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管家“嗤”的一下真的好笑了起来,轻描淡写道:“小姐,您这么个聪明人怎么被这点小事难倒了?没有人种地,招募流民就是了,各地乡绅地主都是这么做的”

“那,他们要是闹事,要是干了一段时间就不干了呢?”引章眨巴着眼。

“怎么会索性签了卖身契买了回来,不就结了”吴管家根本不当一回事。

“啊”引章心下一凛,这才回过神来,她所处的这个世界不是从前的那个世界,而是一个可以买卖人口的世界她不由瞟了吴管家一眼,心里下意识的涌起一阵不舒服:想来吴管家也干了不少买卖人口的事吧?这种事好像不怎么道德——不仅仅是不道德,简直就是,就是——丧尽天良这么说会不会对不起吴管家?引章胡思乱想着,心不由得乱了

“小姐和夫人宅心仁厚,买了谁就是谁的福气小姐,我看这事不如让吴管家负责吧。”鱼儿已经颇有话事权,能插上几句了。

“好吧”引章只好点了点头。

吴管家当仁不让答应了下来,道:“现在也还早,这事年底再办也不迟我看,就招两户人家,再添七八个人也就差不多了。”

“我看也差不多了对了,那就乘着这些时候在矮山山脚那边盖几间屋子吧,到时候人来了也有地方住。”

吴管家点点头,道:“还得再买两头牛,若是宽裕,马也得买一匹,好方便出去办事”

引章笑了笑,道:“这几个钱咱们如今还是拿得出来的,不过我不太懂,只怕得您操心了。对了,往后咱们都在外边的时候多,家里也要有个当家的才行不然人一多,出了乱子就不好了”

吴管家苦笑,叹道:“小姐这话说得对极了可是这管家的人还真不好找,只好慢慢找着吧”骆五夫妻且不说天残地缺,本质都是老实巴交的人,让他们管家那是不可能的鱼儿年纪小,而且将来肯定是随侍在引章左右的,也不行;结巴、大脚就更不用说了顿了顿,他只好道:“最多将来,老奴和小姐轮流着在家就是了”

引章笑笑:“也只好先这样了这方面的人选还得您来选,吴管家,什么时候你要是看到合适的人了尽管提就是一个好的管家,像您这样的,实在是太难挑了”挑选继任管家必须得老管家亲自来挑,这是对他的尊重,引章不愿意自己弄个人来,让他心里有想法。

“小姐您过奖了”吴管家笑笑,神情却明显一振。

接着又商量了些事,这才各自散去。

引章回到后院就去找安寄翠,跟她商量说是不是应该让吴管家回江西老家一趟?安寄翠忙说这话应该于是母女俩又商量了一阵,该给吴管家准备些什么礼物,说了好一阵才商量完。

两天之后,引章跟吴管家提了这事,吴管家一怔,忙得早已忘记的家人面孔顿时浮现在眼前,再也抑制不住的思念铺天盖地的袭来,又感动又愧疚称谢不已。

引章便取出了四匹杭州名缎、两对荷包、二十来斤土豆粉、两罐上好的茶叶,另有一封五十两银子交给吴管家,将吴管家的二十两工钱也支了给他。吴管家再三推辞,说是带着东西不方便赶路。引章哪里肯,笑道:“要是不方便,让大脚跟着走一趟好了反正乘船坐车的,也不会有多麻烦”

安寄翠忙又道:“吴管家在外办事,身边没个随从怎么像样?吴管家,你要是看到有合适的小奴就买一个吧,出门也方便些,这是我们疏忽了”

“是,多谢夫人”吴管家并不见外,因为安寄翠说的都是事实。没个心腹带着,出门办事总不太方便。可惜了从前的阿三、小言,留在骆家庄又不能带走……

只有引章听了嘴角暗抽,果然是时代不一样,思想不一样别说吴管家,就是她的娘,说起买人卖人来,也顺嘴得很,丝毫不见什么不惯

一个月之后,吴管家带着大脚回来了。进入了十月份,骆家上下又开始忙了起来。吴管家遵从引章的吩咐,带了五百两银子去购买棉布。因为不必管花色、样式,头脑灵活、尽心尽力的吴管家便带着小何两人尽量往小乡镇去收购,这样累是累些,但可以节省不少钱。

马陵湾也同样忙得如火如荼。早在吴管家离开时,引章已经从晏家庄雇了人在刚买来的矮山丘下面择地盖房子,预计盖一排相连的三座院子,每个院子有三间屋子、一间厨房。跟骆家宅院成斜线对角方向。水井则是在院子外边,大家合用。在住的方面,她向来不忍心委屈了别人,特意嘱咐要打好地基,用好一点的砖头砌墙。这一件大事进行了两个多月才完成,引章带着人前去参观,十分满意,冯嫂甚至有些羡慕,笑着说这房子比得上殷实人家的了,哪像下人住的不过花的银子也不少,连材料带人工费,一共二十三两。

十月里,地里的黄豆、红薯、芋头、玉米、冬瓜、南瓜也都该收了。又是忙得一塌糊涂,足足忙了半个月才好。

红薯也是稀罕物,不能当菜,却能当饭。可惜识货的人不多,大家都还没认识到红薯在荒年的功效,见了稀罕,也没有谁有兴趣去种,不过当一般的小吃烤了解馋而已,在清水镇上并未卖掉多少。引章除了晒了一些红薯干,留一些自家吃、喂牲口,剩下的用来试着酿红薯酒,不想大受欢迎,她索性把剩下的红薯统统卖给了米酒作坊,倒也挣了近三十两银子,恰好把建房子的钱找回来了。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51章 农忙

第51章 农忙

引章除了晒了一些红薯干,留一些自家吃、喂牲口,剩下的用来试着酿红薯酒,不想大受欢迎,她索性把剩下的红薯统统卖给了米酒作坊,倒也挣了近三十两银子,恰好把建房子的钱找回来了。

至于好两千多斤的黄豆和四百多斤玉米粒,引章只卖了一千斤黄豆,剩下的清理干净,全部用**袋装好,堆积在仓库里。

十一月初,引章便雇人开始挖鱼塘。她已经计划好了,要在竹山下边种黄豆的田中挖一个三亩左右的大鱼塘,塘基上栽种果树桑树。山脚竹林里圈出一片来养鸡,养鸡的房子便搭建在鱼塘水面上离岸两米远的地方,用木板搭桥连接岸边,上填土夯实,两旁起围栏。鸡棚的地板用上过漆的木条钉成一条一条的漏着逢,这样,鸡粪便可以直接落到鱼塘里,既省了清理的人工,又可以肥塘,滋生浮游生物养鱼。

这是项大工程,骆家能出动的劳力统统出动,又雇了二十个人,一直到十一月底才完成。鱼塘大小约3亩,最深处深两米左右。引章大为开心,又忙着叫人搭建鸡棚。

十一月底,吴管家回了一趟马陵湾,果然领来了两户人家,据他说都是从安徽逃难的流民。一家姓张,四口人,一对夫妻三十五六岁,两个男孩一个十二三岁、一个八九岁;另一家姓方,五口人,四十来岁的两口子,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一个十三四岁的闺女,还有一位老婆婆,身子骨倒也硬朗。一看都是忠厚的老实人。

单看了那微颤颤的老婆婆,引章也说不出拒绝的话,她也看得出来吴管家是有心收留,自然更不会驳他的回,立刻答应了下来,按了手印签了契约,见过了引华,女子都到后院见过了安寄翠,这事就算定下来了。

鱼儿把他们领到北村新盖的院子,两家人都呆住了,睁大着眼瞪着鱼儿,有些惊异不定、忐忑不安。他们虽然穷,也知道无功不受禄的古话投靠而来,只是为了有个地方栖身、有口饭吃,不至于漂泊流浪受风餐露宿之苦,哪成想受到如此待遇?踏进崭新的院子,窗明几净,整整洁洁,屋里家具皆全,虽然有些旧、有些粗糙,却十分齐全

“夏姑娘,这,是不是弄错了?”张嫂与方嫂相视一眼,两人勉强笑问。

鱼儿掠了掠鬓角碎发,微笑道:“张嫂、方嫂,错不了你们两家各挑一处院落住起来吧等会过大宅那边去领米菜油盐。你们今天好好歇一歇,明儿我让骆五带你们各处看看,后天怕是要干活了”

“可是,这房子——真的是我们住的吗?我们……”张林将信将疑。

鱼儿笑道:“你们啊,算是跟对主子了我们夫人、少爷、小姐都是心肠极好的人,只要你们守本分,将来好日子多着呢往后,这就是你们的家”

“是,夏姑娘,主子如此相待,我们,我们也不是没良心的”张林和方二中心中热烘烘的,想起昨日的奔波凄惨,顿觉恍若隔世。

鱼儿温婉一笑,道:“那你们收拾吧,我先回去了今后有什么事跟我说,或者跟吴管家说都成”

“是,多谢夏姑娘”众人见她虽然只有十一岁,派头却不小,不敢轻视。其实鱼儿自己心里也紧张兮兮的,若不是引章存心要她立威,将来好压得住众人,非要她如此做派吩咐不可,她根本做不来离开北村宅院时,她长长的吐了口气,脚都软了,心头却也忍不住轻浮起一种非常奇怪的满足、欢欣的感觉,她还不懂,这就是所谓的“成就感”

稍稍休息,张嫂带着大儿子张宇、方嫂带着儿子方小田去大宅领东西。亦是鱼儿带着冯嫂一一指派,又告诉他们过两日替各人裁两套衣裳先穿着,冬季衣裳到时候自有安排,叫他们不必担心。两女人听了大喜过望,千恩万谢不已。

第三天,果然便开始干活了。除了她们,还有临时雇来的十来个邻村邻寨的农户,十一月份已经过了农忙的时节,大家都比较得闲

刚买下这一大片土地,引章便已在盘算在心该怎么规划,别的先不说,路肯定要修,水肯定要引这两件大事,务必在过年前干完。

土地扩展了好几倍,修路的事自然重新规划。由西往东横向的修了三条,两条在矮山前,一条在山后;由南往北纵向的修了四条。每条路宽一米四左右,路的左右各是一条水渠。

修路的工程活一直持续到了十二月二十方才算勉强完工,雇佣来的人都不肯再干了,表示要回家准备过年,引章不便勉强,只得结算了让人回去。于是,大脚、结巴、张方两家劳动力继续收尾工作,忙乎了六天总算大功告成了

十二月十八,吴管家一行回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片热火朝天的情景,挖土的、推车的、挑土的、扛的、抬的……马陵湾呈现了从所未有的热闹不仅吴管家吓了一跳,随着来过年的李清白、小何、三道、桐生都怔住了:很少有哪家人十二月里还大兴土木的。

“小姐,你这是在——”吴管家望着“工地”问。

“吴管家,你可回来啦”引章吁了口气,声音有些嘶哑叹道:“我都快忙死了什么都要来问我”人一多果然就是麻烦,一会这,一会那的,什么都要“请小姐示下”简直让她没有一刻空闲。

“小姐,”吴管家无奈一笑:“又是修路,又是挖鱼塘,还得打点过年诸事,也亏得您”

“真没想到才几月不见,马陵湾变化竟如此之大。”李清白等上来相见,不由感慨。小何与三道是头一回见,更加震撼,小何笑道:“小姐,您可真能干要不了几年,这里都赶上骆家庄了”

引章笑笑,道:“都别说这些了天寒地冻的,先回屋里去吧鱼儿,你跟安排一下”

“是,”鱼儿答应着,却又踌躇着道:“怎么安排——请小姐示下”

引章顿时又噎住……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52章 计划

第52章 计划

引章求救的望向吴管家,吴管家也知道鱼儿的难处,她一个小姑娘,房间又不够,她哪里好安排?于是笑了笑,向李清白等道:“家里房子不多,李先生,要是不嫌弃,咱们住一间屋子,小何、三道、桐生三人住客房,你们看怎样?”

“如此甚好,人多才热闹你们看呢?”李清白倒也好说话。

“我们更没问题了”

“那就好那就好,你们跟我来”鱼儿这才安心。一扭头,见小何等在从马车上搬东西,除了引章让带回来的诸多年货上等衣料、绢花、胭脂水粉、糖果瓜子水果、茶叶等等,连棉被枕头都抱了出来,她不觉“嗤”的一笑,道:“你们想的可真周到”

小何笑道:“我们哪想得到?这都是小姐来信嘱咐的。”鱼儿听罢暗自惭愧不已,方才明白引章有多细心,事无巨细都得想得周全,看来往后自己要学习的还多着呢。

各人一进屋,只见屋中铁火盆中燃着旺旺的炭火,阵阵暖气扑面而来,拂面惬意。洗个热水脸,喝上一盏热茶,顿觉通体舒畅。引章笑道:“这两天我没工夫,你们忙了大半年了,好好休息休息吧,等二十号雇的人走之后,咱们大家也得准备过年的东西啦”

“小姐怎么说我们听小姐的就是”大家都笑着。

“你们太客气”引章点点头,想起安寄翠交代的话,又向李清白微笑道:“李先生,我弟弟的功课还想请您指点一二呢”

“不敢当在下随时都有空,只看小少爷方便了”

“您谦虚,我可当真啦晚间便叫他到您房里去,您可别嫌烦”

“呵呵,不烦,不烦”

雇佣的人走后,果然世界便清净了。引章少不得带吴管家、小何等人四处走一走,看到四处规划得整整齐齐,收拾得干干净净,小何等赞叹不已,吴管家关心的却是来年的问题。

“小姐,牛已经又买了两头,农具也都打制了新的,过了年开春就可以翻地,还不知道小姐打算种些什么?”站在竹山顶上,放眼东望,阡陌纵横,大脚结巴等还在忙碌着,像一个个小黑点。

“我已经想好了,”引章手里折着一根枯黄的芭芒草徐徐道:“种十亩黄豆、十二亩玉米、十五亩红薯、八亩土豆,再种七八亩蔬菜家常吃,剩下的全部种棉花”

“小姐这样安排可否告知原因何在?”

“黄豆和玉米要用来喂鸡,红薯藤可以养鱼,土豆除了吃还能卖一些,至于棉花嘛,我要囤积起来”

“就像囤积棉布一样?”小何疑惑道:“小姐,如今玲珑布庄里已经有一万两千匹棉布了,小姐您还要囤积棉花?”

“对啊总之呢是多多益善我还没好好谢谢你们呢你们这么辛苦,专门往偏远地方去收购棉布,五百两银子给我买了那么多,呵呵”引章眉飞色舞大为得意。

“小姐客气了您让买的棉布都是最普通那种,价钱本就便宜极了”三道也道,大家都十分好奇引章的算盘。

吴管家暗暗摇头,知道引章既然不肯说再问也无趣,当即点点头:“好吧,那一开春老奴就为小姐购买各样种子去。至于山下这口鱼塘——”

“鱼塘里当然要养鱼啦无非就是鲢鱼、鳙鱼、鲤鱼、鲫鱼、草鱼、罗非鱼这几种,还可以养一些螺蛳和小虾米,等我闲下来了计算计算比例再说吧你们看鱼塘上那几间屋棚,那是用来养鸡的,晚上赶回棚里,白天放养在竹山脚的竹林中,过了年就可以围栅栏了。我还打算在山脚鱼塘边种两排茶叶和几棵仙人掌,茶叶可以降火清毒,仙人掌对预防鸡瘟有一定效果,对养鸡都有好处。”引章指着山脚一一说来。

“小姐真是好心思”三道和小何大为吃惊,方才明白引章的本事他们了解的实在太少太少。

“不过,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养鸡场鸡苗的来源不好办,唉”引章说着长长叹了口气。要是在现代就好了……

“不是,可以让母鸡孵蛋嘛,农村养鸡的不都是这样吗?”小何和三道奇道。

“母鸡孵蛋只适合零零散散的养,我一次要养一千只,你们说说,这一下子上哪找那么多母鸡?再说了,母鸡孵蛋也有它自己的规律,不是你叫它孵它就孵的。还有呢,吴管家你们瞧,这竹山说是竹山,其实只有山脚有几丛竹子,冯嫂、结巴他们自打听我说要种竹子,满山都挖了坑,就等着二月份种了,可是竹本还不知从哪里弄呢”这是引章最头疼得两个问题,一下子抛了出来,眼巴巴的望着吴管家。

吴管家拈着长胡须沉思,突然“啊”的一声,笑道:“骆家有大片大片的竹山,我看不如我回去找大老爷、二老爷商量商量,跟他们买就是了。”

“算了吧”引章忙摇摇头,道:“不是我说话难听——他们巴不得我们娘三个死在外头呢,怎么可能肯出手相助?不给我搞鬼就好了既然已经出来了,我不想再跟他们扯上什么瓜葛。”提起阴险的哥嫂,引章就一肚子气。

“小姐说的也是”吴管家忍不住轻叹一声。骆家弄到骨肉相弃的地步,他实在是很痛心,也相信九泉之下的老爷比他更痛心。

“有了可以找卢家庄卢管家商量商量只怕还有戏横竖咱们是出钱买,价钱合理的话,他没有理由不卖。”引章眼睛一亮,拍手笑道。

“呵呵,这倒可以一试老奴以前也听过,卢老爷人挺好的,应该行得通。”

“嗯”

“对了小姐,鸡苗的来源,我也想到一个法子。”三道突然喜道。

“什么法子,快说来听听。”引章忙望着他问。

三道嘴动了动,向吴管家笑道:“吴管家见多识广,应该听过‘卖炕鸡’这个行当吧?”

“啊是我糊涂了”吴管家眼睛一亮,抚掌大笑。

引章听他笑得胸有成竹,立刻明白事情已经有望解决了,喜道:“这是怎么回事,快说来听听”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53章 过年(上)

第53章 过年(上)

引章听他笑得胸有成竹,立刻明白事情已经有望解决了,喜道:“这是怎么回事,快说来听听”

“是这样的,小姐,”三道望了望吴管家,转向她道:“卖炕鸡就是卖鸡苗,只不过这些鸡苗不是用母鸡孵蛋,而是用炕来掌控温度孵出小鸡。怎么装蛋入炕、怎么点火、什么时候该加温、什么时候该降温、什么时候翻蛋都有讲究,错了一着半点整炕鸡蛋就毁了就连那炕都是特制的,跟一般的土炕不同,木炭柴禾要精心挑选。这都是人家祖辈传下来的经验技巧,外人学也学不到每年这些人家都会炕好几千鸡苗,走街串巷的叫卖,所以就叫卖炕鸡的。”

“原来如此”引章大笑,连连道:“有趣,有趣吴管家,什么时候叫三道打听打听,带我们前去开开眼界”古代人也很聪明啊,居然有这么巧的法子,引章心中忍不住感慨不已。

“小姐是大客户,最好提前跟人家打个招呼。”三道又道。

“你说的是,等过了年你和小何走一趟,把这事定下来,我可以先付三成的定金。总共要一千一百只。”多买一百只是预计着总会死那么一些的。

“是,小姐”三道与小何忙答应。

“还有对面那座矮山呢?小姐怎么处理?”吴管家眼睛向东面望过去。

“这个嘛,我要试验试验再说”引章笑嘻嘻回答。

吴管家一笑不再问了,心里却知道,小姐定是又有什么巧法子了走着瞧吧,横竖将来就明白了

“小姐,难怪您嚷嚷着忙不过来”吴管家感慨不已。库房米仓中囤积着四百斤大米、一百斤面粉、两大缸食油、三大罐盐;柴房里有五百斤木炭、两百斤柴禾;玉米、黄豆、茄子干、豆角干、辣椒干、冬瓜干等等都收拾得整整齐齐;外院还堆放着三辆崭新的木板车……

“您也是,又要指点修路挖渠开鱼塘建鸡棚,又准备了这么多东西,其实等我们回来再准备也不迟啊”吴管家不禁叹息。小姐还真是有指挥调度的才能,这么多纷乱杂烦的事竟也都做过来了。

“呵呵,我是想着,要忙要乱索性就来个彻底的横竖过了这个月就好了嘛瞧瞧,现在不是清净了?”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呵呵,是啊,咱们得好好预备过年了小姐,这一年倒全靠了您“吴管家说起来便忍不住感慨。

“瞧您说的,这都是大家的努力啊要过年了,这几天咱们还有好些事呢”引章笑笑。众人都笑着说听小姐安排。引章便道:“那我可不客气了张、方两家负责打扫宅子周围、擦拭门窗、清理屋里屋外角角落落、清扫外院牲口棚;过年那天李先生负责写对联、贴对联,引华和桐生帮忙;骆五和结巴负责喂养牲口和鸡;冯嫂和鱼儿做饭;我和大脚、三道再到镇上两趟,看看需要买什么东西;吴管家、小何坐镇家中。哦对了,外院还关着买来的头一百四十斤年猪呢,等过几天咱们还要杀年猪过年呢”

大家听了不觉都笑了,心里暖融融的,都说好热闹的一个年

二十六、二十七两天,引章带着大脚和三道去到镇上,第一天是采办各种穿的用的物品。在估衣店中给各人添置新的衣帽鞋袜,给引华买文房四宝和书,买了漂亮的窗花、剪纸,买了新的碗盘竹筷、桌布桌围,买了炮竹,买了香烛纸钱香炉,买了两大坛米酒,还买了两只中号陶缸,准备用来腌制猪肉。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各摊各铺前五颜六色堆满了年货,鸡鸭鹅咕咕呱呱直叫唤,食物诱人的香味阵阵袭来,火红的春联迎风飘扬,映得人的脸也红红的,沾满着喜气,还有可爱的糖人、泥捏的福娃娃、咕咚咕咚的拨浪鼓、漂亮的九连环、各式各样玉器瓷器青铜器假古董……引章拉着大脚钻在人群里,又看又笑,一高兴又买了四只大红灯笼让三道提着

第二天,纯粹是买吃的了。买了做各种糕点需要的砂糖、芝麻,腌制肉类的八角茴香花椒胡椒等大料,买了两条大大的活鱼过年吃,顺带连桶也买了装鱼养着,买了香菇、木耳、面筋、豆腐、冬笋、火腿、烧鸡,买了小枣切糕、蛋卷、桂花酥糖、核桃、葡萄干、花生、荸荠、蜜桔、苹果……应有尽有。

二十八早上,便“磨刀霍霍向年猪”了。结巴和张林把年猪赶出来,几个人便簇拥而上,将那头尖叫挣扎不已的肥猪抬着按在长凳上,凳下放着一个接猪血的大木盆,引华和张宇、张海、方小喜、方小田几个小孩又害怕又想看,围在一旁惊叫嬉闹不已。小何与三道混惯了市场最好此等事,十分兴奋的掳着袖子操刀上前。引章一见那又尖又利明晃晃的钢刀吓得忙扭头闪避,只听得震天价一声凄厉尖叫冲天响起,好一阵,渐渐低落下去。“好了,好了”几个人笑着,引章这才睁眼去看,那头肥猪已经倒在长凳上了。跟着,桐生点燃了一串鞭炮,炮竹声后,不用她招呼,小何、三道、张林、方二中、张嫂、方嫂等都各自上前,提滚水的提滚水、收盆的收盆、褪毛的褪毛、开膛的开膛,井井有条,毫不见乱,引章一笑,便进屋去了。

于是中午时分,引章吃到了有生以来最新鲜的一顿猪肉。引章感慨不已,原来猪肉与猪肉的滋味还是有很大分别的她敢说,要是孔老夫子吃过现代的猪肉,就不会说出“三月不知肉味”的话来了

她还嫌不过瘾,让冯嫂好好的切了些肉和排骨、猪肝腌制起来,下午的时候叫上引华、鱼儿、小喜、张海一干人等也不怕冷,带着竹签、木炭、肉跑到矮山脚下去烧烤,鱼儿又和小喜带了好些红薯、土豆埋在火堆中焖,玩到晚饭时才回去,一个个却都吃不下了

除了留下过年要吃的肉,剩下的全部让小何和三道斩成一块一块,张嫂和方嫂便清洗干净放入陶缸中用盐腌起来,腌两三天再洗洗就可以挂在厨房灶台上方通过烟熏制成腊肉了。方嫂说她婆婆方婆最会做腊肠,引章便笑着让她们婆媳挑选几块肉切碎腌制几天调味,做上几串,方婆无不答应,笑道:“我老婆子总算能为小姐做点什么了小姐别瞧我年纪大了,我们庄稼人身子骨结实,照样能干活呢别说这个,下地我也能够”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

二十九,几个女人一起在厨房里蒸馒头、炸丸子、麻花、撒子、油糕等各种吃食,就连安寄翠也被引章拉了来。

安寄翠谨防男女有别,向来不大出院子,引章和引华左劝右劝,安寄翠一想也是,自己当初跟着爹逃难,后来又卖身葬父,什么人没见过?只要行得正坐得直,何必理会那么些莫须有的?于是从这一天起,渐渐的也到前院来了她举止温柔,气度大方,又有引章的关系,下人们无不敬她。

这些炸糕的活儿引章从未见过,在一旁叽叽咕咕问个没完,她问得有趣,张嫂、方婆、冯嫂等人都笑得不得了,看到她的“作品”越发大笑起来,一屋子人热闹极了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54章 过年(下)

第54章 过年(下)

过年这一天,天气奇冷无比,不过天空倒是明亮,又高又远。

一大早,女人们便在厨房里开始忙碌了。剁肉、杀鸡、杀鱼、包饺子、炖猪蹄、洗菜,忙得不亦乐乎。

李清白也早早铺开红纸,纂上浓墨,开始写对联了。桐生在一旁研墨,张宇和方小田帮忙裁纸、引华和张海趴在一旁看。李清白本就十分得意自己那一笔苦练的字,有心在引华及几个小孩子面前卖弄卖弄,写得更是龙飞凤舞、飘逸不凡,一气呵成如江水飞泻。

“写得真好”九岁的张海怔怔道。

“呵,你又不识字,怎知道好不好?”十二岁的方小田取笑道。

张海听了脸一红,便不吭声了。

“你们想识字吗?这还不容易”推门进来的引章笑着接口。引章本和鱼儿、方小喜在各处贴窗花,突然想来瞧瞧李清白写得怎么样了。她信手挪过一副,笑念道:“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说得不错嘛啊,你的字果然写得好看呢”

“呵呵,小姐过奖了”李清白十分得意的谦虚道。

“你们,想不想学啊?将来也写一笔好看的字?”引章又向他们几个笑嘻嘻的。

张海等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小姐明明比他们还矮了好一截,跟他们说话都仰着头,却是如此长辈的语气,让他们一时间有点转不过弯来

“我们,我们……可以吗?”张海眨巴着眼睛,望望两位哥哥,又望望大小姐。

引章点点头:“当然可以了,不但你们可以,小喜也可以,鱼儿也都认识字的。”

“真的吗”三人眼睛亮了起来,大是兴奋。穷人的孩子做梦都想识字,可是,也仅仅是梦而已。

引章大为开心,拍手笑道:“你们想就最好啦这样好了,等过年之后我会安排的,你们白天干活,晚上到正宅前厅来读书认字,好不好?”

“谢,谢谢大小姐”三人又惊又喜,都想着赶紧找机会告诉自己爹娘这个好消息

“不过现在,你们还是把手头的活干好再说了”引章又笑道。

“是,大小姐”三人有些不好意思,引华和李清白也笑了。

一时李清白写完了春联,便指挥大家在各处贴上。引章又叫大脚爬上梯子,把买回来得大灯笼挂了上去,一对挂在大门外,一对挂在后院门外。望着里里外外焕然一新而又喜喜庆庆的宅子,引章开心极了。

安寄翠细看了看春联,笑道:“还该写一些‘福’字贴门上呢”

引章笑道:“难怪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呢”

引华则道:“娘的字写得那么好,不如娘来写好不好啊?”

引章笑道:“这个主意好”兄妹二人不等安寄翠拒绝,拉着她来到桌前,裁好红纸,研上浓墨,将笔递到她手里。安寄翠微微一笑,提笔一蹴而就,笔笔流畅,呼之欲出,李清白见了也惊讶不已。

下午旁晚时分,安寄翠亲自盛了一盘饺子,装了煮的一只整鸡、一大块四方的福肉、一条整鱼摆在供桌上,带着引华、引章,十分肃穆的将骆老爷的牌位请到了正堂,摆放在长案正中。命引章姐弟上香、点蜡烛,给骆老爷磕头跪拜,吴管家及众人也都上前鞠了躬,烧了几串纸钱。安寄翠一旁招呼,眼眶忍不住又红了。引章引华相视一眼,拉着她轻声低劝,安寄翠一手抚着一个孩子,心里顿时暖和起来,柔柔一笑,轻轻叹了口气,道:“娘没事,傻孩子们过年是该高高兴兴的,咱们高兴,你们爹也必定高兴的”

晚上吃饭,在大厅摆了两桌,依着引章的主意,引章母女三人、吴管家、李清白、鱼儿、大脚、小何、桐生、三道、结巴、一桌;张家、方家、冯嫂、骆五一桌。每桌都是九大碗菜,红烧鲫鱼、土豆烧鸡块、糖醋猪蹄、萝卜炖排骨、豆腐炒肉、冬笋火腿、面筋木耳、酸辣土豆丝、清炒白菜,还有一大盘荤馅素馅、香喷喷的饺子。大家各自落座,举杯敬了安寄翠、引章、引华,又敬了吴管家,安寄翠、吴管家等都笑着让,众人这才一起动手开始吃饭,一时间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不断,火盆的炭火燃得又红又旺,烘得屋里暖烘烘的。

“真是没想到咱们也会有今天”安寄翠情不自禁感叹。吃冷馒头、剩菜剩饭的那些日子,她已经记不得是怎么咬着牙熬过来的了

“娘,以后我们会更好的,以前不开心的事都不要再想了”引章笑道。

“是啊夫人,小姐这么能干,不但是夫人的福气,也是我们的福气”吴管家亦笑道,众人都笑着附和。

张、方两家都笑叹,说是万万也想不到还有这一天,若不是吴管家好心、不是夫人小姐少爷收留,一家子早就饿死街头了方嫂的眼眶尤其发红:她和丈夫当时已经咬着牙要把女儿卖给大户人家当使唤丫头了,不想老天垂怜,不但躲过一劫,从此更是苦尽甘来……

“夫人、小姐、少爷、吴管家,今后我们定会尽心尽力干活,好好报答大恩”两家人都站了起来。

“快别这样都坐下吧”安寄翠引章等忙抬手相劝。

“小姐还说,要让我们认字读书呢”这几天张海最兴奋的就是这事,天天都要念叨好几遍,这时更是忍不住又念叨了一遍。

“哦?”安寄翠、吴管家是不知道的,不禁疑惑的望向引章。

引章点点头,笑道:“你们放心,等过了年,咱们安排起来,你们晚上就可以过来念书了”张、方两家禁不住低低欢呼起来,无不喜笑颜开,称谢不已。

安寄翠不以为然笑笑,吴管家更是微微皱了皱眉,让下人读书写字?小姐还以为是办学堂吗

“先别说这个了吴管家带回来的好酒,你们都放出量来,让本小姐瞧瞧你们的本事”引章拍着小手欢叫道。众人一阵哄笑答应,推杯论盏,划拳拼酒,气氛更加高昂。连吴管家、李清白也笑呵呵的多饮了两杯。引章不动声色,眼波悄悄流转不已,她要趁此机会好好观察观察各人的言行,以此作为判断各人性格品行的参考。她忘了是谁说的,在酒桌上和赌场里,望望最能观察出一个人的本质。赌场么,她还没去过,酒桌,眼前倒是现成的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55章 栽竹

第55章 栽竹

引章果然没有食言,初八开始,便让张宇兄弟、方小喜姐弟四人每天晚上到大宅前厅读书认字。并且还说动了安寄翠来教他们。安寄翠原本说什么也不肯,搁不住引章甜言蜜语百般哄劝鼓励,其实引章实在是觉得她还很年轻,又知书达理,躲在后院悄没声息的过一世真的很可惜,她要一步一步的引她走出来,活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安寄翠无法,听见女儿可怜兮兮的说要培养这几个人将来用作帮手,也只好答应了。安寄翠是个做事一丝不苟的人,她既然答应了,就绝不肯胡乱应付,居然教得有板有眼,几个小孩佩服得五体投地,学习兴致也更浓了

庄户人家闲不住。

早在初三的时候,李清白、桐生主仆便离开清水镇回杭州去了,安寄翠难免又托付一番引华的事;初五,小何和三道也走了,引章顺便给了他们定金,让他们去找卖炕鸡的人下定;初七,张、方两家下人开始赶牛犁头道地;初十,引章也和吴管家带着鱼儿、大脚往卢家庄拜年,顺便请求人家帮忙。其他的人则按照引章的指点在河边、正宅北村宅院前后、正宅后小河沟旁、山脚下、路旁、鱼塘边上各处挖坑,因为引章说了要种树。

果然不出所料,卢管家见到他们的来访意外之下大感欢喜,一则还需要引章他们指点栽植土豆,二则他是真的欣赏、喜欢引章,一听闻他们来意之后,立刻拍着胸脯满口应承了下来。本要替他们引见卢老爷,但卢老爷新年里忙着听戏宴客没有空也就罢了。不过,卢老爷人也不错,传下话来,说这是小事一桩,他们要多少都成,一切只管和卢管家商量。

事情顺利得出乎意料

吴管家大喜,对卢管家谢了又谢。卢管家客气回礼不已,一双眼暗暗打量着他,怎么看都觉得他不像一个小户人家的管家,又看鱼儿聪颖外露、干净俏丽,大脚气度沉稳,仪表不俗,更是暗暗吃惊,心道骆家少爷好福气,不知从哪里笼络了这些出众的人

按照一亩地种二十到三十棵估计,一共要买一千株左右。双方当即说好,每天要两百株,正月十六开始每天派人过来拉回去,请卢管家安排庄户帮忙挖好。引章又笑着嘱咐了一番,叫他们挑选去年才长成的嫩竹,因为隔年的老竹是不长竹笋的;在离根部一米五六左右的地方砍断,短一些便于运输;挖的时候尽量多带一些泥,最要紧的是别伤了地下的笋鞭……

卢管家听得啧啧叹息,道:“骆少爷,你还这么小,对庄稼活竟然这么娴熟,难道你一生下来就开始学了不成”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回去之后,引章便带着鱼儿、结巴、大脚、张方两家的女人孩子一起上山,将旧年挖好的竹坑再理一理,全部挖成两尺深、一尺宽左右,在底层洒下寸许厚的草木灰,撒上一层薄土,草木灰不够便用米糠麦麸代替。足足整理了三天半才好。

卢管家果然守信用,十六下午两百棵竹子便运到了马陵湾。引章等眉开眼笑,便让全部卸下来将竹根浸在河中,第二天早上好种。

次日一大早,能出动的人便都出动了,将竹子从河中起出来,打横装上木板车,套上驴子运到山脚下。张嫂带着张宇一组,方嫂带着小喜一组,吴管家与引章一组,冯嫂和鱼儿一组,大脚、结巴、张海、方小田、引华负责挑水浇水。

引章生怕有人不知晓,特意给大家一边做示范一边讲解:“栽竹跟种树不一样,要稍稍斜一点,不要太直,放下去的时候要小心理顺笋鞭,千万不要折断、刮损、扭曲了笋鞭,不然就出不了好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