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嬷嬷和王绮芳坐在炕头上,商量着由谁回京城报信儿。

本来,按王绮芳的想法,想让陈冬生给海城的三舅送完信之后,直接转道去京城。不过,经过和赵嬷嬷一番讨论,赵嬷嬷觉得这事不妥。

按照嬷嬷的想法,既然要给京城送信,索性就借此机会给府里的苏姨娘上点眼药。不指望着能搬倒她,至少也要膈应膈应她。

只是,如果抱着算计的目的去京城,那就不能如此随便了,而且还不能留一丝破绽。给海城和京城送信的时间,即使不能同步,也不能差太远。否则,一旦被人查了出来,她们设计苏姨娘不成,反而被赵太太和姑爷厌恶。

赵嬷嬷的想法很不错,只是,实施起来便有了难度——谁去京里送信?眼下,王绮芳身边除了赵嬷嬷,就两个刚买进门来的小丫头,年龄小不说,忠心的程度也值得推敲。

“不行,赵嬷嬷你不能去,”王绮芳听了这话,很干脆的摇摇头。赵嬷嬷的计划很好,但要是由赵嬷嬷亲自去的话,效果可能会打折扣。再说了,她现在身子特殊,虽然有空间可以躲藏,但身边也不能离了人。

“那…让谁去呢?总不能让冯大傻子去吧?”

赵嬷嬷此刻真是有些后悔,当初听到七娘出事后,她只想着尽快赶过来照顾七娘,却忘了把府里的贴身丫头带过来。即使不能全带过来,哪怕带一个也比现在手底下无人可派强呀。

“恩,还真得让他走一趟!”

出人意料的,王绮芳听了赵嬷嬷的话,点了点头。

“什么?七娘,你、你还真让冯大傻子去?”

赵嬷嬷一惊,连忙阻止道,“七娘,你千万别被冯铁柱表面的忠厚骗了,这个小子滑头的很。如果他知道你的事,再衡量下目前的局势,还指不定倒向哪一头呢!”

“嬷嬷,别急,”王绮芳见老太太真得上了火,忙笑着安抚道:“呵呵,我只是想让他护送咱们送信的人回京城,并不是直接把差事交给他!”

其实,有一点王绮芳并没有说,她也想趁机试探一番冯氏夫妇。不过这件事现在提还为时尚早,等海城那边有了回信后,她再告诉赵嬷嬷也不迟。

“哦,这样还差不多,”赵嬷嬷听了这话,放心的松了口气。只是,想到送信的人,眉头又皱了起来,“可,我不去,咱们这里还能派谁去?”

“少奶奶,嬷嬷,不如让奴婢去吧!”

赵嬷嬷的喟叹声刚落,门外传来一个年轻女孩儿的声音。

“紫菀吗?进来说话!”

王绮芳离窗子比较近,听得真切,出声招呼道。

不一会儿,梳着包包头,穿着一身嫩绿色襦裙的小丫头走了进来,正是性子稳重的紫苑。只见小丫头先是恭敬的给王绮芳行了礼,接着便垂首站在王绮芳面前。

“紫苑,你说你想去送信?”王绮芳探究的看向老实规矩的紫苑,见她听到自己的问话后,轻轻的点了点头,便冷淡的问道,“哦~~,那我问你,如果我派你去,你准备怎么做?”

“回少奶奶,”紫苑眼睛盯着脚尖,语气平缓的说道,“奴婢身子不好,少奶奶这里条件又艰苦,以至于奴婢跟着冯管事刚上了路便病倒了…”

咦?有点意思!听了小丫头用讲故事的语气描述自己如何办差事,王绮芳和赵嬷嬷眼睛顿时一亮,期待的听着紫苑的后续。

“…奴婢见识浅薄,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所以到了京城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赵府的大门,跟门房大爷说,奴婢是青州庄子来的,帮二少奶奶递信儿给二少爷…奴婢身份卑贱,岂能走赵府的正门?在‘好心’的门房大哥指引下,奴婢来到赵府的后门,见到看门的婆子…等奴婢见到二少爷或者赵太太后,已经是一个月以后,到那时,二少奶奶已经在三舅爷的庇护下搬进了自己的庄子,外人根本就进不去…”

好、好有心机的丫头!

紫苑讲完整个“故事”后,王绮芳后背突然一阵发寒,看向紫苑的目光也带着几分复杂。

“啪!”比起王绮芳的沉默,赵嬷嬷先反应过来,她阴沉着脸,猛的拍了下炕几,“好一个伶俐的丫头!我问你,当日我买你的时候,人牙子说你是清白贫农家的女儿,家里因为孩子多养活不起,这才把你卖掉。可老婆子实在想不明白,一个普通农家出来的村姑,怎么有如此老辣的算计?紫苑,你、你到底是什么来历?”

“赵嬷嬷明见,”紫苑早就知道,她此举的风险有多大。不过,当年带她的明珠姐姐也说过,风险越大,带来的利益也越大。她不想一辈子当个默默无闻的小丫头,老老实实的熬到年岁被主人随便配了小厮或者倒手送了人。她要成为主人的左右手,那么势必要帮主人办好差事。而眼下便是绝好的机会。

为了这次机会,她冒着被发现身份后打发出门的危险,还是将自己真实的能力显示出来。

“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紫苑头触地面,哽咽的说道:“奴婢该死,当日赵嬷嬷挑人的时候,曾说过要出身清白的丫头,奴婢怕说出真正的身份,赵嬷嬷不肯要我,这才偷偷求了牙行的婶子,请她帮我圆个谎…奴婢以前是青州崔家的丫头,只是家主犯了事,全家的丫头小厮被官府发卖,奴婢已经被卖了两回,每次都是新主人不喜奴婢以前的主人,所以…”

“哼,你以为你现在说什么,我还会信么?”

赵嬷嬷察言观色,对小丫头的话已经信了大半,但语气还是带着几分斥责。

“嬷嬷如果不信的话,您尽可去县衙查档!”

对于这一点,紫苑并不担心。唯一担心的是,赵嬷嬷和新主人嫌弃她的旧主,再次将她转卖。

“我自然会查,紫苑,只要你说的话有一句谎话,仔细你的皮!”

“奴婢不敢!”

第040章 小试冯氏

李昌叔出去见青州来人,他的妻子陈氏则一脸沉思的坐在正房罗汉床上发呆。说实话,对于已故大姑太太的这位亲生女儿,她也仅见过三四次,印象非常模糊。依稀听京里的故交提起过,说是这位王家七娘性子懦弱、品貌平庸,若不是顶着太原王家嫡女的身份,绝对不可能嫁到赵家这般富豪的家庭。

懦弱、平庸,这些对于女子来说倒也没有什么,但若嫁到世家大族里,就不太合适了。唉,在赵家那样和商人、利润紧密联系的家族里,一个没有娘家依仗,个性又不强的女子,别说享受什么荣华富贵,恐怕能平平安安的活着都是一种奢侈。

果不其然,王七娘嫁给赵家没有两年,京里又传出七娘的夫君赵家二少爷“宠妾灭妻”的流言,而且更有人有鼻子有眼儿的说七娘多么没有大家风范,多么没有主母气势。

唔~,以前她还不怎么相信,毕竟王七娘是大姑太太唯一的女儿,想想当初大姑太太多爽利、精明的一个人,怎么可能生出一个平庸无奇的女儿?!

自家老爷听到这些流言后,气得不行,当场就要杀去京里质问赵家,为什么要如此作践亡姐的唯一女儿。那天是她好容易劝住的,不是她这个舅母冷漠刻薄,只是,人家正主都没有找嫡亲的舅舅撑腰,他们这些做长辈的怎么能听了些流言就跑去找赵家算账?

再说了,大伯又不是不在京里,如果事情真的像流言那般不堪,大伯怎么会袖手旁观?

当然,或许比起长年在外求学的大哥,大姑太太和自家老爷关系更好,可不管怎么说,大伯也是七娘嫡亲的娘舅,断没有受了委屈不找他求救的道理。

难道,这位王七娘除了懦弱、平庸外,脑子还有点糊涂,分不清亲疏?就算生母亡故了,可外家还有娘舅呀,有困难张嘴求求娘舅们,舅舅们能坐视不理?还是这位七娘根本就忘了,自己还有两个舅舅可以依靠?

不过,今天的事倒叫陈氏对王七娘刮目相看了。

一封无字信,一颗亡母的珍珠,再加上一个不着四六的仆人,就算七娘什么都没有说,仅凭看到的这些片段,就能让人引申出无限的联想。尤其是对亡姐感情最深,对因不能照拂外甥、外甥女而愧疚不已的李家三老爷,见到、“听到”以及“联想到”外甥女如此凄凉的境遇,怎么会袖手旁观、坐视不理?!

果然,她这里正琢磨着那个送信的仆人会对自家老爷说什么,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嘭!”

唔,是老爷甩门的声音。陈氏睁开半眯的眼睛,嘴角微微勾起,心里默念着“一、二、三!”

“欺人太甚,王家、赵家这是欺我李家没人吗?!真是欺人太甚!”

“老爷,这是怎么了?难道真是外甥女那里出了什么要紧的事?”

陈氏听到丈夫暴怒的低吼声,心里一颤,看来事情比她想象的还要严重。连忙起身,整了整衣裙、抿了抿鬓角,陈氏满脸关切的迎出来。

李昌叔原本白皙的脸上布满铁青,听到妻子温柔的声音,用力压了压胸腔内的怒火,咬牙切齿的说:“王家、赵家欺我太甚,秋娘,你可知道这些年七娘都是怎么过得?你可知道堂堂儒商会会长的赵家、标榜诗礼传家的赵家竟然宠妾灭妻?你可知道现在七娘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姐姐,我对不起大姐的临终托付,辜负了大姐的信任,我、我——”

想到亡姐留给他的遗书,李昌叔铁青的脸上浮现出莫大的愧疚和痛苦——想当初,大姐像母亲般照顾他成长,现如今他却连姐姐最后的一点托付都做不到。真是、真是太对不起姐姐了,亏他还整天对自己的孩子说什么“忠孝仁义信”?!

“老爷,您这是怎么了?”陈氏见丈夫双眼充血,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连忙上前拉住他的胳膊,把人推坐在椅子上,亲自捧上一杯热茶,柔柔的劝慰道:“有什么话,您先给妾身说说。难道是外甥女在夫家受了什么委屈?”

“唉,哪里是委屈呀?”面对妻子温柔如水的目光,李昌叔长长的叹了口气,把茶杯随手放在桌子上,眼中泛着一丝寒光说道:“简直就是虐待!”

“什么?虐待?赵家怎么说也是大家族,虽然不及咱们五姓七望有规矩,可也繁荣了上百年,不是那些暴发户,怎么会如此不顾规矩、礼数?”

陈氏一愣,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

“哼,暴发户,他还不如暴发户呢,就是市井里最低贱的粗鄙之人都知道尊重嫡妻、妻妾有别,可他呢,他赵家又是怎么做的?”不提这些还好,一说赵家如何,李昌叔被压下的怒火又“轰”地蹿了出来,从牙缝里狠狠的挤出几句话:“你知道七娘现在在哪里吗?在青州青阳县的一个小山庄子里‘养病’!我呸,狗屁养病,分明就是放逐,变相的赶嫡妻下堂呀!”

“这,这都是真的?”

陈氏原以为外甥女是为了引起舅舅注意,故作姿态的送来这么一封求救信,没想到事情真的到了如此艰难的地步,见丈夫沉痛的点了点头,便有些急切的说:“那咱们赶紧把外甥女接过来住吧。哎呦,难怪这孩子动了大姑太太的救命嫁妆,分明就是走投无路才找到咱们呀。可怜的孩子,还不知受了多少委屈,受了多少罪。老爷?”

“恩,接是肯定要接的,”李昌叔对妻子的反应很满意,毕竟把外甥女接过来安置,还需要妻子这个当家主母全力支持、配合。如今见她也是一副心疼孩子的长辈样儿,他也能放心的把七娘交给妻子照顾。

“不过,我先要给赵家去个信儿,好生的向赵家老爷子‘谢罪’,虽然不知道七娘犯了什么‘七出之条’,但我李昌叔作为赵王氏的亲娘舅,没有教养好外甥女,也是有责任的!”

“…哦,好,另外也给大老爷去封信吧,他在京里,有些话也可以亲自请教赵会长!”

对于自己的求救信而引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王绮芳并不知道。此刻,她正戴着锥帽,在赵嬷嬷的陪同下,和倩娘一起送冯铁柱进京。当然,随冯铁柱进京的还有小丫头紫苑,以及王绮芳亲手给赵太太和小丫准备的礼物。

“少奶奶,咱们回去吧!”

目送马车驶出山庄,消失在绿油油的田野间后,倩娘无声的叹了口气,转身对王绮芳说道。

“冯大嫂,你知道我请冯管事送紫苑回京,是去干什么吗?”

隔着随风飘动的白纱,王绮芳幽幽的问道。

“回少奶奶,您不是吩咐铁柱给府里的小姐和太太带些东西吗?难道还有什么重要的事,需要铁柱去做?”

听到王绮芳的问话,倩娘眉心跳了跳,忍住心里的不安,小声的试探道。

“呵呵,没错,是请冯管事帮忙送些东西回去,”王绮芳目送马车成为一个模糊的小黑点儿之后,这才转过头,隔着锥帽,语气显得有几分虚空,“不过,送东西的同时,还需要冯管事顺便送给府里捎个信儿?”

“什么信儿?”

倩娘有预感,王绮芳接下来的话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不知怎的,自打昨儿这位少奶奶把自己男人叫进院子,吩咐了一项差事后,倩娘和冯铁柱就有一种被算计的不妙感觉。即使,少奶奶说的每一句话他们两口子掰碎了、揉起来的分析了透,但仍是找不出问题。

所以,冯铁柱才会听王绮芳的话,亲自护送紫苑丫头进京。

“也没有什么,就是顺便告诉府里一声,”王绮芳觉得隔着白纱说话有些不舒服,她伸手撩起锥帽,露出一抹浅笑,一字一顿的说:“我怀孕了!”

第041章 清泉山庄

“七娘,你怎么把这个秘密告诉冯家的呢,咱们为了瞒她,连瞧大夫都是偷偷的去。冯家两口子还没有怀疑呢,你怎么自己先说了?”

与心不在焉的倩娘分手后,赵嬷嬷搀着王绮芳,带着几分责备的口吻说道。

“呵呵,嬷嬷,冯管事已经进了京,很快就能知道我怀孕的事,”王绮芳和赵嬷嬷来到自己的小院门前,抬脚进门的时候,她还刻意的回头看了看,果然,在小院前方拐角的地方,站着一抹水蓝色的人影。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那个人影不是别人,正是被她的这个消息吓到的倩娘。

“话是这么说,可咱们现在还住在庄子里呀,万一这个冯家的和京里的狐狸精串通一气,趁机加害你,咱们防不胜防呀!”

赵嬷嬷的眉头皱得紧紧的,嘴角也抿成一条直线,两个人进了院子后,立刻吩咐小丫头紫株把院门关好。

“放心吧,嬷嬷,我相信冯家的不是傻子,”回到屋里,王绮芳把锥帽摘下来递给赵嬷嬷,自己则踢掉鞋子上了炕,拉过亲手缝制的玫瑰花样式靠枕塞在背后,手肘随意的撑在引枕上,双目微合,慵懒的沐浴在明媚的阳光里,继续和赵嬷嬷聊天:“嬷嬷,你想呀,如果我在农庄出了事,不管是谁指使的,冯家两口子铁定是脱不了干系。哼,到那时,为了给王家、给李家一个交代,冯氏夫妻都是最佳替罪羔羊。呵呵,以冯管事油滑的个性,他会傻傻去当炮灰?”

“恩,按道理是没错。可——”

赵嬷嬷接过紫株捧上来的温茶水,随意的摆摆手把紫株打发下去,自己则一蹁腿也上了炕,老太太胖乎乎的脸上仍是满脸的不解。不是她赵嬷嬷想得多,只是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告诉冯氏七娘怀孕的事呀,明明都顺利的隐瞒过去了,何苦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自爆秘密呢?能少一事不是更好吗?

“嬷嬷,冯铁柱不是一直当老好人,谁都不得罪吗?”王绮芳见老太太仍是有些不悦,便笑着对她解释道,“我就让他吃个哑巴亏,没得选择的来到咱们这一边?”

“?”

赵嬷嬷睁大眼睛,满脸写满了问号。

“呵呵,嬷嬷,道理很简单。我请冯管事回府送信的时候,并没有告诉他我怀孕的事,冯管事自然也不知道紫苑见了太太、二少爷会说什么。”王绮芳捧着茶盅,眼神却飘向不知名的角落,“可府里的人便不会这么想了,嬷嬷试着想一想,如果苏氏知道我怀了孕,又偏偏是冯管事亲自‘送’的信儿,你说她会怎么想?”

“噫?”赵嬷嬷似乎回过味儿来,她眨了眨眼睛,胖呼呼的手指轻轻点了点窗外,“所以,你又特意告诉了冯家的一遍,这要是哪天有人问起,咱们也没有撒谎,对不对?”

王绮芳轻啜了口茶水,嘴角噙着一抹笑意的点点头。

“恩,这倒也是个好办法,只是,万一冯家的偷偷派人去追冯铁柱,拦他回来咋办?”

说到底,赵嬷嬷还是对冯铁柱两口子不放心。

“不会,”王绮芳放下茶杯,用帕子擦了擦嘴角,语气中透着一股莫名的确定,“冯大嫂不是个坏人,更不是个笨人,孰重孰轻她还是分得清!”

开玩笑,她王绮芳再怎么说也是赵家明媒正娶的正室,如今又有了身孕,极有可能产下嫡子。而府里的苏氏以及那些小妾、通房呢,就算被赵二少宠上天去,也改变不了她们的根本身份。所以,只要有点脑子,冯管事夫妻也不敢冒着得罪她王绮芳的危险,转而去勾搭苏氏。

再说了,三舅那里知道消息后,估计也会有所行动,相信受到斥责的赵二少以及某小妾,心里早就把冯管事归到王绮芳这一边来——不管冯铁柱有没有投奔王绮芳,单单他把王绮芳的消息泄露给海城李家,这一点就不能饶恕!

而且,王绮芳亲口把这个消息告诉倩娘,还有一种试探的意味,因为比起赵家的那些烂事儿,她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做。这件事,倩娘是关键。

当然,这些还需要等陈冬生从海城回来,看看三舅那边是什么态度再做具体的计划。唔~~,这个陈二狗去了有十来天了吧,怎么还没有回来呢?

“七娘,你这话都没有错,但我觉得还是稳妥些比较好,”比起王绮芳的多方算计,赵嬷嬷的目的很纯粹,那就是保护王绮芳不受一丝一毫的伤害。赵嬷嬷咬着唇瓣思索了半天,还是坚持道,“清泉村的庄子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咱们、咱们还是早些搬过去吧!”

“厄?搬家?”王绮芳专注的想着如何跟倩娘谈,耳边突然传来赵嬷嬷的话,她拉回飘远的思绪,迎上老太太执着的眸子,缓缓的点头,“好,全听嬷嬷的!”

搬家、搬家,其实王绮芳还真没有什么要搬的东西。想当初她被两个婆子丢到农庄时,身上只有两个装满旧衣服的包袱,连一点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后来,赵嬷嬷来了以后,带了一部分行李和收拾。但细算起来,东西并不多,打包一番后,也不过三四个大包袱。

至于家具什么的,都是庄子上的,不是属于冯铁柱,便是赵家二少爷的东西。不管是谁的,反正不是她王绮芳的。再说了,她自己新买的农庄里,宅子是新的,一水儿的家具也是新的,只需简单擦拭一番就能拎包入住,何苦去收拾那些破旧玩意儿?!

“嬷嬷,都收拾好了吗?”

七娘现在是重点关照对象,别说帮着收拾东西了,就是跟着围观都不成。自从主仆两个决定搬家后,王绮芳便窝在炕上,无聊的瞧着赵嬷嬷带着紫株和春妮儿两个丫头,又是打包,又是洗涮,三个人在小小的院子里不歇脚的忙活着。

“恩,收拾好啦。”

赵嬷嬷把厨房柜子里的药材和补品全都仔细的收在包袱里,数了数桌子、凳子上放着的大包小袋,随手抹了抹额上的汗珠,微微喘着粗气说道。

“好,紫株,你去请冯大嫂来!”

王绮芳从炕上起来,慢慢的走到屋外,略带感慨的瞧了瞧了静谧的小院,吩咐道。

“哎!”

说起紫株,也不知怎的,自从紫苑领了任务离开后,紫株这丫头突然懂事了许多,对赵嬷嬷的严格要求和王绮芳的吩咐,那是积极的应对、完成。

“唉,总算是离开这个破地方了,”赵嬷嬷用麻布巾子抽了抽身上的浮灰,见王绮芳默默的站在院子里发呆,便笑着对她说,“以后七娘也有自个儿的庄子啦,对了,咱们的山庄还没有取名字呢,七娘,你看叫啥好?”

“恩,清泉村的庄子,要不就叫清泉山庄吧!”

王绮芳深深吐了口气,其实她更想给山庄取名叫涅盘山庄,因为不管是清泉村也好,还是她王绮芳也罢,都是如凤凰涅盘般浴火重生。

第042章 兴师问罪

“少奶奶,您找我?”

虽然被王绮芳小小的摆了一道,倩娘再次来到她面前时,脸上并没有什么异色,而是恭敬的先给王绮芳屈膝行礼,然后静静的站在一边,一副听候差遣的老实模样。

“冯大嫂,来,屋里说!”

王绮芳看她一板一眼的样子,双眸中闪过一抹笑意,她语气轻柔的说道。

“是,少奶奶!”

说着,倩娘迈着小碎步跟在王绮芳的身后,进了门。

赵嬷嬷见状,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一招手把春妮儿叫来,“丫头,去,到集市上叫辆马车来。顺便再去庄子里把你几个堂哥叫来,给少奶奶搬家!”

“哎!”

春妮儿虽不及她哥哥陈冬生机灵,但人也不笨。来到清苑山庄一个多月,从赵嬷嬷和少奶奶偶尔的闲谈中,以及山庄前院、后场的下人、佃户口中,她多少听到了一些关于少奶奶的故事。

再加上她大哥的总结,春妮儿或多或少的也了解少奶奶的处境。恩,怎么说呢,反正就是少奶奶和赵嬷嬷出身京城的大户人家,在京里得罪了什么人或者犯了什么过错,迫不得已躲到她们这里来避祸。而前院的冯管事,就是负责看守少奶奶的人。

瞧眼前的情景,再看看赵嬷嬷的暗示,无非就是少奶奶自己买了庄子,准备搬家,又怕冯管事出面阻拦,让她陈春妮儿去陈家庄召集人手帮忙。

找人帮忙?没问题!别说少奶奶是她们陈家的救命恩人,就算是普通的主家,那也是出手慷慨的主子,请人来帮忙,肯定不是白请。要知道,仅前些日子帮少奶奶开垦荒地和农田,春妮儿的几个邻居和堂哥堂叔便挣了不少工钱呢。

如今又有了赵嬷嬷的亲口吩咐,春妮儿怎么敢慢待?于是,赵嬷嬷的话音刚落,小丫头便利索的跑出了门,一路寻找帮手去。

可惜,当她叫了几个身强力壮的堂哥回来后,却放心冯管事的娘子正满脸是笑的亲手扶着少奶奶上了马车,她身后则是三四个壮硕的农妇,每个农妇手里还拎着一个大大的包袱。厄,这不是她和紫株一起收拾的东西吗?难道,少奶奶和冯家娘子谈妥了,不需要人手帮忙?

“少奶奶,您放心,这些大婶都是咱们山庄的佃户,您那里有什么粗活累活,尽管吩咐!”

倩娘撩着马车的轿帘,弯腰探向车厢里,亲切的和王绮芳说着什么。

“恩,一切就麻烦冯大嫂了。另外,冯管事回来后,请他务必来我的清泉山庄一趟,我有些话还要问他!”

车厢里,王绮芳安稳的坐好后,轻声吩咐道。

“哎,您放心,我明白!”

倩娘连连点头,见王绮芳没有什么其他吩咐后,撤身下了马车,转头对几个婆子又是一番仔细吩咐。

“赵嬷嬷,马车和人我都叫来了,您看?”

春妮儿有些茫然,被身后的堂哥拽了拽衣角后,她连忙跑到赵嬷嬷身边,小心的问道。

“哦,那什么,马车和人都不用了,冯家娘子都给少奶奶准备好了。”别说春妮儿茫然,就是赵嬷嬷也有些迷糊,咦,这都怎么了,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冯家的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但对七娘愈加恭敬,而且对七娘的吩咐那叫一个言听计从,就像、就像是七娘的贴身侍从一般,听话的要命。

“这、那个…”不好吧,难不成白让人家跑一趟?春妮有些为难,自家的堂兄白跑一趟倒也没啥,只是外面的马车车夫不太好打发呀。

“给,丫头,白让人家跑一趟也不太好,这是几个茶水钱,你给车夫和小伙子们分分吧!”

赵嬷嬷听出小丫头的为难,随手从袖袋里抓出一把铜钱儿塞给春妮儿。

这时,王绮芳从车窗里伸出手,冲着赵嬷嬷招呼道:“嬷嬷,赶紧上车吧,咱们该走了!”

“哎哎!”

赵嬷嬷拉着紫株,一起上了马车,倩娘仍是扬着笑脸,目送马车缓缓驶出自家的小院。只是,在她紧握的手心里,正牢牢的捏着一团雪白的物体。

“七娘?”

赵嬷嬷瞧了眼马车后跟着的婆子,又转眼看了看满脸沉静的七娘,正准备询问倩娘的事,眼角的余光又瞄到紫株兴奋的小模样。很显然,有紫株这个外人在,眼下并不是谈心的好时机。

无声的叹了口气,赵嬷嬷只好暂时压下心底的疑惑,准备到了庄子后,再找七娘问个清楚。

与此同时,京城的赵家,也有一个人正迷惑着,他不是别人,正是王绮芳的丈夫赵天白。

“赵管家,父亲这么着急叫我,究竟是有何急事?”

赵天白本来正在酒楼谈生意,却被父亲身边的大管家叫了回来。平白耽误了一笔大买卖,赵二少心里郁闷的不行,更郁闷的还在后面,听赵管家的传话,父亲找他似乎不是什么好事,可赵管家这里却像个锯了嘴的葫芦,问他啥也不说,让他干着急。

“二少爷,您就别问了,反正是要紧的事,老爷在书房等您呢!”

赵管家四十五六岁的样子,身体有些发福,细长的双眼显得人非常精明。其实,不是他不想告诉二少爷,而是老爷那里发了话,不准他通风报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