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

削尖的竹竿利索的插入某一个麻袋里,乌继良握着竹竿的手用力转了转,让竹竿在麻袋里搅和了一番,这才抽出来,捻起上面带着的米粒,点点头,“恩,不错,果然是今年的新粮。”

另一边,六个小管事也每人拎着一根竹竿,学着乌继良的模样,逐一验着货。

周管事站在一旁,看他们验得仔细,便有些心急。

嘶,照他们这个验法,他不就有麻烦了嘛。

撮着牙花子想了想,周管事悄悄的来到其中一个小管事身边,趁着四下无人关注,他塞给小管事一个荷包,“哎呀,小哥,你看能验得快些吗,这八九千石粮食,若是逐一去验,那得验到什么时候呀?”

“这…”小管事捏了捏荷包的硬度,随即悄悄的点头,“好吧,那我就快些验”

说着,拿着竹竿的手便利索起来,几乎是隔着两包验一包,最后干脆就随便抽验。

另外五个小管事那里,周管事也如法炮制,不一会儿的功夫,六个人便都被他的红包收买了,验货的速度足足快了好几倍。

不过,就是这样随机抽查,也似乎不太保险。想到临行前东家的交代,周管事叫来个小伙计,凑在他耳边嘀咕了两句,就见小伙计不断的点头,然后飞速的跑出了仓库。

一个时辰后,仓库外面传来一阵鼓噪声:“周管事,周管事可在?”

“谁呀?”周管事听到动静,疑惑的皱了皱眉头,他跑到乌继良身边说了两句,然后抬脚来到外面。

不一会儿,就听到周管事跟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

“…柳少东,这、这些粮食小的都已经卖给了乌大老板,人家也已经付了定金,现在正在验货,如果没问题就直接付款了呢。“

“哎呀,怕什么,不是还没有交易嘛。得得,您屋里的那些我也不要,我就要院子里的这些吧。我知道你卖给乌继良的是每石七百文,我给你每石七百五十文,成不成?”

“这、这不好吧,人家都付定金了。”

“哎呀,老周,你怎么这么死脑筋?付定金怎么了,只要粮食没有拉走,还是可以商量的嘛。来来,这是五百两银子,你院子里的粮食我这就派人拉走”

说着,外面就有人吆喝着要抬东西。

乌继良一听,那还得了,拎着竹竿就跑了出来,一看真是姓柳的那个兔崽子,正指挥着伙计、家丁抢搬粮食呢。

“住手,他娘的,这些粮食都是老子的,来人呀,赶紧往马车上搬粮食呀。”

第099章 粮食粮食海州离青州并不远,宝船航行了两个时辰后,便到了地方。

王绮芳和李静娘下了船,换上钱家帮忙准备的马车,一路朝青州府衙赶来。

青州府衙这边,石三奶奶派来的亲信也早就等候多时,只等着王绮芳来县衙记档。

待王绮芳一行人匆匆赶到后,两边人马一起进了府衙,府衙里得到信儿的钱家早就帮王绮芳打点好了一切,只等她将契约拿来,在三方证人的见证下,登记入册即可。

“呵呵,谢谢你家老爷并二少爷了,”手续很快就办完了,王绮芳在下人的拥簇下走出县衙,目光瞥了下一旁的紫苑,紫苑心领神会的从袖袋里掏出个荷包塞给钱家派来的管事,“这是夫人给你的酒钱,辛苦你了。”

“不敢不敢,”小管事嘴里说着不敢,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接过荷包,下意识的捏了捏,恩,硬硬的,块头还不小,手指传来的触感让小管事非常满意,脸上的笑意渐浓,略带讨好的说道,“哎呀,夫人真是太客气了,小的奉命给夫人办事,那是小的职责跟福气呀。”

“对了,你家二少奶奶从京里回来了吗?”

王绮芳听了小管事的奉承,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微微一笑。随即,想到许久不见的梅娘,她关心的问道。

“回王夫人,二少奶奶已经回来多日了,今儿早上小的出门的时候,二少奶奶还交代小的,让小的代她给您问好呢,”小管事很会来事儿,明明以他的身份不可能见到内宅里的二少奶奶,但还是帮着梅娘说着好话。

说到这里,小管事还真想起一件事,他弓着身子凑近王绮芳,小声的问道,“还有一事,夫人的粮食什么时候运到?二少爷已经将钱家所有粮铺的粮食清空了,只等着夫人的粮食呢。”

“粮食呀?”王绮芳一边说着话,一边走到马车前,不经意间,她眼角的余光瞥到一旁角落里有人影闪过,眼底涌出一抹笑意,她故意抬高声音,道:“你回去告诉你家老爷并二少爷,就说本夫人已经筹集到了上万石的新粮,明后天便会从海路运到青州。只管让他们打扫好粮仓,准备收粮食即可”

此言一出,四方云动。

青州,郑府。

“上万石粮食?怎么可能?”

郑三阳听完下人的回禀后,拧着眉头坐在堂上,他沉思了片刻,“不可能,整个齐地的余粮加起来也不足一万石,乌继良那边已经收购了一千余石,咱们这里又收了两千石,剩下的不过四五千石,不可能还有上万石的粮食。”

显然,乌继良并没有把自己悄悄收购商县粮食的事告诉郑三阳。

“东家,小的听说商县粮食丰收,您说王七娘是不是从商县弄来了粮食?”

说话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干枯汉子,他躬身站在郑三阳身后,眨巴了两下小眼睛,提醒道。

“商县?”郑三阳窒了下,随即摇头,“更不可能了,会战开始前,老爷我就派了十几个人散布到整个齐地的粮食产地,商县也有人盯着,虽然那里的确获得丰收,但粮食的总产量并不高,撑死了不过四五千石。可那里守着十几个粮商,每人分上几百石,也就把粮食都瓜分完了。”

唔,等等,上次商县的人回禀事情的时候提到了一件事,郑三阳猛然间想了起来,他腾地站起来,对下人吩咐道,“去,马上给商县的人去封信,问问他上回说的大肆收购粮食的商人是谁,是不是王七娘?”

“是,小的这就去。那今天的粮价还涨吗?”

干枯管事连连应道,接着,他想起今天来的目的,赶忙问道。

“涨,怎么不涨,哼,今儿是第七天了,李记粮栈的粮食估计也剩不了多少,我再给他加把火,让全城的百姓们都知道,今年粮食歉收,齐地已经没有了余粮,等大伙儿产生了恐惧后,一定会加快抢购粮食的步伐,到那时…”

哼,我看李记还能撑多久

青州,李记粮栈。

“什么?你说王夫人来青州了?”

掌管李记粮栈的是李昌叔的心腹掌柜之一,原本姓刘,因忠心办事,被李昌叔赐姓李,全名叫李立忠。

今晨,他刚来到粮栈,还没有喝口茶呢,便听到下人的回禀。

一听王绮芳当众说筹来了上万石的粮食,李立忠惊得站了起来,激动的问道:“上万石粮食,夫人真是这么说的?”

“没错,小的听说,王夫人重金买下了石三少爷的海岛,特意赶来青州府衙记档的,”小伙计擦了擦额上的汗,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继续说道,“偏巧钱家的人在府衙有关系,王夫人便托了钱二少爷帮忙打点。夫人办完事后,钱家派来的管事无意间问了夫人一句,夫人便是这么回答的。”

“…不对,不可能的,”李立忠经过短暂的惊喜后,理智再次回笼,他眉头慢慢皱了起来,摇着头说道,“以齐地的粮食产量,不可能有这么多余粮…难不成王夫人这是故意使诈?”

不是李立忠不相信自家东家的外甥女,实在是客观事实放在这里,王绮芳说的话按照常理分析,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呀。

“厄,小的不知道,不过,王夫人说了,粮食这两天便会运抵青州,还让钱家把粮仓打扫出来,准备迎接粮食呢。”

小伙计见掌柜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心里也开始对王绮芳的话产生了质疑,他想了想,喏喏的说道。

“钱家?怎么,钱家也参战了?”

他怎么不知道?

还是,这是东家的新安排?

不行,他要马上给东家写信,禀明青州的事情,顺便再探听探听。

想到这里,李立忠摆摆手,把小伙计打发出去后,自己凝神坐在屋里想了良久,这才提笔给李昌叔写信。

可以说,王绮芳当街说的这句话,不止对手不相信,就是自己人也不怎么确定。

李静娘更是不明白。

回到马车上,待马车骨碌骨碌的行驶起来后,她悄悄的凑到王绮芳耳边,小声问,“表姐,这个玩笑开大了呀,若是此话被青州的百姓传开了,两日后你又运不来粮食,那又该如何?”

尤其是在郑、李两家如此激战的当下,一句话说得不当就有可能找来偌大的麻烦呀。

“呵呵,放心吧,我说有粮食,自然有粮食,”王绮芳神情自若,脸上挂着柔柔的笑意,她淡淡的说,“再说了,我说上万石粮食,但并没有说明会把粮食一股脑的都运来呀。我可以先弄来一部分…前儿咱们收了这么多粮食,即使去掉里面的杂物也能凑个两千石,完全可以先运来帮三舅抵挡一段时间。”

“这,这倒也是个办法,”李静娘听了王绮芳的话,知道她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过,既然话放出去了,做戏也要做足了,她低头想了想,道,“恩,我看可以,表姐,咱们先用那些陈粮抵一抵,我也早命德源号的掌柜们四处寻粮,估计过些日子他们便会从其他地方收来粮食,到那时,我们还可以帮三老爷撑些时候。只要平稳了齐地的粮价,李三老爷的赌局便不会输得太惨。”

“静娘…”王绮芳听了李静娘的话,说不感动那是假的,她紧紧握住李静娘的手,道,“感谢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日后你有什么需要姐姐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姐姐决不推辞。”

“呵呵,自家姐妹还说什么感谢呀。”

李静娘见王绮芳说得诚恳,心里也一阵感动,世间的感情就是如此,有来才有往,有付出才有回报。

闲聊之中,马车已经驶出了县城,穿过干裂的田地,最后来到海边。

上了船,王绮芳命阿大和两个舵手扬起风帆,她要亲自去自己的岛上看看。

宝船行驶了两个时辰,临近下午的时候,他们一行人终于抵达海岛。

“呼,这个地方还蛮大的呀,”下了船,来到陆地,李静娘站在海滩上,放眼望去,只见远处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再仔细一看,树林间还隐隐约约的有个小山包。

“恩,石三少爷曾派人专门打理过,虽然一直没有人居住,但岛上的房舍、田地以及水井一应俱全,”王绮芳亲眼见了自己的岛屿后,心里顿时涌上一股无法言语的满足感,“对了,阿大,这个海岛可有名字?”

“回夫人,三少爷给这个海岛起了个名字叫桃花岛”

阿大提起曾经的主人,眼中闪过一抹伤感与怀念。

“桃花岛?”

王绮芳楞了下,心说话,嘿,这位同仁还是个金庸迷?难道他还想在这里当石老邪,生个女儿叫石蓉?

“夫人,前面就是三少爷修建的房舍”

阿大并不知道王绮芳此刻的想法,他走在前面引路,当他看到那栋崭新的院落后,忙提醒道。

“走,进去看看”

王绮芳回过神儿来,挽起李静娘的手,姐妹两个相携走进朱漆大门。

“夫人,夫人,您快来呀,这、这第一进的东西厢房里堆满了东西”

五斤和几个穿着簇新灰布衣衫的孩子,自上了岛就活蹦乱跳的一路跑了进去,当他们好奇的四处查看的时候,无意间推开了某间厢房的门,诧异的发现房间里居然堆满了麻袋。

“这,这是?”

王绮芳来到麻袋山前,讶然的跟李静娘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自己诧异的眼睛。

一旁的五斤不知从哪里找来一截树枝,用力扎进麻袋里,顿时,白花花的大米入流水般淌了出来…

第100章 搂草打兔(一)“这、这是稻米?”

李静娘呆呆的看着哗哗流出的粮食,良久,她才艰难的说道,“表姐,这、这不是做梦吧?”

“厄,应该不是。”

王绮芳忍住心底的笑,极力做出一副诧异的模样,她伸手接了把大米,用力揉搓了一番后,这才惊喜的对李静娘喊道,“静娘,这真是稻米。”

接着,她也不等李静娘有所表示,倏地转过头,对同样呆如木鸡的众人叫道,“快,快去找找,看看这里还有多少这样的麻袋。”

“是、是”

五斤和几个孩子被王绮芳这一嗓子叫回了魂儿,连忙答应一声,急匆匆跑出门去,分头找去。

阿大、阿二几个也不解的看着房间里满满的粮食,他们虽然没有在这套宅院里住过,但房子修整完毕后,他们陪主人来验收过,并没有见到这些麻袋呀。

难道是主人临出发前悄悄运过来的?

可是,他为何要瞒着家里人?

据阿大推测,这件事恐怕前主母也不知道,否则,她即使要卖岛也会把这些粮食弄走。

“哎呀,表姐,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呀,咱们路上还担心没有足够的粮食,没想到,石三少爷竟然藏了这么多粮食在这里。”李静娘见白花花的大米还在流着,她也学王绮芳的模样,伸手接了些米粒,望着手上白莹莹的大米,她真是替表姐高兴。

不过,高兴过后,她扫了眼一旁躬身站立的四个壮汉,悄声说道,“表姐,万一石三奶奶知道了粮食的事,她会不会反悔?我看,这件事是不是要保密呀?”

“呵呵,不怕,契约上明确的写有岛上的一切俱归我所有,包括粮食”

其实,王绮芳早就想到这一点,所以在写契约的时候,特意加上了这一条。为得就是不留任何漏洞给外人。

而石三少奶奶呢,她听了王绮芳的要求后,还误以为她是要岛上开垦的一百多亩田地的收成,也就是那些不知道怎么食用的‘黄金米’。

如果海岛上种的是其他粮食,石三奶奶定会在卖岛前将粮食都处理掉,可她相公偏偏费心巴力的在岛上试种什么‘黄金米’,也不知道能不能吃,像垃圾一样的东西,石三奶奶自不会放在眼里。

所以,听完王绮芳的话,她非常慷慨的答应将岛上所有的粮食全都送给王绮芳。

这所有的粮食,自是包括地里未收割的,以及库房里的粮食咯。

“恩恩,表姐说的没错,”李静娘一听王绮芳的话,也赞同的点点头,小声的笑道,“呵呵,这回石三奶奶可是失算了,原本她以为将岛子高价卖给表姐,可谁承想,竟是白送了表姐这么一份大礼…啧啧,也不知道其他屋里还有多少这样的粮食,我想这一定是石三少爷悄悄藏起来的,他们家的庶兄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也难怪石三少爷会有这么个准备。”

只是,这么大的事却瞒着自己的娘子,好像有些说不过去呀。

忽然间,李静娘竟然对那个颇有心计的石三奶奶很是同情——唉,能干又能如何,还不是得不到相公的心。

说话间,狂奔出去的几个孩子不一会儿又跑了回来。

可能是跑得太急了,只见他们一个个手撑着膝盖,气喘吁吁的汗水直流。

“回、回夫人,”五斤身体还壮些,他稍微平复了下气息后,断断续续的说,“小的们在、在第二进院子的东西厢房还发现了满满六间房间的粮食,小、小的验过了,那些、那些粮食有稻米,也有高粱,还、还有麦粒。”

“哦,那除此之外呢,还有粮食吗?”

李静娘一听整个二进院子的东西厢房全是粮食,双眼顿时一亮,天呀,满满六间房间的粮食,这、这得有多少粮食呀。

“回、回卢少奶奶的话,没、没了,三进院子里只有一些收割来的‘黄金米’,并没有其他的粮食。”

这‘黄金米’还是夫人告诉他们的,虽然夫人说这种又硬又大的米粒可以吃,但从来没有见过的五斤,还是有些怀疑。所以,他根本就没有把黄金米当做粮食。

“二进院子有六间粮食,而这里也有六间,”王绮芳用力拍了下手掌,兴奋的说道,“哎呀,已经不少了,足够三舅打赢郑氏了。”

“是呀,表姐,这回您这个岛子买得可真值呀”

李静娘见王绮芳如此高兴,也替她开心不已。

虽然自两人相遇后,王绮芳一直表现的很淡然,但李静娘很明白,王绮芳一直在为李三老爷的是焦心不已。

如今,老天开了眼,给表姐送来这么一大堆粮食,相信表姐总算可以放宽心了吧。

屋里的人喜不自禁的欢呼着,屋外不远处的草丛中,一个金黄的小身影无聊的摇了摇尾巴,暗自腹诽着,切,高兴什么呀,还不是本龙子法力高强,连夜弄来这么多粮食,又蹲在这里守到现在,你们还真以为老天会下粮食雨呀。

与王绮芳这边的高兴不同,乌继良那里正郁闷着。

“好呀,乌大老板,你现在翅膀硬了,也想单飞了呀。”郑三阳阴着脸,手里不断摇着两个玉石圆球,随着玉石相碰发出的叮咚声,他叱责道,“怎么,这回商县的粮食都被您买了去,想必乌大老板这回一定能发大财吧。”

哼,还亏他时常想着这个小舅子,想办法提携他,可没想到,这个兔崽子竟然背着他做下这么一大笔的买卖。

前两天,郑三阳忽然想到商县的新粮被某个大粮商收购了去,他担心是李氏或者王绮芳所为,连夜派了人去调查。

等调查的人回了信儿,他这才知道,收购商县上万石新粮的大粮商,竟然是一直依附与郑氏的乌继良,他那个什么事都向自己问询的小舅子。

听到这个消息,郑三阳忽然觉得一阵心悸——一直被他当做心腹的人,竟然也开始想着骗他了。

这种被亲近的人背叛的滋味,让郑三阳分外难受,当下便让人把乌继良叫了来。

“姐夫,您…”听出郑三阳话里有话,乌继良顿时吓得双腿直打哆嗦,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跪行几步爬到郑三阳脚边,苦着脸道,“姐夫,您冤枉我了,我、我收购粮食,可都是为了帮您呀。”

“帮我?那为何不告知我一声?”郑三阳根本不信小舅子的鬼话,他嘭的一声把手里的玉球扣在桌上,压低身子质问道,“没了银子付粮资,宁肯把自己的铺子抵押出去,也不向我求救?哼,我的妻弟可真是为我着想呀。”

这话要反着来听,想想吧,平时乌继良帮郑三阳办事,那次不是预支了银子然后才去行动,而这一回,乌继良宁肯卖铺子也不跟他吭一声,摆明了就是担心他知道了会掺和一把,担心自己的利益被人分了去。

唉,这就是他的小舅子,这就是他好心帮衬的小舅子

“姐夫,不是这样的,”乌继良不敢对视郑三阳的眼睛,两只绿豆小眼躲躲闪闪,他低着头,喃喃的说,“我、我担心若提前告诉了姐夫,粮食却收不回来,岂不是耽误了姐夫的大事?对对,就是这样,我原本就是想着等粮食收完了,再跟姐夫汇报的。”

说道这里,乌继良都有些相信自己的话了,他昂起头,用力扯出一抹笑,艰难的对郑三阳说,“姐夫,现在粮食已经收完了,您看什么时候给您运过来?”

或许,自己独立操作这次粮食交易,他乌继良一定能挣大钱,可这样一来,铁定会得罪姐夫呀;一旦得罪了姐夫,也就意味着堵死了郑家的这条路,那日后他还依仗哪个靠山?

要知道,失去姐夫的扶持,他乌继良就是个普通商人,不对,连普通商人都不如,他可没有忘了,自己这些年得罪了多少人。

如果让人知道,乌继良被郑家所弃,不用姐夫出手,其他的商人便是把他撕碎了。

所以,宁肯拼上这一万多两银子不要了,也不能得罪了姐夫呀。

“…”郑三阳直直的盯着乌继良半晌,最后还是心软了,唉,谁让他是自己的妻弟呢,幽幽的叹了口气,道:“罢了,你下午就让人把粮食运来吧。收购粮食的银子,自己去账房支”

“哎哎,谢谢姐夫,谢谢姐夫”

乌继良一听姐夫原谅自己了,忙不迭的磕头道谢。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

“老爷,老爷,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咱们、咱们被人骗了”

嘶吼的声音由远及近,不一会儿便来到了门口。

屋里的两个人被吓了一跳,连忙抬起头看向门外。

“噗通”一声,门外跌进来一个人,只见他狼狈的爬起来又跪倒,呜咽道,“呜呜,老爷,咱们被骗了”

乌继良看清来人后,油光光的脸顿时变得惨白,他几步扑了过去,抓住对方的领子,用力摇着,“你、你说什么,谁、谁被骗了?被谁骗了?”

第101章搂草打兔(二)

快马加鞭的,乌继良和郑三阳匆匆忙忙的一起来到乌家位于城郊的大粮仓。

“老爷,您看这、这是咱们家的麻袋呀”

乌管事经过一番来回折腾,身上的衣衫早就被汗水打湿了,额上也布满了豆大的汗珠,只是,现在他根本就没有心思去擦,腿脚有些打颤的来到成堆的粮食前,指着地上一包未开封的麻袋说道,“您看,麻袋包上还有咱们‘乌记’的印章…呜呜,这分明就是咱们卖给王七娘的粮食呀。”

“什么?不可能,怎么可能呢,王七娘不是早就把收来的粮食运到青州了吗。怎么会又折回我的手里,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