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年后二月就要南巡,又是点名太子和十三伴驾。

十三是因为这个……害怕?不,是恐惧。

十四还睡着没醒,四爷也不等了,交待人照顾好他,转头去了东小院看四阿哥。

东小院里,四阿哥住到了以前三阿哥住的东侧间。东西都是三阿哥用过的,他还问弟弟用他的旧东西会不会生气?

李薇搂着他道:“旧东西才好呢,软呼。你穿过的衣服给弟弟,你摸摸看多软啊。”

四爷进来看到母子三人,悄悄过来先探头看看睡着的四阿哥,再拍拍三阿哥问他中午吃了什么。

今天满月来得人多,四爷怕照顾不到几个小的,前面只叫了弘晖和弘昐陪着来访的侄子们,二格格被素素留下招待女眷,四阿哥有奶娘嬷嬷围着,而且今天他是主角。

只有三阿哥没人管,自己一个人吃的饭。

李薇也觉得对不起这个儿子,送走客人回来后,叫二格格去歇息,她就抱着三儿子来看四儿子了。

说起来,三阿哥这个年纪在现代还是家里的小太阳呢,还不到上小学的年纪,正是全家都围着他转的时候。可在这里,上有姐姐和哥哥,下面有弟弟,在中间的三阿哥就成小可怜了。

李薇脑补半天后,下定决心要好好呵护三阿哥幼小的心灵,四爷没来之前愿望许了一大车,包括把百福给他玩。

结果三阿哥得了额娘的保证后又不好意思了,说:“我也可以跟二哥一起玩的。”

宝贝你太懂事了!李薇在他的额头上响亮的亲了一口,坚定的说这几天百福归他,晚上甚至可以抱着百福睡觉。

三阿哥喜滋滋的,见着四爷还显摆。

四爷摸着他的小脑袋道:“你喜欢百福,要好好对待它哦,百福年纪大了,它要是不想玩,想躺在哪里,趴在哪里休息,你也不要去打扰它,要体贴它好不好?”

三阿哥答应四爷会好好照顾百福。

叫人把三阿哥带下去后,李薇和四爷回到正屋。

堂屋里还摆着今天收的各种礼物,玉瓶带着人正在登记造册。

李薇叫人拿来一个匣子,拿进里屋打开给四爷看,里面是九朵小孩巴掌大的金花。花瓣纸一样的薄,轻轻呵口气花瓣都颤。

四爷拿起一朵在她头上比一比道:“好东西,谁送的?”

李薇避过他的手,笑道:“你肯定想不到,是直郡王送来的。”直郡王福晋身体不好,今天没来,只叫直郡王带了礼物。

这金花不是京里的手艺,看着像是南边金匠做的,而且还不是一般匠人。

四爷叹了口气,放下金花道:“收起来吧,以后留给二格格。”

“我看出来是给二格格的,只是奇怪怎么直郡王家的大格格今天没来。”她把匣子放到一边道,“额尔赫还想跟她说说话呢。”

四爷半天没说话,良久叹道:“大哥今天也喝醉了。”

李薇想到一件事,倒抽一口冷气捂住嘴。

四爷见她想到了,点头道:“皇上已经定了,直郡王家的大格格下降科尔沁台吉多尔济色棱,年前年后下旨,办喜事要到明年或后年了。”

果然是这样。

李薇叹了两声,就开始担心二格格,看着他道:“爷,那咱们家的孩子怎么办?”

四爷也是担心,咬牙道:“今年……就叫宜尔哈和额尔赫都报病,就说天冷冻着了。”

第二天,李薇就要二格格‘着凉发烧’。

另一边的大格格,四爷没吩咐福晋,而是悄悄嘱咐了大嬷嬷。第三天,大格格也‘病’了。

福晋一开始被大格格病了吓了一跳,后来知道是虚惊一场才放下心。跟着,她想起也生病了的二格格,问庄嬷嬷:“你说,额尔赫是真病还是……”

庄嬷嬷摇头道:“这个……奴婢看不出来。二格格病在大格格之前,白大夫也是叫进去看过开了药的。说不定就是因为二格格病了,主子爷才想起叫大格格也病一病?”

福晋拿不准,但东小院也实在是伸不进去手,只好当就是这么一回事吧。

庄嬷嬷见福晋神色沉郁,劝道:“主子别担心了,依奴婢看东小院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次四阿哥满月,永和宫不也是平平吗?东西给的也不见多好多重。”

福晋听了放松了点。

庄嬷嬷继续道:“再说,这次办满月,大阿哥和二阿哥一起出去,奴婢瞧着还是咱们大阿哥招人喜欢,不说跟各府的小阿哥都熟,就连毓庆宫来的两位阿哥也只跟咱们大阿哥好。二阿哥转来转去,只跟几个奴才秧子打招呼,别提多没面子了。”

福晋更放松了,也是。是她想多了。

见庄嬷嬷说上了瘾,清了清喉咙提醒她道:“好了,都是府里的阿哥,不必非要分个上下高低的。”

庄嬷嬷赶紧闭上嘴,转道:“主子,奴婢给您换碗茶。”

见庄嬷嬷出去,福晋往靠枕上一歪,长长的舒了口气。上次在永和宫里,七福晋虽然刺了她一下,却也给她提了个醒。

就算她现在又生一个又怎么样呢?养大还要好几年。弘晖如今正是要紧的时候,她还是多把心神放在他身上更好。

114、江南...

直郡王府。

大格格已经定了要远嫁科尔沁。自从家里有了准信后,为这个直郡王福晋本来就不好的身体又病了,直郡王当着外人的面还笑得出来,回家后就闷在书房里。然后就是不停的给大格格东西,今天想起来库里有件屏风好,扛到大格格屋里,明天想起来大格格喜欢菊花,叫人去各处采买名种菊花,全都搬到大格格的院子里。

除了父母以外,二格格也天天在大格格屋里哭。

因为直郡王与福晋说大格格远嫁的事时,道:“皇阿玛说了,老二的人家就在京里挑,由着咱们选人。”

直王福晋靠在床头,脸色是久病的腊黄,一眼望去竟像是比直郡王老了十岁不止。

她强撑着笑道:“这都是皇阿玛的恩典。我想着,老大的婚事,皇阿玛也是千挑万选的。一准错不了。”

直郡王见妻子一脸病容还要撑着高兴,实在不忍心看,找个借口躲出去了。可他也不忍走远,出了门拐到窗户边,透过窗纱见福晋见他走了,脸上的笑才慢慢垮下来,眼神木呆呆的看着远处,一眨不眨的掉下泪来。

他的心都叫福晋哭碎了,扭头躲进书房,好几天不敢回后院。怕福晋伤心之下身体再不好,一天问好几次,福晋如何了?福晋吃了吗?福晋这时在干嘛呢?

大格格感念父母的爱女之心,她又是直郡王的第一个孩子,生就一股勇武之心。她安慰妹妹,道:“你就别哭了,回头再让额娘伤心。我嫁得远,下面的弟弟妹妹可就要靠你了。”

她握着妹妹手,担心的道:“其实我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咱们额娘的身体……”

直郡王福晋病了也有两三年了,别的没有,就是一个体虚气弱。吹点小风就咳嗽,稍稍累一点就卧床不起。太医看过后,说连补药都不能常用。

道直郡王福晋只能徐徐修养。

连补都不敢补,可见这身体破成什么样了。

大格格想到额娘,再看看还面露稚气的妹妹,眼圈真要红了,她哽咽道:“你答应我,等我走了,你要好好替我孝顺额娘,照顾弟弟妹妹们。”

直王府的大格格劝走妹妹,一抹泪装成没事人一样,还跟以前似的四处呼朋引伴出去玩乐。直郡王和福晋只恐她玩得不开心,要什么给什么。

大格格下贴子请人,直郡王交待长使务必将人请到,一切都以格格开心为要。

谁知长使去哪家都能轻松把人请来,偏在四贝勒府碰了壁。

回到府里,他去向直郡王回报。郡王不乐道:“老四家的二格格就这么难请?”

长使道:“瞧着倒不是托辞,奴才打听了,四贝勒府上的大格格和二格格一起病了。”

直郡王慢慢道:“一起病了?”

长使点头道:“正是。听说是二格格在她小兄弟满月那天累着了,第二天就有些起烧,后面就断断续续的一直没好全呼。刚能起身了,天一凉又躺下了。他们府上的大格格是跟二格格前后脚病的,也是着凉。”

直郡王没办法了,就算他猜是有鬼,也不能冲进四爷的府里看人家的女儿是真病还是假病。只好再去跟大格格说:“你四叔家的两个女孩都不大好,出不了门,阿玛带你们去打猎好不好?咱们去景山,正是秋天猎物最多的时候,咱们打几条狐狸回来给你额娘和妹妹们做围脖!”

他出尽百宝只为了让女儿开心,大格格不肯扫阿玛的兴致,点头道:“都听阿玛的,我都好久没打猎了。”

直郡王乐道:“你高兴咱们就多去些日子,带上帐篷!”

出去前,直郡王特意进了趟宫。

康熙一直觉得对不起这个大儿子,听说他要带大格格去打猎,道:“行啊,好好去,要什么上内务府支去。带孩子好好玩玩。”

直郡王想给大格格撑腰,请旨想封了景山西侧,不许外人进去打扰了他们的玩乐。

康熙知道直郡王这是想向科尔沁那边表示大格格身份贵重,答应道:“就依你。”

直郡王领了圣旨,直接找上步军统领衙门把景山西侧半拉山都给封了,他们在里面玩几日,这山就封几日。

这么大的手笔,京中哗然。

可皇上宠儿子,谁敢吱一声?

倒是直郡王的几个兄弟心里难免嘀咕。

九爷就对八爷道:“瞧咱们大哥,多大的手笔啊。就为他们家一格格要打猎就封了景山,啧啧!”

两人就在九爷府里的花园中吃酒,一侧有两个弹唱的正和着丝竹唱着昆曲《望江南》。

八爷说了句公道话:“这也是大哥心疼女儿,说是趁着过年的好日子下旨。”

九爷冷笑道:“就显着他家有女儿是吗?我就把话撂在这里,咱们兄弟家的女儿哪个都跑不掉!皇阿玛往外嫁的多了,就他心疼,咱们都不心疼?谁生的谁心疼!”说着恨恨的喝了一杯酒,对着唱曲的骂道:“唱的什么乱七八糟的?给爷滚!!”说着把手里的酒杯摔过去。

等唱曲的都下去,院子里就清静多了。

九爷打了个酒嗝,满面酒色,眼里却含着泪,粗声道:“他嫁个大的就能把小的留家里,我能吗?他能为大格格封景山,我能吗?回头我的闺女嫁出去,我这个当阿玛的能为她挣什么脸面?”

八爷见他越说越多,喝道:“老九,你喝多了。”

九爷说的手都在颤,咬住嘴不说拼命吃菜,一会儿就把两边腮帮子都吃得鼓起来了。

两人闷头坐着喝酒吃菜,不一会儿两人就都塞饱了,席上的菜难得吃空了八、九成。八爷也不多留,吃完就告辞。九爷无心留客,送到门口就完。

另一边,四爷对直郡王封景山的事并不怎么在意,有本事别让女儿嫁啊,嫁出去了再来给她拼命壮声势,不过是图个心里好受罢了。

戴铎身在江南,听说是租了个小院每日出门会友。他在四爷府里也是得了几年好处的,来往南北两地办货也落了不少银子。他每月都要送几封信过来,上一封说是打算在城外买几亩地做个地主,信里还赋诗一首言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四爷心道,这是安心要当闲人了?他就在江南做个田舍翁也不错。

这个月的信倒是有趣多了,信里说戴铎花了不到六百两银子就占了二十亩地,虽然不算多,可江南乡下的地也是很贵的,近郊处的地几乎都被江南各大家把持着。二十亩看着是不知道从哪位大人手里漏出来的,没留在自家人手里,反倒被戴铎一个外人买到手里?

四爷拿着信细想,有一个可能:皇上年后要南巡,大概是要办江南某些人,所以这些人这正在清理家产?留给子孙后代?

他把戴铎前几封信都拿出来看。戴铎从三四封信前就开始念叨着要做点什么营生,一时说要开铺子,某某大街的某铺子,原来是某家某房开的金铺,如今兑出来了,他想着盘过来开个笔墨纸砚书的铺子,再请一两个秀才进来代写书信云云。

一时又说何处有一座房子,才盖了三五年,好泥好砖好工好料,里面家具齐全,连下人都是刚买的,主家才住不了到一年就要出手,就是贵了点要一千两百两银子,小三进的院子。戴铎写了要是他住进去要在这里栽几株竹子,那边栽一丛菊花。

最后嫌贵还是没买。信里说叫一个浑身铜臭的商人买去养二房了,实在有辱斯文。

四爷当时还以为他是要银子,还叫苏培盛给戴铎送二千两银子过去。

现在看倒像是一回事。

先是铺子,然后是新房子,最后连田都开始卖了?

四爷恍然大悟,戴铎用了四五个时间来提醒他这件事。江南必有大事发生。皇上这次南巡就是为了这个。

到底是什么事呢?

他想不通,最近没听说哪个地方大员犯事了,当然天下间所有的官满头都是小辫子,特别是江南那边的,不愁抓不着人,只奇怪是谁落了网?

看戴铎的样子也是没打听出来,只好这么头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都写出来给他送来。

真是个忠心之人。

从书房到东小院,四爷一直在想这个。

李薇正站着让针线嬷嬷给她重新量尺寸,这次坐完月子后,她惊恐的发现站着的时候看不到脚了!!

必须减!什么时候妆镜装不下脸就更恐怖了!

因为这个的缘故,新年的衣服尺寸必须全都重新量。针线嬷嬷给她量着,她时不时的问一句:“胖了吧?腰现在有多少了?”

嬷嬷只管笑:“没胖,主子就放心吧。保准给你做得看不出来!”

她更庆幸现在的旗袍全都是直筒,不是后世的那种特别显身材的。到时外面还要裹上斗篷,下面再踩上三寸的花盆底,身高一拉长人就显得不那么胖了。

嬷嬷打算给她做几件大袖筒的短袄,下摆敞得大些,坐下来就不显肚子了。

量好了尺寸还要挑料子,正好四爷进来,李薇见了礼,拉着他道:“爷替我参谋参谋?”

四爷正想得脑仁痛,就是想来这里换换脑子的,见此过来一一扫过铺来的料子,扫了一圈指着一匹艳紫色的道:“那匹不错,拿来我看。”

这紫色发蓝,嬷嬷拿过来后,他摸着瞧了瞧道:“拿银灰色的皮子镶个边,做个斗篷吧。”

嬷嬷问:“里面衬什么皮子?”

“羊皮,拿好羊皮衬在里头。”他道。

看了一会儿衣料,给几个孩子都选了几件,李薇逗着他也给自己挑了一匹砖红的料子裁了件坎件。

“调皮。”等嬷嬷们都走了,两人坐在榻上用奶|子时,他突然点了点她的额头,道:“就会拿你家爷逗着玩。”

李薇挪到他身边搂着他一条胳膊道:“大过年的,穿点红的喜庆啊!”

四爷拿了块奶酥自己咬一口,剩下的喂给她,道:“喜庆?让爷穿红的喜庆给你看,就该叫你喜庆给爷看!”

他拉着她一起躺下,见她小心翼翼的,问她:“怎么了?腰疼?”说着伸手扶着她的腰。

“不是,我怕压着你。”她老觉得以她的吨位,现在的四爷已经承受不起。

四爷一愣,哭笑不得的道:“你这一天脑子里想的都是什么?”说着把她往怀里一带,搂住道:“放心压吧,你家爷的骨头不是纸折的。”

大概为了表现她这点份量不够看,他伸开双手将她满满抱一怀,还颠了颠道:“好了吧?真比女儿还娇。”

“好!好!”李薇让他放在膝上颠的四下没着落,吓得抱着他的肩赶紧求饶。

由自家二格格说到直郡王家大格格,四爷叹道:“大哥封了景山带孩子去打猎,一片慈父之心实在叫人动容。”

“是啊。”她道,二格格常跟直王家的孩子玩,她也见过直王家大格格几面,印象中是个鹅蛋脸,细眉细眼的女孩。她看自己家的孩子看不出来像不像四爷,可看直王家大格格,简直长的就是爱新觉罗脸。

想着,她抬头细细打量四爷,心道真是越来越帅了。男人年轻时能靠脸,四爷二十几岁的脸,三十岁的气质,还带点小野心的样子,真让人着迷。

他被她看着能不知道?低头轻声笑道:“看什么?”

李薇想起以前在李家时,跟额娘说起将来还拿阿玛开过玩笑,听他问就说:“以前我还跟我额娘说过,我额娘找着我阿玛那样的,我也要比着阿玛找。我额娘还笑话我没这运气呢,谁知我的运气比额娘还好。”

这马屁拍得委婉,但依旧爽。

他乐了,道:“你阿玛那样的可不好找,这点爷要承认长得不如你阿玛。”

这必须承认。李薇长得就和李文璧像得跟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她是女儿家的秀美,李文璧是文人的气韵。书读得怎么样先不说,长得是一看就满身书卷气,跟李家世代书香才熏陶出这么一位似的。

四阿哥在东侧间哭起来,李薇以与她目前的身材不相符的敏捷从榻上下去,只来得及对躺在一旁的四爷说了一句:“该喂奶了。”人就不见影了。

留下四爷坐起身还半天回不过神,回过神来不由失笑。

他想去东侧间看看四阿哥,却想起现在素素喂奶不叫他看,只好没意思的在书架上翻了本戏本子看。

素素收集的戏本子快有一架子了,上面全是书生小姐的故事。他就纳闷她看了就笑,能说出一大车哪哪不对不合适的话,怎么还爱看呢?其他的戏也不少,唱孝子孝女孝媳,忠臣忠仆忠君的统统不喜欢。

喂完奶回来,李薇就见四爷正在看戏本子,上前道:“爷怎么拿这个看?”

四爷正看到好玩的地方,头也不抬道:“那你这里还有什么好看的?”

两人头碰头凑在一起,戏本子上正是书生被权贵抓走下了大狱,小姐哭求父母把家里的房子地全卖了上京告御状。

李薇道:“这不可能,就算他们家就剩下这一个女儿没儿子继承家业,难道宗族里也会叫他们卖了所有东西就为了一个非亲非故的人?”

书生与小姐只是私下定情,小姐父母肯卖掉家产是因为书生是被冤滴,他们要伸张正义。等告完御状,皇上说书生有傲骨,有才华要封他当大官。卖掉家产替他奔走的小姐一家是有情有义之人,赐婚。

然后就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四爷突然道:“那你觉得小姐的父母是为什么卖掉家产呢?”

李薇开脑洞,想了想道:“他们得罪了一个大官,然后假借替书生伸冤的借口卖掉家产,进京是为了找靠山。”这就合理多了。最好这书生得罪这权贵就是这大官,然后大官还想娶小姐。

她把后面的话说完,问他:“这样这戏就对了。”

四爷拿戏本子轻轻拍了她的头一下,道:“对什么啊?你还想写戏本子玩?这不成,你喜欢,叫他们照你喜欢的写,再排出来给你看就行了。不许你自己动手。”

她还真动过自己写戏本子的念头,叫他说破只好打消了。

剩下四爷躺在那里照着她的思路继续往下想……得罪权贵大官才要卖掉家产?这天下哪有比皇上更大的官,更厉害的权贵?

只是皇上必定不想引起江南动荡,所以才一直没摆到台面上来。他在京里听不到消息,戴铎在江南也打听不出是哪家出事。

到底是什么事呢?涉案的又有几家?江南曹、孙、李三家中,他们是拿耗子的猫,还是猫爪下的耗子?

四爷百思不解,只好等年后皇上南巡后再看端倪。

毓庆宫里,太子在自己跟自己下棋,左手执黑,右手执白。下到中盘,两条大龙搅在一起,成了不死不休之局。一方就是赢了,也要失去半壁江山,被困死吃掉的棋子也有大半。

宫中过年俭省,来年就要去南巡……

太子慢慢露出一丝笑,国库空虚,皇阿玛,你缺钱了吗?去江南,叫你的狗奴才们替你搂钱,这笔钱……估计不会放到国库里吧?

江南赋税,不止他一人想要啊。

115、(番外)三阿哥...

三阿哥仰头挺胸的进了弘昐的屋子,理直气壮的把他二哥留在屋里侍候的太监有一个是一个的全都指使出去。

等没人了,他招招手,把他的小太监同乐叫进来道:“快找!”

同乐比三阿哥大一岁,长得好大一个头,往下却瘦成一把骨头,让人总替他担心这脖子是不是能支着那么大的脑袋。他的名字是三阿哥顺着二哥的太监起的,二哥屋里的叫同福、同喜,他屋里的就叫同乐同欢(同欢此名被额娘毙掉,改为同寿)。

同乐比四处乱翻的三阿哥能干得多,不多时就在书柜下的一个小匣子里找出来一个紫红色的蝈蝈葫芦。最难得的是他翻过的地方全都原样放好,纹丝不乱。

他举着葫芦回头对三阿哥道:“小爷,在这儿呢!”然后险些吓掉魂!

只见他的好小爷正站在二阿哥书桌前的椅子上!听见他的话还要往下跳!

同乐连滚带爬的扑过去:“我的小爷!您可慢着点!”

三阿哥往下一蹦,被同乐接个正着,两人一起坐了个屁|股蹲。他是没摔着,可怜同乐不长一丝肉的两瓣屁|股磕得骨头痛,浑身就是一麻一僵。

三阿哥急着扳开他的两只手找葫芦,道:“哪儿呢?你扔哪儿了?”

“没扔,没扔,我的好小爷,您抬抬手让奴才起来!”同乐倒抽一口气,他刚才整个人都垫在下头了,扶起三阿哥,他跳起来,从怀里把葫芦‘变’出来了。

三阿哥抱着葫芦稀罕得看来看去,突然想起来,挺意外的打量同乐:“你的手够快啊。”一边扑过来接住他,还能来得及把葫芦藏在怀里。

同乐跺跺脚扭扭腰,发现没摔坏,乐了,听了他的话得意道:“那是,小的这双手……啧,我师傅都说我要是没净身,日后那就是飞天大盗!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三阿哥眼睛一亮:“我想起一个好主意!”

弘昐的功课比三阿哥重,尤其是最近阿玛盯得他连喘气的功夫都没有了,天天问功课时能问上半个时辰。有时都能把他问得结巴了,可阿玛也不罚他,而是细细给他分讲。

阿玛如此看重,弘昐也被激起了学习的热情,照三阿哥的说法,那是一进书房看见书本,就跟看见烤羊肉串似的,双眼发亮啊。

这天,弘昐回来就见三弟弟一副‘我是大爷’的架势坐在他的椅子上,还把脚翘在他的桌子上抖。

他暗中发笑,放下书本上前把他的腿拿下来放在地上,正色道:“额娘可是说这个姿势时候长了腿会长得一长一短!”

“真的?!”三阿哥立刻吓跳起来,仔细看自己的腿是不是已经不一样长了。

他低头看腿,弘昐慢悠悠坐下用茶,问他:“你等哥哥有事啊?”

三阿哥马上想起他的大计划!兴奋的一拍桌子道:“哥!我要跟你赌骰子!”

弘昐乐了,放下茶碗道:“你可是年年都把银子全输给我的。”

过年大家干嘛啊?当然是没事干赌钱啊。每年进宫时,前殿娘娘和福晋们赌骰子,偏殿里他们也是围在一块赌骰子。赌的时候不分派,大家一起上桌,谁输完了谁下去。玩到最后,总是弘昐和七贝勒府的弘倬。那时三阿哥早输得掉裤子了。

弘昐总爱说:“看哥哥都给你赢回来!”

三阿哥一开始还会上当受骗,还替他叫好鼓劲,可赢了的二哥都把额娘给的金角子拿走了!他的荷包还是空扁扁的,二哥的荷包就是鼓鼓的。

二哥最贼了!

三阿哥一早想一血前耻!此时特意卖了个关子,仰着小脸道:“咱们这次玩个新鲜的,咱们俩派人出来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