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姑姑显然料到了会有这样的结果,眉头紧紧蹙了起来,“贵妃得知这消息时,皇上那边已传了消息,说是会好好计较一番,待到问问平国公的意思再说。秦太妃出来时却欢天喜地的,好像事情立时就准了一般。”

秦太妃娘家不过是小小的县丞,因为美貌被封了妃,娘家也受了先帝恩泽,这才由县丞升为了吏部的给事中,官职虽不大,但因是在天子脚下,又是吏部,这几年家中也十分殷实。“您是不知道,那秦太妃十分的卑微,就连皇上也不好说什么的,还说就是不做平妻,做个妾室也是好的…”

林夫人大怒。(未完待续)

 

第八十章 婚事(四)

绮户春80,章节目录 第八十章 婚事(四)

这么多年,在燕京城中,发生过许多奇闻怪事,林夫人也听过不少了 。

但却是头一回听说有人求皇上赐婚做平妻和妾室的,说是平妻,其实比正妻到底挨了一头,不过比妾室要略高一些罢了。说到底也是五十步笑百步,更何况大户人家甚少有平妻一说,通常都是那出门在外的商人们才闹出这些事情来。

林夫人又是恼怒又是不屑,但有火也不必当着宫里来报信的姑姑发作,再三按捺,说出口的话仍带了浓浓的火药味,“我往来宫中也有不少次数了,竟不知我们秦太妃还有这样的体面!”说是体面,其实也是讽刺。好人家女儿,谁不愿堂堂正正做正妻?

就是那寒门小户,好歹也是一门的主母,比做妾室不知要自由多少。至少娘家是被婆家当成正经亲戚走动的,而妾室的娘家,对于婆家而言,根本不算姻亲,最多妾室有喜,派人去她娘家通知一声也就罢了。遇到那厉害的主母,别说是让妾室见不着娘家人了,有得是法子折腾,到时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娘家还能来问个不是不成?

“到底是小门小户,只知道看眼前…”那姑姑跟着附和了两句,话锋一转,“皇太贵妃特地去打听了一番,听说秦太妃娘家这些日子颇不安宁,放印子钱被御史弹劾,若不是念着她服侍了先帝一场,皇上只怕没有这么容易轻饶。”

原来如此。

但才被人揪住了小辫子。就想到要将自家小姐嫁入平国公府,这可真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林夫人自小便在锦绣膏粱中成长,对于秦家这样的人家不是很看得上眼,此时更添了七分轻视之心,“皇太贵妃怎么说的?”

“皇太贵妃说,二小姐不必担心,国公府有国公府的规矩,真要是进了门,二小姐只按规矩行事也就是了 。再说,谁又知道平国公那边是否答应呢!”若是皇上松了口。和平国公府是否答应,已经没有多少关系了吧。

林贵妃自先帝驾崩后,被封为了皇太贵妃,带着小皇子搬去了沉香阁,皇上偶尔也会去问安。因皇太后早已仙逝,这一脉里面,仍以林贵妃为最尊。她若是开口。皇上也会听上一些。只是看林贵妃的意思,大有借着林清音之手敲打秦太妃之意。

似乎是怕林夫人误会,那姑姑特地解释道:“这话也只是秦太妃自己露了口风,皇上那边到底是怎样的打算,还未可知,若是有什么事,皇太贵妃自然是要出面说上几句的。”“多谢皇太贵妃如此费心。”林夫人微微颔首。“这事我会好好同二小姐说的。”

那姑姑点点头。忽而笑了一声,“皇太贵妃还说,那些魑魅魍魉即便进府,也入不了仙班…”意思是名不正言不顺,终究是要被林清音压上一头吧。林夫人何尝不愿意见到秦家吃瘪,只是她更心疼女儿。做了正室固然可以将妾室拿捏住,但若是走了皇上那一关,林清音也不好下狠手。一面传出什么话来。

于此让她到时候磨这秦氏,还不如在一开始就将她进门的希望扼杀。

林夫人就真诚的望着那姑姑,说道:“皇太贵妃的意思,我也明白,只是我们二小姐尚未进门,若是皇上准了这事,不单单是我们二小姐脸上无光,就连我们林家,也颜面大损。”对于秦家这样的小户人家来说,名声不过是锦上添花,对于林家来说,却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那姑姑也是个妙人,只是皇太贵妃也没有十分的把握,不好将话说满,只含含糊糊的说道:“昔日秦太妃和皇上也并没有什么来往…”皇上之所以愿意和她周旋,也是看在先帝的面上吧。毕竟去世不久,也不好这么快就冷落那些后妃们,否则,岂不是令人心寒?

林夫人也没有继续说下去,横竖皇太贵妃心里有数就成,也就吩咐冯妈妈赏了那姑姑二十两银子,命人送她出门 。冯妈妈折返回来,见着林夫人坐在榻上默默无言,也知道她心里不好受,就安慰道:“这还是八字没一撇的事情…”

林夫人苦笑着摇头,“我是怕开了这个头,日后没完没了的…只是以皇上至尊,赐婚做平妻和妾室,岂非叫天下人笑话?”顿了顿,又说道:“只是这次皇上话没有说死,我就怕皇上也起了那意思…”

冯妈妈不禁打了个寒战,“皇上为什么…”毕竟涉及天家之事,冯妈妈做下人的,也不好多做议论。林夫人面上满是苦涩,“现在是还早,可二十年以后呢?人不能只盯着脚尖,那时候,小皇子就该成人了…”说的含含糊糊的,冯妈妈心头掠过了一丝困惑,不解的看着林夫人,不知该说什么好。

主仆二人正说着话,林清音来了。才进门她就有所发觉,屋子里的气氛和往昔不同,显得有些冷清。又从金英口中得住宫里来过人了,开门见山的问:“可是宫里有什么不妥当?”林夫人知道瞒不了自己女儿,索性就一五一十说了出来:“…皇上到底是何意思,还不知道。”

林清音顿时浑身发凉,靠着墨紫的搀扶才勉强站稳了身子,这还没进门呢,就先有了妾室!岂不是在打她这位正房妻子的脸!只是在林夫人跟前,说什么也不能太显露,以免白白叫她伤心。

“母亲!”再如何忍耐,泪水还是盈满了林清音的眼眶,从赐婚开始的委屈,到现在一股脑的涌了出来,令她越想越难过,几乎就要落下泪来,“我听说秦太妃并无所出,从前是得宠过,可后来…皇上大可不必这样看重她!”

说完这句,愣住,电光火石之间,她突然想到了什么。

********

这些日子一直郁郁寡欢,没什么心情写字,不过今天想了想,确实该振作起来了。过去的,终究会过去。明天开始开始走上正轨,和从前一样,希望大家多多督促,子夜骨子里就是个米虫呀~(未完待续)

 

第八十一章 婚事(五)

绮户春81,章节目录 第八十一章 婚事(五)

之前的愤怒,委屈,一瞬间消失于无形,只觉得深深的恐惧 。

皇上的确不必看重秦太妃,不过是先帝的妃子,出身不算好,份位也不高,充其量就是以色事人,并不值得皇上费许多的心思。但是这一次,皇上却并没有当面拒绝,甚至还让秦太妃传出了皇上或许会同意的传言。

那么可想而知,当时皇上的态度一定是含含糊糊的,以他的地位,何须对秦太妃如此。分明就是他自己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只是一时之间还唯有决策罢了。而贵为九五之尊,却要为平国公的妾室操心,这本身就很令人难以置信了。

林清音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皇上想抬一个贵妾或者平妻,来对她进行约束,好使平国公的后院势力均衡。但平国公一夜间平步青云,本身就是皇上的亲信,想不到他对他还是这样的不信任。

林清音出身高门,而林夫人只有这么一个嫡出的女儿,对待她势必和对待别的女儿不同。皇上如此为之,或许是对林家和齐家的联姻并不放心。一开始拉拢燕京城的公卿世家,之所以选中林家,也不过是为着只有林清音这么一个适龄的嫡女。皇上有皇上的政治考量,林家在这种情况下,别无选择。

谁知道皇上疑心这样重!

小皇子跟随在林贵妃身边,一直不事张扬,尽量不惹出任何麻烦。这些事林夫人偶尔也曾提起过。只是论理来说,先帝过世以后,有皇子的妃子们,就应该跟随儿子去封地了。初时林贵妃诞下小皇子,在宫中休养无可厚非,可现在小皇子一天天长大,难道还能拘在深宫不成?

初时倒不觉得什么,现在却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林贵妃对于皇上的那点恩情,只怕他早已忘记,现在剩下的唯有猜忌和怀疑。要知道皇上现在是正值壮年。可再过上几十年,那就风水轮流转了,那时候小皇子,也不过二十岁出头吧,正是最好的年华。若是那时候齐家和林家联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林清音深深打了个寒战。

林家枝繁叶茂,嫡系唯有林侯爷这一脉。但旁支出了很多将才,大部分都在军中历练多年,就连林夫人也能提刀上马,箭无虚发。可想而知林家在军中的地位,只是早些年从老太爷开始,就勒令子嗣们不得从军,就连家中也甚少提起这些。以免风头太盛。引起皇上忌惮,招致大祸。现如今看来,老太爷所言,字字句句都是箴言,二十年前,他就已经预料到了今日的结局。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林清音不得不庆幸自己的兄长们都没有从军,哪怕是林镇邪那扶不起的。也比给家族带来祸患的子弟要好上太多。但是林家在军中势力早已根深蒂固,单单靠几年的光景,根本不可能完全抹去。再者,这几年军中并没有出什么能干的将才,以至于还有人不时想起多年前的林总兵,带着三千铁骑驱逐鞑子出天山的英勇事迹。

林家这些年一直处事低调,遵守中庸之道,只是没想到这样,还是让皇上惦记上了。

林清音就深深的叹了口气,一抬眼,就见林夫人担忧的看着自己。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对上林夫人悲悯的目光,再也挂不住了。慌忙垂下了头,却见一只手覆上了自己的手,“清音,不管皇上怎么想,你要记得你是林家的女儿。到了万不得已的一步,我们争取和离。”

看来,林夫人也猜出了其中的关节,只是说出的这句话,却令林清音怎么也无法高兴起来。或许林夫人,对这门亲事,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吧。只是做母亲的,在女儿尚未出阁之时就做下了这样的准备,可想而知心里是怎样的挣扎和痛苦。

林清音就深深叹了口气,反手抓住了她的手,“母亲,若是当真是那样的结果,我宁愿是秦太妃的娘家侄女 。”林夫人一愣,旋即明白过来,眼中已有了些许欣慰之意,“这事我会告诉你父亲的。”不管怎样,有林侯爷出面,这事情总不会发展的太差。秦太妃娘家不过是七品小吏,皇上要抬举谁的女儿,总不能比七品更低,倒还不如就选秦太妃的侄女呢!

至少娘家地位低一些,才更好拿捏。但林清音又担心那小门小户的女儿没见过什么世面,眼孔太小,到时候不按照规矩行事,折的可不止是她的颜面。若是好相与的,大家和和气气的,也就罢了,若是那难缠的,只怕日后要费上不少心思。

窗外云淡风轻,林清音心里却和沸腾的油锅似的。婚姻就是女子的第二次投胎,尚未踏入齐家门,就已经预先知道了即将面临的艰难险阻,只怕到了出阁那日,在那大红的喜庆之色中,她心里却唯有悲凉罢了。

圣意难测,谁又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情!

林清音只觉每一日都变得难熬起来。

如今正是春日,林远攸婚期在即,林夫人再如何心焦,却也不能搁下长子的婚事。私下里同林侯爷不知说了多少次,只是始终不见有什么消息传来,宫里也再没有姑姑出来报信。就这样过了将近半个多月,林清音的心情一天比一天恶劣,到最后,对这门亲事已经充满了深深的绝望。

林夫人眼见着女儿脸色苍白,却也说不出劝慰的话来,想到从前的笑语嫣然,眼中一黯,强笑道:“今日厨房做了几样你最爱吃的小菜,都尝尝看。”林清音什么也不想吃,平日里喜欢的菜,现在看着,只觉得油腻反胃。但也不忍拂了林夫人的好意,只每一样都略尝了一尝,吃了小半碗饭,就放下了碗筷。

林夫人看着,也唯有叹息罢了。

母女二人,相对无言。林碧蓉也是聪明人,虽不知道其中的内情,但也适时的垂下了头,不发出半点声音。这时却听丫鬟来报,侯爷回来了。(未完待续)

第八十二章 婚事(六)

绮户春82,章节目录 第八十二章 婚事(六)

母女二人精神都为之一振,林夫人更是站起身来,亲自迎了出去 。

林侯爷看起来精神头很好,昂首大步跨了进来,见了林清音,越发显得红光满面,“皇上说,秦太妃的娘家侄女年岁太小,索性赐给了赵太妃的侄子,正好是天作之合。”这个赵太妃,林清音之前可是听都没有听说过,可见得此人在宫中并不受宠。

不过,这里传达出的消息还是喜讯,林清音松了一口气。

皇上就这样放过了林家。

这些日子以来压在心里的石块终于被挪开了,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林夫人顿时就高兴了起来,看了林清音一眼,抿着嘴笑,“这下可以欢欢喜喜迎着你大嫂进门了。”林清音微垂了眼睑,一时间心里泛起了百般滋味。她实在不知道,这样担心受怕,忧心忡忡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

自打重生以来,除了之前几件事是按照原来的轨迹来走,其他的一切事情,都越来越脱离她的掌控,让她有深深的无力感。或许,这些事情就是串连在一起的珠子,一个落下了,其他自然会跟着落下。从她想方设法拒绝了曲瑞之的求娶以后,以后发生的种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一念及此,林清音忽而觉得有些愧疚和不安。

这么久以来,她一直想着自己的心事,自己的委屈。竟忽略了林夫人作为母亲的心情。其实说到底,也是上辈子的悲剧让她心中有了阴影,以至于一开始听说这门婚事,便不大看好。自己尚且这般消极,又如何能指望别人积极起来?

林清音暗叹了口气。

母女二人都不说话,气氛就变得有些冷清起来。林碧蓉正欲说些什么来打破现在的尴尬,却听林侯爷干咳了一声,自己端了茶盏,随口问道:“远攸的婚事准备的如何了?”提起大儿子,林夫人的脸色更是灿烂了三分。一双眼睛也变得炯炯有神,溢满了光泽,“一切都妥当了,现在只等新人进门了。”林侯爷微微颔首,林夫人就叹了口气:“只可惜二少爷身子尚未大好!”

林侯爷神色黯了黯,对于这个儿子,心里终究有一丝愧疚。嘴角微嗡,说不出话来。

“我听说这些日子二哥一直在闭门苦读,想来身子已经大有好转…”林清音笑了笑,“即便是迎亲当时不能出去凑个热闹,哥哥和嫂嫂的日子还长着,多得是喜庆的事!”新妇进门,接下来自然是子嗣问题。林夫人见她说的含蓄。微微一笑。却不挑破。

林侯爷却没有注意她的弦外之音,只听说林镇邪下炕了,也颇有些安慰:“那就好,那就好。”一连重复了几次,可想而回是真正的欢喜。林清音看着父母带着淡淡喜悦的面庞,刹那间,大为羞惭。

父母说起大哥时,神色总是格外的柔和。而提起她时,笑容再如何灿烂,终是有些勉强。她的婚事,到底成了父母心头的心病!

只怕林夫人怕她伤心,一直以来甚少提起,但掩耳盗铃的作为显然没有降低她心中的难过和惋惜,不过是怕提起来大家彼此伤心罢了。林清音越发觉得自己做的不妥,就是皇上赐婚令她不满意,可又怎能因为这样而失了信心?

重生已经是上天的恩赐,这样的恩赐,不会再有第二次 。若是这次再出现上一世的结局,她就真真要在那黄花路上,忘川河畔了。她自然没有注意到,一直静静坐在一旁的林碧蓉,若有所思的看着她,目光闪烁。

回屋以后,林清音破天荒的吩咐丫鬟:“去给我寻几匹松江布来。”松江布质地柔软光滑,多半是大户人家用来做亵衣的首选。墨紫没有多想,亲自去了库房,挑了几匹雪白的松江布。林清音摸着那光滑的布匹,微微颔首,“你们都下去,墨紫留下。”

众人面面相觑,齐齐退了下去。

墨紫就替她将布匹摊开在了炕桌上,“小姐可是要做几件小衣裳?”林清音点点头,又摇摇头,“不是替我自己做的。”说着这话,脸上刷的浮起了一片红云。墨紫也是个知情识趣的,见到这景象,隐隐也有几分明白,凑近一步,压低了声音问:“小姐可是要给未来的姑爷做?”

林清音羞涩得恨不能钻到地缝里去才好,只是方才已经下定决心要和那个人好好过日子了,现在说什么也不能半途而废,就忍着臊点了点头,又讷讷道:“这事你知道就行了,若是传出去,大家脸上也不好看。”

“小姐放心。”见自家小姐振作了起来,墨紫不知道多欢喜,连连点头,“这话我不会对二人说起。”和聪明人说话,永远都意简言赅。对于她的回答,林清音非常满意,拿着尺子比划了几下,忽而有些犯愁:“我不知道他的尺寸…”声音越来越低,到最后几乎就要消失。

倒让墨紫也跟着红了脸,想了想,才说道:“要不我去偷偷问问绮罗,大少爷平日所穿的尺寸?”绮罗是林远攸屋子里的大丫鬟,在所有丫鬟里面,她的女红是最好的,林远攸所有的衣服都出自她的手。

林清音直摇头,“不可,这事断断不可让第二人知晓。”虽说为夫君做亵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林清音着实怎么都开不了口 。况且现在不过是先练习练习,也并没有当着要做一套的想法。默默想了一回,脑海里浮现了那日屏风外,齐洛城的身影。

说起来,单单从身形来看,他和林远攸倒真有几分相似。

林清音渐渐有了主意,想着林远攸的模样,快速的在松江布上留下了几道印子,又小心翼翼的用剪刀裁剪了一阵,又吩咐墨紫去挑线。单单是白色就有十几种,墨紫挑了好一会才挑出了和这批布一样的颜色。

穿针引线,忙得不亦乐乎。

一时间,屋子里静静的,墨紫就在一旁看着,帮忙理理针线。林清音一直垂着头,脖子酸疼,时不时也抬头和墨紫说上两句话,主仆之间,倒也算得上惬意。只是时间久了,林清音眼睛一花,一针下去就扎在了自己指头上,鲜红的血珠子立刻便涌了出来。

“啊呀!”墨紫低呼了一声,慌忙就要替她包扎,林清音掏出帕子擦净了手指,也不觉得如何疼痛,索性就罢了,“也不过是被刺了一下,若是包扎,难免就有人问题,反倒要费上许多口舌。”从前她初学女红时,没少被针扎过,早已习惯成了自然,并不大惊小怪。

她虽不在意,墨紫却紧张的了不得,反反复复看了许多次,见她的手指并无异样,才松了一口气。有了这段小插曲,林清音也无心再绣下去,索性将绣绷子扔到了一边,又将未做完的亵衣亲自收了起来,才懒懒的倚在了榻上。墨紫收拾了一番,这才打开门,让候在外头的丫鬟们进来。

雪青几个犹在云里雾里的,只是深知话不可多说,更不可多问的道理,都保持了沉默。墨紫倒是一脸常色,还和雪青嘀咕:“我看小姐今日精神头不错,晚上得多准备些点心才是。”这些日子林清音睡得早,已有好几日没有准备夜宵了。往日她精神好时,会在晚上掌灯看书,时不时就要吃几块点心垫肚子。

雪青听着,眼中一亮,看向林清音的眼中就多了几丝笑意。难得小姐心情好起来了,做下人的,哪里能不跟着凑趣 。雪青也就急急忙忙的撩帘而出,当真去吩咐小厨房做林清音最爱吃的绿豆糕了。

林清音自己倒不觉得,只是墨紫喜滋滋的,连对小丫鬟说话的脸色都缓和了不少。

到了晚上,夜深人静时,林清音果真就着明晃晃的宫灯看了好几页的书,也不知读到了什么,反反复复的摩挲,最后长长的叹息。墨紫在一旁看着,露出了不解之色。她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自家小姐这样的神色,温和,静谧,又有一种淡淡的决绝。

只是,那一点神色,不过一闪而过。

灯下,林清音莹白如玉的面庞更是显得白皙,灯影重重,她忽然说道:“若时光都如此时…”后半句,她没有说下去。墨紫十分困惑,但见她神色说不出的复杂,到嘴边的话,硬生生咽了下去。

或许,是小姐从书中看到了什么令她感慨的话语吧。

那页纸上,只有一首诗: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林清音唯有长叹。

一转眼就到了林远攸大婚的日子。

一大早的,林府上的鞭炮声就没有断绝过。林清音因是未出阁的小姐,不便抛头露面,就安安稳稳的呆在自己的屋子里。但外头的喧闹声,却搅得她无法安神。令林清音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自己大婚当日,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

终于恢复三千的更新了,呼呼,值得鼓励~(未完待续)

第八十三章 出阁(一)

这个念头刚刚闪过,心中就咯噔一跳最新章节。

林清音忽然想到,在大哥的婚事过后,她的婚事,指日可待了。在家时再如何得宠,到了婆家,仍然得看着婆婆的脸色生活。若能讨得婆婆欢心,哪怕夫妻不和,也可长长久久的做夫妻。可若是不得婆婆喜欢,夫妻之间再浓情蜜意,十有**也会以各奔东西收场。

就好像是陆游和唐婉一样,诗中的句子固然听起来感人,潸然泪下,可不得陆母的喜欢,也只能劳燕分飞,留下了终身的遗憾。进府以后,林清音自然要学会如何讨婆婆的喜欢,可是这样一来,伏低做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偏偏她是高门嫡女,而齐家太夫人却来自那湖田乡下,怎么看都说不到一块去。

林夫人正是深知这一点,才希望将婚期延迟,让林清音多过几天舒心的日子,只是再如何,也敌不过皇上的一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林家作为臣子,别无选择。

再过几个月,她就要嫁做他人妇了。

这个念头似一块大石,压在她心头,几乎令她喘不过气来。林清音按着胸口,努力想要平静一些,奈何心如绞痛。她不知为何会有这种感觉,只是觉得很慌张,很无奈,也很悲凉。就好像幼年时跟着针线上的妈妈们学女红,然而到了当晚,去发现什么也没有绣好,而第二日就要交成品的那种虚无。

不。比这要虚无的多,这种感觉抓不住,却萦绕在她心头,令她格外的难熬。

一旁服侍的墨紫看出她脸色不对,慌忙问道:“小姐,怎么了?”“没事。”林清音摇了摇头,脸色苍白,忽然一把抓住了墨紫的手,“你说,这门亲事能不能隔一搁?”不过是一句孩子话。林清音自悔失言,好在墨紫也不是别人,听了这话,神色一黯,望着她的眼中充满了怜惜和悲怆。

林清音缓缓收回了手,静静的坐在炕上,许久许久没有说话。过了半晌才幽幽说道:“若能有一日。可以自己拿主意,该多好!”话音刚落,墨紫眼里已泛起了水光。人生在世不称意,总有许多的不得已。正如她作为二小姐身边的一等大丫鬟一样,只要不出大错,算是有了好前程,可是打小一起长大的秋梨。当年也曾服侍过二少爷。最后却被打发出去,随便配了个小厮。

当时秋梨何尝不曾牵着她的手说,什么时候,能够自己做主一回就好了。

可见得这世上事情,无论身份尊卑,终究会有许多的无可奈何。

一时之间,墨紫竟想不出该说什么话来安慰,只得岔开了话头:“今日是大少爷的喜日。我们哭哭啼啼的,终究是不好…”微笑时落泪,往往有别样的情怀。林清音笑了笑,眼里有水光微闪,“是啊,是大少爷大喜的日子,我们也该高兴些才是。”语气有些飘渺。

“啊呀,小姐怎么哭了?”雪青和屋子里的几个小丫鬟,在林清音的默许下,偷偷去看了下热闹,才进门就见着林清音怔怔落泪,大吃一惊,慌忙迎了上来。惊她一提醒,林清音才发现,不知何时,自己竟然落泪了。伸指去拭,指尖所及处,一片冰冷。

也不待人提醒,雪青忙去端了铜盆,备了帕子服侍她净面。林清音洗了洗脸,才觉得好受了些。雪青又说道:“小姐不如搽些胭脂吧,大好的日子,也显得喜庆。”林清音没有拒绝,若是被别人瞧见,还不知会传出些什么话呢!

丫鬟们就扶着她在铜镜前坐了下来,林清音默默的看着镜中的自己,忽而有些陌生。从什么时候起,自己的模样,一点点变了?从前那个稚嫩,娇柔的林清音,到哪里去了?苍白的小脸,长长的眼睫,微白的双唇,让人一瞬间觉得格外的遥远。

难怪古人常常感叹韶光易逝,林清音深深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待字闺中的小女孩了。很快很快,她就要出阁,然后晨昏定省,在婆婆膝下孝顺,在夫君跟前体贴。或许再过不久,就会有喜信传来…

这个想法令她硬生生打了个寒战,林清音忙将注意力落在了那一匣子的首饰上,一直到眼花缭乱,才抬起头来,又朝着镜中看了一眼。出乎她的意料,这次看到的完全是一个不同的自己。不过是淡施脂粉,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白皙的肤色透了淡淡的红色,显得很健康。而唇上点了花瓣拧出来的汁水,带了淡淡的粉色,泛着柔和的光芒。

丫鬟们也是雀跃不已,方才林清音的模样,病恹恹的,终究是让人不安。

林清音微微颔首,顺口提起那胭脂来,“…也不知是谁的手艺,连胭脂盒都做的这般精致,叫人看了如何不喜欢!”雪青眼中一亮,自家小姐的性子自己是清楚的,一向不喜欢涂脂抹粉,今日突然这般,一定觉得不大适应,但难得她竟然起了兴致,自然要好好说上一番了,也就兴致勃勃的说道:“您忘了?这是当日林贵妃赏的,说是南方来的贡品,这胭脂是用许多红花的汁水凝结而成,只消抹上一点,就足够了,也不会有滞涩之感…”

她侃侃而谈,林清音一直含笑听着,最后笑道:“想不到你还知道这些!”颇有些赞赏的样子。雪青脸色微红,“奴婢也是道听途说,不知道真假…”林清音淡淡笑了笑,忽然说道:“日后就有这盒胭脂吧。”这已经是最大的肯定了,雪青立刻就高兴了起来,欢欢喜喜的将胭脂盒收了起来。

唢呐声,鞭炮声,宾客们的喧嚣声,混在了一起,时不时传入耳中。看得出来,大家兴致都很高。隐隐约约甚至能听见劝酒声。“这么快就坐上席了?”因同在燕京城,来来去去也不过一个多时辰,所以吕家的花轿会在中午出发,在黄昏前到达。

这才是正午,新人尚未进门,想看热闹的宾客们不得其乐,只得你一言我一语的,天南地北的说着闲话。林府准备了四十桌宴席,大半个燕京城,公卿世家的几乎都来了。而林夫人娘家由于子嗣单薄,只来了几个嫡亲的嫂嫂们。

场面十分热闹,丫鬟婆子们忙得脚不沾地,不可开交。林夫人在花厅陪着众位夫人们说着闲话,就听见其中一位康总兵的夫人掩袖笑道:“你这些日子怕是有得忙了,先是娶了媳妇进门,后头又要嫁闺女,可真真是接二连三的喜事!”

林夫人脸上的笑意就很浓了一些,“大少爷的婚事是一早就决定好了日子…”康夫人就走近了一步,透出几分艳羡来,“二小姐是皇上赐婚,到时候场面怕是更大一些!”这话一出,在场的众位夫人神色各异。

有的不以为意,有的微微颔首,有的装作没有听见。

能够站在这里的,都是当家奶奶,谁心里没有一本明细账。只怕林家和齐家的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开国时,先帝封了不少公卿世家,一代代世袭下来,有些只剩下了空壳子,靠祖上的祭天度日。有些外表看着花团锦簇,里面却是一团糟。也有些儿孙有本事的,反而更鼎盛了一些。

对于林夫人来说,门第倒是其次,若是有合适的人家,也未为不可。但俗话说竹门配竹门,林夫人自然希望自家女儿能嫁入。偏偏齐家出自乡野,林夫人难免有些不喜。但在不少人眼中,这是一门极好的婚事,和齐家结亲,从此以后就是皇亲国戚,说出去多有面子!

至于那些不以为意的,多半是现在正在鼎盛时期,不大乐意去攀这突然冒出来的新贵。但大部分人显然对于齐家充满了好奇,只是齐家在燕京城落户不久,齐家太夫人更是从来没有出门过,谁也不知道齐家现在的境况。但也曾耳闻皇上三番两头的派内侍往齐家,赏赐各种名目的东西。

一角的黄夫人听着,目光微闪。

当年她也曾想过求娶林二小姐,只是可惜,林家这边一直含含糊糊的,也不知是怎样一副态度,还没等问出个子丑寅卯来,皇上就赐了婚。黄家大少爷自从也就死了心,但在她面前,时常会显出颓然之色来。

虽说有女儿在跟前不断排解,但黄夫人心里还是十分不虞。他们家本来都要和林家议亲了,谁能想到中途会发生这等变故!好生生的一门婚事,就这样背道而驰。黄夫人只得亲自出面,替黄大少爷说了许尚书的嫡次女,饶是如此,黄大少爷似乎仍有些怏怏的。

想到这里,心里顿时充满了恼怒。

***********

不少亲们对男主提出了抗议和不满,其实子夜只想弱弱的说一句,冬天的时候,那些名贵的花,看起来和普通的草没有什么区别,唯有等待春风拂岸的那一日,才会知道,什么是花,什么是草。(未完待续)

第八十四章 出阁(二)

可康夫人想着临来前自家老爷吩咐的话,哪里会中途停下,越说越来了兴致,只是拉着林夫人说个不休全文阅读。这花厅里这么多夫人奶奶,哪一个不是身份尊贵,林夫人自然也不会冷落了她们,但又不好撇下康夫人,就有些应接不暇之感。

就有盛国公府的叶夫人站出来笑道:“我看,康夫人这样热心,莫不是看中了齐家的闺女?”齐洛城的胞妹,齐家的大小姐如今也年有十四,正是该说亲的年纪。可巧康夫人次子今年十六,二人年纪十分相配。

叶夫人一说,这屋子里几位夫人们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康夫人神色微僵,有些不悦的瞟了叶夫人一眼,呵呵的笑:“我们二少爷还有几年的光景,打算搏个功名再说亲。”官宦人家,不能世袭,子孙后代都要读书习字,才能出人头地。得了功名,说起亲来也会顺畅一些。

这样一来,大家的话题自然就转到了谁家的公子今年中了秀才举人之类的话题上,林夫人知道叶夫人这是在为自己解围,感激的看了她一眼。不一会就有妈妈木雕牌上来,请各位夫人们聚在一块打牌说笑,时间倒也容易消耗。

因同在一个圈子里,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谁家的事也瞒不了众人,不免就被扯出来再说上一番。一时间屋子里热闹非凡,一直到外头唢呐声,鞭炮声骤然间齐齐响起。众位夫人才打住了话头,有人朝外望去,“可是新人进门了?”算算时候,也该到了。

就有好热闹的年轻奶奶,在得了自家婆婆的默许以后,欢欢喜喜的出去看人丢喜钱了。林家的几位宗亲倒也慷慨,喜娘每说一句吉祥话,那些奶奶们就扔一块银锞子,看样子最小的也有五两。

喜娘满脸是笑,嘴里的吉祥话更是变着花样蹦了出来。

吕依依就在喜娘的搀扶下。出来给林侯爷和林夫人敬茶。虽说低垂着头,可仍可见她娇若牡丹的面庞,说不出的明艳动人。

林夫人给了封了一封大红包,说了几句场面话。吕依依忍着臊接过了,举止倒还算是落落大方。林夫人见着,就露出几分满意之意来。

几个月的时光匆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