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贺济礼面色沉郁,紧盯着齐佩之。

齐佩之感觉到气氛不对,回头一眼看见贺济礼眼中的怒火,赶忙改了口:“我现在就去敲门。”她跑到东次间门口,轻轻敲了几下,里头没反应,加重力道再敲几下,里头就传来怒骂声:“敲甚么敲,作死?”

齐佩之胆战心惊地道:“二少夫人,大少爷命我来送丧服。”

“丧甚么丧——”李氏继续骂着,但声音突然戛然而止,随后便是换了口气:“拿进来罢,我起来时再换上。”

齐佩之舒了一口气,推门将衣裳送了进去,出来时一副终于完成了任务的表情。她拿着剩下的一件丧服,到前面院子把衣裳换了,重回后院磨豆子。

此时已是正午时分,贺济礼觉得肚子饿了,便着了个小丫头来问齐佩之,让她整治中饭。齐佩之不敢擅自作主,只得去请示李氏。李氏隔着房门道:“钱都借给了大少爷,家里又没菜了,吃甚么?”

齐佩之将原话回了贺济礼,贺济礼道:“我们如今也穷了,没甚么讲究,随二少夫人做甚么吃罢。”

李氏只得吩咐齐佩之把家里自做的咸菜切一盘子,把前天剩下的豆腐热一热,再熬一锅稀粥,端上来大伙儿吃一顿。

饭菜很快做好端了上来,桌子就摆在堂屋里,贺济礼朝上首坐了,孟瑶打横,李氏也穿着丧服推门出来,坐到了孟瑶对面,齐佩之则是在桌旁另设了个板凳,蹲着吃饭。

这些日子,贺济礼家也是粗茶淡饭,但好歹咸菜还是拿油炒了炒的,不像现在桌上的这一盘,黑乎乎地让人不敢下筷子;那碟子豆腐,更是冒着酸气,贺济礼同孟瑶都怕吃了拉肚子,没敢动筷子。

他们两口子一人喝了两碗粥,好歹把肚子填了个半饱,但跟着来的下人却还是滴水未进,孟瑶同李氏略提了提,李氏就竖了眉毛道:“我们家可养不起下人,厨房里还有半袋子棒渣,他们若饿了,就去吃那个罢。”

孟瑶想着贺济礼是才借了李氏的钱的,不好同她计较,便准备让下人们回去吃饭,但贺济礼却道:“棒渣就棒渣,很好,叫他们自己下厨熬了吃去罢。”

知梅听了这话,便指了两个婆子去厨房熬棒渣粥,再轮班去把粥喝了。

吃罢饭,李氏拎了棒槌,催着齐佩之到院中磨豆子;贺济礼同孟瑶两个则无所事事,在堂屋枯坐了一个下午。

到了晚上,齐佩之摆饭,仍旧是一盘黑咸菜,一碟子酸豆腐,一碗照得见人影的稀粥,贺济礼正愁无法下筷子,贺济义就拎着两只大食盒回来了。他吆喝着让齐佩之把桌子腾出来,打开食盒,边朝外拿盘子,边道:“这些粗食,怎能让大哥吃,我到酒楼点了几个菜,只不知合不合大哥的胃口。”

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贺济礼朝桌上一看,一只整鸡,一盘白切肉,一盘糟鸭子,一碗肉丸汤,还有两盘时令菜蔬。他惊讶道:“娘才过世,你就买这些大鱼大肉回来?”

贺济义从食盒里拎出一壶酒,叫齐佩之拿了酒杯来斟上,满不在乎地道:“又还没发丧,别人都不知道,怕甚么,且吃了再说。”

贺济礼犹自说着“太没规矩”,但也没让贺济义把酒菜撤下去。他们两兄弟都同意了喝酒吃肉,孟瑶和李氏就更不会说甚么了,桌上很快就响起了筷碗相碰的声音。

贺济义端起一杯酒,朝贺济礼举了举,道:“大哥,兄弟我敬你一杯,我先干了,你随意。”说完一仰脖,将酒倒进了肚子里。

贺济礼慢慢啜着酒,望着他不语。

贺济义笑着问道:“哥,这酒菜,可还许意?”

贺济礼仍旧不语。

贺济义脸上就讪讪地,道:“哥,咱们亲兄弟,你就拉兄弟一把,向温夫人求求情罢。”

果然是有事相求,才带了酒菜回来,贺济礼瞥他一眼,不紧不慢道:“我倒是有心帮你去说一说,只是这会儿要操持老太太的丧事,不得闲。”

贺济义挠腮抓耳,突然瞧见一旁静静吃饭的孟瑶,连忙给她也敬了一杯酒,央道:“嫂子,温夫人可是你亲娘,你若帮我去求情,她一准儿能答应。”

孟瑶却只拿筷子扒碗里的饭,头也不抬地道:“你们大老爷们的事,我一个妇道人家,管不着,你还是同你哥哥说罢。”

贺济义对孟瑶一直心存三分惧意,闻言只得又去求贺济礼,但贺济礼还是一句“不得闲”,把他的话给拦了回来。

贺济义琢磨着,贺济礼这话也不像是一口回绝他的样子,便试探着道:“反正还没发丧,大哥你就趁这时候去,帮我求一求温夫人罢,不然等发过丧,人人都晓得咱们在孝中,就不好再登别人的门了。”

温夫人现今就住在贺济礼家,还谈甚么“登别人的门”,但贺济礼并未指出贺济义言语中的错误,而是微微偏头想了想,道:“你这话也有道理,只是求人办事,总不好空着手去。”

贺济义道:“哥,你是直接去求温夫人,怎么叫‘求人办事’?”

“糊涂”贺济礼一摔筷子,道,“温夫人正在气头上,直接去求她有用吗?自然得找一位在她跟前说得上话的嬷嬷或丫鬟,求了她们去办。”

贺济义听了这话,犹如醍醐灌顶,连声道:“大哥说的是,大哥说的是,你同我是一家人,温夫人只怕见了你也是要生气的,还是找一位看似同咱们不相干的人去求更有效。”

第一百八十六章失踪的贺老太

“正是这个理。”贺济礼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点头道。

贺济义马上站起身来,进到东次间去了,只听得一阵叮叮哐哐,再出来时,手上就多了一油纸包,看起来颇有份量。他回到饭桌前坐下,将油纸包递给贺济礼,道:“哥,这里头有两百两银子,你先拿去使。”

贺济礼点了点头,当场打开油纸包验过银子的重量,才收进怀里。

李氏在一旁咬牙切齿:“好你个贺济义,私藏的银子居然比我还多。”

贺济义此时正是走投无路,心烦意燥之时,就不同平常那般怕她,回嘴道:“我乃一家之主,银子比你多不是很正常?哪来的‘私藏’一说?”

李氏一听就火了,当着贺济礼和孟瑶的面,拎起贺济义的耳朵,要他把话说个明白。贺济礼皱眉道:“老太太尸骨未寒,你们就闹起来,像甚么样子?你们要吵也好,要闹也好,都等丧事办完再说。”

李氏平日里最不听劝,今日却十分听话,闻言真放开了贺济义,狠狠瞪了他一眼,重新端碗吃饭去了。

贺济义冲贺济礼投去感激的一眼,问道:“哥,甚么时候才能有消息?”

贺济礼含混道:“那哪儿说得准,反正我尽快去办就是。”

“那你抓紧点,兄弟我可指着你呢。”贺济义又给他敬了一杯酒,道。

吃罢晚饭,齐佩之收拾桌子,孟瑶带来的丫头到厨房烧了一壶水,给他们把茶斟了,几人坐下说话。贺济礼道:“虽说还没设灵堂,但这灵,还是要守的,我们是大房,今儿就我同你们大嫂来守罢,明日轮到你们。”

贺济义已是呵欠连天,闻言马上起身朝东次间走,道:“使得,大哥大嫂辛苦。”

李氏紧随他而去。

不一会儿,东次间就响起了贺济义如雷般的鼾声,贺济礼有些生气,又有些好笑,摇着头道:“以前怎么没发现他有这毛病。”

孟瑶朝椅背上一靠,唤了小丫头来打扇,将眼微微闭起。贺济礼在旁感受到了一丝凉风,觉得舒爽无比,忙也唤了个丫头来打扇,把眼闭起,头靠到了椅背上。

等孟瑶再睁眼时,发现贺济礼已是靠在椅背上睡着了,旁边打扇的丫头,头一点一点的,如同小鸡啄米。她本欲唤醒贺济礼,转念一想,反正灵堂都没设,算哪门子的守灵,不如就这样混一夜算了。于是她也把头搁到了椅背上,闭上眼睛睡起觉来。几个丫头婆子见主人都睡了,胆子也就大起来,各自想了法子去打盹。

郊外的夜,格外地安静,只听得见院子里虫蚁的微鸣,主仆几人睡得十分香甜。

第二日,天才刚刚泛白,歇在屋后偏厦里的小言头一个起床,到厨下烧水,自两房分家后,她失了盯梢贺老太太的差事,再不像从前那样受孟瑶器重,便一心想勤快再勤快,好再次入孟瑶的眼。

水很快烧开,小言端起木盆,轻手轻脚地绕过正屋拐角,想去看看孟瑶起身了没,她自西次间前经过,不经意地朝窗户处望了一眼。

就这一眼,她便愣住了——昨日贺济礼吩咐后,这窗户是她亲手锁的,可现在怎么又开了?她带着疑惑,朝窗前走了几步,探头朝里看去。

——哐当一声,小言手里的木盆滚落在地,开水泼得满处都是。

堂屋里走出个睡眼惺忪的婆子,揉着眼睛问道:“大清早的,这是怎么了?”

小言惊恐地望着西次间的窗户,颤着嗓子道:“老,老,老太太呢?”

婆子不明所以,走到她旁边,朝窗子里一看,只见正对着窗户的木床上空无一人,哪里还有老太太的尸首。她猛地朝后退了几步,尖着嗓子叫起来:“诈尸了,诈尸了”

知梅领着昨日晚上打扇的两名小丫头走出来,斥道:“大清早的,嚷嚷甚么?”

婆子朝西次间窗户指了指,结结巴巴地道:“老,老太太不见了。”

知梅走到窗前一看,也吓了一跳,连忙跑回堂屋,向贺济礼和孟瑶禀报。孟瑶是不信鬼神之说的,再说就算诈尸,也得有尸首在,如今床都空了,能诈到哪里去?

贺济礼脸上的神色亦是镇定,起身道:“把西次间房门打开,咱们去看看。”

钥匙在李氏那里,要开门,得叫她来。知梅走向东次间,发现东次间的门仍旧紧闭着,里头听不见一丝动静,除了贺济义的鼾声。他们竟还在酣睡知梅诧异地回头看了贺济礼一眼,见他态度坚决,便毫不犹豫地抬手朝门上拍去,口中叫着:“二少爷,二少夫人,醒醒,醒醒”

好一会儿,屋内才传来悉悉索索的穿衣声,又过了一会儿,才见门开了一道缝,李氏探出头来,不耐烦地问道:“大清早的,扰人清梦,甚么事?”

知梅道:“二少夫人,老太太不见了,请您赶紧拿钥匙来开门,大家去看一看。”

“多大点子事…”李氏打着呵欠,自腰间取下钥匙,丢给她道:“自己拿去开罢,我还要睡觉呢。”

说完,房门便砰的一声关上了。

知梅无奈地拿着钥匙,回禀过贺济礼后,便去将西次间的门开了。贺济礼和孟瑶带着几名丫头婆子,进到西次间一看,木床上果然空空如也,只留下了微乱的床单,证明着这里曾有人躺过。

贺济礼沉吟片刻,吩咐道:“四处找找。”

婆子丫头们都心存害怕,但听了吩咐,还是四散开去,各处去寻找。这院子不大,他们人又多,很快就把各个房间翻了个底朝天,连柜子角落都没放过,但仍然不见贺老太太的踪影。

孟瑶似乎明白了些甚么,命婆子丫头们到邻居家也问了一问,但仍是一无所获。

各处都没有找到,贺济礼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坐在堂上一语不发。事情到了这份上,丧事还办不办?孟瑶作主,使人拍开东次间的门,把贺济义两口子从床上拖了起来。

贺济义斜披着衣裳,拖拉着鞋,揉着眼睛打着呵欠走了出来,嘟囔道:“正做梦呢,谁找我?”

贺济礼重重一拍小几,将个茶盏震了老高,怒道:“老太太的尸首不见了,你还睡”

“不见了?”贺济义不大相信,亲自到西次间一看,愣住了。

他呆呆地在床前站了一会儿,突然扑到床上,抱住贺老太太盖过的被子,又哭又笑,口中叫着:“娘,你果然还是疼我的,这下可不怕温夫人来催讨箱笼了。”

这是哪儿跟哪儿?站在西次间门口的贺济礼和孟瑶对视一眼,都闹不明白贺济义为何突然这般兴奋。

好容易等贺济义过了这阵兴奋劲儿,几人回到堂屋坐下,又把磨磨蹭蹭的李氏叫了出来,一起商讨贺老太太的丧事。贺济礼先开口道:“老太太突然不见了,这丧事…”

贺济义打断他的话,道:“人都不见了,还办丧事作甚,先到官衙报个失踪,赶紧找人罢。”

贺济礼也正有此意,便没有表达反对意见,派了林森到官衙去报案。官衙大概只遇见过找人的,没遇见过找尸首的,那师爷根本就没朝里通报,便摆着手拒绝了林森的要求。

林森知道这时候该打点银子,但他是大房的人,偏着心,不愿替二房出这钱,于是便先回了城郊,向贺济礼禀报。贺济礼冲他赞许点头,再才向贺济义道:“官府向来是无钱莫入,你应该也晓得,赶紧拿银子出来打点罢。”

贺济义惊讶道:“大哥,你昨天才说过,娘的丧事,你们大房包了的。”

贺济礼老神在在地道:“我说的是丧事,不是找老太太的事。”

贺济义噎了半晌,道:“这年头只有偷金偷银的,哪有偷尸首的,我看老太太应该是没死,昨儿只是因为温夫人告状,心里一急,一口气憋住了,今日早上她回过气来,又好了,这才自己翻窗爬了出去。”

贺济礼瞪着眼道:“昨儿可是你给我们报的信,说老太太没了,怎么这人还能说死就死,说活就活?再说了,就算老太太没死,那她跑甚么,难道不该径直回堂屋来叫我们?”

贺济义左顾右盼,没有作声,过了一会儿,他站起身来,到东次间翻出一块银子,问林森道:“官衙要多少钱,才肯帮咱们找人?”

林森看看那块银子,又看看贺济礼,眼睛滴溜溜一转,笑道:“二爷真是神了,不多不少,正好要五两。”

贺济义一掂手里的银子,正好是差不多五两,他狐疑地看着林森,问道:“要五两这么多?”

“哎哟我的二少爷,如今是甚么物价,肉都涨到二十钱一斤了,那些师爷的眼界又高…”林森唠唠叨叨地说着,贺济义不耐烦起来,将银子丢到他怀里,骂道:“滚,快去快回。”

“哎。”林森欢快地应了一声,跑出门去,一面跑,一面将那五两银子塞进怀里,另拿了一块二两的出来攥在手心里,朝城里去了。

第一百八十七章五百两

林森一路到了官衙,很顺利地用那二两银子换来了师爷的一句承诺——马上派人写寻人公告,满城张贴。他怕师爷说话不算话,还要另花银子打点,就先将剩下的三两银子揣起,谁也没有告诉,直到第二日果真看到城里到处张贴了寻找贺老太太的启事,才把那三两银子送到贺济礼跟前,笑嘻嘻地讲这是从贺济义那里瞒下来,特意拿来孝敬他的。

贺济礼板着脸将林森训斥一了通,末了却道:“你也辛苦了,自个儿留着花罢。”

林森想起贺济礼这两日自己瞒下的银子也不少,这三两,大概就是给他的辛苦费加封口费了,遂咧嘴一笑,毫不推辞地将银子塞进了怀里。

转眼寻人启事贴出去三天,贺老太太仍旧不见踪影,贺济礼便作主,把预订的寿木,寿衣等物,全给退了,但所借李氏的一百两银子,却并未因此而归还。李氏问过一回,贺济礼称:“大哥手头紧,还是先借着,下个月还,反正有借条在你手里,怕甚么。”李氏心想也是,便没再提起。

因贺济义坚称贺老太太没死,只是失踪,所以丧事自然办不成了,贺济礼同孟瑶带着下人搬回家中,一个去州学销假,继续上课,一个整顿家务,帮温夫人参考别院。

最急最忙的人,当属贺济义,他隔三岔五地到贺府来找贺济礼,吃了几回闭门羹后,竟直接去州学堵他了。贺济礼无法,只得挑了个下午告假,将他带回家中,于前院一偏厅坐了,问他这般急切,到底所为何事。

他本来以为贺济义是为了温夫人官司一事,却没想到贺济义竟道:“哥,不用帮我通路子了,那两百两银子,还给我罢。”

“怎么不早说,我已经请温夫人跟前得脸的嬷嬷和大丫头吃过酒,把钱塞给她们了,她们说尽力去劝说,让我等消息呢。”贺济礼道。

“哥,你手脚怎这样的快?”贺济义听说两百两银子已经没了,支起胳膊肘,生起闷气来。

贺济礼奇道:“你不是最怕官司的,怎么突然又不想通路子了?难道是已赎回了温夫人的箱笼?”

贺济义面露笑容,道:“温夫人告的人又不是我,我赎箱笼作甚么,先前是我糊涂,没有想明白,才白白惊吓了一场。”

贺济礼道:“你还想着老太太已过世,债务就背不到你身上?我不是已经告诉过你,母债子偿,哪怕老太太没了,你还是得还箱笼么?”

“谁说老太太死了?谁说老太太死了?”贺济义激动地站起身来,叫道,“死了的人能爬窗户?老太太明明就没死,她还活着哩,只是一时不知她去哪里了。温夫人要告状,让她找老太太告去,同我没有关系。”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不见了贺老太太,贺济义兴奋地又哭又笑,贺济礼突然就明白了原委,忍不住冷笑起来。他曲起手指,一下一下地敲着桌子边,道:“老太太本来就是诈死,是也不是?你以为她死了,债务就一笔勾销了,所以让她装死,是也不是?”

贺济义亦望着他冷笑,道:“你不是早就看出来了么,不然为甚么要把门窗锁起,不就是想将计就计,饿一饿老太太——那可是咱们的亲娘,你好狠的心思。”

贺济礼的确早就看出贺老太太是诈死,不过他锁门窗,可不是为了饿她几顿,而是…

这缘由,可不能告诉贺济义,贺济礼道:“门窗是我锁的不假,但钥匙却是在你媳妇手里,若不是你们想饿着老太太,又怎会不去开门?”

贺济义见一盆子污水反泼到自己身上,急了,拍桌子踢凳子,称贺济礼诬陷他。

贺济礼冷冷地看着他,道:“老太太定是听见了‘母债子偿’的话,才决定不继续诈死,而是想出了另外一招,离家出走。她是以为只要她失踪了,温夫人找不着人,就告不了状了罢——你当时就猜到老太太的意图,所以兴奋得又哭又笑,是不是?”

贺济义见贺老太太的打算和他自己的一点小心思,不但全被贺济礼猜中,而且还让他当面讲了出来,一时间臊得满脸通红,恼羞成怒地举起一只凳子,作势要砸下去。

贺济礼慢悠悠地道:“亲兄弟,明算帐,何况咱们现在是两家人,这只凳子若砸坏了,是要赔的。”

贺济义一向不认为自己小气,哪会被这话吓着,马上真将凳子砸了下去,在青砖地上磕出一道口子来。贺济礼轻轻一拍桌子,道:“一两银子。”

贺济义没想到他真开得了这个口,怔道:“金凳子呢,要一两?”

“你砸前也没问价呀?”贺济礼唇角露出一丝意味不明的微笑,眯着眼睛道:“我还告诉你,你先前的想法,未免太过天真了,就算老太太没死,哪怕她不是你亲娘呢,只要你们是一家人,债务就得你来承担——谁让你是家主呢?不信你满处问问去,于情于理,都该这样。”

贺济义分家前,从来没当过家,分家后,也是一直被李氏压着,因此还真从来没有过当家作主人的觉悟,此刻听了贺济礼的话,才反应过来,他如今已不是当初那个只用每天伙同嫂子算计哥哥的钱的毛头小伙子了,而是要担负起一家大小的责任的一家之主。

他想到这里,心凉了半截,跌坐到凳子上,呆呆地道:“孟少爷的那张欠条,已是个死帐,我还得继续还呢,哪里还有钱来赎回温夫人的箱笼?”

贺济礼轻描淡写道:“那你就等着打官司,入大牢罢。”

贺济义慌了,抓住贺济礼的手道:“哥,只要你能让温夫人不告状,还免了箱笼,我就愿意再出钱通路子。”

贺济礼心道,这想法,简直无异于白日做梦,温夫人那些箱笼何其贵重,她又是个有主意的性子,岂会因为跟前人的三言两语就改变主意?他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却没讲出来,只道:“这事儿难办,不过我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去上公堂,少不得要腆了这张脸,再替你去问问。”

贺济义见他应承下来,很是高兴,当场又给了他两百两银子,千叮咛万嘱咐地,让他一定要把事情办妥。

贺济礼收下银子,满口答应,让人把他送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