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蛋,你今天早上想吃什么啊,我给你做好不好?”

黑蛋低着头玩木头,就是不抬头看佳慧一眼。

董佳慧并不觉得怎么样,张巧儿就有些无奈了。

黑蛋这孩子别看他小,嘴巴紧着呢,不想说的话怎么也撬不开,她私下里也问了,为什么不理这个新妈,可他不说话张巧儿也没办法。

“妈,我看家里有南瓜,我想做南瓜饼给孩子吃,就是有些费油……”

董佳慧欲言又止,其实就是问婆婆的意思。

煎南瓜饼耗费的油多,但董佳慧也想过,煎完后剩下的油捞起来中午炒菜的时候照样能用,算不上浪费。

“你想做就做吧,为了你结婚我打了好些豆油,够吃到年后了。”

婆婆同意后,董佳慧回过头对黑蛋说,“你喜欢吃南瓜饼吗?又甜又香的南瓜饼,还是橘黄色的,可好吃了,你要是想吃就点个头好不好?”

南瓜是自家长的,董佳慧就是看家里墙角堆了十来个南瓜才会想起做南瓜饼。

黑蛋虽然没有抬头,但董佳慧察觉出他手里的动作停顿了,显然对这个话题感兴趣。

“那我就给黑蛋做南瓜饼吧。”

走之前她拍了拍黑蛋的脑袋,心里五味杂陈。

虽然黑蛋不爱搭理她,可她到底是个后妈,他这么小,没有亲妈疼其实是很可怜的。

她不是汪梅,不知道汪梅为什么执着于回城,在她看来,这个年代虽然有很多不方便之处,但也有它可爱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汪梅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她真舍得把孩子丢下不管吗?

说做就做,董佳慧从墙角拿了个南瓜过来,洗净后切成两半,留下半个,将另一半中的馕掏空,去皮后切片,放入铝制的容器中。

南瓜需要蒸煮,刚好张巧儿在烧水,董佳慧在铝制容器上扣了个盖子,放入水中蒸煮。

中间大约需要一刻钟左右的时间,董佳慧趁这个时间把其他需要用到的面粉等准备好,待南瓜蒸熟后取出,用勺子压成泥,依次加入面粉、糯米粉和红糖搅拌,搅拌均匀后揉成面团。

做了几个圆饼后,佳慧心血来潮捏了个小猪的形状给黑蛋看。

“黑蛋,你看这只小猪可不可爱,我把这只小猪做给你吃好不好?”

黑蛋看着佳慧手里的那只卡通形象的小猪,眼里流露出了孩童的好奇和探索的情绪,显然是很感兴趣的。

看到黑蛋神情上的变化,董佳慧继续引导着黑蛋说话。

“你看它圆滚滚的多可爱,你喜不喜欢?”

黑蛋看了看董佳慧,又看了看她手里的小猪,在董佳慧以为他不会有回应时,竟然看到他点头了。

董佳慧心里的石头落下,有反应就好,只要他的心愿意打开一个缺口,她就能用关心和耐心一点点的温暖他。

“你喜欢对吗?那我做三个,你跟弟弟妹妹一人一个可以吗?”

黑蛋嘟了嘟嘴,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

董佳慧尝试着理解黑蛋的情绪,他喜欢这个小猪,她说做三个跟弟弟妹妹一人一个他却不高兴了,那是不是代表着他并不愿意跟弟弟妹妹一起分享呢?

想到这里,董佳慧继续耐心的疏导着黑蛋的情绪。

“你是不愿意跟弟弟妹妹分享小猪吗?那我还会做很多小动物,小猪,小兔子,小猫,小狗,我多做几种,你跟弟弟妹妹一起挑自己喜欢的好不好?”

多亏她以前跟着表姐学了翻糖蛋糕,虽然说不上多专业,但捏几个小动物骗骗孩子却不在话下。

果然,董佳慧这么说完后,黑蛋点头了。

张巧儿一直坐在灶膛前,董佳慧对黑蛋的种种表现她都看在眼里,可以说,她对这个新儿媳是越来越满意了。

张巧儿一脸笑意的烧着火,那边,揉好面团压好面饼的董佳慧开始煎南瓜饼了。

锅里倒入适量的油,待温度升高后将面饼放入油锅中,小火煎至金黄色,一面煎好后翻面继续煎另一面。

赵美香抱着英宝进厨房时看到的就是这服场景,她妈在灶膛前烧火,新嫂子在锅烧煎着什么,她旁边还站着大侄子黑蛋。

昨天她妈还跟她唠叨着黑蛋的事呢,怎么一觉醒来黑蛋跟新嫂子的关系就这么亲近了?

董佳慧抬眼对她们笑笑,指着盘子里已经煎好的小动物说,“英宝,你要来看小动物吗,这个小兔子是专门给你做的,等会儿吃饭的时候你把它吃掉好不好?”

赵美香抱着英宝走过来,看到那几个很形象的动物造型,立刻感叹道,“呀,嫂子,你是怎么捏的啊,这捏的也太像了。”

她发现这个新嫂子还真是心灵手巧,会做饭,会做衣服,连捏个面团都比别人捏的好看。

吃早饭的时候,大人一叠南瓜饼,三个孩子是小动物造型的南瓜饼模型。

“呦,今天这做的是什么啊,一早就吃这么油腻的东西呢,这也太费油了吧。”

郑月芬活到这么大还没见过南瓜饼呢,一是南瓜饼属于精细的食物,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农村不会费事弄这个,二是食物与地域有关,就像淮扬菜,鲁菜,川菜一样,不同地域有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显然,南瓜饼并不属于上河村,乃至整个公社的饮食文化。

郑月芬说话没人搭理她,等张巧儿动筷后,赵美香就迫不及待的夹了一块,咬了一口,又酥又香,甜甜腻腻的味道不差。

“还行,不过我还是喜欢嫂子昨晚上做的发糕。”

董佳慧边笑着把小白兔夹给英宝边跟赵美香说,“你喜欢我下次再做,今天早上做的南瓜饼,那边还有半个南瓜没用,我想切成瓜丝做瓜丝馅饼,这个是咸的,肯定比甜的开胃。”

“真的啊?嫂子,你什么时候做啊,我都迫不及待想吃了。”

张巧儿吃了口南瓜饼咽下后喝了口粥,看到自家闺女那一脸嘴馋的样子笑骂道,“这么大人了还这么嘴馋,当心以后嫁不出去。”

“嫁不出去正好,我就留家里帮嫂子带孩子,嫂子会做这么多好吃的,我还巴不得一直留家里不嫁人呢。”

英宝吃着小兔子,黑蛋吃小猪也吃的香,石头眼巴巴的看着盘子里的小动物,一副想吃又不敢动的样子。

“石头,你想要哪个小动物啊?”

石头怯生生的指了指盘子里的小狗,指完了还看了郑月芬一眼。

董佳慧笑着对石头说,“好啊,石头想吃就让妈妈给你夹好吗?”

你说早上吃这个油腻,说费油,现在你儿子想吃,看你给不给你儿子吃。

反正董佳慧不会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万一她拿给石头反倒要受郑月芬的埋怨,那她岂不是要怄死。

郑月芬还真的挂不下脸,可儿子要吃,眼巴巴的看着英宝跟黑蛋,她是个疼儿子的,看不得自己儿子受委屈,只好伸筷子把小狗夹给了石头。

董佳慧心里舒服了,正要喂英宝喝粥,赵东林拦住了。

“你先吃,她啃着饼呢,等你吃完了再喂她。”

董佳慧看过去,两人眼神对上,昨晚第一次亲密接触,感情已经有了质的升华,董佳慧脸上不自觉泛起了红晕,她不自在的别开眼,心里却甜滋滋的,知道他这是心疼自己,不想让自己吃冷饭。

张巧儿听到儿子的话也点着碗开口,“是啊,你先吃,等他们大点了都该自己吃饭。”

家里三个孩子,黑蛋四岁自己吃饭,石头跟英宝还要人喂。

“那不是怕打碎了碗嘛。”

农村人家什么不值钱啊,碗也是值钱的,真有那些一穷二白的人家,全家人共用一个破碗,吃饭都要轮着来。

“要不去镇上的时候给他们买两个搪瓷碗回来,就是摔地上也摔不坏。”

董佳慧说完后郑月芬正想笑她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呢,那头张巧儿已经应了。

“行,下次去镇上就买两个回来。”

郑月芬立刻不说话了。

第三十一章

“槐山,我上次跟你说的那事怎么样啊?”

张巧儿去上工, 在地头上见到队长丁槐山后, 拉着他到河边柳树下, 问的就是儿媳董佳慧出工的事。

“不是婶子故意找事,就是我这儿媳吧, 身子骨确实弱,胳膊没有筷子粗,地里的活恐怕干不好,可她精细活好,咱要人尽其用嘛。”

丁槐山四十多岁,是个留着板寸头的壮汉, 从年轻时候起他就特别有想法, 几年前竞争当上队长后,为队上做了不少贡献,年底的现金分红多了是实实在在的收入。

张巧儿辈分大, 丁槐山见了她还得叫婶婶。他们中间还有令层关系, 丁槐山的妈年轻时是张巧儿爹的小老婆, 解放后才跟丁槐山的爹结的婚。

“咱队里现在也没什么轻松的活儿,要不就让她去仓库做保管员?”

队上最轻松的就是记分员跟会计了, 可这两样都有人干,他这个做队长的也不能把别人的差事撸了,队里都是沾亲带故的亲戚。

至于这保管员,之前是丁槐山儿子丁志勇兼着,因为丁志勇是队里的拖拉机手, 仓库钥匙留给他保管了。

让董佳慧去当保管员,既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又能圆了张巧儿这里的人情,这是丁槐山想了一夜想出来的主意。

张巧儿的要求是只碗不下地就行,得到应承后她满意了。

“成,就去仓库,她明天回门,后天我让她找你拿钥匙去。”

“这巧婶子对她这新儿媳不错啊,特意给她谋个轻松的差事,不是说这媳妇离过婚,不能生吗,怎么还对她这么好?”

张槐山的媳妇大萍一边拌着野菜秧子一边跟丈夫唠叨。

“这我哪知道,估计是得了眼缘呗,或者冲着东林的面子。”

“确实,要不是东林,他们家哪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这媳妇还是东林自己挑的,对她好些也正常。”

赵家以前在村里并不显,也是东林去部队后才慢慢成了村里数得上的殷实人家。

结婚第三天新媳妇回门,张巧儿一早就帮着准备好了回门礼,一只母鸡,自家长的,五斤猪肉,早上去村口肉摊上割的,另外还有二十只鸡蛋,一包油酥饼,丰盛又实在。

“妈,这只老母鸡就不带了,留家里还能下蛋呢。”

一只老母鸡的价值不能用肉的价值来衡量,这可是每天下着蛋的老母鸡,鸡蛋还五分钱一个呢,这么一算的话,这只鸡的价值就高了。

“不用,你带着吧,我已经留了种蛋,明儿就去木婶子家孵小鸡。我看今年公社已经不大管这个,这次准备多孵几只回来养。”

前几年查的严,家家户户不允许多养鸡,今年上头政策松了,公社也没人经常下来转看谁家违反政策,张巧儿这才壮起胆子,准备养上个八只十只的。

“那……谢谢妈。”

既然婆婆真心要给,董佳慧也就不拒绝了,回门礼厚不厚直接关系到她在婆家的地位,带回去的东西越多娘家人越放心她婚后的生活。

“哎呦,一家人谢什么谢,回去给你爸妈带个好,还有你哥哥嫂子,让他们有时间来家里玩玩。”

董佳慧笑着应下了。

董佳慧回娘家想带着黑蛋跟英宝一起,问黑蛋意见的时候,他不大想去的样子。

赵东林带黑蛋去房里谈话。

“你为什么不愿意去,爸爸跟新妈妈结婚了,这就是你的妈妈,妈妈的娘家就是你的外婆家。”

已经三天过去,赵东林认为自己跟佳慧都给了黑蛋足够的耐心。

黑蛋眼泪噗噗的往下掉,他自己用手背擦眼泪。

赵东林皱着眉头叹气,伸手把黑蛋拉到自己身边,从口袋里掏了块手帕帮黑蛋擦干净小脸。

“你哭什么呢?我一没骂你二没打你,只是好好跟你说两句话而已。”

说完,赵东林降低了音量又问了一遍,“那你到底要不要去?”

黑蛋摇头,眼眶再次蓄起了眼泪。

赵东林点头,继续耐心性子说,“为什么?跟我说原因,如果这个原因能说服我那我就尊重你的意见。”

黑蛋继续沉默着不说话,赵东林也不着急,就坐在凳子上等着他开口。

一个连那么多士兵他都收拾过来,没道理自己儿子收拾不了。

沉默了两三分钟后,黑蛋终于开口了。

“婶婶说,我要是认了新妈,我妈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黑蛋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哭腔,说完后眼泪直往下掉,抽搭搭的哭着。

赵东林拍了拍黑蛋的背,心里也挺难受。

“这话是哪个婶婶说的?”

黑蛋边嗝边说,“二,二,二婶。”

黑蛋叫二婶的只有郑月芬,听到这里面还有弟妹的事,赵东林皱起了眉头。

“黑蛋,你妈妈永远是你妈妈,但她现在跟爸爸分开了,回到了她熟悉的地方,新妈妈是爸爸的妻子,她会代替你妈妈照顾你,她给你洗衣服,给你做好吃的饭菜,照顾你的生活,你不能用这种态度对待她,你应该学会尊重她感激她。”

赵东林也很犹豫,他之所以不愿多说汪梅的背叛和抛弃,只是不想儿子的心中充满恨意。

“你的妈妈不要你了”,这种话对孩子而言是非常残忍的。

十来分钟后,当赵东林带着抽搭搭的黑蛋出来时,董佳慧已经给英宝换好了衣服。

“走了吗?”

“恩。”

“那黑蛋也换件衣服吧,咱们去走亲戚,得穿的干净整齐。”

嫁了人回娘家就算走亲戚了,给黑蛋换上佳慧给他做的新衣服后,一家四口就往大宇村去了。

“我今天看到你新嫂子了,带着你侄子侄女一起回娘家了?”

上工时张玉兰跟郑月芬一块垒地说话。

“嗯。”

“我看他们可带了不少东西呢,车龙头上挂着一只鸡,还挂着一个菜篮子,里面放的满满当当,隐约着看到有肉还有酥饼。”

不过打了个照面,张玉兰就看的这么清楚,要是董佳慧听见了非佩服死张玉兰不可。

提起这个郑月芬就来气,今天早上她看婆婆给新嫂子准备回门礼时就不满了,当初她嫁给东河回门的时候,婆婆可没给她准备这么多东西,不过是鸡蛋跟肉而已。

她跟婆婆开玩笑说了两句,婆婆竟然说,嫂子娘家陪嫁了一台缝纫机,她的回礼该准备的厚些。

一句话就把郑月芬给噎着了。

什么意思,怪她娘家当初没陪缝纫机?

这事心里气归气,郑月芬也知道不宜闹大,就像婆婆说的,新嫂子娘家的陪嫁确实比自己厚,不仅是缝纫机,还有一张床,几床被褥,赵家的彩礼钱也带回来了,自己当初跟东河结婚时,娘家不仅没准备什么陪嫁,彩礼钱都没给她,留下给弟弟取媳妇用了。

张玉兰看郑月芬只是不高兴却不说话,心里诧异她今天怎么这么沉得住气,再次点火道,“哦,对了,还有件事不知道你晓不晓得。”

“什么事啊?”

“你婆婆找了队长,让队长给你嫂子安排个轻省的活儿,说你嫂子身子弱,娇气,只能干那精细活,地里的活干不了,这不,队长安排你嫂子去做仓库保管员了。”

张玉兰说完,郑月芬就快气炸了,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一样的媳妇,婆婆偏用两样心来对待,自己进门比董佳慧早,还给赵家生了个大胖孙子,她董佳慧不过是刚嫁进来的二婚头,婆婆竟然待她这样好!

那头,赵东林骑了三十来分钟就到了大宇村地头,路上遇到几个村子里的。

“哎,那不是大贵家的闺女嘛。”

“是啊,前两天刚嫁到上河村赵家的那个。”

“骑车的那个就是她男人,听说是上河村的村支书?”

“回门还带着孩子呢?”

“孩子是男方前头媳妇留下的,那媳妇是城里的知青,离婚回城去了。”

“哎呦,两人都是离过婚的。”

锤子被他奶派到村口等,一见到赵东林的车,他忙不急的往这跑。

“姑姑,姑父,你们可来了,奶奶等一早上了。”

黑蛋坐在前杠上看着跑过来的锤子,明显对他挺好奇。

董佳慧抱着英宝从后座跳下来,笑着说,“奶奶派你过来等了是吗?”

“是啊,我可是领了任务的。”

董佳慧笑骂道,“你这个小机灵鬼,肯定知道等着我有好吃的。”

她从挎包里拿了几颗糖给锤子,递给他说,“呐,给你,你赶紧跑回去告诉奶奶,就说我们马上就到。”

锤子领了任务后又跑了。

赵东林笑道,“这锤子还挺有意思。”

“太皮了,得好好教才行。”

董佳慧已经下车抱着英宝走,赵东林也下车推着自行车陪董佳慧一起走。

“男孩子就得皮实,越皮实越好。”

像他小时候,虽然学习好,但那些调皮捣蛋的事情也没少做,想想那时候真快乐。

这种快活延续到他进了军营,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磨练出了沉着稳重,也懂得了很多道理,那年过年,军营里一起吃年夜饭,他们新兵聚在一起,看到众人的变化感慨着,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大家都已经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瞬间长大了,再也不是那个夏天游泳摸鱼,冬天上山抓野鸡的少年人。

再说儿子黑蛋,他从不对回来就发现黑蛋不爱说话,每天跟着爷奶下地,也不大找同龄的小伙伴玩耍,赵东林有时候觉得这样不好,黑蛋应该更加活泼,哪怕顽皮些也没什么,只要不出危险就行。

董佳慧睨了赵东林一眼,“什么越皮越好,根本就没有科学的道理。”

“呦,你还跟我讲科学呢。”

“怎么,觉得我一个农村妇女不配跟你这个村支书讲科学了是吧。”

“那倒不是,我就是觉得你说的话很有道理,不应该埋没在家里当家庭妇女。”

董佳慧哼了一声,“那是。”

自己在现代也是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研究生呢。

两人说话间就到了董家,董佳慧手里抱着英宝,赵东林车上带着黑蛋,四人进了院子。

“妹妹妹夫来了。”

“东林来了。”

一家人迎了上来,四人瞬间被包围了。

“这是黑蛋,这是英宝吧?两孩子长的多好啊,漂漂亮亮的,多整齐。”

赵东林把黑蛋从车上抱下放到地上,黑蛋就靠着赵东林的腿,看着地面不说话,倒是英宝,眼睛圆溜溜的看看你看看他,一点儿也不认生。

陈桂香就是喜欢小闺女,从董佳慧手里接过了英宝抱着。

“这小闺女长得真好,跟咱家甜妞倒像两姐妹了。”

“可不是,我就觉得英宝跟甜妞挺像,都着人疼。”

周银娣牵着黑蛋的手,摸着他的头说,“黑蛋跟小满差不多大,来,进来,舅妈拿好吃的给你。”

黑蛋有些迟疑,转头看了眼赵东林,看见赵东林对他点头才跟着周银娣走了。

佳慧三个哥哥陪着赵东林闲聊,那边陈桂香带着董佳慧回了屋,怀里还抱着英宝。

“怎么样啊,赵家人对你好不好?”

其实看到回门礼陈桂香心里就差不多有数了,这礼可不算轻,听说还是董佳慧婆婆亲自准备的。

“挺好的。”

董佳慧把自己在赵家的生活跟陈桂香细细说来,陈桂香听后满意的点头。

“对你好就行,我看你婆婆不像那种不讲道理的,之前我就访过,她对家里的儿媳不赖,否则哪怕是你同意,我也不敢把你嫁过去。”

董佳慧欲言又止,不知道要不要把那件事告诉陈桂香,虽然是很私人的事,可关系到原主,陈桂香作为原主的母亲,也是有资格知道事实真相的,毕竟原主为了这个跳河自杀了呢,虽然后来她来到这里,可原主毕竟是没了啊。

“咋啦,有啥事就说,别瞒着。”

陈桂香看闺女这样还以为是赵家有什么不好,赶紧开口问。

“不是赵家的事,就是,我这次跟东林还是第一次呢,我之前也不大懂,跟姓卢的没有那啥过。”

“啥?!”

陈桂香的声音直接飙到了八度,把怀里的英宝吓了一跳,她拍了拍英宝的背,一脸急色的追问道,“你刚刚说的事啥意思,你没跟姓卢的睡过?”

陈桂香用“睡”这个字让董佳慧囧了囧,她尴尬的点头,陈桂香霍的一下起身,英宝又被吓住了,董佳慧看她这样,把英宝接到怀里自己抱着。

“那就是说,你没怀上不是你有啥子问题,是那姓卢的压根就没碰你!”

董佳慧点头,应该是吧,要不这也解释不了啊。

“这个姓卢的,好啊,往你身上泼脏水,我呸,看我不把他往死里整。”

“妈,我就跟你说一声,你也别去找他了,说实话,跟那种人家,我一点都不想有什么牵扯,我现在跟东林日子过的挺好的,不想节外生枝。”

陈桂香一窒,叹了口气。

“也对。”

她拉着董佳慧的手,心里五味杂陈,眼眶子又热了。

“我这几天都在担心,怕你过的不好,你要是再有个三长两短,那可真是要了我的命。”

她看着闺女,头发乌黑,眼睛发亮,皮肤也水润发光,嘴角边一直带着笑,一看就过的极好。

“我总算放心了。”

知道这个事儿,除了对卢家深恶痛绝外,也忍不住为闺女高兴。她知道男人,不管嘴上如何不在乎,心里肯定还是有点刺的,这下好了,女婿心里的刺是消了。

“你说你怎么这么糊涂呢,怪我,当初没好好教你,让你什么都不懂就嫁了人。”

也是闺女太小,十八岁就嫁进了卢家,看这幺蛾子整的。

陈桂香再回厨房时整个人眉开眼笑,几个嫂子打趣董佳慧道,“看来佳慧跟妹夫婚后过的不差,否则妈不能高兴成这样。”

“那可不,带了一只老母鸡,五斤五花肉,还有鸡蛋,酥饼,这带的哪是东西,不就是对咱佳慧的满意嘛。”

“咱家也不差,一早就开始忙吃食,不也看在妹夫的脸上。”

周银娣笑着切了块卤好的猪心放英宝嘴里,“这两孩子怎么样,我看那男娃有些不大爱说话。”

她刚带着黑蛋去找小满,让家里的孩子带着黑蛋一块玩,还拿了些吃的给他。

“大体上还好,可能一下子不能接受吧,毕竟他对他妈还是很有感情的。”

“哎,都说后妈不易,带得好没人说好,带的不好就要被人说道。”

“我倒是没什么,反正被人说惯了。”

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说。

过日子不就是那么回事嘛,董佳慧早就摸出了一套自己的生活法则,就是过自己的日子,让别人去说吧。自己日子过好了,管别人说什么呢,反正不会少块肉。

几个嫂子想起佳慧之前的事都不敢往下接,直接换了其他话题,倒是陈桂香,心里叹了口气,感叹着造化弄人。

谁能想到佳慧没生孩子是这么个事啊,要是早知道,她当初就该拿把锄头扒了那卢家的屋子,让他们一家子不得安生。

第三十二章

今天为了招待女儿女婿, 陈桂香准备了不少好菜, 张巧儿让佳慧带了只鸡回门, 仿佛商量好似的, 陈桂香也杀了只鸡。

中午吃饭的时候,翁婿舅兄一桌坐, 把酒言欢,董爱民几个陪着赵东林一起喝酒。

“来, 东林, 咱们兄弟几个今天一定要喝尽兴了。”

“是啊,不醉不归。”

“女婿第一次在老岳家吃饭,不喝醉了显得咱哥几个没有招待好。”

几个舅兄倒的酒,赵东林自然来者不拒, 一顿饭结束,他还真的喝多了。

“你把东林扶你那屋睡会儿,晚上留家吃了晚饭再回去。”

董佳慧的房间最初是放杂物的,董佳慧从卢家回来后家里把屋子收拾好给她做了个房间, 她嫁人后房间还留着, 过阵子把房间改改, 家里几个小子都大了, 也该给他们准备房间了。

至于家里杂七杂八的东西, 已经另搭了木屋放置。

“等东林醒了再说吧,留不留晚饭得看他村里下午有没有工作。”

来之前说好的是吃了午饭就回去,她也忘了问他工作的事。

赵东林喝醉了属于那种不吵不闹躺下就睡着的类型,给他脱了鞋盖上被子后, 拿脸盆倒了点温水,湿了毛巾给他擦手擦脸。

他的手修长宽厚,骨节分明,手心手指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彰显着生活的不易。

婚后几天过的迷迷糊糊,家里事情也多,两人其实没多少时间交谈,对于他之前在部队的生活,董佳慧了解不多,但从他手上的茧子看,一定是非常艰苦的。

毛巾擦到他脸上时,赵东林迷蒙睁开眼,看到注视着他给他擦脸的董佳慧,伸手握住了她的手。

“媳妇儿。”

他喝醉后的说话声很沉,带着点沙哑的味道,像叹息也像情人在耳边呢喃细语。

董佳慧没有抽出被他握住的手,而是顺势坐在了床头,用另一只手取下毛巾,放进了洗脸盆中。

“媳妇儿。”

没有听到董佳慧的回应,赵东林又喊了一声。

他摩挲着她的手心,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酒味,董佳慧仔细端详着他的脸。

他是个好看的男人,剑眉星目,轮廓分明,五官立体,但他平常严肃认真的态度常常让人忽略了他的长相。

换句话说,他不是个靠脸吃饭的,甚至由于过于坚毅认真,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生人勿近的错觉。

她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军人,第二印象是乐于助人,很容易让人产生信赖感。

“你陪我睡会儿吧。”

赵东林说完就扶上佳慧的腰,想让她陪自己一起躺下,董佳慧赶忙推开了。

“别闹,大白天的,被人看到了误会。”

院子里人来人往,她要是真陪他一块儿躺下,哪怕什么不做,也会被人笑话。

“误会什么,你是我媳妇儿。”

喝醉了的人,脑回路仿佛跟平常不同,董佳慧越表示反对,他就越坚持自己的想法。

两人推搡中,陈桂香端着茶缸进来了,她给赵东林泡了杯绿茶解酒,特意给他们送过来。

门突然被推开,董佳慧红着脸起身,欲盖弥彰的别了下头发。

陈桂香勾着嘴角笑了,知道闺女脸皮薄,故意装作自己什么都没看到的样子。

“绿茶是解酒的,你让东林喝点儿醒醒酒,人也舒坦些。”

说完她就把茶缸子递给了董佳慧,抿着嘴笑着出门了。

“都是你,被我妈看到了吧,还以为我们怎么着了呢。”

“怎么着了?夫妻俩一块干什么不都正常嘛。”

“我看你喝醉了胡乱说话,也不怕臊。”

嘴上虽这么说,她还是端着茶缸子,喂他喝了半缸子绿茶。

郑月芬中午从地里回来是带着气的,最近为了尽早中上冬麦,队上任务很重,劳动量是往常的一两倍,本来人就挺累,再一想到新嫂子不用受这个苦,往后只要坐仓库里当个保管员,不用跟她似的风吹日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