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宫盛宠:倾城帝医妃上一章:第 65 章
  • 六宫盛宠:倾城帝医妃下一章:第 67 章

“比如?”

“你自己慢慢观察吧,说出来就没意思了。”皇甫少烨闲闲道。

陆小宁心里腹诽:谁要观察你?本小姐可没那闲工夫。

☆、第230章 嫁不出去就嫁给我

陆小宁把杜若叫了来,让她去把桃子洗了切了,再另外送一壶热水,亲自给皇甫少烨泡了一杯狮峰龙井。

如兰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陆小宁看着这汤色碧绿明亮,赞叹道:“都说天下名茶数龙井,龙井上品在狮峰,果然名不虚传,光是闻闻这茶香都要醉了。”

好茶不管在什么朝代都只能是特殊阶层才能享受的,在现代,正宗的狮峰龙井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在古代狮峰龙井是御茶,老百姓想闻一闻都不可能。要不是她脸皮厚问皇上讨,也喝不到这狮峰龙井了。

“能从皇上手中抠出两斤狮峰来,你也算个人才了。”皇甫少烨感叹道。

他都听说了,是陆小宁问皇上讨的,敢向皇上讨要狮峰龙井的人,估计整个大周朝就只有陆小宁了。

陆小宁吃着白桃不以为然道:“我又不是白拿的,我是用我珍藏的野山茶跟皇上换的,我那野山茶八百年的树龄,普天之下仅此一株,且是我亲手采摘,亲手炒制,难道不比这狮峰龙井更珍贵?”

皇甫少烨道:“这个么…不好说,我又没尝过,要不,你给我弄个两斤我尝尝,比较比较。”

陆小宁怪叫起来:“两斤?你当换大米啊。我现在统共剩不到四斤了,明儿个还得给皇上送两斤。”

皇甫少烨瞧她那龟毛样,就忍不住想笑,道:“能不这么小气么?”

“半斤,不能再多了,上回陈思瑶一个劲地说我的野山茶好喝,问我哪里买的,我都装作听不懂的样子,实在是没多少,想送都没有。”陆小宁真诚地说道,不是她小气,是真没有。

皇甫少烨失笑,这女人能不能再有趣一点?还装作听不懂的样子,想着那画面就让人忍俊不禁。

“这么说来,你能送我半斤已经很给我面子了。”

陆小宁咬了一大块白桃,睁着无辜的大眼,心疼地点头,以证明姐是能大方绝不小气的人。

皇甫少烨挑眉道:”要不这样吧,你的野山茶我就不要了,以后我每次来,你就用那野山茶招待我好了。”

陆小宁总觉得他这话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可又想不出哪里不对。

算了,不是她不送,是他自己不要的。

“哦,也行,这是你自己决定的,可不许说我小气。”陆小宁道。

皇甫少烨眉眼弯了弯:“不说。”

茶叶拿回家自己一个人喝有什么意思?以后想过来还可以说想她的野山茶了。

陆小宁道:“言归正传,我有件事要问你。为什么张诚要关那么久?”

差点忘了最要紧的事儿。

“这是皇上的意思。”皇甫少烨道。

“骗鬼呢?皇上会注意到张诚这样的小人物?梁文元都轻判了,皇甫少焯这个主谋还领了要职,就是把梁贵嫔降为梁婉仪也只是出于警示后宫警告梁家的考虑,皇上会特意指明重判张诚?”陆小宁不信。

皇甫少烨无语,你说她聪明吧,有时候是真聪明,总能切中要害,聪明的让人起鸡皮疙瘩,可有时候又挺迟钝,迟钝的让人捉急。

“好吧,我承认,我是按律判的。”皇甫少烨坦白道。

陆小宁急了:“你怎么这样啊?难道你不知道秀妍快生了吗?”

皇甫少烨无辜道:“我不知道啊,我只知道她有身孕,你又没告诉我她快生了。”

“那你就不能照顾一下孕妇吗?女人怀孕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男人在身边陪伴。”陆小宁郁闷道:“我都答应小梅,说她爹过几天就能回家了。

皇甫少烨肃然道:“张诚知道媳妇有了身孕,他还接这种差事,就不怕有损阴德,报应到他孩子头上吗?”

陆小宁竟无言以对,这件事张诚确实做的不对,哪怕他是为了给秀妍治病,为了给即将出生的孩子赚点奶粉钱也不应该接这种差事,去伤害一个无辜的人,而且张诚在看到自己要对付的人只是个女流之辈也没想过收手,这事的确让人膈应的慌。要不是张诚讲义气,为了手下的弟兄,一人承担责任,当时她就会让夕雾废了他。

“我关他就是要让他着急,让他诚心悔过,听说他本性不坏,为人讲义气,这种人给他一次深刻的教训,他就能牢记,所以,你也不要心软,等秀妍生产的时候,再放他出来便是。”皇甫少烨缓和了语气说道。

陆小宁点点头,认同他的做法,教训一下张诚还是必要的。

“可是小梅那我怎么解释啊?”陆小宁苦恼道。

“小梅那,你随便编个理由糊弄过去就是了,小孩子容易哄。”皇甫少烨道。

陆小宁翻了个白眼,怏怏道:“你要我去骗人啊?我可是不擅长说谎,尤其是骗小孩,要骗你去骗,是你把她爹关起来的。”

皇甫少烨哭笑不得:“可是是你把她爹送进大牢的,也是你自己跟小梅说她爹过几天就回家的,倒叫我来帮你收拾烂摊子,再说了,善意的谎言总比真实的残酷要好吧,维护一个当爹的在孩子心中的好形象不是为了这个爹,是不希望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这是做好事,所以,这好事儿还是你自己去做比较好,我真的不擅长跟小孩子打交道。”

陆小宁有些郁闷,怎么都说不过他,自己的嘴皮子也算厉害了。

“我自己去就自己去,该说的话都说完了,某人自称时间宝贵,就别在这耽误功夫了。”陆小宁下了逐客令。

皇甫少烨无奈苦笑,这女人,翻脸比翻书还快,一言不合就赶人。

“我这茶还没喝完呢,这可是狮峰龙井,每一片茶叶都很珍贵,不能浪费了。”皇甫少烨施施然地说。

“没喝完你带走喝,天色不早了,我要休息了。”陆小宁就不让他赖在这里。

“哪有人拿着茶杯满大街乱逛的?”皇甫少烨瞄了眼钟漏,时间确实不早了,跟她在一起总觉得时间过的特别快。

“反正你轻功那么好,神出鬼没的,谁瞧得见你啊,走啦走啦,我真的要歇息了,女人睡的迟,皮肤会不好的知道不?你们男人皮厚肉糙无所谓,女人可不行,会嫁不出去的。”陆小宁贴心地去帮他把门打开。

皇甫少烨看着她那吹弹可破的肌肤,真想说:嫁不出去,就嫁给我呗!你变成什么样,我都不嫌弃就是了。

☆、第231章 蝴蝶结谁扎的

皇甫少烨还是被陆小宁给赶了出来,回望小楼上那扇亮着灯的窗,低头看看手中的茶盏,皇甫少烨不由的摇头苦笑,臭丫头,还真让他把茶带回去喝,这种事估计也只有她能做得出来。

算了,来日方长,皇甫少烨收回目光,足尖轻点,几个起落,如同一只夜鹰无声地离开了陆府。

“殿下,这就回府吗?”步惊云一直在府外等着,见殿下出来,马上现身。

“嗯,回去。”皇甫少烨道。

步惊云看到殿下手里拿着茶盏,错愕道:“殿下您怎么还把茶盏带出来了?”

皇甫少烨嘴角抽了抽,眼中闪过一抹尴尬的神色,故作恍然道:“我忘了,顺手就带出来了。”

步惊云一副不知道该怎么说你的神情:“要不,殿下您给送回去?”

这茶盏是汝窑的白瓷,看那莹润地色泽,还是汝窑中的极品,价值不菲。

皇甫少烨道:“太晚了,都出来了不好回去打搅,改日再送回去好了。”

皇甫少烨突然觉得这茶盏拿的好,又让他多了个还茶盏的借口。顿时被陆小宁狼狈的赶出来的郁闷消散无踪,夜风清凉,令人神清气爽。

步惊云瞧自家殿下露出诡谲地笑,心中鄙夷:什么改日再送,不过是找借口见面而已。

真不知道殿下为什么这么想不开,殿下不是一直说女人最麻烦吗?他也觉得女人很麻烦,不仅麻烦还很可怕,殿下却是一头扎了进去,且有越陷越深的趋势。

这样的殿下一点也不威严,一点也不冷酷,十足一个情窦初开的傻子。

不过,自打跟陆小姐和解后,殿下的脾气好了很多倒是真的。

屋子里,杜若在伺候小姐宽衣,看到小姐头发上扎的蝴蝶结,杜若问道:“小姐,这头发谁帮你扎的?”

陆小宁面色一窘,扯谎道:“我自己扎的啊。”

杜若审视地目光盯着镜子里的小姐:“小姐骗人,您扎蝴蝶结的手法可不是这样的,而且,小姐脸红了。”

陆小宁强作镇定道:“我反手扎的,可不就是这样么?还有,我脸红是因为热的,难道你不觉得热吗?”

杜若把蝴蝶结解下来:“那小姐扎一个奴婢瞧瞧,这蝴蝶结扎的可好看了,奴婢也学学。”

陆小宁心里暗骂:死丫头,平日里最会装糊涂,这会儿不依不饶的非要戳穿她,坏透了。”

陆小宁一把扯过缎带,没好气道:“扎什么扎?要睡觉了,你想学改天教你。”

陆小宁赶紧逃到床上去,省的杜若再逼问。

杜若跟到床前,笑的贼兮兮地:“小姐,没看出来太孙殿下还有这一手,一个大男人会帮女人扎头发,可见是个温柔又细心的,小姐,您不考虑考虑?”

陆小宁直起身扯下玉勾上的帐子,甩她一记白眼,道:“睡觉了,不许吵我。”

杜若帮她整理好帐子,拖着长音,语气暧昧地说:“是,奴婢不吵小姐,不打扰小姐思考人生大事儿。”

陆小宁忍住拿枕头砸人的冲动,扯过毯子兜头兜脸的蒙上,直到听到杜若下楼的脚步声,她才掀开毯子。

让她好好考虑,她怎么考虑?人家都说了,让她心思不要这么多,他对她的好,或许只是出于恩情和友情,出于一种比较亲密的合作关系。

况且她现在也没这心思考虑感情的事,怎么才能顺利的参加九针大赛,怎么赢得比赛才是耽误之急。

陆小宁睡不着,爬起来翻箱倒柜找之前自己画的鸡的内脏结构图,她得好好研究一下,第十针怎么扎,一直折腾到后半夜。

第二天陆小宁顶着两个黑眼圈去给老夫人请安。

老夫人见了下一跳:“小宁,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病了啊?”

“祖母,孙女没事儿,就是昨晚用功过了头,没睡饱。”陆小宁焉答答地说道。

老夫人心疼道:“你父亲让你用功些,你也不用太过用功,你现在还是长身体的时候,睡不好都不长个儿,万一累病了如何是好?”

“没事儿,祖母,孙女年轻,中午偷空打个盹儿就缓过来了。”陆小宁强打精神,揉了揉眼睛。

“真是可怜见得,刘妈赶紧把准备好的东西拿过来。”老夫人吩咐道。

刘妈哎了一声,提了个食盒过来,笑眯眯地说:“大小姐,这里头是老奴做的一些点心,还有凉菜,老夫人怕厨房里的厨娘做的不好,昨晚儿上就催着老奴一大早起来做的,您带上,中午加几道菜,什么时候肚子饿了就吃一点垫垫肚子。”

陆小宁感激道:“谢谢祖母,让祖母费心了,刘妈辛苦了。”

“祖母能为你做的也就是保证你吃好吃饱,别的祖母可帮不上忙。”老夫人笑呵呵道。

“还是祖母疼孙女,有祖母的鼓励,孙女又充满干劲啦。”陆小宁俏皮道。

“行啦,赶紧去吧,别迟到了。”老夫人笑嗔道。

“是,那孙女儿就出发啦。”陆小宁屈膝一礼,拎上食盒准备出门。

“大姐,您这么早!”陆芳华姐妹两也来给老夫人请安了。

陆小宁道:“二妹三妹,我赶着进宫,回头聊啊。”说着赶紧走人。

陆小宁一走,老夫人的脸色就沉了下来。

陆小宁每日里要进宫练习,晚上回来还要用功,这么忙,每天的早晚请安都不曾落下,得了什么好东西总是第一个想到她,再看看芳华和芳蔼,整天在家里无所事事,请个安还姗姗来迟,压根就不诚心,也是,一个嫌弃她吃的多,花的多,一个还叫外人来给她难堪,谁是真孝顺谁是虚情假意一目了然。

陆芳华现在是见到祖母心里就犯怵,一半是心虚,一半是因为祖母的脸色真的很难看。可她又不能不来,她不但得来,还得尽力讨好祖母,不然她在这个家里的日子更难过。

“孙女给祖母请安。”陆芳华硬着头皮,露出温婉地笑容,上前给祖母行礼。

陆芳蔼跟着问安。

老夫人拂了拂褙子上的并不存在的褶皱,阴阳怪气道:“这安不请也罢,嘴上请安,心里说不定想着这个老太婆怎么还不断气儿。”

☆、第232章 白眼狼

这话说的诛心。

陆芳华脸色大变,连忙跪地,惶恐道:“祖母,孙女从未有过这等大逆不道的想法,祖母这么说孙女,让孙女简直无地自容。”

老夫人冷哼道:“行了,不用在我面前假惺惺,你若真孝顺,以后就少在我面前晃,看见你,我就忍不住想起你那个威风的大舅。”

陆芳蔼替姐姐辩解道:“祖母,二姐叫来大舅只是想着来劝一劝父亲,谁知道大舅行事这般鲁莽,这绝非二姐所愿,二姐为此一直内疚自责,还请祖母原谅二姐的无心之过。”

老夫人语声冷厉起来:“你以为一句无心之过就可以把你们的过错一概抹煞?就算你二姐搬救兵的时候没想着让他们来为难我这个老太婆,可你大舅你几位姑姑堵着慈恩堂的大门叫骂打砸的时候,你二姐在哪里?别跟我说你二姐没听见不知情这种废话,墨画都交代了,她还劝你二姐过来劝劝,你二姐说什么了?她说有什么好劝的,别多管闲事,只当什么都没听见。”

老夫人越说越气,越说越蹿火,这口气她憋到今天实在是憋不住了。

“陆芳华,你的良心是被狗吃了吗?你就任由你大舅你姑姑他们这么来作践你的祖母?亏我那么疼你,把你当心肝宝贝似的疼,你就是这样来报答的?这就是你所谓的孝顺?”

刘妈劝道:“老夫人,您消消气儿,上回大夫的交代您忘了?不能动气。”

“我怎么能不动气,掏心掏肺的就养出这么一个白眼狼。”老夫人恨恨道。

陆芳蔼并不知二姐还说过这样的话,想那墨画最老实了,此言应该不假,当即噤声不敢再替二姐说好话了。

陆芳华原本准备了一肚子的腹稿,就等着祖母发难她好解释,她知道祖母这人心眼小,气量小,这口气不发作出来是不会罢休的,却不知墨画把她当日说的话都招了出来,她就是再解释,祖母也难消心头之恨了。

可她不能什么都不说,陆芳华眼睛一眨,眼泪就夺眶而出,哭泣道:“祖母,孙女知道孙女就是说什么您也不会信的,孙女当时是吓坏了呀,就怕祖母知道大舅是孙女叫来的,以为是孙女串掇的,才说了那样的话,孙女已经内疚自责不已,孙女不敢请求祖母原谅,孙女只求祖母重重责罚,这样孙女心里还能好过一些。”

老夫人冷着脸,眼中余怒未消,一旦看清了一个人的真面目,任何花言巧语都失去了作用,只会让她更加厌恶。

“行了,少在我面前演戏,是否真心悔过,你自己心里最清楚,你们两个给我听好了,以后安分一点,别再给我出什么幺蛾子,再有下次,绝不轻饶。”老夫人沉声告诫道。

陆芳蔼弱弱地应声,陆芳华只是哭。

“走走走,看到你们都头疼。”老夫人嫌弃地摆摆手。

陆芳华泣不成声,陆芳蔼去搀她起来,两人灰溜溜地退下。

刘妈递上一盏温茶:“老夫人,您好好说她们几句就成了,何必生这么大的气呢?气坏身子还不是您自己遭罪?”

老夫人郁郁道:“我也不想生气,可看到她们就来气,你说她们两个以前多乖巧,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刘妈笑了笑,道:“以前家里也没这么多事儿,小宁一回来,她们的心就不安分了。”

老夫人蹙着眉头若有所思,沉吟片刻怅然道:“你说的有道理,她们不但容不下小宁,也容不下训儿,在她们心里只有一母同胞才是亲手足。”

“可不是?大小姐没去淮安之前,就常受欺负,二小姐她们几个对训儿也不亲。”刘妈遗憾道。

“这些年这个陆府娄氏一手遮天,顺遂惯了,且这陆府的产业…都是纪氏留下的。”这话老夫人不太想说,可这事事实,不承认不行。

“她是觉得小宁回来就要从她手里抢走这份产业,就不淡定了,心思也复杂起来。”老夫人叹道。

刘妈苦笑道:“老夫人,您心里跟明镜似的。”

老夫人亦是苦笑:“我不说不表示我什么都不知道,以前是懒得管,现在…不管不行啦,我就担心,有仁当断不断,后患无穷啊。”

刘妈安慰道:“您就放心吧,大事儿上,老爷不会含糊的,再说了,只要您稳住,她们再折腾又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老夫人深吸了口气,眼神变得坚定起来,是啊,她要稳住,绝不能让陆家毁在娄氏这个贱人手上。

陆芳蔼把二姐送回到滴翠阁,看着依然哭泣不止的二姐,犹豫了半响还是问出了心中疑惑:“二姐,你当时真的只是因为害怕才装聋作哑的吗?”

陆芳华诧异的抬眼,朦胧的泪眼里透着浓浓的伤:“芳蔼,难道你也这么想我的吗?我是这样的人吗?我真的是害怕呀,我哪知道大舅他们会这么激动,我…我真是后悔死了。”

陆芳蔼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忍不住数落道:“二姐,您一向稳重,足智多谋,怎么关键时刻就犯糊涂了呢?您不知道大舅这人本来就脾气暴躁吗?父亲只是盛怒之下把母亲给拘在望霞居,又没说要把母亲赶出去,本来等几天父亲气消了,说不定就没事儿了,你把大舅他们叫来这么一场闹,无异于火上浇油,让情况变的更糟糕,如今陆家和娄家是彻底闹翻,把咱们唯一的退路也给堵死了。”

“你别说了,我已经后悔死了,一步错步步错,当时你被禁足,娘被关着,周妈还挨了打,四弟又不在家,我一个人…你知道我那时的感觉吗?我就觉得天都塌了,我能怎么办?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向外祖母和大舅求助。”陆芳华哭道。

陆芳蔼见二姐哭的惨,不忍再说她,劝道:“算了,别哭了,事情都已经这样了,还是想想怎么挽回祖母的心吧。”

陆芳华想到祖母今日的态度,说的那些绝情狠戾的话,心中很是绝望,她还能重新获得祖母的信任吗?

☆、第233章 皇上驾到

皇甫少焯一大早就去了工部点卯,工部右侍郎周大人昨儿个就得了讯,殷勤地接待了皇甫少焯,翻开地图指给皇甫少焯看:“这次要加固修缮的河堤主要有三处,一是三叉河一带,一是秦淮河上游,一是江东门一带,世子您看看,您想要领哪一段的差事?”

皇甫少焯看不出其中的玄机,便道:“周大人可否给个建议?”

周大人一脸谄媚地笑,说:“要说要紧,秦淮河上游的工程是最要紧的,每年汛期一到,秦淮河的水位陡增,时有冲垮河堤的情况发生。”

皇甫少焯立马就把这处给否定了,此处压力太大,万一河堤被冲垮,还道他监督不力,修的不好。

周大人察言观色,继续说道:“三叉河乃是三江交汇处,水系复杂,修建的难度较大,且时间紧迫,任务繁重。”

皇甫少焯又把这一处否定掉,第一次接差事,还是不要挑太难的,万一耽误了工期,皇上怪罪下来担待不起。

“江东门一带,这次要做的只是加固,但江东门码头乃是最繁忙的码头之一,多耽误一日,那些船商就该着急了,所以,一旦开工就得抓紧。”周大人道。

皇甫少焯眼前一亮,道:“就这个了。”

他最喜欢跟有钱人打交道了,要是多卡那些船商们几日,船商们还不得急的跳脚?他们一着急,好处自然就来了。要不怎么说工部的官员一个个都富的流油呢?

这次可真是因祸得福了。梁文元这个脓包,本来还想提携提携他,他自己这么不识趣,这点小事儿都兜不住,以为把他供出来梁家就能平安无事?结果怎样?反倒把梁贵嫔给坑害了,能伤到他半根毫毛吗?真是天真的可以。

皇甫少烨春风得意干劲十足,立马就带人前去江东门勘察。

周大人送走了这位世子,回到桌前看着三张图纸,唇角噙了抹耐人寻味地笑。

一上午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又到了吃午饭的时间,皇甫云澜照例去了昭阳殿吃大餐去了,陆小宁拿出食盒,招呼众人:“来来,今天咱们加餐。”

刘奇正立马凑上来:“你带了什么好吃的?”

陆小宁打开食盒,一样一样拿出来,一盘红烧猪脚,一盘五香牛肉,一盘百花鸭舌,还有凉拌三丝,素什锦…

陆小宁笑呵呵道:“都是好东西,我祖母心疼我,怕我吃的不好不长个儿。”

“你祖母真疼你,我娘本来也想给我做点好吃的带来,可我爹不让,说男孩子吃点苦有什么要紧,他们也不想想自己儿子正当青春年少,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多吃点,吃好点能行吗?”刘奇正羡慕地抱怨着。

鲍良宇道:“我去打饭。”

赵学礼道:“我与你一同去。”

“嗯嗯,打了饭回来一起吃。”陆小宁说。

陈子阳倒没那么馋,午饭吃的不好,晚饭他自己下馆子,就是觉得大家一起吃比较热闹,于是搬了板凳过来。

五个人围成一桌,边吃边说笑,气氛不能再好了,美食总是能让人心情愉快。

却不知某个重要人物正往御医院来。

龙辇到了御医院前,高公公小心翼翼地搀扶皇上下龙辇:“皇上,您慢点。”

有太监要先进去通传,被皇上制止:“你们就在这候着,高勤,你随孤进去。”

高公公低眉顺目:“是!”

心里却是感叹:皇上走这一趟,怕是很多人要倒霉了。

前些日子就有风言风语传到了皇上耳朵里,昨日皇上又问陆小宁,陆小宁回的很勉强,下午皇上就叫了尚食局的尚食来,过问了各处的膳食情况,当时皇上没说什么,让尚食留下菜单先回去,他就知道皇上压根就不信尚食的话,果然今天中午,皇上午膳都没用就直奔御医院来。

一身明晃晃地龙袍出现在御医院,哪怕是没见过龙颜的人也知道来人是谁,煞是不管是端着饭碗正在吃的,还是在忙碌的,全都停了下来,呼啦啦跪了一地三呼万岁。

这声响,惊动了在屋里的方院使和一众御医,忙不迭的跑出来相迎。

方院使惊疑不定,不知皇上驾临御医院所谓何事,在他的记忆中,皇上从来未曾踏足过御医院。

“不知皇上驾临有失远迎,还请皇上恕罪。”方院使战战兢兢跪地叩首。

“尔等不用慌张,孤就是过来转转,都吃着呢?吃的什么?”皇上问道,目光四处查看,看到一个医生面前的碗里盛着清汤,上面飘着张青菜叶。

方院使心里咯噔一下,难道皇上是为了膳食一事来的?自从皇后娘娘提出诸事从简以来,不止是御医院,宫里各处都怨声载道,吃的实在太差了,堪比猪食。如果大家都一样也就罢了,可有些人自己照样铺张浪费,哪怕是有一点消减呢,大家也就认了,毕竟眼下正在打仗。

那些大臣们自然是不会因为一顿吃的发牢骚,他们嫌宫里的伙食不好自己会带吃的,但在宫里当值的大部分人就吃这清汤寡水,比一般的老百姓还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