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儿,”元寿大声的说道,“就是皇玛法。”

“真没想到你们会弄个皇帝的塑像摆在这儿,”太后很高兴的笑着,又问元寿道,“元寿啊,你为什么要塑你皇玛法的像在这里啊?”

“因为元寿最崇拜皇玛法啊,”元寿很理所当然的说道,“皇玛法是最了不起的。”

“看来元寿还真的是对皇阿玛一片孝心呢,”三阿哥笑着说道,“只是这上面的字却是有些不太妥当的。”

原来那雕塑的基座上还刻着几个大字,“嬉乐未敢忘忧国”,这当然也是四阿哥的笔迹了。?

云锦一听三阿哥说元寿,当然不愿意了,可是她刚要上前说话,四阿哥一个眼神递过来,让她止住了向前迈出脚步的意图。

“四弟,”三阿哥看着四阿哥,很诚恳的说道,“不是三哥要挑毛病,你这里借用了陆游的句子吧?”

“没错儿,”四阿哥平静的问道,“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三阿哥时刻不忘展示他的文学休养,把陆游的这首《病起书怀》整个的背了一遍,“现如今我大清国泰民安,有什么可忧的呢?而且你将这‘位卑未敢忘忧国’改成了‘嬉乐未敢忘忧国’,又将之刻在皇阿玛的雕像下,是有向皇阿玛劝谏之意吗?”

“三哥,”四阿哥又用眼神制止云锦想说话的意思,然后才淡淡的对三阿哥说道,“我知道你这话是一片好意,但是四弟我却还是要说一句,你读书有些读迂了,你刚才也说了,这话是借用,如果每借用一句话,都要去考究它原来的情形,那样岂不是太累了吗?三哥,你在我们兄弟中文笔是最好的,可要按这个要求,你又敢保证你写的那些东西就没有不妥的地方吗?”

“三哥不说话,那想来就是你也不能保证了,”四阿哥见三阿哥默然不语,就接着往下说,“既然以三哥这么讲究的人都不能做到的话,那就不要强求世人也这么做了吧。至于说现如今的国泰民安,那可是皇阿玛劳心劳力换来的,所谓创业难守成更难,我们身为爱新觉罗的子孙,可不能懈怠了,所以我才会写出这句‘嬉乐未敢忘忧国’给元寿的,不知道三哥为什么会想到皇阿玛那里去的?”

“是啊,”十三阿哥笑着说道,“这园子是元寿的,名字又叫嬉乐园,这句话当然也是写给他的了,三哥,你想差了。”

“你说这话是写给元寿的?”三阿哥没理十三阿哥,只盯着四阿哥问道,“那为什么要写在皇阿哥的塑像下?”

“这有什么奇怪的,”四阿哥静静的看着三阿哥,淡淡的说道,“我是要元寿时刻不忘记自己身为皇家人的责任,将来好为皇阿玛分忧啊。”

“原来是这样,”三阿哥的脸色阴沉了一小会儿,就马上笑了开来,“那倒是三哥我的不是了,我本来是怕那些个御史们对你说三道四的,没想到却是我误了,四弟,三哥跟你陪不是了。”三阿哥说完就要向四阿哥行礼,

“三哥不可,”四阿哥伸手拦住三阿哥,“自家兄弟万不可如此,再说,你也是一番好意,我岂有不知的道理。”

“皇玛法,”元寿一直在旁边看着自己的阿玛与三阿哥唇枪舌剑的,这时伸手拽了拽康熙的衣襟,一脸担心的问道,“是元寿不应该立皇玛法的雕像吗?”

“不,不是,”康熙弯着腰对元寿笑着说道,“元寿能想着在自己的园子里立皇玛法的雕像,皇玛法很高兴。”

“那就好。”元寿露出了笑容,“那咱们接下来就去看元寿最喜欢的地方吧。”(!)

正文 第三百四十一章 训练场

元寿最喜欢的地方。?与其说是个游乐场,不如说是个训练场,康熙他们一行人走进来,只觉得满眼都是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其实这些对现代人来说却是司空见惯的,也不外乎就是一些什么单杠、双杠、高低杠,还有吊环、跳马、平衡木,以及用双手交替依次抓握横杠移进锻练臂力的空中平梯等等,这些在现代常用的运动器材,都让云锦给弄到这儿来了。

“这些东西都怎么玩?”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马上问云锦。

“元寿,”云锦冲元寿笑笑说道,“今儿个你是领路的,就由你来讲解吧。”

元寿点了点头,挨着个的分别介绍一遍,并说明他只不过是说了一些普通的玩法儿,大家还可以继续开发一些别的玩法儿,

“听着有些个意思,”十三阿哥笑了笑,“这几日不让我过来,却原来四哥你弄了这么多新鲜玩意儿,我不管你们如何。我怎么都是要去试试的。”

“我们也要试。”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抢着说道。

“这么新奇的玩意儿,我当然也是要试试了。”十阿哥也是跃跃欲试。

“皇阿玛,”十三阿哥先问康熙,“您想试试不?”

“我就不试了,你们玩吧,”康熙扶着太后走过一旁坐下来,“我跟皇额娘在这里看着就好。”

“是啊,”太后笑着点点头,“看着你们玩得开心,我们心里也是高兴的。”

“我们也在这儿陪皇太后祖母和皇阿玛吧。”三阿哥和五阿哥也表示自己不下场了。

那些阿哥们包括十四阿哥,都挨着个的去玩那些个器械,当然那些个器材除了适合元寿这个年龄玩的儿童版以外,云锦还让那些个工匠们也做了成*人版的,就是为了这些阿哥们来也能有的玩的。只是有了成*人版的在侧,元寿就总觉得自己那个儿童版实在是不够看了,只是碍于云锦的耳提面命和殷殷叮咛,这才没有冒险去尝试那些个更高更难的,但云锦也答应他,等他再大几岁,把这些小的都玩熟练了以后,就让他去玩那些大的,而且还让四阿哥带他一起玩。

当然云锦的这个许诺四阿哥是不知道的,反正还有几年的时间呢,慢慢的再劝他也来的及,再说这些年四阿哥只顾着专心办差了,在锻练身体这方面实在是动得太少了,云锦也想着借此让他也练一练。就算要当个拼命皇帝,也得有个好身体才行不是吗?

“你们这些死奴才,滚一边去!”十阿哥玩着玩着,突然发了火,却原来是机械旁边站着的那两个下人,让他看着不舒服了。

因为来的都是些金枝玉叶们,云锦也是怕出个什么意外什么的,所以也按元寿来玩的时候章程,在每个器械那儿都安排着两个下人,随时保护着。

“表哥,”云锦笑着走过去,“因为您是第一次用这个东西,有他们在旁边,总也安全些不是吗?”

“这些个东西这么简单,”十阿哥不以为然的说道,“怎么可能摔着我呢?”

“表哥,”云锦笑得甜甜的,“您就当是为了让云锦放心,就让他们在这儿,可好?”

“好吧。”十阿哥见云锦如此,也只好点了头。但随即对那两个人说,“你们站这儿是站这儿,但要离爷远一点儿,听到没有?”

“好了,”云锦对那两个下人说道产,“你们也不要呆太近了,让十爷玩个尽兴吧。”

“是。”那两个人答应一声向后撤了撤。

“阿玛,亲额娘,”云锦刚走回到太后和康熙的身边,元寿就笑着跟四阿哥和云锦商量,“现在是不是可以把那个绳网和蹦床安上了?”

元寿对他现在能玩的东西中,最感兴趣的就是这绳网和蹦床了,但四阿哥和云锦觉得这两样东西相对来说也比较危险,所以规定只有他们在场的时候元寿才能玩,平时这两样东西也是收起来的。怪不得他刚才只是给大家讲那些个器械的用法,却不亲身示范呢,原来是想要留着体力玩这两样呢。

“爷,您看呢?”云锦征求四阿哥的意见。

“什么东西啊,”康熙看着四阿哥说道,“既然元寿想玩就让他玩吧。”

“是,儿臣遵命。?”四阿哥冲康熙行了个礼,然后吩咐负责看护嬉乐园的下人们说道,“去把那个绳网和蹦床拿出来安上吧。”

“是什么?”太后也问云锦道,“怎么还得现安吗?”

“绳网,蹦床,”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从来耳朵都尖,本来正在平梯那儿比着看谁快呢,听到这话就放了手过来了,“这又是什么。怎么不早拿出来?”

“就是,四哥,”十四阿哥这时也过来了,“你也太不够意思了,怎么有好东西还藏着掖着的。”

“太后,”云锦笑着跟太后解释着,同时也回答了其他阿哥们的问题,“不是我们爷和云锦有好东西还藏着掖着的,主要是因为这两样东西都是用绳子做的,如果总是放在外面风吹雨打的,必定是容易坏的,就是这样,每次安装之前,那些个下人们也都要好生检查一番的。再说这两样东西又是起高的,较其他的东西来说,有一些危险,所以我们爷才定下规矩,只有他或者云锦在的时候,元寿才可以玩这个的。”

“嗯,”太后笑着点点头,“胤禛这事儿做的对,谨慎些总是好的。”

“这就是在安那个高空绳网吧?”十三阿哥这时也走过来了,听了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跟他说了情况之后。看了看那几个摆弄着一大堆绳子的下人问道,“是要怎么弄?”

“就是把它绑在那个架子上就行了,只是一定要绑结实了。”云锦指了指那边立着的高高的架子,“然后就踩着绳子往上爬。”

“幸好弄出了这个人字梯,”十三阿哥看看那些下人脚下的梯子,点了点头说道,“否则这么高的地方,随时安啊拆啊,也是个麻烦事儿。”

“各位爷,”云锦看看那些个下人们正在有条不紊的忙活着,就对这些阿哥们说道。“看这样子这个高空绳网还是要等一会儿,各位爷不如先玩别的吧,那个蹦床也是很有趣的。”云锦说完往蹦床那个方向一指,却发现元寿早就在那儿等着了,不禁莞尔一笑,“看来各位爷得排队了。”

蹦床安起来比绳网要快一些,再加上四面都有保护网,虽然也是高来高去的,总是比那个绳网安全些,要不是因为怕这时候的材质禁不住气候变化,就是放在外面也不是不可以的,反正元寿玩的时候都是有人在保护的。

“好了,老四,”等大家把这个蹦床和绳网都玩得差不多的时候,康熙看着四阿哥笑着说道,“现在你里面那个门是不是可以打开了,我想那里肯定还有些惊喜等着我们吧。”

老康的眼睛也是够毒的,居然看出那门里另有乾坤,没错儿,这个训练场分成了两大块,对元寿只开放了这外面的一块,里面的云锦说是说给元寿长大后准备的,但其实她是给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准备的,一是让他们锻练身体用,再一个就是希望他们能因此受到些启发,把大清的军队好生的练一练,别到了后来都成了“东亚病夫”什么的。

“好哇,四哥,”十四阿哥又叫了出来,“你还是藏私了。”

“十四爷,”云锦笑着看了看十四阿哥说道,“这您可是说错了,我们爷要是想藏私的话,就不会把那个门明打明的放在那儿了,他本就想着等你们把外面这些都玩过之后,就带你产进里面看看的,这事儿云锦刚才已经跟太后说过了。”

“是。”太后点头证实着云锦话,“云锦说凡事要讲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这里面的东西比外面的要难的多,所以要等你们在外面活动开之后,再到里面去玩那些比较好。”

其实云锦是想着,这些个阿哥没事儿就跑马打猎的,外面这些个器械太过简单,他们未见得会看在眼里,事实上也是印证了云锦的想法儿,三阿哥和五阿哥根本就没兴趣去玩,而十阿哥他们的,除了那个绳网和蹦床,其他的也都是玩两下就丢开手了,所以云锦再一次觉得自己和四阿哥的决定比较英明,如果让他们先看到了里面的东西,外面这些肯定就无人问津了。

“说那么多干什么,四哥,”十阿哥听说还有更难的,忍不住的说道,“赶紧着开门吧。”

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也是连连点头。

“皇玛法,阿玛打开那个门之后,元寿也可以进去吧?”元寿这个小鬼灵精儿赶紧趁机跟康熙诉苦,“皇玛法,您不知道,元寿到现在都不知道那门里有什么,阿玛和亲额娘说什么都不让元寿看,还说元寿长大了以后才许进去呢。”

“没关系,他们不让你进去,皇玛法带你进去,”康熙笑着安抚元寿,“哪有这个样的,这个园子明明是元寿的,却有地方不让他进去,这是什么道理?”

正文 第三百四十二章 过关墙

虽然大家进这个门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些准备,但真正看到这个场面的时候,还是有些惊住了。?!

“这,”十四阿哥指着那些东西说道,“这些都是要给元寿玩的吗?”

其他人的眼神中也露出不信的神情,不过也难怪他们,这里的东西别说元寿这个小孩子了,就算是他们也未见得全都能玩的了。那个匍匐前进也就罢了,最多是有损些形象,但那个攀岩可不是一般人就能爬到最上面的,跟它比起来,那个梅花桩看起来倒相对的简单些了,只是下面却是水沟,这一个踩不好掉了下去,那身上可就好看了。

除了梅花桩这儿有水以外,另外还有一个地方有水,而且不只是有水这么简单,那个宽窄赶得上一条河了,因为这里玩的就是过河,只是这过河的方式却是比在梅花桩更容易掉进水里罢了,相比较云锦后让下人搬出来的那些个形形色色的东西而言,原来就固定在那里的独木桥倒算是最简单易行的了,要知道后拿出来还有只是单纯的一根绳子呢,要将它横在那里让人顺着爬过去,另外还有挂着一张网的,用绳子结着索道的,再有就是踩着滚筒的,更有甚者,居然还有一个大个的圆筒,说是让人站在那里面滚着过河的。?!

“元寿现在当然是不能玩了,”云锦笑着说道,“怎么也得等他大一些,十三爷教过他功夫以后才行呢,也正是因为这个,我们爷才让人把这里锁起来的,没他的吩咐,是不能打开这个门的。”

“既然元寿一时半会儿玩不了,”康熙看着四阿哥和云锦说道,“那你们现在就把这些弄出来不是太早了吗?”

“皇上,”云锦抢在四阿哥前面,笑着冲康熙行了个礼说道,“说到这个,就有云锦的一点儿私心在里面了。”

“哦,什么私心啊?”康熙也对云锦微笑着说道,“说给朕听听。”

“皇上,”云锦看了看四阿哥,“您也知道我们爷的性子,办起差来认真的恨不能废寝忘食的,对自己的身子也不注意,前些年甚至还大病了两场,眼看着他是越来越瘦,云锦这心里急啊,所以就趁着这回给元寿修园子,也给他做了这些个,无非是希望他能把身子骨练的强壮些。?”

“皇帝,”太后笑着说道,“你看云锦多贤惠啊,我本来也看着胤禛这些年的身子骨有些个弱,幸好云锦也想到了,胤禛,你可不能辜负云锦这一番心意,得好生的练练啊。”

“胤禛谨遵皇太后祖母之命。”四阿哥上前向太后行了个礼。

“还有胤祺,”太后看着自己养大的五阿哥,是一脸的慈祥,“我看你的身子最近也不太好,你可要注意些啊,要不给你的园子里也安上这些?”

“胤祺不孝,让皇太后祖母操心了,”五阿哥也赶紧上前行礼,“其实胤祺的身子倒是没什么的,不过看这些东西确实是有趣,说不得等回京城之后还得请四哥帮忙,帮胤祺弄上这么一个,没事儿的时候也好活动活动筋骨。”

“自家兄弟说什么麻烦,”四阿哥对五阿哥笑了笑,“等回京城之后我就马上安排这事儿。?”

“不用说了,”太后看其他阿哥也想要张口说话,笑着一摆手,“知道你们见着什么都馋的,只是胤禛那儿的工匠毕竟有限,再说他自己府里的也得用这些人,这样吧,胤禛,你回京城后找一个信得过的作坊,把做这些东西的方法告诉他们,就让他们去给他们每个府里都弄上这么一个。”

云锦听了太后这话,心里就在偷着乐,四阿哥找作坊自然是要找十三阿哥的了,太后这是变着法儿的让老十三挣银子啊,从而也是想让自己也挣些,云锦在老十三作坊里有分红的事儿,太后是知道的。

“谢皇太后祖母的体谅。”四阿哥又冲太后行了个礼说道。

“老四,”康熙看着四阿哥问道,“云锦说这些是为你弄的,那你到底是试过没有?你都能做上来吗?”

“回皇阿玛,”四阿哥平静的说道,“儿臣试过了,只是尚有一些没能做上来。”

“那,四哥,”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嘀咕了几句,然后小声的问四阿哥道,“你掉水里没有?”

“初做时是肯定有的,”四阿哥淡淡的说道,“你们要是想试的话,我建议最好是夏天再试那个水上的东西,现在水可是很凉的。”

“嗯,”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点了点头,又马上问四阿哥,“四哥,这些东西我们今儿个是玩不了了,一旦弄个不好可是要失议的,过两天,不,就是明天,我们带好衣服过来,到时你可一定要开门让我们进来好生的玩一玩啊。”

“四弟,这个是干什么用的?”三阿哥指着立在那里的一座墙问道,那上面光光滑滑的,什么都没有,就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堵墙。

“这个啊,”四阿哥顺着三阿哥的手指看了看,笑着说道,“这个过关墙,就是把这里所有的一气呵成全都做完了之后,再爬到这个上面,表示过关之意。”

“四哥,”十四阿哥看着四阿哥说道,“你这些东西可不简单哪,如果咱们大清的将士们也能此方法练兵的话,一定会有成效的。”

“哈,老十四,”十三阿哥朗笑一声,“咱们真是想到一块去了,我正想着要向皇阿玛说这事儿呢,这比原来的那些方法都有趣的多,而且既练了身子,又练了反应,应该在各个营里都弄上一些的。”

“先挑几个地方试试吧,”康熙想了想说道,“等效果确实好时,再给各个营都弄上。”

“各位爷,”云锦见康熙他们说完了,就笑着对那些阿哥们说道,“这里的东西有没有哪位想体会一下的?”见大家没有响应的,云锦又笑了笑,“看来各位爷是累了,这嬉乐园看到现在也已经看完了,就请各位到屋里休息休息,狮子园里已经给大家备好膳了。”

“好,那我们现在就过去吧,”太后高兴的笑着,然后又关心的问云锦,“你今天可是走了不少路,肚子里的孩子没事儿吧?”

“太后,”云锦过去扶太后起身,“云锦没事儿,云锦还特意做了几样您爱吃的呢,一会儿您可得多吃些。”(!)

正文 第三百四十三章 简易版的的肩舆

虽然康熙一行人今天来此的目的是为了元寿的嬉乐园。但也不能看完了就打发他们走,至少一顿饭还是要管的,所以下一项安排就是回到狮子园的主厅里进膳。四阿哥准备的两辆肩舆,是给太后和康熙的,在太后和其他皇子的坚持下,康熙已经同意回程坐上去了,而太后因为体贴元寿领路辛苦,也坚持让他和自己共乘一个肩舆,虽然有些累了抬肩舆的下人们,但好在元寿并不算太重。

现在问题就在云锦身上了,因为她现在身子与常人不同,太后觉得她走这一路已经够长的了,坚决不让她再走回去,免得发生什么意外,本来她还想叫人再弄个肩舆来的,但让云锦拒绝了,有这么多皇子在这儿呢,他们在地上走着,云锦却高坐在肩舆之上,那不是逾矩也是逾矩了,太后当然也知道这样不妥。于是就埋怨起四阿哥来,为什么不多准备一些肩舆呢,这么多人过来,怎么也得一人一个才行。

其实这事儿也怨不着四阿哥,本来嘛,只是游个园子,太后和康熙年纪大了,坐着肩舆无可厚非,可是那些个皇子们就算是最长的三阿哥也还没到四十岁,哪里需要备着肩舆呢,尤其是在陪着太后和康熙游园之时,那样岂不是有不敬之意吗?所以就算是四阿哥按人头备着了,他们也是不会坐的,反倒是认为四阿哥没安好心的可能性更大些。

当然四阿哥也担心云锦的身子适应不了这种长时间的走动,但太后来了她也不能不出面陪着,所以只好尽量在每一个景点多逗留一些时候,让云锦可以借机多休息一会儿了,这样也是有用处的,至少现在云锦虽然是稍微的有些累了,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

但是眼前太后态度坚定,又是对云锦的一片爱护之情,四阿哥和云锦当然也不好坚拒,所以云锦想了个办法,就是让工匠们赶着做了些滑杆,这是四川那边特有的交通工具,只是不知道这个时代出现了没有,这个滑杆做起来相当的简单。就是找来一把椅子,腿上固定上两根粗壮而结实的竹杆,竹杆的两头再各横跨着一根拱形的扁担,其实就是相当于一个简易版的的肩舆,这样既能和太后与康熙的肩舆区别开来,云锦也能得以休息,算是皆大欢喜了。

“嗨,你能不能提前跟我们说一说,”云锦坐在滑杆之上,正在观看风景之时,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指挥着抬他们的下人们将自己的滑杆凑到了云锦的旁边,“这回准备了什么好吃的来招待皇太后祖母和皇阿玛了。”

“嗨什么?”因为云锦一直是陪在太后身侧的,所以太后当然也就听到了他们两个这有些儿戏的称呼,不由得略带薄责的看着他们两个,“称呼也不好生的称呼,堂堂的皇子象个什么样子?”

云锦在一边窃笑着瞅着那两个与自己可算是发角之交的阿哥,心里当然明白他们为何如此,虽然自己嫁了四阿哥,但他们私下里还是象以前一样叫自己的名字,云锦对此倒是不在意的,就是四阿哥虽不能说是乐见其成吧。至少也是默许了的,但是在公众场合,他们这么叫肯定是不合规矩的,可是叫“钮祜禄侧福晋”的话,他们又觉得叫远了,所以就干脆尽量的避免称呼,可没想到还是让太后抓到了。

但是因为云锦的原因,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与太后的关系也很亲密,所以对她老人家的责怪并没有什么害怕的表示,相反的,倒是对太后撒起娇来了。?!

“皇太后祖母,”十六阿哥首先跟太后嬉皮笑脸的说道,“想当年孙儿们与云锦可是一同承欢在您膝下的,早就已经熟不拘礼了,现在如果我们叫她一声‘钮祜禄侧福晋’,岂不是显得生分了吗?”

“皇太后祖母,”十七阿哥也笑着跟太后打趣道,“是不是因为当时我们和云锦一起没少顺走您宁寿宫里的好东西,所以你才希望我们生分些才好哇?”

“偏你两个就有这么许多话说,当我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吗?”太后笑嗔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一句,又很怀念的说道,“其实我也常常想起云锦在宫里那会儿,那时真热闹啊,现在都四分五散了,还有的永远都看不到了。”

“太后,”云锦看太后想到了十八阿哥,心中也是一酸,但面上却还是带着笑容去宽慰太后,“其实云锦有时候也很怀念那个时候。跟在太后身边,有您和贵妃娘娘护着,万事不用操心,只管无忧无虑的混吃混喝,但是现在也有现在的好哇,您看,十六爷和十七爷现在是不是已经沉稳多了,已经可以为您和皇上分忧了呢,而云锦,也生出了元寿这个鬼灵精,这也算是云锦的成就了吧?”

“就是啊,”窝在太后怀里的元寿也发了言,“现在还有我呢,老祖宗不喜欢吗?”

本来有了滑杆,元寿可以不用跟太后挤着了,但是他却说喜欢跟太后在一起,乐得太后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儿,搂着他一迭连声的说了好几句“好孩子”、“心肝肉儿”之类的,乐呵呵的带着他上了肩舆。?

“当然喜欢了,”太后搂紧了怀里的元寿,“老祖宗怎么可能不喜欢元寿呢,你可是老祖宗的开心果呢。”

“完了,”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面面相觑。一脸无奈状,“皇太后祖母喜新厌旧,有了重孙子就不要孙子了。”

“行了,别耍贫嘴了,”太后笑着对他们说道,“你们私下里怎么称呼云锦我不管,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一定要注意分寸,知道吗?”

“是,孙儿谨遵皇太后祖母之命,”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在滑杆向太后拱了拱手,涎着脸笑道。“在大庭广众之下要对她用正式的称呼,但在您这儿,就还象以前一样,是吗?”

“真是两个滑头。”太后摇了摇头笑着说道,“算了,我不管你们了,你们知道分寸就好。”

“谢皇太后祖母。”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向太后行了礼之后,又接着问云锦,“现在你可以告诉我们了吧,今儿个你给皇太后祖母和皇阿玛准备什么好吃的了?”

“这个,”云锦冲他们狡黠的笑了笑,“一会儿到了你们不就知道了。”

“元寿,”十七阿哥见云锦不说,转头去问元寿,“你是个好孩子,好孩子从来不撒谎,你告诉我们,你亲额娘今天准备什么好吃的了?”

“十七叔,”元寿睁大了眼睛看着十七阿哥说道,“好孩子从来不撒谎,好孩子也一定要听话,亲额娘早就告诉元寿了,今天的菜对你和十六叔要保密的。”

“切,”十六阿哥用着从云锦那儿学来的词儿来表示心中的不屑,“你不说就当我们猜不出来了,以你现在越来越吝啬的性子来看,也就只能是些个家常小菜了。”

“没错儿,”十七阿哥也附合着说道,“说不定就是些什么烙饼卷大葱、青菜蘸酱之类的,皇阿玛早就说过了,你由来就是具有乡土气息。”

“你们怎么说就怎么是了。”云锦才不会中他们的激将法儿呢。

“皇太后祖母,”十六阿哥拿出小孩向长辈告状的架式,“您看她,就提前告诉我们一下怎么了。”

“太后,”云锦也马上嘟着小嘴,对太后娇声说道,“您看这二位爷。人家不想说,偏逼人家说。”

“哈哈哈!”元寿在太后的怀里看着这些大人们象小孩儿的撒娇,忍不住乐出了声。

“你看看你们,”太后也摇着头一个劲儿的笑,“哪有一个有点儿大人样的,也不怕让元寿笑话。”

“皇额娘,”这时康熙也让下人们抬着肩舆过来了,“你们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没什么的,”太后笑着跟康熙说道,“不过是他们几个在逗我开心罢了。”

“哦,”康熙听太后这么说也不再问了,转而问云锦,“逛了这么久,想来皇额娘也应该有些饿了,你都准备什么吃的了?”

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一听康熙如此问,立即就窃笑出声,康熙不解的看看他们,他们立即收起了笑容,康熙转过目光来,看到太后和元寿也是一脸的笑,而云锦的脸上则是有些无奈的样子。

“皇额娘,这是怎么了?”康熙纳闷的问着太后,“你们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儿子说的有什么好笑的吗?”

康熙这一问,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那里又忍不住想笑了,可是当着康熙又有顾忌,就使劲低着头,可是这笑意上涌,却不是想忍就能忍住的,不时的从他们那里传出了“吃吃”的露气儿的声音,惹得康熙对他们瞪了好几眼,只可惜他们却是低着头根本看不见。

“其实说来真的没什么,”太后也忍不住的笑了,摇了摇头说道,“只是个巧劲儿,皇帝你不知道,刚才小十六和小十七正问云锦这个事儿呢,云锦要保密坚决不说,结果没想到你却过来问了。”

“原来如此,”康熙也忍不住笑了笑,然后问云锦道,“既然是我们爷子三人对这个都感兴趣,那你就说来听听吧。”

正文 第三百四十四章 算不算是一个恶趣味

“是啊,”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听康熙这么一说,头也抬了起来,一脸幸灾乐祸的看着云锦说道,“皇阿玛都问了,你还要卖关子吗?”

“皇上,”云锦笑了笑,放慢了语速,一字一句、清清楚楚的对康熙说道,“不是云锦对您也要保密,只是今天的菜肴众多,汤品、肉食、素食、冷食、热食、主食、甜点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从选材到配料,再到做法、味道以及功效,要一一说清楚必然也是耗时不少,而现在,”云锦用手一指前方,那狮子园的主殿“乐山书院”不说是近在眼前,也是离着不远了,“马上就要到地方了,就是要说也是说不完全了,皇上何不亲自去品尝一番呢,毕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呀。?”

“好哇,”康熙顺着云锦手指的方向自然也看到了主殿,不禁笑睨着云锦说道,“朕就说你刚才说话怎么会那么啰嗦呢,原来是要拖延时辰啊。你为了与小十六和小十七斗气,可是连朕也算计上了。”

“皇上,”云锦对康熙笑着说道,“云锦这点雕虫”

“菜品平常不平常的,倒没什么关系,”康熙也笑了笑,看着云锦说道,“有了在嬉乐园里看到的那些东西,朕已经不会觉得失望了,如果好生研究研究,在兵营里应该也是可以大用的,云锦啊,你这又算是为朝廷立了一功了,可想要什么赏赐吗?”

“皇上,云锦想这些东西出来,只是为了给我们爷健身和元寿玩耍之用的,”云锦很诚恳的看着康熙说道,“这练兵之事,云锦可是一点儿都不懂的,能想到此,是皇上慧眼独具,云锦可不敢居功,更不敢要什么赏赐了。”

“你说你对练兵之事不懂,可老四虽然不掌兵,但对这方面也不是不懂的,”康熙接着问道,“难道他也没想到这一层吗?”

“朝廷上的事儿,我们爷很少对云锦说,”云锦恭敬的回答,“不过我们爷在玩那些东西的时候,倒是说过等他试好后要给皇阿玛说一说的,云锦本以为他是想让宫里也装上一些的,现在经皇上一说,也许是为了这个也说不定。”

“胤禛真的去玩那些个东西了?”太后感兴趣的问道。

“应该是的,”云锦笑着跟太后说道,“虽然他去的时候,从不让云锦在场,但云锦偶然间看到他送去浆洗的衣服上满是泥水,想来肯定是玩过了。”

“偶然间看到?”康熙笑着对云锦说道,“朕看你是故意去看的吧?不过说实话,朕这些年看老四刻板的样子也上看的够了,倒也真想看看他狼狈的样子呢。”

云锦听了康熙这话,心里那叫一个汗啊,看来四阿哥装酷装久了,想看他出丑的人可不只自己一个呢,怪不得他去训练时总是坚持不让自己和元寿跟去呢,想来也是怕有损自己的形象,不过就云锦特意去洗衣间所看到的他换下来衣服上的泥点子,已经够让她YY的了,当然云锦更想的是亲眼看到他从攀岩壁上掉下来,或者是掉到水里的狼狈相儿,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个恶趣味吧。或者有一天,云锦憧憬着,自己能看到康熙和雍正两代帝王一起攀岩,然后又一起灰头土脸的掉下来,要是能再加上乾隆就更好了。

“去把东西端上来吧。”等大家都进了屋里坐下之后,云锦吩咐着下人们。

“是什么啊?”又是十六阿哥先开口问道,“还是奶茶吗?”

“不是奶茶,”云锦摇了摇头,“太后、皇上,还有几位爷,秋冬时分,正是应该进补的,再加上刚才在外面走了这半天,想来也是有些冷了,云锦让人炖了几个汤品,大家先暖暖身子吧。”

“没用膳就先喝汤,”十四阿哥提出异议,“这顺序好象有些不对吧?”

“十四爷,”云锦笑着说道,“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先用汤暖暖胃,然后再进膳,这样对身子是有好外的。”

“既然云锦这么说了,”康熙笑了笑说道,“那我们就客随主便吧。”

十四阿哥显然并没有认同云锦的话,但因为康熙发话了,所以他也只好闭上了嘴。

“云锦,”太后对云锦的安排倒是很感兴趣,“你准备了什么汤啊?”

“太后,”云锦笑着回答道,“云锦怕各人口味不同,所以准备了三种汤供大家选择,一种叫琼浆玉液,是把核桃仁和芝麻碾碎成汁加上西米,再加上些牛奶和豆浆一起煮的,可以补肝肾、润五肺、益气血的,还有一种是首乌鸽蛋汤,是用何首乌和熟地煎汁儿再加上鸽蛋和草菇一起炖的,可以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再有一种,叫做小福寿全,是用鲍鱼、辽参、花胶、瑶柱、鸡子、鱼翅,冬菇等一起炖的,原来的那个福寿全,用料繁多,做起来太麻烦,这个小福寿全,只取了其中重要的主料,又都是大补之物,煲出来也滋味万千的,而且还有补五脏、壮腰力、有益气开胃、滋阴益精、清热明目的功效,因为是膳前喝,云锦怕它味道太过浓郁,加了些冬笋进去。”

这时下人们小心翼翼的端着三个大砂锅进来了,放在了一边的条案之上,云锦上前将盖子一一打开来,浓郁的香气伴随着热气飘散了出来。

“这些汤他们已经煲了好久了,现在味道正好,各位爷按自己的喜好来选吧,”云锦用勺子在装着小佛跳墙的锅里搅了搅,盛出了一碗,亲手奉给太后,“太后,云锦就帮您拿个主意,您就喝这个小福寿全吧。”

“皇玛法,您喝什么?”元寿这时跑到汤锅前,对康熙说道,“元寿给你端。”

正文 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这叫做为老不尊

因为给大家准备汤碗都是最份量也就只够吃几口的,所以大家可以把那三种汤都分别尝一尝,其中小佛跳墙是最受欢迎的,除了四阿哥这个不太爱吃荤的之外,大家基本都喝了两碗以上,而相较之下,倒是那首乌鸽蛋汤因为药味太浓的关系,不太受青睐。康熙当然也没用元寿给他端汤,毕竟他还太小了,很容易被烫到的,不过对元寿的这份儿孝心,康熙还是很高兴的。

喝过汤之后,那边的宴席也摆下了,今天的菜品正如云锦所说没什么特别的,特别的是食材,肉是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这次秋狝打回来的,青菜是狮子园这里的暖室所种的,粮食自然是四阿哥在圆明园种出来的了。

“这可真是,”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听完云锦的介绍,不由得打趣云锦,“皇阿玛说你由来具有乡土气息。你倒真是将之发扬光大,居然还真象农家一般自给自足起来了。”

“这有又什么不好吗?”云锦笑着说道,“如今天下大治,农家才得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给自足,我们爷也能有闲暇以种田为乐,悠然于天地间而心意自得,这都是皇上的恩德呢。”

“钮祜禄侧福晋,”三阿哥听了云锦的话,眼睛闪烁了一下,然后笑着说道,“你读书可算是渊博的,你刚才说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下面还有几句,你可知道是什么吗?”

“三爷,”云锦愣了一下,这个她还真不知道,“您太抬举云锦了,云锦不过是闲来无事,混读几本书解闷而已,可比不得您博览群书,知人所不知,这个话有什么样的下文,云锦确实是不知,还请三爷帮忙解惑。”

“钮祜禄侧福晋过谦了。?!”三阿哥笑了笑说道,“我也不过是凑巧知道这个罢了,这句话是出自《击壤歌》,全文是,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田间老父击壤而歌,观者叹息道:‘大哉帝德!’老父回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位饮,耕田为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当然这最后一句还有不同的说法,《艺文类聚》、《乐府》、《诗记》说是“帝何力於我哉!”,《初学记》说是‘帝力何有於我哉!’,而《太平御览》则说是‘帝何德於我哉!’不管是怎么说吧,总之是这个老农对君王很是不敬就是了。”

“三爷,云锦真是太佩服您了,凑巧知道的,你都能这么引经据典的。”云锦看了看三阿哥。他今天可不是第一次与四阿哥和自己这边咬文嚼字了,难不成真想弄个文字狱不成?“不过这个老农如果真的这么说,那就是他见识太过短浅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君王,他又怎么能这般的安然度日,自得其乐呢,希望我大清的百姓在享受与帝尧之世一般太和的生活之时,不会象那个老农一样的无知。”

“是啊,”太后点点头,“得让那些个百姓知道,他们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可都是因为有一个好皇帝呢。”

“皇太后祖母说的是,”十三阿哥对康熙说道,“皇阿玛,教化百姓,不能只教他们忠君,也要教他们爱君才是。”

“皇阿玛,”三阿哥也马上跟康熙说道,“这教化百姓一事,就交给儿臣办吧。”

“教化百姓可是件大事儿,不是一时之功,”康熙想了想说道,“还是让礼部先上个折子来看吧。”

“是。”三阿哥虽然意有不甘,但康熙发话了,也只好退了下去。

“老四,”康熙看着四阿哥说道,“朕听说你这几天找画师画了不少画儿,是放在何处了?让朕也看一看。?!”

“皇阿玛,”四阿哥脸上微带几分尴尬之色。飞快的扫了云锦一眼,才冲康熙行了一礼说道,“那不是些儿戏之作,看了只怕是污了您的眼。”

“皇玛法,”元寿笑呵呵的跟康熙说道,“元寿知道,那些画儿就放在阿玛的书房里。”

“哦,是吗?”康熙笑着跟元寿说道,“那你带朕去看看。”

“阿玛不让元寿到他书房去的。”元寿看了看四阿哥说道。

“没事儿,”康熙看了看四阿哥说道,“皇玛法让你去,你阿玛不会反对的。”

元寿看了看四阿哥,见他果然是没有要反对的意思,就笑着过去牵着康熙的手,领着他往书房那儿去了。

“云锦,”太后笑着问云锦,“那画儿里都画了些什么,看胤禛那样子,怕是你的主意吧?”

“太后,”云锦笑着搀起太后来,“您现在就别问那么多了,赶紧着跟去看看,云锦包您看了之后。会笑逐颜开的。”

“好,就听你的,”太后拍了拍云锦的手,在她的搀扶下也往四阿哥的书房去了。

其他阿哥们见状,那还有什么说的,管他喜欢不喜欢看的、爱去不爱去的,只能是跟着一起去了。?!

“老四啊,”康熙进到四阿哥的书房,倒是没急着先看画,而是问四阿哥道,“你最近在写什么字呢?”

“回皇阿玛话。”四阿哥行了一礼回答道,“儿臣正在抄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祝代儿臣出家的育拙法弟初度。”

说完四阿哥将还没抄完的经文取出恭敬的呈给康熙观看。

“好,确实是静下心来所写的,也难得你有这份心意,”康熙仔细的看过之后说道,“这前面的《说法图》和后面的韦陀、四天王的《护法图》,综合了汉和藏的画法,这是唐卡的风格,可是宫中画师所画?”

“皇阿玛所言不错,这确是儿臣请宫中画师所绘。”四阿哥恭敬的回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