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

苏姨娘听了这话,再也控制不住胸中的怒火,一把掀翻身边小丫头奉上的参汤,上好的三色彩瓷汤盅被摔了个粉碎。

比起苏姨娘的暗恨,赵天青此刻则是万分的尴尬和窘迫。

“怎么,委屈了?”

赵太太对于自己的儿子,那是非常了解。见他脸上闪过一抹不自然,便知道他对自已的吩咐很不以为然。想到那日崔氏嘲讽的嘴脸,赵太太一拍椅背,“哼,事到如今,你还不知道自己办了什么好事?若不是我拼了多年的脸面不要,你以为李家能绕得过你这个宠妾灭妻的混蛋?”

“儿子不敢”

赵天青见母亲发了火,连忙收起那份不满,小声的说道。

“不敢,不敢你‘不敢’都闹成这个样子,若是‘敢了’,还了得?”赵太太憋了三四天的怒火,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对象,“宠妾灭妻,嫡庶不分,还把嫡妻扫地出门,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件是胆子小的人敢干得出来的?恩?还不敢?”

“太太息怒,儿子知道错了”

赵天青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说实话,对于妻子,他也曾经喜欢过,疼惜过。不过,他是个商人,经常四处走动,家里更需要的是能帮他料理家务的贤妻,而不是事事都需要他操心的娇妻。

开始的几年,夫妻的感情正浓,他也没有完全接手家族的生意,所以有心情、也有时间照顾妻子、帮她处置繁琐的内宅事物、替她管教刁钻的陪房和丫头。可随着手上工作的增加,赵天青每天忙着做生意,回到家里直想好好休息,哪里有闲心去照顾软弱的妻子?

再后来,他纳了紫苏,纳了苏氏,有了N个通房。赵天青猛然发觉,他想要的妻子并不是王绮芳这样的软弱娇小姐,而是要么像紫苏般的善解人意,要么像苏氏这般贤惠能干,要么像其他的通房那般曲意讨好…

再接下来,他和王绮芳越走越远,直到最后的形同陌路。

“知道错了?那我问你,你错在哪里了?”

“那个,儿子不该乱了规矩,放纵苏氏,轻视嫡妻,以至得罪妻族”

在祠堂跪了三天,赵天青对外面的事也不是一无所知。

“知道错就好,”赵太太见赵天青还不算糊涂,欣慰的点点头,吩咐道:“在祠堂面壁了三日,你也受了不少罪,今天暂且休息一天,明天一早就和冯铁柱一起去青州吧。先给七娘陪个不是,再把她接回来。”

“我去接?”

“当然你去,难不成还要我去不成?”赵太太听出儿子的不乐意,顿时板下脸,训道:“你还说你知道错了,分明就是敷衍我。哼,我知道你现在瞧不上七娘,可我告诉你,不管以前七娘怎么样,现在她有了海城李家做靠山,你就算是再瞧不上她,也要好好把她哄回来”

“…是”

赵天青再不情愿,也不敢忤逆母亲,只好无奈的点点头。

第二天,赵天青带上赵太太准备的礼物,坐上冯铁柱的马车,不情不愿的前往青州。

“冯管事,听说太太把清苑山庄送给少奶奶啦?”

不想和二少爷大眼瞪小眼的坐在车厢里,紫苑干脆坐在外面,和冯铁柱一起赶车。

“没错,太太为了安抚崔太太,只好逼着二少爷把山庄过户给了二少奶奶,让二少奶奶好生在庄子上休养。”

冯铁柱偷眼瞧了下后门车厢的动静,颇为感慨的说道。说实话,到现在他还不敢相信,自己真正成了二少奶奶的人。当初找到紫苑的时候,他想着妻子倩娘的话,冒险的一把赌到二少奶奶的身上,没想到还真让他押对了宝。

“咦?”

紫苑突然想到一件事,那就是,好像赵家的人到现在还不知道二少奶奶已经不在清苑山庄了吧?

第070章 无功而返

林村是一个宁静的小山村,位于青阳县西南侧的群山间,村子不大,全村一共一百多户村民。村里大多数的住户都姓林,论起关系来,相互之间都沾亲带故,不是三服里的兄弟,就是五服外的堂叔侄。

再加上村子本来就人口少,所以,东街发生一点事儿,没有多久的功夫,整个村子都能知道。

这不,今年自从开春后,林村接连发生了好几件大事。巧合的是,这些事全都和村里少数的外姓人周家有关。

和林村所有的村民一样,外来户周家也是小有薄产的殷实农户,家里种着三五亩麦田,屋后种着**草,男耕女织日子过得倒也和美。夫妻两个膝下只有一个儿子,后来娶妻吴氏。儿子聪明上进,儿媳贤惠能干,周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不过,今年的春闱,却改变了这种平静祥和的生活。周家祖辈种田,到了儿子周仁美总算是有了出息,居然在今年的乡试中考上了举人,成为林村上百年来第一位踏入仕途的读书人。

可惜,周家独子考中举人的欢喜劲儿还没有过去,他们家的后院却出了丑事。向来贤惠的儿媳吴氏,居然与邻村的木匠有奸情,还被人家当场抓住,气得新晋举人周老爷,立马写下休书,将吴氏赶出家门。

村民们还没有在这场丢死人的闹剧中醒过神来,周家又出了喜事。刚刚休妻的周举人,又觅得贤妻苏氏,三媒六聘之后,周举人成功娶到县城里有名的大财主苏百万的千金小姐。

正当人们还在谈论着苏氏的十里红妆和盛大婚礼时,村里又爆出新闻,而这条新闻,依然和周家有关。

“哎,听说了没,今天县衙的公差老爷来啦,说是吴氏告了周举人,县太爷要请周举人去问案咧”

“什么?吴氏这个不要脸的贱人,做下这等丢人的丑事,还敢跑出来告状?”

“就是呀,得亏吴氏的老子娘死了,否则,摊上这般自甘下溅的女儿,还不活活气死呀”

“嗐,你们懂什么呀?吴氏偷人这件事,分明就是周家搞得鬼。俗话说了,‘拿贼拿赃,捉奸捉双’,既然说人家偷人,谁亲眼看见啦?还是周家把奸夫yin妇堵到炕上啦?嘁,再说了,吴氏又不是傻子,放着前途远大的举人相公不要,偏偏去‘偷’个下苦力的穷木匠?”

“哟,听你这么一说,仔细想想的话,还真有些道理呢。吴氏真要是偷人,周家能轻易的放过她和那个小木匠?就算不把吴氏沉塘,至少也狠揍小木匠一顿呀,怎么闹到最后,只休了吴氏,小木匠却依然好好在林家塘待着?”

“没错没错,吴氏进周家门也好几年了,除了没有给周家生下一儿半女外,家里家外的事事妥当,根本就不像轻浮的女人嘛。还有呀,吴氏前脚刚被赶出门,周家后脚就把新媳妇娶进门,难道这里面就没有什么猫腻?”

“哎,还真是这个理儿来…嘘,周举人出来啦,后面跟着的就是县衙的公差,走走,咱们也去瞧瞧”

几个人远远在站在周家的街口,三五成堆的凑在一起咬耳朵。唧唧咋咋的八卦声,在见到穿着一新的周仁美时,顿时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众人闪闪发光的眼睛。

在众人的注目下,两个公差恭敬的请周仁美上了马车,马车缓缓的驶出林村,众村民连忙好奇的跟上去,呼朋唤友的前去县衙看热闹。

县衙门口,吴氏挽着优雅的云髻,发间插了一支镂空菊花银簪,身上穿着半旧的青色直袖襦衣,下配棕黄底儿印杏黄色碎花的高腰裙,肩批一条白底印水蓝色暗纹的帔帛,整个人看上去干净而清丽。

“二少奶奶,你真的要帮我翻案?”

吴氏坐在马车里,带着一丝紧张的看了看窗外的县衙大门,眼瞅着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乡亲越来越多,她不确定的问着对面的王绮芳。

“呵呵,吴姐姐让我把木匠一起请来,为的不就是暗示我帮你翻案?”

王绮芳神态淡然,手里捻着熟透的樱桃,一边小口的吃着,一边回答道。

“您都知道了?”被王绮芳说中心事,吴氏白皙的脸上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她扯了扯僵硬的嘴角,有些苦涩的说道:“其实,我、我只是不甘罢了。明明我没有做错什么,却无端背上如此骂名,就算是我不在乎,我九泉下的父母也不会瞑目…少奶奶想必也听说了那些骂我的话,他们怎么骂我都没有关系,可、可我实在不能忍受他们唾弃我过世的父母”

“我明白,所以,我特意找了人帮你告状,为的就是要一个公道。”

王绮芳点点头,说实话,当初听清风说,吴氏要求把和她传出丑闻的木匠一起请来时,王绮芳的确挺生气,心里直怪吴氏不知好歹。但当她静下心来仔细想了想,才明白吴氏此言的目的——要么就是真的和小木匠有染,走也要带上奸夫;要么就是彼此之间清清白白,走也要走得堂堂正正。

不过,经过清风的转述,王绮芳更倾向于相信吴氏是清白的,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王绮芳觉得她和吴氏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同病相怜,只是,吴氏比王绮芳更加悲催——王绮芳至少还有亲舅舅肯帮她出头,而吴氏却连个愿意收留她的人都没有。

所以,王绮芳对吴氏很同情,更产生了想帮帮她的念头,当然,吴氏若是因此而愿意跟她走,那就更好了。

“谢谢二少奶奶,”吴氏紧紧抿着唇瓣,当她在人群中看到那个熟悉的人影时,脸上闪过一抹决绝,她郑重的说:“不管官司能不能胜诉,秀娘都万分感谢二少奶奶,不说给您当牛做马的虚话,秀娘定会竭尽全力帮二少奶奶办差”

不是她没信心,只是周仁美已经有了功名,不似普通百姓那般好对付。

“呵呵,放心,只要你行得正坐得端,公理一定会站在你这边”

王绮芳听出吴氏的担心,笑着安慰道。

笑话,大舅是堂堂吏部侍郎,管得就是大周的官吏们。今年又是三年一次的吏治考核,除非青阳的知县不要前途了,才敢顶风作案呢。

再说了,青州是钱家的地盘,别说是个小小的知县,就是青州府也要卖钱家的面子。王绮芳这边已经把棉布的事情和梅娘和盘托出,钱家二少知道后,早就兴奋的给家主去了信,和家族协商如何做好棉布生意。

如今既知道了吴氏是大周唯一懂得精纺技术人,就算王绮芳不主动拜托钱家,钱之信为了自家的生意,也会积极出手帮忙滴。

有两大家族做靠山,周仁美一个新晋的举人,还真没有什么能力对抗。

“恩,谢谢二少奶奶”

吴氏并不知道王绮芳这边的动作,只当她这是在安慰自己,强压心底的忐忑笑了笑,然后拿着状子下了马车。

“周仁美,吴氏告你无端休妻、停妻再娶、侵吞嫁妆,你可知罪?”

随着“啪”的一声惊堂木,县太爷正式审理吴氏状告前夫的案子,堂下挤满了瞧热闹的百姓。一手促成此事的王绮芳并没有挤在里面,而是悠闲的倚在马车里,半眯着眼睛思索着什么。

或许是被吴氏的事刺激到了,王绮芳头一次开始考虑“她”和赵天青的婚姻。

“唔,如果我身后没有了娘家和舅舅们,而赵天青也有了需要用联姻来结交的贵族世家,那我会不会有一天也沦落到这般境地?”

为了理直气壮的将不受宠的妻子扫地出门,不惜嫁祸栽赃陷害?像周仁美这样薄情寡义且自私无耻的行为,赵天青是不是也能做得出来?另外,就算是赵天青做不出来,谁又能保证心思深沉的赵太太能手下留情?

王绮芳下意识的抚上隆起的小腹,决定从现在开始她要把自己和亲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决不让任何人有机会伤害自己和自己的儿女们“阿嚏阿嚏”

无聊的坐在马车里,赵天青接二连三的打着喷嚏。他从袖袋里摸出绣工精致的丝帕,边擦着鼻涕和眼泪,边有些不耐的踏踏马车地板,“冯管事,还没到吗?”

“二少爷,马上就到了,您再等会儿”

冯铁柱熟练的甩着鞭子,转过头回答道。

“赶紧的吧,我好像着了凉”

赵天青揉揉不太通气的鼻子,没好气的催促道。

“哎哎”

虽然庄子转给了少奶奶,冯铁柱也算是换了主子,但他对赵天青还是非常恭敬——少奶奶也是二少爷的妻子,算起来,清苑山庄还是赵家的产业,他可不敢得罪二少爷咧一盏茶后,马车终于来到山庄的大门外,冯铁柱停下马车,把鞭子放在一边,迅速的搬了条凳放在马车一侧,扶二少爷下车。

“二少奶奶?”闻讯赶出来的倩娘,见到陌生的二少爷后,神情窒了窒,随即想到什么似的说道,“回二少爷,二少奶奶前天去海城了,听说是给海城的三舅太太拜寿呢。估计要一个月以后才能回来”

“什么,去海城了?她挺着个大肚子没事乱跑什么?”

赵天青闻言,拧着眉头说道,“一个月?你确定?我那里还有一大堆的生意要忙,哪有这么多时间干耗在这里?”

“奴婢不敢确定,不过二少奶奶走的时候说过,她许久不曾给舅爷和舅太太请安,这次去了要多待些日子,少说要一个月,多了三五个月也有可能”

倩娘低着头,小声的说道。

三五个月?

那怎么行

赵天青阴着脸想了半天,明年儒商业协会就要改选会长了,今年如果不多做些业绩,让他明年拿什么去竞选会长?

想到这一点,他犹豫了片刻,吩咐冯铁柱把带给王绮芳的补品和药材搬下来,然后连门都没有进,直接调转马头往京城赶。

至此,赵天青也没有留意王绮芳早已不在清苑山庄,赵家也没有人知道王绮芳搬到了哪里

第071章 与佛有缘

“怎么?官司输了?”

王绮芳半眯着眼想事情,眼前突然一亮,她忙抬起手挡在眉间,向着亮光看去,却发现是马车后车门被打开了。

接着,吴氏红着眼睛,双唇微微颤抖的站在马车外,脸上布满复杂的神情,直勾勾的盯着王绮芳发呆。

“不是,”吴氏擦了擦眼角,整个人向后退了两步,恭敬的跪在地上,“二少奶奶的大恩大德,秀娘没齿难忘”

不等王绮芳反应过来,吴氏已经结结实实的磕了三个头,随后站起来上了马车。

“你这是…官司赢了?”

王绮芳被吴氏弄得一愣一愣的,呆呆的问道。

“恩,杨知县认为周仁美休书上所说的‘yin’纯属诬陷,当场判定休书无效,”吴氏坐在王绮芳的对面,语气中透着些许嘲讽,道:“也就是说,我吴氏秀娘是周仁美明媒正娶的正房妻子。而苏氏的身份便有些尴尬——哼,如果周仁美承认苏氏的正室名分,那就犯了‘停妻再娶’之罪,就算是县太爷网开一面不重罚,但周仁美的功名也保不住了;如果周仁美不承认苏氏的名分,那苏氏顶多算是周家的小妾,更是可以任由我处置的奴婢,相信一县首富的苏家定会不同意”

“哦,有意思,”王绮芳回过神来,听了吴氏的话,再想想周家和苏家的反应,也就不难理解吴氏为何如此痛快,“那周仁美是怎么处理的?”

“和离”吴氏双眼满是冷然的光,幽幽的叹了口气,说:“他表示,只要我愿意和离,情愿把当初我娘家陪嫁的所有财物双倍送还,另外还额外给我两百两银子。”

本来嘛,周家的如意算盘拨的叮当响,借故诬陷娘家无人的吴氏偷人,摆出一副受害人的嘴脸将吴氏休弃,接着再娶进对儿子更有助力的新妇,不但昧下了吴氏的嫁妆,还白得苏家偌大一份产业。

更更重要的是,任何人也不会指责他周仁美嫌弃糟糠,另寻高枝。

计划很好,事实反映效果也不错,只可惜,谁能料到吴氏会突然跑到县城喊冤,让事情发生了逆转——周仁美不但污了名声,还赔上了大笔的银子,更得罪了青阳县的首富苏家。

当然,吴氏也知道,自己的官司能赢,多半是面前这位二少奶奶出了力。

想到大堂上腆着脸哀求自己的前夫,吴氏真是感慨万千,前一刻她还是万人唾弃的yin妇荡娃,转眼间又成了被无良夫家恶意陷害的可怜女子,唉,她感慨的摇摇头,随即认真的看向王绮芳:“少奶奶,我知道是您帮了我,给了我重新活下去的机会。没说的,秀娘别的本事没有,唯有一手纺线的技艺还算精巧,而且我也知道,您找我便是为了纺织精棉布…您放心,从今天起,我吴秀娘便是您的人,将会竭尽全力帮您办事”

“呵呵,好,我等得就是你这句话呢,”王绮芳见吴氏终于有了明确的态度,紧绷的弦也松了下来,“对了,你家里还有什么要处理的事情吗?如果没有的话,咱们就尽快回我的山庄。”

“恩,也没有什么可处理的了,当年的嫁妆早就被我贴补了家用,周仁美按单子付我银子,如今银票已经到手,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可牵挂的,”吴氏黯然的摇摇头,想到苦心经营三四年的婚姻却换回几张薄薄的纸,她多少还是有些伤感。

“听清风说,你还有表哥表嫂,如今跟我走了,要不要和他们打个招呼?”

王绮芳敲了敲马车前门,吩咐老钱头起程。没多会儿,马车缓缓驶出县城,王绮芳想起清风说过的话,便随口问了一句。

“他们?哼,不必了,没得让我这个无耻的女人脏了他们家的地界,”很显然,吴氏对她仅有的两个亲人并不感冒,不过王绮芳的话倒提醒了她,吴氏咬着唇瓣想了想,眼瞧着马车要路过林村,她还是开了口,“那个,二少奶奶,我想请您把林家塘的林木匠也带走,成吗?”

“林木匠?”王绮芳一愣,她不解的问道:“你们的事情不是澄清了吗,怎么还带上他?”

“二少奶奶,我、我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吴氏很坚持,“您到了林家塘,见过林木匠后,便知道我为什么建议您带走他”

“好吧,既然是你极力推荐的,那咱们就去林家塘跑一圈”

不知怎的,王绮芳忽然有种预感,或许,在小木匠那里没准儿也有惊喜等着她呢。

清苑山庄里,送走二少爷的冯氏夫妻,回到自己的小院里,相互汇报着各自的经历。

“什么?你把种子给了二少奶奶,而二少奶奶居然还种出了棉花?”

冯铁柱以为自己这些日子的经历够骇人了,没想到娘子一开口,却把他吓了一大跳。

“没错,那日二少奶奶在炕洞里发现了棉花种子后,我见里面的种子都变了颜色,以为都坏死了,便随口送给了二少奶奶,”倩娘也没有想到王绮芳居然能化腐朽为神奇,让收藏十多年的种子发了芽,并且用超过常理的速度开出了棉花,回想到王绮芳搬家时给她说的话,她不无敬佩的说:“王家的人说二少奶奶是丧门星,克母又妨兄,可谁能想到她竟是有大佛缘的人,竟能得到佛祖的庇护”

“佛祖的庇护?什么佛祖的庇护?”

冯铁柱很疑惑,种棉花和佛祖有神马关系吗?怎么娘子说话东一句西一句的?

“哦,事情是这样的,”倩娘便把王绮芳的话转述了一遍,“听说,二少奶奶母亲王太太是位虔诚的佛教徒,长年茹素、与人为善,当年怀了二少奶奶之后,曾经遇到一位得道高僧,那位高僧算出二少奶奶命运坎坷,念及王太太侍佛至诚,便大发善心赠给王太太一串百年凤眼菩提子佛珠。”

“这串佛珠灵性十足,不但能预防百病,还能有神迹发生…当家的,你还记得当日二少奶奶来庄子时,曾经病得只剩一口气?结果,咱这里还没有请来大夫,人家那边却已经恢复健康。你说,这古不古怪?”

倩娘也是听了王绮芳的“故事”后,才猛然间联想到的。

“对呀,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有些蹊跷。难道,二少奶奶全靠那串佛珠才遇难成祥?”

冯铁柱对于初次见到王绮芳的印象,非常清晰。那时,二少奶奶好像流了产的样子,连站起来的劲儿都没有,在无医无药的情况下,短短几天的时间,竟然完全康复了。

只是当时他们夫妻还在揣测王绮芳的身份,根本就没有多想。

如今回过头仔细想想,还真是不正常呢。

“没错,”倩娘起身趴在窗台上往外看了看,见四下无人后,才压低声音说道:“二少奶奶起初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过,后来经历的棉花和温泉的事情后,这才发觉不对劲。经过一番观察,二少奶奶推测,定是佛珠起了神效,让她平安度过危险期,还有呢,二少奶奶刚搬到清泉山庄后,在她卧室的后窗便长出了一棵菩提子树,你说怪不怪?”

“什么?菩提子树?怎么可能?咱们这里方圆百里内,根本就不能种植菩提子树,清泉山就算再神奇,恐怕也不能让佛树发芽吧?”

冯铁柱眼睛瞪得溜圆,话说京城第一大名寺灵岩寺,耗尽几代人的精力和财力也无法成功种植佛门圣树菩提子树,与京城气候条件相似的清泉山,更没有理由自然育成呀。

“嘁,那棵树现如今就长在清泉山庄里,我还骗你不成?”倩娘极不淑女的翻了白眼,“对了,二少奶奶说,这件事千万不能和外人说。她老人家当咱们是自己人,这才没有隐瞒。但咱们也要尽属下的本分,主子的话可不敢乱传”

“咦,娘子,你不是最讨厌别人把你当下人看吗?怎么?”

冯铁柱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不过,他更疑惑自家老婆的态度。怎么几天不见,向来视自己为自由人的周倩娘,突然对王绮芳如此的恭敬?

“没什么,只要能恢复周家的荣光,收回周家被侵占的产业,我就算是给二少奶奶当牛做马也愿意。”

倩娘想起父亲临终的遗言,语气低沉的说道。

冯家两口子这边讨论着菩提子,提前到来的李昌叔和李家两兄弟,也啧啧有声的围着后院的那株菩提子树,惊讶的谈论着什么。

“赵嬷嬷,你也不知道这颗树是什么时候长出来吗?”

李昌叔对赵嬷嬷,当年姐姐的贴身侍女还是很熟悉的。尤其是赵嬷嬷二十多年来,忠心耿耿的守护着外甥女,不离不弃,让他非常感动。

“回三舅爷,奴婢真没有注意呢。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二少奶奶住进来之前,肯定没有这棵树。而且奴婢也向帮工的农户们打听过,他们都没有看到有这棵树呢。”

赵嬷嬷低着头,双手叠放在身前,恭敬的回道。

“哦,这么说,七娘还真是有佛缘的人?”

李昌叔并不信佛,不过,长年在外面行走,倒也见识过不少名刹古寺,也听寺里的和尚说过,菩提子这种圣树,一般在南方湿热的山区生长,像青州这般干冷的地区,并不适合菩提树生长。

可为什么偏偏在七娘卧室的后院突然冒出一棵菩提子树呢?

难道真像七娘所说的那般,棉花也好、菩提子树也罢,都是由那串神奇的佛珠带来的?

李昌叔皱着眉头,双眼掠过远处暖房里的丛丛白朵儿,思绪却飘向二十多年的记忆片段里。

第072章 投桃报李

“三叔,怎么了?”

李靖阔与众人啧啧有声的瞧了半天菩提子树,突然想起什么事,抬起头想问李昌叔,抬眼却看到他拧着眉头沉思的模样,忙关心的问道。

“没什么,走,咱们去看看棉花吧”

李昌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扬起一抹温和的笑,对众人说道。

“好,走吧,”李靖阔见李昌叔并不想深谈,便掩下脑海里刚刚升起的念头,顺着他的话对兄弟们吆喝着。当他路过躬身站立一侧的赵嬷嬷时,随口问道,“对了,绮芳表妹去哪儿了,什么时候回来?”

说实话,虽然大家既是亲戚又是合作伙伴,但主人不在,他们这些做客的人待着也有些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