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请大夫吧,日后我们还会见面的。”说罢,若凝转身朝院外走去。

铭哥儿还在街角处等着呢,但愿他没有乱跑,想到此,若凝一出院门便朝前跑去。

看着陌生的四周,若凝的脚步一点点慢下来。

方才跟着铁锁在巷道里乱跑,忙乱间根本没有认路,现在又该怎么回去啊,若凝回想着一路追来时四周的模样。

眼见周围的景象越来越破败,若凝心中着急起来。

“公子,行行好吧,给点吃的吧…”

“公子,我女儿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您就行行好吧…”

若凝不知道自己走到哪里了,只见入眼处全是衣衫褴褛的乞丐,有头发灰白的老人,有身体残疾的人,还有瘦骨嶙峋的小孩子。

锦衣玉食长大的若凝哪里见过如此场面,被吓到的她止住就要喊出的惊讶,转身朝回去的方向跑去。

只跑了几步,便看见了迎面而来的赵林。

“想必公子一路追来已经不记得回去的路了,赵林来送公子出去吧。”腼腆的笑了笑,赵林解释着若凝眼中的疑惑。

“那便谢谢你了。”若凝谢到。

“公子客气了,举手之劳而已。相比公子的帮助,实在是微不足道。”赵林走在若凝身侧,熟悉的在巷道间穿梭。

“我刚才在前面路口那里的一间大院子里看到有很多人…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想到刚才看见的情景,若凝轻声问到。

“这些都是城里的穷人,官府不许他们在街上乞讨,每天都要驱赶,若是去了城外,便会饿死在荒郊野外,所以他们便都躲在这里。这一片的房子,是城中原来的教坊,后来教坊搬到城东去了,这里便一点点的荒芜了,起初还有人来打扫,慢慢的便无人来了。”不好意思的解释道,赵林脸上闪过一丝羞赧,旋即又继续开口说到:“不过这里恐怕也住不了多久了,过些日子官府便会整顿整个城区,到时候,他们必定会被赶出城去的。”

若凝满脸的惊讶,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顿了顿,她迟疑的问到:“那你们?”

“我们住的地方,是我家的祖屋,是有房契的,即便是官府来,也不能拿我们怎么样。”像是感谢若凝的关心似的,赵林朝若凝温和的一笑。

“你娘的病,会好起来的。”从未经历过这些,若凝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直觉告诉她面前的少年不想说家里的事,她便没有提及,安慰的说道。

“借公子吉言。赵林还年轻,必定能早日挣到钱治好我娘的病,公子的钱,虽拖的时日久些,但赵林一定会还给公子的。”赵林认真的看着若凝,沉声说到。

朝他笑了笑,若凝不再言语。

跟在赵林身侧,穿过了几条巷道,若凝终于看到了刚才那面斑驳的院墙和那个铁锁钻过的小洞。

“留步吧,到了这里,我便能找回去了,你赶快回去照顾你娘吧。”冲赵林点了点头,若凝转身快步朝远处走去。

只走了几步,便是那个繁华的街市了。

回过头看着自己走来的地方,若凝心中一时感慨不已。

同在天子脚下,几步之遥,一边繁花似锦,一边饿殍满地,差别,竟是这样大吗?

叹了口气,若凝疾步朝嘱咐过铭哥儿的地方跑去。

远远地,便看见铭哥儿朝自己的方向翘首张望着。

“小姐,您没事吧?”担心的长青出声问到。

还径自沉浸在思绪中的若凝叹了口气,喃喃的低声说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姐姐,你说什么?”摇晃着若凝的手,铭哥儿轻声问到。

“没什么,我们去前边吧。”

不再想方才的事,若凝拉着铭哥儿朝热闹的街市中走去。

第七章 解围结友

更新时间2011-9-16 18:42:33 字数:3299

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

每年的中秋,京城里都会热闹非凡,各式各样的民间杂耍都会出现在市井街头,让那些平日里不怎么出门的小孩子们看得眼花缭乱,恨不得满脑袋都长着眼睛,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好玩意儿。

离傍晚时分还早,可五颜六色扎的活灵活现的花灯已开始在街头出现。

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鸟兽虫鱼灯…

铭哥儿到底是小孩子心性,每看到一个花灯便又叫又跳的,满脸的兴奋。

人群越来越拥挤,若凝觉得自己快要抓不住手舞足蹈的铭哥儿了,转过头,看着还紧紧的护在铭哥儿身后的长青,若凝大声说道:“千万盯紧了少爷,莫要让他跑出你的视线。”

看着长青神色严肃的点头,若凝方自放下心来,一边更加紧紧的拽着他。

挤满了人的街中间,有表演杂耍的民间班子,有精彩的猴子翻跟头和小狗钻火圈。

街道两边,三五步便有一个小摊儿,有冒着热气正在往锅里丢馄饨的小吃摊儿,有挑着担子大声吆喝着的“豆花儿,香甜的豆花儿”,有手指翻滚灵巧的做着泥人儿糖人儿的,有卖着胭脂水粉小铜镜的,还有正在画着小花灯的。

一时间,若凝觉得自己的眼睛也不够用了。

“姐姐,姐姐,我们去看那里,我要兔儿爷。”被铭哥儿一把向前拉去差点摔倒,站稳身形的若凝心中又气又好笑。

一个斑驳的桃木书案上,摆着五颜六色的颜料和大大小小的毛笔和刻刀,书案一侧,是一个内里光亮的铁盆,盆里满满的泥巴。一位头发灰白满脸皱纹的老人正坐在案桌前,双目专注的盯着手中的那团泥巴。

老人的手掌粗糙布满老茧,可动起来却是灵巧非凡,一会儿的功夫,一团泥巴已变成兔首人身的模样,两只耳朵一翘一弯,还没完全做好,便已引得众人开怀大笑。

“姐姐…”铭哥儿仰起头可怜巴巴的叫着若凝。

“你看这么多的人,肯定很多人想买,咱们来的最晚,若是先得了,那其他人不是要等的更久了?一会儿回去的时候老爷爷肯定就已经做了很多了,到时候咱们再买一个回去,好不好?”蹲下身来,若凝低声的哄着铭哥儿。

“姐姐骗人,回去的时候你就更不会买给我了,拿回去,有人看到岂不是就知道我们偷溜出来玩的事了?”撅着嘴巴,铭哥儿眼睛亮晶晶的说道。

被铭哥儿猜中心中所想,若凝顿时脸露赧色。

“好吧,反正前面也没什么好看的了,那我们在这里等着吧,买个兔儿爷,然后去看花灯,看完咱们就回家去,好不好?”如果一个兔儿爷能让铭哥儿老实的玩回家去,倒也值得买,想到此,若凝柔声问到。

欢快的点了点头,铭哥儿漂亮的大眼睛弯成了两轮小小的月牙儿。

老人已做完了一个兔儿爷,却是个孩童一般可爱的舔着糖人儿的,惟妙惟肖的神情,和它耷拉着的那只耳朵,让人一眼便爱不释手,只五文钱,很快便有人买了,欢天喜地的朝前去了。

一个一个的兔儿爷被买走,铭哥儿就那么一手抓着姐姐手里,另一只胳膊趴在案桌上,眼巴巴的望着。

“小家伙,这一个,老朽就做给你了,你想要个什么样的兔儿爷啊?”老人家笑眯眯的看着铭哥儿问到。

“我要个像关二爷一样威武的。”铭哥儿兴奋的说道。

不再言语,老人家开始捏起泥巴来,仅一炷香的功夫,披着盔甲手拿大刀的兔儿爷新鲜出炉,从老人家手里接过,铭哥儿的小脸上顿时焕发出一层明亮的颜色。

下意识的去摸挂在腰间的香囊,若凝的脸色,顿时僵住了。

“姐姐,快拿钱来啊,快点快点。”

摸到空空的香囊,若凝这时才想起那几辆散碎银子已给了铁锁。

老人家走街串巷这么多年,什么人没见过,刚才看那两人的模样,便知道是富家少爷,定是溜了出来玩的,此时更是确信无疑。

笑了笑,老人家慈爱的说道:“忘了带钱吧?那这个兔儿爷就算老朽送给小公子的吧。”

“老人家,这…”回头看了看长青,见他也不好意思的挠着头,若凝一脸羞涩的看着老人家。

“这里是五文钱,小公子的兔儿爷,在下便代付了,也不枉费老人家一番辛苦。”

一只干净修长的手从若凝身侧伸出,放了五文钱在案桌一侧的钱箱上。

转过头,若凝便看到了一双清澈的眼眸。

男子十四五岁的样子,身着月牙白的长衫,鹅黄的马褂,腰间扎着一根暗黄色的腰带,腰间挂着的如意型玉坠,一看便知不是凡物。他眉目清朗,面色红润,身上也透着一股与周围人不同的贵气。

“这位公子,这怎么好意思呢?还请告知尊姓大名,改日…”若凝却是羞的说不下去了,对方一看便是富家公子的模样,送五文钱去他府上,真真是丢脸呢。

看到若凝低垂着的脖颈开始罩上一层粉红,男子不做声的轻笑了下,正色说到:“这位兄台客气了,出门在外,谁都有不便之处,几文钱而已,还望兄台莫要记挂于心,有缘日后自会再相见,到时候兄台还我便是。”

见对方说的真诚,自己再客气便是小家子气了,若凝大方的抬起头拱手一让说到:“那便谢谢这位兄台了。还未请问,兄台怎么称呼?小可若宁。”

“在下富宁,请问兄台是否是‘宁静致远’的宁?”富宁扬了扬一双剑眉,朗声问到。

“正是。”暗下心中的不安,若凝轻声答道。

“既如此,看见在下与兄台却是有缘的,名字中竟有同一个字呢。”似是看出了若凝的不安,富宁解围似的轻笑着说道。

浅笑了下,若凝轻声答道:“正如兄台所言,若是有缘,日后自会再见。眼看灯会便要开始了,那在下便不打扰两位公子的雅兴了,先行告退。”

说罢,若凝朝富宁拱手一让,便拉着铭哥儿朝前去了。

“九哥,五文钱而已,扔给他便罢了,何苦跟他费这半天的话?”富宁身后,一个同样富家子装扮的男孩子问到。

男孩子身量较富宁略小,可也是面目俊朗,此时,脸上却是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

“那少年定也出身不凡,看他的衣料便知,可是在这一个小小的地摊儿上,愿意为了幼弟的一个小小心愿而多番等候,仅凭此,这人便与那些人不同。”想起若凝跟在那些平常百姓身后排队等候的情形,再想到她安慰幼弟的话语,富宁微微笑起来。

若宁,到底是哪个宁呢?

仿若她正在自己面前,想到她低垂下头的粉颈,和耳垂上微不可见的耳洞,富宁眼中的疑惑和笑意一点点加深了。

“走吧,随便走走,还要早点回家去呢。”朝身后的少年说着,富宁一边迈开步子朝集市中走去。

“姐姐,快看,火龙…”

天色还未暗,已有表演火龙的戏班开始舞了起来。

火龙长达二十多丈,用珍珠草扎成了三十二节的龙身,龙身上,整齐而又密密麻麻的插满了长寿香。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龙鼓的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一时间,人们都仰起头看着这雄武的火龙队伍,而远处,四散着的人群也纷纷朝这边挤来。

想到一会儿也许连走出人群都会很困难,而自己还带着铭哥儿,万一被践踏到,长青一个人也顾及不到自己二人。

想到此,若凝拉着铭哥儿从人群稀散的空隙了钻了出来。

“姐姐,我还没看到火龙呢。”铭哥儿的小脸上一副不情愿的样子。

“你看,人越来越多了,一会儿,你的‘兔儿爷’可能就要被挤坏了呢。是要‘兔儿爷’还是要看火龙,只能选一个,你想想看吧,要是看火龙,便把手里的‘兔儿爷’丢了,咱们再挤进去看火龙。”若凝看着铭哥儿沉声说道。

看了看手中如关二爷一般威武的‘兔儿爷’,又看着远处自己踮起脚材只能看到龙身的火龙队伍,铭哥儿委屈的说道:“我不要看火龙了。”

安慰的朝铭哥儿一笑,若凝蹲下身子安慰的说道:“等到过年的时候,街上肯定也是这般热闹,到时候,阿玛必定会带你上街的,你坐在阿玛肩上,自是能看见火龙的,好不好?”

想到姐姐说的有理,铭哥儿便又高兴了,满脸笑颜的随着若凝朝人潮稀少的灯谜会跳去。

“清风拂面中秋夜,打一四字常用语。”

“一弯月照枝头亮,两颗星悬天下明。打一字。”

“踏花归来蝶绕膝。打一中草药名。”

铭哥儿看着绕在自己面前的灯谜,朗声念道。

“姐姐,姐姐,第二个我知道,是秋天的秋,对不对?”摇晃着若凝的手,铭哥儿大声问到。

“是啊,我们铭哥儿真聪明。”若凝夸奖的说到。

“姐姐,那其它两个呢?”歪着脑袋,铭哥儿看着若凝问到。

“清风拂面中秋夜,是明月清风。踏花归来蝶绕膝,是中药香附。”轻声的告诉铭哥儿,若凝却没有多解释,只是静静的看着他。

“清风,中秋,明月清风。踏花归来蝶绕膝,香附。姐姐,你真聪明,以后我也要好好跟先生学,便能猜出这许多的灯谜了。”兴奋的跳着,铭哥儿大声的嚷道。

“再叫姐姐,咱们这便回家去。”看着周围有人侧目,若凝气恼的小声说道。

忙忙的紧闭了嘴巴,铭哥儿不再说话。

心中好笑的若凝松开手,让铭哥儿换了兔儿爷到另一只手中,便牵了他的另一只手朝前走去。

第八章 少年富宁

更新时间2011-9-25 16:17:03 字数:3288

“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横流。打一字。”

一个六角的宫灯下,悬挂着这个灯谜,熙熙攘攘的围着几个人,却只是念,并无人猜到。

“可是聪慧的慧字?”

一声清脆的声音在诸人耳边响起。

“这位公子,确是慧字。这盏宫灯,便赠予公子了。”灯谜下的老板,将若凝所猜的字谜上的宫灯取下,双手递过。

礼貌的笑了一下,若凝便接过了宫灯递到了早已伸出手的铭哥儿手中,而他,自然又是一副喜笑颜开的模样,仿佛方才猜出灯谜的是他一般。

此刻,铭哥儿和长青手中,已拿了好几盏灯,均是若凝猜中灯谜所得。

“两位少爷,我们回去吧,这里都是灯谜了,再往前走也没什么了。再说,我们已经出来好几个时辰了,再不回去天就要黑了。”一路上都未曾出声的长青恳求的说到。

“铭哥儿,我们回去吧。”听了长青的话,若凝不再迟疑,蹲下身子轻声的跟铭哥儿说到。

“姐姐,再玩一会儿嘛,难得出来一次,下次出府,说不定就到过年的时候了呢。”铭哥儿将手中的花灯一股脑的递给长青,自己则拉着若凝的衣袖撒娇道。

“这般不听话,下次再有机会,那我可不带你出来了哦。”若凝板起一张脸,故作严肃的跟铭哥儿说到。

“姐姐,姐姐…”铭哥儿眼中含着泪,祈求的叫着。

“快走,去那边看看,说是有个很难的灯谜,没人猜的出呢…”

“是嘛,莫不是‘天书阁’的楼阁主做的灯谜?”

“去看看就知道了,快走…”

一拨一拨的人从若凝几人身边疾步走过,若凝和铭哥儿不禁好奇的朝人群处张望。

几丈之外,人头攒动的围着很多人,其中有些,还伸出手指指点点的说着什么。

小小的人堆,眨眼间就给四处赶去的人们围满了。

“姐姐,我们去看看吧,看完这个我们便回家去,好不好?这次我一定听话,姐姐…”铭哥儿再次说到。

放下心里的好奇,若凝浅浅的笑了笑,转过头对跟在身后的长青说:“我们过去看看吧,看完便回府。”

说罢,若凝牵着铭哥儿朝人群中走去。

两人身形较小,只不过片刻的功夫,就挤到了人群中央,此刻若凝方看见,这里竟已是都城最中央的位置,而他们现在所站着的地方,便是城中最大的藏书楼—天书阁。

天书阁是一座六层高的建筑物,外侧的院墙,红砖黑瓦,煞是喜人,可尽管如此,却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去看书的。

每个想进入天书阁的人,必须持有举人以上人的推荐名帖。而所有有资格进入天书阁的人,自然也是在这里有备案的。

因此,寻常百姓家的读书人,都以能持有一张天书阁门贴为傲。

此刻,外侧的院墙上,张贴着两副丈许长宽的白纸,纸上,龙飞凤舞的分别写着: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即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院墙下,站着一个青衣小童,礼貌恭敬的说道:“两副字,各打一字,猜到的人,不论男女,不论年龄,可得到一张进入天书阁阅览书籍的贵宾名帖。”

有喃喃的念着的,有低下头深思的,还有和周围的人低声商议的。

一时间,人群中的讨论声不绝于耳,却无一人应答。

“姐姐,你定然猜得到的,对不对?”拉了拉若凝的衣衫,铭哥儿对着若凝垂下的头,在她耳边轻声说到。

皱了皱眉,若凝又仔细的看着那两幅字。

突然,若凝的一双眼眸中闪出了耀眼的亮色。

“上联为‘猜’,下联为‘谜’,合起来便是‘猜谜’二字,敢问小兄弟,可对否?”有礼的朝青衣小童拱手一让,若凝朗声问到。

“这位公子既已猜出,是否正确,还要等阁主论断,请诸位稍等片刻。”青衣小童见有人应对,而那人一身锦衣,便俯身一拜,含着笑朝院内走去。

“现在得了答案,方觉果然如是,这位公子好才学,在下佩服。”

“在下王之善,请问公子尊姓大名,日后也好多多交往。”

“啧啧啧,天书阁的贵宾名帖呢,公子好福气啊。”

围在若凝身边的人们又羡又妒的赞叹道,不少人,纷纷问起若凝的名字,以示结交之意。

若凝正在为难之际,却听见那青衣小童朝诸人朗声说到:“阁主有请方才猜中字谜的公子入阁领取贵宾名帖。”

“果然猜中了。”人群中,富宁二人低声赞道。

“九哥,这个若宁还真是好才学呢,方才竟是没看出来,我还以为他身后小厮手里的那些花灯是一路上捡来的呢。”富宁身后的少年心中佩服不已,口上,却还是刁钻的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