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老大老二出嫁的时间很接近,毕竟她俩年岁也近,老大是春耕之后嫁的,老二是同一年秋收后嫁的。然而,老大的儿子都两三岁了,老二才终于盼到开了怀。

开了怀还不算,关键在于能不能一举得男。唐妈心知二闺女那婆婆太糟心,也不是故意针对谁,就是想抖落婆婆的威风,哪怕现在儿媳怀上了孩子,这老习惯依旧没改。别说平日里的家务活儿了,就连春耕都没叫人歇着,等一晃眼到了秋收,依旧唤上她下地干活赚工分去,还觉得这时间卡得好,忙活完秋收更好生产,一点儿也不耽搁活计。

没想到的是,唐家二闺女提前发动了,把孩子生在了地头上。

……

县里,唐红玫听婆婆说着东家长西家短。像楼上的周大妈家的小闺女,也是去年嫁出去的,刚查出有喜;隔壁李家的二桃姑娘,虽说明年是寡年无春,却并不妨碍她相亲,顶多婚事先拖着,可就算这样,她也一直忙忙碌碌的没有结果,气得李旦妈好不容易得来的好心情,又泡了汤;还有隔壁那栋楼的老刘家……

生活里多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儿,唐婶儿原先就爱听也爱说,可架不住她生了个锯嘴葫芦般的儿子,听倒是愿意听,就是吧,总给她一种对牛弹琴的感觉。久而久之,她就懒得跟儿子说了。

幸而,儿媳格外衬她的心意,不说日常生活中没有任何摩擦,就连说闲话时,也是一副听得极为认真的模样,时不时的还能搭两句,又不打扰她瞎吹,可把她给乐呵的。

这天吃过晚饭,外头已经是日落西山了,唐婶儿匆匆洗过碗就领着儿媳去外头乘凉。

夏日的傍晚,凉风习习,唐婶儿拎着两把竹椅,又拿了把大蒲扇,先安顿好唐红玫,这才眉开眼笑的摇着扇子:“红玫呀,我娘家妹子说,过几天百货商店里有卖大红料子,我琢磨着,回头让学军去排队,排个一整夜也要买上几尺来,给我的大孙女做个大红色的襁褓,你说那该多美?”

就有人凑过来问:“唐姐,你家这几个月吃饭的点咋不对呢?我都弄不清楚你家学军上的是啥班了。”

“学军上的啥班,跟我们婆媳两个啥时候吃饭有关系?”唐婶儿一脸疑惑的反问,“我们吃我们的,等他回家让他自个儿随便热点吃呗。”

以前要是许学军上的是早班,下班也就是下午两点多,家里人都会提前垫垫肚子,然后等他回家一起吃。如果是其他班次也差不多,毕竟他是家里唯一一个赚钱的人,很多事情肯定都是要先紧着他的。

可这是以前的事儿了。

自打唐红玫怀孕后,家里就改变了日常作息,唐婶儿毫不犹豫的舍弃了儿子,一切随着儿媳走。

家里啥时候开饭?儿媳饿了就开饭。

家里啥时候歇觉?儿媳困了就歇觉。

家里啥时候吃点儿新鲜的吃食?儿媳馋了就吃,且只有她一人吃。

也亏得唐红玫这人自制力不错,换个立场不稳的,被这么无条件的宠溺下去,怕是早已膨胀了,连自个儿姓啥叫啥都给忘了。

而且,唐婶儿也不止宠儿媳,她还宠着她那尚未出生的大孙女。

依着县里的规定,每个新生儿每月初都可以凭出生证领取半斤奶粉,一共可以领半年。当然,这些都是要钱的,奶粉可不便宜。可就算这样,那点儿奶粉也完全不够。这不,唐婶儿一早就托了人,看看谁家不打算买奶粉的,宁可花钱也要把供应买下。假如奶粉不够,也可以用奶糕来凑,麦乳精也不错,就算新生儿吃不得,等略大些就能稍稍尝点儿了,再不济大人吃着也能补身子。

就连一向木讷的许学军都觉得,他妈除了对他不咋地外,对家里其他人一定会相当尽心尽力的。

这个时候,唐红玫的肚子已经挺大了,不过她几乎没啥孕期反应,能吃能喝能睡的,可以说除了口味略微改变外,旁的都一如既往。这令家属楼其他小媳妇儿羡慕不已,不单羡慕她有个好婆婆,更羡慕她有个心疼妈的乖闺女。

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所有人都认定唐红玫肚子怀的是个大闺女了。

正闲聊着呢,就有个脸生的人探头探脑的进了家属区的大门,见这边纳凉的人多,凑过来问:“知道兴安公社第三大队那个唐家三闺女在哪儿不?”

“啥事儿啊?”唐婶儿耳朵尖,一下子就听到了这话,忙起身上前询问,“我是她婆婆,有话跟我说。”

“也没啥,就是她娘家人叫我顺便过来捎带个口信。就是她二姐今个儿上午在地头上生了个闺女。”那人顿了顿,又添了一句,“她妈叫她不用回去,队上忙着秋收,还说江家那头也没打算办酒。”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

第012章

第012章

乍一听到这个消息,唐红玫多少有点儿懵。

倒不是惊讶于她二姐生了个闺女,毕竟,这生男生女的概率原就是一半一半的。只不过,她下意识的就觉得这个日子好像有些不大对劲儿,低头仔细算了一下,果然比早先推算的预产期早了差不多小半个月。

预产期这个事儿吧,要说完全准确那是不可能的,一般来说,差上个十天半月的,问题也不大。

唐红玫底下有俩亲弟弟,叔婶家的堂弟妹也不少,更别提还有隔房家的孩子们了。因此,她在算清楚后,也没太过于担忧,而是先跟好心过来捎话的大姐道了谢,之后又忍不住多问了两句。

来捎话的这个也是嫁到县里的,当然这人的年岁就大了,看着已经三十好几了。这次,她也是因为娘家妈秋收时闪了腰,特地回去瞧了瞧。谁知,恰好就碰上了这个事儿,得了唐妈的叮嘱,帮着捎了话。

见唐红玫这月份也不小了,那人忙笑着摆手:“没事儿,你二姐母女平安,你别挂心了。”

再度道了谢,唐红玫和唐婶儿把人送出了家属楼外头。

唐婶儿只道:“也是不凑巧,你自个儿也怀着呢,既然你妈都说了不用回去,那就干脆等你生了娃儿坐了月子后,再回去瞧瞧吧。”

“嗯,都听妈您的。”唐红玫浅浅一笑,眉头却并没有完全舒展开。

她二姐嫁的是同个公社不同生产队的老江家,两边离得倒是不算远,走路大概个把钟头的样子,可因为早先也没来往,并不大清楚江家的为人,只是听了介绍人说,江家仨儿子各个都勤快能干,嫁过去肯定有好日子过。偏巧,早半年嫁人的她大姐,旁的都还凑合,就是家里穷得叮当响。唐爸唐妈一合计,这过日子还得先填饱肚子,光人好吃不饱有啥意思?于是,就将二闺女嫁到了日子过得颇为红火的老江家。

因着是工分制年代,家里的壮劳力多少直接决定了家庭情况,毕竟壮劳力越多工分越多,分到的粮食也就越多。像唐家这样的,就这两年还算不错,前些年日子过得太苦了,哪怕唐家大姐二姐都下地干活,赚的工分连人家单个壮劳力都不如。

可江家,条件是相对好了不少,却架不住江婆子是个不好相与的婆婆。

在唐红玫二姐嫁过去之后,江家又陆续娶了两个儿媳,然而这仨儿媳也是能的,别说生孙子了,连个开怀的都没有。气得江婆子见天的在家里骂人,把仨儿媳妇儿蹉跎了又蹉跎。

好不容易身为长媳的唐红玫二姐终于开怀了,江婆子满怀期待,不料却得了个丫头片子。哪怕唐红玫没亲眼看到,她也想象的出来,江婆子能有多气愤,说是气得跳脚都不为过。

这些事儿,唐婶儿自然是不知情的,哪怕她早先打听过了唐家的情况,也不会多事到去打听儿媳家的姻亲。还是见儿媳面色不对,追问了两句,这才知晓了个大概。

于是,唐婶儿又劝道:“这年头重男轻女的人多了去了,就算上头天天喊‘妇女也能顶半边天’,该咋样的还咋样。咱们呀,管不了别人只能管好自己。就你二姐那样儿的,要么她自个儿立起来,外人能有啥法子?不过也没啥,头一个得了闺女,那就养好身子再生呗。她还能因为儿媳头胎得了闺女,就把人直接轰回娘家?怕不是疯了……”

甭管是乡下还是城里,娶媳妇儿都难。江家就算条件比普通人家好一点,可要是敢为了这种事情闹离婚,一旦传出去,这辈子怕是都别想娶到媳妇儿了。再说了,唐家人也不是吃素的。

“嗯,妈您放心,我不会太挂心的。”顿了顿,唐红玫回忆了一下她二姐往日的做派,又添了一句,“再说我二姐那人……也不是好惹的。”

早些年是因为一直没怀上,二姐总担心自己是不是不会生,后来总算开了怀,她一下子就有了底气。就算这回生的是闺女,也不代表她会任由婆婆捏扁搓圆。

婆媳俩边走边说,因着唐红玫月份也不小了,她俩走得慢吞吞的,以至于乘凉那头见她们久久不回来,已经开始了各种猜测。

李旦妈是最得意的,她先前被唐婶儿当面怼了好几次,话里话外都在损她重男轻女。可要她说,闺女迟早都是要嫁出去的,往后养老送终的事儿,不都得靠着儿子?既然这样,重视儿子又咋了?

尤其在亲眼目睹了今个儿这一出后,她扬着脑袋咧着嘴说:“都说闺女随娘,看看唐姐这儿媳,不就是随着她娘家妈生闺女吗?我可是听说了,她娘家仨姐妹,还是顺着一溜儿生的。现在她姐姐也这样,怕是她……”

“闺女随娘?那怕是你闺女找人家悬了。”唐婶儿刚好回来,闻言随口一说,却正好把人堵了个结结实实,气得李旦妈满脸通红,半晌都没能憋出一句囫囵话来。

可不是,唐红玫的娘家妈连生了仨闺女,她不也生了俩闺女?所以,这话究竟是笑话谁呢?

更有了解内情的人接口道:“不说这事儿我倒是没想起来,李旦妈,你家李桃嫁出去也有七八年了,我咋听人说,她生了仨闺女了?”

“你瞎说啥?我都不知道的事儿,你咋知道的?算了算了,天色不早了……李二桃!你还愣着干啥?叫上你弟弟,赶紧给我家去!”

可怜的李二桃被吓了一大跳,顾不得抚平狂跳的心,赶紧先跑出去找弟弟。偏生李旦正值猫嫌狗厌的年纪,天知道他跑哪儿去了,毕竟家属区不小,拐角楼道之类的更是多得数不胜数,她扯着嗓子叫了半天,也没得到回应。

唐婶儿却懒得管这么多,拎上竹椅和大蒲扇,唤上唐红玫就回家去了。李旦妈有句话还是说对了,那就是天色确实不早了。

也不知道是因为这次意外的消息,还是天气越来越热的缘故,唐红玫原先几乎没有妊娠反应,却在这天过后,慢慢的露了出来。

先是两腿水肿,后来则是有些中暑的迹象,吃饭也不香了,就连夜里也偶有小腿抽筋的症状。幸好,所有的症状都不严重,而彼时,离她的预产期也没多久了。

县里有人民医院,可他们这个县并不大,县里人多半对医院还是犯怵的,很少会有人去医院生孩子。唐婶儿也是因为娘家有亲戚在里头当护士,又知道头胎不好生,盘算着家里还有些余钱,为了安全起见,离预产期还有三天,她就领着唐红玫去了医院。

也是碰了巧了,这边刚办完住院手续,隔了不久,唐红玫就发动了。

她到底是乡下姑娘,就算打小都没怎么下过地,家里不少活计都是她一手操持的,身子骨还是很棒的。都说第一胎难生,在她这儿倒还不错,在里头熬了一个多钟头,顺顺利利的把孩子生了下来。

与此同时,唐婶儿还在家里忙活。她是等儿媳歇过午觉以后,把人送进医院的,想着离正日子还有三天呢,就没着急,慢悠悠的回家收拾东西兼做饭。瞅着太阳快下山了,她也把东西都准备好了,还温着的饭盒,以及一大包孩子的用品,其中不老少都是她费了大力气跟人换来的。

出门时,楼上的周大妈还跟她打招呼:“去医院了?要我说,有条件还真是去医院生好,早去早安心。”

“可不是这个理?你也知道,学军他是三班倒,我就怕红玫发动时,他不在家。这要是大白天的还凑合,晚上咋办?我一人咋把人送医院呢?”唐婶儿并不知道她的宝贝儿媳这会儿已经进了产房,她很是高兴的冲着周大妈扬了扬手里的大包裹,“这里头还有大妹子你的功劳呢。”

光凑够需要的布料已经很难了,唐婶儿还因为大家伙儿都说她儿媳怀的是个丫头,特地想尽办法跟人换了鲜亮颜色的料子。

什么大红粉红桃红艳红……

整个儿的画风就是红红火火,她觉得,大孙女回头一定会很喜欢她这个当奶奶的精心给准备的小衣服小鞋子小包被。

这么想着,她跟周大妈告了别,乐颠颠的往人民医院那头赶,一路上倒是又碰上了不少熟面孔,顺便打了招呼,也让不少人知道,她已经把儿媳送进了医院,怕是过不了两天,大胖孙女就该生出来了。

嗯,是过不了两天,因为今天娃儿就出来了。

等唐婶儿笑呵呵的赶到医院住院部,往她儿媳先前躺的那张病床一瞅……

咦?人呢?

没等她问出心头的疑问,同病房另外一个孕妇弱弱的提醒她:“大妈,你刚走没多久,你闺女就发动了,护士送她去产房那边了。”

唐婶儿一瞬间脑子一片空白,回过神来后,火速的把东西往空着的病床上一丢,连句道谢都来不及说,转过身子迈开步子,飞一般的冲出了病房。

同病房的孕妇不由的叹气:“这亲妈跟婆婆就是不一样……”

另一边,唐婶儿以无与伦比的速度把自个儿砸到了产房前,还没等她站稳当了,里头就出来了个护士,问:“唐红玫的家属在哪儿?”

“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

护士抬眼看了看她,冲她招手:“那你进来吧,把孩子抱走。放心,人没事儿,你要想出院的话,今个儿或者明个儿都成。”

这年头并不流行剖腹产,顺产的话,躺在医院和躺在家里并无区别。考虑到多半家庭日子也就一般,医院里都还是很贴心的,横竖瞧着人好端端的,强留着有啥意思?所以,一般都是生完就立刻出院的。当然,更多的人还是选择在家里生,那样更便宜。

唐婶儿倒是没急于一时,钱都付过去了,还不如明天再回去。最关键的是,许学军今天上的是中班,要夜里十点才下班,哪怕自家蠢儿子确实派不上什么用处,借个车带人回家总可以吧?

这么一盘算,她就安心了,想着先去瞧一眼儿媳,再瞅瞅自家的大胖闺女,等明个儿大清早儿子过来了,一家四口和和美美的回家去。

……

次日一早,李旦妈挎着竹篮子出门买菜,才刚走出楼道,远远的就看到唐婶儿抱了个大红的包被,黑着个脸杀气腾腾的往这边走来。而稍微落后她一些的,是推着自行车的许学军,至于唐红玫则坐在车后座上,长衣长裤外加帽子包巾,典型的月子里打扮。

李旦妈心下一乐,兴冲冲的上前:“哎哟,这是生了啊?赶紧叫我瞅瞅,唐姐你家大孙女长啥样儿啊?要我说,肯定好看得很!”

作者有话要说:李旦妈:叫你死鸭子嘴硬,生了孙女一准黑脸!

唐婶儿:呵呵。

第013章

第013章

好看倒是挺好看的,可他不是唐婶儿心心念念盼了大半年的胖孙女啊!!

唐婶儿仔细的回想了一下,儿媳刚怀上孩子那会儿可没人说这个,仿佛是到了孕中期,儿媳突然一反常态的嗜辣,他们家也没想过要掩饰,反而托了不少人帮着寻摸干辣椒。就是打这儿开始,各种流言蜚语满天飞,很多人笃笃定的表示,都不用看怀相,那一定是怀的丫头片子。

头一个这么说的人是谁,唐婶儿已经记不清楚了,可她敢肯定,眼前这个李旦妈一定说了不止一回,好多次还是当着她的面再三叨逼的!

“好看吧?”唐婶儿笑得一脸狰狞,偏李旦妈是个眼拙的,完全没看出来唐婶儿有啥不对劲儿。又或者,她明明看出来了,故意装作不知道而已。

李旦妈顺着唐婶儿微微掀开的襁褓往里头瞅了一眼,也不知道看没看清楚,她只笑裂了嘴,连声道:“好看,真好看!长大后一准是个漂亮的大姑娘!”

落后一小段路的许学军和唐红玫这会儿也到了跟前,正好听到了李旦妈这话。

许学军一脸的茫然,不过他原就不爱说话,哪怕想要反驳,也仅仅是张了张嘴,没出声就放弃了。至于唐红玫,昨个儿她刚生产完,哪怕她身子骨还算结实,这会儿也还没恢复过来,听了这话后只在心里纳闷,刚出生的孩子有长得好看的?再说她生的不是个胖小子吗?李旦妈这是瞎?

“看过就得了,忙你的去吧。”唐婶儿可没打算在楼道里跟这个讨人嫌的老邻居唠嗑,说完这话后,就侧过身子挤了过去,掏出钥匙打开房门,“学军你扶着红玫进屋,过会儿再去还车。”

眼见人家忙活了起来,李旦妈忙往后头让了让,满面笑容的道:“你们忙,你们先忙着,等回头安顿好了,我再去你们家看大胖孙女。哎哟,这丫头长得可真好看哈哈哈哈哈。”

说罢,她目送小夫妻俩慢吞吞的进了屋,转身走出楼道,留下了一长串杠铃般的笑声。

“笑得可真难听,还好我孙子胆儿大。”唐婶儿让小夫妻俩进屋,她自个儿在关门之前,冲着门外啐了一声,这才关上门,抱着襁褓进了儿子儿媳那屋。

彼时,唐红玫已经在床上半躺下来了,身上还盖了一床薄被,见婆婆抱着襁褓进来,忙伸手去接。

“你躺着,我给你放边上。”唐婶儿并没有把大孙子给儿媳,而是小心翼翼的搁在了床边上。他们这屋的床不小,这会儿只唐红玫一人躺着,身边空出了老大一块地儿。

唐婶儿安顿好孙子后,扫视了屋内一圈,很快就把嫌弃的目光落在了儿子身上:“你还待这儿做啥?还不赶紧把车子擦擦,给人家送还回去?去啊!”

许学军忙转身出门,临了又回头欲言又止的看了过来。

“出生证搁外屋饭桌上了!你记得先去领奶粉,再去领棉花,咱们今年的新生儿都可以领三斤新棉花呢,记住,是新打的棉花,别叫人给糊弄了。还有,户口本也要赶紧上,你想好你儿子叫啥了不?”

“我想的是闺女名儿……”许学军弱弱的提醒亲妈,不止您老人家一个人误会了,所有人都觉得唐红玫这胎是闺女。毕竟,酸儿辣女,还有肚子形状啥的,都清晰的表明这是个丫头片子。

唐婶儿一个眼刀子甩了过去:“先把能办的赶紧都办了,这事儿回头再说。”

许学军赶紧走人,很快屋里就又只剩下了婆媳俩,并一个睡得昏天暗地的胖小子。

胖小子是真的胖,连接生的护士都说,少有长得那么胖的。主要是这年头物资奇缺,哪怕会上医院待产的都是家境不错,能吃得像唐红玫这么好的,也寥寥无几。当新生儿普遍都是四五斤大小时,这个足足七斤重的胖小子,确实十分的惹眼。

唐婶儿再度走到床边,伸手解开了大孙子的襁褓,又从角落里搬出早先收拾干净了的小摇篮,把准备好的小褥子小被子,让他舒舒服服的躺里头。

“你说咋会是个小子呢?”直到把大孙子安顿好了,唐婶儿还是有些不敢置信。天知道她昨个儿冲进产房里,看到一个肥嘟嘟的小子咧着大嘴蹬着双腿不停的哭闹时,内心有多迷茫。

说句实在话,当奶奶的就没有不喜欢亲孙子的,问题在于,这跟她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啊!

要是早知道会是个大孙子,她何苦费那么大的劲儿跟人家换这么多颜色鲜亮的料子?胖小子穿啥不成呢?黑色灰色褐色咋都成,偏现在等待他的却是大红粉红桃红艳红……

太绝望了!

唐红玫默默的看着她婆婆从迷茫到不敢置信,又从不敢置信到深深的绝望,她是真的想安慰婆婆,于是她憋了半天,只劝道:“妈,我下回生闺女。”

“这是你说了算的?”唐婶儿并没有受到安慰,反而更沮丧了,“就算下回生闺女,那现在咋办?我大孙子要穿粉嫩嫩的小衣裳?回头我漂亮孙女要穿她哥哥穿旧了的小裙子?”

好像是有些不太妥当。

本来就不大会安慰人的唐红玫,在认真的思考了片刻后,决定老老实实的闭嘴。横竖儿子乖得很,她作为尚在月子里的产妇,还是闭上眼睛睡觉吧。

好在,唐婶儿也是随口抱怨两句,眼见儿媳困了倦了,她把摇篮摆摆正,转身出门去了。

刚走到外屋没一会儿,就听到有人小声的敲门,虽说音量是不大,可还是叫她紧张了一下,赶紧三步并作两步的走到门前,拉开门制止:“别吵吵,我儿媳睡觉呢。”

来人倒是熟人,当然不是刚碰过面的李旦妈,而是素来跟唐婶儿交好的周大妈。

周大妈心道,看来外头人猜得不错,这老姐姐还真是死鸭子嘴硬,原先是一口一个大孙女咋咋好,这不真得了个孙女,还是没崩住?不过再一想,这老姐姐对儿媳还是不错,就算孙女不合心意,小日子倒也不会差。

还真别说,周大妈挺了解唐婶儿的,虽说最关键的部分出了错,可总体来看,倒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正确的版本应该是,就算心心念念的大孙女变成了胖小子,唐婶儿依然会对儿媳好的,连带孙子也是。就是吧,心里有点儿气不顺,老觉得是街坊邻里连同亲眷们一起联手忽悠了她。

好气啊!!

真要说起来,比起气别人,唐婶儿更气她自个儿,原先觉得自个儿挺牛气的,没想到叫别人随便一忽悠,就直接给忽悠瘸了。

周大妈是个好性气的中年妇女,见老姐妹一脸的不高兴,也依旧笑着:“我刚买菜回来,要不要匀点儿给你?今个儿菜农那头有苦瓜,我瞅着像是刚从地里摘的,买了仨呢,要不?”

“苦瓜好,苦瓜降热去火!”唐婶儿勉强挤出了个笑来,却反而把周大妈吓了个够呛,索性自家一个都不留了,全匀给了她。

及至唐婶儿付了买菜的钱,周大妈才语带小心的劝着:“老姐姐,我听李旦妈说,你得了个漂亮孙女?”

“哪漂亮了?贼丑!”唐婶儿面对李旦妈是没好气,对她好姐妹还是有耐心的,把人让进屋里,又把苦瓜抱到厨房里放好,出来时满口抱怨,“不光贼丑,还是个孙子!”

周大妈恍然,看来她老姐姐是真的气狠了,谁叫那娃儿不单贼丑,还是个孙子呢?

“我特地换了那么多鲜亮的料子,费了多少布票,贴了多少脸面?……我跟你说,别信那啥老话说,老话说‘酸儿辣女’,我儿媳怀孕就没馋过一点儿酸,尽吃辣了,结果呢?尽瞎扯!”

“这不是刚出生的孩子都那个样子,瞧瞧你家学军和他媳妇儿,长得多俊儿呢,等回头养伤个十天半月的,一准儿白胖好看。”周大妈隐约觉得哪里不对,可一时半会儿的还没反应过来,只下意识的安慰着。

等等,孙……孙砸?!

周大妈恍恍惚惚的离开了,因为太过于茫然,连菜篮子都忘在了唐婶儿这边,还是后来还了自行车的许学军被差遣着又往楼上跑了一趟,顺便帮着证实了他媳妇儿生的确实是个胖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