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佩之不明所以,待得随小言看了那套粉色的衣裙,才隐隐明白过来,问道:“这是要孟七小姐行纳妾之礼?”

小言点了点头,道:“正是,这是老太太的吩咐。”

齐佩之心知是自己写的那封信起了功效,暗喜不已。高高兴兴地帮忙去了。知茵站在一旁,心内又喜又悲,喜的是孟月终于要明了妾室的身份,不能再拿主母的款,悲的是个个都有了妾室的身份,只有她还不见希望。但今儿人人都忙碌,任她再怎么有情绪,也无人顾及,独自空感叹罢了。

傍晚,贺济义带着孟月回来,见了披红挂彩的门首,和满座的宾客,诧异不已。小言带着来富媳妇等人迎上来行礼,笑道:“老太太听说二少爷在扬州将孟七小姐收房,都很是高兴,特命我几人前来,替二少爷办几桌酒席,明了身份。”

贺济义私自带孟月来扬州,心内还是有些忐忑的,如今听得贺老太太承认了孟月,高兴非常,拉起孟月的手,连声道:“你瞧,你瞧。”

孟月却十分不高兴,甩开他道:“瞧甚么,这一看分明就是纳妾的酒席,当我是甚么呢?”

贺济义满不在乎道:“管他是不是纳妾,只要娘不怪我们就好。”

孟月听他是赞成的意思,睁大了眼睛不敢置信:“你,你当初是怎么跟我说的?”

满座的宾客都等着,望着,贺济义就有些不耐烦起来,道:“如今是如今,当初是当初,先把眼前这事儿了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孟月何时听过这般无赖的话,眼泪汪汪地朝外走。说要回家去。来富媳妇哪容她走,与小言赶上前,一左一右架住,拖到左边卧房去了。齐佩之正在这里等着,一面讲着恭贺的话,一面强行给她套上了粉色的嫁衣,再拉着她出去见后面的几桌女客,把她当作贺济义新纳的妾室介绍给了诸位娘子们。

孟月觉得受了奇耻大辱,拔腿想逃,却无奈来富媳妇同小言立在后面,把她看的严严的,一点儿机会也不给她。

好容易挨到席散回房,孟月抓了条汗巾子就要上吊,贺济义酒意朦胧,很耐得下心来哄她,道:“你急甚么,你虽说做了妾,但只要我宠着你,在扬州这家里,还不是你说了算,谁人能越过你去?”

孟月握着汗巾子,伏在床头嘤嘤地哭:“妻和妾,差别可大了去了,以前别个都叫我少夫人,往后要改口叫孟姨娘了。”

贺济义不理解:“不就是个称呼,有甚么要紧?”

孟月将身一扭,道:“怎么不要紧,姨娘是连桌子都上不得的,夫人们吃酒,我就只能望着。”

贺济义急着洞房花烛,忙道:“这是小事,到时我打个招呼,让她们仍拿你当少夫人看待,一样的上桌子吃酒,可好?”说着不等孟月应声,就扑了上去。孟月自然不从,但她那一点子力气,哪敌得过贺济义,三两下就被降服,随他摆弄了。

第二日,孟月红肿着眼起来,小言已在厅里等着了,待她遥向贺老太太磕了头,道:“老太太有吩咐,贺家有规矩,齐姑娘既入门在你前头,往后你得称呼她为齐姐姐。”

孟月眼泪婆娑,不肯叫。齐佩之轻声叹道:“孟妹妹,我同你一般儿是大家闺秀,我爹的官职并不在你爹之下,就算咱们没入贺家门,我也当得起你一声姐姐,你却怎地就是开不了口?难道叫我姐姐就辱没了你?”

孟月这才上前,屈膝行礼,唤了声“姐姐”。齐佩之应了,送了她一只银钗,道:“妹妹别嫌简薄,咱们做妾的,不好成日里穿金戴银的。”

孟月含着泪,委委屈屈应了一声,站至贺济义身侧。两人间波涛暗涌,贺济义却只看到了她们姐妹和睦,乐呵地合不拢嘴。

小言见事情已了,便同来富媳妇带着七八个家丁回家复命。贺老太太听说孟月顺利成了妾,而且没跟着回来,很是高兴,命人取来几件旧衣裳,赏了小言和来富媳妇,又命人请贺济礼两口子来,说要同他们商议贺济义的婚事。

第一百零三章无效之争

贺济礼听了贺老太太的意图。奇道:“济义远在扬州,怎么娶亲?”

孟瑶猜到了贺老太太的心思,但她如今在贺老太太面前,是拿定了主意事不关不开口,于是甚么也没说,只听着。

贺老太太道:“正是因为他远在扬州,才要与他娶亲呢。你想想看,先前若他有位正经娘子在家,孟月岂敢在扬州称王称霸?所以我打算给他娶一门亲放在家里,好让扬州的那位别那么放肆。你们觉得我这主意如何?”

以往这些事情,贺老太太都是同孟瑶商议的,因此贺济礼第一反应,就是去看孟瑶,但孟瑶垂着头看手上的纹路,仿佛没听到贺老太太的话一般,贺济礼只好自己问道:“娘打算给济义娶谁家的姑娘?是趁济义不在家就娶进来,还是等他过年回来再娶?”

贺老太太显然是早就想好了,喜滋滋地道:“就娶你舅舅家的二妮,年前就娶进来,若等济义回来再娶,只怕又要出乱子。”

二妮是个好人选。贺济礼对此无异议,只是有疑虑:“济义不回来,如何拜堂?还有,娶二妮,叔叔一家会不会又上门来闹?”

“拜堂好说,抓只公鸡代替就是。”贺老太太说着,将孟瑶一指,道,“至于你叔叔,你媳妇早就出了好主意,拿生辰八字来对付他。你媳妇还说了,买通算命瞎子的钱,你们来出。

贺济礼头一回听说这事,惊讶道:“甚么买通算命瞎子的钱,我怎么不晓得?如今济义已经自己挣钱了,怎么这点子小钱,还要哥嫂来出?”

贺老太太如今不敢直接驳斥贺济礼的话,便提起昔日贺济义帮着辛苦种田,才有钱供贺济礼读书。那意思是,而今贺济礼发达了,不能忘恩负义。

贺济礼板着脸道:“娘,不是我不顾及兄弟情,实在是这个兄弟太不让人省心。他当初供我读书不假,但难道因为这个,就要让我养他一辈子?再说,他替我的前程出了力,如今我也照样替他谋了前程。实在算是对得起他了。”

贺老太太从未听贺济礼讲过这样强硬的话,突然冒出“这个儿子不是好欺负的”感觉,傻愣住了。

孟瑶却别有计较,伸手从后轻掐贺济礼一把,道:“你就这一个兄弟,他一辈子也就成一回亲,与他计较这个作甚,就拿些钱出来,替他把亲娶了罢。”

既然孟瑶都这样说了,贺济礼再不高兴,也只得同意,勉勉强强点了头,道:“只此一次。”

贺老太太见孟瑶如此大度,还道她已不再生她的气,格外欢喜。其实孟瑶心里想的,是另一桩事,如今贺济义能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了,等到亲娶了,就是正正经经又一房人了,从此以后贺家两本账,各过各的。互不相扰。若是贺老太太不同意,那就干脆分家得了,想必贺济礼也不会十分不愿意。

这些话,现在讲给贺济礼听还为时过早,因此当贺济礼问她大方出钱的缘由时,她只道:“你还嫌济义不够让人头疼的?等他娶了亲,就自有正头娘子替他收拾烂摊子,再与咱们不相干了。”

贺济礼想起远在扬州的外室孟月,以后会不会闹到家里来,还真说不定,若不早早地替贺济义娶一门亲,到时又要归他们操心。“还是娘子高瞻远瞩,咱们就当是拿钱消灾了。”贺济礼赞道。

第二日,贺老太太派人去了乡下送信,同时着人拿着银子上街,买通了个算命瞎子,教了他些个话。等到叔叔和舅舅亲自来送生辰八字时,贺老太太就将这瞎子请了来家,当着他们的面合八字。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瞎子收了钱,自然是将二妮的八字吹得天花乱坠,直称她同贺济义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叔叔哪里晓得贺老太太是事先动过手脚的,直被那瞎子说的透心凉,中午饭都没吃就走了。

舅舅姓陆,大名陆欢喜,此刻是真的欢喜了,直对贺老太太道:“姐姐,咱们是亲上加亲了。”

贺老太太暗道孟瑶果然出得好主意。当下同自家兄弟商议了一阵,不出三天就交换了庚帖,把两家的亲事订了下来。舅舅陆欢喜醉醺醺地拿着庚帖回家,二妮才得知自己已被许给了贺济义,不禁大急,声称她才不嫁给没本事只晓得吃现成饭的人,逼着陆欢喜去退亲。

陆欢喜好容易得来这门好亲,自然不同意,两下言语不和,就抓了根擀面的棒槌,朝二妮身上招呼。二妮被打了几下,逃了出来,沿着小路连夜赶到贺府,要求见孟瑶。

门上小厮认得她,知道她是贺老太太的内侄女,未来的贺府二少夫人,不敢怠慢,马上进去通报,叫丫头把她引到了孟瑶面前。

二妮一见孟瑶就跪下了,高呼:“表嫂救我。”

孟瑶忙把她扶了起来,道:“你这是作甚么?可曾见过了老太太?”

二妮落泪道:“不敢见姑妈,这婚事就是她主张的,又怎会听我说。一个言语不和,只怕要同我爹一样打我。”

孟瑶惊讶道:“舅舅打你了?”

二妮点了点头,撸起袖子给她瞧,只见那微黑的胳膊上,有好几块淤青红肿之处。孟瑶忙叫知梅拿药膏来与她涂抹,叹道:“舅舅这是作甚么,下这样的狠手。”

二妮哭道:“全因我不同意这门亲事,要他来退亲,他恼了,又醉着,才打了我。”

她果然是不愿意的。孟瑶暗叹一声,道:“我早猜到你的心思,只可惜这事儿有老太太作主,我也不好说甚么的。”

二妮伸着胳膊,由知梅涂着药,因疼痛微微皱着眉头,道:“不瞒表嫂说,我天生不爱软骨头,饭要自己挣着吃才香甜。”

孟瑶赞许点头,道:“这话说的不错,不过你二表兄如今做了小司客,一样的能赚钱,并不是那等不劳而获的人了。”

二妮点了点头,道:“这个我知道,只是二表哥私自带孟家七小姐去扬州的风言风语,我也听说了。我们乡间并不少一夫一妇的人家,我又不贪图富贵,我作甚么要去给她操妻妾成群的心?”

孟瑶自己是不愿纳妾的人,且有温夫人从小到大的身传言教,听了这话,大感佩服,遂道:“你待如何?只要你有法子,我便帮你。”

二妮先谢了她,道:“二表哥并不喜我,想必也不愿意这门亲事,还请大表嫂悄悄给他去一封信,告诉他这件事。我想只要他不同意,同我姑妈闹起来,这件事也就黄了。”

贺济义的确不愿意娶二妮,这事儿孟瑶是知道的,不然贺老太太也不会趁着他不在时才来商议这门亲事。她此刻听了二妮的话,抚掌赞了声“妙计”,道:“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你只别说出去。”

二妮欢喜谢道:“那是自然,不管事情成不成,都决计不带累大表嫂。”

孟瑶问她要不要去见见老太太,二妮想了想。道:“还是去见见,免得姑妈起疑。”孟瑶便使人带她去了,待得见过,再命人套车,又拿了包点心给她,把她送了回去。

第二日,孟瑶使了个小丫头上街,请专替人写信的秀才写了封没署名的信,悄悄寄去了扬州。

不料贺济义收到信,却并没甚么反应,他之前不愿意娶二妮,是因为想着孟月,而如今孟月已是他的人了,再来与他讲正妻娶谁,他根本不在意。

二妮在家盼消息,却怎么也盼不到,只得上菜园割了几把韭菜,借口给姑妈送菜,来问孟瑶。孟瑶请她坐了,端上茶来,道:“扬州到如今没有动静,你二表兄也没有信来,不知是个甚么意思。那封信不是以我的名义写的,我也不好问得。”

二妮先是失望,后是绝望,垂泪道:“难道这就是我的命?”

孟瑶可怜她,一面帮她拭泪,一面道:“要不再想想办法?”

二妮慢慢摇头道:“婚姻大事,向来自己都是作不了主的,还能有甚么办法,只能认命罢了。”

孟瑶只得好言劝慰了她一阵子,派人把她送了回去。

过了几天,贺老太太来寻孟瑶商议聘礼的事,相对陆家简薄的陪嫁,她提的要求有些离谱,竟要求按照孟瑶当年的聘礼规格来办。孟瑶道:“媳妇没得意见,只要官人同意就成。”

贺老太太一想起贺济礼的一毛不拔和如今的强硬态度,就闭上了嘴,问道:“依你看该如何置办?”

孟瑶虽然不喜欢贺济义,却是打心眼里爱二妮,存心想要替她挣个脸面,便拟了一张颇为丰厚的聘礼单子,而且另附几件金银首饰,算是大表嫂给她添妆,让她嫁进来时能风光些,不至于让人瞧不起。

孟瑶这是给二妮面子,贺老太太却会错了意,以为孟瑶已经彻底不再生她的气,重拿她当婆母在尊敬。她这心里一宽,心思就又活动起来,盘算着等二妮进了门,就着手给贺济礼纳个妾——这是后话。

第一百零四章公鸡拜堂

两个月后,初夏之时。二妮坐着花轿进了贺家门,与一只贺老太太千挑万选出来的大公鸡拜过堂,送进了归田居。二妮进门后的头一件事,就是央街上的秀才给贺济义去了一封信,大意是:我现下是你的正妻,该你养活,赶紧寄钱回来,没得你在扬州养着妾,却不养活老家妻子的道理。

贺济义如今手头有些钱,收到信就没多想,拿了银子就要托人捎去,但孟月偷看了信件,却同他哼哼唧唧,贺济义吹不得枕边风,只得把银子交给她收起,这才罢了。

二妮等了半个月,没等到银子,就给贺济义去了第二封信,信中称:既然你不愿寄银子回来,那我只好亲自去扬州了,我又不是没得丈夫。没那么厚脸皮赖在家里,靠哥嫂养活。

这回的信,是孟月念给贺济义听的,念完直发急,她现如今仗着贺济义的宠爱,在外头可还是以二少夫人自居的,若正头娘子来了,她这个伪娘子,要朝哪里摆?

决计不能让二妮来,孟月想了又想,还是决定破一破财,让贺济义把手头的银子,足足寄了一半回去。

二妮拿秤将银子称过,分了一半出来,趁着大家都来给贺老太太请安时,当着贺老太太的面递给了孟瑶,道:“大嫂,一直以来娘都是你们奉养,如今我们成家了,也该出份力了,这钱是济义从扬州寄来的,你就拿着罢。”

孟瑶自感没有看错人,笑着开玩笑:“这是给老太太的伙食费?”

二妮笑答:“正是,只有这么多,短缺处还要占一占大嫂的便宜,请大嫂自行补上。”

她俩讲得笑意盈盈,贺老太太在旁却急得不行。心中大骂二妮是傻子,这钱既然是奉养老人的,就该交到她手里才是,怎地却给了孟瑶?她正急着,让她更急的事儿又跟着来了,二妮将剩下的一半银子也取来给了孟瑶,笑道:“大嫂,我不能白住白吃,这是我的伙食费。”

孟瑶不接,玩笑道:“饿不死你。”

二妮摸了摸身上的钗环,都是出嫁时孟瑶所赠,感激道:“大嫂对我的好,我都记在心里,这钱你还是收着,不然我吃不下饭。”

孟瑶知她是个要强的性子,便收下了,道:“有甚么短缺的,尽管来跟我说。”

贺老太太瞧着她们,心内着急上火,但当着孟瑶两口子的面又不好说甚么,好容易憋到他们走。才留下二妮大发牢骚:“二妮,你傻呀,济义既然寄了钱回来,你就该好好藏着,再不济就交给娘,娘给你们管着,多么妥当?作甚么要给你大嫂,他们又不是缺钱花。”

二妮正色道:“娘,大哥大嫂钱再多,也是他们的,你是我们两房人的娘,不是他一房的,我们自然也该出钱。”

贺老太太道:“既然是奉养我的钱,交给我便是,给你大嫂作甚?”

贺老太太的性子,二妮哪里不晓得,知道钱入了她的手,就别想再出来,遂笑道:“娘,你吃的用的穿的,都是大嫂给置办的,这钱自然该给她。”

贺老太太的脸悄悄一红,另起话头道:“就算是这样,你自己拿伙食费出来作甚?那许多人都没分家,吃住全在一起呢,偏你要逞强。”

二妮道:“这个我知道,乡下也有许多人不分家,住在一起的,但却是人人都要做活。都要为家里出钱出力的。我听说城里也有许多大家族,好几房人一起过活,但他们靠的都是上辈人留下来的祖产,吃得是理直气壮;而我们家的产业,一针一线都是大哥挣来的,我怎么好意思白靠大哥大嫂养活?”

贺老太太嘀咕道:“我们家也有祖产。”

贺家的祖产是甚么?同村的二妮自然清楚不过,就是乡下的几间房,还有几头猪,那房子,还是贺济礼挣钱后翻盖的呢。二妮冲贺老太太笑道:“娘,那我回乡下住去,养猪过活,也算吃祖产了。”

贺老太太瞪了她一眼,道:“你向来是个明白人,明明知道我的意思,却处处和我对着来,存心气我?怎么越大越不听话了?”

二妮闻言一阵委屈,她实在不想嫁,还是乖乖地嫁了,还要她怎么听话?早知道这个姑母同自己也不是一个志向,拼了一死,也不该进贺家门的。不过木已称舟,再讲这些也没用了。二妮暗叹一口气,告退回了归田居。

贺老太太坐着生了会子闷气,命人叫回贺济礼,开门见山道:“老大,我年前要给你纳了知梅,你借口媳妇怀着身子,如今她孩子也生了,该纳了罢?”

贺济礼一听她的口气就明白了,她这哪里是急着给他纳妾,完全是因为方才那两笔银子。他的小气,并不下于贺老太太。已到手的钱,哪里肯吐出来,何况那些钱,实在是他应得的,于是毫不客气地回话道:“娘,你替儿纳妾没有错,但知梅是我媳妇的陪嫁,是她的人,她不开这个口,你怎好去说?”

贺老太太并不知道,大凡女子的陪嫁丫头,都是要留作自家男人的通房的,她只听见贺济礼讲得理直气壮,就当了真,赌气道:“那我出钱给你纳一个,叫你媳妇亲自来挑,总没问题了罢?”

贺济礼这回没有作声,算是默认了,贺老太太便挥手叫他退下。待得贺济礼走得远了,贺老太太才回过神来,后悔不已——她明明是心里有气才找老大来的,怎地却答应了帮他出钱?这是贺济礼的应对太狡猾,还是她老糊涂了?

贺济礼回到房内见了孟瑶,一面换衣裳准备去州学教书,一面告诉她道,贺老太太要给他纳个妾,叫她早作些准备。

孟瑶吃了一惊,问道:“你已经答应了?”

贺济礼理所当然地答道:“娘出钱,为甚么不答应?”

孟瑶气极,一个花瓶扔过去,贺济礼慌手慌脚接住,小心翼翼放好,道:“不就是纳个妾,瞧你那小气劲儿。”

孟瑶伸手,要亲自揍他两下,贺济礼却嬉皮笑脸地一躲,出门上州学去了。孟瑶独自生了会儿气。决定不让贺济礼好过,一定要趁此机会,好好整一整他,看他以后还敢不敢纳妾。

贺老太太自己说的要给贺济礼纳妾,但因心疼银子,磨蹭了三五天才请人牙子来家,又因心疼银子,挑挑拣拣两三天,还没定下来。她又不晓得给人牙子打赏,那人牙子就越来越不耐烦,催道:“老太太,今儿可是最后一天了,我那里生意忙着呢,您今天若还相不中,明儿我可就不来了。”

贺老太太仍在踌躇,一旁的小言早得过孟瑶的嘱咐,见机出主意道:“老太太,这到底是在给大少爷屋里挑人,何不让大少夫人来瞧瞧?”

贺老太太一想,孟瑶早知道要给贺济礼纳妾了,却一直没反对,想来是愿意的,不如就照小言的意思,叫她来一起挑挑罢。

小言见贺老太太轻轻一点头,马上去把孟瑶请了来,笑道:“大少夫人,老太太挑花了眼了,请你来帮帮忙。”

孟瑶进了屋,先朝贺老太太一福身,笑道:“老太太破费了。”

贺老太太听了,心口又是一疼,忙指着厅里人牙子领来的几个女孩儿道:“你快去挑。”

孟瑶走到人牙子面前,与其轻声交谈几句,随后指了个容貌上佳的姑娘,问起价钱。人牙子高声报价,刚报了个整数,贺老太太就连连摆手:“这也太贵了,长得好看有甚么用,关键要身子骨结实,会伺候人,会生儿子。”

这话虽嫌粗鄙,却正中孟瑶下怀,她马上走到另一个姑娘身旁,问起人牙子价钱。人牙子笑道:“这个便宜,大少夫人给二两银子就能领走。”

二两银子,这般便宜?贺老太太吃惊望去,只见那姑娘一窝子黄头发,一双红镶边的眼睛,脸上身上黑瘦黑瘦,明明只有十七八岁,看上去却足足三十有余。贺老太太看罢,吭哧道:“这,这女孩儿也生得太,太…老貌了…”

她是嫌那女孩儿生得老态,孟瑶却理解成了别的,道:“老太太,老成才好呢,就怕买个轻佻的进来,白费多少心思。”

人牙子却在一旁讲反话,道:“这个哪有大少夫人刚才挑的那个好,您府上又不是缺钱的人家,买这便宜的人作甚么?”

贺老太太可不就是看重“便宜”二字,犹豫着又问了几个女孩儿的价钱,都嫌贵,最后还是听从了孟瑶的意见,同人牙子讨价还价一番,以一两八钱的价格,买下了那显“老貌”的姑娘。

孟瑶目的达成,领着那姑娘谢过贺老太太就要回房。贺老太太忙道:“媳妇,这个妾可是你自个儿挑的,若日后不满意要调换,加价的钱得你自己出。”

孟瑶笑道:“我看这姑娘挺好,怎会不满意?只是她是买进来的,又还没有生养,做妾太抬举她了,还是先将通房丫头做着,等以后生了儿子再抬作姨娘。老太太你看这样安排如何?”

第一百零五章贺济礼纳妾

通房丫头也好,姨娘也好。都是儿子的屋里人,贺老太太对此并没有意见,爽快同意了。

孟瑶就此带着“老貌”姑娘回第三进院子,叫人带她去洗澡洗头换衣裳,又命人收拾一间耳房出来与她住。

待得“老貌”姑娘洗完澡,换了身干净衣裳来见孟瑶,孟瑶问她道:“你叫甚么名字?”

那姑娘显然是经人牙子初步调教过了,开口便称“奴婢”,回答道:“别人都唤奴婢傻姑。”

原来不仅丑,且傻,屋内顿时一片强抑的笑声。孟瑶笑道:“这名儿可不大文雅,不如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