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影之书

那张收据其实并无起眼之处,只是一张很普通的照相馆收据,可在我和刘琴眼里却是天大的发现。收据开自“融苗照相馆”,开票时间是“2005年3月27日”。收据没有撕掉,这表明姜琳根本没机会去取那些洗好的照片。

我记得,欧阳新说过,姜林失踪那天是2005年4月4日,第二天是清明节,学校放假一天,大家都去扫墓了。因为假期的关系,那天没人注意到姜琳失踪了,直到后面几天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现在看来,姜琳百分百拍到了非常重要的证据,这份证据害死了她。我侥幸地拿着收据,琢磨着照相馆会不会把洗好的照片留着,一直留了3年多?

刘琴摸着苹果,想了想就说:“还记得吗?欧阳新给我们看过房方方坠楼的照片,包朱婆你也见过,对吧?”

“是啊,那些照片可吓人了。”包朱婆心有余悸地说。

“欧阳新说了,姜琳的相机是房方方出事后才买的,那晚跳楼时,她是用手机先拍的。手机像素不够,要洗出来很费事,而且照片那么恐怖,照相馆的人肯定不会忘记。说不定,姜琳买了相机,拍的那些照片都被照相馆留着,武陵春的照片不是都保存在他们的电脑里了吗?”刘琴对我说。

我承认,这个分析很有道理,姜琳拍的照片那么恐怖,要说服照相馆洗出来,肯定不简单,因此姜琳应该固定在同一家照相馆洗照片。现在已经过去3年多了,只要照相馆没有倒闭,很可能还保存着那些照片。很快,我异常地激动起来,要是能拿到那些照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明显地,姜琳拍到了重要的证据,先在照相馆洗出来,想等到报警那天再去取,可出了意外。我立刻决定,明天再去县城一趟,不过包朱婆没时间了,她就打算把摩托车借给我和刘琴,让我们去县城查探一下。我对摩托车有种恐惧感,懂得骑,但不敢在山路上开。刘琴身娇体弱,哪里驶得动摩托车,况且她也不会开。

刘琴诚恳地看着我,想让我相信身边的朋友,不要再往内鬼的方面去怀疑同伴。我躲过那道眼神,叹了一声,便说:“明天我找欧阳新开车载我去,他是男人,要是路上遇到打劫的,起码能保护我。”

“你今天请假了,明天张校长还批吗?”刘琴拿不准地问。

“这还不简单。只要说警察叫我去问话,校长肯定答应。”我满不在乎地说。

“张校长容易对付,那欧阳新呢?我怕他不肯骑我的车……”包朱婆很尴尬地问。

“那些事不能怪你,你其实帮了不少忙,他不会那么小心眼。”我拍胸脯地保证。

“那你们明天要小心。”包朱婆担心地说。

“我一定会小心的。”我点了点头,心却在想,能不小心吗?那些证据要了姜琳的命!如果真的是非常重要的证据,能够钉死嫌疑人,那我拿到了照片就直奔县城公安局,省得夜长梦多,像内存卡一样再次被人做手脚。

我和刘琴在包朱婆的店里坐了半小时,走前包朱婆又塞了三个苹果,不拿就不让走。姜琳的鞋盒也被我拿走了,包朱婆最能保守秘密,因此我也不担心她把收据的事情泄露出去。为了先发制人,我一回去就敲了欧阳新和武陵春的门,叫他们出来商议收据的事。这两个人早就睡了,迷迷糊糊地爬起来,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当听到我找到收据了,他们才从睡意中醒来,问我是否确定。

收据上写了“20张照片”,这么多张,不大可能是她自己摆拍的臭美照。欧阳新也承认,姜琳不喜欢给自己照相,想必定是证据之类的照片。我觉得这事不适合再拖延了,武陵春跟我想得一样,现在赵喜悦都死了,弄不好还会有人死。我看大家都同意去拿相片,没有一个人反对,好不容易松了一口气。实际上,我刚才还有点疑虑,以为四个人中会有谁反对去取相片,怕戳穿内鬼的身份或阴谋。

决定好了,我们就各回各屋,躺在床上养精蓄锐。明天,或许就是答案揭晓的时候了。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知会张校长,只由武陵春去代为请假。武陵春比刘琴更沉得住气,让她去骗张校长,不会被拆穿。欧阳新从包子店借到摩托车时,包朱婆很不好意思,过程中没有直眼看过我们。上路后,我为包朱婆讲了点好话,欧阳新不知听进去没,他只叫我好好地抱紧他,别在半路摔下去。

一路急驰,我抱着欧阳新,将头靠在他坚实的背上,有一种无限的安全感。在欧阳新的心里,他肯定天天都在后悔,没有时刻陪在姜琳身边,或者相信她说的话。我这段时间好比姜琳附体,欧阳新那么起劲地帮我,会不会认为我只是一个替身呢?

“喂!唐九月!”忽然,欧阳新喊了一声。

我从沉思中惊醒,忙问:“怎么了?”

“你抱太紧了,松一点!”欧阳新别扭地动了动身子,摩托车就有点倾斜了。

我怕摔下去,抱得更紧了,当摩托车平稳些了,这才尴尬地松了一点。欧阳新一路上什么都没说,只顾开着摩托车,我除了思考,没有别的事可做。快要到县城了,远远地看到楼房建筑了,欧阳新才张口问我,认为姜琳是死还是活?我想起那晚在卫生楼里,姜琳的声音回荡在火海里,若一个人没有死掉,怎么可能办到?当然,也可能是我被熏得头晕眼花,出现了幻觉。

我本想说点乐观的话,哄一哄欧阳新,哪知他忽然把车刹住,差点让我翻下车。我们停在山路上,旁边是一道水崖,奔腾的黄色河水哗啦作响,像在放鞭炮。欧阳新没有下车,仍坐在摩托车上,他沉默了一会儿就背对着问我,如果这次去的话,能找到真相,是不是就意味着姜琳永远回不来了。欧阳新坦承,在此之前,他总觉得姜琳没有死,可他这一次有点害怕了,就怕拿到了照片会找到姜琳的骸骨。

我沉默无语,不知说什么安慰欧阳新,最后他没有得到回答就继续开着摩托车,驶进了人来人往的融水县城。按照收据上的地址,融苗照相馆靠近县城医院,离医院有三条街的距离。我本想照着收据上的电话打过去,先问清楚照片是否留存了,可后来还是觉得当面说比较清楚。

不过,我们不经常来县城,没有立刻找到照相馆的位置。我不停地在心里祈祷,千万别倒闭了,起码等我们找到了再关门大吉。沿着大街找了找,我们才发现照相馆的位置,它的招牌褪色严重,店面也特别小,属于那种过目即忘的类型。欧阳新把车停好后,我就跟他一起拿着收据走到店门前,两人相顾一望就大步地进去。

店里没有撩起窗帘,门也是一开即合的那种,人在里面感觉很压抑。玻璃柜台上摆着许多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我着店里的四壁,挂满了大小不一的照片,照片里的人都在盯着我们,仿佛下一秒就会跳出来。我看到店里没人,里面的小道黑漆漆的,于是朝里面喊了几声,问店里有没有人。

过了半分钟,一个白发老头才慢悠悠地从走道里出来,戴着老花眼镜,凑上前望着我们。我浑身不自在,愣了愣,经欧阳新提醒,方才把收据交上去,问白发老头是否留存有三年前的那些照片。

“阿妹!三年了,肯定没啦,我都扔了!”白发老头没有看收据,直接说道。

我坚持地说:“老伯,麻烦你看一眼收据,是不是有印象?这事很重要,拜托你了。”

“不是我们来洗的照片,是一个扎马尾辫的女孩子,眼睛大大的……”欧阳新形容道。

我心想,原来姜琳长得挺可爱的,会不会过了几年就换成欧阳新和另一个女孩子来找线索,他会怎么样形容我呢?我刚神游一会儿,白发老头就费力地打亮黄色电灯泡,看了收据后就拍了大腿,兴奋地说:“姜琳啊?我记得!就是洗那些鬼照片的阿妹嘛!那些照片太恐怖了,很多家照相馆都不肯洗。我也不想洗,她央求了很久,我才答应。”

“那照片呢?收据上的那20多张照片你还留着吗?”我大声地问。

“你不会扔了吧?”欧阳新也问。

白发老伯慢吞吞地说:“怎么可能!我没扔!”

“那照片呢?能给我们吗?”我急问。

“给什么?照片在三年前就被取走啦!”白发老头有点生气地回答,以为我们在捉弄他。

“被取走了?”我诧异地问,“这怎么可能?收据还在这里,要是取走照片,你们不是要把收据拿回去吗?”

白发老伯想了想,说道:“照片不是姜琳阿妹来拿的,是一个男人,比这位小兄弟要老一点。他说他是姜琳的男朋友,姜琳没空,收据又弄丢了,所以直接来取找照片。一般人不会来冒领照片,那个男人又知道姜琳的名字和电话,我就给他了。”

“啊?”我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地问,“那个男人是谁?他叫什么名字?”

“我怎么知道,没问!都过去三年了,不太记得了。要不是姜琳阿妹洗的照片很吓人,我都不会记得这件小事。”白发老伯淡淡地说。

“算了。”欧阳新看我急了,便拍拍我肩膀,并问:“老伯,你不记得那个男人长什么样,那照片呢?你应该还记得吧!”

“当然记得了!姜琳阿妹洗了几次照片,第一次是一个死人倒在血地上的,后来好几次都是光线不大好的那种照片,洗起来很费事。别看我这个老头不中用,那种数码照片也会洗,街上第一家数码相馆就是我开的!”白发老伯自夸几句,最后才说,“姜琳阿妹最后洗的那次照片,没有人,只有书!那20多张照片拍的全是一本书!不对!不是书!是一本笔记本!”

第四十二章 空屋奇案

笔记本?!

我浑身触电一般,心中的希望死灰复燃,情不自禁地笑了笑。不知为什么,我立刻将在松火中被烧掉的笔记本联系在一起,姜琳拍到的一定就是同一册笔记本。我还以为烧掉就烧了,不可能再变出来,没想到姜琳留了一手,早在三年多前就将它拍了下来。

欧阳新也很意外,片刻之后才问:“老伯,那你记得照片上的书说什么吗?照片是你洗的,你应该有印象吧?”

“没有印象了!如果照片上是死人还容易记,书就不行了!你没看我戴老花眼镜了,照片上的那种字哪里看得见。”白发老头没好气地答,“你是不是笑话我!”

我不肯死心,追问:“老伯,你行行好!仔细回忆,看能想起什么来吗?哪怕几句话也好!”

白发老头摆手不干:“记不得了!我是老人家,不像年轻人,什么都记着。”

我看了看玻璃柜台里的电脑,虽然看着很笨重、很落后,但会不会和武陵春的情况一样,那些照片还存在店面的电脑里?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问了白发老头,可惜他说电脑有问题了,三年里请人重装过好多次系统,客人的照片早就没了。我长吁一声,白发老头的电脑肯定是盗版的操作系统,这年头盗版就是这样子,系统经常重装!谁能想到,盗版竟让即将显山露水的真相又被谜雾遮住了。

我垂头丧气,难受得想哭,欧阳新一样不好过,可他还是轻轻地拍着我肩膀,叫我别那么快放弃。这种时候,想不放弃都难。我低着头想推门走出去,白发老头却叫我等一等。我惊喜地回过头,以为他会说照片还在电脑里。很可惜,不是。只见,白发老头从玻璃柜子下拿起一本硬皮帐簿,硬皮开裂起皱了,跟老人的皮肤一样。

“这是什么?”我好奇地问。

白发老头翻开后就说:“除了洗照片,我一般不去用电脑。老人家不像年轻人,什么都去用电脑。我这几年的生意都记在簿子上,要是客人把收据搞丢了,我会让他们签名做个记录。三年前嘛,应该还有记录,我帮你们找一找。”

我不敢抱太大希望,害怕再一次地失望,欧阳新也是如此,一脸的云淡风清。白发老头即使找到了签名,人家肯定不会留真名,对我们毫无帮助。白发老头在簿子上翻了两分钟,指着一个日期上说:“就是这里了!2005年4月4日,有人来取走了照片。那个男人叫……叫什么来着,我仔细看看,他叫林老虎!”

我听后不由得眉头一皱,林老虎胆子真大,居然敢留真名。可我拿过簿子一看,那笔迹很熟悉,一看就知道笔迹来自死去的赵喜悦。可白发老头坚称没记错,来取走照片的人是一个男人,没有女人陪同,写字的人也是那个男人。我发呆地站在玻璃柜子前,一动不动,这笔迹的确出自赵喜悦,莫非林老虎怕查到他,故意模仿了妻子的笔迹?

不对!三年前,赵喜悦刚嫁过来,林老虎真要模仿笔迹的话,也太早了点。除非是林老虎未雨绸缪,早就模仿了老婆的笔迹,否则猜不到有一天需要冒领照片。但若怕查到自己的话,就不应该留真名。我看着那个签名,一阵寒意冒起,这一年来和我通信的人不会是林老虎吧?

我和欧阳新在照相馆里又待了十多分钟,离开前用手机拍了簿子,生怕白发老头保管不力,会被人偷走。收据的事出乎意料,我们总算有点收获,至少知道有人取走了照片,这更证明姜琳已经完全把秘密揭开了。只不过,我们还不能百分百肯定,冒领照片的人是林老虎。毕竟,那笔迹是赵喜悦的,不像是模仿的。

欧阳新让我别想那么多,载着我去另一条街上吃了碗桂林米粉,然后就问我要不要去找王金贵打听一下,棺中女尸是不是赵喜悦。我已经被李舟怀疑了,现在再去打听,那是自投罗网。于是,我就直接拒了,决定吃完东西就回马场村。至于棺中女尸的身份,我的直觉告诉我,那一定是赵喜悦,要不然谁会穿她的衣服躺进棺材里。

我没有吃早饭,饿得肚子疼,一坐进米粉店就狂吃起来。欧阳新坐在旁边笑了笑,说我吃东西的样子像姜琳,可这话一出口,他和我就忽地不自然了。说到底,我还是姜琳的替代品,怎么都摆脱不了她的影子。我的鼻子一阵酸,吃米粉的速度也降了下来,俩人都不再讲话。

回去的路上,我有点抵触,不想碰欧阳新,坐在摩托车后面,双手就是不抱住他的腰。车开了一段路了,山路开始颠簸起来,欧阳新就大声催我快搂紧他,免得他骑回村子里了才发现后面没人了。我发了点小脾气,便暗骂自己心眼小,这有什么好计较的。两个人本来就没确立关系,凭什么不准欧阳新提起姜琳,当个替代品有什么委屈的,人家都已经失踪了。

我们去得快,回得也快,快要开回村子里时,时间才是下午三点多。我在摩托车上颠得了累了,靠在欧阳新后背打瞌睡,迷糊之际就听到后面有汽车按喇叭,吓得猛地清醒了。回头一望,那不是面包车,而是一辆警车。

欧阳新被迫停下来,在狭窄的山路上让道。警车开过去时,我们都看向车里,来的警察没有李舟,也没有王金贵,都是不认识的人。想来,警察和医生都忙,不可能次次都是他们过来。可警察都开棺了,能调查的都调查过了,怎么又大老远地开进山里。我心一沉,嘀咕才离开半天,村里不会又发生大事了吧?

果然,欧阳新载着我追上去时,村头围了许多人,他们都在等警察过来。张校长也在,他看见我和欧阳新骑车回来,有点怀疑。幸好,警车一起来了,张校长就没多问。我和欧阳新怕冲到人群,就先将摩托车停在村头,然后问其他人怎么了。刘琴挤过人群,看见我回来了,拉着我到一边,小声地说:“又死人了!”

“谁死了?”我惊恐地问。

“我也不清楚。”刘琴说完,回头看见武陵春也来了,她就说,:“你来说。”

武陵春爱打听,早就收获了第一手资料,她一来就显摆:“你们还记得莫老板吧?他前两天带着老婆去县城医院,治疗烧伤,他儿子就给刘大妈代替照顾。”

“记得是记得,这事跟警察有什么关系?”我惊怕地问,以为林书香生气被毁容了,想要我付出代价。

武陵春乐道:“刘大妈去莫老板家给莫飞鹰拿换洗的衣服,后来闻到好臭的味道,在他家里找了找,哪知道就找出一具发臭的女尸!刘大妈正在到处说呢,我都听见了。你们说怪不怪,主人家都不在了,一座空屋好端端地跑出一具女尸!刘大妈跟大家说,她不认识死者,肯定不是村子里的人。”

我们挤在村头,你一言我一语,同时警察从莫家搬出了尸体,但尸体被包裹着,看不见死尸的模样。靠在莫家周围的村民退了几步,纷纷捂住鼻子,死尸已经透出臭味了。我看了看灰色的天空,心说现在是深秋了,尸体没这么快臭吧?想必,死者在几天前就死了,不可能是这一两天的事。

警察装好了尸体,又在做刑侦工作,我不喜欢围观,于是就叫欧阳新和我一起去把摩托车还给包朱婆。这时候,一个电话打到我手机上,我停住脚步,拿出手机看了来电号码。铃声持续地响着,我犹豫要不要接,并心说这个人怎么给我打电话?太奇怪了!

第四十三章 林家坟

欧阳新推着摩托车,从人群后走进村里,他回头看我拿着手机不接,就问我怎么了。我忙抬头看向欧阳新,想要回答,可铃声好像越响越急,被催得贩了就接通了来电。打电话的人是肖卫海,他的号码我以前存过一次,因为有时要借车进县城,大家的号码都一起存进电话本了,虽然平日里都没联系过。

肖卫海在电话那头气冲冲的,一接通就问我为什么现在才接,领导气派十足。我还没说话,肖卫海就叫我今晚去墓地一趟,他有重要的事跟我讲。通话持续了一分钟不到,肖卫海就挂断了电话,根本不管我答应与否。我自然是不答应的,正常人谁会去墓地,还要挑在晚上。

可是,我和欧阳新走回村里了,却看见肖卫海主动走到莫家那边,和警察耳语了几句。很快地,肖卫海就坐进了警车里,大家没听到谈话内容,纷纷猜测肖卫海杀了人,现在去自首了。我看得一头雾水,肖卫海真要自首的话,还给我打那通电话干嘛?现在被警察捉了,他明知道晚上去不了墓地的!

我只摸不着头脑,并没有动心思,打算夜里去村外的墓地。若真要去的话,肖卫海也没讲具体时间,晚上那么长,谁知道是几点去。我和欧阳新还了摩托车给包朱婆,两人就一前一后地回到小学宿舍,把今天的发现给刘琴与武陵春说了。他们还是和以前一样,每听一句话都惊叫不已,像是在看恐怖片。

“这么说,笔记本被烧了,照片可能还在。”刘琴站在宿舍里问。

我靠在桌边,答道:“姜琳只洗了20多张,算她一张拍了两页的内容,也就拍了笔记本的40多页,恐怕不是全部的内容。”

“那她怎么不洗全?是不是没钱了?”武陵春酸酸地问。

欧阳新这时回答:“这倒不会。我想,姜琳选择拍下来,而不是直接拿走,应该考虑到什么因素了。她拍照的时候,怕被人发现,只有拍一部分的时间,但她认为那一部分也够让某人定罪了。”

“可惜我们没拿到笔记本,照片也没有。”我叹道。

“对了!我们上回去莫老板家里讨电线,不是在他家后面翻出一具死婴吗?武陵春还说,有人在莫家偷生,但出了岔子,小孩刚成形就……”

刘琴说了一半,我就使了眼色,暗示她别说下去了。欧阳新有点尴尬,想把头摆一边,不好意思参与这个话题。不过,我们都很快联想起来,认为在莫家发现的女尸正是死婴的母亲。由于某种原因,那位母亲流产或小产了,而她本人的身体也受损。这种情况下,要是没得到很好的调养,的确会闹出人命。莫老板外出两三天了,没有回过家,刘大妈也没把每间房看过,不知道空屋里还有一个人。

女尸的事算不上大谜团,只要把莫老板找来一问,案情就清楚了。估计,女尸是在松火的一两天去死去的,莫家有埋尸的打算,可后来出现意外情况,竟没人去理会,最后被好事的刘大妈发现并报警了。奇怪的是,肖卫海主动与警察接触,不怕被逮捕,他哪来这么好的觉悟。

我们关在宿舍里讨论了一番,有位老教师就来敲门,叫我们快去看着自习的学生们,下午还没放学呢。我和欧阳新既然回来了,就没打算偷懒,马上就和大家一起走去教学楼那边。自习课是最难熬的,老师不用讲课,就坐在讲台上发呆。我把阿加莎的小说都看过了,有的还看了几遍,实在找不到打发时间的方法,只好拿出手机玩在线聊天。

毕业后,我们大学里的同学经常联络,我上线以后,有个男同学就发来一个笑脸。那个男同学以前也来过马场村,当时和我一起来的有两个男同学,可他们当晚就跑了。深山小村,夜里没有汽车进出,他们就拖着行李走出去,可见马场村的穷困程度有多吓人。

男同学跟我聊了点家常,便问一年过去了,我是否适应了山村生活,胆子大了没。这段时间,我的胆子快变豹子胆了,随即回答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男同学发个冷笑的表情,然后就打了一段话,问我怕不怕鬼。我觉得这段对话有点古怪,想要聊点别的,谁知道接下来的对话更让我百思不解。

男同学给发了几段话,大概是说他和另一个同学之所以跑掉,一半原因是怕苦,一半原因是那晚撞邪了。因为当时床位分配有问题,所以他们没有立刻入住,天黑以后,张校长安排他们去村民家暂住。那晚,男同学夜里找厕所没找到,村里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私厕,他只好和另一位朋友摸黑跑去村外的树丛里解决。

解大手,自然不可能两个人蹲在一起,男同学就和另一位同学分开了一段距离。可刚蹲下,男同学就看见有人跑进树林里,吓得他赶紧提起裤子。另一位同学也看见了,后来他们好奇地跟了一段路,最后才发现人影跑去的方向是一片墓地。男同学是城里人,在夜里见到那阵仗,双腿就发软,马上就回去收拾包袱跑掉了。

我看到男同学讲的事,知道他没有骗我,他们才待了一天不到,不可能掰得那么准——那片树林后面的墓地真实存在!这么说,一年前就有人在夜里跑去墓地,墓地有什么秘密,值得有人夜里溜去?我想起肖卫海叫我今晚去看一看,逐渐地有点动摇了,开始考虑今晚要不要去一趟,反正以前也去过那里。

时间在聊天中很快过去,我听到放学铃声响了,赶紧下楼找到欧阳新,想让他晚上陪我去一趟村外的墓地。欧阳新有点排斥,可怕拒绝我了,我会一个人摸去,他只好答应下来。不过,欧阳新觉得去墓地不会有收获,上回开棺时,大家都去过了,哪里除了坟墓什么都没有。武陵春回宿舍时,听到我和欧阳新在说话,她就凑上来说她也要去,还把刘琴算上了。我想着人多热闹,不怕鬼,当即点头答应。

傍晚一过,我煮好面条,刘琴回来时,听到要去墓地,摇头不想参与。可一听到大家都要去,刘琴不想独自被留下,她就决定参合进来。其实,人多一点,不是为了防鬼,而是怕林老虎再杀出来。傍晚前,我也打听过了,肖卫海已经被带进县城了,今晚绝对是回不来的。随着夜色渐黑,我趴在桌子上看向窗外,想象今晚又会有怎样一番经历。总不会是赵喜悦的鬼魂在墓地里等着我,要告诉我真相吧?

看我想得出神了,刘琴就坐在床上问:“今晚我们去那边做什么?找什么?”

“我也不知道。去看一下,当练胆子呗。”我无所谓地答。

“是不是肖卫海良心发现,把姜琳留下的证据交给我们,那些证据就埋在墓地那边?那个地方很隐蔽,平常没人去挖,是不是我猜得那样?”刘琴追问。

我答不上来,便以沉默应对,双眼依旧望着窗外墨水般的黑暗。等到夜里九点多了,欧阳新就来敲门,说现在就可以过去了,不必等到凌晨。我心想,也对,不是跟鬼约会,等那么晚做什么。我们四个人各自准备了一支手电、一根棍子,就这样走进夜色中,一齐摸进村外的墓地里。

秋风在白天很温顺,在夜里就猖狂无比,墓地被吹得枯叶乱舞,手电光束照过去时,像是有人鬼魂在空中乱飞。我第一个走进墓地,扫了一眼残破的坟墓堆,没有看到特别的东西。墓地不大不小,真要挖起来,一个晚上挖不完。肖卫海既然叫我来了,肯定不是开玩笑,他那种人也不会开玩笑。

刘琴贴着我,像磁铁一样,到处跟着。我打着手电,慢慢地摸索,很久都没线索。武陵春泄气了,跟我说肖卫海和我同学可能骗我呢,问我们要不要回去了。我们来都来了,岂能现在就走,多找一会儿又何妨。只有欧阳新很认真地查找着,连人家的墓碑都读了一遍。又过了半小时,欧阳新就低声一喊,叫我们快点过去。

“有发现了!”我惊喜地心喊,在墓地里奔去。

刘琴和武陵春也马上跟来,大家挤在欧阳新旁边,忙问他有什么发现,是不是姜琳真的埋了另外的证据在墓地里。却见,欧阳新指着一块断了边角的灰色墓碑,对我们说:“这是林家坟!”

“林家?哪个林家?”刘琴把手电上下地晃了晃。

“就是林老虎家里的。”欧阳新蹲着答道。

武陵春也拿着手电打量墓碑,问道:“这块墓碑有什么奇怪的?肖卫海叫我们来就是看墓碑吗?现在不是清明节,要扫墓还不到时候吧。”

我猫着身子,学着欧阳新,读了一遍墓碑上的铭文。本以为,这不会有什么大发现,可我立马僵住了,犹如青天霹雳,震惊得无以复加。我不敢相信地睁大双眼,盯着其中一段铭文,来回看了好多次,嘴上就呢喃:“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第四十四章 死神

这座坟墓的确是林家坟,里面躺的人是林老虎的父亲,在铭文上标注了林家的各个亲戚。林老虎是死者的儿子,在铭文中占的位置最多,有一段是一组日期,刻着“1970年11月18日”。我看到那组日期,向后退了一步,以为这是在做梦。可墓地里的惊悚感深入心肺,我知道这不是梦境那么简单,只能接受现实。

刘琴看我很惊讶,忙问怎么了,以为我见鬼了。我确实跟见鬼没什么两样,强迫镇定下来后,还是讲不出顺溜的话。那组日期看似普通,可却屡次出现在我和赵喜悦的通信中,在借去的书里也写过好多次。“11月18日”,单独看起来,这是太普通的日期了,但竟是林老虎的出生日期。

我心烦意乱地揉了揉额头,脑海闪过照相馆里的画面,在白发老头的簿子上,签名是林老虎,笔迹却是赵喜悦的。那时候,我还有所怀疑,把那事当做巧合。可现在看到了林老虎的出生日期了,我就不得不怀疑,这一年来和我通信交流的人不是赵喜悦,而是林老虎。这么一推断,那晚我接到窗户塞进来的信,一个人悄悄去墓地见赵喜悦,却遇到林老虎的事就说得通了。不是有内鬼抢在我前头,而是写信的人根本就是林老虎本人!

这个推断若同深水炸弹,我讲出来时,没有一个人相信。事实上,我自己也不信,可只有这样解释,谜才能解开。若非林老虎与我通信,他不会好多次故意留下“标记”,暗示是他在与我交流。这个发现让我全身无力,一下子跌坐在枯草堆上,想要找出反驳的证据。很不幸,我想到的竟全是支持的证据。

远的不说,单说前不久在墓地与林老虎短兵相接,他虽然捂住了我的嘴,但没有拧断我脖子,也没伤害我。还有,松火发生后,我在卫生楼里撞见林老虎,他只是想拖住我,也没有伤害我。欧阳新和武陵春跑来时,都被林老虎用椅腿子打得站不起来,而我却顺利地逃走了。

“这……”我从草堆上站起来,望着那块墓碑问,“你们大家这猜测合理吗?如果林老虎和我通信一年了,他为什么不主动承认,还要搞这种把戏?喜悦姐和我那么好,她让人代写信有必要吗?”

“这事的确难参透。”武陵春站在旁边说。

刘琴跟听天书一样,完全没反应过来,一直拿着手电来回地晃动,就怕墓地有其他人或鬼出现。欧阳新却很相信我,因为这条线索是他挖出来的,比起其他人,他的心思更细腻。我们商量了一会儿,对着墓碑七嘴八舌地争执,最后只能认同林老虎就是和我通信的人。笔迹与日期是铁证,这点无法推翻。肖卫海曾收留过变成逃犯的林老虎,而他现在叫我来墓地一趟,想必肖卫海也知情。

“喜悦姐是不是为了告诉你实情,被林老虎杀了?”武陵春问我。

“不会吧。喜悦姐要是想说,林老虎估计巴不得,怎么会杀她?”我摇头道,“那晚我接到的信里,上面叫我来墓地,当面讲一些事,因为在信里讲不清楚。看来,林老虎真的是写信的人,他怕我不信,想要在我面前证明。”

“那还是解释不了,林老虎为什么瞒着身份,跟你通信啊。”刘琴点出问题。

“只有找到林老虎了,我们才知道原因了。要么就得等警察把肖卫海放了,让他告诉我们。”欧阳新有点无奈地说。

的确。除了林老虎和肖卫海,没有人能把真相告诉我。如今林老虎行踪飘忽,肖卫海又被警察带走了,我找谁问去?我们在墓地逗留了许久,直到墓地旁边的树林惊起一群怪鸟,不停地振翅飞到空上,发出哭泣般的叫声,我们才害怕地要撤离墓地。可是,墓地的黑暗好像活了过来,我们跑远了,它还跟在后头,怎么都甩不掉。

回到小学宿舍,欧阳新叫我别想太多,趁早快点睡,明天还有课。可我哪里睡得着,一上床就抖个不停,满脑子都是赵喜悦与林老虎的人像重影。一年了,我在马场村待了一年了,最好的朋友竟是一个谎言堆叠着一个谎言,一个比一个让人难以置信。会不会,还有比林老虎身份更震惊的真相等着我?

第二天早上,我醒来时,头疼得厉害,喉咙发痒,有点感冒的迹象了。欧阳新知道我没睡好,便去包子店给我买了热包子,刘琴则主动地去给我烧热水洗脸,不能再用冷水了。武陵春瞧见欧阳新对我那么温柔体贴,羡慕又妒忌,恨不得将我吃掉。我靠在宿舍的椅子上,昏沉沉的,不觉得这是幸福,倒像是受罪。

“站起来……”

“谁!”我隐约听到一个女声,忙睁开迷蒙的双眼,警觉地看了看宿舍。现在除了我,宿舍里没有别人,但我刚才真的听到了一个女人的声音。听起来,这声音在卫生楼的火海里也出现过,莫非姜琳的鬼魂来了,她在鼓励我战胜病魔?我苦笑一声,只是感冒一场,居然又出现幻觉了。若真有鬼,姜琳怎么不托梦给欧阳新,让他直接去报警。

这时候,刘琴走进来,看到我勉强站着,她就说:“你看你,脸都那么白了,还不躺下。我替你跟张校长请假吧,今天你别上课了,在宿舍里休息。”

“我都请了好多次假了,不能请了,学生们也要上课啊。”我死撑着。

“昨晚你肯定受寒了,再这样下去,会很快发烧的。”刘琴说完就摸了摸我额头。

“没事!别迷信了,去一趟墓地罢了,还会受寒吗?不如说被邪气冲到了。”我不以为然地答。

刘琴听我那么讲,有点不高兴,叫我别在早上讲不吉利的话。我以为刘琴是唯物主义者,不会迷信,哪知道她那么认真。随即,刘琴就告诉我,她妈妈曾跟她说过,如果一个人去墓地回来生病了,八成就是被死神盯上了。不管是什么病,小病会变大病,大病就变没命。要想把死神赶跑,那就要趁小病没严重之前,用热水洗脸,把死神的污浊之气洗掉。这种说法漏洞百出,我自然不信,可刘琴那么认真,我就没敢笑话她。没准,死神真的从墓地跟回来了,我刚才不是听到有人说“站起来”吗?

“你在想什么?”刘琴不放心地问。

我回过神,摇头笑说:“你太紧张了,我就感冒而已,体温针已经量过了。”

“那我找点感冒药给你吃,我准备了一点,一直没吃,现在终于派上用场了。”刘琴很高兴照顾我,似乎她就期待这么一天,让我俩的位置互换。

我接过一粒药丸,服着温水吞下去,跟咽石头一样地难受。刘琴满意地笑了笑,接着就出去塞木柴,准备给我烧一锅热水洗脸。我全身无力,按了太阳穴都不管用,大有发烧的趋势。我扶着墙走出去,想帮刘琴烧火,怕她又熏黑脸。大清早的,白雾蒙蒙,上学的学生还不多。我饶到宿舍旁边,看到刘琴在灶旁,想要谢谢她照顾我,却见她蹲在灶前,手忙脚乱地往火灰里扒了扒。

“怎么了?火还旺着,别着急,不用塞那么多柴火。”我边走边说。

刘琴仍旧蹲在灶前,听到我问话,她就神秘地回头说:“唐九月!你快过来看!火灰里有东西!这是什么啊?”

第四十五章 肖氏冥婚

刘琴煞有介事的模样,挺让人喜欢的,我心想她可能发现学生在火灰里放了红薯,偷偷地在这里烤。以前,也有学生那么干过,红薯都是在地里乱挖来的。他们不敢回家烤,怕被大人骂,只好借老师的灶用一用。不想,我走近一看,火灰里没有红薯,只有几粒像小石头一样的黑灰色铅粒。

我跟着蹲下去,捏起火灰里的东西,意识到这不是铅粒,而是铅弹!一个多月前,警察李舟在吴阿公的尸骸里找到铅弹,上面有我的指纹,因此把我叫去问话。起初,我以为那是铝皮盒子里的铅弹,打开时,曾摸过他们,留有指纹就不奇怪了。可后来我把盒子找回来了,铅弹没有少,害得我一直以为李舟技术不过关,搞错了指纹比对。

“是不是有人把铅弹放在火灰里,烧火时摸了,就留下指纹?”刘琴狐疑地问。

我摸着温热的铅弹,点头道:“肯定是这样。这个人够奸诈的,居然想得出这招阴。亏我想了那么久,原来铅弹上的指纹真是我自己摸上去的。”

刘琴再往火灰里扒了扒,只找到那三枚铅弹,其他都是炭石了。灶子在宿舍外面,谁都能靠近,不知是谁设的陷阱。不用多想,铅弹上肯定没有设陷阱之人的指纹,那个人目的就是害我。可要设计这个陷阱,必须了解我们生火烧水的规律,否则铅弹很可能染上其他老师的指纹。

“你在想什么?肯定是在想,这事报警没用,因为谁都能把东西放在火灰里,对吗?”刘琴很快猜道。

“想是那么想。”我把铅弹都收起来,然后说,“现在先把这些零散的证据整理好,过段时间就交给李舟。别看这些证据都是散着的,但收集多了,肯定会结成一张大网,让在背后搞鬼的人逃也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