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第009章

在婆婆的娘家,唐红玫直接来了一出花式秀婆婆。更确切的说,是婆媳俩合作相当愉快,互秀兼互夸,格外默契不说,还齐刷刷的把许学军丢在了一旁,从头到尾都没顾得上他。

唐婶儿的娘家姐妹们都懵了。

其实吧,她们姐妹几个之间倒也称不上什么恩怨情仇的。就是因为年岁相近,打小就好比较,哪怕一晃眼几十年过去了,除开唐婶儿外,其他人儿孙都成群了,这攀比的心态却不降反升。

小时候比爹妈更疼谁,少女时期比谁长得更好看,长大了就比谁的对象更能干更出息,等嫁了人生了娃自然而然就变成了比孩子……

谈不上心怀恶意,可是吧,当发现自己压过了所有的姐妹时,那心里的滋味哟,简直比喝了蜜都甜,而且这一甜就是一整年,毕竟她们都是有家有口的人了,平常见面也不容易,也就是正月里拜年碰个面。

结果,今年就遭遇了滑铁卢。

唐婶儿这命吧,肯定不算好,毕竟年轻守寡。可要说她命差吧,好像也不对。

想当初,她要嫁给许父时,家里人还是持反对意见得多,主要是许家那边长辈都不好相与,这公婆叔伯小姑子都难相处,光许父一个人好有什么用?结果,她还是嫁了,婚后生活居然不赖,因为许父分了厂里的房子,没事根本就不回许家那头。

等许父因公殉职时,娘家姐妹其实是摆正了心态打算能帮的帮一把,说到底也是亲姐妹,没的袖手旁观的。甚至她姐都帮着又相看了一个,想着总不能守寡一辈子吧?那日子该多难熬呢?结果,她还真打算守寡一辈子,不单守住了独子,还有亡夫的抚恤金、分配的福利房,统统都被她捏在了手里,甚至在儿子长大了如愿的让他进了当时已经极少招人的机械厂里。

再往后,娘家姐妹瞧着她儿子实在是太木讷了,也帮着介绍了几个对象,皆没有成功。等她决定去乡下远亲那头挑个勤快能干的儿媳妇儿时,大家又劝了一波,当然还是没劝住,气得几个姐妹索性不管了,只道由着她娶个粗鲁没见识娘家还扯后腿的乡下土妞……

最后的结果怎么样,还用得着多说吗?

本来是开开心心的拜个年,现在吧,唐婶儿和唐红玫这对婆媳俩还是挺开心的,许学军一如既往的当摆设,反正表兄弟们也都了解他,加上兄弟之间原也没啥事儿,甚至还羡慕他娶了个美娇娘。

至于唐婶儿的那些姐妹们,明面上是儿孙绕膝,可家里人口一多,这是非还能不跟着多起来?儿媳妇儿们之间要比较,偏心谁都不好,哪怕真的做到了一碗水端平,那也照样会被说嘴,人家铁了心觉得你贴补了其他儿子,你咋办?再有孙辈儿的一多,家里的口粮就不够了,盘算着小儿子家里就一个孩子,抠点儿出来补给大儿子家的,结果又是一场闹腾,全然忘了当初小儿子还小时,是他大哥赚钱养家……

想着家里的烦心事儿,瞅着跟前这对亲如母女的婆媳俩,唐婶儿的姐妹们只觉得满满的绝望扑面而来。

都说人比人气死人,可自家这姐妹咋就每每都有法子把苦日子盘活甚至过得更好呢?

好在,正月里的亲朋聚会到底还是短暂的,唐红玫是初三这天早上跟着许学军去了他姥家,当天下午就挽着婆婆的胳膊回了家。

因为不必去许家那头拜年,一下子就省了很多事儿,很是好好歇了几天。等到了初八开工的日子,也是许学军照常上班,婆媳俩照样待在家里,唐红玫只管一日三餐,其他活计唐婶儿几乎都包圆了,只她俩都闲着的时候,会凑在一道儿做些针线活儿,聊聊从别处听来的事儿,一个听一个说,和美极了。

得亏这些日常,唐婶儿的娘家姐妹都不知晓,不然自个儿天天被儿媳妇儿们气炸,人家却……心态迟早得崩。

及至过了元宵节,唐红玫再一次估算了日子,红着脸跟婆婆说了这事儿。

那一刻,唐婶儿的两眼就跟那探照灯一样,“嗖”的一下迸发出万丈光芒,然后跟伺候老佛爷一样,揣上钱把人小心翼翼的扶到了县人民医院里。

以前在娘家时,有个小病小痛的都兴忍忍过去了,就算真的熬不住,那也是去公社卫生所找人瞧瞧。因此,这还是唐红玫头一次进医院。

本着婆婆说啥是啥的原则,她倒没有反对,等一系列检查做完,确定怀孕了后,医生又叮嘱了一番话,她也都一一点头答应表示记住了。

其实,都不用唐红玫费心去记,唐婶儿就瞪着眼睛把医生说的话,一字不落的背下来了,她还打算回头找娘家大姐问问。

“红玫你别担心,身子骨有些亏也没啥,咱们好好补补。我呀,回头去找找我娘家大姐,我记得她二儿媳妇儿的娘家三嫂的亲妹子就是在医院里当护士的!到时候问问,还有啥能滋补的,不然等要生了,医院里有熟人也好办事儿。”

娘家大姐的二儿媳妇儿的娘家三嫂的亲妹子???

这七拐八拐的关系,弄得唐红玫很是眼晕,不过……

“我都听妈的。”想起人还在厂子里上班的许学军,她又补充了一句,“我和学军都听妈的。”

“学军?哦对了,他还不知道这事儿吧?那不重要,咱们先回家去,等回头我再琢磨琢磨,看还有啥地儿能弄到新鲜吃食。”唐婶儿心里的小算盘拨得啪啪响,机械厂的福利素来都不错,以前领到了鱼肉等副食品都是紧着儿子儿媳吃的,现在就不了,还是儿媳妇儿比较重要。

打死许学军都不会想到,他已经失宠了,目测这种情况还会一直延续下去。

……

怀孕的日子严格来说,跟以往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原本,唐婶儿还打算把做饭的活儿重新揽回来,不过见儿媳完全没有孕吐反应,自个儿做饭菜更贴近胃口,唐婶儿也就没拦着,就是早饭说啥都不让做了,大清早的起来多折腾呢?还不如多睡一会儿,看着有□□点了再起也不迟。

为了这个,她还逮着许学军教育了一番,言下之意是,要是敢在早起的时候把人给折腾醒了,那就换屋睡,让儿子滚去她那小屋里。

许学军惊呆了,回过神来,再怎么不善言辞,还是结结巴巴的保证不给自家小媳妇儿添麻烦,这才堪堪保住了最后的福利。

及至天气渐渐转暖,唐红玫的肚子渐渐显怀,从娘家带过来的衣裳也不合身了。这时,唐婶儿特地把这两月积攒下来的布票全拿出来,还跟人借了一点,拿去买了一块颜色鲜亮、贴身舒服的布来,还不是自个儿亲手做的,而是特地托给了裁缝做。

这年头没有春秋装的说法,一般都是把冬天的棉袄掏空,春秋两季直接穿夹袄,等天气热得受不住了,这才换成单衣。就算这样,衣服也多半是补丁累补丁,要是有那么一两件簇新的衣裳,也是家里好几人共用的,谁需要谁才穿那么一次。

唐红玫就有福了,唐婶儿把压箱底的料子都翻出来,老的料子做春衣,新买的透气料子做夏装,考虑到换洗问题,一应全是两件的。就连将来肚子会日渐增大的问题她也想到了,所以腰部都是放宽了的,保证穿起来舒坦极了。

到了这会儿,就算没有刻意通知,家属楼这边也都知道唐红玫有孕了,虽说也有那么一两人背过身去说了酸话,不过明面上还是以祝福为主的,都纷纷拉着唐婶儿的手,说她终于苦尽甘来了,都不用等翻过年,年底就能抱上大胖孙子了。

跟个经年老狐狸似的唐婶儿哪里听不懂这话的道理,笑眯眯的接受了祝福,话锋一转就道:“我倒不在乎是孙子还是孙女,就盼着家里能热闹一点儿。”

回过身来,又同唐红玫说体己话,叫她别有什么负担,只管放宽心情,吃好喝好养好身子骨才是眼下顶顶重要的事儿,旁的事儿都不用管,至于街坊邻居说的那些话,权当是耳旁风,横竖又不是自家人。

对此,唐红玫只道:“都听妈的。”

可不是吗?这要是自家婆婆嫌弃的话,她就算心再大也会暗自琢磨一番,换做是别的长辈,多少也会在意一些。可谁会在乎邻居的酸话?我家咋样,用你管?

就这样,唐红玫安安心心的在家里调养身子兼安胎,小日子过得美滋滋。

至于她娘家那头,出了正月后,许学军就逮了个休息日回去支会了一声,不过那时恰逢生产队上忙着春耕,实在是抽不出身来。等那头忙过一个段落,唐红玫的娘家大姐和妈才挎着一篮子鸡蛋,往县里赶。

与此同时,许学军的爷奶也在偶然间得知了这个消息。考虑到无论是看望孕妇还是到时候临盆生产、满月百日都得随礼,权衡了一番后,那头决定权当不知道有这事儿,横竖两家早已断了来往,自家儿孙满堂也不差这一个。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w

第010章

第010章

要说许家那边,其实也不是完全不稀罕。对于这些到了知天命年岁的老头老太而言,最高兴的就是儿孙满堂。

问题在于,他们稀罕不起。

当年许父出事时,许学军还是个小毛孩儿,哪怕最初两边的关系也不是很亲密,最起码逢年过节肯定是有来往的。可自打许父去世后,两家因为抚恤金一事彻底撕破脸,之后就断了来往。不过,到底是住在一个县里的,哪怕刻意避开,这些年里也或多或少的碰到过几次。

在许家爷奶看来,孙子是被他妈教坏了,从不来探望他爸这边的亲戚不说,连在路上碰着了也能当做没瞧见,眼瞅着孙子都被养成了白眼狼,曾孙还能指望?思来想去,他们最终还是放下了。

老人家是放下了,许家叔伯却给纠结上了。都是当儿子的,早先出事的是许父,这要是换做是他们呢?估计结局也差不多。

许家爷奶怎么也不会想到,就这么一桩小事,为他们的老年生活埋下了无穷后患。

不提许家那头,单说兴安公社第三生产大队的唐家,在忙完了春耕后,唐妈就开始盘算去县里瞧瞧她三闺女。本来她是习惯性的去找同个公社的二闺女,忽的想起来她二闺女也有孕了,月份比三闺女还大,因此临时改了主意,托人给大闺女捎了口信,在刚入夏之际,母女俩挎着一篮子鸡蛋,赶往了县里。

唐红玫婆家好找,别说当初送亲时已经来过一趟了,就算忘了该怎么走,找人问一声机械厂,保准全县无人不知。

这天,唐婶儿刚要出门,就听到外头有人唤她,声儿还熟,熟悉到她都没细看,就开门回道:“周妹子你也太急了,我这也没迟……咦?”

门外,除了唐婶儿素日里的菜友周大妈外,还有另外两人。

“哎哟唐姐,快瞧瞧,这是不是你亲家母?我刚下楼就看到了,赶紧帮着领过来。那啥,你今个儿还去买菜不?不然你跟我说说,我帮你带些过来得了。”

唐婶儿最初是有些惊讶,不过很快就回过神来,笑道:“原来是亲家母和红玫她大姐呀,快进来快进来……周妹子麻烦你了,你随便瞧着哪些菜新鲜,给我带些回来,回头给你钱。”

“咱们多少年的老邻居了,没事儿。”周大妈也不耽搁,随口应了两句后,转身提着篮子出了楼道门。

彼时,唐婶儿也已经把亲家母女俩迎进了门来,招呼她们坐下,又不顾阻拦去厨房里倒了水,特地加了两勺糖。

唐妈母女俩有些束手束脚的,虽说彼此都不是头一回见面了,可到底谈不上熟悉,更别提来县里作客这件事儿本身就叫人心里发怵。

等唐婶儿端了两杯糖水叫她俩喝时,唐妈赶紧看向大闺女,示意他开口。

真要算起来,唐红玫她大姐也没比她妈出息多少,毕竟一辈子待在乡下地头,连县里都仅仅是第二次来。不过,就算这样她也强撑着没在三妹的婆婆跟前犯怂,尽可能平静的问:“婶儿,我三妹她……”

“她还在里屋睡觉呢。”唐婶儿一副笑面儿,好声好气的解释道,“红玫这不是怀孕了吗?没啥旁的反应,就是容易犯困。我琢磨着,这春困夏乏的倒也正常,由着她睡去了。不过没事儿,算算时候,再有个把钟头,她就该醒了。”

唐妈、唐大姐:……………………

春困夏乏后面是秋盹冬眠,照这个逻辑,岂不是可以一整年从头睡到尾?想起前些日子春耕,进门三年才开怀并且月份比唐红玫都大的唐家二姐都忙得跟个陀螺似的,甚至忙过之后还小病了一场,母女俩就格外得无奈。

再瞧一脸尴尬又努力替唐红玫辩解的亲家母唐婶儿,唐妈有种错觉,好像那才是她闺女的亲妈,她本人瞧着反而像是婆婆了。

还是唐大姐努力找词儿替妹妹说话:“这个……婶儿,我三妹她年纪小……”

“对对,她还小呢,她比学军小了足足八岁呢,这光景,抗战都打完了,可不是还小吗?这么小小年纪的就怀了孩子,亏得她没啥旁的反应,不然可不得把我给心疼坏了?我现在就只盼着她好好养身子骨,想吃啥,能弄到的都给她去弄。”

唐婶儿一提起儿媳就止不住了,拉着唐大姐的手,一面絮絮叨叨的说着,一面还小心的控制着音量,唯恐把里屋的儿媳给吵醒了:“我领她去医院瞧过了,人家医生说了,她这胎有福气,是入冬那会儿生,天气稍微有点儿冷,反而对大人好点儿,一个月不洗澡也不难受,而且到了那会儿,各项供应是最多的,亏不着嘴。”

“话是这么说的,我还是有点儿担心。”

“你们知道不?早些时候,红玫最爱吃肉了,就喜欢吃放了大料的卤肉。可这半个月,她都不爱吃肉,只捡新鲜蔬菜吃,还好国家政策放宽了,只要不是刮风下雨的,菜农们就会挑着担子去县城郊外摆摊卖。可这老不吃肉哪里成呢?我就拿肉票跟老姐妹换了鱼肉票,炖鱼汤放豆腐给她补身子骨。”

从吃的说到穿的,又谈到闲在家里无聊的问题,唐婶儿告诉亲家母女俩,她已经托人留意着录音机票,攒够了钱就等着拿票买个回家,给唐红玫解解闷。

及至八点半,唐红玫迷迷瞪瞪的醒来,她一贯睡得沉,也就是刚嫁过来那段时间有些不大适应,经常许学军起了就跟着被闹醒,到了现在,哪怕隔壁李旦妈又在骂闺女,她也照样睡得喷香。

掀开被子正要穿衣,她的手碰到了搁在枕头边的新衣裳,这才忽的想起昨个儿婆婆叮嘱她,说今天温度会升高,让她别穿夹袄了,新做的单衣正合适。

唐红玫一贯听婆婆的话,当下也不犹豫,拿过衣服就穿了起来,又踢上单鞋,拿过搁在五斗橱上的梳子简单的梳了个单马尾辫,放回梳子后又拿了小镜子照了下,觉得没啥问题了,这才推开房门走了出去。

然后,她就跟娘家妈来了个四目相对,并且从亲妈眼里看到了满满的绝望。

唐妈是真的绝望啊,她总觉得这事儿不对,明明她是来探望怀孕的亲闺女的,咋反过来被亲家母炫了一脸呢?遥想当年她刚嫁给唐父时,唐奶奶对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没做错事都能鸡蛋里挑骨头,好话那是一句都没有。至于怀孕后待遇提升就更不可能了,用唐奶奶的话来说,哪个女人不会生?怀孕有啥稀罕的?第一胎就这样了,更别提之后她接二连三的生了闺女,唐奶奶看向她的目光里都啐着毒呢!

比唐妈更绝望的是唐大姐,毕竟对于唐妈来说,过去的事情早就已经过去了,现如今儿孙满堂的唐奶奶老早以前就不会找儿媳妇儿的茬了。而唐大姐,却是正处于婆媳矛盾的档口。

外人看着唐大姐家的日子还不错,个中的苦头只有她自己知道。尤其丈夫一年里有大半年不在家,婆婆又是个不好相与的,婆媳俩常为了那些个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吵翻天。幸亏她进门不久就开了怀,头胎就得了个大胖小子,这才勉强把日子过下去。

想想自家,再瞅瞅亲妹子,唐大姐只有一个想法,得亏今个儿陪着妈过来的不是她二妹,毕竟要说最艰难的,还是她二妹了。

“妈,大姐……”唐红玫恍恍惚惚的唤了人,一脸懵圈的问道,“你们怎么来了?哦,春耕结束了?”

这时,听着外头动静的唐婶儿从厨房里出来,两手搓着围裙,笑得一脸喜气洋洋:“红玫起了啊?我给你兑好了洗脸水,你先洗洗,回头再跟你妈你姐聊。对了,今个儿早饭想吃点儿啥?我熬了小米粥,你看成不?不然,我给你下碗挂面?亲家母,一起吃点儿?”

“不不,不用了,我们在家里吃过了。”唐妈忙推辞,唐大姐也一样。

“我喝粥就好了。”唐红玫终于缓过来了,忙跟她妈她姐打了个招呼,等她匆匆洗漱完毕后,婆婆已经把早饭摆在了桌子上。

泛着热气的小米粥,一碟榨菜,一碟腌萝卜块,还有一枚小碟子里装着剥了壳的白煮蛋。

早饭费不了多少工夫,不到一刻钟,胃口不错的唐红玫就干掉了婆婆给她准备的全部粥和小菜。看得唐婶儿笑得那叫一个心满意足,忙快手快脚的拿过碗筷就往厨房里去,边走边说:“红玫你陪亲家母好好聊聊,再琢磨琢磨中午想吃点儿啥。”

本来吧,亲闺女怀了孕,当妈当姐的过来探望一下也实属正常,毕竟闺女去别人家当了媳妇儿,娘家这边也担心她过得好不好,非得亲眼瞧上一瞧才能安心。

现在她倒是安心了,特别安心,安心到忍不住怀疑唐婶儿才是她闺女的亲妈,这做派,这画风,是亲妈无疑了。

从县里离开后,唐妈和唐大姐还跟活在梦里一般,及至各回各家,也还有些缓不过来。等好不容易接受了这一事实,她俩一个没忍住,就跟妯娌们聊起了这事儿。

“红玫那婆婆哟,真是个好人,对红玫可上心了,也是老天疼憨人,早先还担心那丫头脾气软和得跟个面团子一样,就怕叫婆家的人也欺负了去,没想到她倒是命好,那婆婆当的,比我这个亲妈都强。”

“我三妹这气运快别提了,都说中不溜丢最不招人疼,哪里想得到疼她的人在婆家那头呢?我是没瞧见我妹夫对她咋样,可有这么个婆婆在,日子还能差得了?我妹夫顶多就是话少了点儿,人一准儿好。”

……

孕早期时,唐红玫除了不像以前那么爱吃肉之外,没有任何旁的孕期反应,就连犯困也在正常范围内,毕竟每天八点多起床也不能说晚了。

可到了孕中期,慢慢的其他反应也显露了出来,人倒是没怎么遭罪,就是开始突然喜欢吃辣了。

他们这地儿,爱吃辣的人其实不少,可唐红玫这情况有些特殊,以往没听说她嗜辣,怀孕几个月后却偏偏好上了这一口,眼见唐婶儿拿伺候祖宗的态度照顾了她几个月后,又忙着托人买辣椒,就有人忍不住说起了风凉话。

酸儿辣女这种说法自古就有,没啥科学依据,可架不住人人都信,一听说唐红玫忽的爱上了吃辣,隔壁李旦妈欢欢喜喜的拿了一大包干辣椒跟唐婶儿换了半斤花生。

“唐姐,不是我说你,你对儿媳妇儿也太好了,早先不知道她怀的是个啥也就算了,这都知道是闺女了,还宠着干啥?赶紧生完了再怀一个才是正经。”

唐婶儿认真的瞧着干辣椒,还掐了一小点儿搁嘴里尝了尝味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等听了李旦妈这话,面上的笑也没减,就是在心里暗道,辣椒是好,人却不咋地。可刚跟人家换了东西,她也就没直接开怼,就笑眯眯的看过去:“生个闺女也好啊,顶好是跟你家李桃那么能干的……”

李旦妈都没等唐婶儿把话说完,瞬间黑了脸扭头就走,及至走到门口,才猛的回头呛了一句:“那我就祝唐姐你能如愿,年底得一个白白胖胖的漂亮大孙女才好!”

“借您吉言,谢谢啊!”唐婶儿笑得那是一脸灿烂,追到门口也要送上感谢,并目送李旦妈怒气冲冲的回了隔壁。

刚从里屋出来的唐红玫一脸迷茫,她在里头听了半茬,也就是没听到李旦妈最初的挑拨,只听到她婆婆提到了李桃。

李桃啊……

那也是个奇女子,先不说她的那番做派对不对,反正她妈恨她恨得要死,但凡提到她就说那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眼里只有婆家没有娘家。反正拿她气她妈,一气一个准儿。

“你咋出来了?听着刚才那话了?”唐婶儿关上大门,先把手里的干辣椒收起来搁到了橱柜里,这才对唐红玫说,“嘴长在人家脸上,想咋说咱们管不了。再说了,生闺女咋了?要是我当年生了个闺女,也不用跟老许家那头折腾那么久了,闺女厉害点儿不比儿子差,起码不用担心娶不着媳妇儿。”

唐婶儿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对外头说的,不过除了李旦妈外,其他的街坊邻居倒是没当面说啥,毕竟唐婶儿一个寡妇带大独子已经不容易了,家里添个人起码也热闹些。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暗地里究竟咋样,谁也不好说。

这小半年来,他们这一片家属楼里,要说最招人羡慕的就是唐红玫了。这当婆婆的,顶多明里暗里撇撇嘴,很是不以为然,可当儿媳妇儿的,看看人家再想想自家,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

一时间,倒是有不少人信了酸儿辣女这话,其实也不是信不信的问题,而是打心底里盼着这话是对的。即便唐婶儿好几次都说抱个大孙女也不错,可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她这是死鸭子嘴硬,唯独除了她儿子儿媳。

作者有话要说:唐婶儿:生大孙女好啊!

唐红玫:婆婆说得对!w

第011章

第011章

唐婶儿说的这话,究竟是不是死鸭子嘴硬,哪怕一时半会儿的看不出来,却也用不着等很久。算算日子,再有四五个月,唐红玫就该临盆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李旦妈最近的心情都好了不少。以往都是习惯性的拉着个脸,最近家属楼这边的人就发现,她露笑脸的时间多了,偶尔碰到唐婶儿领着儿媳出来晒太阳、散步时,还能冲着人家灿烂一笑。就是吧,那笑容看多了觉得渗得慌。

有人等着看好戏,也有人真心实意的为她们打算。

其实,唐婶儿的人缘挺好的,想她年轻守寡,偏生还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现在儿子能赚钱,儿媳也怀了孕,就有那些昔日里交好的老姐妹觉得她的好日子终于要到了,不少人主动提出帮忙,哪怕旁的忙不好帮,起码可以帮着借点儿供应出来。

即便最近一两年,各项供应都有增多,可皆不曾到放开肚子吃的地步。偏巧,他们这一代又有月子里吃鸡蛋的习惯,一旦将家里这个月的供应吃完了,就算再有钱也买不到哪怕一枚鸡蛋。因此,几个老姐妹就凑了不少鸡蛋票,本来没打算换,可唐婶儿不愿白占这个便宜,就用其他的供应交换了来。

外头这些事情并不用唐红玫来操心,她满打满算嫁到县里也就不到半年光景,人倒是认识了不少,可惜都没啥交情。基本上,但凡对外的一应事情,全都是唐婶儿一人在操持的。

当然,许学军也没闲着,他尽可能的趁着唐红玫月份还小时,拼命的替人加班,只盼着将来能多抽出点儿时间来陪伴家里人。

婆家这边的态度,唐红玫的娘家人都看在眼里。在夏末时,唐妈又来过一趟,因为她也听说了唐红玫怀的是个闺女。好在,来过一次后就安心多了,因为她亲眼看到了已经被养得白白胖胖,珠圆玉润的亲闺女。

唐妈:…………这亲家母该不会是养猪小能手,劳动标兵的吧?

真不是唐妈没见识,而是唐红玫被养得太好了,皮肤白里透红,气色好得不得了,整个人都是容光焕发的,一看就知道她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自从唐红玫怀孕后,唐妈统共来瞧过她两回。第一回是让大闺女陪着来的,一瞧就完全懵了,搞不懂自家闺女和亲家母到底是搞什么;第二回是她一个人来的,看过之后倒是彻底松快了,心道,管她们搞什么,反正只要闺女好她就安心了。

其实,相较于三闺女唐红玫,唐妈其实更担心她的二闺女。

俗话说,十根手指尚有长短。对于一个当妈的来说,哪怕都是亲生的儿女,那也能分出个三六九等的。五个子女里头,俩儿子自是不用说了,将来顶门立户就靠他们了。而前头三个闺女里,唐妈这心也是偏着的。

大闺女终究是她头一个孩子,哪怕略有失望,那也是放在心坎上疼的;怀上二闺女时,大闺女还不到一周岁,因为隔得太近,二闺女的体质就弱了点儿,费了好多心力才总算调养了过来;等到了生三闺女时,一方面她的母爱已经差不多耗尽了,另一方面则是扑面而来的绝望,以至于在蛮长一段时间里,她懒得对老三费什么心。

亏得之后的老四老五都是儿子,为此,唐妈对老三总算是高看了一眼。可同样的,就因为后头两个都是儿子,唐红玫是没下地干活,可她需要照顾两个弟弟。

假如说,大姐和二姐至少享受过一段时间的母爱,那么唐红玫一直都没有,她只是借了两个弟弟的光,没吃过太多苦,可也确实没得到过什么。

哪怕到了现在,唐妈去过县里两趟,确定唐红玫在婆家哪哪儿都好后,就将这个闺女彻底的抛到了脑后,转而去关心她的二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