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扬古,好些日子没和你练练拳脚了,怎么样,要不要比划比划?”

看着福临的模样,博果儿了然于心,顿时招呼着费扬古朝梅花桩的所在走去。

“姐姐,那你们先登山吧,一个时辰后咱们在山顶的凉亭见。”

飞快的和若凝打了招呼,费扬古跟在博果儿的身后奔去,转眼间,就剩下福临,若凝和车夫三人。

转过身轻声的交代了车夫,若凝低垂着头跟在福临身后,沿着上山的石阶拾阶而上。

“你…”

“你…”

默不作声的走了几步,二人同时开口。

一霎那,若凝的脸颊上,染上了一抹红晕。

“你先说。”

看着若凝娇羞的模样,福临也不好意思起来,他率先出声说道。

“还是你先说。”

嗫喏的声音中夹杂着一丝惶恐,若凝轻声的说道。

“你可怪我?”

一抬眼,看到了若凝头上那根白玉簪子,福临的心中像是燃起了一丝烟花一般,璀璨的照耀了心空,带着一丝激动,他柔声问道。

淡淡的摇了摇头,若凝并不做声,过了一会儿,她抬起头看着福临,朗声问道:“你,可有怪过自己?”

似是想都不曾想,福临一边摇头一边开口说道:“不曾。那日在殿中,看着你站在面前,你知道我心里有多欢喜嘛?想着就能和你厮守终生,就能兑现我曾经对你许下的诺言,我竟觉得,从未有过的踏实感。直至后来发生的变故,我觉得天都像是塌了一般,即便是先帝临去前我和额娘被众位王爷攻讦,我也从未这般害怕过。”

想起那日自己的心情,和当时殿中发生的事,福临觉得心有余悸。

感受到福临的恐惧,若凝急忙抬起头,对着他展颜一笑。

过去了,是啊,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长长的舒了口气,福临继续说道:“所幸,上天待我不薄,一切,都成为过去了,我们终究,还是能在一起,所以,我不该再怨什么,怪什么,对嘛?”

“是,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重重的点了点头,看着山顶一片火红,若凝大声说道。

“若额娘坚持她的意思,一定要将你许配给博果儿,你会怎么办?”

眼中闪出一抹俏皮的捉弄之意,福临一边小心翼翼的跟在若凝旁边护着她,一边问道。

“既如此,那就是天意。我会静心的待嫁,做个好福晋,打理好府里的事情,不让博果儿操心,也不让阿玛和额娘担心,我会尽自己所能,让自己过的开心点。”

歪着脑袋思索了一会儿,若凝轻声说道。

似是没有料到若凝的答案,福临犹豫着问道:“那,你会忘了我嘛?”

轻轻的摇了摇头,若凝话语中带着一丝自己都感觉不到的恍惚,柔声说道:“不会,但是,我会把你放在心里一个很深的地方,不去想起你,然后好好的过日子,等到老了,我们都已经记不清对方的模样的时候,拿出来想想。”

俏皮的对着福临眨了眨眼睛,若凝说道:“那你呢?你会忘了我嘛?”

“不会,我绝不会忘了。”信誓旦旦的说着,福临的语气越发的重起来。

“不会嘛?宫里每三年都要进一批新人呢,如花似玉的各地佳丽,到时候,面对着那么多的美人儿,恐怕,不用等到老,你就已经忘记我是谁了呢。”

幽幽的说完,若凝低着头不发一言的快步向上爬去。

“不会的,若凝,你相信我,我不会的。我…”

没有什么可以证明自己,却不知道该怎么说服若凝让她相信自己,福临一时变的急迫起来,停在原地挠起头来。

“扑哧”一声笑了,若凝转过头看着一脸呆相的福临,柔声说道:“傻瓜,哄你玩呢。”

“你…”带着一丝宠溺的笑,福临无奈的摇了摇头,跟在她身后继续向前走。

“假如,我是说假如,真的有一天,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我希望,你可以忘记我,依旧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开开心心的。”

郑重其事的看着福临,若凝轻声说道。

看着若凝清澈的眼中饱含着的真诚,福临霎时间觉得,她对自己的情意,并不比自己的浅,可笑自己,竟患得患失的失落了那么久。

可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现在,我突然觉得时间过的有些慢了,真希望三年的时间一眨眼就能过去,那样,我们就可以像现在一样,清晨起来爬爬山,一起用了午膳,下下棋,聊聊天,这样过一天,该多好。”

抬头看着快要到顶的山林,福临感慨的说道。

“能拜托你一件事嘛?”

没有接福临的话,若凝沉声说道。

看着若凝的神色,福临也不自禁的正了脸色,点了点头,他朗声说道:“你说。莫说是一件,千件万件,只要是你说了的,我都会照着去做。”

“玉妃,罗如玉,是我的好姐妹,我希望,如果可能,你多照拂她一点,好嘛?我们自小一起长大的,她的性格我是再了解不过的,她从不会和任何人去争什么,所以,我总是担心,她会被人欺负。”

想起后gong那般险恶的境地,若凝不无担心的说道。

“嗯,我知道的。哎,为什么你只说了罗如玉,还有两人,可是你的同胞表姐妹呢,你不一起也拜托我嘛?”

福临开口问道。

“若是可以,自然希望咯?只不过您可是天子呢,成日里朝堂中的事就够你辛苦的了,怎么还能拿女儿家的一堆琐事来麻烦你。”

看到福临眼中的笑意,若凝不好意思的垂下了头。

“只要是你说的,我都会去做。”

轻轻的在若凝耳边说完了这句话,福临像在躲避什么一般,不自然的扭过了头。

一时间,二人之间流淌着一丝温热的气息,浓烈,却又自然。

“你俩爬的可真够慢的…”

不经意间,练完了拳脚的博果儿和费扬古已赶了上来,四个人有说有笑的登到了山顶,看着明媚的大地上四处一片开阔,胸中也像是宽大了一般,四人对着山中欢呼起来。

高呼声来来去去的回荡着,众人心中的阴霾顿时一扫而光。

在凉亭内坐了没一会儿,怀顺儿和一个小厮抬着食盒上了山,一行四人闲聊着吃喝起来。

想着福临和博果儿的身份已明了,只有费扬古一人还蒙在鼓里,若凝当即告诉了费扬古。

费扬古知晓后也是一惊,面色上却全然不见慌乱,大方的依次对着福临和博果儿行了礼,依旧如往常一般随意的说笑着,言谈举止间,却是多了几分恭敬少了几分率性。

眼看日头已接近正午,山上的人渐渐的多了起来,一行人收拾了东西下山。

跟在若凝的马车旁,把若凝和费扬古二人送到了董鄂府里后门的巷口,福临和博果儿下了马。

“过了九月,我便和其余几位落选的表姐妹回江南太太家去了,你,要珍重。”

想着这一别,再见已不知是什么时候,若凝的话语中带着浓浓的惜别。

眼中一惊,福临疾声问道:“可是因为当日殿中指婚一事?”

若凝指婚于博果儿一事,虽经过钦天监测算后以八字不合使得此事尘埃落定,可于若凝一个女孩儿家所言,并不是什么好事,京中甚至慢慢的有了流言蜚语。

鄂硕说,谣言止于智者,不去管它,自会一天天沉静下来。可尽管如此,他却不愿女儿难堪,于是才借着送茗悦茗萃和茗如回江南之际,让若凝在太太家寄居一段时日。

“我会派陆俊一路随行保护你,不得推辞。我也会时时写信给你,你,记得回我。”

心头一片忙乱,福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浅笑着点头应下,若凝挥了挥手,朝巷内走去,不时的,还回头看着福临。

这一眼,再见经年,两人眼中,都是浓浓的不舍之情。

第四十九章 再别经年

更新时间2011-11-6 18:52:10 字数:3056

春去秋来,一眨眼,两年的时间,竟像是弹指一瞬。

再回京时,已是顺治十二年腊月,想着快要过年了,若凝一行人日夜兼程,终于在腊月二十五过小年时回到了府中。

若凝犹记得,那年重阳,自己和福临登山时,他分明是一切都极好的样子,可九月底从京城启程往江南,路途中,便看到了废后的皇榜。

曾经的皇后,那位从科尔沁大草原远嫁而来的博尔济吉特氏,终究是福临心头的一根刺,不顾皇太后和一众朝臣的反对,福临最终还是以她是当初摄政王所定,未经选择为由,将她废除,贬为静妃。

翌年六月,另一位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镇国公绰尔济的女儿,被立为皇后。

很多个夜晚,看着漆黑深邃的苍穹,若凝总是心中一片凄凉,她犹记得,顺治八年大婚前,福临那般沮丧那般颓然的说,他只是想要一个自己喜欢的,能静静的说说话儿的人陪在他身边。

可如今,去了一个博尔济吉特氏,来了另一个博尔济吉特氏,福临,怕依旧还是颓然的吧。

宫中那些如花的女子,她们在意的,是福临给她们的赏赐,给她们家族的赏赐,即使有爱,也是那般的小心翼翼,只为了讨好他,心中更多的,却是畏惧吧。

没有了爱,没有了平和,又如何能平心静气的说说话呢?

福临…

若凝觉得,自己心中,总是一触一触的痛着,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让她隐隐的心疼着他。

陆俊会时不时的捎来福临的信,抑或是小礼物,生辰礼,春节礼,端午礼,中秋礼,重阳礼,又是生辰礼,似乎毫无例外的,只要是节日前夕,总能收到他饱含着思念的信件和礼物。

福临是想告诉她,自己从未忘记过她吗?

马车驶入城门的那一刻,若凝淡淡的吸了一口气,这里,有他的气息。

福临,我回来了。

甫一进城门,远远的,一个俊朗的青年带着一队士兵候着。

马车慢慢的停了下来,车夫用马鞭敲了敲车厢,朗声说道:“小姐,有位军爷找您。”

军爷?

掩下眉目间的疑惑,若凝任由晚晴正了正衣装,示意岚烟掀开了车帘。

车帘外,博果儿肃穆的面容出现在眼前。

再别经年,博果儿变的快让若凝认不出了。那年自己走时,他还如费扬古一般大小,可眼下,他身量长高了很多,也长壮变黑了,脸上的线条越发的坚毅起来。

从了军的人,到底是不一样了,若凝心中暗想。

急急的下了马车,看着站在骏马旁的博果儿,若凝轻身一福,口中朗声说道:“董鄂若凝,给襄亲王请安,王爷吉祥。”

“你这是做什么?两年不见,竟要和我生分了嘛?”

将手中的马鞭扔在身侧士兵的手中,博果儿几步上前,一边扶起若凝,一边埋怨的说道。

一抹笑容浮上若凝的面容,她柔声说道:“正是因为两年不见,咱们都长大了,才要更懂礼数,不是嘛?好歹,你现在也是亲王呢,这个礼,就算是当初你封王时我拜你的。”

无奈的笑了笑,博果儿低声说道:“总是说不过你,不过,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在我心中,你永远是那个疼我如弟的好姐姐。”

俏皮的眨了眨眼,若凝轻轻的点了点头。

“上车吧,我送你回府。皇兄不放心,早几日就吩咐了我,一定要亲眼看到你,然后回去禀报他。”

话语中带着一丝埋怨,可眼中分明是欢喜的,若凝看得出,虽有着君臣之别,可福临和博果儿二人仍是一如既往的亲厚。

又想到福临的这份心,若凝不禁娇羞的低了头,默默的上了车,直到车帘拉下,若凝一下子觉得,两颊烧的厉害。

在府门口和博果儿道了别,若凝才跟在额娘的身后进了府,除了博果儿长高长壮了些,府中其他人,到是都和自己走前相差无二。

庶福晋舒觉罗潇澜所生的女儿起名为董鄂若珠,如今也已两岁多,粉雕玉琢的,煞是可爱,看着她伸出胖胖的手指指着若凝糯糯的叫着“大姐姐”,若凝心中就止不住的欢喜。

在江南时看到几个舅舅家妻妾间拈酸吃醋的争斗,在看到自己家里一片和气,若凝顿时觉得,天大地大,哪里都不如自己的家大,终其一生,都走不出家里的温馨。

爆竹声声,转眼间,正月新年到了。

初一的时候,宫里的赏赐到了,先是皇帝的,后是玉妃的。

自打若凝回京,福临便时有书信,若不是因着临近新年宫中封印祭祖等事务繁多,怕是他会寻了理由跑出宫来。

看着他字里行间的欢喜,若凝也跟着高兴起来,之前担心一别许久他会因为宫中那么多的如花美眷而淡忘自己的念头,也一扫而光。

博果儿自从封了亲王后,在京里修盖了襄亲王府,每日退朝后都要回自己王府,于是成了福临合情合理的送信使者,每每送信给若凝,他都不禁要打趣几句,倒是让若凝越来越羞于见他了。

玉妃给若凝的赏赐,到不是寻常宫里的金银玉帛之物,她知道若凝喜欢古籍和一些稀奇的小玩物,便挑了许多送了来,虽不名贵,却深得若凝的心。

听玉妃说,里面最难得的那几个小物什,都是她从汤玛法那里得来的。

看着信里玉妃对汤若望评价极高,若凝一时之间对他倒是多了几分好奇,把玩着那些据说是从海外漂洋过海运来的小玩意儿,总是莫名的欢喜。

若凝回江南的这两年,玉妃在宫中也算平稳,皇帝对她的宠爱不是最多的,却也不是最少的,再加上她贤淑大方,倒是颇得皇太后孝庄的喜爱,这些年来也算是一帆风顺,如今又诊出怀有身孕,一时间在宫中风头无二。

景仁宫的佟妃,顺治十一年三月剩下了皇三子玄烨,母凭子贵,升了贵妃,**中除了皇后,就是佟贵妃独大了。

端嫔那年在御花园奚落了当时的玉贵人,使得她的位份一跃成妃,自那以后她处事便低调了许多,虽偶有刁蛮欺辱位份低的妃嫔,但事不关己,皇后和佟贵妃也都故作不知,而其他位份低的妃嫔,也都安然若素,所以整体而言,**中也算平静。

就在若凝以为一切都会如往常一样顺利,等到八月她进宫,刚好能看着自己好姐妹诞下孩儿,她们姐妹俩能再聚宫中相依做伴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大年初三,若凝随着阿玛额娘到罗大人府中做客,却接到了宫中的旨意,说玉妃身体抱恙,请罗夫人初五日到宫中探望,同时,传旨的太监还带了玉妃的一道口谕,让她的额娘罗夫人进宫时带着若凝一起。

听到旨意的那一瞬,罗夫人脸上原本洋溢着的新年喜色,被苍白无血色的担忧取而代之,身体抱恙,是怎么个抱恙法,竟要宣家人觐见?

而若凝,心中不由的升起了一股不祥的预感。

初五一大早,不到寅时若凝就起身换好了衣服梳洗完毕,到正屋给阿玛和额娘请了安,刚出府,就看到了罗府的马车。

马车内,是脸色雪白的罗夫人,微青的眼圈,显示她这几夜都不得安寝。

握着罗夫人冰凉的双手,若凝一时之间到不知道该如何劝解,只得不停的说:“吉人自有天相,老天爷自会保佑如玉姐姐平安康泰,伯母不要太过担心。”

可如此苍白的话语,又如何能让思女心切的罗夫人放心。

从神武门验了身份腰牌,跟随着储秀宫的领事太监到内务府核实了身份做了记录,再赶到储秀宫,已是辰时。

储秀宫是面阔五间,东西配殿分别是养和殿和缓福殿,住着常在苏惠和贵人欧阳舒尧。

罗夫人和若凝进殿的时候,正遇上给玉妃请完安出来的二人,见了礼后二人匆匆离去,罗夫人和若凝立在殿中等着玉妃召见。

内殿悉悉索索的一阵动静后,从罗府跟着玉妃进宫的雪雁掀开珠帘走出,双眸含泪的对着罗夫人和若凝一拜,轻声说道:“夫人,若凝小姐,小姐请二位进去呢。”

“雪雁,你跟我说实话,如玉她怎么了?一路上跟着那位公公进来,不管我怎么问,他都不说,眼下,你总要告诉我吧,难道还让我去问如玉?”

严厉的看着雪雁,罗夫人沉声问道。

“夫人,小姐她,她小产了…”

如惊天霹雳,罗夫人身子摇晃了一下。

忍住心中的伤痛,若凝硬生生的把要夺眶而出的眼泪逼回了眼眶,稳稳的搀着罗夫人,在她耳边说道:“眼下最难过的莫过于如玉姐姐,伯母要坚强一点,否则如玉姐姐看到岂不是更添伤感?”

想到若凝说的有理,罗夫人拿出帕子仔细的擦拭了面上的泪水,稳了稳身形,携着若凝走进内殿。

殿内,一股淡淡的药香气。

入目处,是精致的紫檀木玉兰花雕漆的梳妆台,正待扭头,便听见一侧传来沉着一声娇弱的呼唤:“娘…”

第五十章 姐妹情深

更新时间2011-11-7 18:50:50 字数:3023

淡紫色的重重床幔后,是一张紫檀镶楠木山水图罗汉床,床上,面容憔悴的罗如玉半靠在绣枕间,一张素颜更是显得无比凄楚。

晶莹的泪花在眼中凝聚,她从被中伸出一双胳膊,伸向罗夫人。

“玉儿…”

看到女儿的所在,罗夫人提起裙裾,快步走到床前,紧紧的拉着罗如玉的一双手,攥在掌中。

“玉儿…”

手中触及一片冰凉,罗夫人心中无比伤痛,将女儿的手放在自己胸前,她伸出一只手轻轻的抚着女儿那张楚楚可怜的娇颜。

“娘,我好想你…”

俯首在罗夫人怀中,罗如玉闻着那股熟悉的味道,一边呢喃着,一边慢慢的阖上了双眼。

看着母女二人这般模样,若凝蹑手蹑脚的踏出了内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