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的心又被抛上了风口浪尖,兴奋得几乎落不下来眼眶也悄悄的红了,原来小姐不是开玩笑,是认真的

话匣子一打开收也收不住,引章有心要把鱼儿培养过来,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真正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坦诚相告。鱼儿早已把自家小姐当成崇拜的偶像,无言不听,无言不信,两人倒是一拍即合,教者有心,听者有意,越说兴致越来,直到东方发白,这才困倦的合上了眼。

从此,引章与鱼儿的关系更加亲近了一层,她们不仅仅是主仆,更是姐妹,师徒。鱼儿对引章是崇拜中多了几分敬服、忠诚中多了几分亲近,引章对鱼儿则是信任中多了几分倚靠、爱护中多了几分亲密。也许当时的两人都没发觉这种微妙的变化,也许她们从来没有想过她们之间曾经有过这种变化,但事实是,这就是事实

第三天中午,吴管家终于带着小何与三道回来了别后重逢,彼此见面自有一翻热闹和忙碌。直到晚上,吴管家才屏去左右与引章细谈。

正要说话,见鱼儿还很不识趣的站在一旁,非但不懂得回避,还睁大着乌溜溜的眼珠子一副兴致盎然的样子准备侧耳倾听

“咳咳”吴管家不得不一边咳嗽一边别有含义的飞了一眼过去。

“啊吴管家,但说无妨,”引章回过神来,笑道:“鱼儿不是外人,将来会是我的左膀右臂,从今天——确切的说是从昨天开始,让她跟着多听、多看、多学,将来才能独当一面”

“哦?”吴管家眼睛亮了,目光缓缓打量过鱼儿周身,看得鱼儿有些害羞的垂下了头,不安的摆弄着辫子。“呵呵,鱼儿是个聪明的姑娘,小姐既然有这个心思,老奴也不说什么了鱼儿,恭喜恭喜啊跟着大小姐,将来必定出息”

“谢谢吴管家鱼儿有什么不懂的,还请吴管家多多指点。”鱼儿见吴管家非但没有取笑反而好言祝福,不由精神大振,双眸亮晶晶的闪着喜悦的光。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47章 收获

第47章 收获

“谢谢吴管家鱼儿有什么不懂的,还请吴管家多多指点。”鱼儿见吴管家非但没有取笑反而好言祝福,不由精神大振,双眸亮晶晶的闪着喜悦的光。

“呵呵,不敢,不敢”吴管家与引章相视而笑,均暗自心道:果然是个机灵的,这就开始上路了

“小姐,账本老奴明天下午会跟李先生核对清楚,今晚只好先说个大概这一趟的利润比上次薄了六成左右,目前咱们手里连本带利共八百两,明天上午老奴会去织坊下单,还能再往京里贩运一次夏布,下次,就得换厚实的棉布了还有,合同已经签好了,请小姐过目。”吴管家说着将早已准备在身边的合同拿了出来双手递给引章。

引章接过合同看了看,顺手递给鱼儿,道:“等会你也拿去看看,有什么不明白的问吴管家或者问我。嗯,吴管家就按你说的办吧,八百两银子可以全部用来购货物,我这里还有一百两银子支给你八十两做路费。”

“是。”吴管家答应了,终于忍不住问:“小姐可是从小夫人那里拿的银子?”

“不是从夫人那里拿的,是卖了牛黄赚到的。”在一旁看合同的鱼儿插了句嘴,笑着解释了一番。

“原来如此”吴管家释然。听见鱼儿管安寄翠叫“夫人”而不是“小夫人”心中一动,暗暗记住了。其实引章他们自己也搞不清楚从哪天哪时哪人开始,就将“小夫人”三个字省了一个字。

“小姐……”吴管家捡起方才的话头,一五一十的向引章禀报了这次京城之行的过程,尤其是与鑫艺齐掌柜他们见面签订合同的事,更是说得无比详细。吴管家颇为自豪,笑得十分欢畅,说是没想到齐掌柜他们这么爽快,今后不愁没有生意做了。又大叹特叹,说小姐真是神机妙算他原本还担心合同上提的条件齐掌柜会拿大欺压一头,逼迫他们让步,谁知都痛快的答应了

不料引章只是若有所思的淡淡一笑,道:“做生意讲的是公平、诚信,虽然他们实力比咱们雄厚,但就买卖双方来说,咱们的地位是平等的。况且齐掌柜是个正直、豪爽、光明磊落的人,咱们越是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他才越会欣赏一味讨好巴结,只会让他讨厌。”

“小姐说得对极了”吴管家拈着胡子笑道。

引章稍稍沉吟,望了望他,道:“吴管家,这一趟你上京告诉齐掌柜,走完这一趟可能咱们得歇一歇,这一两年咱们冬季不走船,冬季水浅风大,租船成本太高,等过一两年有了自己的船再做打算吧告诉他们,等明年夏天再见了”

“小姐,这,这是为何?恐怕——不太好吧?”吴管家大感惊讶,鱼儿也吃惊的抬起了双眸。

引章手上下意识拨动着茶碗,笑嘻嘻道:“为什么——我现在还不能说总之呢,你放心好了鑫艺那么大的布庄肯定有好几家供货商,咱们那些不过是个零头罢了如果宋掌柜真心跟咱们合作的话,只要你够诚意跟人家解释,我想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小姐,咱们刚刚跟人家签了长期合作合同就要停供,要是万一,宋掌柜觉得咱们存心捣乱,取消了合作合同呢?往后,要再找这么好的合作商就难了而且,咱们被鑫艺取消合同,将来京城里还有布庄肯要咱们的货吗?”吴管家心中闷闷不已。

引章被他说得也有些犹疑起来,用没影的事来交换眼前看得见的实惠,到底值得不值得?终究心一横:有道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吴管家放心我心里有数。”

“唉……”

“别这样啦你看我哪一次失算过?”

“是啊是啊,吴管家,咱们就听小姐的吧”鱼儿毫不见外的算上自己一份,老大不客气用上了“咱们”这个词。

“唉”吴管家苦笑,“好吧,谁叫您是小姐呢不过,”他还是很好奇:“您真的不能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么做?”

“不是不能,而是,而是——不太方便”引章吞吞吐吐,忽然一挥手,道:“反正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她不是不想说,而是实在不知道怎么解释

八月初一,吴管家又带着小何、三道载着价值八百两满满一船布匹上京去了,所不同的是,出发之前小何与三道都与玲珑布庄签了五年的劳务契约。引章不像吴管家那么有信心,她还是觉得拿着契约在手才比较放心

第二天,引章便也带着鱼儿、大脚回马陵湾去了。有了大脚陪伴,还真是方便极了

在清水镇上,引章又买了二十只小鸡,上次那些小鸡已经长到半斤左右了。这一回,引章打算和鱼儿亲自饲养这些小鸡,每天写一份详细的饲养记录,以便明年开办养鸡场时心里有数。

八月里,庄稼已经到了最后冲刺生长的时期了,黄豆长了一米多高,枝繁叶茂,已经结满了一串串月牙似的豆荚;红薯藤蔓纠葛层叠,看不到一丝地缝;芋头根茎粗壮仿佛巨人,顶着荷叶似的伞盖招招摇摇;瓜架上每天早晨都开着鲜艳的金黄色瓜花,吊着的南瓜、冬瓜像一个个磨盘……

它们还在生长,许多蔬菜却已经成熟了一两尺长的豆角瀑布似的从豆架上一排排垂下来;紫色闪着光泽的茄子遍地都是;辣椒也结了果实,嫩嫩的青色十分好看;土豆再过七八天也到了收获的时候;玉米早已开了花、抽了穗、结出了一苞苞的果实,正好吃个新鲜……

不过,这些都还好,最重要的是西瓜和香瓜都已经成熟了,必须得尽快上市,不然一场雨下来,要统统烂在地里了。于是,一大家子都忙乎了起来,早早的便上地里摘瓜,一个个椭圆形的西瓜足有七八斤重,表皮光滑亮泽,长着深绿色的花纹,手指一敲咄咄有声;香瓜也有碗口大小,奶白色的表皮光润细腻,散发着阵阵馥郁的瓜香,看起来十分诱人

沙质的土地,充足的日照,富裕的水源,让这些瓜长得十分甜;冯嫂、鱼儿她们照顾得很好,除草、翻藤、捉虫,不辞辛苦,让这些瓜卖相也很好。当天上午一大车拉到清水镇,不到两个时辰便卖光了,还有小贩上来打听是否还有货源。

引章很是纳闷,这明明是个西瓜、香瓜大量上市的季节,怎么还会如此紧俏?没这个道理嘛

一问之下才恍然大悟,原来今年五月份种瓜时节江南大多数地方阴雨连绵,瓜苗是最不经水淹泡的,加上不自禁便联想到万一结果时也是这等天气,那一年的成果岂不是泡汤了所以,许多瓜农都觉得今年天气异常,不适合种瓜,纷纷的改种了别的,以至于往年西瓜香瓜等消暑瓜果大量上市时,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这些小贩不少还是杭州、德清、富阳等地来的呢

引章听了恍然大悟,其实她们当初种瓜时倒没想这么多,只想着赶紧快快的种点东西,别叫那些地空闲着了,哪知道竟然误打误撞还真是种对了引章大喜,便跟小贩们说地里倒是有个六、七千斤,香瓜也有三千斤左右,但是家里人少,忙不过来,如果他们要买,最好自己雇车上地里去买,还能给算便宜些。

小贩们大喜,当即便有五个人抢先下了定金定下了,当天便有一人雇了车跟她们回家摘瓜,第二天、第三天再分别去两人。

一直忙了三天,地里的瓜基本上销售一空了,按西瓜两文、香瓜三文一斤,总共六千斤多斤西瓜纹银十二两多,三千斤香瓜则卖了九两多,除掉留下自家吃的,再加上地里剩下的一些,骆五与冯嫂夫妻两个零零散散卖了六七天,加起来也就二十五六两左右。引章掂量着这些碎银,不以为然笑了笑:农民还真是不好当啊

忙完了西瓜,又要准备收获别的了。

豆角、茄子长得太快,又种了不少,根本来不及吃,留它们任意生长很快就会长老了,到时候白白浪费。于是引章便让鱼儿、冯嫂、骆五几个把长得恰到好处的豆角与茄子都摘了下来,摘了满满五大竹筐,叫大脚挑回家去,冯嫂与鱼儿、安寄翠一起用刀把茄子切成一长条一长条的,摊在竹簸箕里,放在太阳底下晒,准备制成干菜吃。豆角也是如此,只是比茄子多了一道程序:需要先放进煮滚的一大锅水里稍微焯一焯水,然后再捞出来晒干。

土豆也该收获了。引章特意嘱咐了结巴等一番,让小心着挖,别一锄头下去把一个土豆斩成两段,那样伤得太多,不便储存。

结巴与大脚一边挖,引章、冯嫂、鱼儿一边在后边捡,冯嫂与鱼儿拿着一个个土豆,土黄色的皮,椭圆形鸡蛋、拳头似的形状,啧啧讨论,看了个够。不过,她们讨论来讨论去,端详又端详,一致不太相信这东西有什么好吃的。

引章便笑道:“你们不信没关系,今天晚上我给你们做一顿土豆大餐保管你们回味无穷”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48章 土豆

第48章 土豆

晚饭时,引章果然做了一桌子的土豆菜肴。土豆块烧猪肉、清炒土豆丝、酸辣土豆丝、油炸土豆条、土豆炖牛肉汤、蒸土豆泥,而且,还有埋在灶里灰下整个整个连着皮的烤土豆。

一上桌,烤土豆与油炸土豆的香味最浓,一上桌阵阵飘香,以压倒性的优势完胜其他菜,大家吸一吸鼻子,伸出的手和筷子首先便向这两样招呼,引章大笑,道:“别光吃这两个,土豆块很好吃,土豆丝更美味下饭,来来来,快点都尝尝”

筷子上下翻飞,大家都笑着品尝,一夹入口,“啊”、“呀”、“真好吃”各种惊讶各种赞叹飞出各口,笑声不断,十分尽兴的吃了一顿特别的晚饭。

在现代,优良的土豆品种能达到亩产五、六千斤,当时肯定达不到这种水平但是根据挖了一垄的产量来估算,也有一千四五百斤左右,一家子人吃肯定是吃不完的,除了自己吃、留种、喂鸡喂牲口,引章不得不考虑考虑这么多土豆该怎么处理?不过好在土豆有一个好处,就是成熟了不必要一次性全部收获回来,在地里不会坏,可以慢慢的收,霜降前收完就行。

想起从前吃过的土豆粉条,引章很想试试。

说干就干,做土豆粉条首先要有土豆粉。于是,她便让骆五和大脚去镇上石料坊买了一个又深又大大的方形石槽回来。将挖回来的土豆挑选出完好无伤的,一遍遍清洗干净,放到石槽里让结巴和大脚把土豆舂打粉碎。旁边放了一口高到她下巴的大水缸,缸上盖着一个孔眼细密几如针眼的竹筛子。把舂得像渣一样的土豆泥放在竹筛子上,叫冯嫂用水一遍遍搓洗出淀粉虑进水缸里。

饶是大脚、结巴力气大,冯嫂也很麻利勤快,但是抵不过装备太原始,这一道工作进行了两天,耗费了近两百斤土豆,才洗出了半缸子淀粉。

接下来,便是把淀粉提纯。刚刚洗出来的淀粉中含有许多杂质,颜色苍灰,还不能用,必须提纯。这活技术含量不高,也不难,就是耗时。

洗完了土豆泥,一缸子水透着浓浓的深褐色。待淀粉沉淀之后,引章便叫冯嫂用瓢小心的将水舀出来倒掉,直到呈现出下边的半缸淀粉。这时的淀粉还含有许多褐色的杂质,又用瓢将一寸来厚的纤维杂质刮掉,露出下边白色的淀粉。再加满一缸水,用粗大的木棍搅合,这样可以把其中的杂质搅上来以便清除。如此一天几趟的沉淀、舀水、清除杂质、加水、搅拌、沉淀往复循环,四天之后,杂质终于清除干净了,最后一次舀掉水后,露出洁白如霜、细腻光滑的淀粉,漂亮极了这才是纯纯正正的土豆粉

接下来便是勾芡、揉面、虑粉条了,这就跟做包子馒头差不多,用温水调和淀粉,搅拌成具有黏性的粉团。然后,再加上适量的明矾和面。这不是做包子馒头,和成的面不是那么干,而是基本按一半水一半面的比例和成比较稀的浆。

引章其实并未做过土豆粉,当厨房大锅的水烧开时,她比冯嫂鱼儿她们还要紧张。在引章的指点下,结巴双手举着一个底部钻了无数个洞的小圆铁桶,冯嫂便迅速舀了几大瓢淀粉浆进去,一条一条白线似的淀粉浆便从铁桶底漏入锅中,如水即成型翻腾着浮出水面。

“快,快捞起来”引章忙叫。

鱼儿答应一声,赶忙用爪笠将成型的粉条捞进盛着半桶清水的水桶中。浸泡了几分钟之后,还得捞起来在搭在阴凉处得竹竿上晾上一个时辰,然后,移到大太阳地下曝晒直到成干,土豆粉条这才算是大功告成

“这就是土豆粉啊,跟面条真像”鱼儿认真的打量着泡在桶里的洁白粉条笑道。

“可不是像不过味道要好得多呢特别是冬天时候下炉子,更少不了这个。”

“这个土豆粉,是不是跟面条一样的吃法?”冯嫂也好奇,她还没见过下了锅又要捞起来晒干、吃的时候再煮的面条

“没什么分别,等过几天我做给你们尝尝”但愿别失败,不然就糗大了引章在心里补加了一句。

六天之后,第一批土豆粉条闪亮出炉。引章果然不负众望,又做了一顿大餐。无论土豆粉还是别的粉、面条之类的,粉、面本身的质量重要,但汤水与配料的搭配更加重要。

引章特意叫人从晏家庄买来猪筒骨熬汤,从地头拔回来一把小葱,切碎,在滚热的油锅里爆出葱油,将新鲜的青椒切细、剁碎,与肉沫、蒜泥一起炒,用来调味,还炸了一小盘花生米,炒了一碗豆角沫。每一碗土豆粉,浇上浓香的肉汤,加上一大勺青椒千刀肉、油爆花生米、翠绿的豆角,光是闻一闻便令人垂涎。

对引章来说,这是久违的味道,对安寄翠、冯嫂等来说则是初次遇上的美味,骆家上下赞不绝口,都说小姐好灵巧的心思。安寄翠也不由笑叹,说这个女儿真是越来越了不得了

“小姐,这要是拿到城镇里去卖,一定会好卖的到时候,咱们又可以赚钱了。”鱼儿忽然说道。

引章投过去一记心有灵犀的赞赏眼光:这个鱼儿已经在步吴管家的后尘了,对做生意赚钱起了无限的兴趣,也要着魔了

“说得不错。”引章一笑,话锋又转,道:“不过,土豆粉制作的过程繁琐,而且原料有限,你的想法虽好,就目前来说却不太现实”

鱼儿一怔,点了点头,不觉停下了筷子,道:“可是,小姐,咱们还剩下那么多土豆在地里,该怎么处理呢?”

“这个问题我也在想,你也想想吧,想好了告诉我”

“是,小姐”鱼儿精神一振,很高兴的答应。

安寄翠的目光在她二人之间飘来转去,立刻明白了女儿的心思:她这是在栽培鱼儿忽然想到引华这些日子总是屁颠屁颠跟在姐姐后头瞎忙乎,不由得心一紧,暗暗警惕:得好好跟她姐弟俩谈谈,千万不能让引华也被她“栽培”了

晚上,引章与鱼儿在卧室里商量,鱼儿的意思是运到杭州卖给各家饭店做菜可以销掉不少。引章觉得杭州是大都市,酒楼餐馆架子大、脾气大、优越感大,未必愿意听外地人的话尝试,倒不如先在清水镇上试试,不过清水镇是小地方,卖掉的恐怕不多。不过,先在小地方试试,才有推广的机会啊说到最后引章又笑道:“不管怎样,先试一试吧鱼儿,这件事交给你自己负责。”

“我自己负责?我一个人吗?”鱼儿又兴奋又有些害怕,睁着一双大眼睛望着引章,闪烁不定。

“是啊,你一个人”引章笑吟吟的,仿佛在说一件理所当然再轻松不过的事。

“我,我试一试。“鱼儿只觉心突突直跳。

引章没想到,鱼儿果然还有几分经商天分。第二天她便挑了十来只干干净净、卖相上等的土豆由大脚陪着来到了镇上最热闹的一家清河酒家。点了两个菜,她自顾自掏出土豆,在店家伙计怪异的目光下详细说明一番,让店里即刻给她做了一份酸辣土豆丝。炒菜的师傅因为好奇偷偷尝了一口,酸辣适中,脆爽可口,很能引起人的食欲,凭直觉这道菜大有发展潜质,忠心的他立刻告诉了掌柜。

鱼儿不等掌柜的开口询问,主动说明了来意,十分热情的邀请掌柜的与店里其他食客品尝。掌柜的顺水推舟,道了谢,尝了一口,立刻称赞不绝,众食客见状纷纷上前品尝,无不叫好。有的搞不清楚状况,还以为这是店里的新菜,立刻就叫伙计给上一份。

伙计为难了,望了望掌柜,掌柜又望向了鱼儿。鱼儿连忙将剩下的土豆都拿了出来,并且告诉掌柜这个土豆是自家种的,家里还有很多。掌柜的大喜,当即就订了货。很快的,土豆便成了清水镇各家餐馆的紧俏菜。

不仅如此,清水镇水运发达,船来船往的商人不少,商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极容易看到商机,大家吃到这道菜,纷纷打听原料,赶往骆家抢购,马陵湾骆家的名声几乎一夜之间走俏清水河上下。不过五六天的功夫,一千斤土豆一下子卖光了,买不到的跌足遗憾不已。而且价钱居然不低,到了四分银子一斤,一斤四分,十斤四钱,一百斤四两,一千斤四十两,够普通人家过两年了

这样的结果不但鱼儿,就是引章及众人都是意外的。引章大大夸奖鼓励了鱼儿一番,给了她五两银子做私房,鱼儿推辞不得捏着银子感慨不已,她从没想过,她也有如此“富裕”的一天

“往后的好日子多着呢”引章笑笑,用力握住她的手。鱼儿的心又激荡了起来,怔怔的望着前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49章 扩地

第49章 扩地

马陵湾骆宅来了位不速之客。来人自称是清水镇四大家族之一,住在镇东边的卢家的大管家。

骆家人很是纳闷,引章和母亲、弟弟几个在后院猜破了头也猜不出来什么时候跟卢家扯上关系了?居然还让人家的大管家亲自上门?

“哎呀不好,难道,难道是大老爷和二老爷他们……”安寄翠忽然惊叫起来。

引章心一凛,难道真是骆家庄的哥嫂请来捣乱刁难的?骆家庄,她已经很久没有想起那个地方了

“应该不会的,就算是,咱们也没什么短处让人家捉住的。娘,我先出去看看。”引章心里也有些拿不住,却不忍安寄翠担心。无形中,她早已成为骆家的主心骨,只要她说不会有事,骆家每一个人都会深信不疑

果然,安寄翠的脸色缓了缓,引华也拉着娘的手道:“娘您放心,姐姐说没事就一定没事”

“引华真乖”引章大乐。

安寄翠也不由好笑,点点头轻叹道:“说的也是,咱们行得正坐得直,没什么好担心的。阿章,你跟人说话小心点,千万别上了人家的当。”

“娘,我不骗别人就好了,哪里有人能教我上当”引章笑嘻嘻的答应着,换了男装——这是她一贯外出的行头,从从容容的来到前厅。

卢管家眼前一亮,又有些疑惑:哪家待客主人待客会是这样一位小孩子的?因此站起了身,竟有些手足无措。

引章暗暗好笑,老道的拱了拱手,含笑道:“卢管家,家父早已仙去,家母不便见客,管家不在,我年纪小,没见过世面,怠慢之处还请卢管家不要见怪”说着客客气气的鞠了个躬。

“原来是骆少爷,不敢当不敢当”卢管家慌忙还礼不迭。

双方客气一番,重新落座,引章便又高声叫鱼儿添茶,向卢管家一抬手做了个请的姿势,笑道:“小门小户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招待,只有一杯热茶罢了,卢管家您不要嫌弃”

“不敢不敢,骆少爷您太客气”卢管家笑眯眯的忍不住大起好感,心里不自觉便想:怎么我家老爷就没有这么出众的一位公子呢他本来还有些失望,认为要白跑一趟了,照这样看来,应该不会白跑

“对了,不知卢管家亲自驾临寒舍,有何见教?”引章开门见山。

“自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卢管家欢欢喜喜的笑道。引章忍不住抛过去一记奇怪的眼神,心想这个人真的有点古怪,我问他来干嘛,很普通的一句话而已,他怎么高兴成这样啊

引章哪里知道,卢管家正在为难,搜肠刮肚的琢磨着该如何开口,谁知她瞌睡送来了枕头,主动给他搭了台阶他怎么能不高兴?

“哦?”引章心中一突,除了抛出自己的疑惑,再也不肯多说一个字。

“是这样的,”卢管家忙放下茶碗,整了整袖子,坐直了身子,满脸是笑徐徐道:“呵呵,是这样的,我们卢家有二百三十多亩土地就在这马陵湾跟贵府田地接壤处。您也知道,我们卢家在镇东边,这是镇西北,相隔路途太远,所以也就一直荒废着,我们老爷说了,实在是太可惜了,特意差遣我来问问,贵府愿不愿意买下来?你们方便,我们也方便至于价钱嘛,大家好商量”

引章恍然大悟,点头笑笑:“原来是这样你们的地大概在哪个方向啊?”

“诺,就是贵宅左边那一大片,包括那座山头。我们老爷说了土地一共二百三十亩,那座山头不要钱,就当白送。”

“哦。”引章明白了。果然是与自家的地相连接,那座山头不小,只是比自家这座更矮,大概五六十米高的样子,山顶又宽又平,更像一座丘陵。

“骆少爷,这么说您是有意向了?”见引章没有拒绝,卢管家笑得仿佛弥勒佛。

说不动心那是假的在寸土寸金的现代成长,身为农学研究员的她对土地有一种没法解释的占有欲望,做梦都想拥有越多越好

不过,做梦,不要钱,买地,是要钱的。

“卢管家,多谢您的好意,”引章好容易压抑下自己噌噌往上冒的念头,叹了口气道:“实不相瞒,我们家现在没这么多钱,买不起这么多地,只怕要让您失望了”

“不不不”卢管家拼命摇头,就像老早算准她会这么说似的,嘿嘿笑道:“我们老爷说了,不要钱”

“什么?”引章睁大了眼,一句话迅速划过脑海:难道真的是陷阱?一旁伺候茶水的鱼儿也蓦的一抬眼皮,大感意外。

“不要钱?那——要什么?”引章回过神,试探着问。她可没那么傻,会以为人家白送

卢管家投来赞许一瞥,笑道:“要土豆”

“要,要土豆?”引章睁大的眼飞快眨了眨。

要土豆?要土豆土豆可以换土地?这也太滑稽了吧

“是,要土豆。”卢管家重重点头,重复肯定了一遍。

引章好容易缓回了劲,暗叫可惜,苦笑道:“可惜您来迟了,今年的土豆已经卖完了。”

卢管家仍然保持着矜持的微笑,道:“我想,骆少爷应该会留有来年的种子吧?”

引章眼中一闪,心里“咯噔”一下,原来卢家买土豆不是做菜,而是要当种子啊这个卢老爷脑子还真够好使,别的人都没想到的,他一下就想到了。种子她当然留有了,连种子带吃的,大概还有三百多斤左右。只是她不知道卢管家胃口怎样,不好说明,想了想,试探着道:“这倒是,种子当然留有。不过,呵呵,我们家地不多,留的也不多啊。”

卢管家脸色微微变了变,这句话他是信的。不过,据他和老爷分析,骆家一下子卖出了上千斤土豆,这么好卖,他们留的种子一定不少于是道:“我们老爷说了,够种六七十亩地的就成”

引章顿时放下心来,转而大喜,正要答应时突然又刹住了,暗暗想道:哎呀不好万一卢老爷将来后悔,故意找茬,那可就麻烦了这话可得先说清楚毕竟几十一百斤土豆换二百三十亩地外加一座山头,只要换的人不是傻子,都会后悔的

其实这是引章以现代的观点来看才会这么想,在那个土豆缺乏的年代,卢老爷是绝对绝对不会后悔的。

“这个不太好吧,”引章强压着欣喜的心跳,认真道:“这样换不公平,我,我们不是占了你们便宜了吗?不行不行”

卢管家刚听她说“不公平”心里老紧张,一听完笑得额上皱纹都舒展开了,一叠声道:“不妨不妨公平得很,公平得很骆少爷放心,这句话我敢拍着胸脯代表我们老爷说这么说,您是答应了?”一激动,他连敬词都用上了。

“那,那好吧您大老远来一趟,我也不能不给点面子啊不过,您是中间保人,我要书面的保书。”引章终于放了心,却故意犹豫一阵,迟迟疑疑道。

“没问题地契我都带来了,您看。”引章接过契约一看,喜得心都飞了

“不过,这土豆我们都没种过,您也得给我一张书面保书,表示明年会叫人教我们的佃户种,还有种植期间的管理,也得细细告诉我们。”

“这是应该的”就算他不问,引章自然也会告诉他。

“骆少爷真是爽快”卢管家大喜,极其痛快的写下了保书,引章也很痛快的写下了。双方画押、签名,相视而笑,这事就算圆满了

“卢管家,路途遥远,我就不留你们了你等等,我马上叫人把种子拿来”

“多谢,您请”

不一刻,大脚和结巴一人扛了一麻袋土豆,大概有一百斤,放在厅前廊下。引章笑吟吟正要说话,卢管家脸色却变了,吃吃艾艾道:“骆少爷,我想,您是不是搞错了,我要的是种子,不是果实”

引章愕然,知道他误会了,他还以为土豆种子跟萝卜种子一样呢引章憋着笑道:“这就是种子啊”

“哦?”

“土豆种子跟芋头种子一样。”

“哦”

“这都是挑选好了的,路上仔细别磕着碰着,回去之后放在干燥的屋子里保存。冬天冰冻的天气里在上边盖一床棉被保暖,回暖了再揭开。到种植的季节,我会叫人去您庄上教你们。”引章笑了笑。

“多谢骆少爷,还是您想得周到”卢管家拱手作揖,指挥车夫和随从将土豆抬上了马车小心翼翼放好,从容告辞。

引章想起人家来访是带了礼物的,不好让人空手而回,便让鱼儿包了一包十五斤、一包五斤的土豆粉条给卢管家,大的一包请他带给卢老爷,小的一包送给他尝鲜。卢管家大喜,觉得骆少爷倒是个值得结交的豪爽朋友,将来必定前途无量,对他更加和蔼,当即慷慨道:“骆少爷,往后有什么帮得上忙的,您可别客气”

“多谢卢管家,将来要麻烦您的时候自然不会客气的”说着两人相视一笑,卢管家拱拱手跳上了车,绝尘而去。

“娘,娘”引章欢乐的大笑着,扬着手中的地契奔向后院与娘亲分享难得的喜悦。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50章 商议

第50章 商议

“娘,娘”引章欢乐的大笑着,扬着手中的地契奔向后院与娘亲分享难得的喜悦。

九月初三,在外奔波了半年的吴管家终于风尘仆仆的回家来了。安寄翠满心满肠的过意不去,眨着湿润的眼眶感叹道:“吴管家,有劳您了”

吴管家消瘦了些,面庞晒得黑亮黑亮的,精神却还好,两撮小胡子翘的老高,十分朗爽的笑着回道:“夫人言重了这都是老奴该当做的。”

晚上替吴管家接风,做了许多好菜,自然少不了土豆大餐,吴管家吃得十分畅快,不住口的称赞引章能干。当听说不久前又买了二百多亩土地更是喜出望外,两杯酒下肚,眼眶子也红了,眼中一黯,情不自禁叹息道:“要是老爷还在,那可有多好……”

听了这话别人犹可,安寄翠心一酸,万千种情绪涌上心头,差点滴下泪来。多亏引章姐弟、鱼儿等拿话岔开,连连问吴管家一路上的风物人情,这才把话头岔开。

晚上算总账,吴管家抱出了账本,正色道:“这是昨日老奴与李先生对出来的账,小姐您先请过目,老奴再慢慢细说。还有,这是三十六两七钱,是小姐给的盘缠剩下的。”

引章一目十行瞟了几眼,只多看了几眼账上总余额,连本带利一共是一千二百三十四两,便合了账本笑道:“吴管家这一趟可顺利?齐掌柜有没有说什么?”

吴管家饮了口茶,笑了笑道:“这一趟倒也顺利,李掌柜和二掌柜有些不满,齐掌柜没说什么,这事且到明年再看吧。只是不知小姐接下来有何打算?”说毕目光炯炯望着引章。

“接下来么,”引章轻轻摇了摇嘴唇,道:“到了十月份之后,当然是大批收购棉布、冬布了。”

“小姐您改变主意了”吴管家大喜,以为她仍然要贩运布匹进京。

谁知引章摇了摇头,轻轻道:“不是的,买了布匹统统储存起来。我已经交代李清白了,让他吩咐小何、三道、桐生他们找人把酒楼的客房修理修理,用来囤积布匹。”

“小姐——”

“吴管家,你先别问反正照我说的就是了,这件事只怕还得你带着小何、三道他们去做。收购的布匹不用看花样,也不必太好,就要最一般的那种棉布,只有一点,质量一定要好,保暖性要强”

“……好吧”吴管家苦笑。引章说得不容反对,他还能说啥。不过,也难怪他一肚子疑惑,就连向来最相信小姐的鱼儿,也有些纳闷。

“还有一事,”吴管家道:“新买的二百多亩地,不知小姐打算怎么办?”吴管家不由想起回来时看到的情景,宅子左边道旁的二十来亩土地都没种呢,一下子买了两百多亩,来年哪里忙得过来?

“我也正为这事发愁呢地多人少,倒真是个难题。”引章叹了口气,人手不够能怎么办?这回,她是真的发愁了

“小姐……”吴管家不觉惊讶的望向她,竟有点“你不是吧”的意思。

“吴管家,你是不是有什么好办法?”引章何等机灵,立刻听出他语气之外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