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屋里的人都出去,脱下袜子看着自己的双脚,十根小小的脚趾已经渐渐有些展开。她想起那晚跟二格格一起睡,洗过脚后她的脚比她大一圈,脚是平的,脚趾也是伸展的。

想到这里,她突然把袜子穿上,用榻上的锦被将一双脚严严包住,不露出一点缝隙。

外面,她的贴身丫头喊她:“格格?二格格来找您玩。”

大格格惊觉她满脸是泪,胡乱抹了好几把,扬声道:“我这边……还有点事,请二妹妹先去三妹妹那边,我一会儿就过去!”

二格格在门外听到,对大格格的丫头说:“你留在这里侍候大姐姐吧。”她想大格格可能正在方便,所以没办法马上出来。

大格格的丫头微笑着送走二格格就赶紧回来,担心的站在门口问:“格格,奴婢进去侍候您吧?您没事吧?”说着推推门,“奴婢进来了。”

她试探的推门而入,就见榻上锦被是乱的,大格格正坐在梳妆台前。她走过去,看到大格格脸上有泪痕,也不揭破,道:“格格脸上的粉该补了,奴婢侍候您洗个脸,再重新扑粉吧?”

大格格怕丫头发现,以为她不知道,就胡乱点点头。

重新洗脸净面上粉后,大格格就一点都看不出来是哭过了。丫头又侍候着她换了身衣服,道:“格格别慌,万事都有奴婢呢。这会儿不就好好的了?二格格和三格格都正等着您呢。”

大格格也镇定下来了,笑道:“我这就去。”

三格格的屋里,她正缠着二格格问:“好姐姐,你就告诉我吧?什么好事?”

大格格刚好进来,见此道:“你们两个在闹什么呢?”

二格格见人到齐了,就说要亲手给四爷抱粽子的事,“就当是咱们给阿玛尽孝心了。”

大格格拍手道:“可不是?咱们这就干。”

二格格说:“大姐姐还是先去跟福晋说一声,别提我,就说是你的主意。”

大格格闻言站起正要走,听到后面想了想说:“都是一家姐妹,何必分你我?就说这个主意是咱们三人一起想出来的。”

二格格与三格格对视一眼,齐道:“都听大姐姐的。”

报给福晋,福晋自然赞好。让人给他们准备齐了东西,专门腾了个花厅出来。

大格格包得又快又好,还能抽出空来指导三格格,二格格是熟手,就是包出来的跟三格格差不多。最后包完一计数,反倒是大格格最少。

二格格奇道:“大姐包得最快,怎么最少?”

大格格道:“不奇怪,包不好的我全拆了重包的。”

桌上三行粽子,确实是大格格包的全都大小一致,形状完美。

三格格见了,非要把自己的也拆了重包,二格格劝她:“有我呢,咱俩一样。煮了送给阿玛,保准他分不出是谁的。有我陪你丢脸怕什么啊?”

三格格人虽小,志气却高,道:“这样的怎么有脸送给阿玛?”

她非要拆了重包,二格格见只剩下自己一个包的歪瓜劣枣的,只好一同坐下重新包。大格格就坐下陪她们一起。

包完天都黑了,福晋直接留二格格用完膳再回东小院。

东小院里,四爷回来不见二格格,奇怪的问:“她去哪儿了?”

李薇想给四爷一个惊喜,女儿们的孝心嘛,道:“秘密,不告诉你。”

四爷看这样知道没事,就没继续追问。等膳桌撤下去,玉瓶进来报信说:“二格格回来了。”

李薇赶紧去迎,二格格累得胳膊酸痛,脖子低太久也有些痛,一见她就叫苦:“额娘,好累哦。”

“包了多少个啊?这东西又不能久放,你们也太实诚了。”李薇也不叫她再去见四爷了,直接回屋休息去。

她回屋后,四爷正等着二格格进来,见只有她一个,问:“额尔赫人呢?”

这时再保密也不合适了,李薇笑道:“她们三个孩子想替你包几个粽子,刚回来有些累,我就不让她过来了。”

四爷听了心里很受用,嘴里却道:“这种事哪能让她们做?吩咐膳房就行了。”

第二天一早就迫不及待的让膳房把昨天二格格等人包的粽子煮来吃,连吃了好几个,还让苏培盛在午膳盒子里放上。

四爷道:“可别忘了。”

苏培盛笑得花一样说:“奴才就是忘了什么也不敢忘了主子的吩咐。”

东小院里,二格格对李薇抱怨:“全都埋头包粽子,一点也不好玩。包不好还要重包,我都不好先回来。”

李薇心疼的给她的手上药,有几处被粽叶划伤了,道:“你傻啊,说我在这里等你不就行了?”再说大格格和三格格是四爷的骨肉,在她眼里更像是二格格的同学,邻居家的孩子那种。她是怎么也不可能视如已出的,见二格格受累又受罪,早后悔的没边了。

包什么粽子?早知道就让她在东小院包!再不玩什么姐妹情深呢!

二格格哭丧着脸:“我忘了嘛!”

85、新年...

立冬前,京里就下了好大的雪。

底下人来问庄嬷嬷,这过年的饭怎么吃?

庄嬷嬷坐在屋里烤着火,道:“去年怎么吃,今年就怎么吃呗。这还能吃出个花儿来?”

来人是内院膳房的总管嬷嬷,筒着手笑道:“过年府里的大小主子都要进宫去吃御膳呢,咱们下人倒好说,炖两大锅白菜粉条猪肉就成,可不是还剩下那四位主子呢吗?”

总管嬷嬷坐在炉子边,抓了把花生放手心里一搓,吹去红皮一个个往嘴里扔,道:“还跟去年似的,一院院的送菜,要弄四个席面不说,她们用得也不多,几乎最后都倒了。”

庄嬷嬷笑骂道:“你个老货别在我这里哭穷!不就是嫌麻烦嘛!倒的再多也不是你家的东西,你可惜个屁啊!”

总管嬷嬷嘿嘿笑,叹道:“也是这么回事。我也是替她们难受,过年聚在一块吃不是更好?剩得自己一个孤零零的。”

庄嬷嬷拿瓜子皮扔她,骂道:“滚!你这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呢!嫌她们孤零零的,你还打算保媒拉纤啊?”

两人商定后,正月一那天庄嬷嬷就在后院圈了个门前开阔,能看到焰火的轩室,在里面点上火盆取暖,让府里的四个格格都到这里来过年。

武格格披上今年新得的斗篷,抱着手炉,推开门就是鹅毛般的大雪,侍候她的丫头玉露一边跺脚筒手撑开伞,一边骂:“那群老货就会折腾人!非要人去轩室吃,那边连个炕都没有,还不把人给冻死了?”

从暖烘烘的屋里出来人都要打个抖,武格格哆嗦了下,拉起帽子半掩住嘴,小声道:“快别说了,回头再喝一肚子冷风去。”

两人步履匆匆,顶着风雪往轩室赶。

路过花园,到处都是一片白,天阴沉沉的,好几天都没见太阳了。府里的人仿佛都跟着主子们进宫去了似的,竟然显得像个空府。

武格格站住脚,玉露道:“格格?”两人抬头一看,前面也过来了主仆二人。走近才看清彼此,对面的耿氏略微一福,道:“没想到能在这里碰上姐姐。”

武氏也回了一福,道:“快走吧,这雪真大啊。”

两人到了轩室,屋里点了好几枝大蜡烛,照得灯火通明。嬷嬷们事先用火盆烘过屋子,进去后就是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武氏松了一口气,解下斗篷道:“比屋里还暖和呢。”

轩室中央是个大圆桌,桌前摆着四把椅子。桌子中央有个洞,架着个火锅炉子,炉子烧得正旺,桌子上摆着白菜冻豆腐粉条牛羊肉等。

武氏笑道:“这可比在屋里吃的好,大冬天就该吃锅子。”

耿氏附和道:“可不是嘛。”

两人没有入座,还要等宋氏和汪氏过来。过了约有一盏茶的功夫,汪氏先到了。她一进来,武氏就是一怔,只见汪氏比半年前又胖了两圈,脸上还起了好些红疙瘩。

汪氏对两人见过礼,坐下道:“我的脸又痒了,上回说用金盏花泡水来涂,好了几天又不行了。”

耿氏只管安慰她:“慢慢就好了。”

武氏只看了她一眼就笑了笑,汪氏道:“让武姐姐见笑了。”

武氏淡淡道:“哪里,都是一家姐妹。”

汪氏呵呵干笑,扭头就撇了下嘴。不就是嫌她刚进府时去巴结李侧福晋了吗?不说侧福晋没理她,这事跟武氏也挨不着啊。从那以后见她就得不着一个好脸,叫声姐姐还真当自己是姐姐了?现在大家都坐一起,谁也不比谁高一分。

又过了一会儿,宋氏才姗姗来迟。她一进来,三人都起身迎接,齐齐福身道:“宋姐姐。”

宋氏瘦得多了,穿着冬天的棉袍裹着斗篷还是身形窈窕得很。她轻声道:“妹妹们不必多礼,是我来迟了。快入座吧。”

三人恭敬的退开,宋氏自然是上座,往下坐在左边的是武氏,再次是耿氏,末座的是汪氏。

见她们坐上来,轩里侍候的嬷嬷就端上一个黄铜大汤锅放在炉子上,乳白的汤很快滚了。侍膳的丫头们上前来,几人想吃哪种菜就指一指,丫头们自会给她们涮好挟上来。

宋氏只在开始时吃了几筷子,武氏吃到一半就拿着烫好的桂花酒慢慢喝,耿氏照顾着汪氏,时不时的帮她倒杯酒,掖下袖子等等。只有汪氏,从头到尾据案大嚼。

武氏靠在椅上,举着酒杯笑道:“瞧汪妹妹这快活的样子,我可记得她前一段还说要少吃些呢。”

汪氏吃得正开心,听了就不快的放下筷子。武氏只是一笑就继续喝自己的酒,不理她了。

武氏比汪氏先进府,汪氏也不敢反驳,赌气的坐到一旁生闷气。耿氏安慰她道:“何必为了这种小事气坏自己?”说着压低声音,“她毕竟是姐姐。”说着扯扯她的袖子,对着武氏那边使了个眼色。

汪氏只好不情不愿的回来,想了想,倒了一杯酒去敬武氏,谁知武氏之前一直喝得好好的,她这一敬反而放下酒杯道:“我有酒了,可不敢再喝。只好辜负妹妹的好意了。”

这样活生生的打脸,气得汪氏把酒杯往下一掼就要恼,被耿氏连哄带骗的拉出去,“我也醉了,出去醒醒,妹妹陪我走一趟吧。”

等她们两个出去,宋氏方开口对武氏道:“你又何必?大过年的好日子闹气干什么?她们还小呢,你是当姐姐的,让让妹妹也显得你宽大。”

武氏对宋氏撒娇道:“姐姐只护着几个小的?怎么不见她打我脸的时候出来说说她呢?”

宋氏不语,半晌才叹道:“她当时是刚来,稀里糊涂的不懂事。再说,侧福晋不也没理她吗?你这气的实在是没理由。”

武氏笑道:“那我可不管。反正我就是气她了。”

宋氏本来也只是随便说一句,此时道:“好,好,好。随你,随你。”

等耿氏和汪氏散步散得脸都冻青了回来,武氏瞟了一眼不理她们,宋氏只管高座。耿氏先笑道:“外面景色好得很,雪厚的像棉被了。”

说完也不在意武氏和宋氏都没接话,拉着汪氏坐下,先盛了一碗火锅汤给她,道:“快喝了,暖一暖身上。”

汪氏感激得不得了,低头喝汤。

武氏见这一幕,突然冷笑一声,刺激的汪氏立刻抬头看她,却只敢看一眼又把头低下,捧着碗细细喝汤,死活不再抬头。

倒是耿氏对武氏微微一笑,随后自顾自的吃菜。

戍时了,外面烟花爆响,嬷嬷进来说:“格格们,外面放烟花了,出去赏赏吧。”

四人纷纷起身披上斗篷戴好帽子,慢慢踱到屋外,漆黑的天空中爆出一丛丛绚丽的烟花。

宋氏喃喃道:“又是一年了。”

永和宫里,一殿的人也正在看烟花。

打头的是德妃,左近是成嫔。成嫔近年一直依附在永和宫下,过年时她就放了宫里的人大假,自己不叫膳,到永和宫来随着德妃一起用。

德妃左右是四福晋、十三福晋和十四福晋,成嫔身边是七福晋侍候。

一群小的也在。德妃手里牵着弘晖,四福晋牵着大格格。弘昐被二格格牵着,另一边是三格格。三阿哥被奶娘抱在怀里。

李薇身为侧福晋自然是跟在福晋身后,跟她的孩子竟然像隔着天堑般,看似近在咫尺,实则远如天涯。

她不由庆幸,幸好孩子生得多。不然弘昐没人牵多可怜?

至于福晋牵大格格不牵弘昐,她倒是能理解。因为今年德妃问起大格格的婚事了。当时孩子们都在侧殿,屋里只有大人在。

除了大格格,还有七贝勒家的大格格年龄也差不多到了。德妃听说皇上有意为直郡王家的大格格选婿,自然想到自己儿子家的大格格。

十四阿哥成亲时候短,现在还没好消息。

她说的时候,成嫔也提起七贝勒家的大格格,两位娘娘问起,小辈们自然要重视。福晋当时就把大格格叫到身边坐下,还道:“我们府上的二格格只跟大格格差一岁。”

德妃倒是没注意过这个,见此就叫二格格上前见礼,打量她仿佛比大格格还要高些,只是一脸稚气,疼爱的摸了下她的小脸蛋说:“是个好孩子。”问她平时在家里都做什么,二格格就说写大字,拉弓,抽陀螺。

德妃就笑了,说:“真是个孩子。”转头对福晋道,“也是你养得好。”

福晋起身谢恩,李薇跟着站起来。

德妃才看到她,在心里一对就知道这是四儿子府上的侧福晋,温言道:“你是个有功的,好好侍候贝勒和福晋。”

李薇跪下叩谢德妃训导。

不等烟花放完,德妃就催他们先出宫。

道:“天冷,我就不多留你们了。你们先到宫门口等着,老四他们也快该出来了。”

一群人再跪谢,然后一通忙乱的换上外面的斗篷戴上帽子。

永和宫的小太监准备好了油纸伞和灯笼。出了永和宫,李薇一把抱起弘昐,福晋也让人抱起三格格,先把小的们都裹严实了,然后一行人再快步往宫门去。

宫里坐轿要有品级的才行,可惜他们这一群还没混到坐轿的份上,只能靠两条腿赶到宫门处。

顶风冒雪时,小太监们撑得伞也遮不住多少雪花,李薇紧紧闭住嘴,连呼吸都只敢浅浅的吸气,不然就吸一肚子冰冷的空气。

她按住弘昐的头嘱咐道:“把脸埋到额娘脖子里,别露出来。”

弘昐点点头,搂住她的脖子。

赶到宫门处上了车,李薇的靴子已经湿透了,幸好车里早备好了小炉子,她脱下靴子,再摸摸弘昐身上有没有湿透的地方。三阿哥被奶娘护得好好的,解开外面的斗篷一点没让雪沾上他。

二格格先看了看三阿哥才顾得上自己,李薇急道:“别管他了,先看看你自己,脖子那里进雪没有?”

玉瓶上前替二格格把被雪浸湿的头发抿干,再拿一条貉子毛的披肩给她围上。

车里备好了有热腾腾的羊汤,一直放在炉子上还是烫的。玉瓶给他们一人倒了一碗,车上本来准备的是奶茶一类,让李薇给换成了羊肉汤。

弘昐边吹边喝,道:“可饿死我了!东西一点都不好吃!”

玉瓶从砂锅底捞了些羊肉分在各人碗里,弘昐吃得更香了,玉瓶拿出芝麻咸酥饼说:“可惜这个有些凉了。”

弘昐拿过一个一口就咬下去一半,含糊道:“正好!”

二格格给三阿哥的碗掰了些饼泡着,让他慢慢吃,李薇掰了一个饼泡到她碗里,道:“你也快吃。”

二格格答应着,先喝了一口汤,叹气道:“多少年了,我就是吃不惯宫里的饭。”

弘昐连三赶四吞下去半碗,舒了口气道:“我听大哥说了,宫里的饭菜怕走味变凉,多数都是提前做好的。今天我看桌上几乎八成都是蒸碗,不知道蒸了多久热了几次,谁吃得下啊。”

李薇在宫里住过两年,知道像这种新年大宴,厨子大多数都会被抽调到前面去,后宫里好点的主子,像永和宫还能吃上些差不多的,不受宠妃嫔连个热的都吃不上。

就算这样,为了忙前面的大宴,永和宫今晚的菜多数都是提前一天准备好的,到点蒸热了送来。所以不管是什么菜,都吸饱了水气,就算看着不错,挟一筷子送到嘴里也没一点滋味。

等了两刻有余,四爷终于出来了。

李薇等人坐在车里也能听到车轿前的下人侍卫热闹起来的动静,弘昐都直起身说:“肯定是阿玛出来了!”

这会儿高兴就是高兴终于能回家了。

四爷喝的脸泛红,被风雪一吹更显得红通通的。他快步走到骡车前,先看福晋,问过福晋并弘晖和两个格格都无事,再到李薇这边来。

没走近就看到车窗处帘子掀开一条缝,走近就看到素素探着半张脸正冲他笑。

他加紧几步过来,道:“这么冷的天,小心着凉!快把帘子拉起来。”话音未落就闻到车里浓浓的羊肉汤味,香气浓得让他也忍不住咽口水。

他也放心了,还有心想吃想喝,看来是没事,笑道:“真是个会享受的。”

李薇赶紧对玉瓶说:“给爷也倒一碗。”

玉瓶倒了一碗探身出去递给四爷。他接过来两口灌下去,浑身的暖起来了。

远处,三爷正要上车闻见味儿了,喊他:“老四!吃什么好东西呢?”

四爷赶紧把碗塞回车里,一抹嘴回身道:“没呢,三哥搞错了。”然后一拍骡车,车夫一抖缰绳,骡马慢腾腾起步。

三爷让车拐到这边来,虚点着四爷道:“好你个老四!”

四爷这时的脸红也不知是喝酒喝的还是被三爷说的,拱拱手,上马道了句别就跑了。

86、野心...

府里,刘太监早早的就让大家都吃过饭,然后就把所有人都搓起来搬柴烧水。

“快!快!快!一会儿主子们都回来了!”刘太监喊道。

膳房里所有的大灶全部烧起来,小太监们一桶桶把水缸里的水倒进大锅里,底下烧火太监慢慢往里添柴。刘太监挨个看,嘱咐道:“悠着点劲,慢慢烧,烧太猛费柴火。”

他进府后才认的干儿子小路子笑眯眯的跟在后面,道:“爹,您就放心吧。有您在这儿看着,咱们万事不愁!”

一灶房的太监都笑起来,纷纷拍起刘太监的马屁来。

刘太监被拍得浑身舒泰,轻轻一脚把小路子踹远,骂道:“扯他娘的蛋!揉面去!饧了有四个时辰了,够了。”

上回,李薇不小心说了个拉面,虽然后面改了口,但玉瓶听到就学给了赵全保,她道:“主子难得想吃个什么,这个拉面虽然不知道是哪里的面,但咱们主子都是如今的位份了,吃个面也不算什么。”

赵全保笑眯眯的道:“那依玉瓶姑娘的意思是……”

玉瓶白了他一眼,道:“你找刘宝泉想想办法呗。”

赵全保装模作样的叹气:“上回刚撅了人家的面子,这咱们再贴上去可丢份了啊。”

玉瓶虎了脸骂道:“滚你的蛋去!要不是看……”她深吸口气,压低声音道,“要不是看……在主子的份上,我何苦过来看你的脸色?”

上回她发现赵全保收刘宝泉的银子,就警告了他。可后来她仔细想想,多个人多条路。主子现在一路向上走,谁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别人帮把手呢?再者说,靠着主子吃饭的人越多,帮主子的人就越多。因为帮主子就是帮他们自己。

这世道上,谁能真正独善其身?

赵全保拿主子的事卖好是让人恶心,可反过来想,他在前院混得人头越熟,主子得宜就越多。她倒是能管住他谁都不叫卖,可关系都是处出来的。没点好处,谁乐意天天待人好呢?

赵全保也是见好就收,对着玉瓶作揖道:“我的好姐姐,你可算是明白了。”他凑近玉瓶,低声道:“刘宝泉想侍候主子,那也是他的孝心。不然怎么不见他往正院巴结去?咱们都是宫里出来的,什么样的主子值得巴结,这些老油子最是门儿清。”

他顿了一下,声音更低了,玉瓶几乎听不到。

“我也不怕跟你说实话……当年在阿哥所里,我也是看到刘爷爷总是照顾主子,才起了投效的心的。”他说着冲玉瓶笑,“姐姐你当初是不知道吧?阿哥所里多少格格?刘爷爷可是回回都托着咱们主子的。”

玉瓶怔住了,仔细回忆,她竟然想不到是从什么时候起,她去膳房提膳总能碰上刘太监了。跟着她恍然大悟道:“哦!你……!”说着咬牙在赵全保身上打了几下。

赵全保一脸皮笑的闪开,道:“轻些!轻些!我的好姐姐,这事是你自己没看穿,我告诉你了,你怎么还怨我呢?”

玉瓶想起竟有些后怕,深吸一口气,道:“他图什么啊?”当时主子在阿哥所里可真不起眼。

赵全保悄悄白了她一眼,宫女和太监是两条路,宫女看不穿的,他们太监可是看得门清。大约是宫女们可出宫,可攀上贵人做人上人。而他们太监,从切了子孙根进宫的那天起就没第二条路可走。

只能一门心思的琢磨主子。琢磨来琢磨去,怕是比主子都了解主子了。

他也不肯多说,含糊道:“谁知道呢?或许只是想结个善缘,或许是那会儿就想着跟咱们贝勒爷开府出来?这都不好说。”

究其深意,不过是直面巴结主子不好上手,绕个弯巴结主子反而能有奇效。

刘宝泉要是一开始就盯着阿哥们巴结,进府后也一门心思的巴结四爷,等着踩他的人那能堆成山,光是苏培盛就能咬死他。

可他盯着他们主子巴结,既能让四爷看见他的用心好处,又不会碍了人的眼。

这才叫高明呐。

要不是不合适,赵全保都有心认刘宝泉当干爹了,他能教他一两分,他这辈子都受用不尽。现在只好站人家身边偷师。

玉瓶发现后,他跟刘太监也没断了交情,反而借着这个机会,他更贴了上去。现在玉瓶开了口,赵全保可不更得意了?

他辞别玉瓶,立马拐到前院膳房找刘太监。两人一见,常有知已之感。刘太监听赵全保说完,乐得一蹦三尺高,转身就对赵全保大谢不已。

“好弟弟,多亏你想着哥哥!”刘太监感动的直抹眼泪。

赵全保也眼圈泛红:“也是您一直照顾小的……小的一见到您就想起亲爹来……”

门外前来送茶的小路子捂住嘴把笑憋回去。爷俩岔着辈了啊!见这二人一时半刻也想不起要茶,小路子一手稳住茶壶茶杯,蹑手蹑脚的溜走了。

屋里这对亲哥俩还是亲爷俩感动完,各自坐下。刘太监再要给银子,赵全保就义正言辞的拒绝了。

得,这位现在不图银子了。

刘太监遗憾的感叹,不图银子的一般更难打发。

他道:“这拉面我倒是知道,山西人家家都吃这个。做出来不难,就是不知主子爱个什么口味的?”

赵全保心里骂他装傻,笑道:“咱们主子的口味,您老不是门儿清吗?”

刘太监得意的一笑。那是,论吃的没人能比他更在行了。特别是在侍候主子上,主子们都未必知道自己的口味,他就是能做出他们喜欢的味儿来!

今晚,他就打算做这拉面了。特意选的牛骨炖的清汤,上面一点油星没有,配料也只有大把的葱花、香菜、胡椒粉和牛油辣椒,再盖上几片卤好的嫩牛肉就行。

前脚,四爷他们进门,苏培盛就过来喊:“热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