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南打赌,这厮近期内定会有所行动,除了他,还有那些隐在暗中的鬼魅,估计也会趁机行事。

“切~~害怕有个p用呀,既然知道有危险,那就做足准备呀…”

就在萧南想得头疼的时候,脑中忽然响起一声满是不屑的嘲讽。

是器灵!

这厮自打被萧南要挟着做了场交易后,就一直心气不顺,时不时的探查一下萧南的心思,接着便冷嘲热讽一通,只把萧南说成了个智商欠费、情商为负、品德无下限的衰人。

萧南心情不错的时候,还会跟它斗斗嘴,但今天,器灵这番话却提醒了萧南,她猛地抬起头,对呀,她之前掐着器灵的脖子要求交易,不就是为了应付那一日的危机吗?

思及此,萧南心念一动便闪进了桃源…

ps:一更。谢谢阿媚妹儿、子伽、小居师亲的打赏,谢谢狗狗的生活意见、非常懒的鱼、anna1978亲的小粉红,谢谢亲们的订阅,谢谢哈!

第409章 重回

足足在桃源里忙活了大半夜,时至黎明时分,萧南才揉着肩膀、扶着腰,无比疲惫的回到寝室睡觉。

不过累也有累的好处,萧南的失眠症不药而愈。

之后的一两个时辰里,她睡得很是踏实,连个梦都没做,一觉醒来竟已正午。

望着高悬的日头,萧南颇有些不好意思,好歹也是一家的主母,即便她不怎么经常处理家务,可也没有闷头睡到日上三竿的道理呀。

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皮,萧南扬声唤人进来。

雨水、谷雨等几个丫鬟早已侯在门口等着了,忽听到主人的声音,连忙应声,然后各自端着漱口水、温水、澡豆等物鱼贯进来。

换了身家常的衣裙,萧南又让人给她梳了个松松的倭堕髻,头上也没戴什么繁琐的首饰,只在首饰匣子了随手指了一根样式简单的镂空花头赤金簪让丫鬟给她插上。

收拾完了,萧南起身来到堂屋,边走边问:“几个小郎和小娘呢?”

玉簪紧跟其后,低声回禀道:“冯尚宫和玉竹服侍他们用过朝食,几位小郎和小娘便分头去书房读书了。”

萧南点点头,又问道:“家里可有什么事儿?隔壁有没有什么消息传来?”

玉簪忙道:“家中尚无什么要紧的事,只收到了几份不甚要紧的请柬,婢子已经按照夫人的习惯处理掉了。

隔壁大夫人命人送了几样精致的糕点,说都是咱们崔家的家传拿手菜,因制作工艺繁琐。用料稀罕,所以平日的时候家里很少做。昨儿是相公的大日子,那边的厨房便做了一些待客。大夫人说既然做了,索性多做些,也让夫人和小郎、小娘子们尝尝鲜!”

这里的大夫人指的是王氏,崔彦伯守孝归来,在崔泽的运作下。他入了秘书省任少监,从四品。

王氏妻凭夫贵,也跟着受封从四品的郡君。

按理说,对王氏的尊称该为崔郡君,当然尊称她一声夫人。倒也不算僭越。

萧南点点头,这个她知道,崔家确实有不少家传的私房菜,而这些菜谱也与祭田、祖宅等物件一起传给了承继家族的嫡长子。

萧南和韦氏也意思意思的学会了几道,但也仅是庞大的崔家菜谱中的零头。要知道,崔家祖传下来的私房菜足足有一百多道呢。

对此。萧南倒也没有太在意,毕竟她有着后世的记忆,知道的菜色并不少。只是没有崔家菜谱中记载的那么讲究罢了。

一听是荣康堂大厨房做出来的糕点,萧南笑着说道:“还是大嫂思虑周到。对了,你可曾代我回礼了?!”

玉簪忙低头回道:“正巧玉莲做了几样消暑、益气的药膳,婢子斗胆便让玉莲各准备了一份。当做回礼让送东西来的丫鬟带了回去。”

萧南笑了笑,她就知道以玉簪的能干,这些小事根本无需自己操心。

满意的赞了句:“你做的极好。哦,还有,可曾另外做些温和、易克化的糕点给伯祖母和姑母送去?”

昨儿这两位可是出了大力的,否则,她萧南要面对的。可不止霍氏、南平这么几个人的为难呢。

玉簪见萧南高兴,她也不自禁的露出笑容,轻声道:“夫人放心,婢子一早就让玉莲做了,热乎乎的让人送了去。另外——”

说到这里,玉簪顿了下,似是有些犹豫。

萧南挑了下眉,笑道:“还有什么?一并说了吧,呵呵,难不成我还会怪罪你不成?”

她们主仆两个相伴十年,若是加上本尊的记忆,两人相处了十几年,相处时间比跟父母、跟夫君、跟儿女的都要长。

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玉簪等四人是除了血缘亲人外,萧南最亲密的伙伴。

只要不是什么原则性的大问题,萧南都不会跟她们计较。

玉簪听了这话,忙道:“是这样,昨日王郎君(指王佑安)命人送来一些时新的蜀锦,婢子瞧那花色有些过于鲜艳,便擅自做主将那十几匹蜀锦分作三份,一份送给了东堂(荣安堂)的二老太夫人,一份送给了李氏老太夫人,最后一份则送给了崔大娘(指崔江)。”

当然,她送东西肯定是以萧南的名义送的。

不过这都是主人的东西,她在主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便私自拿来送人,多少有些逾规越矩。

萧南眨眨眼,慢慢消化了下这三个尊称对应的是谁,好一会儿才点头,“哦,你做得很好。那些颜色过于艳丽的锦缎,我这样的年轻妇人反而撑不起来,倒是似叔祖母、伯祖母和姑母这样上了年纪的人才能穿出味道来呢。”

赞同归赞同,但是该敲打的还是要敲打,萧南又道:“这些琐事你做主便是,不过账目一定要清楚。玉簪,你是我最信任的人,切莫做出让我伤心的事儿来呀。”

玉簪险些直接跪下请罪,若不是萧南拉着她的胳膊,她这会儿都跪下了,“婢子知错,夫人,您待我的好,婢子就是粉身碎骨也难报。您放心,婢子孑然一身、无所牵挂,唯一在意的便是您和小主人们,所以——”

谁都可能会背叛萧南,她不会!大不了就是一个死,她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可惧的?!

萧南顿住脚步,定定的望着玉簪,轻声道:“你对我的忠心我自是知道,只是接下来要你办的事儿很危险,现在你还有机会反悔。你放心,我绝不会因为你后退了就会怪罪于你。”

不等萧南说完,玉簪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触地的行了个大礼,而后抬起头,目光坚定而执着。

萧南心里甚是欣慰。她弯腰将玉簪扶了起来,还亲自帮她拂去膝盖上的灰尘,笑着说:“好,真是我的好玉簪。走,咱们去流水亭慢慢说!”

犹记得第一世,萧南曾看过一部经典老片《封神榜》。大部分的情节都忘了,但却对一个情节印象深刻。那就是姜子牙为了防止顺风耳偷听他们的谈话,特意跑到流水的地方去说。

有流水潺潺的响动,人细微的谈话声反而被淹没了。

萧南深觉得此计颇好,虽然葳蕤院里都是她的人,但她也不能十分确信这里没有混入什么奸细。

想想当年李荣能从地下水道混进崔家。套用一句广告词,真是‘一切皆有可能’呀。

所以,保险起见,萧南还是拉着玉簪来到荣寿堂的流水亭,坐在四处流水、滴水的亭子里,既能避暑、还能说些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的悄悄话。

“…你明白了吗?”

萧南揪着玉簪的耳朵嘀咕了好一会儿。最后往后撤了撤身子,低声问道。

玉簪面色凝重,她用力点点头。“婢子都明白了,上次您进宫前就曾经吩咐过婢子一次,那次婢子还曾悄悄去探过,确实万无一失。”

只是上次的准备没有用上。

萧南表情依然凝重。再三叮嘱,“不管有没有用,只要我出门了,你便再亲去准备。宁可多准备一次,也决不能关键时候出现纰漏!”

玉簪迎着萧南的目光,缓缓点头,“婢子遵命。夫人放心。只要婢子有一口气在,就定会完成您交给婢子的任务!”

萧南却缓和了表情,浅笑道:“我不要你死,我要你好好的…等咱们都老了,我还要给你选几个伶俐乖巧的孙子、孙女,让他们好好孝顺你呢!”

玉簪也笑了,只是眼眶中转着泪花,“夫人,婢子的这句戏言您还记得?”

当初萧南劝四个玉成亲的时候,曾经问过玉簪:终身不嫁真的不后悔?倘或她上了年纪,膝下却没有子孙,岂不是寂寥?

玉簪洒脱的回道:“婢子不是还有夫人您嘛,到时候,婢子若真觉得寂寞了,您就开恩给婢子挑个好孩子过继给婢子,也让婢子享享儿孙福!”

她说这话不过是一句玩笑,她自己都没当真,没想到,夫人竟然记住了。

萧南也有些心酸,强笑道:“我当然记得。你就放心吧,到时候你只管享福便是。”

心中难掩酸涩感动,玉簪满腔的话只化作了两行热泪,“好,婢子等着!”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五月二十一日,圣人提前半日下了旨意,命京中五品以上官员及其家眷与二十一日巳初(9:00)前往大慈恩寺,为先文德太后举行祈福法事。

清晨一大早,萧南便起来了,换上一品国夫人的朝服,腰悬双佩,头簪九钿,配上萧南淡然的表情,愈发显得端庄肃穆。

出了葳蕤院,行至中庭,崔管家迎了上来,“夫人,隔壁大夫人刚刚命人传话,说是她与三夫人正服侍大太夫人洗漱更衣,再有一刻钟便能出门。”

萧南点点头,上了她规制的马车,然后从侧门出了荣寿堂,拐了弯儿,马车从另一侧转到荣康堂大门前的巷子里,然后静静的等着。

不多时,郑氏、王氏和韦氏的马车也先后出了荣康堂。

萧南撩起车窗帘子,正巧与王氏的目光对在一起。

萧南挑眉,眼珠转向荣康堂的后院方向:家里都安排好了?

王氏微微颔首:都已准备妥当。

妯娌两个无声的交流了片刻,然后几辆马车齐齐开动,朝着晋昌坊而去。

望着渐渐临近的大雁塔,萧南心神恍惚,这个地方,她终是又来了…

ps:谢谢anna1978亲588起点币的打赏,谢谢657muzi亲的小粉红,谢谢亲们的订阅,那啥,真是让亲们破费了,谢谢哈

第410章 意外

马车缓缓驶入晋昌坊,萧南一直斜倚在车窗边,目不转睛的看着那缓缓临近的佛塔。

其实,今日说是来给先文德太后祈福,倒不如说是给玄奘法师举办的盛大入寺升座仪式。

圣人对大慈恩寺非常重视,当初太后身染重病的时候,药石无效,圣人无奈之下都开始求神问卜了,否则也不会轻易信了逻迩婆娑寐的话,并让皇太后服用他贡上的丹药。

当时,圣人不止在三清神尊面前许了愿,更在佛前立了誓,“佛祖保佑,若是阿娘能痊愈,信徒李承乾定为佛祖修建一座宏大的寺庙,并在寺中为佛祖重塑金身…”

没过多久,皇太后服用了逻迩婆娑寐的丹药,人真的清醒过来。

圣人大喜过望之余,也开始犒赏功臣,逻迩婆娑寐是首功,封赏自是不必说。

而圣人心里对看不见的佛祖也颇为敬畏,恰当时玄奘法师上书,说他从天竺带回大量珍贵的佛经,为了避免佛经年久失散、或遭祝融舔舐,欲在弘福寺近侧修缮一座佛塔,专门用以存放佛经。

当然,玄奘法师虽是和尚,但还是颇会说话的,除了这个最根本的原因外,他还对皇帝说,修建佛塔可以彰显我大唐帝国的盛大国威,且还可以让众信徒瞻仰佛祖的故迹。

不得不说,玄奘法师那句‘彰显国威’深得刚刚登基的李承乾童鞋的心。

新君正是要做脸的时候,又联想到自己在佛祖面前许下的愿,便大笔一挥,回复玄奘法师,说弘福寺占地太小,即便建了佛塔,也略显窄仄。

与其这样。还不如择新址重新修建一座寺庙,并佛塔。

皇帝还表示,以后寺庙建成后。还请玄奘法师从弘福寺迁到新寺庙担任首座主持。

至于其中的费用,也不需要玄奘法师可怜兮兮的去‘化缘’。一切皆由皇帝的内库所出。

皮埃斯一句,皇帝从先帝那儿继承来的不只是皇位,还有颇为丰厚的皇家内库。

有了皇帝的话,一切便进行的非常顺利:选址、设计、用料、人工…直至最后的装修等等工作,全都有序的进行着。

在一系列的工作中,选址和设计最重要。

对于选址,皇帝很看重。他除了前头那些理由外,也存着为母亲祈福的想头。

可以说,这座新寺庙是为了文德太后修建的,所以地势、风水等等方面。他都有了非常明确的要求。

有司衙门按照皇帝定下的条件,满京城的找了一圈,最后终于确定在晋昌坊修建新寺。

选址完了,接着便是设计。

经过一番“瞻星揆地”的测量定位工作,工部终于制定了“像天阙。仿给园”的设计方案。

有了设计图纸,又有皇帝的密切关注和内库的财力支持,工匠们拿出看家的本事,将大慈恩寺修建得那叫一个大气磅礴、美轮美奂。

而那座位于西院的佛塔也建得既庄重肃穆,又不失建筑之美。让所有见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马车时走时停。好半天才穿过两侧激动、欢乐的人群,缓缓驶入了大慈恩寺正门前的巷子里。

今日是一场难得的佛门盛事,不止圣人携百官亲来参加,就是京城及其周遭的百姓们也是携家带口的出来围观。

整个京城最宽阔的朱雀大街都被挤得水泄不通,更不用说坊内的小巷子了。

幸而京城的百姓还是很有见识的,远远的瞧见崔家的几辆马车都不是普通马车,而是有品级的朝廷规制配车,且马车两侧还有身着甲胄、腰悬仪刀的护卫,足见不是一般人。

有眼尖的人发现,其中甚至还有一辆是一品国夫人的配车。

一品国夫人呀,绝非普通官眷。

当年先帝为了分散相权,特意设立五相,且品级也不尽相同,除了首相是一品,其它的皆是二、三品。

能得封一品夫人,除了是皇太后、皇后的母亲外,也就唯有首相的夫人。

也有例外,不过这些例外,绝对是非常受皇帝重视的人。

不管是哪种情况,绝对是惹不起的存在呀。

众人下意识的向后退了退,勉强退出一条可供马车通过的窄道。

饶是如此,崔家马车抵达大慈恩寺的时候,也已经辰初了。

要知道,她们可是刚刚开启坊门就出发了,就这么几条街,足足耗费了大家一个多时辰。

“阿娘,您小心些,人多,切莫被人冲撞了!”

王氏和韦氏抢先下了马车,快步走到最前面,一左一右的站在马车前,各伸出一个胳膊,小心的服侍郑氏下车。

郑氏今天也是着朝服、画大妆,头上颤巍巍的八支金钿,在初晨的阳光照射下,闪着耀眼的金光。

稍稍晃动身形,金银珠玉叮当作响。

郑氏的架子摆得十足,两手轻轻搭在两个儿媳妇的手上,抬头看了眼庄严肃穆的慈恩寺大门,笑得志得意满。

恰在此时,一个让她郁闷的声音响起:“儿请大伯母安!”

萧南轻移莲步,缓缓走到郑氏面前,微微屈膝,行了个福礼。

“哼~”

郑氏不冷不热的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萧南因是行礼,所以头微微下垂,正好显露出九支精致的花钿,在阳光的映衬下,亦是金光闪闪。

郑氏正好看到,心里愈发不爽,明明是她的儿媳妇,结果品级比她高,九钿呀九钿,原该属于她的荣耀,如今全都被萧南霸占了去。

思及此,郑氏更加不待见萧南。

只是想起相公的‘告诫’,她实不想过那种连去如厕都要有崔李氏跟随的日子,这才强压下心底的怒火,头一昂,冷声道:“时辰不早了,咱们赶紧进去吧。没得错过了吉时!”

说罢。也不看萧南,挺胸抬头的径自上了台阶。

崔家女眷来到前殿的时候,京城的贵妇已经到了三分之二。满院子都是步帐、帷幔,各色帐子在微风中猎猎作响。

婆媳几个行至正殿。还没踏进去,便有一股浓郁的脂粉香气、熏香以及各种调香冲入鼻端。

屋里的贵妇太多了,每个都是盛装前来,化妆品的味道浓了些也算正常。

萧南原就不喜欢这种味道,今儿心情还有些低落,愈发不愿意在这里久待。

她低头看了看角落里的沙漏,对郑氏和王氏道:“早就听闻大慈恩寺里的景致颇好。我想去看看,恰好吉时还没到,我先去四周转一转。”

“哼,这都快到正点儿了。你还想着四处溜达,若是耽误了吉时,可怎办?”

郑氏冷哼一声,略带训诫的口吻回道。

王氏见萧南自打进寺后脸色就不太好,知道她心里藏着事儿。为了避免萧南被婆母惹得发飙,忙道:“哎呀,娘,反正咱们是来参加先太后的祈福仪式,至于玄奘法师的升座仪式。圣人没有明令让女眷也去。只要乔木不误了祈福的时辰就好,相公也不会怪她,您说呢?!”

王氏冲着郑氏使了个眼色,那三个‘您说呢’语调有些重。

郑氏似是想到了什么,不甘心的别开脸,冷冷的道:“嗯,你先去吧,带好仆从,今儿寺里人多,男男女女的都有,八郎不在京中——”

言语间,竟是‘提醒’萧南别干让崔幼伯蒙羞的事儿。

王氏好想死,心里只骂娘,她是真的在骂娘,只是这个娘不是她的亲娘,而是婆母:您老真是老糊涂了呀,同样一句话,你就不会好好说?!

心里骂着,王氏却还要堆着笑容转圜,“乔木,阿娘也是担心你。大慈恩寺占地颇广,虽有羽林军和千牛卫的护卫看守,但也难保不会混入一两个心怀不轨的歹人…你定要小心些,呵呵,肃纯在鄯州也是很惦记呢!”

萧南扯了扯嘴角,郑氏说什么,她并没有生气,不是自己在意的人,又何必计较她的‘蠢话’。

不过,对于王氏的表现,萧南还是很感谢的,她冲着王氏微微一颔首,道:“阿嫂,我都明白的。大伯母和两位嫂嫂也要小心,今日天气热,大殿里的人又多,若是中了暑气也不好!”

王氏和韦氏齐齐点头,表示已经收到了萧南的善意提醒。

说罢,萧南看也没看郑氏,便带着侍女转身离去了。

人还没走两步,果有一声轻不可闻的冷哼自她身后响起。

萧南脚下不停,直接出了前殿,顺着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一路蜿蜒着去了后院。

大慈恩寺的占地颇广,足足占据了晋昌坊的一半,寺内院落十三进,房间则有一千多间。

且在院落与院落间皆建造了或雅致、或清幽、或古朴的亭台楼阁,初次前来的人,若是没有知客僧的带领,定会迷路。

但萧南表现得却是对此地颇熟,连路都不问,左拐右绕,最后直奔某处极僻静的小院。

红花、红萼等女侍卫紧跟其后,心里虽有些疑惑,却并不敢主动想问。

足足过了两刻钟,萧南一行人将前殿远远的抛在了身后,热闹的鼓乐声、谈笑声也渐渐被隐入了丛丛花木中。

终于来到让她耿耿于怀的‘故地’,萧南的心情复杂得无以复加,跨过院门的时候,她还不自禁的顿了顿,掌心也冒出了冷汗。

咬牙进了门,望着既熟悉又陌生的院子,萧南停了下来,目光一一在院内滑过。

忽然,她的眼睛陡地瞪得溜圆,似是看到了什么鬼魅…

ps:今天一更哈,谢谢rachel leung、落霞飞羽亲的小粉红,谢谢亲们的订阅,谢谢哈~

第411章 又是七日

是她?

怎么可能,她怎会在此地?

萧南用力揉了揉眼睛,本能的认为是自己花眼了,竟看到了一个不可能在此地出现的人。

她脚下加快步伐,飞快的朝那人影消失的地方追了过去。

红花、红萼几人反应非常敏捷,几乎是萧南的身形刚刚晃动,她们便寸步不拉的跟了上去。

虽然不知道主人今天这是怎么了,但保护主人的安全是她们唯一的职责,红花非常分得清轻重。

萧南从小院一直追到了另一侧的回廊,望着空洞洞、并无一人的长长廊子,她扶着廊柱微微喘着粗气。

人不见了?

还是她刚才真的看错了?

红花见萧南跑得都出了汗,忙从袖袋里取出一方干净的帕子铺在回廊的横栏上,扶着萧南的胳膊,轻声道:“夫人,您且坐下歇息片刻吧。”

萧南没有拒绝,缓缓坐在了横栏上。

呼哧呼哧喘匀了气息,萧南才抬起头,眉头微皱的问道:“红花,方才在小院里,你们可曾看到什么奇怪的人?”

红花一愣,旋即左右转头看了看围聚在自己身侧的伙伴,用眼神无声的询问着。

红萼、红蕉、红桑三个努力回想了片刻,然后齐齐摇头。

“夫人,婢子们并无看到什么奇怪的人。”

红花不敢说是主人看花眼了,可她对自己的六识又颇为自信,为难的停顿了片刻,道:“不过,四周林木繁多,或许有人藏匿其中,婢子们却没有发现…不若这样,婢子们再去四周搜检一番?!”

萧南拿帕子擦去额上的汗,扭头看了眼空旷的回廊。好一会儿,才幽幽的说:“不必了,许是我看花眼了,时辰不早了,咱们回去吧。”

必须是她看花眼了,否则…那个后果,萧南不敢想。

萧南的心情愈发沉重。她缓慢的站起来,朝前殿的方向走去。

红花几个不敢耽搁。忙紧跟上去。

走了十几步,萧南等几人转过回廊的时候,她忽然扭头对红花使了个眼色。

红花会意,一个纵身飞上回廊廊顶,四肢牢牢的攀在廊顶的雕花横木上,然后悄无声息的顺着横木一点点往回爬去。

萧南和红蕉等却脚下不停,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继续向前行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