静默半日,终是决定,既已应了江行云,没有反悔的理,既如此,倒不如搏上一搏。

徐少东第二次拜访江行云,问的并不是什么时候去见海匪的事,而是建海港的事。商贾么,千里奔波只为财,徐少东自然关心海港建设。

而且,徐少东消息灵通,非比寻常,起码他就知晓朝廷将闽王的折子打回来的原因是海港预算太高。徐少东族里就是开钱庄的,身家不俗,故而向江行云打听一二。

江行云道,“预算也要脚踏实地,闽地有山有石有树木,就地取材,当能缩减成本。”

徐少东来闽地来的晚,并不因他消息不灵通,而是相较于别的听到个信儿就兴兴头头来的人,徐少东是做过一番调查的,徐少东道,“便是再能缩减成本,一个海港,起码也要百万纹银的。不瞒江姑娘,闽地的事,小可也略知一二。每年闽地养兵练兵,朝廷便要拨下不少银两,何况如今海港之事,朝中争议极大,就是重新预算,朝廷怕也难以允准。”

江行云一挑长眉,望向徐少东,问,“少东你是专程来打击我的?”

“岂敢岂敢。”徐少东笑着摆摆手,“咱们相识不只一日,我乃商贾,我们商贾,做每笔买卖时其实不能预测赢亏,但总要竭尽全力赌一财的。”

“少东不怕赌输了?”

“怎能不怕。”徐少东道,“正是怕输,才要以尽全力。”

江行云感叹,“少东好气魄。”

“以往我也觉着自己魄力不错,如今方知,远不及江姑娘的。”徐少东恳切道。

“咱们就不要互相吹捧了。”江行云听过的赞美多了去,她一向比较喜欢听些实在东西,道,“少东你继续说。”

徐少东继续说的话不大动听,但绝对是实话,“我是觉着,哪怕预算能削减一半,朝廷也不会同意闽地建海港。”徐少东也不卖关子,道,“要想朝廷同意建海港,只有一个法子,闽地自己筹集这笔建海港的银钱!”

要不说徐少东是有备而来呢。江行云认真听了,道,“闽地要能筹集这笔巨款,哪里还用朝廷每年拨银子练兵呢。”

“是啊。”徐少东将话一转,道,“闽地当地筹集不到,集外地商贾之力,却非难事。”

江行云笑,“倘有少东你们徐家这样的大商贾,就更非难事了。”

徐少东一笑,“徐家自是愿意为闽地出力,就是不知王爷看不看得上我们徐家。”

“这话说到哪儿去了,我来来往往的,都是用你们徐家银庄开的银票。”江行云敛了笑,道,“说句实话,银钱上的事我从未担心过。哪怕按户部预算七百万,许多人给七百万吓死了,其实海港又不是要一日建成,如闽地,就是想进行海贸,这也是要时间的。先建个小港口也无妨,而且,七百万又不是一年要拿出来的,头一年有七十万就够了。这七十万,不必闽地出,难道人人都可做海贸的?不是这样吧?这么多商家,从中择三四家也就差不离了,难不成什么小猫小狗的都要掺一脚?不成,我们只要大商家。”

徐少东问,“那这几家如何选,想来江姑娘你心中有数了。”

江行云唇角噙了一抹笑,道,“就像茶啊盐的,得有票才能做生意,我寻思着,闽地海贸也一样,我们可以发海票,价高者得。”

徐少东拱手,笑道,“江姑娘,我真服了。”

“这也是没法子。”江行云道,“你们徐家财力雄厚,这些小事,只是顺便与少东你说一说罢了。我与少东商量的另有要事。”

“江姑娘请讲。”如果这都不算要事,那江行云说的要事…

江行云笑,“是这样,海贸的事,你知道的比我清楚。以后海贸进行,短不了银钱出入,而且,定是大笔银钱出入。也不能总是各抬各的银箱子过来算帐,要是用银票结算,比银箱子可方便的说。这闽地银庄也有几家,听说你们是各做各的生意,若你们各家银票能够通兑,岂不更方便?”

徐少东听到“用银票结算”的话,已是激动的脸上一片潮红,放在膝上的双手微微一颤,直待江行云说完,徐少东方道,“这里头有个缘故,倒并不是说同行是冤家,只是,如我们晋商、徽州的徽商、吴地的吴商,所开的银号,都是比较有把握的。客人在我们银号里存了银子,我们一定兑得出来。像有些小商家,也去开银号…怎么说呢,良莠不齐啊。良莠不齐倒也不是大事,但还有一样,各银号开的银票不一样,认各家银票,自有秘法,这是各家不传之秘,也是各家的根本。所以,银号之间的银票不能通兑。”

“你们有你们的顾虑。”江行云道,“再有就是,这银票是你们各家发行的,就怕不是所有人都肯守银号一行的规矩。”

“是啊。”徐少东道。

“我这里有一事要托于你与徽商银号的黄少掌柜。”江行云道,“待海贸的事定下来,闽地就会海票一事招商,我想着,来的人定不会少。海票是价高者得,来竟价的商贾,实力如何,我怕没时间一一核对,所以,这事要托给你们两家。他们有无竟价资格,你们帮我审核,如何?”

徐少东大喜过望,起身抱拳,“我得多谢江姑娘给我这机会。”

“你先别高兴的太早,我话还没说完。”江行云笑,伸手示意徐少东坐下,徐少东想着自己较江行云年长五六岁,却不及人家一个姑娘老练,不由脸上一热。其实,徐少东委实是个稳当人,不然家里不能这么放心他来闽地负责这一摊事务。主要是,江行云的提议太诱人了。他们帮着审核,这就预示着大笔的生意啊!徐少东笑,“江姑娘只管吩咐。”

“到时我会给你们一个标准,过了这个标准的,再让他参加海票竟价。但有一样,你们既然审核过,我就认为他们有财力拿出银子来。竟价结束,三天就得把银子交上来。若有远道商贾,未带足现银,你们银号同他们商量,是借是贷还是怎么样,我不管,反正三天我得见着银子。”

徐少东起身一揖,“我得再谢江姑娘你一遭,将这天大好处让给我等银号。”

江行云摆摆手,“礼尚往来,少东你多有助我之处,但有这等事情,我自然会记着你。何况,你要在闽地赌上一赌,再怎么,我也不好让少东你赌输的。”

江行云说着一笑,徐少东也笑了。

江行云提前知会徐少东,就是让银号预备好银子。

徐少东也就闽地海港建设提了不少意见,江行云也知徐少东的好意,皆用心听了。

及至告辞,徐少东轻与江行云道,“其实,江姑娘既有此高招,何必还要重新做海港预算…户部,毕竟是东宫的地盘,先时的预算是户部出的,闽地重做预算,再递到帝都,岂不是打户部的脸。怕是,东宫的面子也不大好看的。”

江行云不以为意的笑笑,“少东你如今主持徐家在吴闽的生意,你家里不少族人定觉着徐家在吴闽的生意是少东你的地盘儿。其实,徐家的还是徐家的。一家一国,皆同此理。”

徐少东给江行云说的…徐少东笑,“小小徐家,不值一提。圣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比拟虽恰当,但如何相同?小鲜烹不好,不过扔了重烹,国家不同哪。”

“不同吗?”江行云似笑非笑,“前朝没烹好,故而让咱们太|祖皇帝做了江山。如此看来,也没什么不同。”

徐少东不敢与江行云进行此危险话题,急急告辞。

第二日,江行云设宴招待徐黄二位银号少东家。

中元节前,江行云带着徐黄二人去海上见段四海。

徐少东与黄少柜掌认识,但不大熟。徐少东自觉自家同江行云交情不浅,却未料到徽商黄家也与江行云有这般交情。

徐黄二人各带两位护卫,倒是江行云身畔只一位青衫中年男子相伴。

黄少掌柜单名一个悦字,同过来接他们的海盗头领相谈甚欢。黄悦指着海盗头领姜福田介绍给江行云徐少东认识,姜福田望着江行云脸上半张油彩面具道,“唉哟,姑娘怎么同我们大哥一样,喜欢带面具。”

江行云道,“我倒不喜欢带这东西,只是听闻段头领素来不以真面目示人,我要不带一个,岂不吃亏。”

姜福田哈哈大笑,拍着大腿道,“怪道你们闽地派你来,我还说呢,妇人能谈啥事啊!原来姑娘这般好口才!”

江行云一手搭在太师椅的扶手上,一言不发的望着姜福田,徐黄二人皆不敢说话,姜福田自己笑了一阵,没人应声,自己给江行云一双黑黢黢的眼珠子盯的有些笑不下去了,面儿上不觉尴尬,勉强笑两声,“哈哈哈,我老姜是个粗人,说话实诚,姑娘你可别恼啊!”

江行云望姜福田一时,道,“你是军中出来的吧?”

此话一出,徐黄皆色变,姜福田嘿嘿笑两声,“姑娘抬举我老姜了!”

江行云的眼睛落在姜福田一双手上,“虽然你在海上也有些年头,但我知道,你是军中出来的。你不是寻常的兵士,你在军中的时间超过十年。”

姜福田戒备的望向江行云,江行云冷冷道,“我家父祖两代皆是军中大将,你这样的兵士,我见得多。老实给我坐着,不必试探我,我不是来跟你谈的,也不要给我机会让我伤着你。不然,我问候问候令尊令堂,怕你脸上挂不住!”

“出去!”

江行云一声断喝,黄悦连忙将姜福田拉走了。

姜福田一路到了外头才同黄悦道,“我的妈呀,呛死老子了,怎么来的是这么个泼辣货!”

黄悦说他,“你可知足吧我的姜老兄。”将姜福田拉远,同姜福田讲理去了,黄悦道,“姜兄你真行,跟人家姑娘拌嘴,拌赢了你可老有面子了。”

做生意的人,口才都好。姜福田给黄悦掖揄的脸上挂不住,道,“我这就随口说两句,这丫头忒不给老子面子。”

“靖江王也得给江姑娘面子,你可比靖江王更有面子?”黄悦问。

姜福田一噎,黄悦笑,“大事要紧大事大紧。”

姜福田再三道,“太泼辣了!”

作者有话要说:PS:明天见~~~~~~~~~~~~~~~~~~~~

第205章 段四海

江行云十分不好惹。

这是姜福田对江行云的第一印象。

并不是嘴里说的“泼辣”啥的,若单是泼辣,世上泼辣女人多了去,姜福田多是给这种女人两巴掌,遇到江行云,他没敢给江行云两巴掌,还被骂出正厅。姜福田甭看生得一幅老实巴交的模样,单听此人说话,也知不是那样老实样人。何况,太老实的人估计不会被段四海派出来。姜福田认为江行云不好惹,是因为江行云一眼就看透他的一些来历。

姜福田心想,这年头儿,女人都这般难相与不成?

真是阴盛阳衰的年代啊!

及至到自家首领的驻地,姜福田也没再去正厅与江行云说话,被女人喝斥一遭就够了,姜福田可不想有第二遭。

黄悦请江行云、李少东下船,江行云出舱室就望见一片壮阔的海港,若不是眼见不少兵士面貌与中土人略有不同,江行云或者得误会姜福田等人是带她来了靖江港。

姜福田先带一行人去了港口附近驿馆,江行云细心留意车外风景,便是花草树木,也多有稀奇未见之物。姜福田吩咐驿馆大人好生招待,与江行云道,“姑娘稍歇,我这就去禀与我们大人知道。”

江行云矜持的一颌首,将手一挥,意思是,你可以走了。姜福田心里那叫个憋气啊,老子又不是你家的狗,还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了。

姜福田憋了一肚子气,出了驿馆,翻身上马,去回禀江行云一行到达驿馆的事。

姜福田难免对老大补充一句,“这娘们儿,厉害的很,大人你可小心哪。”

“小心?”段四海戴着半张玄色面具,自然看不清他的神色,不过,他的语气很明显的表示了疑问。

“是啊,一眼就看出我在军中呆过十年以上。”

段四海不以为奇,“江行云原是姓宋的,父祖两代一直驻守西宁关,她能看出来,也不算稀奇。”

“大人要哪天见他们?”

“不急。”

段四海不急,于是,姜福田一去就没了消息,倒是驿馆里样样安排的周全,江行云倒也没说什么。当天傍晚就让驿馆的小头目李四为向导,带着徐少东、黄悦二人出了驿馆,江行云的原话是,“难得有到海外的机会,咱们好生逛逛,也不枉这一番机缘。”

江行云是女人,女人都有购物癖,何况江行云是个不差钱的女人。

更何况,此次是公款出行。

江行云当天下午就买了一车东西回驿馆。

及至用过晚饭,听李四说,晚上还有夜市,江行云用过晚饭又带徐黄二人逛到夜市散场,此方回了驿馆,江行云仍是精神奕奕,徐黄二人强撑着回了房间,觉着自己腿都要断了。不料,第二日早饭后,江行云又继续带着李四、徐黄三人继续逛街行程,江行云一连逛了五日,知道此处叫四海岛,李四是被段四海收编的海匪,用李四的话说,“以前我跟的是许大头领,后来,许大头领给大人打败了,人也死了,我们就被大人给收编了。如今有了落脚的地方,寻了驿馆的差使,倒不必再出海了。我们有今日,都是大人的恩典。”满脸皆是感激。

江行云也知道海匪中多是沿海出身,自从段四海占了这处海岛,就给海岛的原住民普及了汉语,把岛上原本的王室砍个精光后,给了原住民不少优惠政策,也肯提拔原住民在麾下为官,于是,段四海成了新的王。

李四虽只是驿馆的小头目,却颇为能言善道,尤其说到段四海驰骋海域十几载未逢敌手的英勇不凡,那叫一个眉飞色舞,仿佛他亲眼所见一般。江行云倒喜欢听他说话逗趣,还赏了他不少东西,李四服侍更是周到。如此,转眼就过了七八日,江行云对于在四海岛上逛街的事依旧兴致勃勃,徐黄二人也习惯了陪江行云逛街的事,只是,一直见不到段四海,徐少东有些坐不住了,黄悦也寻思着,要不要去找姜福田打听一二。

江行云毫不在意,笑,“不必去打听,我倒喜欢这里,咱们没事多看看,没有不好。明儿个去码头瞧瞧,咱们闽地也要建海港的,正好取取经。多难得的机会。”

段四海不相见,江行云半点儿不急,只是,段四海的手下就有些撑不住了,与段四海道,“大人您还是尽快同他们谈吧,这位江姑娘天天出去逛,闲来还同驿馆的李四问东问西,李四那蠢货,祖上三代都要给她套出来了。”

段四海道,“怪道圣人都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只得第二日见江行云。

姜福田亲去驿馆同江行云商量第二日谈判之事,江行云十分爽快,“客随主便,请段大人定就是。”

姜福田道,“那明日辰初,我来接江姑娘。”

姜福田知江行云是个难说话的,故而第二日早早到了驿馆,姜福田到时,江行云便已起身用过早饭,正在梳妆打扮,说要见段四海,必然要郑重,方不失礼。

对于江行云的郑重,姜福田还是很满意的。

只是,原定在辰初出门,江行云直待辰末才算妆扮好,待江行云自房间出来,姜福田脑门上的汗都出来了,急的。江行云头带金冠,腰勒玉带,脚踩金丝履,身着紫袍,唯面儿上半张油彩面具遮住大半个脸庞,但露在面具下那洁白精致的下巴以及红润的薄唇,延绵下去的修长的颈项,更加让人不由猜度面具下是一张何等美貌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