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经历过一次,已知其中分寸。

安义侯似是放心了些,长长地舒一口气:“他说得胜归来就会提亲,想必婚期也不愿定的太晚,你母亲与我都还没这个准备。”真的是很舍不得。

安义侯说完这些又道:“将你哥哥叫进来。”

徐清欢走出军帐,发现徐青安就像是一棵晒蔫了的秧苗,低着头站在那里,听到徐清欢的脚步声,徐青安抬眼看了看,露出委屈的神情,显然方才徐清欢与安义侯的谈话他已经偷听了一些。

“妹妹…”徐青安喊了一声,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徐清欢点点头:“父亲叫哥哥进去。”

徐青安欲言又止,然后耷拉着脑袋走进了卫所。

“父亲…父亲啊…这怎么办呀…”

安义侯世子爷的声音响彻在军营之中,惊得卫所的郎中匆匆赶来:“侯爷…侯爷怎么了?”

“没事,”徐清欢道,“父亲的精神已经好多了。”

那是好事啊,郎中咂咂嘴,难道安义侯世子爷的表达方式与旁人正好相反,也许听到安义侯世子爷的笑声,才…应该惊慌。

宋成暄一向睡得很浅,不过或许是因为太过疲惫,闭上眼睛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他梦见了魏王府,刀光剑影,鲜血淋漓。

不过很快,这一切都被股淡淡的风吹散了,鼻尖隐约能够闻到淡淡的花香,而他就躺在树下枕着双手,透过木叶之间的缝隙看头顶的蓝天。

湛蓝的天,仿佛能将所有的烦恼都带走。

半晌宋成暄才睁开眼睛,几乎立即地他就发现床边有人在,他伸手握住了枕边的利器,皱眉看过去。

灯影之下,少女握着把团扇靠在床边,已经沉沉睡去,她眉眼舒展,发鬓略微显得蓬松,枕着自己的手臂,露出一截雪白的脖颈。

她曾说过会再来看他,他只当那是客气话,没想到…刚思量到这里,不知徐清欢梦见了什么,嘴唇轻启嘟囔了一声,然后轻轻翘起了脸,那饱满、红润的嘴唇也展露在他面前。

第三百一十二章 一只猫儿

宋成暄常年在外奔波,进出军营之后,大多时候都在男人堆里打滚,刀光剑气,征战沙场,在遇见徐清欢之前,脑海中从不曾思量过男女之情的事,虽说早在十几岁的时候为商贾护货时,就有人送过女子给他,他冷声拒绝了,自然也不曾看那些女子一眼。

每次他回到宋家时,家中也总有一些陌生的女眷在场,那些人都打扮得体,不过留给他的印象也仅限于此。

所以从来没想过,有一日会盯着一个女子的面容仔细地看着,尤其是在她不知情的时候,甚至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想要去触碰她的面颊,更别提那微微弯起的嘴唇。

他自然不会趁人之危,这点定力他还是有的,就连军师都说,他的性子太过冷清,他不可能像那太阳底下被晒得滚热的石头,发着灼人的温度,总有那用不完的热情。

不过今天她离他这么近,毫无防备,唾手可得。

显然趴在床上让她并不舒服,于是她又向他这边凑了凑,离得那么近,她身上淡淡的清香入鼻,就像他梦中闻见的味道。

她那长长的睫毛忽然微微颤了颤,宋成暄立即闭上了眼睛,仿佛方才什么都没发生过,军帐里一片安静,半晌没有再听到动静,他这才又睁开眼睛看了过去。

她真的睡熟了,什么都不知道。

仿佛是被蛊惑着,等他回过神时,指腹已经在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脸颊。

徐清欢做了一个梦,梦见了小时候的事,那时候家中有只小乳猫,她常常抱在怀里玩耍,小猫身上那软软的毛拂过她的面颊,有些痒却又让她觉得十分舒服。

乳猫调皮的很,扬起那带着粉嫩肉垫的小爪子,从她的额头摸到她的下颌,然后停在她的脸颊上,一人一猫玩耍了好一阵子,她伸出手臂将它一把搂入了怀中,这下那调皮精再也动不得了。

她微微翘起嘴角,想要得意的笑一声,怀中那只小乳猫忽然凑过来,用它温暖却又带着些许凉意的嘴,在她唇上亲了一口。

大约是唇上的触觉太过真实,徐清欢忽然从梦中醒来,隐隐约约听到耳边传来床铺轻微的响动。

军帐中的床榻总是太过简易了些,不过好在宋成暄睡觉很轻,一直没有发出任何的响动,他躺在那里手规规矩矩地放好,可能多年养着的习惯,这男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能保持冷静,严守着某些规律。

徐清欢睁开眼睛看过去,宋成暄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转过身去,背对着她躺在那里,至于她方才听到的响动,可能就是他翻身摇动了床板。

他是醒了,还是翻了个身又睡去。

“宋大人。”徐清欢轻唤了一声。

床上的宋成暄一动不动。

看来又睡着了,也不知他身上还热不热,永夜说服了药之后,应该会有所好转。

她应该试试他的温度,不过宋大人的性情一向冰冷的很,她这样贸然动手,说不得会遭他嫌弃,更何况永夜说过,宋大人睡觉的时候手边还有利器,让她小心着点,不要被误伤。

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宋成暄连休息都满身戒备。

徐清欢思量着轻轻摇着手中的团扇,为他扇风驱赶身边的蚊虫。

天还没有亮,外面却传来一声号角,这声音徐清欢已经很熟悉,是在催促将士们起身。

永夜端着水走进大帐,看到眼前的情形不禁一怔,公子还没醒过来。

永夜不禁皱起眉头,公子睡觉都很轻,平日里在泉州时,号角声响起,公子已经穿好甲胄站在大帐外。

这到底是怎么了?

永夜走上前,脸色愈发难看,神情也焦急起来:“公子。”他忍不住喊出声。

徐清欢讶异地看向永夜。

永夜吞咽一口:“公子该不会是晕厥过去了吧!”

永夜话音刚落就要凑上前去,却看到床上的人一动,睁开了那双幽深的眼眸。

永夜松了口气,可不知是不是错觉,他总觉得公子面色不善,好像有种要发怒的迹象。

“我…我去打水来。”永夜说完话,将方才盛满水的盆子端了出去。

军帐中又恢复了安静。

徐清欢有些怀疑地望着宋成暄:“宋大人刚刚醒过来吗?”

宋成暄面露不解,没有回答徐清欢的问题反而道,目光清澈,神情冷肃:“你是何时来的?”

也许真的是她多想了,她怎么会怀疑宋成暄刚刚是在装睡,宋大人不会做这样幼稚的事。

“感觉好些了吗?”徐清欢起身想要去拧帕子,却发现永夜已经将水端走了,她不由地停住脚步。

他坐在床边望着她:“好些了,”似是想到了什么,“你在这守了一夜?”

“也不算是,”徐清欢道,“怕永夜太辛苦,来帮帮忙。”

宋成暄不知在思量什么,目光微微一沉,平日里他这般模样看起来十分威慑人,可不知为何让徐清欢想起了梦中那只小乳猫,不由地她忍不住莞尔。

“在笑什么?”

徐清欢道:“宋大人的伤好些了,我心中自然欣喜,”说完她躬身,“大人想必要处置军务,我就先走了。”

徐清欢放下手中的布巾向门口走去。

“苏纨不是能够操控一切的人,”宋成暄道,“从军中奸细到白龙王,他没有能力做好那些事,就像他扶持的假白龙王,一旦被人察觉就会露出马脚,那些人我已经见过,不值一提。”

宋成暄的话更加印证了她心中推断,徐清欢颔首:“虽说华阳长公主的驸马手中握有权柄,又得圣上的信任,可苏纨所求不过是个白龙王,拥有常州和苏州就是他的最终目的,可王允说过,他背后的人将来必定还世人以盛世。

苏纨的野心虽大却只是要称王而已,苏纨还说过,我坏了他们的大事,定然会有人向我报复,我想那个人应该不会沉默太久,很快就会有进一步的动作。”

苏纨丢了常州,手下人连连失误,那人定然会想要挽回一局,否则他会威信尽失。

这就是他担忧的。

宋成暄道:“你可还在让雷叔查案?”昨日里他没有看到雷叔和那仵作娘子的身影。

徐清欢点点头,正要说话。

只听外面传来永夜的声音道:“大人,京中刑部、大理寺来人了。”

永夜私底下都会称呼宋成暄公子,如今叫他宋大人,也就是说永夜身边应该有旁人在,徐清欢向前走两步,借着军帐帘子的缝隙向外看去。

果然有两个人站在那里。

其中一个一身官服,看起来风度翩翩。

那是李煦。

第三百一十三章 敌意

永夜禀告完站在了一旁:“两位大人稍等,我们宋大人很快就会出来。”

李煦和大理寺正常悦日夜兼程来到常州,听说宋成暄打了胜仗正在营中,两个人不敢耽搁立即前来,那假白龙王的事,只有宋成暄知晓,错过这个询问的机会,就要等到宋成暄再次出征归来。

少则数日多则几个月,这样拖下去只怕核审少了文书,朝廷会怪罪。

此案涉及华阳长公主驸马苏纨,苏纨在常州被抓,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圣上龙颜大怒,朝堂上拂袖而去,将自己关在御书房整整半日,秘密召见皇室宗亲、大理寺卿前去商议,苏家满门都被送入大牢。

这一次长公主不会救苏家人了,所有与苏纨有来往之人全都如惊弓之鸟。

王允和张玉琮案子之后,刑部、大理寺还没缓过一口气,又被这桩案子压得动弹不得,虽说这差事不好做,但同时也是个晋升的机会。

李煦入职刑部之后,开始将刑部所有案子重新区分归档,所有互相有牵连的案子都会进行标记,犯人祖籍、出身都经过了核查编入册子之中方便进行查阅。

开始的时候众人只觉得这位新入职的李大人恐怕太过痴傻,无端为自己增添繁重的文书工作,刑部的案档不能带出,李煦几乎就睡在衙门中,还好他的记性极好,将案卷看过一遍就能牢记,是常人所不能及,竟然短短数日就将近年的案子整理了大半出来,这样的做法平日里倒看不出多少效用,却在这时候,突然驸马出了事,整个刑部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要如何下手,李大人却很快就将这些年所有与苏家、驸马相关的案卷拿出,算是解了刑部燃眉之急。

也因为这般,刑部尚书将这次最重要的职司给了李煦,等这次的差事办完,李煦就会成为刑部尚书身边的红人。

常悦不停地擦着额头上的汗,李煦倒显得十分的平静从容,他的目光将周围仔细看了一遍。

军营中一切井然有序。

当年李煦也曾过去北疆的卫所,号称大周雄师的胡家军,不过就是表面威武罢了。

李煦收回目光,重新看向宋成暄的军帐,意外地在角落里看到了一只穿着绣鞋的大脚,他立即想起徐清欢身边那圆脸的丫鬟。

李煦只觉得心一沉,不由地皱起眉头,心头莫名地涌出几分异样的感觉。

徐家丫鬟在这里守着,难道徐清欢就在军帐之中。

此时天还没有大亮,徐清欢在这里,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

李煦目光微微涣散,此时此刻竟不知自己在思量些什么,直到那大帐的帘子被掀开,他才凝神向看过去。

宋成暄走了出来,多日的征战让他身上更添了几分威武和杀气,此时此刻目光烁烁,精神充沛,不像是刚刚经历了苦战之人。

大约是发现李煦正在看他,宋成暄目光微沉与李煦的视线撞个正着。

火石电光之中,杀机顿现。

虽然眨眼的功夫,就恢复如常,两个人都心知肚明方才发生了什么事。

宋成暄淡淡地道:“让两位大人久等了。”

也许是感觉到了气氛有些紧张。

“是我们叨扰了,”大理寺正常悦立即道,“来的路上就听说,宋大人浴血奋战打了胜仗,刚刚登岸休息两日,实在不该现在前来,然我等职责在身,着实不但怠慢…还请宋大人多多包涵。”

常悦说完这些,满面笑容地看向李煦:“这位是刑部主事李大人。”

宋成暄冷声道:“我与李大人有过几面之缘。”

不等李煦和常悦再说什么,宋成暄道:“既然两位大人奉命前来,就随我一起去中军大帐,向总兵大人禀告。”

李煦跟随宋成暄一路向前,仿佛方才种种不过就是个意外,他又恢复了平日里从容的模样。

眼看着军帐前的人都离开,徐清欢这才撩开帘子走出来,会在这里看到李煦她并不觉得意外,李煦一向都懂得把握时机,既然入职刑部,这样的案子怎么可能错过。

“大小姐,”孟凌云迎上前道,“您快去看看吧,世子爷疯癫了。”他守着世子爷一夜没有睡,生怕世子爷用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下三滥招数,方才就刚刚打了个盹,然后…就出了大事。

徐清欢皱起眉头加快了脚步,还没走到父亲养伤的军帐前,就看到一个穿着甲胄的人快步向这边跑来。

“妹妹,”徐青安一脸笑容,在徐清欢面前打了个转,“你看我怎么样?威不威武?”

徐清欢愣在你来,没想到孟凌云说的疯癫是这样的意思。

徐青安似是想通了什么,笑容爽朗:“这次宋…宋大人出兵攻打倭人,我也跟着前去,都说他用兵如神,没亲眼所见,怎么能轻易相信,我就跟过去好好看看他有什么本事。”

徐清欢心中一暖,没想到哥哥主动去军中历练是为了她。

“世子爷,”孟凌云吞咽一口,“您没疯啊?”这事发生在别人身上很寻常,但…世子爷这般…就…他情愿相信世子爷疯癫了。

徐青安一巴掌拍在孟凌云肩膀上,将孟凌云打得一个趔趄:“你也跟小爷一起前去。”

“不,不,”孟凌云将头摇得像是拨浪鼓,“小的可做不来这些事。”再说,他目光落在凤雏身上,他走了谁去帮凤雏找吃食,再说还得保护大小姐,他身上任务重大。

几个人说着话,安义侯所在的军帐之中传来阵阵笑声。

“是有谁来探望父亲吗?”徐清欢问过去。

徐青安点点头:“听说是祖母那边的姻亲,听说父亲重伤特来探望。”

祖母那边的姻亲?

徐清欢一时想不出是谁:“我进去看看。”

徐清欢向前走去,孟凌云就要跟上,却被徐青安伸手拦住:“小爷问你,小爷现在是不是很英俊。”

孟凌云点了点头:“是…世子爷的确看着英武许多,就像…天边的一颗星星。”

徐青安听得这话心中说不出的舒畅:“那小爷问你,小爷如今的模样比那宋…某如何?”

孟凌云仔细思量。

徐青安心中已经要笑出声来,他已经是繁星,宋成暄又能如何?无非皓月…

徐青安道:“快说,不准说皓月,也不准提朝日。”

孟凌云这才期期艾艾地道:“如果能够比较的话,那…那世子爷是一颗星星,宋…宋大人就是那剩下的所有星星。”他发誓这话说出来已经十分违心,希望世子爷能够满意。

徐青安睁大了血红的眼睛仿佛要吃人:“你敢再说一遍。”

第三百一十四章 杀人不眨眼

安义侯听着军帐外的动静,本来看到儿子穿上甲胄时的欣慰之情,立即去的干干净净。

换了一层皮,瓤还是那般硌牙…一点都没有变。

安义侯看向床边的人,眼前这个人自称是姨母的庶孙,安义侯微微皱起眉头,平日里都是母亲与姨母家中来往,他也是宴席上见到一些后辈子弟,不过那都是嫡出,至于庶生之子他不曾有任何印象。

那人露出爽朗的笑容:“世子爷这是真性情,军营中的人都这样,没有太多的规矩。”

安义侯道:“你怎么会到这里来,家中可都还好吗?”

那人摸了摸头,露出几分尴尬的神情:“我其实也不知晓。”

这话怎么说,安义侯倒愣在那里。

那人仿佛正琢磨着要如何再开口,只听有人禀告:“大小姐来了。”

那人的眼睛顿时亮起来。

徐清欢撩开帘子走进来,一眼就看到了父亲床前的人。

看到这张面孔她不禁一惊,相隔一世,又经历了那么多人和事,没想到今生会在这里遇见。

此人叫崔颢,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凶徒,一夜之间杀人二十三口,让京城乃至整个大周为之震惊。

崔颢案也是李煦在京中办的第一桩大案。

崔颢不但凶残而且贪财,他将进京面圣的顺阳郡王一家杀死,夺其钱财,连夜逃窜,行径极像那些杀人越货的贼匪。

衙门被其手段迷惑,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追查京城附近的贼匪,案情却始终没有进展。

刑部、大理寺许多官员被问责。

就因为刑部缺少人手,刚入仕的李煦才能跟随侍郎问案,李煦问此案时发现,与其余被杀的二十二人不同,顺阳郡王被杀之前,眼睛中被刺入了一支碧玉簪,推断这桩案子并非贼匪劫财而是仇人报复,重新寻找线索,最终追查到了崔颢。

崔颢当时为北疆卫所百夫长,在军中颇有些名声,其杀人之后,若无其事地回到北疆卫所,行为举止与往日并没什么不同,看起来完全不像那杀人之后脱逃的恶人,而且顺阳郡王进京携带了许多贵重的细软,那些东西也不翼而飞,崔颢整日住在军营之中,身边并不见有那些东西。

李煦进军营查案,遇到不少的阻碍,北疆的军户和百姓都认为李煦为了查案故意冤枉崔颢,就连驿馆的驿丞也冷脸相对,那一案查的极为困难,还好最终就在崔颢想要再度行凶之时被李煦捉个正着。

崔颢被抓之后,并没有太多坚持就供述了如何潜入顺阳郡王身边杀人,之所以向顺阳郡王下手,只是听说顺阳郡王行为不端,他要为百姓除害,朝廷自然不信崔颢的说辞,对崔颢严刑拷打,崔颢却始终不肯改口,朝廷无计可施,只得作假供词称崔颢是见财起意,用药迷倒顺阳郡王的护卫,然后下杀手。

李煦觉得崔颢虽然杀人,但明显隐瞒了许多内情,比如从顺阳郡王身边抢来的财物在何处,崔颢只字不提,而且以崔颢一人如何能对付那么多郡王府护卫。

刑部、大理寺也知此案还有端倪,可那些对他们来说都已经是小事,杀害皇族的人被抓,所有与崔颢有来往之人都被盘查,李煦说的疑点也只是猜测而已,再不结案恐怕引起皇上震怒,于是崔颢被正法。

也就是那时候李煦笃定此案与凤翔案一样有幕后主使,至此之后,李煦就在为找那幕后之人而奔忙。

现在一切都变了,所有案子都已经不似前世那般发生,可现在崔颢却来了这里,而且是以徐家的姻亲身份前来相见。

奇怪,为什么前世今生如此不同。

安义侯道:“去年我还去过郑家,未曾听你祖母和母亲提起你…”

崔颢立即道:“侯爷是怀疑我的身份,也难怪,如果有人来这样向我认亲,只怕已经被我丢出去了,没想到侯爷还与我说了这么久的话。”

安义侯愈发觉得崔颢这话奇怪。

崔颢又摸了摸头:“就算侯爷觉得我是骗子,那也没有错。

我是庶子,又曾被拐走,一直没能再认祖归宗。”

崔颢说完这话,安义侯才明白过来:“原来如此,不过…你说被拐走可有凭证?”

“就是没有,”崔颢尴尬地一笑,“如果有了,郑家就不会觉得我是无赖、骗子,生我的姨娘已经过世了,父…郑大老爷也久病在床,我离开家太久,郑家上下已经没人能认出我的模样,除非我能找到当年拐走我的人伢子,我是曾找到过那人的消息,只不过他作恶多端已经受到报应,人早就被朝廷抓到正法了。”

安义侯道:“这么说,已经没有人能够为你作证,你被拐走时多大?何以认定自己就是郑家人。”

崔颢笑道:“我被拐走之后,人伢子将我卖给一家做下人,那家院子外有棵桂花树,每次思念姨娘和家中时,我都会去那树下哭,因为姨娘院子里也种着桂花树,姨娘的名字就叫桂娘。”

徐清欢看着崔颢,如果他真的是郑家人,为何前世直到死也没有透露出这话。

徐清欢仔细思量前世的过往,就在崔颢被抓之后,她的婶婶郑大太太来京中也提及了这桩案子。

后来她与李煦成亲,郑家人曾前来恭贺,前世郑家与李家关系不错,特别是李煦做了卫所指挥使之后,郑家前来投奔,郑大太太女儿郑姝还嫁给了李家子弟。

她也听说郑大老爷曾有一庶子,不过已经夭折了。

安义侯沉默片刻道:“等我伤好之后,就去郑家打听打听,若你说的都是实情,也许还能找到办法解决此事。”

崔颢眼睛一亮,不过很快他就恢复平静:“那也需要真凭实据,恐怕侯爷去问也是为难,我追查那些人伢子到常州来,听说有个吴大娘甚为通晓人伢之事,我就追查到了吴家,到了之后才知道吴大娘已经被衙门捉拿归案,坊间都说是位徐大小姐将人带走的,我仔细查问原来那位徐大小姐就是…安义侯府大小姐。”

第三百一十五章 宋大人不是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