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个聪颖的女子,出身好、品貌佳,又生得好,也不知谁家小郎这么有福气能娶到这样的女子。”

柴玖娘见郑勉离去,收回打量的目光,若有所指的叹道。

萧南双眉微挑,笑道:“郑家与我家是表亲,郑大郎君又与郎君亲厚,我们两家乃是通家之好。郑郎君倒是也曾提及郑大娘的婚事,他怜惜妹妹自幼无父母疼爱,是以对妹妹的亲事分外看重。”

柴玖娘往前探了探身子,追问道:“哦?郑郎君都有什么要求?呵呵,你也知道我家亲戚多,若是有合适的人家,我也能帮忙说一说。”

萧南道:“郑郎君虽出身五著姓,但对这些并不看重,只要是规矩守礼的人家,不拘世家寒门都可。至于妹婿嘛,要求也简单,小郎君须得品德好、肯上进,父母亲长慈厚…”

萧南每说一点,柴玖娘就点一下头,最后她用力一拍凭几,道:“太好了,我有一表弟,正合这些要求。”

萧南也抚掌而笑,“好呀,若此事能成,郑郎君必会备一份丰厚的谢媒礼送与锵锵。”

两人相视而笑,然后都说回去跟当事人的亲长汇报,若是没有意外,便再商定相看的地点和日期。

说完这事儿,萧南想了想,斟酌着词句,问道:“锵锵,你与刘郎成亲也有四年了,之前在蜀地艰苦,刘郎又忙于正事,你们夫妇不方便要孩子。如今要留京了,是不是也该考虑这个问题了?!”

柴玖娘闻言,笑容渐渐敛去,手指无意识的描绘着衣袖的绣纹。

良久,她才涩然一笑,道:“我、我也想,可、可——”

OK,看来是柴玖娘的问题了。

萧南想了想,又道:“太医院有位姓裴的太医,医术很不错,且擅长妇科,不如请他给你们夫妇好好诊断一番?!”

如果太医诊脉后确定是身体原因,那就只能靠玉露了。

柴玖娘默默点头,对萧南的建议并不怎么热衷。

在蜀地,他们两口子就看了不少大夫,也吃了不少滋补的药,但都没什么效果,她既着急又觉得对不住郎君。刘晗这一房,三代传下来,可是只有他一个男丁呀。如果自己害得刘家无后,她、她有何面目继续与刘郎做夫妻?!

PS:一更,最后一天了,某萨再絮叨一遍,求个小粉红,求个订阅呗!

第118章玉露(二)

下午,送走刘晗夫妇和郑勤兄妹后,萧南便去婴儿室看四胞胎。

说起婴儿室,是萧南趁着家里大兴土木的当儿,把葳蕤院也归置了下,辟出来给四胞胎居住的屋子。

葳蕤院是荣寿堂的主院,除了正堂外,它是面积最大的一处院子,约莫两进,两侧还各有一个独立的小院。

萧南住在第一进,这次修整,她把与正寝室相连的东侧耳房和东厢房打通,充作四胞胎的寝室,萧南戏称为‘婴儿室’。

葳蕤院的厢房很大,足足有三间,再加上两间耳房,婴儿室共有五间。

这么大的空间,足够四胞胎、八个乳母以及几个小丫鬟活动。

另外,萧南还命人在婴儿室里用屏风和帐幔隔了个小隔间,专门让红花或者红蕉等女侍卫在此宿卫。

婴儿室与正寝室相连的墙被凿通,开了扇小门,便于萧南第一时间去婴儿室照看孩子们。

至于灵犀和长生,萧南原想着让他们姐弟住在西厢。

不是荣寿堂的院子不够多,而是萧南不想让孩子住得太远。再说了,按照崔家的惯例,孩子们年满十岁就要分院独居,男孩儿们更是要迁出主院,去中庭附近的院子住。

萧南觉得,孩子们能跟在她身边的时间原就不多,如今灵犀两姐弟,一个六岁,一个四岁,让他们两个独自去小院住,哪怕是与葳蕤院相连的东跨院,她也舍不得,更不放心。

自从发生了灵犀乳母的事件后,萧南对孩子们分外上心。她可不想拼死拼活生下来的孩子,长大后与她生分。

灵犀倒没什么,她已经习惯了整日偎在阿娘身边的日子。想当初,萧南没生四胞胎之前,她和弟弟还经常跟阿娘一起睡呢。

反倒是长生,这个不足五岁的小豆丁,个头不及萧南大腿的小家伙,一听阿娘让他跟姐姐一起住——

额,好吧,虽然不是同房同榻,而是一左一右将西厢分作两半,姐弟俩各住一半。长生也不同意,小脑袋摇得拨浪鼓似的,一口气说了十几个‘不妥’。

只把萧南听得额角抽搐。暗自苦笑连连:这个死小子,自从跟着老相公开始读书后,就变得像个小学究、小道学。整日里顶着一张粉雕玉琢、可爱到爆的小肥脸,摇头晃脑的说一些子曰、诗云的话,萧南好几次都险些被儿子绕晕过去。

这一次也不例外。就见长生挺着小胸脯,小胖爪子有模有样的倒背在身后,仰着小脑袋,跟萧南讲道理,什么‘男女有别’,什么他是个男人。什么他是长兄,理应给弟弟们做表率…

软软糯糯的童音,叽里呱啦说着老夫子的话。硬是说得萧南差点儿一头栽进面前的茶盏里。

最后,小胖墩儿语调一转,郑重的请求:西厢房留给阿姊,他自己去外头的小院住。

抚着胸口顺了顺气,萧南神色复杂的看着儿子。心里忍不住嘀咕:这小子的性子到底随了谁呀?

两三岁的时候,长生还像个锯嘴葫芦。说两个字能回答的问题绝对不说三个字,且看着呆呆的,经常被灵犀捉弄,害得萧南一度怀疑儿子是不是哪里有问题。

现在倒好,自打正式读了书,小家伙的嘴皮子是越来越厉害,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人也变得鬼精鬼精的,别说灵犀了,就是萧南有时也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

不过,长生的这个变化倒也不是全无好处,至少灵犀被弟弟刺激的更加努力读书了。

说来也苦逼,崔小萝莉既聪明又好学,功课在同龄孩子里绝对称得上出色,但跟有些妖孽的长生相比,就逊色多了。

至少,自长生启蒙后,崔小萝莉就没再赢过弟弟一次,她随便说句什么,长生都能引经据典的甩出一大堆道理反驳,不把崔小萝莉噎得小脸通红、举白旗投降,他绝不住口。

第一次被弟弟堵得无话可说后,小萝莉就挥着小拳头发誓要努力读书,下次定要给阿弟好看。

可惜的是,灵犀在努力,人家长生也没闲着呀,下次姐弟俩再PK,战况倒是比前一次激烈、精彩多了,但结局还是一样,长生WIN!

看一儿一女叽叽喳喳的斗嘴时,萧南很欢乐,经常不厚道的笑得东倒西歪。

可如今轮到自己了,萧南才知道被个四岁小豆丁噎得哑口无言,实在不是什么舒服的事儿。

萧南一边默默吐槽,一边竖白旗,“…好吧,灵犀住在西厢,长生去东跨院。”

当然,长生表现得再妖孽,萧南也不放心他一个人去东跨院,于是便请苏妈妈跟着搬去,好照看长生、管理院内的小丫鬟们。

萧南又从红花的徒弟里挑了两个会拳脚功夫的小丫鬟,一个叫大雪,一个叫冬至,两人跟灵犀身边的小寒、大寒一样,都是从当年二十四个小丫鬟里挑出来交给红花几人调教的,别看年纪小,功夫却不错,如今萧南把她们派到东跨院,命她们贴身保护儿子。

长生在萧南的不舍和担心中搬进了东跨院,不过东跨院原就是葳蕤院的一部分,距离正房只有几十步之遥,除了不跟着萧南一起睡,其它的依然跟过去一样。

每每从荣康居回来,长生照例去正房给萧南请安,跟姐姐斗嘴,逗四个弟妹玩耍;

中午,跟阿娘和阿姊一起用昼食,而后陪阿娘睡午觉;

下午,在东跨院的小书房读完书,临近暮食时候,再来正房,重复上午的内容,请安、斗嘴、逗弟妹玩儿。

萧南来到婴儿室,毫无例外的看到长生和灵犀正趴在某个婴儿床的左右,叽叽咕咕的说着什么。

萧南扫了眼婴儿床前端用蓝色颜料书写的字,唔,这次被兄姐调戏的是长宁。

因为一下子生了四个孩子,萧南精力有限,不能像之前两次那样投入全部精力的照看每一个。且就算她竭尽全力。但孩子有四个,均分一下,每个婴儿得到的也只有四分之一。

这让萧南觉得很对不住四胞胎,她便想尽一切办法的让孩子们得到最好的照顾,过得最舒服。

首先,萧南给每个孩子配备了稳妥的仆从,两个乳母、两个心腹大丫鬟、四个跑腿的小丫鬟,这些人都非常可靠。

乳母是大公主从萧家家生奴里挑出来的,家人身契全在大公主手里捏着。而且这些乳母都是提前两个月便住进了崔家,进府前先由太医仔细诊过脉。确定没有任何问题后,才能留下。她们的饮食也由萧南的心腹厨娘专门负责。杜绝别人想借乳母算计孩子们的一切可能。

丫鬟们则是萧南精心从崔家家生奴里挑选的,两个大丫鬟都十三四岁。其中一个皆是选自当年的二十四个小丫鬟,小丫鬟们七八岁,刚够年龄进府当差,被秦妈妈调教了近一年才放到四胞胎身边。这些人全都是有父母兄弟姐妹的,且全家人的身契都在萧南手里。

萧南给她们排了班。两班倒的照料孩子们。

其次,萧南命自家供奉的木匠精心打造了四件一模一样的婴儿床,样式与后世一样,用料全都是上好的金丝楠,每张婴儿床的前端还刻了字填以不同的颜色注明主人的乳名。

长泰是绯色,长宁是蓝色。阿潇是粉色,长寿则是紫色。

除了婴儿床这般标识,四胞胎的衣服、鞋子和各种小东西也都如此。

他们的衣服是玉兰带着四个徒弟亲手做的。每件小衣服的领口纹饰上都用他们专属的颜色绣上篆体乳名。

玉兰几人的手艺极好,颜色、纹绣搭配得很是巧妙,绣好的名字远远看去就像独特的纹路,丝毫不显突兀,可又能让人分辨出是哪位小主人的衣物。

还有四胞胎的餐具器皿。也是萧南专门请匠人烧制的,一水都是雪白温润的白瓷。在瓷器某个位置用印上孩子们特有的标识,既确保安全、卫生,又好看、雅致,连萧驸马见了也忍不住点头称赞。

每个婴儿床上还吊着帐幔,平时收起来,待孩子们睡觉时,再放下来。萧南想过了,不同季节用不同的帐幔,冬季用较厚的绮,夏日用薄如蝉翼的单丝罗,春秋两季则用稍薄些的綾。

如今正值初夏,天气渐热,萧南便命人给孩子们换上了单丝罗的帐幔。

轻薄的丝罗帐幔围着小小的婴儿床,在床尾两侧各有一个挂钩,孩子们不睡觉的时候就将帐幔收起来束在挂钩上。

这会儿四胞胎刚刚睡醒,正睁着墨玉般的眼睛仰头吹着泡泡。

“咦,三弟冲我笑了!”长生手拔在婴儿床的护栏上,伸手戳着弟弟嫩呼呼的脸颊。

长宁也乖,任由长兄欺负,不哭不闹的继续吐泡泡。

“什么呀,分明是冲我笑,长宁乖,看阿姊这里,阿姊给你带了好东西哦!”

灵犀手里拿着个金灿灿的镂空金球,这是她小时候的玩具,前些日子收拾屋子的时候在箱子里发现的,她按照萧南的要求,命人仔细清洗了一番,又用沸水消了毒、在太阳底下暴晒两日,擦干净了才拿进来哄弟妹们玩儿。

“叮铃、叮铃…”灵犀的小手轻轻摇着,金球里的小金铃铛滚来滚去,发出清脆的响声。

长宁被声音吸引住了了,两只大眼定定的看着右上空那个金光闪闪的圆球,咧开的小嘴流出口水,最后小家伙欢快的挥舞着小拳头,咿唔叫着。

“阿弟,看到了吗,三弟很喜欢我呢。”灵犀小得意的翘起鼻子。

“阿姊,我倒觉得三弟是喜欢你手上的金球。”长生习惯性的给姐姐泼了盆凉水。

萧南站在门口,笑着看一双儿女斗嘴,她的心底也一片柔软,只有自己做了母亲,她才能深刻理解孩子的重要性,不知为何,萧南脑海中浮现出柴玖娘那有些绝望的双眸…

PS:八月份的第一更,谢谢亲们上个月的支持,这个月某萨会继续努力,还请亲们继续支持,O(∩_∩)O谢谢!

第119章玉露(三)

崔幼伯在外书房处理完了公事,也寻到婴儿室。

他先跟板着脸考校了长子几个问题,长生也板着小脸郑重其事的回答了出来,崔幼伯见儿子虽小,但功课功底扎实,他的几个问题竟没有难倒长生,看着酷似自己的小脸儿,崔幼伯又是骄傲又是高兴。

不过崔幼伯还是按照当年父亲教导长兄的样子,继续严厉的对儿子说:“还不错,以后要更加努力,切莫让老相公失望,记住了吗?”

长生也一本正经偮手行礼,故作老成的回道:“儿谨遵命!”

萧南好想扶额,心里默默吐槽:自从老相公给长生启蒙后,儿子变成了小学究,丈夫也从慈父摇身一变成了严父,一大一小两个长得近乎一模一样的父子俩每天都要上演这么一幕,故作严肃的你问我答,只看得人喉噎胃疼。

偏这对父子像是上了瘾,见天COSPLAY同样的戏码也不觉得腻烦。

然后,崔幼伯脸色一变,笑眯眯的看向长女,用柔得可以拧出水来的声音问灵犀,“今儿女夫子都讲什么了?姐妹们可还好相处?有没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呀?阿耶帮你——”

态度绝对和蔼可亲,仿佛刚才那个板着脸、严厉训诫儿子的男人不是崔幼伯本人一般。

好吧,萧南无声的叹了口气,她知道崔幼伯是听了几个兄长的提点,让他教导儿子的时候须得严厉,但你的改变能慢慢来吗,毕竟她的长生才四岁呀。

万一小家伙看到向来慈爱的父亲摇身一变成了冷漠的严父,偏这个严父对他和对姐姐的态度截然不同,小孩子一时想不通,再有什么童年阴影可咋办?!

思及此。萧南亲昵的揉揉儿子的小脑袋,凑到他耳边低声道:“阿娘的长生真厉害,阿耶的问题你全都回答上来了呢,阿娘真为你骄傲。其实,你阿耶心里也欢喜,只是他——”

长生仍然板着小脸,点点头,“阿娘,儿明白。”

萧南被噎了一下,长长吐了口气。继续道:“在我与你阿耶心中,你和你阿姊一样重要,不过你阿姊是女子——”小孩子最忌讳父母偏心。她不想让儿子小小年纪心里就埋下阴影,觉得父母偏疼姐姐而不喜欢他。

结果,人家小长生并不领情,再一次打断道:“阿娘,儿知道。女子立世不易,且阿姊只能在咱们家待十来年,嫁人后便是别人家的新妇,做新妇要吃苦,所以,在家的时候。咱们都应该分外疼惜她。哦,对了,还有阿嫮、阿潇。”

不知为何。明明长生说的这些话都很对,可萧南就是觉得不对劲。

还不等她想明白,长生又认真的要求道:“阿娘,儿是大人了,且又是顶门立户的嫡长子。要为阿姊撑腰、为弟妹做表率…您、您能不能别揉我的头?”就像哄个不懂事的小P孩儿。

“…”萧南无语,她终于知道哪里不对劲了。她家儿子明明还不到五岁,嘴里却总说着大人的话。

额,她是该为儿子的早慧骄傲呢,还是该为儿子的妖孽而担忧?!

忍了又忍,萧南一把抱住儿子小小的身子,用力在他的小胖脸儿上亲了一口,恨声道:“我是你阿娘,为何不能揉你的脑袋?还有,别说你才四岁,你就是四十岁、八十岁,你也是阿娘的儿子…你个小没良心的,竟然嫌弃阿娘?!”

又是一通揉搓,长生的小发髻都被揉毛了。

长生涨红着小脸,有些无措的被阿娘紧紧搂在怀里。

小家伙到底还是年纪小,虽跟着曾祖父学习了一段时间,表现得越来越稳重、越来越成熟,但他的心智不可能真似成人般成熟。面对亲娘的种种亲昵举动,他无措又无奈,心底却也有隐隐的欢喜——阿娘,还是很疼爱我哦!

崔幼伯问完女儿的功课,又来到婴儿床前,挨个跟四胞胎亲热。

跟萧南一样,随着儿女的增多,崔幼伯不能像对灵犀那般投入全部精力的对待每一个孩子。

再加上他现在入了中书,公事繁忙,就算近期比较空闲,他也忙着与同僚交际、与郑勤讨论政事,回到内院的时候,四胞胎早已酣然入睡,崔幼伯就是想给孩子们读书,人家也听不到。

每天里,崔幼伯能抽出时间考校长子、长女功课、跟妻子八卦,哦不,是商量正事,这已是不易,哪里还有其它的闲暇?

幸好四胞胎还有大兄长姊,每天长生和灵犀都会跑来给弟妹们读书、背诗。

当然,两只小的读着读着就会逗起嘴来,你说‘子曰’她说‘诗云’,谁也不服谁,叽叽喳喳的就像开辩论会,四胞胎却各自躺在自己的小床里,张着大大的眼睛,阿噗阿噗的吐着泡泡,对兄姐的辩论毫不在意。

今天仍是如此,在萧南进婴儿室之前,灵犀和长生又激烈的辩论了一场,最后还是长寿不耐烦的哭了起来,两只小的才慌忙停战,跑到长寿床前卖力的哄他。

许是四胞胎的心灵感应,长寿刚不哭了,长宁、阿潇又哭了,于是灵犀和长生又转到这两人的床边,又是扮鬼脸、又是摇玩具,好容易才把两个小祖宗哄好。

见长宁终于不哭了,灵犀和长生趴在婴儿床的护栏上,先是齐齐的舒了口气,紧接着两人发现三弟似是又胖了些,便兴致勃勃的戳他的小嫩脸和小肉手。

这就是萧南进门时看到的那一幕。

夫妻两个和四个孩子亲昵了好一会儿,萧南又问了问他们各自的奶娘,像今天吃了几顿、有没有哭、便便了几次…

这些问题,萧南几乎每天都问,是以乳母们也知道主母关注那哪些,平日里就分外注意这些问题,心里有底,回答起来自是条理清晰、酣畅流利。

萧南听了满意的点点头,又着重问了问长寿的情况,没办法,这个孩子比哥哥姐姐虚弱,在婴儿夭折率较高的古代,她不得不格外关注。

忙完这些,崔幼伯夫妇带着灵犀、长生去了堂屋,一家四口开始用暮食。

一家人用罢暮食,两只小的在各自仆妇的簇拥下回了自己的房间,留父母两人吃茶聊天。

萧南想起柴玖娘的话,便把这事儿跟崔幼伯简单说了说,随后笑道:“说起来,锵锵的表弟我也听说过,确实是个不错的小郎君,年纪比阿勉大三岁,长得也极好,父母亲长什么的也都和善。郎君不妨问问表兄,若是他也有意,我与锵锵便帮忙牵个线。”

崔幼伯听得很仔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点头,“唔,娘子这么一说,此人倒也与阿勉相配。好,待会儿我就去跟齐光兄说。”

郑家虽然败落了,但郑勤的姓氏值钱呀,以郑勉的条件,嫁入一二等世家有困难,可嫁入三等世家绝对没问题。

当然,若是郑勤有了官身,那郑勉议亲的时候就更有底气了。

崔幼伯与萧南八卦了半个时辰,两人都刻意避开昨日的事儿,只说了些闲话,崔幼伯便起身去外书房寻郑勤商讨时政去了。

路上,崔幼伯一边想着萧南提到的亲事,一边想着郑勤这几年来对自己的帮助,行至外书房的时候,他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见到郑勤后,崔幼伯直接说道:“齐光兄,我荐你入仕吧!”

郑勤一怔,随即压着心底的狂喜,极力用平和的语气问道:“肃纯,何出此言?”

崔幼伯直直的看着郑勤,道:“这几年承蒙齐光兄相佐,弟才能官事顺遂。如今我官至五品,亦可为朝廷推荐贤者,可能官职不是很高,还请齐光兄不要嫌弃。”

郑勤听了这话才确定,崔幼伯是真心荐自己入仕,他眼中闪着水光,双唇蠕动了下,然后起身,深深一揖,道:“多谢!”两人相处三四年了,彼此间已经不需要客套。

崔幼伯忙起身相扶,见气氛过于凝重,他笑道:“齐光兄先别忙着谢我,还有一件喜事呢,待这件事成了,你再一起谢我也不迟!”

葳蕤院。

送走崔幼伯后,萧南便回到了正寝室,她从百宝阁的某个匣子里取出一个白玉小瓶。若金枝玉叶在场的话,定会认出此物就是让她们能当上母亲的‘仙物’。

“玉露,”萧南坐在榻上,把玩着手里的小瓶,已经有两个成功的案例,她已经有八九分确定此物的神效。

但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将此物送给柴玖娘。

柴玖娘不是金枝几个,金枝她们的身契和家人情况都掌握在萧南手里,所以萧南可以放心的直接把玉露赏给她们用。柴玖娘不行呀,她毕竟是外人,日后倘或露出点儿风声,或是被人猜到了什么,萧南就有麻烦了。

想想后世医疗条件那么好,人们那么注意身体保健,都有那么多不孕不育的患者。更不必说这医疗水平底下、且避子汤红花等内宅大杀器烂大街的古代了,尤其这里还特别重视子嗣,想要亲生孩子的女人也不在少数。

如果大家知道萧南手里有这样的神药…萧南用力摇摇头,说实话,她都不敢想象一旦消息走漏,她会有怎样的下场。

唔,她必须想个办法,既能用此物助她开拓人脉,又能不会为她引来麻烦,萧南可是听皎皎说过,太子妃生她时身子受损,很难有孕…

PS:额,这是补昨天滴,某萨继续爬去码字,今天努力三更,厚厚!

第120章百果佳酿

平安为什么这么嚣张?

原因有三,第一仗着自己的老子是未来储君,且是个地位牢靠、马上就要正位的主儿;第二仗着自己的亲娘是太子的宠妃,且韦良娣的出身很好、品级也不低;第三便是仗着太子的诸多子嗣中有近一半是她的亲弟弟,一旦太子正位,新君立储,她弟弟有极大的竞争优势。

在这三个原因里,最后两个尤为重要。

萧南既然已经跟平安结了仇,她就要考虑好所有的问题。

如今太子被圣人压着,且还念着几分亲戚情分,这才变相的给了萧南补偿,勉强把这事儿遮掩过去了。

在京中贵妇眼中,萧南设计重伤了平安,临了不但没有受惩反而得了东宫的好处,面子、里子全都赚齐了,还顺便立了立威,多完美的计划呀。

但萧南心里很清楚,这事儿还没完。

毕竟平安还活着,她的所有依仗也都依然存在,只待过几年,太子的宝座坐稳了,大家又淡忘了此事,平安定会找萧南报仇。

有了上辈子的教训,萧南绝不想留这样一个大的隐患存在。

所以,早在那日球场上决定出手前,萧南便想好了计策,才会提前派人进宫寻皎皎帮忙。

说起来也是缘分,在太子的诸多儿女中,皎皎是唯一嫡出的女儿,年纪只有十二岁,偏萧南就跟她说得来。

今年春天,在某次去晋阳公主府吃酒的时候,萧南与皎皎被安排在了一处。两人客气的闲聊了几句,不想就说到了两人都喜欢的话题——养花儿。

别看皎皎生性活泼,且整日里嘻嘻哈哈一副没心没肺的傻大姐样子,她却极喜欢侍弄花草,尤其爱养兰。

正巧萧南跟着老夫人学了一段时间养花、插花。随后又在去杨家给萧皇后请安的时候听老人家讲了些养兰的技巧,她虽不是特别喜欢养兰,但说起来也能头头是道。

两人越说越投机,皎皎听说萧南家里还有个极大的玻璃暖房,当场便吆喝着要去。好容易熬到宴会结束,小姑娘迭声催着萧南带她去崔家。

萧南一向喜欢直率的人,见皎皎这般真性情,她自是不会拒绝,热情的邀请她去了荣寿堂。

两人先去暖房溜达了一圈,萧南把萧皇后送给她的几株兰花展示给皎皎看。皎皎很兴奋,连声说这几株都是兰中极品,还央求萧南分株的时候分给她一株。

萧南见小姑娘双眼直冒亮光。好像老饕见到了天下珍馐,便知她是真喜欢,很爽快的就答应了。

随后,萧南引着皎皎去葳蕤院喝茶,皎皎听说萧南生了四胞胎。早就好奇不已,当下便说要去看宝宝们。

萧南便又领着她去刚刚装修好的婴儿室,皎皎看到这房间敞亮干净、布置精巧,心里已经忍不住赞叹萧家表姐确实是个妙人。

接着,当她看到四个粉雕玉琢的小包子时,又忍不住惊讶的长大了嘴。再次看向萧南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敬佩和隐隐的羡慕。

没错,就是羡慕!

萧南当时见了还觉得奇怪,皎皎一项表现得很直率、天真。为何会忽然露出这样过于沧桑的表情?!

不过那时她们刚刚结识,关系还没有亲厚到问询这种问题,萧南便暂时放在了一边,热情招待皎皎品茶、吃崔家秘制糕点。

半天攀谈下来,两人越说越投机。关系也越来越亲密,发展到最后。萧南送皎皎出门的时候,两人的称呼都变了,不再是有些客套的‘表姐’‘表妹’,而是分外亲昵的‘阿姊’‘皎皎’。

再后来,萧南与皎皎的关系越来越好,俨然一对忘年好闺蜜。直到那时,皎皎才在某次闲聊中漏了一句,隐晦的提及太子妃当前的困境。

当时萧南听了心里一惊,还以为玉露的秘密暴露了,正琢磨着怎么遮掩,又听皎皎吞吞吐吐的说大公主和她一个生双胞胎、一个生四胞胎,母女两个除了有福气外,定有什么调养身子的好法子。

皎皎毕竟是未嫁女,不好直言,但萧南听得分明,她话里话外都在询问一件事:大公主与萧南都这么能生,萧家是不是有什么生子秘方。

萧南脑中灵光一闪,她忽然猜到皎皎为何主动与她交好,想必小姑娘看到了母亲的困境,又听闻了不少坊间传闻,这才借宴会之际找上自己。

说实话,发现这一点让萧南心里有些不舒服,但很快她就释然了:皎皎结交她是有目的,自己与她交好又何尝不是希望能借此与东宫交好?!

既然大家的目的都不单纯,她也就没资格抱怨人家了。

想了想,萧南便把这些都推到那本古籍上,还特意命人取出抄好的一份送给皎皎。

皎皎一听是什么古籍,略略有些失望,但很快又高兴起来,拿了书、道了谢、欢欢喜喜的回了东宫。

自此,萧南与太子妃这一系算是交好起来。

但,经历了前日那事,萧南深刻明白,她与太子妃只是交好还不够,她必须让太子妃彻底站在她这一边。

而如何达成这一步,目前而言,萧南觉得只能依靠玉露了。

问题又来了,她怎样才能让太子妃不知不觉的喝下玉露,同时又能明白这是她萧南的功劳呢?!

萧南陷入了深思中。

次日清晨,崔幼伯照例去上班,不过,他的神情不同于往日,细细观察就会发现,他眼中带着隐隐的不舍。

他当然不舍了,亲自荐郑勤入仕,便是主动把这个助手推了出去,一想到日后无人像郑勤这般时刻在自己身边共同商讨政事、帮他出谋划策,他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