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葳蕤院四周一共有四个单独的小院子,北院距离主院最近,我想把它给小郎君,也方面郎君去探望。”

萧南拿着荣寿堂当初建宅院时的平面图纸,白皙的手指点了点葳蕤院正北侧的小方块儿,道:“就是这里,北院有三间正房和两间厢房,足够小郎君及乳母下人居住,待小郎君大些了,咱们再给他挪出来也是一样。”

崔八顺着萧南的手指看过去,见她指出的北院东面、北面是荣寿堂最大的一处山林,西面是与荣康堂的沁玉湖水道相连的碎玉湖,整体环境算得上安静,很适合身体不好的崔令平养病。

于是,崔八满意的点点头,“娘子选中的地方定是极好的,待阿平会讲话了,定让他来给娘子道谢。”

萧南心里冷声两声,谁稀罕!

接着她又指着主院西北侧的一处狭长小院,“这是西院,一溜七间厢房,正好让几个侍妾住进去。”侍妾住在没有正房的小院里,最是合适不过。

而且西院是四个小院中距离主院最远的一个居所,萧南也能眼不见心不烦。

崔八没意见,西院再远也在葳蕤院的范围内,再说了,这段时间他跟白氏正热乎着,极少跟家里的侍妾亲近。

“阿沅还小,先跟咱们住在正院的东厢房里…荣寿堂的厨房在老夫人的正院,距离咱们也不远,再说了,家里左右就四个人,我想着就不在葳蕤院单独设厨房了,郎君觉得呢?”

萧南曾在老夫人正院的西跨院住过,也吃过大厨房的饭菜,觉得那几个厨娘的手艺还不错,而且那厨房的面积也不小,自己的那几个厨娘放进去也不嫌拥挤。

而且正与她对崔八说的那般,荣寿堂统共才几个人呀,她若再单独设个厨房,传出去好说不好听。

“对对,娘子所虑甚至周到。”

崔八也觉得既然过继给了老夫人,他们夫妇就应该有个嗣孙孙媳的样子,哪能只想着自己方便,生生把一个家分成两半儿呢。

萧南又说了些院落房舍安排的琐事,崔八一概点头称是。

最后,萧南想了想。笑着说道:“还有件事,咱们住在辰光院的时候,因院子里有中庭,为了接待访客。我特意从郎君那儿要了个伶俐的小厮,如今咱们要搬去葳蕤院了,葳蕤院属于内院。不方便那小厮出入,郎君那儿也一直没补人,我看还是让他回郎君那儿伺候吧。”

小厮?

崔八一怔,随即想起是谁,他定定的看了萧南一会儿,见她明媚的大眼里满是澄澈,便知她并无其它目的。便赞同的点点头:“翰墨这小子过去有些毛躁,自从去中庭待客后倒也稳重了几分…呵呵,好吧,等咱们搬过去后,就让他还在书房当差吧。”

萧南唇边的笑意更浓。经过几个月的调教,翰墨早就被她收作心腹,放他去外书房,也是让他尽快重获崔八的信任,继而能跟着他出府,这样也能多了解些崔八的行踪。

夫妻两个商量已毕,崔八去荣康堂帮忙待客——昨天崔嗣伯成亲,家里还有不少远客留宿,他虽已过继出了荣康堂。但总归还是崔家人,堂房之间相互扶持、帮助也是情分之中的事儿。

萧南则叫来两个乳母、四个大丫鬟,开始分派打包、搬家等事宜。

打包什么的比较简单,但辰光院的家具、瓷器以及诸多摆设,很多都是萧南的嫁妆,如今要搬走着实费些力气。

而且搬运家具器皿的大多是男仆。男女有别,按照规矩,这些男仆必须跟内院的丫鬟侍妾隔离开,别说是萧南和崔灵犀了,就是阿槿等人被粗鄙的男仆冲撞了,那也是极为不妥的。

苏妈妈和秦妈妈都是办老了事的人,又有去年那次搬家的经验,接手这次搬家,倒也不觉得无处下手:她们两个,一个留守在辰光院,监督、协助仆妇搬运东西,另一个则奔赴葳蕤院,负责指挥将家具器皿安放在合适的位置。

四个大丫鬟也不闲着,玉簪负责打包萧南的衣服簪环以及金银等贵重物品,玉竹负责分派小丫鬟打包其它瓷器、器具以及她们自己的箱笼,玉莲则指挥一干厨娘、烧火丫头整理厨房的锅碗瓢盆和铜鼎银器,玉兰则负责监督几个侍妾打包行李…

五月十九日,宜出行、求医、开工、搬家、安床。

清晨,萧南和崔幼伯前往荣康堂正院向崔泽、郑氏辞别,并禀告搬家事宜。

在郑氏泪眼滂沱中,崔八红着眼眶和萧南一步步离开了正堂——自此,他,崔幼伯,彻底与荣康堂断了关系,他日再续情分,也不过是隔房的堂亲罢了。

离开荣康堂,萧南没有什么可伤感的,不过为了好看,她还是命玉莲准备了条‘加料’的帕子,洒了几滴泪水,圆满结束了她在郑氏手下讨生活的日子。

回到辰光院,萧南和前来帮忙的几个少夫人一起,开始指挥下人们搬家。

王氏作为当家主母,早就得了信儿,也提前帮萧南准备了利索的男仆小厮,以及运货的牛车、奚车。

反而是隔壁的合浦院没有丝毫的声音,除了有两个仆妇说是奉了南平郡主的命令前来‘帮忙’外,崔清一家子连个面儿都没露。整个院子安静得近乎诡异。

萧南并不在意,抱着女儿,在四个红的拥簇下,先行一步来到荣寿堂,把灵犀及她的乳母、侍婢托付给老夫人,自己去葳蕤院监督搬家。

几乎是大半个崔家人都跑来帮忙,喧闹的了一整天,才彻底搬完家。

搬完了家,萧南又领着一干侍女整理器物、归置细软,足足又忙活了三四天,知道五月底才算彻底忙活完。

家里的事儿刚忙活完,崔八的差事也定下来了,太子传下话来,命他初一去大理寺报道,崔八童鞋当官去了…

ps:一更,求订阅。前段时间总是断更,某萨也没脸求什么,不过订阅实在太凄惨了,某萨不得不厚着脸皮嗷嚎一嗓子,求订阅啦,打滚儿也要求订阅啦

第039章 萧南管家(一)

清晨,报晓鼓过后,萧南和崔幼伯便起身了。

今天是崔八第一天去衙门的日子,是以萧南格外的郑重,亲自帮崔八换了崭新的官服,又帮他将玉佩等物什儿佩戴好,围着崔八转了两圈,确定没什么不妥后,才亲自送他出了葳蕤院。

本来崔八还想去跟老夫人请个安,顺便告诉老人家一声,说她的孙子、崔八童鞋打今儿起就当官去了。

只是老夫人随着年岁渐长,瞌睡的时间越来越长,清晨老人家根本就起不来,为此,老夫人身边的裘妈妈特意传了话,让崔八只管去衙门,不必来正院请安。

话虽如此,但今儿是个特殊的日子,崔八还是来到正院老夫人的寝室门前,规规矩矩的行了礼,然后才由萧南陪伴着去了中庭。

中庭院内,崔八的两个小厮和两个随从都已经准备妥当,四个人也都换了崭新的衣衫,精神抖擞的等着主人的到来。

萧南又叮嘱了崔八几句话,这才目送他们一行五人离开。

“郡主,翰墨还真有些本事,刚回到郎君身边,就能跟郎君出门了。”

玉簪看见两个小厮中有个颇为熟悉的人,待崔八一行人远去,她便凑到萧南耳边低声说道。

“嗯,他原就是郎君身边得用的人,当初郎君同意把翰墨调过来,也是为了安抚我,毕竟翰墨帮阿槿传递消息,本身就犯了崔家的规矩,我虽然没有明说,但以郎君的聪明,他应该也猜到了。”

翰墨能在短期内迅速得到崔八的宠信,萧南对此一点儿都不奇怪。崔八这个人呢,说好听点儿是重感情,说难听点儿就是耳根子软,听不得半分好话。如果崔八不是这个性子,阿槿也不会在内院张狂这么久。

送走崔八,萧南并没有直接回葳蕤院,而是抬腿来到了荣寿堂的大厨房。

“哎哟哟。娘子您怎么到厨房来了,这里火大烟大的,冲撞了您可如何是好…”

萧南刚进厨房,便有个三十五六岁左右的肥胖妇人迎了出来,萧南认得她,她是厨房的管事,婆家姓孙。人们都叫她孙娘子。

当初在荣寿堂养胎的时候,萧南就曾经命人打听过这里几个管事娘子的情况——

老夫人身边的裘妈妈和钱妈妈都是她原来的贴身丫鬟,后由老夫人做主,将她们嫁给了荣寿堂的管事。裘妈妈的男人姓铁名柱,负责荣寿堂的采买;钱妈妈则嫁给了大管家崔义。

这个崔义年纪并不大,只有五十岁出头,但他的父祖却深受老夫人、老相公的信任。

据说,当初老夫人带着两个弟弟离开本家的时候。身边只有十来个老世仆,崔义的祖父崔贵便是其中之一,且崔贵的父亲、祖父历任崔家老宅的管家。颇得崔三娘父祖的看重。

崔义的父祖这般受崔家的器重,他和他的兄弟也不遑多让,崔义的大哥崔忠在荣康堂当管家,崔仁的三弟则在荣安堂当管事。

从这些事情上可以看出,崔仁一家子是崔家的铁杆儿奴仆,亦是沿袭几辈子的管家世家。

这是荣康堂内权柄最大的两家世仆。

除此之外,负责针线房的是马娘子,负责针线房的是马娘子,负责暖房及山林的是齐娘子,负责库房是朱娘子。负责门房及回事处的是崔义的小儿子崔山,负责中庭的二管家是周虎。

这些人,不是老夫人的贴身丫鬟出身,就是当年崔家的老世仆后人,基本上全都是老夫人的心腹。

想当初崔八过继老夫人的消息一确定,秦妈妈便找来海桐。将这些人的详细资料要了来,一一跟萧南分析。

最后结论是,萧南日后想彻底接手荣寿堂,这些人的差事必须好好斟酌,不能说全部换成自己人吧,至少也要占据最主要的几个位子。

萧南对此倒没有多么看重,一来她是过继来的嗣孙媳,刚一进门就插手内务,这话传出去不好听,用后世官场的话来说,叫‘吃相太难看’了。

二来呢,老夫人年纪虽大,但身体还康健,就她的身体状况,只要没有突发事件,三五年内绝对没问题。而在这段时间里,萧南有信心慢慢在荣寿堂里掺沙子,不显山不露水的将自己人慢慢安插到主要的岗位上。

现在嘛,她初来乍到,还是好好当个乖孙媳,不要直接接手荣寿堂的内务的好。

不过,荣寿堂的下人们并不这么想,至少厨房的一干厨娘见到萧南时,心里都在打鼓——这位郡主娘子刚把屋子打扫干净就来伸手管厨房了?!

孙娘子心里更是忐忑,她伺候过萧南几个月,也见过萧南身边那个善厨艺的玉莲,她自从知道荣寿堂的未来主人是萧南后,她就一直担心萧南会把她撸下来换成那个玉莲。

头前几天里,孙娘子没少给钱妈妈几个有头脸的人家里送礼,尤其是钱妈妈和裘妈妈,这两位是老夫人的铁杆心腹,孙娘子几乎把家中积蓄的三分之一都添送给了这两位…但,这两个老货,礼收了,却没个准确话儿,只让她好好当差,不要顶撞了郡主娘子就好。

顶撞?她顶撞个p呀,她哪有胆子顶撞,巴结还来不及呢。

早知道两个老货这么不顶事儿,她就把那重礼送给郡主身边的两个妈妈了。

唉,一步走错,这不,郡主刚把屋里收拾妥当了,第一站就来收拾她了。

“今儿的朝食准备了什么?”

萧南不知道面前这个一脸油光的胖管事在想什么,她随便看了看灶台和锅里沸腾的汤水,随口问道。

“好叫娘子知道,今儿有老夫人爱吃的茯苓炖羊乳,有娘子您喜欢的粳米鸡肉羹,还有给小娘子准备的香橙蛋羹…”

站在灶头前的一个矮胖妇人,双手直往身前围裙上擦,紧张的将今天准备的小菜、面食和汤水都说了一遍。

萧南见那妇人长得粗壮,但看样子还算麻利,便满意的点点头:“嗯,继续吧,待会阿婆就要起了,别耽误了她老人家用饭。”

矮胖妇人点头如捣蒜,“是是是,奴明白!”

为了表明自己没有偷懒,矮胖妇人以及她身边的几个厨娘、烧火丫头也都忙碌起来,揭锅盖的、添水的、加柴的,一时间厨房里热气熏腾、锅碗瓢盆叮当直响。

萧南见状,也没有多停留,现在可是六月天了,天气燥热的很,虽然是清晨,但站在这火力十足的灶前,即使啥也不干,她也出了一头的汗。

孙娘子一直跟在萧南身侧,小心翼翼的把她送出了厨房。

萧南的身影刚刚消失,二管事周虎的娘子周娘子溜溜达达的走了过来,看到孙娘子倚在厨房门边,傻傻的往正院张望,不禁纳闷的说:“孙家的,你大清早的不忙活差事,傻乎乎的瞧啥呢?”

孙娘子闻言,猛地回过神儿来,见来人不是外人,便拉着周娘子进了厨房,命厨娘端了碗热气腾腾的雪耳红枣茶汤,自己小心的端给周娘子,“快尝尝,这是宫里赏的新雪耳,最是滋补不过。”

周娘子却没有接,示意她放在一边,用手作扇扇了扇风,“大热天的,哪还喝得下这热茶汤,孙嫂子还是放在一边吧。”

孙娘子恭顺的将瓷碗放在一边,讨好的笑道:“我听说周嫂子的二小子被大郎君(这里指崔幼伯)选去做小厮了?呵呵,还是周管事在老祖宗跟前有体面呀,郎君是老祖宗的心头肉,你家二郎跟着大郎君,以后的前程定错不了。”

周娘子心里得意,嘴上却说着谦虚的话,“…也是老祖宗的恩典,咱们这些做奴婢的,唯有好好给老祖宗办差…”

孙娘子恭维的话说了一大车,最后话头一转,压低声音问道:“周嫂子刚才可瞧见娘子了?你说,娘子是不是要接管荣寿堂的中馈?”

周娘子的三角眼扫了扫四周,这里是大厨房的一处隔间儿,是众厨娘吃饭休息的地方,此刻大家都在灶间忙着,隔间儿里只有她与孙娘子两个人。

周娘子见没外人,也放开了胆子,悄声说:“不好说,这位主儿在那边的时候就是个不管事儿的,就说今年上元节花灯会的时候吧,连三少夫人都出来帮忙了,她还是呆在院子里不露面儿…我家那口子也说了,娘子是郡主,从小到大就没管过事儿,嫁进咱们崔家,她自己院子里的事也都交给两个奶娘和四个大丫鬟管…照我看呀,娘子来了这边,也未必愿意管家。”

孙娘子撮了撮牙花子,不解的问道:“那她今儿来厨房,竟不是想插手内务?”

周娘子的嘴角下拉,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表情,“应该不是,不过孙娘子你还是小心些,娘子身边还有几个能干的大丫鬟呢。”

说了些含含糊糊的话,周娘子也显摆完了,一口喝掉半温的茶汤,擦了擦嘴边的水渍,道:“这几天天热,我家大孙子吃不下饭,听说你今儿做了蛋羹,小娘子也用不了多少,给我几个带回去吧!”这才是她此行的主要目的。

孙娘子心里恨得不行,表面上却做出一副极乐意的样子,连忙叫厨娘拿了四个热气腾腾的香橙,放在食盒里,让周娘子拿走。

半个时辰后,老夫人起来了,萧南带着女儿一起来正堂请安,顺便陪老夫人用朝食。

刚拿起银箸,外头有人来禀报,“老夫人,娘子,南平郡主和大郎君给老夫人请安来了…”

ps:二更,继续求订阅

第040章 萧南管家(二)

老夫人缓缓放下银箸,沉声道:“让他们进来吧。”

不多时,一身绯色纱衣月白绣牡丹齐胸长裙的南平走了进来,在她身后跟着的则是着紫袍系玉带的崔嗣伯。

这是南平嫁入崔家后,第一次来给老夫人行礼。

倒不是老夫人死活不给南平面子、不许她来行礼,而是南平自己跑回了娘家,直到昨天才回来。

夫妻两个齐齐站在堂下,不着痕迹的打量了下屋子里的人:老夫人盘腿胡坐在正堂主位上,萧南则随意的跪坐在她右下首的小榻上,两人身后各站着个积老妈妈,屋内四个角落里还规规矩矩站着几个小丫鬟。

终于见到了老夫人,不管心里多么怨恨这个人,南平、崔嗣伯还是恭恭敬敬的下跪行礼。

“呵呵,都是一家人,还这么客气做什么,乔木也是,怎么不拉着南平?”

老夫人一脸和蔼,丝毫看不出她有多么憎恶眼前这对小夫妻,瞧她笑得慈爱的神情,仿佛在看自己最心爱的小孙子和孙媳妇。

萧南闻言,也忙开口调节气氛,“哎呀,怪我,都怪我,南平,大郎,赶紧起来吧…你们再不起来呀,老夫人又要骂我了!”

故意做出一副怕怕的样子,引得老夫人一阵大笑。

屋内的气氛总算轻松了许多,老夫人笑着问道:“你们可用朝食了?如果不嫌老婆子我这里的饭菜难吃,你们就一起坐下来,同咱们一起用吧。”

南平浅浅一笑。倒也不客气的拉着崔嗣伯来到老夫人左下首的位置跪坐下。

一旁伺候的裘妈妈早就命人准备了两份朝食送上来。

不一会儿,两个丫鬟捧着食盒进来,分别给南平和崔嗣伯摆好了饭菜、碗碟和银箸。

老夫人没有再说哈,只是点头示意。告诉大家‘开饭了’。

萧南会意,重新拿起银箸,优雅的进食。

南平和崔嗣伯的礼仪也不差。只是比起老夫人的自然流畅,两人的动作看起来有些呆板、过于刻意。

半个时辰过去了,众人吃得差不多了,纷纷落箸。

裘妈妈指挥几个丫鬟麻利的将食盒撤了下去,紧接着给在座的四人奉上浓浓的茶汤。

南平端起茶盏轻啜两口,笑着赞道:“还是姑祖母这儿的茶汤好喝。”

老夫人笑眯眯的点头,仿佛对这个赞誉非常享受。“好喝就多喝些。”

崔嗣伯也忙插话凑趣,一时间堂内倒比刚才热闹了几分。

南平见气氛熏染的差不多了,她冲着身后的丫鬟使了个眼色。

碧衣小婢会意,忙递上来一个红色的包袱,这包袱并没有系住。四个边角轻轻的搭在放在一起,萧南从一边看过来,隐隐的瞧见包袱里似是放着双鞋子。

咦?难道这是南平原准备见礼时送给老夫人的见面礼。

只是当时老夫人故意缺席,南平并没有将此物送出,如今时隔半个月,她又特意拿来,难道是想完成未完的‘见礼’?

南平捧着包袱,起身来到老夫人榻前几步远的位置,盈盈下跪。轻声道:“姑祖母,这是儿给您做的一双锦履,手艺许不如八嫂好,只履面上的绣花就做了小半个月…看在儿一片诚心的份儿,还请姑祖母不要嫌弃。”

萧南猜得没错,这双鞋子确实是南平给老夫人准备的礼物。只是那日没送出去,恨得南平差点儿把鞋子丢掉。

还是她回娘家后,继母听说了这事儿,给她出了个主意,让她一回到崔家便去求见老夫人。

倘或老夫人不让她进门最好,她在大门外将这见面礼放在门槛上,也好让崔家的人都瞧瞧,以礼仪、规矩著称的崔三娘是何等的老迈昏聩、蛮不讲理。

倘或老夫人许她进门,她就好好的给老夫人行礼,好歹让自己的昏礼有个圆满的结尾。

如今老夫人不但请他们进来了,还热情的招待他们用朝食,这让南平心中的怒火平息的不少,是以这会儿她也能心平气和的行礼,唤出的这声‘姑祖母’也多了几分真心。

只是,令南平想不到的是,自己如此降低身份的讨好老夫人,竟换来一室的安静——老夫人面对她的行礼,居然没有任何回应。

“姑祖母!”

南平刚刚平息的怒火又重新高涨,她猛地抬起头,看到正堂上的那个老人正一下一下点着头,期间还有细微的呼噜声。

额,这是个什么状况?

别说南平愣在了当场,就是距离老夫人最近的萧南也有些迷糊——阿婆这是怎么了?

裘妈妈反应最快,她俯身看了看老夫人,然后抬起头,表情有些古怪,她扫了眼堂内的诸人,用夸张的嘴型无声道:“老夫人睡着了。”

纳尼?睡着了?

南平差点儿把手里的包袱丢到老夫人的身上,她在这里又跪又真情告白的,却是媚眼抛给了个瞎子,人家根本就没瞧见。

这、这算个什么说法?

萧南也是一愣,她真是没想到老夫人现在已经开始糊涂了,刚吃了早饭就睡觉。

但现在不是她愣神的时间,作为荣寿堂的少夫人,她是主人,不能让客人僵在那里。

意识到这一点,萧南忙起身走到南平身边,一边伸手拉起她,一边小声解释道:“南平勿怪,我家阿婆自从入夏后,瞌睡的时间越来越长。有时跟我玩儿双陆玩儿到一半就睡着了…”

南平僵硬的扯了扯唇瓣,勉强露出一抹笑,冷声道:“老夫人这不是有什么不妥吧?老人家上了岁数,难免多病多灾,乔木你也别只顾着自己的女儿,把老夫人丢到一边不管呀。”执拗的性子终于压不住,在萧南面前爆发了。

萧南甩开南平的胳膊,冷笑两声,“南平这话说得好没道理,你又不在崔家住,怎知我没好好服侍老夫人?早在我发现不对劲的时候,我就去宫里求了皇后殿下,特意延请了两位太医在荣寿堂驻守,为的就是好好照顾老夫人。好了,时辰也不早了,你还是早些回去吧。老夫人这么睡不舒服,我还要服侍她老人家去寝室,就不送你了,慢走!”

南平的话说得难听,话里话外指责萧南这个孙媳妇不好好孝顺祖母;萧南的话也满是嘲讽,明晃晃的笑话南平这个新嫁娘刚嫁入崔家就不安于室。

两个郡主,终于如了崔家某些人的愿,面对面的pk起来了。

“萧南,你敢赶我走?”

南平将手里的包袱用力掼在地上,包袱重重的砸在地板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南平根本不管,她手扯住萧南的胳膊,一副要跟萧南算账的模样。

一旁伺候的玉簪等人见了,慌忙上来‘劝架’,主位上却传来一声惊呼——

“哎哟,什么动静?竟这般吓人?不是打雷了吧?乔木,乔木…”

萧南忙推开南平,抬眼望去,却见老夫人似被吓醒一般,睡眼惺忪中带着几分惊慌,正满屋子呼唤她。

“阿婆,您怎么了?苏妈妈,快去把方太医请来。玉莲,你去给老夫人炖些安神的茶汤。”

萧南一通吩咐,苏妈妈等人忙纷纷应声,匆匆下去办差了。

分派完任务,萧南又飞跑到老夫人身边,拉着她的手,柔声安抚道:“阿婆,我在这儿呢…外头也没有打雷,有个小丫头‘笨手笨脚’的撞翻了南平郡主的包袱,这才…”

劝慰了好一会儿,老夫人的情绪才平缓下来,她听到‘南平郡主’这个名字后,苍老的面孔上闪过一抹迷惑,呆呆的问着萧南:“乔木,南平郡主的包袱?你是说郡主来咱们荣寿堂了?哎呀,你怎么不早说,我也好换朝服迎接郡主大驾呀。”

这回,不止南平崔嗣伯傻了眼,就是萧南也有些搞不清老人家是真糊涂还是在装傻——听她这话的意思,她竟是忘了南平郡主下嫁崔嗣伯的喜事儿?

还是裘妈妈反应快,她再次充当起了解说员的角色,面带愧色的对南平夫妇道:“郡主和郎君勿怪,老夫人已是八十多岁的人了,记性大不如从前…慢说是半个月前发生的事儿,就是见了阿沅小娘子,老夫人有时还想不起这粉白可爱的小娘子是谁呢。”

萧南的嘴角抽了抽,好吧,这段时间里,老夫人的记性确实有些不好,偶尔会忘记一些小事。但绝对木有像裘妈妈说的那般严重,更不会选择性的忘了南平郡主下嫁的事儿。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萧南基本可以断定,老夫人在装糊涂。

不过,萧南并没有半分揭穿的意思,相反的,她还要帮老夫人把这戏演下去。

“阿婆,不是已经告诉您了嘛,南平现在是咱们崔家的孙媳妇,上个月的时候,她嫁给了四伯父崔清的长子崔嗣伯——”

老夫人打断她的话,更加迷糊的说:“崔嗣伯?他不是崔洋家的小子吗,怎么又成了崔清的长子?还有,崔清是谁,这名儿我听着耳熟,是不是崔洋的兄弟?”

得,连崔清一家子也被老夫人选择性的‘遗忘’了。

这下子,崔嗣伯都觉出了不对劲…

ps:嘿嘿,谢谢非常懒的鱼亲的打赏,谢谢亲们的订阅,今儿有点儿事先一更,明天补上

第041章 萧南管家(三)

这个老虔婆在装傻!

崔嗣伯精明的大脑里闪过这个念头,直恨得他双手紧握成拳,手背上的青筋暴起…不过,很快的,他又颓然的吐了口气,紧握的双手也慢慢松开。老夫人确实在装糊涂,这个情况,在场的众人心里都有数。

可那又怎样,人家毕竟是年逾八十的老人,以她这个年纪,老了、糊涂了,绝对是情理之中的事儿,任谁也挑不出毛病来。哪怕太医来了,诊了脉,老夫人就是说不认得你,太医也没辙呀。

另一边,萧南附在老夫人的耳边,正悄声告诉老夫人‘遗忘’的过往。

老夫人呢,精神也似好了许多,她听完萧南的话,脸上露出恍然的表情,冲着南平夫妻招手道:“南平、大郎,你们来啦。呵呵,站那么远做什么,走近些,让我好好看看你们。啧啧,瞧瞧咱们大郎竟瘦了这么多呢…”

好,非常好,老夫人又想起来了。

崔嗣伯满口的牙几乎咬碎,十分艰难的挤出一抹勉强可以称之为笑的表情。

南平的脸色也不必崔嗣伯的好看多少,她觉得他们两口子简直就是老夫人戏耍的玩偶,让她在崔家仆妇,尤其是老对头萧南跟前丢尽了脸。

但,不管心里怎么怨恨,崔嗣伯和南平都不能无视老夫人的召唤。否则,他们就要背上不敬尊长的名头,这、这可要不得呀。

死力咬了咬嘴唇,崔嗣伯拉着南平一步一步的走了过来。

老夫人却似没看到两人僵硬得恍若木头人的行动。仍是一脸笑眯眯的等着侄孙子、侄孙媳走到她跟前。

“对了,你们用朝食了吗?呵呵,若是不嫌弃我这里的饭菜粗糙,就在我这里用饭吧。”

老夫人见崔嗣伯两口子规矩的给自己行了礼、落了座。这才慈爱的问道。

“…”

崔嗣伯和南平都不想说什么了,他们刚刚放下饭碗好不好。

萧南看到两人的脸色由白转黑,又由黑变成青色。最后两人看向老夫人的目光都多了几分森然。

担心老夫人演过了火,引得南平犯了邪劲,一时头脑发热的砸了荣寿堂就不好了。

萧南忙笑着对老夫人说:“好叫阿婆知道,南平他们呀刚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