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找人的回来没回来,五天时间很快的过去了无可奈何之下,引章只得在赵管家的陪同下来到清水镇衙门,丁凡留在外边打听消息,传话递物。

因引章是年**童,官司又是自家兄妹争夺田产,说出去不太光彩,县令甚为体谅,因此并没有在大堂上审理,而是在西花厅审,也没有外人围观。

原告骆引元陈述案情之后,呈上地契、房契作为物证,县令略看一看,转而向引章道:“骆引章,你可有何话说?”

引章点点头,道:“大人,房契地契是引章的东西,跟晏世豪交易买卖的是我,不是哥哥。”

“既然如此,这房契地契又怎么会到了骆引元手中?”

“是哥哥他居心叵测,派了自家小妾从我那偷走的。”

“笑话我——”

“你住口”县令向骆引元一瞪,厉声道:“本县没问你,不许插话”

“是,大人”骆引元白了引章一眼,怏怏收口。

“如此重要的东西,怎么会让人给偷了?你这话叫人如何能信?”

“这是真的过年前,哥哥的小妾红儿突然上门投奔,民女母女见她可怜便收留了她,谁知她趁着我娘没来得及收起地契房契之时悄悄偷走了。再没几日,哥哥便带着人上门闹事,说晏家庄所有田产房地都是他买下来的。可是大人,庄子上所有的庄丁仆人佃户,以及原来的赵管家、肖账房等都可以作证民女所言非虚。”

县令沉吟不语,忽然摇摇头,抬眼道:“这个做不得数,那些人有可能是被你收买,他们的供词本官不能算数。”

“大人英明”骆引元心头一块石头落地,忍不住向引章得意一瞟,引来县令一瞪眼,忙敛气屏声垂下了头。

引章心头大为不服,心想这么多人作证难道还比不上那几张破房契地契吗只是,这话无论如何也不能说。

“你还有什么话吗?”县令又问。

“如果,如果晏世豪晏公子为民女作证呢?那样可算?”引章又问。

“他的话可做参考,”县令缓缓道:“本县想,他手里应该有与买方签订的合约,他的话,加上合约及其他证人的话,倒是证据”

引章心头一黯,据打听到的消息,这个献世宝离开清水镇之后便去了扬州,谁知在扬州好不容易打听到,又听说早已经去了京城,天知道他现在又在哪里要找个人,真如大海里捞针一般,何况,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

“骆引章,你若再无其他证据,本县可要判决了”县令见引章久久不语,不觉微微叹了口气。凭直觉,他倒是有几分相信引章,不过,断案讲的是证据,骆引元手里地契房契都有,这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是啊妹妹,再辩下去越发难看,到此结束吧,啊,咱们是亲兄妹,我也不想弄得太难看”骆引元语气缓和了许多,顺水的人情,表示自己的大度,他自认为做的不错

“大人”引章忽然心头一亮,道:“请大人让我大哥出示交易合约”

县令一怔,随即点点头,向骆引元道:“不错,骆引元,把交易合约拿出来吧”

骆引元脸色微变,勉强笑道:“大人,有这个必要吗?”

“住口大人说拿就拿,你哪那么多话”刑名师爷出声喝止。

骆引元嚅嚅半响,鼓起勇气道:“启禀大人,交易合约已经被草民给撕了。”

“撕了?这是为何?”县令双目炯炯,盯着骆引元。

骆引元拿定了主意,不慌不忙道:“草民想着有房契和地契就够了,那合约拿在手里也没有什么用,就给撕了”

县令不语,只得点了点头,不觉又瞥了引章一眼。骆引元这话也算说得过去,他自己的合约,他想撕就撕,旁人无法说得什么闲话

引章却是怒火唰的一下直冲脑门,脸色难看极了。骆引元无赖狡辩的态度深深刺激着她,令她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

“大人,虽然找不到晏公子,但还有一个与本案相关的人,请大人传她上堂”

“哦?还有谁?你说。”

“大哥的小妾,红儿。契约就是她从我们家里偷走的,请大人传她上堂”事已至此,她也只好搏一搏了,只要有一丝丝希望,她也不能放弃。此刻,她只是想,最好这个红儿是个没见过大场面的后院女子,上了公堂见了官会惊慌失措露出马脚,毕竟,骆引元那样的脸皮之厚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

“这不合理”骆引元当即叫道:“这跟小妾有何相关?怎么能让小妾上公堂”

“这么说,你当真有个叫红儿的小妾?”县令避开他的反对,直言相问。

这是瞒不了人的事实,骆引元点了点头,道:“是的,草民确有一名小妾叫红儿。”

“这就是了骆引章不说别人,单单说她,这个,岂不奇怪?来人”

“大人”骆引元顾不得别的,打断道:“大人,此案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草民实不明白大人为何非要传小妾上堂小妾从未离开我骆家庄一步,庄里的人都可作证,大人,骆引章她是无理取闹,请大人明鉴”

“大人明鉴,大哥这话撒谎,红儿确确实实在我马陵湾家中住了好几个月。”

“你胡说”

“哼”

“行了,传红儿到堂一问,真相自然大白。骆引元,你也想早早结案吧?”

“好”骆引元咬咬牙,道:“既然大人都这么说了,草民还能说什么不过大人,”骆引元叫着大人,眼光却恨恨望着引章,道:“如果证明小妾确实没有离开过骆家庄,那要怎么说?”

引章不甘示弱,索性心一横,当即道:“若是那样,这地契房契我都不敢再争,不但如此,我另外赔你白银千两,向你赔罪”

“好这可是你说的”

“自然是我说的,大人和师爷以及在场的各位都可作证。哥哥,现在可以传人了吗?”

“请大人做主”骆引元不甘不愿,却又不得不答应。

县令点点头,道:“今日已来不及,明天本县就让差役将红儿带到。为防有变,今晚你们兄妹二人及在场相关人等都不得离开衙门,只要委屈暂住一晚了”

“大人”一名差役匆匆奔进来,向县令耳语一番。县令脸上神色莫测,向引章瞟了一眼,又望了望骆引元,道:“不必等明日了,红儿已经来了,传”

引章和骆引元都大吃一惊,等见红儿、丁凡、大脚一起进来时,引章方才明了,原来红儿是被大脚押来的。

“红儿,你,你怎么了?他们把你怎么了?”骆引元一见红儿钗零发乱眼眶红红不由大怒,气恨恨瞪了引章一眼,咬牙道:“好啊,你们竟敢上我庄里去劫持人大人,请大人为草民做主”

“大人,请大人做主”红儿想起大脚凶恶的样子,吓得簌簌发抖,脸色也白了,哭得好不可怜

“公堂之上不得喧哗,”县令皱皱眉,随即道:“你就是红儿?”

“是,妾身真是红儿。”红儿本来十分惊慌害怕,一听骆引元的话心里也有了主意,当下掩泪泣道:“大人,妾身冤枉妾身在家里好好的,被,被这凶神恶煞之人掳掠至此,还请大人给妾身做主”

大脚冷冷瞅了她一眼,喝道:“你给我闭嘴如果不是大小姐有事问你,我才懒得动你”

“大人请听,这个恶人他自己都承认了骆引章,你好卑鄙”

引章咬咬唇,随即向县令坦然道:“大人,掳人一事是引章鲁莽了,引章甘愿受罚。但请大人看在引章无病急乱投医的份上先将此事暂放一边,先说正事,如何?”

“可以。这事容后再论,骆引章,你记得给本县一个交代。骆引元,你可有意见?”

“一切请大人做主但要给草民一个说法”

县令点点头,向红儿道:“红儿,骆引元说你从未离开滨河镇骆家庄一步,而骆引章又说你去年过年前一直到半个月前都住在马陵湾骆家,还偷走了骆家与晏家庄晏世豪交易的地契房契,你怎么说?”

“大人,妾身确实从未离开家里一步,什么马陵湾,什么房契地契,妾身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你这女人撒谎”引章忍不住又是大怒。

“骆引章”县令警告的瞥了她一眼,引章忍气吞声闭了嘴,在一旁气呼呼的咬着唇。

“红儿,你可知公堂之上撒谎是何下场?”

“妾身,妾身不知道,妾身不敢撒谎妾身所言句句是实啊大人”

“果然是?”

“是”

“本县提醒你,公堂之上撒谎作伪证,那是要打板子坐牢的,你可想清楚了”

“是,妾身根本没见过大老爷这位妹妹,也不懂她在说什么,妾身,从来没有离开过骆家庄”

“骆引章,你还有何话说?”

“大人,”引章冷冷一笑,瞅了红儿一眼,心道原本还想给你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看来是不必了

“红儿说她从来没离开过滨河镇骆家庄,也从来没有在马陵湾住过,要拆穿她这话其实不难请大人立刻将马陵湾所有下人传到公堂,再让红儿跟其他女子混在一处,只看我马陵湾的下人认不认得她,就知道她在没在我家住过了”引章冷冷说来,字字如锤重重击在红儿和骆引元心上。

骆引元脸色大变犹自镇定,红儿却惊呼一声,脸色苍白顿时瘫软在地瑟瑟发抖。他本是随口说红儿从未离开过家,不料此时,却成了授人以柄

“红儿,你招是不招?要不要本县将马陵湾骆家下人都传来阿?”

“……大人,大人饶命……”红儿自知再不能抵赖,牙齿咯咯作响。

“红儿,我待你不薄,你——”

“把骆引元带下去”县令一声大喝。骆引元身子一软,面如死灰……

一件案子终于了结。引章终于追回了属于自己的房契和地契,虽然因为命令大脚强行掳人一事赔偿了五百两银子,心里依然十分畅快。谁也没料到,事情会如此急转直下,要怪只怪骆引元太过自信,得意洋洋把话说得太满以至露出了破绽被引章死死抓住。

安寄翠拿到地契房契,立刻锁进了结实的大立柜中,拍拍心口叹道:“这下子可放心了唉,”她忍不住又苦笑着摇了摇头:“如此一来,咱们和大老爷、二老爷那边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这是他们活该,娘,您放心吧爹在九泉之下只会怪他们,不会怪我们的”

这场官司完结之后,引章带着大脚、藿香及后一批走的一百多名蚕娘匆匆赶往福建白石镇。早在八天前,鱼儿已经被引章派过去了。说来这也是无奈之举,白石镇那边春蚕不等人,引章一时脱不开身,只好在骆家庄里挑了几个老实靠得住之人随着鱼儿,带着雇佣的蚕娘们以及去年跟着引章回来学习养鸡技术的二十人先去白石镇,她自己则晚一些走。

到了白石镇,林小泉一切都已安置妥当,养蚕那边,采叶组、喂养组、清洁组、护林组、后勤生活组、保洁组人手都已分配妥当,并且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培训,基本上一开工就可上手。蚕种已经买回来了,过两天到了挑选好的黄道吉日便可开始育种。去岁培养的柘树苗长势极好,已经开始移栽和培养第二批、第三批了。岩下麻鸡的养殖也进入了正轨,一共两万七千多只,分养在两个养殖场中,也有专人看守,因为买不到这么多鸡苗和成年鸡,只好慢慢的再通过母鸡孵蛋扩大规模。

鱼儿一见引章眼眶子都红了,叫了一声“小姐”之后,忙问官司结果如何?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110章 成就

第110章 成就

鱼儿一见引章眼眶子都红了,叫了一声“小姐”之后,忙问官司结果如何?

引章眨眨眼,笑道:“你倒是猜猜看”

“这还用猜,”林小泉淡淡笑道:“什么人这么大本事弄得过大小姐,不用说定是赢了”

“真的吗?大小姐”鱼儿还在一旁眼巴巴的。

“真的”引章好笑的点点头,心中暖暖,当下便一五一十将官司始末说了一遍,鱼儿唏嘘不已,连说好险。引章也笑道:“可不是好险若不是我那好大哥得意忘形昏了头,把话说得太满让我捉着错处,这事还真不知怎么办呢”

林小泉听她管阴险无耻的骆引元叫“好大哥”不由抿嘴微笑,闲闲道:“大小姐其实多虑了,那位大老爷真是糊涂至极,作出这种事。这事的关键在晏世豪身上,那晏世豪是个招摇的有钱公子哥,大小姐认真要寻他迟早寻得到,到时候,那位骆大老爷还不是得乖乖认输即便赢了这一时半会又能如何?”

“你说得很对。”引章不觉瞟了他一眼,微微一笑,心中没来由有几分失落,在她们当成一件天大的事来看待,在林小泉眼中,却是如此漫不经心与轻而易举,林小泉,果然不是个寻常人,幸好此人如今为自己所用

引章在白石镇住了将近二十天,直看到那一万张蚕孵了出来正常成长,岩下麻鸡养殖也一切正常,这才又带着鱼儿和藿香等回了马陵湾。此时,吴管家第一趟京师之行已经回来了,生意十分顺利,除去所有成本,净赚了一千七百多两银子,大家的兴头都很足,信心百倍决心把生意做得更好

不知不觉又过了几年,转眼到了康熙三十九年了,这一年,引章十四岁。

骆家的生意顺风顺水,发展得越来越好,名声也越来越响亮。白石镇的蚕丝和岩下麻鸡远近驰名,三万亩柘林全部养上了蚕,自有蚕娘工人六千多人,每年雇佣人数也达好几千人,每年养蚕两季,第一季十一万张,第二季八万张,光这一项除却成本和税款,一年至少也净赚五十五万两;岩下麻鸡又增加了一座规模两万只的养殖场,养殖规模打到了六万只,每个月都有商贩前来购买鸡蛋、成鸡,一年也有好两万多两收入。

不单单是骆家赚足了银子,养蚕业和养鸡业还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许多人家纷纷效仿养蚕,也有不效仿而做相关生意的,也有受雇与他们的,不知不觉间白石镇变得热闹了起来,镇上街道增加了好几条,楼房鳞栉次比,行人往来熙攘不绝,各种商铺小店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客栈都新开了好几家,江湖家自然也早都打开门做生意,稳坐当地头把交椅。

不仅仅在白石镇,江湖家客栈、慕鸿楼和玲珑布庄又开了好几家分店,除了杭州,在南京、宁波、苏州、镇江、嘉兴、无锡、徐州、济南、泉州、南昌都有,江南地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三项分别由许志远、李长河、王效珍三人出任大掌柜,全权负责经营,每年年底接受引章临时抽调人手组成的验收审核小组的考察审核,这三项每年除去人工费、各项成本杂项支出及税款亦有三十五六万左右的盈余。

除此,丁凡全权负责,小何、三道为副手的太平通商行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每年南北往返数趟,贩运货物,年终亦有二十四五万左右的盈余。吴管家则基本住在杭州或者骆家庄,当引章的副手,掌握全局。

至于马陵湾那边,安寄翠、引章等早已搬到原先的晏家庄居住。在原先庄子的基础上经过改造、新建、扩建,如今的骆家庄比先前更增气势与雄浑。别的不说,下水道基本按照现代理念设计重新修理,卫生间十分干净方便,在庄子外边挖了极大的污水处理池,把庄子里的生活污水集中起来,用于沤肥施肥,十分干净,全庄上下一致赞不绝口。

丁谷等带着十来户人家依然住在马陵湾,护理那几百亩竹子和鱼塘、经过扩建后养殖规模达到四万只的四个养鸡场以及几乎全部改种改良嫁接橘树的一百多亩地。这种新品种的橘树长势非常好,果实又大又甜,每年到了收获季节供不应求,附近乡民们纷纷前来购买树苗,引章十分慷慨,干脆又命丁谷专门弄了七八亩地育苗,一边自己扩大种植规模,一边以极低的价格将树苗卖给乡民们,无偿提供技术支持,要求只有一个,就是挂果头四年必须将果实卖给骆家,当然,骆家收购价格绝不会低。

骆家庄上的农活依然是赵管家和周管家负责管理,就在第二年,引章果然叫人挖了八口大鱼塘,每一口占地十三亩,专门派人养鱼,每年出产的鱼流入杭州、绍兴、同里等各大城镇;又在鱼塘附近建了两座养猪场,每座规模四百头。剩下的良田土地,则种植水稻、小麦、红薯、土豆、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两座磨坊和粉丝作坊也经过改良和扩建,每年生产的面粉、粉丝、面条、红薯粉、土豆粉亦远近驰名,整个骆家庄一片欣欣向荣。

至此,引章在通往财富的金光大道上终于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终于可以潇潇洒洒的过日子了而且她相信,好日子这才刚刚开始呢

“等过两年,你弟弟考上举人,再考上进士,阿章,娘的心愿就可完成,也对得起你们爹了”锦衣玉食的安寄翠如是感叹。

“娘,放心吧,弟弟这么聪明,一定会考上的”引章笑笑,引华如今已经是小秀才了,相比李清白来说,他是幸运的,一考便中了可是,在这个挤独木桥的读书入仕时代,要考上举人、进士谈何容易?就说那李清白吧,中了举人之后又开始不顺了,考了进士名落孙山,如今又在积极备考呢

毕竟是自己的娘,引章当然不会说不好听的打击安寄翠的话,不过,转移话题总行吧?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111章

第111章

毕竟是自己的娘,引章当然不会说不好听的打击安寄翠的话,不过,转移话题总行吧?

“娘,”她笑嘻嘻道:“娘怎说没有别的心愿呢,咱们娘俩不是还要一起作伴游山玩水的嘛”这两年,引章带着安寄翠,白石镇、泉州、漳州、扬州、南京、京城等等可是跑了不少地方。

“哎哟”安寄翠瞅着她笑笑,忽然意味深长的重重一叹,笑道:“傻丫头,你今年已经十四岁了,还能陪着娘几年呢女儿家,终归是要出嫁的”

“娘怎么又提这个了。”引章心头一沉,有些闷闷不快。嫁人,天嫁给谁呢?换句话说,谁敢要她?虽然外头的人只知道骆公子,不知道骆小姐,但她自己知道,她就是“骆公子”,哪个男人家里容得下她这样彪悍的娘子?而她,又怎能甘心足不出户做一个“贤妻”?随着一年来一年去,她也渐渐由小女孩变成小姑娘,这件事早已成为她的心病,月下灯前不知想过多少回,始终想不出个解决的法子,怕的,就是有朝一日应付安寄翠、吴管家、赵管家等人的“关心”,谁知,果然安寄翠已经有了这个心思了

罢了,不如不嫁吧引章一阵烦躁,有些心灰意懒。

怕什么什么就来,说什么什么就倒霉,这是引章目前面临的状况。

五月,正是阳光明媚、花红柳绿、踏青赏景的好时光,引章在杭州游玩了几日,兴致勃勃回庄,一进门,居然发现多年未见的大嫂、二嫂出现在自家花厅里引章顿时呆住,睁大了眼仿佛见了鬼,不,比见鬼更可怕

脑子里蓦然冒出一句话: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引章立刻警觉起来,冷冷一瞟,只要不是个瞎子,都能看得出她对她们深深的不快与厌恶。

“妹妹,你可回来了”

“哎哟,几年不见,妹妹出挑着这么漂亮了呵呵”

偏偏有人就有视而不见的本事,刘氏和薛氏一见她进来忙站起身,直接无视引章毫不友善的目光,不等她说话先热情似火的争着笑着打招呼。

“娘”引章不理她们,若无其事笑着来到安寄翠身旁,拉着她的胳膊挨着她坐在黄花梨嵌玉螺钿的软榻上,笑道:“天气这么好,娘怎么不去园子里走走?那株绿牡丹不知开了没呢”刘氏和薛氏脸上的尴尬一闪而过,讪笑着复又坐下。

“阿章,这是你大嫂二嫂,怎么这么没规矩招呼也不打一个呢”安寄翠携着女儿的手好脾气的笑着,说是说教女儿,语气中却含着浓浓的宠溺。刘氏和薛氏听了忙不迭的摇头摇手说客气客气、不敢当、不敢当时至今日,引章母女手下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她们哪里还敢以往昔待之?

安寄翠的话,引章仍是听的。当即便偏着头,脸上似笑非笑、似嘲非嘲向刘氏、薛氏轻轻一昂头,一个字一个字玩味道:“大嫂?二嫂?呵呵那个红儿还好吗?这次又是为了何事,竟让大嫂、二嫂亲自出马?看来,我和我娘得提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好好招待两位嫂嫂了”引章说着语气转柔,冲着她们嫣然一笑。

引章并不知晓,当初红儿之所以会忽然混进来做探子,全是因为引华斗诗赢了骆之兴,骆之兴含恨向爹娘抱怨,她哥嫂这才注意起被赶出家门的母子三人,打听看到他们日子过得那么好,继而深深的嫉妒,起了坏心。这件事刘氏、薛氏没少撺掇。刘氏和薛氏听引章提起旧事,粉面通红,大为尴尬,不觉的垂下了头,支支吾吾讪笑着掩饰,白皙的手指不自然的绞着手帕子,几乎要将帕子撕烂。

“也难怪妹妹生气,好妹妹,”刘氏终能忍辱负重,抬起头望着安寄翠和引章,眉目低垂,又羞又愧吃力道:“你两位哥哥作出那等不知好歹的龌龊事,对不起姨娘和妹妹,还请姨娘和妹妹大人不计小人过,饶了他们这一遭吧”

“是啊是啊,那件事大哥虽然不说,但也看得出来他心里早已后悔了。还有你二哥,也被我好生骂了一顿,真正的,一边是哥哥,一边是妹妹,一样的都是血肉亲人,他怎么能那么糊涂,不分青红皂白胡乱帮衬呢好妹妹,事情过去了,妹妹的气也该消了,气着自己可不值”二嫂薛氏也不甘示弱,心里还忿忿不平,心想明明是老大出的馊主意,办事的也是老大的人,怎么到了那贱人嘴里,就变成兄弟俩的合谋了?真是岂有此理

引章听得出她二人话里话外的争斗,心中暗暗好笑,也暗暗鄙视厌恶,恨不得拿根棒子立刻把她们赶出去,当下笑了笑,道:“嫂子们这话说错了我为什么要生气?我有什么好气的?该是我的仍是我的,我一根头发丝的损失都没有,要气也不是我气啊两位嫂子今日来若是为了这话,那就免了吧”

刘氏薛氏心中恼极,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手中的湖绉手绢揪得差点变成麻花,脸上不但不敢摆出来,反而还要百般掩饰,更别说反唇相讥了引章看得暗爽,心花怒放,心想你们也有今日?当初欺负摆布我们母子几个的神气哪儿去了

安寄翠见了她们这样反而有些过意不去,便笑了笑,道:“是啊二位太太,都是一家人,事情已经过去也不必如此,有什么事你们但说无妨。”

“是是是,姨娘这话极是好歹也是一家人,别弄得生分了实不相瞒,今日我们上门,确实有件大事要跟姨娘商量”刘氏薛氏神色一松,忙不迭就坡打滚,说这话时眼风有意无意瞟向引章,仿佛示意让她回避一般。

安寄翠也看出来了,她笑了笑,道:“实不相瞒,我们家的事阿章都能做主,没有什么是她不能听的,你们这就说吧”

引章哼了一声不语,心想我就瞧着你们没安好心打的如意算盘,把我支开了好摆布我娘是吧?没门,连窗户都没有

谁知薛氏不怕死的笑得灿烂,盈盈道:“姨娘,若是别的事都不妨,唯独这件事,大小姐必是要回避的”

“哦?”安寄翠一怔,有些狐疑的望着她们俩,看她俩的神情倒不像要打什么坏主意,可是,有红儿前车之鉴,她对她们面上虽然客气和善,心里还是有警觉的。

“姨娘您放心,横竖是喜事,天大的喜事,一会您就知道了”刘氏不甘心好话都让薛氏一个人说了,也忙抢着说。

“喜事?”引章脑中一闪如电光火石,脸色蓦然一变,立刻竖着眉瞪着眼冷笑道:“喜事两位嫂嫂是要给引章说亲不成?”

安寄翠、刘氏、薛氏及伺候的丫环都愣住了

安寄翠大感意外,她没想到刘氏薛氏居然会关心她女儿的终生大事;刘氏薛氏是吓着了,没想到引章的态度如此激烈,而且如此反感;丫头们也吓着了,虽然知道这位大小姐胸中大有丘壑,杀伐决断极有主意,但这毕竟是女儿家的大事,她居然丝毫不觉得害羞,反而直言不讳,甚至勃然大怒

刘氏、薛氏惊慌失措,说是也不好,说不是也不对,被引章杀人的目光迫得左躲右闪,最后不约而同眼巴巴的望着安寄翠求援。

安寄翠手捏帕子挡在唇畔轻轻咳了一下,想着拒绝,嘴里却不由得问道:“不知两位太太说的是哪户人家?”

“娘”引章大为不满。

“听听又何妨呢”安寄翠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微微笑着,她是真的关心女儿,在这上面已经开始留心,虽然也想着刘氏和薛氏所说未必合适,但还是忍不住想要听一听。“你若是不好意思,就先回院子歇息去吧,啊?”

“大小姐,奴婢们服侍您先歇一歇吧”藿香使个眼色,引章的两个丫环木槿、含笑便上来要扶她。

引章抬手止住,索性向后一仰,舒舒服服的靠着,懒懒道:“我哪也不去,我就在这听着既然是我的喜事,干嘛不许我听?两位嫂嫂,不知你们二人说的是同一家还是各说一家?”

“同一家”

“各说各的”

刘氏和薛氏同时开口。

刘氏眼角一扫,不满的横了薛氏一眼,心想好你个薛氏,你敢跟我抢,给我走着瞧薛氏回以淡淡一眸,表示毫无压力,心道大家各凭本事,她们母女选谁就是谁,凭什么你能说我不能说?

“呵呵,你们都说说,让我听听。”安寄翠很意外,却不动声色,当即笑道。

引章微微仰头,从半眯着的眼缝斜斜睨了一眼过去,将她二人你来我往的眉眼官司尽收眼中,嘴角抽了抽,索性闭着眼,一言不发,只管竖着耳朵细听。

既如此,也顾不得引章在旁,刘氏便先抢着笑着:“姨娘,我娘家大哥的儿子今年十八岁,长得是一表人才,又斯文,又懂礼,书也念得特别好,现如今已是秀才,将来中举人、进士甚至探花、状元都有的说,做大官那是指日可待姨娘,妹妹向来福分大,将来更有的是——”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112章 说媒

第112章 说媒

(感谢书友100103105640479、书友110318120447813、书友080930135449285、趴趴奇、木木tata、书友110410192204613

、15094808199的粉红票,感谢冉冉升起wu的打赏呜呜,不好意思,感谢的有点晚了。)

既如此,也顾不得引章在旁,刘氏便先抢着笑着:“姨娘,我娘家大哥的儿子今年十八岁,长得是一表人才,又斯文,又懂礼,书也念得特别好,现如今已是秀才,将来中举人、进士甚至探花、状元都有的说,做大官那是指日可待姨娘,妹妹向来福分大,将来更有的是——”

“姨娘”不等刘氏说完,薛氏亦抢着笑道:“姨娘您听我说,我姐姐的儿子那才是好呢今年刚满二十岁,与人为善、孝顺父母在南浔镇都是出名的再有一样,他从小跟着我姐夫做生意,十分精明能干,如今姨娘家生意这么大,正缺一个这样的人来接管呢,他跟妹妹可正是一对呀”

“哼,你怎么不说你那姐姐的儿子是个麻脸呀”刘氏冷笑。

“光好看有什么用?重要的是精明能干、身体健康,你又怎么不说那外甥还是个药罐子煨着的病秧子呢”薛氏不甘示弱。

“胡说读书人哪一个不是斯斯文文的,又不是下地上山的农夫,身子文弱一些儿是有的,怎么就是病秧子了?总好过你那表侄子,一脸的麻子,又黑又矮,依我看那,就是个三等的残废”刘氏反驳。

“哦,何止文弱,我怎么听说前一阵子都吐血了呢?那才真正是个废人呢妹妹怎么可能嫁给那样的人”薛氏不由大怒。

“乌鸦嘴,你放屁”

“你才放屁”

“你这小贱人,敢跟我争”

“不要血口喷人”

“你——”

“够了,”引章身子一挺坐了起来,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嘴角微微上翘,弯出一个似笑非笑的弧度,悠悠道:“这里是我家,不是你们吵闹的地方,除了这个门,你们打架都跟我无关你们说的这两人我没有兴趣,我想,我娘也不会有兴趣,请吧”

刘氏、薛氏一怔,大是懊恼,不约而同望着安寄翠。安寄翠的脸色很难看,端起茶碗轻轻吹着,低头饮茶。

“两位太太,请吧”坐在安寄翠母女一旁的吴氏站了起来,向刘氏、薛氏做了个请的姿势。吴氏是吴管家的发妻,两年前,引章母女做主,将吴管家全家从江西老家接了来,安置在骆家庄内。吴氏在家当家多年,也颇有见识手段,常常与安寄翠作伴,深得安寄翠倚重,如今俨然内宅管家。

吴氏一说话,两名丫环便极有眼色上前,摆出送客的姿态。再不走只怕会很难看,刘氏、薛氏知趣,讪讪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