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开口,却听见院子里传来了悉悉索索的脚步声,紧接着,小顺子朗声通传道:“太后娘娘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疾步走进承乾宫正殿,看着面色已渐渐恢复正常的福临,孝庄朗声问道:“皇帝的身子,可好些了?”

点了点头,福临轻声说道:“让皇额娘挂心了,儿子已经没事了。”

从上到下的仔细看了一遍,孝庄方自放下心来,朝内殿的方向看了一眼,孝庄又沉声问道:“不是说十月底才生产的嘛,怎么今儿便有动静了?可是有什么不妥?”

摇了摇头,福临耐心的说道:“之前说十月底临产,也是上个月诊断出来的,方才从乾清宫回来前,已让太医看过了,说若凝身子骨结实,孩子在体内养分够了,便到了生产的时候了,许是儿子晕厥一事让若凝受了点刺激,所以…”

点了点头,孝庄走到上首处坐下,摆了摆手柔声说道:“都别站着了,过来坐下吧,这女人生孩子,可没那么快,咱们就耐心候着吧。”

说罢,孝庄转过头看着苏茉儿吩咐道:“去小厨房让她们给皇贵妃做点东西吃,一会儿生孩子的时候,可得费些体力呢,吃饱了,才有力气不是?”

笑着应下,苏茉儿朝外去了。

接过晚晴端来的糖水鸡蛋,强忍着那股腻腻的甜意,若凝一口气吃了两个鸡蛋,还一口一口的喝完了碗里温热的红糖水。

待到再躺回床上的时候,若凝只觉得身上已开始微微的冒热气,而肚子下部的坠胀感,也越发清晰起来。

“额娘…”

一波接一波的痛楚感阵阵袭来,若凝的唤声刚出口,便听见床尾处,接生嬷嬷高声说道:“宫口开了,胡嬷嬷,你去按着娘娘的肚子…娘娘,一会儿,胡嬷嬷顺着您的肚子往下推的时候,您便使着力,千万别胡乱用力,否则,您累的快,小主子也生不出来。”

胡乱的点着头,若凝大口大口的喘着气。

“晚晴,岚烟,你们快去准备热水和干净的毛巾,还有,把给孩子准备的小褥子提前暖着…”

一边不停的给若凝擦着汗,凝玉一边转过身吩咐着晚晴和岚烟。

一时间,内殿里忙乱起来。

外殿,福临听着内殿忙乱的声音,已是一脸的焦急,相比皇后的淡定,更是衬出他此刻内心的紧张。

微微的笑着,孝庄朗声说道:“不用担心,她自会没事的,你呀,倒不如趁着现在有空,给孩子想个名字。”

被孝庄看到自己的窘态,福临面色微赧的说道:“名字是早早儿便想好了的,叫承欢,皇额娘觉得可好?”

“承欢…”

低声念着,孝庄满眼笑意的看着福临问道:“是个格格的名字?”

点了点头,福临满脸的笑意。

“嗯,是个好名字。”

朗声赞着,孝庄端起了身侧案桌上的茶碗,抿了一口。

内殿里,若凝闷闷的痛哼声一声高过一声,而凝玉,则是目不转睛的盯着两位接生嬷嬷,生怕错过她们脸上每一个细微的表情。

忽然,床尾站着的那个接生嬷嬷面色一喜,高声说道:“看见小主子的头了,娘娘,用劲啊,就快了。”

听到接生嬷嬷的话,若凝咬紧了嘴唇,紧攥着床边,使起力来。

只一瞬,若凝觉得身上一轻,像是卸下了千斤的重担一般,浑身无力的瘫软在床上。

紧接着,“哇”的一声,孩子嘹亮的啼哭声,响彻内殿。

“恭喜皇贵妃娘娘,是位小阿哥呢。”

一边处理着孩子身上的血水,两位接生嬷嬷朗声恭贺着,一旁,晚晴已满面喜意的朝外殿去了。

“生了?皇贵妃可安好?”

听到孩子的啼哭声,看到晚晴的身影从屏风后闪出,福临几步迎上去,朗声问道。

俯身行了礼,晚晴高声回禀道:“回太后、皇上、皇后,皇贵妃诞下了一个小阿哥,母子平安。”

“菩萨保佑。”

轻声念叨着,孝庄也开怀的笑起来。

几个人正高兴着,接生嬷嬷抱着大红色的襁褓走了出来。

“皇贵妃可安好?”

站在屏风外焦急的探着头,看到接生嬷嬷走出,福临疾声问道。

“回皇上的话,皇贵妃好着呢,奴婢们正收拾呢,一会儿,皇上便可以进去看皇贵妃了。”

回了话,接生嬷嬷抱着小阿哥走到了伸出手的孝庄身前,将小阿哥递给了她。

“哦哟,哀家的小孙子,看这额头,将来肯定是个聪明的孩子。”

冲凑在身边的福临和皇后说着,孝庄拿手指摩挲着孩子粉嫩的脸蛋。

“他怎么这么小啊?好像还没朕的手掌大似的。”

惊讶的说着,福临满目的不可思议。

宫里已有了几个孩子,可仔细端详过的,这,还是第一个,看着这小小的婴孩,福临一瞬间觉得心像是要融化了一般,软软的温柔,沁在心底。

“小孩子嘛,可不就这么大点儿?你生出来的时候,也是这样,小小的,红红的,也不怎么爱哭,滴溜溜的黑眼珠儿,越看越讨人喜欢。”

柔声说着,孝庄满脸慈爱的看着襁褓中的婴儿。

“怎么看不出像谁呢?”

认真的看着那张小脸,福临嘟囔着说道。

低声的笑着,苏茉儿从旁边探出头说道:“现在还皱巴巴的呢,哪能看出来像谁啊。再过几日,等稍微长开些了,便能看出来了,皇上莫要着急啊。”

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福临站直了身体,转过身,看到内殿中伺候若凝的宫女们端着物件去了院子里,福临抬脚朝内殿走去。

内殿的空气里,还夹杂着一丝轻微的潮热,床榻边,凝玉轻声的跟若凝说着话儿。

听到有脚步声,转过头,却是福临,凝玉放下若凝的手,轻轻的站起身出去了。

对上若凝疲倦至极的眼眸,福临坐在她身侧的床榻边,牵起她的手,一手抚着她的面颊,柔声说道:“睡吧,朕在这儿守着你。”

微微笑着,若凝满目深情的看着福临说道:“可惜,是个儿子。”

眼中,是满满的得意,福临俯下身凑在若凝耳侧,沉声说道:“真好,是个儿子呢。”

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子荣焉

更新时间2012-1-12 18:56:12 字数:3091

十月初八,是若凝十八岁的生辰,因着生了小阿哥,要开始坐月子,原本设在坤宁宫的千秋宴,便取消了,可承乾宫里,却是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大清早,太后、皇上和皇后的赏赐纷至沓来,倒让承乾宫一众奴才都忙的脚不沾地了,待福临到了,众人本以为能歇息会儿了,以佟妃为首的几个妃嫔又携着各自的贺礼来了,一时间,承乾宫内外都忙乱起来。

“乖儿子,笑一个?”

承乾宫内殿里,福临盘腿坐在若凝身侧,抱着滴溜溜转着眼珠的小阿哥逗弄着说道。

睨了福临一眼,若凝打趣的说道:“他现在可还什么都看不见呢,哪里就会笑了?”

“朕和他说说话而已,哈哈…”

眉目间充斥着满满的喜意,福临的笑容,更是抑制不住的从嘴角渗出。

看着眼前的情景,若凝顿时觉得自己如同置身在五月的阳光下一般,全身上下热热的,那股柔和的暖意,像是一点点蔓延开来了一般,一直渗到了心里,让她觉得从未有过的幸福。

“福临,给咱们的儿子起个名字吧。”

满目柔情的看着福临,若凝轻声说道。

凝视着襁褓里的婴儿,福临仔细的思忖了许久,才转过头看着若凝,朗笑着说道:“他是咱们的儿子,朕必定给他最好的,容朕好好想想。”

微笑着默许了,若凝正待开口,却看见福临两眼炯炯有神的盯着自己沉声说道:“等到儿子百天的那日,朕就下诏书立太子,凝儿,朕没能让你做皇后,可是,朕不会辜负你,等咱们的儿子君临天下,你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后,朕对你也算是有所弥补了。”

神情大震,若凝猛的坐起身子,伸出手捂住了福临的嘴。

外间里,人声鼎沸,来恭贺的妃嫔络绎不绝,虽说二人在内殿,并不会有人闯进来,可这样的话,怎么能轻易出口?

莫说是太后还健在,即使太后薨了,也还有皇后在,福临的这番话,若是被有心的人听去,自己母子二人可就是谋逆的罪名啊。

想到此,若凝觉得自己出了一身冷汗。

嗔怒的看着福临,若凝轻轻松开还捂着他嘴的右手,低声说道:“皇上是想吓死妾身嘛?明知道臣妾不在乎那个,偏偏要说这样的话。”

似乎是觉得若凝有点大惊小怪,福临轻声说道:“有什么好怕的?朕还年轻,将来传位与谁,不还是朕说了算?等儿子长大了,朕自会精心教导他,朕就不信,朕教不出个明君来。”

看着福临身上慢慢的散发出一股傲气,若凝的表情,却是渐渐的温柔了起来,慢慢的躺下,她看着福临柔声说道:“皇上会把儿子教的很好,这妾身自然是信的,只不过,他是不是要做太子,皇上还是莫要太早决断,这样的鸿福,我怕孩子太小承受不住。”

“朕是天子,有朕庇佑,有大清庇佑,他有什么承受不住的?凝儿,你放心好了,咱们的儿子定会长命百岁,他会是个好太子,将来,也必定会是个好君主。朕有信心。”

看着襁褓中眯着眼睡去的婴儿,福临豪气的说着。

一旁,若凝哑然失笑,也许,这便是天下所有做父母的人都会有的心吧?恨不得将自己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孩子,生怕他受一丁点委屈。

从福临怀里接过襁褓放在自己身侧的锦被中,若凝又耐心的说道:“将来的事情,咱们只等到将来再说,可眼下,皇上得答应臣妾,要立儿子当太子的话,日后不可再轻易说出,臣妾可不想儿子成为这后gong诸人紧紧盯着的靶子,只要他平安长大,臣妾别无所求。”

看着若凝如此严肃的模样,福临无奈的笑了笑,点头应下了。

景仁宫里,佟妃面色如常的从外边回来,更换了便衣,坐在了梳妆台前,想起刚才在承乾宫里,座下众人满脸谄媚的恭贺着小阿哥的可爱容颜,佟妃就觉得心中止不住的生气,昔日定妃诞下大阿哥的时候,也不见得皇上如此这般的开怀,如今,只是一个幼小的婴孩,却夺去了宫中所有孩子的风头,尤其是三阿哥,这让她怎么能不气?

从镜中看到墙边的案桌上摆着的那对龙凤梅瓶,佟妃一下子变了脸色,那是几日前福临在景仁宫,听完玄烨背诵的诗文后,一高兴赏给她的,当时他还夸赞自己把儿子教养的很好。

想到福临那日夸赞自己时脸上淡淡的笑意,再想起方才在承乾宫福临看着襁褓中的四阿哥时脸上怎么也掩盖不住的浓浓喜意,佟妃顿时觉得满腔的怒火像是无处发泄一般,憋的她难受。

怒气冲冲的站起身,几步走到案桌旁,佟妃猛一挥手,一对梅瓶便狠狠的碎在了地上。

“主子,您没事吧?”

将佟妃换下来的搭在了屏风上,一回头,便看到了这幅情景,秋雨几步跑过来,看了看地下,又看了看佟妃的脸色,轻声问道。

只一瞬,佟妃脸上的无力,便被坚忍所取代,摇了摇头,她沉声说道:“谁,也别想夺走本该属于本宫的东西。”

“主子,您消消气,过去坐吧,这儿奴婢吩咐人去收拾,仔细您硌到脚。”

走到佟妃身侧搀着她的一只胳膊,秋雨一边柔声的说着,一边带着她坐到了床榻边。

“去,把舒贵人请来,我们说说话儿。”

淡淡的说着,佟妃的脸上,浮起了一层诡异的笑容。

御花园假山上的凉亭内,定妃、陈妃和宁妃三人团座在石桌旁,聊起方才在承乾宫看到的情景,一股说不清是嫉妒还是羡慕的情绪,从几人心里升腾而起。

似是被方才那热络的气氛所刺激了,定妃带着一丝幽怨的说道:“昔日本宫诞下大阿哥时,皇上都没今日这么高兴过呢,可见,皇贵妃是真的得了皇上的心。”

撇了撇嘴,宁妃也感慨的说道:“是啊,二阿哥出生的时候,皇上恰巧陪着太后去避暑山庄了,压根没在本宫身边,说起来,从前这宫里最得皇上看重的,怕是三阿哥,以后,可就真不一定了。”

意味深长了看了宁妃一眼,陈妃俏声说道:“宁妃姐姐,日后可有的你操心的了。”

犹疑的看着定妃和陈妃盯着自己的目光,宁妃辩驳一般的低声说道:“你们为何如此看着我?莫说从前争不过景仁宫那位,如今皇贵妃娘娘如此盛宠,我岂敢存了这样的心思?这不是蚍蜉撼树嘛,我啊,可是早早儿就想的通透了,那位子,不是我该去争的,所以,只要福全能平安,将来做个亲王,也是极好的。”

淡淡的抿嘴笑着,定妃和陈妃不再言语,将来的事,如今谁又能说得清呢?

十月的风,轻轻拂过的时候,还夹杂着浓浓的香气,可延禧宫里,仿佛总是浓郁的挥散不去的药味儿。

解下身上的披风递给春末,茗秋抬脚朝正殿走去。

静谧的床幔里,茗秋睁着眼睛,却是一丝声音都未发出,若不去注意,还以为她正沉沉的睡着。

掀开床幔,看到茗秋没睡着,茗兰柔声说道:“醒了?那起来坐一会儿吧,再过半个时辰就可以用晚膳了。”

“那边,很热闹吧?”

幽幽的说着,茗秋的话语中,带着一股清冷。

点了点头,茗兰轻声说道:“添丁进口,可是喜事呢,宫里不是一向都如此嘛。当日你生下小格格,咱们延禧宫,不是也很热闹嘛。”

“不一样,不一样呢…”

哀怨的叹着,茗秋坐起身定定的看着茗兰,沉声问道:“姐姐,你说,我和她,是不是相生相克的啊?我有了身孕,她也有了,如今,我的小格格去了,可她,却生下了一位小阿哥。”

看到茗秋又开始钻牛角尖,茗兰急忙拉着她的手让她停住了口,方才柔声劝慰着说道:“你千万莫要如此想,你是你,她是她。如今,她是皇贵妃,还有了小阿哥,日后的尊荣,自是无与伦比的,她不再是昔日那个可以和我们一道活泼开朗巧笑玩闹的表姐妹了。秋儿,以后,不可再如此说话了,晓得嘛?”

不点头,也不摇头,茗秋惨笑了一下,低声说道:“该我得的,我迟早都会讨要回来,谁都不例外。”

看到茗秋这般模样,茗兰无奈的叹了口气。

十月初十,承乾宫里,四阿哥的洗三礼,在卫嬷嬷的主持下顺利完成了。

同一时间,养心殿里,福临面对着文武百官郑重宣称,四阿哥乃“朕之第一子”,一时间,众人哗然。

顺治十四年,若凝在后gong本就坚固的地位,因为四阿哥的降临,变得更加稳若磐石,众人都知晓,这后gong,将是承乾宫皇贵妃一人的天下,无人可以比拟。

透过半掩着的窗户,依稀能看到飘零而下的落叶,在秋风的吹拂中,旋转的落入了大地母亲的怀抱,再过几日,就要立冬了吧?

心中叹着时日的飞快,看着酣然睡在身侧的儿子,若凝的脸上,浮起了浓浓的母爱。

秋风起,冬雪降临,又是一年冬来到。

第二卷终

第一百一十七章 冬雪初霁

更新时间2012-1-13 18:52:29 字数:3257

初冬,第一场雪洋洋洒洒的飘落起来,只一会儿的功夫,入眼处,已成了白茫茫的一片,给清冷的天地平添了一份静谧。

放下手中撑起的窗户,若凝将两只手叠在一起放在嘴边呵起气来,一边,看着站在暖炉边拨炭的晚晴轻声说道:“今年的冬天,好像比往年冷了些似的。”

氲起的热气扑红了晚晴的脸庞,她附和的说道:“是呢,去年的这会儿,都还没下雪呢。老人们都说‘瑞雪兆丰年’,这样好的雪,来年庄稼的收成定然会好,老百姓的日子也能过的好些了。”

放下手中的铜钳,又自去净了手,晚晴走到若凝身侧,在绣凳上坐下,主仆二人静静的做起绣活来。

不一会儿,廊檐下传来了拍打衣服的声音,紧接着,厚重的屋帘掀开,小桂子一闪身进来了。

站在门跟前磕了头,小桂子远远地朗声回道:“主子,奴才都打听清楚了,原定是初七启程的,可是初五的时候太后偶感风寒,这些日子病情却是越拖越重了,所以皇上回来的行程便耽搁了。”

回完话,小桂子静静的站在那里,仰头看着若凝,等着她的下一步差遣。

轻轻放下手里的绣活,若凝微垂着头思忖起来。

如今已是十二月十四了,这么说,太后已病了十多天了。

“皇后娘娘那里,可有什么动静嘛?”

看着晚晴,若凝轻声问道。

摇了摇头,晚晴站起身柔声回道:“怕是皇后娘娘还不知道呢,晌午奴婢去坤宁宫的时候,皇后娘娘正喜滋滋的扶着小公主在床上学步呢。”

“去取我的狐裘来,咱们去坤宁宫问问皇后娘娘,看她怎么说。”

看着晚晴吩咐着,若凝将铺在暖炕上的绣活都收在了绣筐里。

带着晚晴和岚烟二人急急的朝坤宁宫走去,迎面,却碰上了茗兰和茗秋二人。

“凝姐姐这是?”

看到若凝,茗秋展颜一笑,朗声问着,嘴里哈出的热气,氤氲着升起,愈发衬得她粉红的脸颊娇艳动人。

“我去坤宁宫看看宛玉,你们是要去我那里吧?可真是不巧了。”

柔声说着,若凝紧了紧手里的暖炉。

“凝姐姐去吧,记得早些回来,我和兰姐姐去承乾宫等着你便是了,今日下雪了,可正是赏雪品酒的好日子呢,若是错过了,可真真儿可惜呢。所以,我和兰姐姐就厚颜赖在承乾宫用晚膳了。”

表情天真的说着,茗秋一脸娇憨的看着若凝。

点了点头,若凝开心的笑道:“好啊,前几日我还跟她们说呢,闷了许久了,也该找你们好好热闹热闹了,择日不如撞日,那就今日吧。晚晴,你跟着沁妃和兰嫔一起回去吧,吩咐小厨房准备晚膳,多做几个菜,对了,再烫一壶梅子酒。我带着岚烟去坤宁宫就是了,左右不过一会儿的功夫。”

“是,奴婢晓得了。”

点头应下,晚晴笑盈盈的走到了茗秋身侧,恭敬的说道:“沁妃娘娘,兰嫔娘娘,咱们走吧。”

打了招呼,两行人各自朝前走去。

“主子,多亏了你和兰嫔娘娘的耐心,这些日子,沁妃娘娘眼见着越来越活泼了,倒比从前看着还好看了些呢。”

转过头去看了一眼茗秋和茗兰远去的背影,岚烟凑到若凝身侧低声说道。

睨了岚烟一眼,若凝微微一笑,说道:“无论发生了什么,这日子,还得往下过,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