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示意了一下,一旁,乳母便走上来,软语哄着宛玉下去净脸了。

不好意思的看着若凝,皇后低声说道:“让妹妹见笑了…宛玉这孩子,自打懂事起,便没离开过坤宁宫了。”

柔和的笑了笑,若凝轻声说道:“妾身能理解。也是皇后娘娘视如己出,宛玉才能如此依赖皇后娘娘,真真儿是好事呢。既如此,那妾身便先回去了,皇后娘娘也好生歇息,等身体康复了,妾身再来陪您说话。”

见皇后点了点头,若凝躬身行了礼,缓缓的走出了正殿。

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散发出阵阵暖意,若凝的心里,也说不出的舒畅。

侧头看着遥远的天际,若凝在心里轻声说道:“姐姐,宛玉很好,你在天上,会看到的,对嘛?”

过了酉时,天色已渐渐的暗了起来,延禧宫宫门处,胡太医带着一个背着药箱的小太监,疾步走了进去。

“平日里都是李太医为秋答应诊脉的,怎么今日,却换成了胡太医?”

狐疑的看着胡太医,西配殿内,一位嬷嬷走出来朗声问道。

“嬷嬷,秋答应的病,三日一诊,可不凑巧,今儿个,李太医被景阳宫的玫嫔娘娘召去了,怕是一时半会儿的回不来,李太医又怕耽搁了秋答应的病,所以这才换了胡太医来。您放心,秋答应的病情,李太医都细细说给胡太医了,不会有差错的。”

背着药箱的小太监面带笑容的朗声回了话。

两位嬷嬷对视一眼,点了点头,允了胡太医进殿,而其中一位嬷嬷,则是紧随其后的跟了进去。

茗秋的脸色很平静,衣装整齐,妆容端正,与前几日胡言乱语一派疯相的那个她相比,如同二人。

看着小太监将脉枕放好,茗秋伸出胳膊,将手腕平摆在脉枕上,微微一笑,看着胡太医柔声说道:“有劳太医了。”

思忖着茗秋的脉象,胡太医转过头看着桃红说道:“李太医开过的药房可还在?”

点了点头,桃红轻声应道:“在的。”

说罢,桃红从一旁梳妆台上的小抽屉内,取出了李太医开过的药房。

细细的看过药方,胡太医又沉声说道:“熬过的药渣,可还有?若有,烦劳取些过来。”

话音落毕,桃红转身朝殿外去了。

低头静思了片刻,胡太医走到锦桌出,就着昏暗的烛光,提笔写下了新的药房。

拿起来吹干纸上的墨迹,胡太医将药房递给小太监,让他去太医院抓药回来。

看着小太监小跑着出去了,胡太医转身看着茗秋说道:“秋答应的病情,较之前几日已有好转,故而此次药方可以做些调整,这几日,便按着新药方煎药服用吧,大概月底,秋答应的身体就能康复了。”

“有劳太医了。”

神色不变,茗秋轻声谢道。

环视了一圈西配殿的布置,胡太医看着那位一直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的嬷嬷说道:“这间殿阁略有些阴湿,平日里不妨多开窗通通风,这样秋答应的病也能好的快些。另外,若是可能,可多摆放几盆花草,对病人有益。”

眼见太医盯着自己,嬷嬷心下了然,却并未出去布置,只是沉声应道:“太医的话,老奴记下了,明日定会安排妥当。”

不一会儿的功夫,方才去抓药的小太监便小跑着回来了,手里,还拎着几个药包,而桃红,也紧随其后的走了进来,手中的托盘里,盛着些白日里熬过的药渣。

将托盘放在案桌上,桃红从小太监手中接过了药包。

仔细的翻看了一下托盘里的药渣,又闻了闻,胡太医看着桃红说道:“药熬制的时辰有些久了,所以药效没有原本的那么好,以后熬药的时候,半个时辰便好,中间勿要添水。”

“是,奴婢记下了。”

点头应下,眼看胡太医装好了药箱递给了小太监,桃红有礼的将几人送了出去。

等桃红再进来关上殿门的时候,茗秋已侧身躺在了床上,眼睛,却是睁得大大的,盯着桃红走来的方向。

“主子…”

将手上的纸条递给茗秋,桃红的手心里,细细的出了一层汗。

“包在药里的?那两位嬷嬷就没对这几包药起疑?”

将纸条捏在手里,茗秋却不急着打开,只是看着桃红低声问道。

摇了摇头,桃红轻声说道:“两位嬷嬷并未起疑。”

心内不安,茗秋却是想不出哪里不对来,慢慢的坐起了身,就着昏暗的烛光,打开了纸条。

呆呆的凝视着手中的纸条,茗秋叹了口气,将纸条递给桃红说道:“烧了吧。”

看着烧着的纸条掉落在地上,燃成了一小团灰烬,茗秋低声说道:“如今,我已成了一颗废棋了…怕是不能善终了…”

“主子?”

惊恐的看着茗秋,桃红一脸不可置信的说道:“当日不是跟主子许好,无论结局如何,都会保主子一世无忧的嘛?”

一脸凄惨的笑,茗秋喃喃的说道:“是我太天真,是我太天真啊,算对了每一步,却信错了人…”

说着,茗秋不看一脸担忧的桃红,径自躺下身睡去了。

殿内,摇曳的烛火显得四处一片冷寂,殿外的窗下,一个人影静静的蹲在窗角下,等了片刻见内殿再无人声,才一跃身,翻出了院墙。

第一百四十一章 秋日话心

更新时间2012-2-9 18:56:39 字数:3034

承乾宫里,若凝一边用着早膳,一边听着小桂子细细的回着话。

“那小太监既然没什么问题可追究,那包在药包里的纸条,又是怎么回事?那就是太医院抓药的人有问题,可查了嘛?”

睨了小桂子一眼,若凝沉声问道。

点了点头,小桂子朗声回道:“那几幅药,是先前李太医已经配好的,估摸着秋答应的病已有些起色了,先前的药方稍做了些调整。本打算诊了脉送去给秋答应服用的,可临时又走不开,便交代了胡太医,可胡太医在原有的药方上又加了几位药,所以抓药的太监便将李太医配好的药包都打开,添了进去。这两副药,配药的是同一个人。”

放下手中的汤碗,若凝轻声吩咐道:“那就查这三个人吧,李太医,胡太医,和那个抓药的太监,看看私下里和谁接触的多些…”

“喳。”

领了命,小桂子悄声退出了正殿。

过了下午,天色却是慢慢的暗了起来,不一会儿,开始吹起了风。

一边看着晚晴吩咐几个奴才关窗,若凝好笑的冲岚烟说道:“如今我像那风筝似的,你们怕我被风吹跑了不成?”

嗔怒的看着若凝,晚晴低声说道:“谁叫主子有个头疼脑热的偏是不肯喝药,非说将来小格格会落下病症,不聪明了。如此一来,奴婢们岂不是要一万个小心的伺候着,莫让这风啊雨啊的把主子给病了。”

斜了晚晴一眼,若凝朗声说道:“是是是,我是纸糊的,好吧?就劳烦咱们的晚晴姑娘多多费心了…”

说罢,若凝冲岚烟一眨眼,俏声说道:“将来不知道谁有福气,能讨了咱们的晚晴姑娘去,那可真是好福气啊…”

话刚说完,一旁,晚晴的脸便刷的红了,一边,还不停的偷眼瞥着殿内正各自忙活着的几个人。

“主子就会拿奴婢说笑,回回都是奴婢,怎不见主子取笑岚烟秋如她几个?可见主子的心真是偏的…”

走到若凝身侧,晚晴抱怨的说着,一边,掩饰一般的端起了炕桌上的绣筐。

“她们几个,可不会如你这般薄的脸皮,说笑起来可是一点都不好玩。”

看了晚晴一眼,愈发觉得有趣,若凝一本正紧的说道。

站起身瞪了若凝一眼,晚晴一言不发的进了内殿,片刻,拿了几股金丝线出来了。

脸上的羞红慢慢的消褪着,晚晴走到炕桌一侧坐下,头也不抬的说道:“既是说笑,奴婢便由着主子,可他日主子若真想将奴婢打发出去,奴婢是绝不依的。便是三媒六聘、八抬大轿,奴婢也绝不会同意,所以,若主子真是为了奴婢好,便依了奴婢。”

见晚晴一副认真的模样,若凝却是一脸的惊讶。

屏退了几个奴才,只留下了晚晴和岚烟二人,若凝柔声说道:“咱们三个一起从小到大的情分,我心里从未当你们是奴婢,你们是知道的。如今,既然说到这儿了,我便跟你们说几句我心里的话。”

抓着晚晴的手,从她手里接过绣活放在绣筐里,若凝定定的看着二人,柔声说道:“我知道,你们是为了我好,不放心我一人在这宫里,可是,我又何尝不是?这宫里,看似锦绣荣华,人人都挤破了头想进来,可如若可以重新选择,我宁愿我从未踏进过这里。你们是我身边的大宫女,趁着我现在圣眷正浓,等生完了孩子,孩子再大些不那么让我费心了,我便会央了皇上,给你们指门好亲事。我这辈子,怕是都要困在着紫禁城里了,可我不想你们也如我一般…”

“主子,我们不会离开你的…”

晚晴站起身,和岚烟两人一起跪在了若凝脚下,朗声说道。

目光坚定的看着若凝,晚晴继续说道:“自进了董鄂府里,小姐教奴婢认字,教奴婢写诗作画,有时候,奴婢觉得小姐就像是我们的亲妹妹,老爷福晋都为人和气,少爷也从不拿主子身份压着我们,在府里的时候,就像一大家子人一样,每天都开开心心的。私下里,奴婢和岚烟也聊过,我们都说,若是小姐嫁了人,我们便跟去姑爷府里,只要能留在小姐身边好好伺候小姐,做什么都可以。”

说罢,晚晴的脸微微红了起来,瞟了一眼岚烟,她接着说道:“那时候,岚烟还打趣的说,难不成我们要给姑爷做通房丫头不成?当时,我们便说,换成谁,肯定都不愿意自己的夫君房里有那么多的女人的,旁人,奴婢二人管不了,可奴婢二人自己的主,还是做的了的。所以,若真的不能做一辈子老姑娘守在小姐身旁,我们便求了小姐,把我们配给姑爷府里的家生子,到时候,奴婢二人仍旧跟在小姐身边,做个管事的姑姑,好好伺候小姐,伺候小少爷小小姐。”

晚晴的话说完,一旁,岚烟又开口说道:“进了宫,主子过的什么日子,奴婢二人是最清楚不过的。虽万岁爷专宠主子,可四阿哥的事…”

小心的瞥了一眼若凝,岚烟接着说道:“如此的小心,还让别人下了手,岂不让人心惊?奴婢二人岂能放心让主子一人在宫里受苦,而我们却躲得远远的?所以,奴婢二人一早就决定了,这辈子主子在哪儿,我们就跟到哪儿,方才的话,主子切莫再提,否则,主子便是真的辜负了奴婢二人的一番情意。”

看着晚晴和岚烟二人目光清澈的注视着自己,若凝的心内,顿时一阵怅然。

叹了口气,她摆了摆手,柔声说道:“起来吧…这件事,以后我不会再提了。不过,若他日你们变了初衷,一定要如今日一般,坦诚的告诉我,我心里是真拿你们当姐妹,所以,我希望你们能有一个好归宿,莫要如我一般,困在着金色的牢笼中。”

说罢,若凝低着头,喃喃的说道:“我是真的希望,你们能改了主意。”

眼见若凝妥协了,晚晴和岚烟二人俯身磕了个头,站了起来,而晚晴还承诺一般的朗声说道:“奴婢保证,若他日不想呆在宫里了,一定会来跟主子求个恩典,把奴婢送个好去处。所以,若奴婢不提,主子也要信守诺言。”

一旁,岚烟也连连的点着头。

点头应下,若凝正要开口说话,院子里,已传来了小顺子的宣声,福临来了。

绽开一个温婉的笑容,若凝站起身,朝外迎了出去。

“皇上今儿来的早呢,可是忙完了?”

目光盈盈的看着福临,若凝柔声问道。

点了点头,福临朗笑着说道:“本打算晚间再去看那些折子的,可朕瞧着怕是要下雨了,索性快些处理了,也懒得来回折腾了。”

看着晚晴端上了茶,若凝轻声吩咐道:“嘱咐小厨房再做个锅子吧,今儿既然万岁爷不用赶回养心殿了,咱们便慢慢的吃,说不定,还能赏着雨呢。吃着锅子,听着雨声,聊着天儿,哎呀,想想就是一大美事…”

说到最后,若凝已开始张望殿外,一副期待的表情。

晚晴和岚烟笑着应声下去了,而福临,喝了口热茶,便牵着若凝的手,坐到了临窗的炕上。

直到用完了晚膳,这场雨,仍旧是没落下来,只听见呜咽的秋风在天地间穿梭。

意兴阑珊的放下筷子,若凝的表情,蔫蔫的。

好笑的看了一眼若凝,福临走到门前掀开帘子看了一眼黑漆漆的天空,才轻声说道:“等改日下雨了,朕便立刻回来,到时候,你吩咐小厨房做好锅子,朕陪着你慢慢吃,好吧?”

走到福临身侧,依在他身上,若凝仍旧不死心的看着外边的天气,没精打采的说道:“方才明明都是要下了的,都看见稀稀拉拉的雨点子了…老天爷可是听见了我说的话,不想让我把那些美事都一次性占全了,所以才把雨收回去了。”

附和着若凝的话,福临一脸庄重的看着天空,朗声说道:“人都言,天公作美,老天爷,朕诚心祈愿,还请多多费心。”

看着福临故意装出一副一本正经的模样求雨,若凝“扑哧”一声笑了,一转头,便看见正在收拾着膳桌的晚晴和岚烟背对着自己手里忙碌着,微耸的肩膀,却是泄露了她们此刻的忍俊不禁。

斜了福临一眼,若凝拉起福临的手,一边朝殿侧走去,一边沉声说道:“昨日的那盘棋,妾身已经知晓如何破了,今日,定要杀你个片甲不留。”

两人认真的盯着棋盘中的棋局,福临刚落了子,便看见若凝神色一定。

脸上露出一副欢颜,若凝从炕上坐起身,径自穿了鞋跑到了窗前。

打开窗,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鼻而来,而院子里,果然淅淅沥沥的传来了雨声,慢慢的,雨点越来越大,“哗哗”的秋雨,落了下来。

眼见若凝如此高兴,福临走到她身侧,带着笑容打趣的说道:“如何,要不要吩咐小厨房端个锅子上来?”

第一百四十二章 流言蜚语

更新时间2012-2-10 18:56:53 字数:3210

淅淅沥沥的秋雨下了一整夜,漂浮着淡淡清香的空气中,似乎也带上了一丝柔和的甜美清新,让人不由的沉浸其中。

若凝难得的好睡,来回翻转了几次,只觉得浑身无处不透着一股子懒洋洋的舒爽劲,等到睁开眼睛的时候,身边的福临,早已没了踪影,窗外,已大亮了。

“什么时辰了?”

内殿里静悄悄的,侧耳听了一会儿,仿佛外间也都没有什么动静,若凝打了个哈欠,探头俏声问道。

轻微的脚步声响起,晚晴走进内殿,柔声答道:“主子,巳时三刻了…可要起身嘛?”

不知不觉,已睡到这个时辰了,若凝面色微微一惊,自嘲的淡笑了下,挥了挥手说道:“身上乏的很,再躺一刻钟吧。”

走过来替若凝放好一个绣枕在身后,晚晴静静的坐在了若凝脚边的床榻上。

“难得见主子睡的这么沉呢,连万岁爷早起的时候都没动一下。”

抿着嘴浅笑了一下,晚晴接着说道:“万岁爷见主子睡的香,也难得的露了笑脸,直让奴婢们轻声些呢,还不让摆早膳,说碗碟一碰,吵了主子。”

眼皮一撩,若凝疾声问道:“他没用早膳就走了?”

莞尔一笑,晚晴打趣的说道:“要真让万岁爷空着肚子出了门,那奴婢们还不被撵出去啊?奴婢嘱咐小厨房装了个食盒,交给来接万岁爷的顺公公提去养心殿了,等万岁爷到了那儿,粥没那么烫嘴,刚好温乎着吃。”

放下心来,又抓过头看了看窗外,若凝伸了个懒腰,轻声说道:“自小我就觉得,下雨的时候,听着雨声能睡得格外好些呢,没想到进了宫,还是如此。哎,要是天天下雨就好了…”

若凝的话刚说完,晚晴斜了她一眼,感叹的说道:“哎,要果真是天天下雨,怕主子倒要成宿成宿的睡不着觉了。”

柳眉一挑,若凝狐疑的看向晚晴,却见她俏皮的一笑,朗声解释道:“眼下可是秋收的日子,天天下雨,庄稼可不就烂在地里了?到时候万岁爷跟着忧心,主子又能能安睡?”

“死丫头,越来越会说了。”

埋怨的说着,若凝的脸色,却是浓重的喜色。

眼见若凝已一点一点的清醒了,晚晴站起身走到外殿,轻声的吩咐了她们准备温水。

等用了早膳走到院子里的时候,暖暖的阳光已洒满了大地,夜间积蓄在地上的雨水,已成了一汪一汪的,一眼看去,还会刺眼。

散了两圈,若凝便转身回了内殿,刚坐下没多久,却听见岚烟在外殿轻声说道:“主子,内务府的赵总管来了,等着回话呢。”

“让他进来吧。”

应了声,一边转身走到外殿上首处做好,若凝看向来人。

“奴才给皇贵妃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走到若凝几步远处磕了头,赵胜恭敬的说道。

“赵公公有礼了,起吧…”

叫了起,若凝静静的等着赵胜说出他的来意。

“再过半月便是娘娘的千秋节了,万岁爷的意思,去岁便未大办,今年理应好好操办,但又顾忌着娘娘如今怀着龙胎,所以着奴才来回过娘娘,还请娘娘示下。”

点头哈腰的说着,赵胜抬头看向若凝。

微微一笑,若凝轻声说道:“有劳赵公公惦记着了。不过,本宫想多问一句,去南苑的日子,皇上可定夺了?”

心中明白若凝的意思,赵胜朗声回道:“皇上吩咐,等过了娘娘的千秋节,内务府就着手准备起来,估摸着,下月中旬,怕是就要动身前往南苑了,左右差不过几日功夫。”

低头微微沉思了片刻,若凝看着赵胜柔声说道:“既如此,那本宫的千秋节,便按照往例准备吧,莫要太过铺张浪费便可。”

“皇贵妃娘娘仁厚…若换做别人,怕是想着办法儿的大肆操办呢。娘娘可有其它要嘱咐奴才的?奴才一定照办。”

谄媚的笑着,赵胜巴巴的望着若凝说道。

摇了摇头,若凝朗声说道:“知晓赵公公公务繁忙,就不留你喝茶了。”

听完若凝的话,赵胜磕了头,转身出去了。

一连几日,天空都灰蒙蒙的,到了下半夜,便会淅淅沥沥的下一阵小雨,等到太阳升起的时候,地上的雨水,也差不多渗干了。

阴雨天气,让若凝着实好好的歇息了几日,而坤宁宫里,皇后的咳嗽,却是愈发严重起来。

“皇额娘…”

小小的身躯静静的依偎在皇后怀里,宛玉乖巧的伸出小手,触碰着皇后滚烫的额头。

“宛玉乖,让雪雁和思冉陪着你出去玩,好不好?”

拿手遮住口鼻,皇后轻声说道。

摇了摇头,宛玉不再说话,只是蹬着腿更加靠近了皇后。

“那你去承乾宫,陪凝母妃说说话,等皇额娘睡醒了再回来,好不好?”

怕宛玉痴缠着自己,过了病气,皇后换着法子的劝解道。

摇了摇头,宛玉轻声说道:“宛玉陪着皇额娘,宛玉不吵…凝母妃病了,宛玉不吵凝母妃。”

狐疑的看向立在身侧的霓裳,皇后轻声问道:“皇贵妃病了嘛?什么时候的事?”

讶然的摇了摇头,霓裳轻声回道:“这几日皇贵妃到是没来坤宁宫,但是也没听说她病了啊。”

低下头看着怀里的宛玉,皇后轻声问道:“宛玉,是谁告诉你,凝母妃病了的啊?”

咬着手指,沉思了一会儿,宛玉低声说道:“御花园里的种花姐姐跟别人说的,宛玉偷听到的。”

若真是若凝病了,自会请太医去看,又如何会有奴婢在私底下议论的,心内起疑,皇后又柔声问道:“她们是怎么说的啊?宛玉说给皇额娘听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