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潋也笑了下,知道在自己母亲心里,淑宜大长公主就是镇国公府的最oss,她抱上金大腿了,只要金大腿喜欢她,她在镇国公府也会过得好。面上笑着,由着姐姐扶着她进屋,暗暗地捏了下姐姐的手。

虽然淑宜大长公主神色平常,但是曲潋就是感觉到她心里的复杂纠结,仿佛来曲家极不情愿,但又不得不来。这让她不禁猜测,其实淑宜大长公主并不赞成景王娶她姐姐为妃的事情,但是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出面为景王来曲家说亲。

所以心里那个纠结就甭提了,连带的也对她有些不满——这是迁怒,但是再不满,也知道曲家人是无辜的,淑宜大长公主是个恩怨分明之人,也不好表现得太明显,只能按捺在心中难受了。

想明白这些,曲潋不禁松了口气。

她虽然没有领略过淑宜大长公主的怒火,可嫁到镇国公府那么久,也体会过她的强势一面,像她婆婆再怎么折腾,也没少在淑宜大长公主面前吃瘪。因此,淑宜大长公主今儿的态度还算是好的,可能是看在纪凛和她肚子里的孩子的面子上,才没有表现出什么不好的来。

然后她又开始琢磨着淑宜大长公主今儿让她跟来的原因,心里已经明白了几分,只是依然有些不太确定。

她不能确定,姐姐会不会为了她,真的答应嫁给景王。

淑宜大长公主被迎进了花厅,待下人上了茶点之后,曲沁便识趣地将伺候的下人都遣散到门外守着,只留了乌嬷嬷在旁伺候。

淑宜大长公主看罢,心里越发的复杂。她很欣赏曲沁的为人处事,觉得她是个难得的,如果自家有和她适龄的男孩,都忍不住想将她聘下来。可是再欣赏,可这辈份相差那么大,简直就是个笑话,让她实在是高兴不起来。

可是想到那人难得求她一件事情,淑宜大长公主就狠不下心来拒绝。况且以他的强势,简直是一脉相承,就算她想要阻止,也阻止不了他的决定。

阻止不了,只能答应了。

淑宜大长公主心里叹了口气,也不和她们寒暄什么,直奔主题。

“今儿我过来,是有人托了我来当个冰人,为你们二姑娘说一桩亲事。”

曲沁愣了下。

曲潋不由看着她姐,想看看她的意思。

而季氏瞪大了眼睛,终于不再木讷,暴发了绝对热情,反应贼快:“真的?不知对方是谁,什么身份?”她捏着帕子,激动得手指都有些发颤。

曲沁姐妹俩看得有些无奈,她们这娘只要涉及到儿女的事情,总会暴发出平时没有的潜力,不过想到她也是一片慈母心肠,心里感动,便纵容了她的行事。

淑宜大长公主有些意外,没想到季氏这么上道,又看向沉默的曲家姐妹俩,两个都是聪明人,只怕以曲沁的聪慧,此时心里应该有所明白了,所以表现得很淡然。

“是景王。”

“景王?”和曲潋一样,季氏也对景王没有什么印象。

淑宜大长公主少不得要为她解释一翻,“莫怪你不知道他,景王一直在封地,极少回京城。不过前些日子他进京了,因为一些原因,并没有对外透露行踪,只是进宫拜见了皇上。景王对你们家二姑娘颇为衷意,便请了我来作说客,想要娶你们家二姑娘为妃。”

季氏有些晕晕乎乎的,她这几年一直为长女的终身大事操碎了心,特别是过了一年,长女都是十九岁的老姑娘了,日日煎熬着,不知给菩萨和亡夫烧了多少香,盼着他们保佑长女的终身大事有着落。原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长女才能嫁出去,却没想到今儿终于有个好消息了,可是却突然冒出一位王爷要娶长女为妃,让她直接懵逼了。

在季氏心里,觉得只要和皇家扯上关系的,都让她先慎重一下,这是多年来所受到的教育对皇室存有一种天然的敬畏之心,让她根本没法想象突然有一位王爷冒出来想要娶她女儿为王妃。

不会是有什么阴谋吧?就像那五皇子一样,贼心不死,一直想要纳长女为侧妃。

想到这里,顿时脸色灰败,高兴不起来。

淑宜大长公主抿了口茶,见季氏神色一再变化,从一开始的晕乎变成了灰败,略一想便明白她在想什么了,不禁扯了扯唇角,颇有些无力。

怕季氏多想,淑宜大长公主继续道:“按着辈份来算,景王也是我的侄孙罢。”说到这里,曲家姐妹俩都发现她的神色有些勉强,“他年纪虽然有些大了,不过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所以这些年一直未娶妻,不过却是个好的,只要二姑娘嫁过去,他定不会辜负二姑娘的。”

“特殊原因?是什么原因?”季氏今儿的脑子特别的灵光,并且很会捉重点,小心地问道:“不知这位景王殿下今年贵庚?”

淑宜大长公主对她的反应也有些意外,说道:“他去年刚过而立。”忍不住又看了曲沁一眼,心里也明白过了而立之龄,这年纪也挺大的了,不由有些脸红,继续道:“这原因,其实也没什么,他以前醉心于治学,常年在外游历四方,一直没有娶妻的意思,因为景王那支的长辈都不在了,也没有什么长辈催他,终身大事就这么一直拖下来。如今他想要定下来,相中了你们家的二姑娘,特地托了我上门来说亲。”

听罢,季氏虽然觉得这景王年纪是大了一点儿,但是也没有什么不可取之处。至少他是一位王爷,又托了淑宜大长公主上门来说亲,想来是真心的。如果是景王,五皇子那儿也不好再有什么行动了吧?因为五皇子曾经要纳长女为侧妃却被曲家拒绝一事,五皇子极为恼怒,连带的长女的亲事也一波三折,让季氏操碎了心。

如果是景王的话,同是皇室人,五皇子也不敢再搞什么破坏,曲沁若是嫁过去,也不至于会受什么欺负,这倒是好的。

不过季氏虽然觉得好,但是她到底只是曲沁的继母,这些年已经习惯让继女自己拿主意了,所以也没有冒然地一口应下来,而是看向曲沁。

淑宜大长公主也知道季氏的性子,知道这作主的还要当事人,便也看向曲沁。

曲沁却是在思索。

曲潋将手搭在肚子上,抚摸着肚皮,和肚子里的孩子玩耍,只要她将手放上去,肚皮上就会鼓一下,仿佛孩子知道她和他玩一样。

“不知曲二姑娘考虑得怎么样?”淑宜大长公主问道,她的心情很是复杂,既希望曲沁拒绝了——自己也不用被这桩婚事弄得心烦了,但又不希望她拒绝——如果她拒绝了,那人还不知道会搞出什么事情来,皇家的脸都要被他丢尽。

“这…能容我考虑一下么?”曲沁斟酌着道,忍不住又看了眼妹妹。

曲潋面上很无辜,手心里已经沁出了汗。

果然,今儿淑宜大长公主带她回来,其实是拿她来威胁她姐,不,也不算是威胁,只是摆明着让她姐为她多考虑,只要顾着她这妹妹,曲沁就不会冒然地拒绝。

淑宜大长公主说道:“这是自然,二姑娘不必决定那么快。”

这时,曲潋突然扶着腰站起来,有些羞涩地道:“祖母,我想去下净房。”

只要生过孩子的妇人都知道,随着月份大了,孕妇有尿频现象,用现代科学的话来说,这是胎儿压着膀胱的原因。所以曲潋要去净房,说得很是光棍,见淑宜大长公主看过来,她一脸无辜地看回去。

“去吧,小心点儿。”淑宜大长公主说道,就要叫丫鬟进来伺候她去净房。

曲潋忙阻止了,而是由她姐将她扶去净房。

“公主,我先陪妹妹过去,您稍坐。”曲沁得体地道。

淑宜大长公主笑了笑,说道:“别急,慢慢来。”

说了几句,曲沁便扶着大腹便便的妹妹出了门,往净房而去。

曲潋的手心湿漉漉的,曲沁捏了捏她的手,嗔道:“瞧你,怎地吓成这样?”

曲潋坐在马桶上,也不急着解决生理需要,而是红着眼睛看着她姐,哽咽地说:“如果你不喜欢,你不必顾着我,我现在怀了孩子,祖母就算要生气,也不会拿我怎么样的,等她气消了,过段时间就好了。”

曲沁被她弄得有些好笑,说道:“别哭啦,省得等会给人瞧见了,还以为我欺负你呢,这让公主怎么想?公主的脾气你也知道,她对你也是真心爱护的,莫要让她觉得你辜负了她的信任。”

曲潋抽了下鼻子,闷声闷气地道:“我泪腺发达,心里难受时,就控制不住嘛。”

曲沁无奈,将帕子打湿,给她擦擦眼睛,免得她红着眼睛回去,让淑宜大长以主多想。事实上,她也明白今儿淑宜大长公主带妹妹回来的原因,心里有些好笑,觉得淑宜大长公主能做到这一步真是不容易。

淑宜大长公主的脾气就是这样,她强势惯了,并不习惯有人拒绝她。而今景王托她来提亲的事情,曲沁事前虽然不知道,但是当发生时,并不意外,只是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子,而让她意外的是,淑宜大长公主竟然会妥协了。

能让这个强势了一生的女人妥协,其实真的很不容易,这也是曲沁生不起气来的原因。再看什么都不知道而难受的妹妹,心里不禁有些愧疚,觉得妹妹怀着身子,还要为她这姐姐操心,让她不禁想起上辈子时的事情,也是这样。

“阿潋,你不必担心,景王其实人挺好的,我见过他。”

曲潋眼睛都瞪圆了,吃惊地看着她,脑子里飞快地转着,终于明白景王为什么会托淑宜大长公主过来说亲了,必是两人其实都认识对方,然后有点儿什么,所以才决定娶她姐的。

“那你觉得呢?你不是没想过嫁人么?”她闷闷地问道。

曲沁回答道:“是啊,现在也不想嫁,但如果是他…”她迟疑了下,说道:“景王对我有救命之恩。”不过那是上辈子的事情了。

曲潋木然地看着她,心里吐槽:难道救命之恩就要以身相许么?这种戏码太老土了,如今已经不流行啦!

不管曲潋如何风中凌乱,但事情已经不是她能左右的了,所以等回到花厅后,她恢复了常态,乖巧地坐在长辈身边,看着她姐和淑宜大长公主寒暄过招,看起来明明一派和乐融融,但是曲潋却听得心惊肉跳。

她姐胆子真是大,竟然敢去撩淑宜大长公主。

曲潋又瞅了一眼什么都不知道显得幸福无比的母亲,心里有些羡慕,果然有时候无知就是福。

曲潋难得回一趟娘家,淑宜大长公主也颇为体谅她,和她一起在曲家用了膳后才回去的。曲家虽然不像镇国公府那样处处讲究,但也颇有另一翻舒适,加上处处周到,淑宜大长公主也挑不出什么不好,看曲沁的目光越发的复杂了。

等她们要告辞时,纪凛很准时地过来接她们。

季氏和曲沁出来相送,看到纪凛亲自过来接人,季氏心里很是满意,曲沁淡淡一哂。

曲沁想起妹妹先前和她说的,今儿出门前纪凛对她的叮嘱,看纪凛的目光也很是温和。虽然淑宜大长公主将曲潋带回来有一翻用意,不过从此至终都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一种态度,由着人琢磨。

其实他们都有志一同地将曲潋撇除在外,并不想让她操心,只是表个态罢了。

偏偏曲沁两辈子都护着这妹妹,一丁点的伤害都舍不得让她受,所以也没有什么好迟疑的。

所以,等淑宜大长公主离开时,曲沁已经有了决定。

淑宜大长公主从曲沁的话中知道她的意思后,神色变得复杂,然后叹了口气,什么都没有说。

回到镇国公府后,纪凛和祖母道别后,便扶着妻子回房了。

回到自己的地盘,曲潋对纪凛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觉得景王的身份很不简单,因为祖母的态度…有些奇怪,暄和哥哥,麻烦你再去查一查。”

纪凛见她神色有些疲惫,答应道:“这事你别操心,交给我就好。”说着,摸了下她的肚子,扶她回房去歇息。

曲潋躺下后,虽然有些累,但是却没有什么睡意,忍不住拉着他一起到床上来,搂着他不放手。

纪凛神色温和,任由她像个霸道的孩子一样,将自己当成所有物一样霸占着不放手。他低首亲了亲她光洁的额头,轻轻地拍着她的背,让她别多想。

“如果景王是个好的,其实我姐嫁他也没什么。”她有些纠结地说,“只是,我总觉得景王的身份不简单,因为祖母的态度…”

淑宜大长公主的态度让她不安,就怕她姐如果成了景王妃,会出什么意外,甚至会变得不幸福。

她并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原因,让她姐妥协,除非她姐真的是自己愿意嫁给景王。

“没关系,不管景王也好、祖母也好、你姐也好,事情不会太坏的。”纪凛又亲了亲她,将她揽到怀里,一下一下地拍着她,哄她入睡。

可能是为了让曲潋安心,纪凛也对景王的事情颇为重视,不过两天,他便让人查到了关于景王的一些事情。

当纪凛得到消息时,愣了好久。

“怎么了?是不好的消息么?”曲潋紧张兮兮地问道,这几天她都要被景王的事情给逼得神经兮兮了。

纪凛转头看她,半晌方有些涩然地对她道:“景王,其实是太宗皇帝的幼子,”迟疑了下,他看着她木然的脸,将下面的话补完:“也是祖母的弟弟。”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第一更~~

咳,其实关于“姐夫”的身份,在88章时,就埋了条线,当时还记得有姑娘说“这一章让我印象深刻的居然是无上皇老人家”。

太宗皇帝是个坑人的皇帝不解释。

第149章

此时,曲潋也像她娘得知景王竟然想要娶她姐为妻时一样的反应,懵逼了。

她的心里瞬间被“卧槽”这两个血淋淋的字给刷满了屏,同时也感觉到了来自于周氏皇朝满满的恶意。

“不是说侄孙么?祖母当时去曲家说亲时,明明说是为侄孙说亲的,不可能是弟弟!”曲潋有些崩溃地说,她无法接受她姐要嫁一个爷爷辈的男人——虽然这个男人才三十岁,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根本不算老。

纪凛担心她情绪起伏在太大,对身体不好,忙解释道:“那是对外的说法,总不能真的说是高宗皇帝的皇子,这样岂非是乱.伦了?而且…”他一时间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对她说明。

事实上,他知道这事情时,也有些不敢置信,回家后,也不知道怎么和她说。

此时曲潋都要被这甚海沟的辈份给弄得懵逼了,见他面有异样,马上扑过去扯他的衣襟,“还有什么你一起说了吧,就算让我崩溃,也一并崩溃个够!”

说到最后,她都有些自暴自弃了。

纪凛原本有些凝重的神色被她弄得很想笑,每次都会这样,只要有她在,再沉重的时候,也能让他感觉到轻松,让他爱惜不已。

他搂着她变粗的腰肢,坐到矮榻上,笑道:“其实也没什么,如果不是这次因为你姐的事情去查了景王,我也不知道祖母原来还有一个弟弟,也怨不得祖母这次的态度会这么怪了。来,先喝口水,我慢慢告诉你。”

曲潋木木地就着他的手喝了一口水,然后正色看着他,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为了她姐,总要将事情弄个明白来,被隐瞒的感觉实在是不好。

“我这些天查了一下,这事情还得从高宗皇帝在世时说起。你也应该听说过,高宗皇帝子嗣不丰,除了祖母外,只有一个皇子,就是先帝。而景王,是高宗皇帝晚年时,临幸一名宫女所出,因为高宗皇帝子嗣困难,景王的出生自然是喜事一件,不过听说景王出生时,身体也和先帝一样孱弱,甚至可能养不活。高宗皇帝担心他养不活,于是便听从当时相国寺中一位高僧的话,将景王养在寺庙里,等他大一些后,因为景王与佛有缘,就让他出家了。”

这些事情,其实是皇帝告诉他的。

因为祖母奇怪的态度和曲潋的原因,他对景王的事情也很慎重。

不过他是晚辈,很多事情并不清楚,所以如果他要查景王,能让他最快查到的地方自然是宗人府。

只是宗人府也不是那么好查的,就算他再小心,不免在宗人府里留下痕迹,也让掌管宗人府的宁王发现他查探的事情。不过后来询问清楚他的意图后,宁王让他进宫去找皇上比较好。

其实纪凛这次也不过是个试探,没想到效果会这么好,宁王会是这种态度。

这次要查景王的事情,纪凛也有一翻计较的,他知道周家皇室的前几代子嗣都不丰,当年还曾有人私底下曾说,定是周家建朝时杀戮太多,所以报应在了子孙身上,才会让周家那几代的子嗣都不丰。

也因为如此,所以当今的庆煦帝才会这般爱护自己的皇子,同时也颇为尊重留下来的长辈,不管是淑宜大长公主,还有见不得光的景王,只要不涉及到原则性的问题,都对他们颇为宽容。

他很早以前就知道,不管庆煦帝还是宁王,对周家人的态度都比较宽容,而他又是淑宜大长公主最疼的孙子,宁王自然也对他宽容。所以在查景王的事情时,他故意泄露自己的行踪,就是为了引起宁王的注意力。

他是个聪明人,不管做什么事,都让自己立于有利的地位。

宁王的态度让他明白,他可以探查景王,甚至因为景王想要娶他妻子的姐姐,所以宁王也有自己的计较,想让他明白一些事情。

果然他趁着当差的时候,特地去太极殿求见皇帝。

当皇上知道他的来意时,并没有不愉,反而很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笑着打趣道:“你是为了景王叔来的吧?景王叔已经托你祖母去曲家说亲了?辛苦你了,我记得你的世子夫人是曲家的四姑娘吧?”

纪凛就算原本心里已经有了猜测,可是听到皇帝的话,还是懵了下。

“您不反对?”纪凛奇怪地道,景王要娶曲沁的事情,这简直就是乱了辈份了。

庆煦帝笑看着他,神色很是温和,对他道:“皇祖父临终之前,曾经和朕说过,只要景王皇不做出危害周氏江山之事,让朕多照顾景王叔。可惜景王叔这些年来一直都不肯原谅祖父当年做的事情,甚至连京城也不回,朕屡次让太后召唤他进宫来,他也从来没有答应过,让朕也很是无奈,如今他难得求一次朕,朕自然要答应他的。”

庆煦帝的年龄比景王还要大,当年可谓是看着景王出生的,虽然自己那么大的年纪了,还能看到皇祖父像个老流氓一样弄大宫女的肚子,十分的囧,但周家子嗣向来不丰,时隔几十年,祖父雄风未泯,还能给他弄个小叔叔出来,心里也是挺高兴的。

庆煦帝又继续道:“当年景王叔出生时,他的身体很虚弱,我们都担心他夭折。景王叔三岁之前,身体都很虚弱,没办法走出宫殿。后来皇祖父让相国寺的高僧给景王叔批命,曾言景王叔与佛有缘,如果想让景王叔平安长大成人,那么最好将景王叔送去庙里。所有当时皇祖父便不顾景王叔的反对,在景王叔五岁时,将他送去相国寺出家。”

相国寺是皇家寺院,历来服务的对象是皇家,虽然香火不旺,但在大周的地位却是枯潭寺等寺院比不上的。

纪凛隐隐约约发现了什么,但是一时间又联系不上。

“景王叔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他天生聪慧,就算是枯燥的佛经,他也能很快便领悟,并且举一反三,和那些比他年纪大的大师们讨论佛经,更是见地不俗,这让皇祖父觉得,景王叔果然适合出家。

果然,景王叔出家后不久,他的身体也有了起色,不过几年很快好了。皇祖父心里很高兴,见景王叔身体好转,便想让他还俗。只可惜景王叔心里气当年皇祖父不顾他的意愿让他出家之事,所以在皇祖父让他还俗时,他偏偏就不肯还俗,继续在寺里当和尚研究佛经,甚至因为在佛经上有所研究,名声更是不错。后来因为皇祖父逼得紧了,他甚至从相国寺中跑了出去,说是云游四海去了,直到皇祖父临终前,景王叔都没有回来过。”

纪凛没想到当年还有这样的内.幕,一时间都呆了下,下意识地问道:“他是怎么成为景王的?那景王是另有其人?”

“正是如此。”庆煦帝赞赏地道:“老景王原来是皇祖父的弟弟,可惜他也和皇祖父一样子嗣不丰,只有一个病歪歪的儿子,同样也没有养活,景王这一脉算是断了。皇祖父当年怕景王叔真的什么都不管地出家了,一辈子当和尚,后来就和老景王商量着,将景王叔过继到他名下,不过因为景王叔当年在外面,他一直不肯回京,所以这事情也没有对外说什么,只有皇室的人才知道。”

这就解释得清楚,为什么他不知道祖母还有一个弟弟的事情了,毕竟当年以景王的身体情况,时时要担心他养不活,后来又出家了,更不好对外透露什么。

如今,因为他娶了曲潋,在名份上已经定了,所以景王为了娶曲沁,便操作一翻,直接顶替了景王的孙子的位置,生生地从弟弟的身份,变成了淑宜大长公主的侄孙辈。

“皇上,还有一事臣不明白。”纪凛看着他,“景王在相国寺出家,那他应该有佛号,他的佛号是什么?”

庆煦帝听了忍不住笑了,说道:“这事你不必理会,这不过是当年皇祖父怕他夭折了才会让他暂时出家,原本是等他身体好转了再让他还俗的,可惜景王叔跑了,皇祖父也没能等到他还俗。”

周家的子嗣历来少,哪可能真的让皇子出家?出家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可谁知景王的脾气会这么硬,和高宗皇帝顶了起来,就这么跑了。这点说来,他和淑宜大长公主还真是姐弟,脾气都很臭。

纪凛僵硬地看着他,庆煦帝这种避讳的态度,其实已经让他心里有了一个猜测了,只是不太愿意接受。

庆煦帝见他面有异色,知道这孩子素来是个聪明的,想来已经猜到了,便对他道:“正是你猜测的那样。”

纪凛当时只觉得这事比知道景王其实是祖母的弟弟更让他吃惊。

当然,这事他现在不好告诉曲潋。

“所以,因为你娶了我,定了名份了,所以景王为了娶我姐,就更改了身份,对外来说,他是祖母的侄孙么?”曲潋木木地问道。

“正是这样。我去宗人府看了,皇家玉牒上也改了他的身份,反正景王这些年一直在外面,没有在京城中露过面,也没人知道这事情,知道的都是周家的人,并不用担心。”纪凛安慰她。

曲潋依然木木的。

或许她该高兴,景王为了娶她姐,所以连身份都改了,从当今皇帝的小皇叔变成了皇帝的儿子辈了,知情的人都不会说什么,这样也不怕世人的目光了。

她心里安慰自己,其实只要接受了景王的人设,姐姐嫁给他好像也挺带感的,至少那些眼高于顶的皇子们以后都要叫她姐姐为叔祖母了,不要太爽。

“阿潋,你没事吧?”纪凛担心地问道,他知道阿潋和她姐姐的感情,怕她一时间不能接受。

曲潋深吸了口气,对他道:“没事,其实也不是那么难接受的,以后只要闭紧了嘴巴,也没人知道景王其实是祖母的弟弟。”

说到这里,曲潋突然很能体谅淑宜大长公主先前的心情。

自家弟弟竟然相中了孙媳妇的姐姐,想要娶她为妃,简直不能更糟心了,莫怪淑宜大长公主当初不能接受。

而更过份的是,她这当姐姐的都没来得及反对呢,这糟心弟弟竟然直接进宫找了皇帝,让皇帝答应帮他这个忙,只要皇帝开口了,就算有人心里有疑问,恐怕也不敢去深究什么。加上景王的行踪成迷,见过他的人根本没有,且这世界的消息也不灵通,想要改变一个人的身份,还不是皇家一句话?

庆煦帝受高宗皇帝临终所托,想要好好照顾这位小皇叔,如今小皇叔好不容易找他帮忙,而且解决的还是小皇叔的终身大事,自然义不容辞了,根本没和淑宜大长公主商量,就直接出手了。

这才是让淑宜大长公主糟心的事情。

糟心弟弟遇上没有原则的皇帝,然后再将她推出去,让她厚着老脸去孙媳妇娘家说亲,这让强势惯了的淑宜大长公主如何接受得了?

曲潋明白了淑宜大长公主纠结的心情后,再去见她时,不免有些心虚。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杰小西扔的火箭炮,过往烟云DH、忆漫、颜染扔的地雷,谢谢~~3

————

今天第二更~~

第150章

在曲潋努力地消化从纪凛那儿得知的真相时,此时京城里,景王进京的消息已经传开来了,然后又传出了景王让官媒去曲家提亲的消息,甚至还请了淑宜大长公主去曲家说媒的事情。

顿时京城的目光都转到了景王和曲家。

对于景王,京城的人知道的不多,甚至可以说根本没什么印象,他就像个边缘人物一样,知道宗室中有这个么人,但一直在封地里没有回过京,又因为距离太远了,而且无关紧要,自然不会多此一举地去注意他。

自从高宗皇帝登基后,景王这支系便一直待封地,很少回京,就算是回京,也是低调行事,根本没有存在感。后来听说景王这一支的子嗣也和高宗皇帝一样薄弱,因为子嗣不利,所以行事也是很低调,世人对此也根本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三十年前景王请封了世子的事情,后来便没什么值得关注的消息了。

就在传出景王回京的事情时,皇上偏偏表现出一副很亲近景王的态度,并且在第一时间召见了景王。

于是很快便有消息传来,当年的世子在老景王去世后,直接越过了祖父成了景王,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老景王这一支的子嗣都死得差不多了,如果不是还有世子,恐怕景王便没了后代,而且听说这位世子其实也是过继的。

这个听说自然是如今掌管宗人府的宁王传出来的,众人听后,也没有起什么疑心。

就算景王是过继的,只要皇上对其另眼相待,愿意抬举,那也不比京中的那些宗室差,甚至这回景王进京后,庆煦帝特地赐了京中的一栋宅子给景王,并恩赐他以后无须再回封地,可在京中定居。

这可是天大的恩赐,让京里的人都忍不住关注起这突然冒出来的景王来,很快便了解了景王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