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赚大钱

作者有话要说:我是池陌的存稿箱,主人出去浪里个浪啦~你们要帮我主人留言打气哦!群撩一个~【卖芦苇叶都是真的,我文里所有赚钱的方法都是求证过的,只不过会把规模说的大一点,比如芦苇叶,平常人卖肯定卖不了这么多斤,赚不了这么多,但当时上海的芦苇叶几毛到一块一斤,却是真的。】

“少安,她回去了么?”

“已经回去了。”

确定没人盯着,楚瑜才和少安一起往田里走。

“姐,你咋知道三婶会熬不下去半路撤了?”

楚瑜笑笑,又不是谍战片,真想盯人也需要耐心,这年头黑灯瞎火的,连盏路灯都没有,让她陈玉梅趴在墙头上看好几个小时已经了不得,还真能盯到后半夜?不可能!

“我猜的,三婶那性子疑心重,可她不能吃苦,尤其是咱们几个人出出进进好几次都是上茅坑,次数多了她抓不到把柄也就烦了。”

“难怪你叫我们轮流出来上茅坑,原来是这事。”

楚瑜笑着看向黑黢黢的麦田,芦苇叶们!撸叶怪盗又要出没了!

呵呵,桑叶撸完了,她还有芦苇叶可以撸啊!

芦苇叶长在田边的小沟里,长势凶猛,田间到处都是的,这时的芦苇叶是绿色的,不老不嫩,等到了秋冬,会变成枯黄色,那时的叶子就不再适合包粽子了,这满沟待采的芦苇叶看在楚瑜眼里,只觉得满田都是人民币。

已过半夜,头顶明月高照,楚瑜和少安站在沟边拽,拽下来递给楚乐保存,楚乐这丫头也能吃苦,听说哥哥姐姐要出来,死活不睡觉要帮忙,特别懂事。

芦苇叶实在太多了,多到楚瑜的手都麻了也没能把一个沟里的芦苇叶给撸完,她和少安很快就撸了2麻袋,然而这在她看来远远不够,到了凌晨3点多,楚瑜和少安共撸满了5个麻袋。

俩人好不容易把麻袋拖回家,谁知一进门,却见堂屋里摆放了整整6个麻袋。

“妈,这是……”楚瑜愣了一下。

秦美丽笑笑:“你以为我这当妈的就不如你会撸芦苇叶?论干农活,你们哪比得过你妈呀!”

楚青也走出来:“就是,你们俩走了也不叫我们!害我们只好和你们分头行动了!”

楚瑜和少安对视一眼,两人十分感动。

说话间,林旭东也进了屋,扛了2麻袋桑叶,重重扔在地上。

“好了,差不多够了吧?没事的话,我去睡觉了!”

楚瑜激动坏了,觉也不想睡,连夜把麻袋装在借来的驴车上,为防夜长梦多,她当下就把麻袋盖好,赶着驴车准备出发。

“姐!姐!”楚乐跑出来,“我也要去!”

楚瑜拗不过她,只好把她抱在驴车上,他们这一次谨慎许多,不敢走村口的大路,转而从田间小道出发了。

没多久,驴车路过养殖场,养殖场木头搭建的2楼,竟然有微弱的光亮,楚瑜不觉抬头,却见一个人影站在二楼,楚瑜看不清他的表情,只依稀觉得他是在看她。

是那个贺沣?这人半夜不睡觉站在那干啥?方圆几里,就养殖场的木头房有二楼,站得高看的远,刚才她撸叶子的事,他是不是全看到了?

他会不会去告状?

不知为何,楚瑜就是觉得这种心高气傲的人,是不可能去告她的,再说他身上也有属于知识分子的清高,这事他做不出来,要是真想做,上次新庄那老太太偷猪菜,他就应该去告了。

想到这,楚瑜才放心些,赶着驴车上路了。

天黑后,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只头顶的月亮陪着他们,让楚瑜觉得自己不那么寂寞,月光淡淡,洒在身上,给楚瑜一种落寞的温暖,楚瑜借着亮光,憧憬着这车芦苇叶能让她赚到更多的钱。

夜路很不好走,好在去临淮的路比田间小路平整些,不然楚瑜毫不怀疑驴能把自己拉进沟里去。

“姐,你和楚乐先睡睡吧!我来赶驴!”少安说。

“好。”楚瑜没拒绝,和楚乐一起闭着眼躺在摇摇晃晃的驴车上,渐渐睡去。

-

八点左右,楚瑜就到了临淮市区,还是南城老路,还是那间旧工厂。

这年头没有手机真是不方便,楚瑜来之前甚至忐忑,要是遇不到人这次就白跑了,好在到了那里一看,有个人正在收货。

楚瑜赶着驴车进去,却见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男人站在那称重。

楚瑜一愣。“请问,孙哥在吗?”

“你就是老孙说的那个小姑娘吧?”男人说:“你可以叫我郑哥,老孙送货去上海卖了,家里靠我收货,你这次运了多少来?全都拉过来称吧!”

“郑哥好。”

楚瑜笑着把东西抬上称,郑哥称完,算好后说:“一共1200斤!”

少安心里暗喜,扫了眼楚瑜,却见楚瑜面色不动,丝毫看不出高兴的样子,少安按捺住激动,没做声。

楚瑜淡笑:“我还没来得及问郑哥价格呢,不知是否跟孙哥说的一样。”

郑哥闻言愣了下,“老孙给你说的是多少钱?”

楚瑜笑:“孙哥经常跟我合作,给我的肯定是好价格,不知道郑哥能给我多少了?”

郑哥听了这话,顿了顿,犹豫再三才开口:“我们给普通人的收购价都是8分!”

“8分?”少安更激动了,显然是觉得这价格已经特别高了!一斤芦苇叶卖8分钱!比一个鸡蛋还贵呢!驴车上拉了1200斤,那就是96块钱,有这么赚钱吗?

他看向楚瑜,却见楚瑜神色淡淡,只嘴角噙着笑。

“郑哥,你可不实诚啊,孙哥早就告诉过我,你们的芦苇叶在上海都卖5毛1块的,怎么?自己发财吃肉,还不能让妹子喝口汤?”

郑哥听了这话,有些不好意思,他一直偷偷做生意,可从没遇到女孩子也赚钱的,第一次跟女孩打交道,又是个漂亮小姑娘,虽然穿的朴素了点,但笑起来眉目弯弯的,别提多让人有好感。

郑哥咳了咳,有些不好意思:

“妹子啊,上海是卖得高,但我这货运过去可要不少运费啊!你总得让哥赚点不是?8分钱一斤是特别高的价格了,如果不是为了求量,每天都有货发去上海,我们不可能给出这么高的价格!撑死了四五分,我可以说,四五分都有人卖!”

楚瑜知道他说的是事实,她笑了笑,好声说:“郑哥,有钱大家赚,孙哥早就说过给我高点价格,让我多运点来的,你看我辛辛苦苦拖过来也不容易。”

郑哥被她说的没办法,最后失笑一声:“行!最多9分!”

楚瑜知道这已经是最高的价格了,这也就是靠近端午节才能有这价格,平常田里到处都是芦苇叶,也没人想起来要,估计1分钱一斤都没人收。

楚瑜对这个价格还算满意,闻言点头说:“行!就9分!都听郑哥的!”

郑哥一分不少地给了楚瑜108元钱!他道:“我31日还会再来收一次,你有的话到时候运来!”

“行!那郑哥,后天见了!”楚瑜说。

-

“姐!姐!”少安激动地说不出话来,“108块呢!好多钱!”

少安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也从来没想过,这么容易就能赚到钱,他有些不敢相信,觉得自己像在做梦,偏头一看,却见楚瑜依旧是那副淡淡的神色。

其实楚瑜也高兴,108块在这个年代绝对是巨款了。

她原本就有六十多块钱,加上这108块,差不多有170块存款了!170块,什么概念?够买辆缝纫机了给自己做嫁妆了,如果她安于现状就这样嫁人,一台缝纫机已经可以让她嫁个不错的人家。

楚乐知道赚了钱,很激动,路过一个卖汽水的摊子,急着说:“姐,我想喝汽水!”

是玻璃瓶装的橘子汽水,楚瑜小时候也喝过,没想到这时候就有了。

少安也跟着咽唾沫,楚瑜笑笑,买了三瓶汽水,花了6分钱!姐弟三人站在摊子边上咕噜咕噜喝了汽水,把瓶子还给人家,再继续赶路。

这一路,他们高兴坏了,一个早上的功夫,他们已经赚了108块钱!这是他们从没想到的!路过卖肉的摊子,楚瑜又买了斤猪肉。

屠夫对她印象深刻,便笑问:“小姑娘,这次要肥的还是瘦的?”

楚瑜乐了:“跟上次一样,随您割!”

“你这小姑娘!”屠夫笑笑:“我第一次见到有人要瘦肉的!”

他很快割了一块下来,楚瑜付了钱,拎着猪肉挑上驴车。

“走!回家吃肉!”

回到家,才中午,秦美丽刚上工,楚瑜没事做,放下猪肉,简单吃了饭就去田里帮秦美丽干活。

“你们听说有贼来我们村吗?”

楚瑜一愣,竖起耳朵听。

“我也听说了,好像说咱们田里大的芦苇叶都不见了!你说是不是有人卖那东西啊?”

“怎么可能!这东西到处都是,谁要啊?我估计是谁割回家喂猪了!你说这谁那么缺德啊,半夜把芦苇叶都给撸没了,我看了一圈,都剩小叶子了!今年的粽子只能包小点了!”

“肯定是老徐家,听说他家养了个小猪仔。”

“有可能!”

楚瑜咳了咳,低着头继续干活,权当跟自己无关。

“楚瑜,你怎么跑来了?”秦美丽心疼女儿,“快回去睡睡,你昨晚就没睡好。”

“妈,小声点。”楚瑜四处看了一眼,“妈,我不困,先帮你干活,晚上回去睡。”

主要是赚太多钱,心情太激动,又没法晒朋友圈,跟人分享啥的,只能靠做农活来排解一下。

“你这孩子……”

秦美丽埋怨女儿太贴心,心里却喜滋滋的,这个三女儿一向贴心懂事,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一点没错!

-

下工后,楚瑜笑着把钱从包里倒出来。

哗的一声。

钱一股脑堆在桌子上,堆的跟小山一样,堆得比上次都高!这一叠叠的毛票,看得所有人眼睛通红,直咽口水。

乖乖!心扑通扑通的跳,真想跑出去大喊几声:“我有钱啦!”

然而不能!

楚青和林旭东激动坏了。“好多钱!楚瑜,你太能干了!姐佩服死你了!”

“哥也佩服你!干脆我们喊你叫姐得了!”林旭东油菜花地说。

楚瑜失笑:“那不行,我还等着你们疼我呢,我才不想当大的。”

“这也太多钱了吧?出去卖个芦苇叶就赚了108块!这钱跟天上掉下来似的!”秦美丽很紧张。

农村人没见过世面,总觉得穷着才踏实,一下子有钱了,真心不习惯。

“妈!你别怕!我们老师最近去城里接裤子回来做,一天也能赚20多块钱,虽然不是天天有生意,但这样赚下去,迟早要成万元户!楚瑜有能力赚钱是好事,你别怕,有什么事,咱们家一起担着!”楚青说。

秦美丽这才点头。

所有人的心口都扑通扑通直跳,这么多钱,是他们以前不敢想的!

“妈,现在有钱了,咱们改天就带爸去做手术!”

“好!只是没有特别熟悉的人。”

“没事,有钱就行。”楚瑜说。

一家人商议好,准备先由秦美丽和林少安带林保国去检查。

当晚,楚瑜抱着装有170块钱的钱包,连做梦都在笑。

☆、015 工业券

作者有话要说:我是池陌的存稿箱,别急哦,男主马上就出来罗~~~

楚瑜干了一天农活回到家,腰都要断了,要是只累点也就算了,可让楚瑜更困扰的是洗澡和上厕所的问题。

洗澡就别说了,听说镇上有洗澡堂,但洗澡要排好几个小时的队,楚瑜不喜欢跟那么多人面对面洗澡,可现下家里没有奢侈到让她能在家烧水洗澡,因此楚瑜只好每天用毛巾擦擦,这可难为她了,只觉得浑身上下都要长毛了。

另一点就是上厕所问题,天渐渐热了,厕所里的住客也就多了,楚瑜看着都恶心,每次上厕所都要忍住呕吐,关键是这年头大家上厕所没有纸,应该说是楚瑜家这种农民穷的用不起纸,上厕时就从门口的大树上摘点大叶子擦。

于是就有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肚子疼的人第一件事不是去找茅坑,而是踮着脚尖去摘树叶子,一般来说,你摘树叶要是被人看到,人家都以为你是要去上厕所。

可想而知,这树叶子当然没有纸擦得干净,再加上没法洗澡,楚瑜对自己的卫生问题很担忧!

她决定等林保国的腿治好后,一定要快点赚钱盖房子!

楚瑜把瓮放进锅底,打算焖点热水出来,这当下,楚青一脸高兴地进了屋,笑道:

“楚瑜,快看!看我带什么回来了?”

楚青用报纸包着一坨东西,楚瑜愣了一下,下意识问:“吃的?”

“吃吃!就知道吃!”楚青失笑,打开报纸,露出里面的东西,楚瑜看呆了。

-

“铁钉?”林楚瑜讶异:“姐,你拿铁钉回来做什么?”

林楚青笑了:“还能做什么?烫头发呗!”

“烫头?”

“是啊,你也不知道,和我一起学艺的方芳,今天用老师的电熨斗偷偷烫头发。”

“电熨斗?”楚瑜开眼界了,“这还能烫头发?”

“是啊!方芳胆子大,什么方法都试过,我本来也想用熨斗烫的,可惜老师在,我不敢用电,想把熨斗偷偷带回来,咱家又没有电,方芳告诉我,还可以用铁钉,烧红后卷头发。”

楚瑜怎么听都觉得不靠谱,见楚青把铁钉扔进锅底,她阻止道:

“姐,你别听她们胡说,这不科学!铁钉烧红你怎么拿?烫着手烫着皮肤怎么办?”

“没事,我小心点就行!”林楚青戴着做工用的厚手套,小心翼翼地把烧烫的铁钉拿出来,卷着刘海,楚瑜只听“滋滋滋”声响起,再一看,楚青的刘海卷的跟方便面一样,一股焦味传来。

“姐!”林楚瑜失笑:“我说不能吧?你自己看,头发都烫焦了额,还不如不烫。”

林楚青看完后郁闷坏了,直嘟囔:“难不成方芳是骗我的?不能呀!”

等铁钉凉了以后,楚瑜打算把铁钉包起来,她拿起楚青带回来的报纸疑惑道:

“姐,你哪来的报纸?”

“老师家的呗!我们老师最近赚了不少钱,都舍得定报纸了!”

林楚瑜第一次见到这年代的报纸,报纸的纸张有些粗,字印刷的也不如后世精致,但大体样子跟后世一模一样,她拿起一看,是一份很知名的全国发行的官方报纸,后世也有。

报纸正面写着今天的头条:

《津市百货大楼发行3000台缝纫机,排队场面壮观》

楚瑜一愣,连忙把报纸拿起来仔细一读,原来是津市百货大楼要发行名牌的缝纫机,共有3000台,得知这个消息,津市乃至周边城市的世面都想方设法,去津市排队购买,排队人数过多,购买场面十分壮观,共有四五千人排队。

卖个缝纫机就有四五千人排队?对于习惯淘宝买东西的楚瑜来说,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啧啧!又是一场血战!这么多人排队,只发行3000台,这队啊至少得排二三十天!”

“这么久?”

“是啊,我听老师说过,70年他一个朋友为买缝纫机排队排了36天!这可是名牌的蝴蝶缝纫机,谁不想要?再贵都要买啊!”

听楚青说,这年头结婚讲究三转一响,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以及收音机。

其中缝纫机最重要,大城市的男青年结婚必备一台缝纫机,没错,是男青年,这跟楚瑜料想的不太一样,她以为女生买做嫁妆的多,谁知,这年代,男人要是没有一台缝纫机,很难娶到好老婆,女孩不看收入不看房车,你有台缝纫机,她就能嫁给你,当然,这是城里的情况。

而蝴蝶缝纫机的地位就跟后世的爱马仕差不多,奢侈品,所有人都听过,但不是所有人都买得起的。

楚青撸了下刘海,说:“大城市的人就是有钱!买缝纫机都要排队!”

正说着,村口的几个姑娘结伴去了林保中家里,林保中的女儿林翠霞笑着迎出来。

“翠霞,我们想借用一下你的缝纫机!”

“欢迎!快进来吧!我正在用呢!”林翠霞笑道。

林翠霞长得不错,跟林楚青有些神似,两人都是瓜子脸,林翠霞的五官比较柔和,楚青的五官相对英气,都是美人儿,比较起来,林翠霞属于男人更喜欢的那种妹子,林楚青则有些林青霞的气质,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攻气十足,不算是男人喜欢的主流长相。

两人年龄相仿,个子相仿,都到了适婚的年龄,自然也经常被人比较,她们都是林家的女孩,说亲的时候媒人那有好对象一般都来问王秀娥的意见,想当然,王秀娥有好对象都让林翠霞先挑,长此以往,林楚青心里肯定不痛快。

林翠霞有台缝纫机,这在村里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你说王秀娥偏心孙子,可人家对林翠霞这个大孙女倒是不错,今年年初,林保国开刀没钱,王秀娥愣是一分没给,转头就给大孙女买了台缝纫机,因为这台缝纫机,林翠霞成了相亲的热门对象,不少小伙子想跟她结婚,就连别的村的人,都有上门说媒的。

许是看见林楚青和林楚瑜,林翠霞远远地扬起唇角,要笑不笑的样子。

“楚青,我朋友来我家用缝纫机,你需要的话也来啊,我可以借你用用的,别不好意思,大家都是一家人。”林翠霞一脸虚假的笑。

林楚青回:“不用了,我天天跟缝纫机打交道,不稀罕这东西。”

林翠霞哼了一声,阴阳怪气地笑说:“等你买得起缝纫机,你就稀罕了。”

说完,扬起下巴进了屋子。

“得意什么呀!”林楚青气道:“等我赚钱了,我第一件事就是买一台比她还好的缝纫机!”

林楚瑜闻言却陷入沉思。

想了片刻,她忽然问:“姐,这缝纫机大城市不好买,那咱们这里呢?好买吗?”

林楚青闻言说:“听老师说不算特别好买,但比大城市好买多了,你也知道咱们这种地方,能买得起缝纫机的都是干部家庭,老百姓谁去买那东西?就是林翠霞这缝纫机也花了不少事才拿下的。”

林楚瑜没做声,当晚,她很久都没睡着,一个想法在她心里萌芽,然而对这个年代不太了解的她,不确定这个方法是否可行。

-

次日,林楚瑜去了临淮市,现在她手里有点钱了,花钱也大方了些,走了几里路,忽然遇到临淮的公交车,便拦了公交车。

售票员问:“姑娘,去哪?”

“我到临淮市区。”楚瑜道。

“三角!”

售票员手里拿了一叠票,绿色的“伍分”、绿色的“壹角”、黄色的“捌分”、天蓝的“壹角贰分”……

楚瑜给了三角钱,售票员撕了票给她。

楚瑜把票放在钱包里,这年头的票放在后世,都是古董,保存下来,以后留个纪念。

坐车虽然快,但路很颠簸,还不如驴车坐着舒服,楚瑜被颠了一路,差点吐了出来,好不容易到了临淮市的百货大楼,这时的百货大楼没有后世的高楼大厦,就是临淮这样的市区,百货大楼不过也才三层楼,这已经是附近城市最好的百货大楼了,林楚瑜走进去,搜了一圈,发觉这时的百货大楼卖的东西也不少,有毛线、糕点、布料……当然也有缝纫机。

缝纫机摆放的柜台设施明显比其他柜台要高档,卖缝纫机的柜姐气质也不错,楚瑜走过去,看了许久,柜姐头都没抬。

林楚瑜见了缝纫机,十分欣喜,可别说,这年头的蝴蝶缝纫机真好看,黑色的底上描着鎏金的花纹和金黄的“蝴蝶牌”三个字,做工一流,简单大气,难怪上海人都认这个牌子。

她笑问:“您好,请问蝴蝶牌缝纫机多少钱一台?”

柜姐头都没抬,继续织毛线。

林楚瑜微愣,眉头紧蹙,这次语气明显强硬:“请问蝴蝶缝纫机多少钱?”

她语气强硬,声音也冷了一些,柜姐见状,瞥了她一眼,倒是老老实实地说:“蝴蝶?”

她挑眉看向林楚瑜,瞥了林楚瑜的穿着,语气不佳:“这不是写着了吗?”

她不耐烦地指指墙上的价格。

蝴蝶牌缝纫机,130元一台!

林楚瑜算了算钱,惊喜道:“130块就能买到一台?”她顾不上别的,先把钱掏了出来。

柜姐看着她掏出的一叠毛票,不仅没把缝纫机给她,还一脸不耐烦地敲了敲玻璃柜,语气很不好:

“工业券!工业券!装什么无知!你以为蝴蝶缝纫机是你想买就能买的?30张工业券拿来!”

楚瑜一愣,“要30张券?”

柜姐听了这话,翻了个白眼道:“乡巴佬!买缝纫要工业券都不知道!你以为这是你们乡下?买东西不要票?”

这话一说,楚瑜忍不住皱起眉头,活了两辈子她就讨厌这种喜欢叽叽歪歪的售货员,好像这柜台是她家开的,而七十年代的售货员比后世更牛掰!尤其是供销社的那些,因为手里拿捏着点东西,服务一直很差,一般人根本不敢跟她们叽叽歪歪的,这就助长了她们的气焰。

楚瑜死死盯着柜姐,那柜姐被她看得眼神躲闪了一下,却硬着头皮横道:“看什么看?”

楚瑜笑了,她盯着柜姐冷声道:

“毛-主席说过,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毛-主席还说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会灰尘满面。”

听了这话,柜姐果然已经紧张起来,林楚瑜冷笑:

“同志,我看你的思想就跟这柜台上的灰尘一样,也要多打扫,否则,思想蒙尘就不适合为人民服务了!你无权站在这人民的柜台上,消极怠惰!”

周围已经有人看过来,柜姐被她说的都要哭了,她也没想到这乡下人会这么横,而且还拿《毛-主席语录》来说事,她敢反驳吗?她就是敢反驳这个乡巴佬,也不敢反驳毛=主席啊!

周围人都对着柜姐指指点点,百货大楼的领导也来了,林楚瑜见状,转身就走。

-

楚瑜顾不上她,只觉得心里有点不舒坦,计划经济时代,什么都要券,缝纫机也要券,还要30张工业券!她去哪弄这么多工业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