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继良好像忽然想到了什么,他一把拉住转身要走的胡四,急切的问道,“四哥,四爷,你告诉我,赵家最近是不是做了粮食生意?”

胡四回过头,怜悯的看了乌继良一眼,轻轻点头,“据我在京里的眼线通告,赵二少爷最近大肆收购了一批粮食,可惜被人骗了,那粮食不但是陈粮、霉粮,里面又掺了三分之一的草屑和砂子…二少爷很是恼火,直说要好好整治整治这些粮商”

“天哪”

乌继良听完这话,耳边响起几声炸雷,两脚也被吓得直打哆嗦。

陈粮?掺了砂子的陈粮?

“呕~~”

想到自己将要面临的惨状,乌继良嗓子眼一发咸,一口血涌了上来,整个人也像面条一般软绵绵的倒了下去。

乌记出事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郑三阳那边。

只是,他现在自顾不暇,根本没有精力去管外人的破事。

“你不是说那些小崽子都被送走了吗,怎么现在又落到王七娘的手里?”

郑三阳一想到青州府衙见到的那两个兔崽子,心里杀了他们的心都有,好容易靠着素日跟青州府的关系从府衙里脱身出来,回到家里,就把负责此事的管家叫了来,厉声喝问道。

“老爷,小的确实把人送走了呀,”郑管家被老爷一通臭骂,委屈的不行,搭拉着脑袋,闷声说道,“那天,小的是亲眼看着他们上了南去的马车,小的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就落到王七娘手里了呢。”

本来烧粮草这种事就够缺德了,他还要负责给老爷擦屁股,唉,当下人真是不容易呀。

“你、你个没用的东西,现在还在这里狡辩,怎么,老爷骂你还骂冤枉了你?”

听出管家话里的不满,郑三阳气得抬起脚踢了他两记。

“不行,今天有幸躲过一劫,但明天就不好说了。”

这回儿他送给青州府大笔的银子,对方又看在他儒商的身份上,勉强不把他收押。

但明天王七娘上了堂,在一品夫人的干预下,他郑三阳跟青州府的关系再铁,那个滑不溜丢的官老爷也不会向着他。

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坐以待毙。

“老爷,听说王七娘正在大肆招募佃农,还在大批的收购盖房子的材料,以及各种日用品,您看?”

管家被老爷踹了两脚,倒也不记恨,低头想了想,建议道。

“恩?”郑三阳闻言,忽的转过头,紧紧的盯着管家好一会儿,这才缓缓的点头,道,“是呀,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件事还得王绮芳发话,只要她能放过我一马,这件案子才有转机。”

想到做到,郑三阳在屋里转悠了两圈,把具体的细节考虑清楚后,这才换了外出的襕衫,前往钱府求见王夫人。

“姐姐,您这次是不是又有大动作啦?”

坐在临床大炕上,梅娘看了眼对面的王绮芳,笑着问道。

“也不算是什么大动作,就是想把桃花岛好好开发开发,”王绮芳捻起一颗樱桃,轻轻咬了两口,摇摇头,“唔,味道不怎么好。”

“那是,哪有您京里的庄子出产的好,”梅娘听了对方嫌弃自家的水果不好,不但没有气恼,反而赞同的点点头,道,“唉,自从回到青州后,就吃不到姐姐家的水果了,这里的水果,新鲜是新鲜,可味道就是比不上您家的…”

梅娘一想到王绮芳庄子上产的樱桃、苹果还有那酸酸甜甜的圣女果,感觉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忽的坐直身子,直直的看向王绮芳,“对了,姐姐刚才说要开发桃花岛,是不是要在岛上中桃树?”

唔,这样一来,她不就能吃到美味的桃子了?

说实话,跟王绮芳相交一年多,梅娘对王绮芳已经有种盲目的信任,只要是王绮芳弄来的水果肯定好吃,只要是王绮芳想出的生意肯定挣钱。

这回,听到她要开发海岛,梅娘也开始打起了小算盘。

“呵呵,不是,桃花岛上原本就种了桃树,要不然怎么叫桃花岛呢。”

王绮芳见梅娘垂涎的样子,很是无奈,唉,她算不算是毁人不倦呀,堂堂钱家的二少奶奶,青州有名的贵妇,硬是被她的水果勾搭成这个样子。

轻轻摇摇头,王绮芳笑着说,“不过,我想试试其他的水果。前些日子,我托了船舶司卢少奶奶的船队,帮忙找了些南方水果,想在我的桃花岛上试着种种。这次开发海岛,主要是想把岛上的荒地开垦出来,多种些粮食。”

“恩?南方水果,是不是那些什么岭南的荔枝?”

钱之信走南闯北见过不少世面,连带着,梅娘也或多或少的听了不少异地见闻。

说起荔枝,李唐被大周灭掉前,并没有出现唐明皇这个皇帝,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名句了。

不过,因为南北漕运、海运的畅通,南方的特色水果还是会出现在北方的市场上,这荔枝也例外。

“是呀,这次我让他们带了不少果树苗,像什么荔枝、杨梅、枇杷、椰子等等等等,这些水果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也高呢。”

王绮芳点点头,掰着手指数了数要种的水果。

“哇,太好了,明年我就能吃上这些好吃的水果了吧?”梅娘不自禁的吞了吞口水,开心的说道。

两个人正悠闲的说着悄悄话,这时一个小丫头凑了过来,悄声对梅娘的大丫鬟嘀咕着什么。

“恩,怎么了?”

梅娘依稀间听到了什么求见王夫人,猜着有人找王绮芳,便连忙问道。

“回二少奶奶,门外郑大老爷求见王绮芳。”

小丫头一听这话,连忙屈膝行礼启禀道。

“郑大老爷?郑三阳?”

王绮芳听了这话,楞了下,随即想到今天的官司,便笑着说,“让他进来吧,我去前厅见见他。”

“姐姐,要不要我把二少爷请来?”

梅娘在青州也待了不少日子,自然听说过郑大老爷的名头,一想到他曾经办过的事,她禁不住为王绮芳担忧道。

“呵呵,梅娘,不用担心,他是来求我。”

王绮芳摇摇头,她借住在钱家已是有些不好意思,哪敢为了这点小事就劳烦人家钱之信?

来到前厅,坐在堂上,隔着屏风,王绮芳淡淡的问道,“久闻郑大老爷的大名,不知今日郑老爷来见本夫人,所为何事?”

“小的郑三阳,拜见忠义夫人”

王绮芳自称本夫人,那就是以忠义夫人的名头见客,饶是郑三阳心有不甘,也要按照大礼参拜。

等郑三阳行完礼,王绮芳才悠悠的说,“郑大老爷不需多礼,来呀,给郑老爷看座”

“多谢夫人”

郑三阳偏着身子,半坐在椅子上,听到王绮芳问他‘有何要事’,又连忙站了起来,拱手道,“小的听闻夫人要开发海岛?”

第112章 无奈妥协“是呀,本夫人在东海上买了个小岛,岛上的荒地、荒山甚多,除了已经开垦出来种玉米的一百多亩地,还有大片的土地需要开荒。”

王绮芳对于自己要开发小岛的事,并没有隐藏,这些日子她一直在大张旗鼓的购买各种农具、建筑材料,又放出消息说大量招收佃户,那么以郑三阳在青州的人脉,肯定能知道她这么做的原因。

再说了,开发自己的海岛,也没有什么可背人的,没有必要保密。

轻轻点点头,王绮芳大方的承认道,“为此,我正在招募佃户、泥瓦匠,以及其他一些干粗活的下人。”

“呵呵,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太巧了,”郑三阳抚掌轻笑,脸上一副轻松愉快的模样,他往前探了探身子,带着几分亲热的说道:“小的在青阳县有个砖窑,前些日子刚烧制了一部分青砖和黑瓦,王夫人这里既然要盖房子,不如就让小的略尽点心,把那些砖、瓦给您运去?”

“哦?青砖和黑瓦?”

屏风后,王绮芳顿了顿,想了想问道,“唔,这些东西本夫人确实短缺,只是不知道价格几何呀?”

呵呵,想用点建筑材料就把我收买了?你是觉得你的命太不值钱,还是认为我王绮芳太好打发?

“哎呀,王夫人乃今上钦封的忠义夫人,能给您办事,那是小的的荣幸,哪里还能收钱呢?”郑三阳虽然心里对王绮芳恨得牙根直痒痒,但脸上却不敢有半点表露。唉,没办法呀,谁让他有把柄落在人家手里呢。

脸上露出违心的笑,郑三阳无比谦卑的说道。

“不收钱?那怎么行?”

王绮芳摇头不止,哼,烧了我二千多石粮食,就想这么对付过去?不可能

如果她这次真的轻易放过郑三阳,别说对不起那白花花的粮食,更对不起五斤那几个孩子的辛苦。

要知道,那两个纵火犯都已经逃到了外县,是五斤他们徒步跟了上去,经过好一番争斗才将他们擒获。

虽然五斤当时说的时候,语气很不以为然,但他们身上的淤青还是非常明白的告诉了王绮芳,抓捕纵火犯的过程,并不像他们所说的那般轻松。

如今,好容易将纵火犯抓到,五斤他们又以现身说法的将两个小痞子的心理防线攻破,同意作为污点证人指控郑三阳,几乎是万事俱备只差升堂问案,若是此时她为了郑三阳的蝇头小利就放弃了,那也太愚蠢了。

“另外,”郑三阳见王绮芳一点都不松口,咬牙想了想,继续说道,“听说王夫人还在招收佃农。”

“是呀,这么多的土地,自然要有人耕种”

只是,现在正是夏种时节,佃农并不好招。

至于侠客盟招募的难民嘛,都已经被李靖天优先调去了辽东,轮到她这里,几乎也剩不下几个了。

但桃花岛的开发迫在眉睫,果树苗很快就会运过来,到那时,连个帮忙种地的人都没有,她的漂白空间计划恐怕又要搁浅了。

这一次,能碰巧买到石三少爷的岛,然后利用这个岛做文章将空间的粮食合理合法的拿出来用,已经是无比的幸运了。

而好运不是每天都有的,若是下一次再有急需粮食的事件,她又没有合理的说辞,空间的暴露是迟早的事儿。

所以,桃花岛必须要尽快开垦出来,佃农也要尽快招募齐全。

“呵呵,碰巧的很呀,”郑三阳并没有被王绮芳冷淡的态度击退,依然扬着一抹笑意,道,“小的在青阳县有几个农庄,庄子上签了三十几户佃农,这些佃户种了十几年的地,那都是经验十足的老庄稼把式呀,这会儿小的庄子上的夏种已经结束,如果王夫人不嫌弃的话,不如让他们给您把地先垦出来,待您的佃户招收齐全后,再让他们接手?”

话是这么说,可一旦人上手之后,怎么可能只开垦荒地而不下种?

王绮芳听了这话心里很明白,郑三阳这是想派人帮她种地,好让她平息怒气,然后撤诉。

撤诉?

不可能。

王绮芳无声的冷笑两声,双眼含着一抹嘲讽,刚要开口拒绝,一个小丫鬟匆匆的跑了进来,凑到紫苑身边小声的嘀咕了两声。

紫苑闻言,脸色也顿时一变,打发走了小丫鬟,自己悄悄的来到王绮芳近侧低声道:“夫人,方才青州府派人来回禀,说是齐王对郑三阳的案子很感兴趣,已经派了家里的大管家亲来青州…齐王的大管家是郑三阳娘子的亲舅舅,郑三阳更是帮着齐王打理了不少生意,您看?”

“齐王?”

王绮芳楞了下,随即想到了那日在小县城初见乌继良的时候,听围观的百姓提起过。

是了,当时那人说乌继良的舅舅是齐王府上的管家,而郑三阳又是乌继良的姐夫…绕了一圈,郑三阳竟然跟齐王还有牵扯?

这么一说,这件事还真有些棘手。

沉思了片刻,王绮芳终于有了主意,她笑着说道,“既然郑大老爷这么客气,那本夫人如果拒绝的话就有些不近人情了。但是,太祖有训,朝廷官员及命妇,不得依仗权势与民争利,你的人情我承情,但是这便宜我却不能占。”

“哎呀,王夫人,您说这话就是折杀小的了,”

刚才,王绮芳静默不语的时候,郑三阳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虽然家里的娘子说,这件事舅舅会插手,让他不必太过担心。

不担心?怎么可能呀?

平时,舅舅借齐王的名头做点小事还成,若这回遇到的是不要命、不惧权贵的王七娘呀,想想京城的郑家,那么显赫的人家,还是被王绮芳弄了个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比起权倾朝野的郑家,他娘子的舅父也仅仅是齐王的一个管家,说难听点就是齐王豢养的一条狗,主子高兴了,逗弄两下,给个笑脸啥的。

可一旦遇到**烦,齐王才不会管舅父的死活,而且,很有可能为了给王七娘背后的两位公主卖好,主动将舅父踢出来当替罪羊呢。

与其指望舅父,还不如去求王绮芳,郑三阳想过了,这件事只有她主动撤诉,才会顺利解决。

否则,王七娘若是叫起真儿来,恐怕齐王都要看在三公主和九公主的面子上,高看她几分,到那时,真正倒霉的只有他们郑家咯。

赌‘买树梢’已经让郑家惨败,所幸的是郑家的根基还在,只要他挺过这一关,日后早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所以,这一次,无论如何都不能栽在王七娘的手里。

就是求,他也要求王绮芳放手。

如今,终于听到王绮芳松了口,他高高悬起的心开始慢慢回落,忙兴奋的说,“能给夫人办事,那可是小的的福气。不过,夫人顾虑的也有道理,这样吧,小的卖给您的砖、瓦都是按市价收费,还有那些佃农,您按照市价付给他们工钱就成。”

这话其实还是很有空间的,市价多少?工钱又是多少?还不是郑三阳说了算?

“好吧,郑大老爷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我若是不答应,就太不合适了。”

王绮芳心里长长的叹了口气,其实,刚才郑三阳猜得并不对,王绮芳骨子里并不是不惧权贵的人,相反,她是个重生过一次的人,内心深处比任何人都懂得珍惜,明白‘生之艰辛’的道理。

至于在京城跟郑家交手,她也是看准了时局,在郑家和两位公主之间捡了个便宜罢了。

还有就是自己的草药也入了今上的眼,让今上对她也多有回护。

若非如此,王绮芳绝不敢主动招惹人家,毕竟大周是等级分明的社会,像她这般根基不深的人,还是不要跟权贵闹出摩擦比较安全。

如今,齐王已经旗帜鲜明的表示要保郑三阳,如果她还死抓着对方不放,那就得罪了齐地的地头蛇,她日后还能在齐地安生过日子吗?

经过‘铡美案’一事,她和孩子们已经不能在京城呆着了。

难道她想折腾的连齐地也呆不下?只能远远的跑去辽东或者龟缩在海岛上?

算了,既然郑三阳已经付出了代价,她还是见好就收吧。

“呵呵,夫人请放心,小的这就回去派人把东西和人给您备齐了,等您的宝船到了青州的码头,小的就派人给您运上船。”

方才小丫头的到来,郑三阳也看到了,而且他也感觉到,王绮芳是听到小丫头的回禀后才改变了主意,心里便有些明白,这是舅舅的人到了。

很好,看来王七娘也不是传说当中的那般不讲‘规矩’嘛。

懂规矩就好,知道妥协就好,郑三阳此刻那颗高悬的心才落了下来,说起话来也多了几分底气。

“好,那就麻烦郑老板了,等我的宝船抵达码头后,我会派人联系你。”

再一次妥协,让王绮芳多少有些沮丧,虽然明白这么做对自己和孩子都有好处,但一想到被火焚毁的粮食和五斤得意的小模样,她就有些失落。

唉,这一战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

第113章 小乖收徒第二天,王绮芳撤回了状子。

状子是撤回了,但是官司并没有完全了解。至少,那两个纵火的小痞子不能放。

“夫人,下官也是没有办法,这、这大周律有规定呀,‘纵火者,徒八百里或者杖责二十’。他们两个年龄最大的也不过十三岁,如果杖责二十的话,不死也要落下残疾,依下官之见,还是判处他们流放八百里毕竟稳妥。”

青州府擦了擦汗,一边觑着王绮芳的脸色,一边小心翼翼的说着。

唉,他真是得罪谁了呀,偏偏摊上这么个案子。

一开始是神仙打架,祸及他这个小凡人,好容易齐王大管家出面,说服王夫人撤了状子不再追究,可齐王大管家又有些不忿,说什么居然有这么胆大妄为的小混混,纵火烧了粮食还敢栽赃,如果不严惩,他这个青州府眼里还有没有大周律?

本来呢,青州府一听到大管家的话,也没觉得什么,不就是两个街上混的小碎催吗,弄死他们比弄死两只鸡还简单,便大笔一挥判了他们流放八百里。

可是谁知道,王夫人知道后,很是生气,只问他,状子都撤了,为何还要惩处这两个小孩子。

为何?

娘的,我也想知道为何你们非要按住这点小事不放,想难为他还是啥?

青州府心里暗自嘀咕着,但脸上不敢有任何显露,奶奶的,他一个青州府才几品呀,这个王七娘又是几品?

连郑家都服了软,乖乖的奉上一大船的青砖、黑瓦当赔礼,又以极低的价格将自己家的佃农租给王夫人开荒,放着自家的土地不管,都要巴结她,足见这个王夫人的能量绝非一般呀。

至于大管家的要求,不过是见郑家服软心里不舒服,想找个地方出点气儿罢了。

可他想出气倒也没什么,怎么就又惹上王七娘了呢?

看把这位忠义夫人气得,一进门就板着脸,说话也是冷冰冰的一点温度都没有。

其实,对于忠义夫人的心情,青州府很能理解。

道理很简单呀,那两个小混子一看就被王夫人收拢了,否则不会自首负罪只为掉过头来指认原雇主。

后来,郑家跑去求了忠义夫人,人家夫人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就松口放了郑家一马。

但是谁承想,大管家却又横插了一杠子,非逼着官府将那两个小痞子知罪。这、这不是明晃晃的打王夫人的脸吗?

这事若是传出去,王夫人还怎么收揽部下?

普天之下,想必也没有那个人愿意跟着连部下都保不住的主子吧,尤其是为了效忠她还背叛了原主的人?

“哼,大周律?”王绮芳冷冷一笑,道,“好呀,本夫人不是不遵从律法的人,既然大周律有规定,那咱们还是按规定办事。只是,本夫人有个要求,可否将此二人的流放地点改为辽东?”

“辽、辽东?”

青州府更不解了,比起他最初判处的流放地点,这辽东可是更苦寒、荒蛮之地呀,这、这王夫人是不是被气糊涂了?

“没错,准确的说是辽东卫,”王绮芳点点头,淡淡的说,“可以吗?”

“可以,当然可以,”

只要您别再难为我,您想把这两个人流放到岭南都成呀。

青州府虽然不明白王绮芳此言的目的,但人家这么说,已经表明退了一步提了要求,他若是胆敢不答应,难保对方会恼羞成怒重新状告起郑家来,到那时,才是真正的麻烦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