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仆妇是四阿哥前院书房那边的膳房里侍候的,说是四阿哥吩咐过的,李格格平日点膳都从这边走,理由是离这边近。

不止是膳房,连杂务像打扫庭院和修葺花木等,李薇这个院子都被归到了四阿哥前院的书房里。理由还是离得近,所以才划归到一起。

用完午膳,又有个看起来挺有脸面的嬷嬷过来,自陈是管这个院子所有下人的,到这里来是简单给李薇讲讲这府里的规矩。

李薇请她上座,奉上茶后,请她细细讲来——她怎么觉得这府里的规矩可能不是像她想的那么简单呢?

新贝勒府分成内外院,外院就以四阿哥的书房为首,内院以福晋的正院为首,但福晋之外,还有四个管事嬷嬷也在内院领着差事。

今天来给李薇讲解的庄嬷嬷主管下人,只要是在内院侍候的,就连福晋身边的大丫头都在她的名册内,受她的管束。举凡丫头们的事,不管是身契、月银,什么年岁进来侍候,什么年岁该出去配人,都要过她的手。

还有一个称那嬷嬷的管的是后院里包括福晋在内,所有侍候阿哥的女人的事。她们什么时间来月事,哪天承宠,什么时候怀孕,生孩子、坐月子,等等。

大嬷嬷跟着出了宫,她还是管库房。但现在库房也分成内库和外库。外库设在书房里,钥匙自然也是书房那边的人管。内库的钥匙福晋一把,大嬷嬷一把。

叫白嬷嬷的管着内院膳房和杂务,后院里的花木、池塘、打扫、灯烛、炭火等全归她管。

外院的事李薇是没资格知道的,只听内院的她就已经瞠目结舌了。

这四个嬷嬷不是直接把福晋架空了吗?

庄嬷嬷来还有件事,是想问问李薇这里的人够不够用?要添人的话,要几个小丫头,几个大丫头?小丫头都想要什么样的?若是她有什么特殊要求,比如要漂亮点的,要山东来的,庄嬷嬷能办的都会替她办到。

李薇先答谢庄嬷嬷,然后说等收拾好了,再看看还要添几个人,到时再报给庄嬷嬷。送走了人,她问了玉瓶和赵全保,看他们这里添几个人合适。

玉瓶道:“格格身边有咱们几个侍候着也够了,忙也就忙这一阵子,等收拾好也就不用再添人了。”

倒是赵全保道:“府里添人也是有定数的,不趁这时添齐了,再等添人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我看倒是可以要几个小的,调|教起来容易,等大了也能帮把手。”

于是定下赵全保要两个可以帮着看门,传话的小厮。能进内院的小厮都不到十岁,最大的八九岁就要离开。玉瓶也说要两个小丫头帮着干些传话这样的小事,五岁靠上,十岁靠下,太小了帮不上忙,太大了用不了几年。

用小学生侍候让李薇实在接受不了。玉瓶和赵全保都劝她,说这些孩子大多都是河南逃难来的,进了贝勒府有吃有喝是条活路,多少人挤破头都进不来。

“何况咱们这里又不打骂他们,格格心善,咱们也不是那等喜欢折腾人的。进来了自然是要好好教养。格格只管放心吧,委屈不了他们的。”玉瓶道。

玉盏就去找庄嬷嬷要人了,不到晚上就领回来四个萝卜头,两个男孩六岁,两个女孩一个七岁,一个八岁。洗得干干净净,就是都瘦的很,大头小身子。

李薇看得良心都快受不了了,改了名字后让玉盏领下去,之后就交待玉瓶和赵全保,教他们侍候人可以,但不能故意折腾他们。每天十点睡,六点起,不必让他们干粗活。

玉瓶直叹气,李薇劝道:“还小呢,不睡足了身体就长不好。何况他们的胳膊还没扫帚杆粗呢,你是敢叫他们提水啊还是敢叫他们搬箱子啊?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就行了,等日后长大了,再叫干别的。”

出来后,赵全保笑道:“得,真领回来四个祖宗。”说着拍了拍身边两个小厮的头,他们的头发都是全剃光,只留下耳上两块,扎成两个小鬏。李格格给他们起名时直接从了赵全保的名,一个叫全福,一个叫全贵。

玉瓶也是身后带着两个,反道:“得了,你在主子跟前可是说要两个帮着你看门、传话的,我看他们两个正好。”

赵全保立刻道:“那你也别抱怨。闲了让她们在院子里跑跑跳跳,也能逗主子开心。”

“滚你的去!”玉瓶白了他一眼,领着新来的两个小丫头回了屋,道:“既然主子心疼你们小,不让给你们派活,那你们就拿着抹布抹灰去吧。其他都别碰,脚下看着点,别踢着什么了。”

两个小丫头,一个叫玉春,一个叫玉夏,两人对视一眼,跑去找了两块破布和一个桶就去井边打水了。

在井边正好碰上全福和全贵,他们两人正在打水,那么粗的绳子和轱辘,四条小细胳膊一起拉都拉不起来。玉春和玉夏看到了立刻上去帮助,四个人终于打上来一桶水,倒在他们带来的两个桶里。

全福和全贵问她们:“你们的姐姐也让你们打水擦东西啊?”

玉夏年长一些,道:“主子刚搬进来,狼烟动地的,到处都是灰,看着也不好看。咱们重活干不了,抹抹灰也挺好的。”

玉春却悄悄问全贵:“领着你们走的那个,是太监吧?”吓的全贵一哆嗦,挣开她的手就往后躲,拉着全福提上桶跑了。

玉夏狠狠打了玉春一下,小声道:“你想找死也别拉着别人!”

玉春吓的一直到晚上都不敢再说话。

之后的几天,这四个小的除了一直提着抹布水桶到处擦灰,就是被玉瓶等人喝斥到墙根底下顶着水碗贴墙站着。

“总要教教他们的规矩。”玉瓶道。

李薇也没拦,这里毕竟是古代。她能做到不打骂他们,但不能拦着他们学规矩,不然那可不是爱护,而是要害他们了。

等到福晋搬进来时,连最调皮的玉春都知道眉高眼低了。玉瓶这才让她们出去认路、传话。用玉瓶的话说:“总算能顶个人用了。”

福晋搬家自然是声势浩大,李薇和武格格一早的就被叫到正院迎接福晋,在站了一个多时辰后,先是听到院外传来的的骡马声和车轮声,还有很多人的脚步声,然后身边的大嬷嬷喊声:“跪!”

两边的人都齐刷刷的跪下。李薇和武格格好些,膝盖下还有个垫子,剩下的人哪怕是大嬷嬷都没这个待遇。

除了进宫选秀时长跪过外,李薇可没再受过这种罪了,跪下不到一分钟就觉得膝盖刺痛,面上还不能露,只能强忍着。

一直跪了十分钟才听到福晋他们进来的声音。

福晋身后带着宋格格生的小格格,一进来就先让福嬷嬷把大嬷嬷扶起来,道:“有劳嬷嬷了。”

大嬷嬷垂着头说:“主子面前,不敢称辛苦。福晋进屋吧。”

福晋这才让人扶起李薇和武格格,再叫起。

李薇和武格格随着人流一路送福晋到了正院,福晋道:“今天事多又忙乱,你们回去歇着吧,等闲了再找你们来说话。”

李薇和武格格这才终于功成身退。回去的路上,李薇就想着膝盖这下肯定青了。

她们走后,福晋没让宋格格走,道:“你那里恐怕还要忙乱上一阵子,你先让人回去看看收拾的如何,等都安顿好了,你再带着孩子回去。”

四阿哥是跟福晋一起出的宫,书房里的事有苏培盛等人,倒是早就收拾好了。只是出宫建府,怎么着也要庆祝一下。他在书房拟好客人的名单后,就拿回正院跟福晋商量。

虽然早就开始办差,但皇阿哥却不能结交外臣。这次宴请也只是家里人过来坐坐,对四阿哥来说的家里人也就三个族,乌雅氏,佟佳氏,和妻族乌拉那拉氏。四阿哥的意思是,难得出宫了,几个格格处不如也摆上一桌宴,请她们在京的家人过来团聚一下。

宋格格生了他第一个孩子,她的家人是必请的。既然宋格格的家人能来,其他人也不好厚此薄彼,于是干脆都让进来。

福晋点头称是。

四阿哥道:“宋氏的屋子我安排的离你这边近,平日里你多看顾些她和小格格。”他本来就打算把小格格给福晋养,现在这样的安排也是同样的道理。

福晋也多少猜到了四阿哥的意思,说实话,她刚发现时真的有点激动。她知道她不讨四阿哥的喜欢,却没想到他愿意把孩子给她养。

今天能把格格的孩子毫不犹豫的交给她,明天就能让她生自己的孩子。

长久以来已经有些怀疑自己的福晋,再一次确信她选的路并没错。与小格格们争宠是本末倒置,她是福晋,就应该抓住自己最大的优势:身份和地位。太宗、世祖都有极为钟爱的妃子,可她们谁都没能在皇帝的钟爱之下走到最后。

可见,宠爱并不是最重要的。

福晋温柔道:“是,我明白阿哥的意思,会好好照顾宋格格和小格格的。”

四阿哥也很满意,他终于找到了福晋应该在的位置,而不必为她的不驯而发愁了。当晚,四阿哥留在了正院。两人在经过那么长的时间之后,又一次和好了。福嬷嬷高兴的一晚上都没合眼。

分府后,四阿哥不必再去上书房念书。但既然差事还没下来,与其留在府里给皇上一个不上进的印象,不如继续去上书房。而从宫外赶去上书房,路上花费的时间更多。所以第二天早上,四阿哥让人两点就把他喊起来了。

因为李薇的院子与四阿哥的书房只隔了一道墙,当书房那边的膳房开始烧水做早膳,太监们跑来跑去准备四阿哥进宫的东西时,李薇这边也醒了。

她听到声音眯瞪着眼睛爬起来时,还很糊涂:“……什么时辰了?”一边问玉瓶,一边从枕头下摸出怀表,打开一看,才两点?

吃错药啊?要是还在现代,两点她才刚躺下呢。

守夜的玉瓶从地铺上起来,披上衣服出去,赵全保已经过来了。他根本就是住在书房那边的太监房里的,他特地过来送消息。

他道:“四爷要去上书房,那边正准备着。”

玉瓶回来一说,李薇更同情四阿哥了,这搬出宫来好像也没那么轻松啊。住的地方是大了,可起床更早了。

四阿哥从此每天都要早起,福晋终于把府里给收拾好了,腾出手来准备宴会。同样一起出宫建府的三阿哥和五阿哥大概都要办宴会,为了不跟他们撞车,也是为了可以让四阿哥的兄弟们都能来参加,所以还要跟那两个府里商量下时间。

另外,还要给几个府里都打声招呼。四阿哥不能亲身去拜访,她也只能下贴子请人来,但礼数却要做足才行。

福晋亲手写了三份贴子,让人先给佟佳氏送去。佟佳氏一门如今分出来了三枝,从四阿哥那里论,却只有孝懿皇后的娘家了。

石榴拿着贴子出去,不一会儿却又拿着回来了,道:“福晋,路儿说如今出去要拿牌子了。”

福晋这才想起昨天四阿哥让人交给她的一箱签牌。出府只有书房和她这里有牌子,像府里每日的采买,内务府每日送来的新鲜鸡鸭等肉食和蔬菜米面等,都是由书房的人拿着牌子去接的。

后院里的女人平常是不出门的,福晋这里的牌子与其是让她用的,不如说是身份的象征。证明她这个福晋在地位上与四阿哥是平等的。

不管事实如何,在下人们的眼里,她的威信在新府邸就被四阿哥的一道牌子给立起来了。如果发生连福晋要派人出门,还要到书房去要牌子,那她的威信就荡然无存了。

“是我忘了。”福晋道,对葡萄吩咐着:“去拿昨天四爷拿过来的匣子,从里面拿一面有‘出入平安’字样的牌子过来。”

石榴这才让人把贴子送出去了。

等最后吩咐人送贴子去自己娘家时,福晋特意让石榴跟着去,暗地里交待她:“告诉太太,晚两天再来见我。到时我要留饭,让她就不要带其他人过来了,我与太太好久不见,想好好说说话。”

剩下的就是四阿哥说的让格格们的家人也过来聚聚的事了。这回也不必写贴子,她让福嬷嬷叫人去宋氏、李氏和武氏三家传话,让他们三家的女眷准备好,到时府里会有车去接。

一上午只办了这些事,福晋就已经有些累了。她想起过年时就停了很长时间没有抄经,站起来道:“铺纸、磨墨,我抄一会儿经。”

福嬷嬷最怕她抄经,忙拦住道:“福晋这一早上都没去瞧瞧小格格了,不如这会儿去看看吧。”

福晋一听,只得去看小格格。

小格格如今已经过了满月,但看起来还是细胳膊细腿的,细细的脖子支着个大脑袋,每回福晋看到都心惊胆战。她站在一步远的地方倾身看了看小格格,旁边的奶娘跪在下面要说话,被她摆手止住。

等出来后,她训斥奶娘:“小格格正睡着,你在旁边说话不是会吵到她吗?别当她人小就不在意,她再小也是主子。”

奶娘连连磕头,却再也不敢高声,只敢小声请罪。

福晋怕她不当心,一再的警告她:“格格若好,你自然有功劳,我和阿哥都记着你的用心。格格若不好,你一家子都逃不过!再敢不经心,看我饶不饶你!”

奶娘再三求饶,说再也不敢了,福晋才让她起来,问了宋格格今天已经喂过两次,奶娘喂过一次,喝了两次水,尿了也拉了。

奶娘见福晋脸色好转,恭维道:“小格格又乖巧又懂事,不爱闹人呢。”

福晋却叹气,她宁愿这小格格爱闹人,也比现在这样安安静静的生怕她下一刻就没气了好。

☆、第17章

贝勒府的花园修的相当不错。在四阿哥每天两点起晚上七点回,在福晋每天忙于收拢家务和办宴会,李薇开始在贝勒府里观光了。

搬进来时正好是春日草长的季节,各处景致都已成型,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争奇斗艳。

花园位于贝勒府后半,占地颇大。正中央一个大湖,湖水粼粼泛着波浪,湖西侧尽头有一个湖中亭,与岸边有一道小拱桥相联。小亭周围遍植数种荷花,有粉的、白的,有花朵特别大的,也有花瓣重重叠叠的。

水下养着锦鲤,水底铺着鹅卵石,湖水清澈见底。

湖边守着两个健壮的仆妇,一见李薇走近就迎上来,说李薇要是想要荷花,她们那里有杆子可以给她摘,若是喂鱼或是赏湖,还是到湖心亭好些。

“这里没有树遮荫,怕主子晒久了头晕。”一个仆妇道。

李薇想游泳……这水看起来太好了。在李家时她就游过,不过十岁后额娘就不许她游了。在湖心亭坐了一会儿,仆妇送来两碟鱼食,她喂过鱼,抱着几株含苞待放的粉色荷花回去了。

回到小院后,玉瓶找来大花瓶插荷花,仆妇说用水养几天能开,这几株都是快开的。

李薇挑出两株,剪掉下面过长的茎,让玉瓶找来一个素白的无一丝花纹的长颈花瓶,有半人高,把两株荷花一高一矮的插进去,倒入半瓶的清水后,叫来赵全保送到书房去。

赵全保让全福和全贵一起抬着花瓶,跟着他一道送到书房去。

书房里,张德胜一见赵全保过来,就笑眯眯的站起来迎。搬到贝勒府后,李格格的院子跟四阿哥的书房挨的这么近,书房里的人可都看的清清楚楚。

赵全保快走两步打了个千,堆着笑道:“给张哥哥问好。哥哥忙呢?这是我们格格让送来的,您看……”

张德胜早看到了两个小厮抬着的花瓶,瓶中两株飘着清香的荷花花苞还带着湖中的露水。

这李格格邀宠的手段还挺老道的。招数用老了不怕,管用就行。这几日四阿哥早出晚归,忙的脚不沾地,看着是有些没精打采的。这两株花虽看着寡淡了些,但万一能入阿哥的眼呢?

他又何必挡人家的路?

张德胜痛快的把花瓶收下了,也不敢乱摆,就放在一进书房就能看到的一张条案上。四阿哥一回来,一准能看到。

晚上,四阿哥将近八点才到家。他骑着马到门前下来,把马缰扔给门房,大步回到书房,正要叫人打热水来洗漱泡脚,却一眼就看到摆在条案上那个很不协调的素白长颈瓶。

那么大的瓶子,上面还插着高枝大朵的荷花,居然放在那么窄的条案上,让人一看就生出头重脚轻之感。顿时让四阿哥觉得浑身不舒服。

他皱眉指着道:“拿下来。”

张德胜心里一咯噔,立刻使眼色让小太监过去把花瓶抱下来。那边四阿哥进里屋洗漱去了,苏培盛这时也进来了,见张德胜脸色不对,就喊他到外面问问今天是不是有什么事发生?

不等张德胜说,里屋出来一个小太监,小心翼翼的对张德胜道:“张哥哥,四爷叫你问那花瓶的事。”

张德胜苦着一张脸,一进去就跪下,额头紧紧贴着地面。

四阿哥正在小太监的侍候下换了身衣服,见他进来也只是赏了他一道眼风。张德胜立刻竹筒倒豆子般道:“晌午后,李主子那里的赵全保带着人捧来的,说是……”

话没说完,四阿哥挥了下手,他站起来腰也不敢直就后退着出去了。过了会儿,里屋出来个小太监,又抱着那花瓶进去了。让张德胜惊讶的瞪大了眼,他还以为四阿哥这下要生气呢,这就准备赏花了?

里屋,四阿哥坐在榻上,小太监抱着花瓶站在他面前,他打量着花瓶中插着的两株荷花花苞,花是很美,但只是这两株花,连个陪衬都没有,更别提什么主宾了,光秃秃的,白瞎了这么早就结花苞的荷花!

不过,还知道修剪成一高一矮,还算不错。四阿哥抽出一株来,心想要是两株一边齐的送来,他估计就真的……不知说什么好了。

有些东西真的是要靠天分的。李氏嘛,呵呵……

他放下花,轻叹微笑,道:“倒是有一两分野趣。”这可真像是乡下无知妇孺把随手摘的花胡乱插的。

张德胜在外面见花瓶抱进去了,半天没声音。正奇怪呢,四阿哥出来了,一步未停,苏培盛赶紧跟上,张德胜在后面连声催促小太监提着灯笼去追。

从书房出来,顺着小径绕到后面,过两道小门就能看到李格格院子的围墙了。锁在这边,看门的小太监早早的打开了锁,跪在地上迎接。四阿哥从小门进去,苏培盛跟上,却摆手让提灯笼的小太监就等在门这边。

小院里,李薇已经洗漱过也换上睡衣了,正躺在帐中捧着本绣花册子看。马上就要换夏装了,又从宫中到了贝勒府,规矩也不大严了,她就想试试汉家女子的裙子。

现在的旗袍真的太……难看了。从头到脚一直筒不说,旗袍什么时候都是流行颜色艳丽加繁复的刺绣,也算是满汉结合?反正布料很厚,加刺绣更厚,夏天穿真心太累了。

只要不穿出院子,大概穿穿应该没事。李薇小时候在家也穿过,倒是大了以后就只能穿旗袍了,以前还为这个被额娘赏过板子,打的手心都肿了。

她正翻着看呢,四阿哥就无声无息的进来了。

玉瓶她们怎么不通报!在宫里也没这样啊,四阿哥出来后你也内心奔放了?

李薇见他悄没声的进来,干脆自己也不起身,直接跪在床上行了个福礼。他面带笑意——貌似是嘲笑的笑?

她略愣了下,见他拿起摊在枕边的画册,就着灯翻了翻,问她:“你想做来穿?”

考虑到他是满人还是皇阿哥,想起当年额娘赏的那顿竹板子,李薇立刻扯着他的袖子撒娇:“只是在院子里穿穿,我不穿出去。”

谁知他居然没生气,坐下仔细翻看起来,最后折起几张道:“这几件好,回头我给你分过来两个针线嬷嬷,让她们做给你穿。”

轻松过关还赚了两个专业人士来裁新衣,李薇高兴的牙豁子都快露出来了,结果接下来四阿哥嘲笑她插花瓶的手艺了。

“看到你送来的花,都让我奇怪,到底进府的真是个大选的秀女,还是乡下哪条小河边的村姑偷偷溜了进来……”他带着笑抬起她的下巴说。

李薇突然抽风,眨眨眼,拿起帕子掩住半张脸,捏着声音道:“大爷饶命,都是奴家那狠心的爹娘,将我换了二两银子一斗米……”

以为四阿哥必要笑场,可他居然很配合的演下去!

“好可怜的样儿,既然进了府,就乖乖的侍候主子,若是能生下一儿半女,爷就摆酒纳你进门侍候主母。”四阿哥做出浪荡子的样儿来可真不像啊……

不过大爷既然捧场,李薇肯定不能半途而废说不玩了,那这位真·大爷的脸色估计就不好看了。

她侧身拿帕子捂住脸假哭:“呜呜呜……求大爷怜惜,奴家还是清白之身啊……”

四阿哥压上来:“清白?让爷验验。”说着就上手。

李薇扭来扭去推他,脚也轻轻的乱踢,嘴里一直轻呼:“不要啊!来人啊!救命啊!”她玩上瘾了。

等四阿哥解了她的衣服,她还一直推拒挣扎,倒让他越来越激动……这算不算H扮演?

四阿哥一冲进去,一脸满足的还不忘接着往下演:“清白?爷看你早就有了情哥哥!”一边说一边大力往前冲撞。

李薇被他撞的气息不稳,话都说不清还坚持道:“嗯……奴家……奴家的情哥哥叫胤禛!奴家十四就让他骗到野地里得了手……胤禛……胤禛……”

四阿哥伏下身,抬高她的腿最后说了句:“喊吧,这里离得远,不怕人听见。想喊就喊吧。”说完就埋下头只顾自己快活了。

本来李薇的感觉还没起来,但听了他的这句话后倒是迅速来了感觉,双手双脚都缠到他身上,胤禛、胤禛的喊个不停了。这次四阿哥也没再捂她的嘴,真是由着她喊他的名字。

两人在屋里,屋外玉瓶给苏培盛端了碗茶,请他到隔壁的角房去坐一坐。厢房是李格格常去的地方,让个太监进去歇脚自然不太合适。赵全保侍候起大太监来是非常熟练的,给苏培盛打热水泡脚,给他拧烫热的手巾擦脸,最后捏肩。

因为不能用饭,所以只拿了一些点心来请苏培盛先垫垫肚子。

大概是侍候的挺舒服,苏培盛难得多了句话:“小赵子,你是运气好,跟了个好主子。人好,运道也好。好好侍候,日后才有你的好日子过。”他看着赵全保,意味深长的说:“说不定,日后连咱家也要受你的关照呢。”

赵全保跪下麻利的磕了个头:“奴才谢苏爷爷提点!”

苏培盛接下来就一直捧着茶喝,一句话也没有了。过了差不多一个多时辰,里屋叫水,玉瓶出来后就拐到角屋来道:“苏爷爷,阿哥爷歇了。”

苏培盛点头道:“那我也眯一会儿,就在这个屋吧。”

赵全保亲自抱了新被褥来换上,侍候着苏培盛躺下后,他轻轻合上门就守在了门口。玉瓶冲他使了个眼色,他点点头,让她放心。

两个时辰后,到了凌晨两点,赵全保把苏培盛叫起来,外面热水等物都准备好了。苏培盛进去隔着屏风把四阿哥喊起来。

四阿哥只是换上衣服就回了书房,在这里洗漱用早膳后去了上书房。

下午,张德胜带着两个小太监送过来了一个脸盆大小的白瓷盆,里面养着几株小巧的碗莲。还有一张专门用来摆这个碗莲的矮几,一同被摆在西厢临窗的书案旁。

李薇起来后看到,坐在书案前赏了一上午的花,还下笔画了两幅乱七八糟的画——最后揉成团扔了。让四阿哥看到,以他的眼光估计又要嘲笑她了。

玉瓶道:“我就说四爷心里有格格,这样的东西可比真金白银难得的多。”

李薇也是这么想,不过四阿哥给她的东西,不管是头钗布料还是针线嬷嬷,样样都是想着她才送来的。不然逢年过节府里都给东西,她住在府里本来也什么都不会缺的。

托腮望着这盆荷花,李薇越想越陶醉。

这都是四阿哥待她的心啊,她要好好照顾。

她一边柔情万千的感动自己,一边突发奇想让赵全保拿银子看能不能弄几条金鱼来。有水有荷再来两条鱼,那才像个微缩荷花池嘛。

贝勒府里倒是没有花鸟房,但管花园的人那边有锦鲤的小鱼苗,赵全保也没用银子就弄回来了十几条。李薇欢快的全放进瓷盆里,小小的锦鲤鱼苗在碗莲下飞快的窜来游去,看得她不停惊呼。

“它们游的好快!”她在盆边围了一天,拿各种点心掰成碎渣子喂鱼。

等晚上她睡了,玉瓶和玉盏再辛辛苦苦的给瓷盆换水,被她折腾一天水早浑了。如此过了几天,四阿哥忙着宴会的事也没再来,她就只能跟这盆碗莲玩。不死心的画了七八幅荷花了,可画完都没满意的就揉了。

明明看名家画荷花也没多复杂,怎么看怎么好看,她画的怎么总觉得不对?李薇盯着书案上刚完成的一幅,画的时候很满意,画完让她自己评就只能得到‘小学生书画大赛一等奖作品’的评语。

……这东西肯定跟天分有关。

承认自己天分不够以后,李薇没失落,反而安心的把画的不好的画给留下来了。反正就这水准了,画的时候爽就好。

她自娱自乐着,玉瓶和玉盏却发现碗莲有片叶子从边缘开始枯了!

晴天霹雳啊!

这可是四阿哥送来的!

李薇还不晓得,她院子里的五个人却已经悄悄开了好几次碰头会了。关于这盆碗莲,赵全保盯着玉瓶看:“是不是你们照顾的不经心?换水换的勤吗?”

玉瓶急的一头汗,道:“格格每天要赏的,你说我换的勤不勤?”

玉盏做证:“每天换一回。”

玉烟比较乐观:“是不是这花的花期到了?”

赵全保翻了个白眼:“现在才五月,碗莲再小也是荷花啊,园子里的荷花能赏到八九月呢,它也不可能就这么不中用吧?”

五人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赵全保,把枯的那株碗莲小心翼翼的装到一个小碗里,藏在怀里跑去找园子管养荷花的人了。

那人拿过碗莲看了看,很肯定的道:“根坏了。这没得救了,过不了多久必死。”

赵全保几乎给他跪了,根怎么坏了?玉瓶天天换水啊,怎么能必死呢?这简直是在说他们必死嘛!

他拉住这人的手:“您给想想办法!”以他现在的地位这样已经很低声下气了。

那人也无能为力,但看在都是侍候人的下人的份上,给他出了个主意:“反正都长的差不多,你想办法换了不就行了?”

赵全保大喜,赶紧问他:“你这里有没有?”

那人摇头:“我这里都是大荷花,你这个要到专门卖盆景的店里去买。”

赵全保回去后报告给大家这个坏消息,一屋子人全都灰了脸。

“万不得已,只能去找同样的换了。”赵全保道。

玉瓶在宫里时曾跟着李薇去给福晋请过安,道:“在宫里时倒是见过福晋的院子里,有这种碗莲。养在太平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