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乐意当个菩萨叫人说好话?

何况人皆有私心,皇上还禁不住贪官污吏呢。

说服自己后,福晋也放开了些,此时听到石榴的话也只是微微点头。见这丫头一脸失望的出去,她心中冷笑。个个都拿她当傻子哄不成?她要是真顺了这丫头的意去责问膳房总管,受人埋怨的是她,钮钴禄感激的却是石榴。

就算她真是个傻子,过了这些年也该受够教训了。

石榴出去后不久,庄嬷嬷进来。这老货小心翼翼的跪在脚榻上,拿起美人捶给她捶腿。她闭目小睡一觉,起来后见庄嬷嬷还是跪得笔直,手上不轻不重一下下捶得好极了。

这份本事实在叫她惊讶。

如今想想,这群下人不说是过江龙,至少也是镇山的猴子。她托福在投了个好胎,论起心计本事,未必就能稳压他们一头。

见她醒来,庄嬷嬷赶紧起身扶她靠坐在迎枕上,再捧来一碗热茶给她漱口。

福晋吐掉漱口水,接过第二碗茶,对她道:“你去开我的箱子,上次我做衣服剩下的那半匹藕紫的松江缎拿去给钮钴禄氏吧。还有上年的钗,我记得有两个颜色旧了,说要送去炸一炸,也别折腾了,一起给她拿过去。”

庄嬷嬷接过她的茶碗,陪笑道:“主子这是……”

福晋懒得看她装傻,直接道:“主子爷如今忙着正事,冷落了这孩子,我看她人小小的,在家也是阿玛额娘手心里的宝,不能叫她进府了还委屈。你却了多替我宽慰她两句,就说等我闲了,叫她过来玩。”

庄嬷嬷领命而去,下午耿氏就来请安了,手里捧着她新绣的一叠帕子。

福晋与她一上一下对坐着,细细翻看帕子,笑道:“你的手实在是巧。上回你给我绣的那扇屏风,咱们主子爷瞧见了也说好呢。”

耿氏微微红了脸,既期待又胆怯的问:“若是主子爷瞧着好,奴才正绣着一幅奔马图,想着今年主子爷生辰时能做贺礼。”

福晋都感叹,这耿氏实在是聪明,话都给她说到明处,也不像宋氏似的在她面前从来不敢表现出想要亲近四爷。若不是身份上略差钮钴禄一筹,她还真打算捧她一把。

话虽如此,命数这东西也是不好说。谁又知道耿氏日后如何呢?

福晋就道:“你有这个心就是好的,需要什么颜色的绣线就去针线房拿。到咱们主子爷今年的生辰也就一个多月了,你赶一赶,到时漂漂亮亮的捧出来,主子爷高兴,我也高兴。”

送走耿氏,福晋就放松了些,继续看书。直到庄嬷嬷回来,她放下手里的书听她说钮钴禄氏。

“钮钴禄格格感念您的大恩,当时就哭着跪下。”庄嬷嬷叹息道,“膳房那群人也实在是太折腾人了。”

说这么好听,还不是掂记着膳房那边的差事?

福晋淡淡道:“今天你去这一趟,膳房怎么着也会收敛几天。好了,这等小事就不必一再的说了,去瞧瞧今晚膳房炖了什么好汤?大格格和三格格都有些体弱,晚上用碗汤,一夜手脚都暖暖的多好。”

庄嬷嬷只好讪讪的下去,福晋明摆着不打算管钮钴禄格格的事,她再多说福晋就该烦了。

武格格的院子西厢房里,桥香在外屋守着,里屋钮钴禄氏和参花正拿着福晋新送的半匹衣料参详,钮钴禄把藕紫的料子比在身上,参花替她掂着料子头,道:“这天说话就凉了,格格真打算用这块料子做个旗袍?叫我说不如做个坎肩,边上像侧福晋那样镶几层边。”

钮钴禄氏也想起那天去东小院磕头时,见着侧福晋端坐在上首,宽大的袖子垂在身侧,层层镶边别提多别致了。

参花用手掌量着布料,再在钮钴禄身上比一比,道:“做成旗袍是不是行,就是欠点,做成坎肩倒是能余下点料子,可剩下的也做不成别的了,这么好的料子有些可惜了。”

钮钴禄氏赶紧说:“要是就做个上衣呢?袖子做得大些。”她把参花拉起来,给她说侧福晋当时穿的那件衣服。

参花进府后还没有那个荣幸近身见过侧福晋,湖心小亭那次她只顾着急了,没仔细打量侧福晋身上的穿着。再说,就是真有机会细看,她也没那个胆子啊。

听钮钴禄说过后,倒是有点印象,却摇头道:“好是好,可是奴婢没那个手艺……听格格说的,侧福晋这衣服大约也是自己想的,不是外面的样式,这前后怎么裁……奴婢拿不准,回头再糟蹋了块料子可怎么好?”

主仆两人面面相觑。

参花有心再想个别的主意,却见钮钴禄坚决道:“你拿银子去求求针线房的人,看能不能请给侧福晋做衣服的人帮咱们一把?不要她动手,只要给咱们说怎么裁就行。”

参花愣了:“格格?”

钮钴禄看着手里在烛光下隐隐流光的衣料,这么美丽的衣料她只有半匹,还是福晋赏的。而侧福晋那里吃穿摆设,一草一花,哪有一样不精致?自从听说侧福晋连用膳的盘子碗都是四爷特意给她烧的后,钮钴禄就想要是我也有那一天就好了!

她不死心!不拼一把,她怎么都不甘心!

大家都是娘娘给的,大选进来的,凭什么只有侧福晋能得宠,能高高在上?除了福晋是圣旨册封,其他人都一样。

她比侧福晋年轻,一年,两年,五年,十年,她早晚有人老珠黄的一天,到那时谁又能说她不能得宠?

参花没办法,格格催得急,她只好这就揣着银子去针线房打通门路。她前脚出去,后面武格格屋里的玉指早隔着窗户瞧见了,转头对武格格道:“格格,那面屋的丫头又出去了,瞧那鬼鬼崇崇的样子,肯定不干好事。”

玉露正在给武氏捶腿,闻言暗暗瞪了玉指一眼,怎么这么不省事?格格如今脾气坏了,知道了又是一场是非。

武氏冷笑:“别看钮钴禄年轻,花花肠子多着呢。咱们只管看,看她能闹出什么妖来。”

玉露想劝两句,悄悄道:“格格何苦跟她置气?怎么说都是住在一个院子里的,总该留两分香火情。”

武氏利眼一瞪,一脚轻轻踢开玉露的手,坐起道:“少拿话哄我,什么香火情?也不瞧瞧她算是个什么东西?蹦得人烦!”

玉露侍候她久了,并不害怕,上前还要再劝,武氏背过身恨道:“都滚出去!就会在这里气我!”

玉指上前轻轻拉着玉露,两人蹑手蹑脚回到角屋,她才骂玉露:“你多那个嘴干什么?格格不喜欢那钮钴禄,在咱们自己屋里说两句又怎么了?”

玉露坐下倒了杯茶,捧着说:“你不懂。格格这样做……她心里是不好受的……”说着她眼圈就发红了。

当年格格刚进阿哥所,先受宠又稀里糊涂的失宠,一直到现在四爷都没再理格格。

格格跟她说过心里话,她知道格格心里的苦。

格格看汪氏和钮钴禄氏不顺眼,并不是她想这样,她只是顺着四爷的意思。她盼着四爷能回头看看她。

不管是捧着侧福晋也好,跟福晋做对也好,找汪氏的麻烦,盯钮钴禄氏的梢,格格都是在猜四爷的意思。她捧着一颗心对四爷,四爷要踩谁,她就跟着踩,要捧谁,她就跟着捧。

她做这么多,就是希望能叫四爷满意。

玉指不算武氏的心腹,闻言只是跟着叹道:“那能怎么办呢?格格心里不痛快,拿别人撒撒气而已,咱们顺着也算忠心。谁叫主子爷的心思全叫侧福晋占去了……”话音未落就被玉露死死捂住嘴。

玉指也知失言,忙做出求饶的样子来。

玉露放开手,严肃叮嘱她道:“这话可不能再说!侧福晋是你我能说的人吗?”

玉指也知道武氏最不能听有人说侧福晋一点不好,只当是武氏从阿哥所就侍候四爷,知道的比后来进府的小格格们多,所以才对侧福晋如此恭敬,甚至越过福晋。

她道:“也是这群小格格不懂事,一个汪氏一个钮钴禄,个个都心比天大。”也不怕跌死自己。

圣驾回京后,头一件大事就是十月十三日的颁金节。各府开始恢复走动,十三爷府跟四爷府的亲近混在一群人当中就没那么显眼了。

这天,八福晋和十三福晋刚好撞到一起,福晋同时接待两位弟妹,难免会冷落一个。十三福晋年纪小,插不上话只好干坐着,她自己虽不在意,福晋却有些着急。

毕竟十三爷最近跟府里的关系越来越好,冷落十三福晋是小事,叫十三爷误会就成大事了。

于是福晋想了想,悄悄给庄嬷嬷说,要她去东小院请李氏过来招待十三福晋。

李薇听到这个时还有些反应不过来,可福晋有请,又是府里的正事,轮不到她推脱,只好先叫庄嬷嬷回去,她一边收拾一边问柳嬷嬷:“您说福晋这是什么意思?”

或许有些草木皆兵,但也比傻大胆的直接往里冲强。太祖他老人家都教导过我们,要从战术上重视敌人。当面不能输阵要把对方骂成可以一指头捏死的小蚂蚁,以显示咱自家是多么的强大。但心里不能真这么想,蚂蚁中还有食人蚁呢。

柳嬷嬷不好去猜测福晋,只能具体道:“听人说八贝勒的福晋是个爆脾气,她要是说点什么不中听的,您别往心里去就是。”

李薇叹道:“这你放心,我心里有数。”她还不至于二到这个地步。

换了身普普通通的孔雀绿的旗袍,为了表示隆重,特意戴了四爷送来的绿松石的顶心,不起眼也够贵重。

左右瞧瞧没问题了,才以冲锋陷阵的勇气来到正院。先在侧间等一等,叫人禀报福晋她来了。

福晋听了庄嬷嬷的耳语,道:“请侧福晋过来吧。”一面对两个妯娌道,“她知道你们来了,说怎么着也该过来请个安,我想着也是这个道理就叫她过来了。”

八福晋放下茶碗,笑意淡了两分。

福晋一开始就不是冲她,扭头对十三福晋道:“弟妹一个人闲坐也无趣,李氏是个风趣的人,一会儿叫她陪你坐着,也免得我和你八嫂说起话来冷落了你。”

八福晋听到这个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十三福晋就感动多了,道:“叫四嫂费心了,我年纪小不懂事,听四嫂和八嫂说话,倒是学不了少呢。”

八福晋笑道:“你瞧这小嘴甜的。”

李薇此时刚好进来,她低眉顺目的刚迈过门槛,就感觉这屋里陡然一静。

八福晋是头一回见这位四贝勒府上的侧福晋,目光跟刀子似的上下一扫,盯着李薇还带着圆润的脸颊对福晋道:“我听说你家这侧福晋刚生了孩子,瞧这脸上的肉还没下去呢。”

福晋笑笑不说话,十三福晋早把头垂下去了。

李薇跟没听见似的,离三步远对着福晋一福,道:“主子万安。”

福晋指着八福晋和十三福晋说:“见过八福晋与十三福晋。”

李薇转身对八福晋一福,道:“八福晋万安。”完了刚想转身再对十三福晋行礼,被八福晋招手叫道:“别忙,过来我瞧瞧。”

李薇站直身,脸上还带着笑,心里已经冒起了火。可能是八贝勒府上没有侧福晋,叫这八福晋把她看轻了。

不能落了四爷的面子。

李薇笑道:“八嫂喜欢妹子,等会儿妹子陪您痛痛快快的聊。还是先叫妹子见过十三福晋的好。”

八福晋叫她顶得一愣,旋即想起这不是八贝勒府上的格格们,而是四贝勒府上的侧福晋。她刚才的语气是太过不客气了。扭头看四嫂,果然面色也不太好看。

八福晋哈哈两声糊弄过去,道:“我瞧四嫂这个妹子是个爽快人,果然不错。”

不错你个头啊。

李薇与十三福晋见礼,大概是曾经见过一面,十三福晋不等她福下去就伸手虚扶了一把,道:“嫂子别这么客气。”

福晋也不快刚才八福晋踩了李氏的面子,等她见完礼,也不提刚才说陪八福晋聊天的事,道:“你就坐在你十三福晋身边,陪她说说话。”

李薇恭敬应下,斜签着身子坐在十三福晋下首。

八福晋连着被下了面子,也不觉得难堪,反而直白道:“好妹子,你不是说要陪我说话吗?怎么这就坐到十三弟妹的身边去了?”

李薇掩口呵呵笑了两声,人家娇羞着呢,不爱跟外人说话,一扭头继续跟十三福晋聊。

八福晋被晾在一旁,还要再刺两句,刚才被满屋的人下面子,四嫂和十三弟妹不好办,这个侧福晋就是那个软柿子了。

可福晋截了她的话:“你刚才说什么来着?良妃娘娘身上不好?”

今年皇上南巡前,已经留旨升了良嫔的位份。如今该称良妃了。

八福晋只好转回正事,道:“是啊,我们爷没办法,太医只会开些太平方,吃不死人也治不好病。”

福晋安慰她道:“你平日多劝着些你们爷,要他多宽宽心。我看良妃娘娘是个有福的,这次必定是平平安安的。”

提起良妃,八福晋总有些心虚。那次后她就不怎么爱去卫氏的宫里,进宫也只去惠妃那里。幸好八爷一心都是外面的事,越来越没空去宫里看娘娘她们。这次良妃有病还是惠妃告诉她,她再转告八爷的。

听福晋这么说,她心里也是一松,道:“是啊,娘娘是有福之人,肯定会逢凶化吉的。”

128、失宠...

回到东小院,李薇见着柳嬷嬷就气哼哼道:“那人果然是个嘴贱的!拿我当他们府里的格格了!”

话音刚落,玉盏打起帘子,四爷刚好进来,他听到个尾巴,诧异道:“这是说谁?”

背面说别人闲话,还是别的府里的福晋,怎么说都不太好吧?

李薇尴尬的屈屈膝福身,装没听见似的侍候他洗漱更衣。等两人都捧着茶坐下后,四爷心里已经转过一轮了,道:“老八家的?”他放下茶拉起她的手,仔细问:“她给你委屈受了?”

她赶紧弥补:“不委屈,那哪算什么委屈?何况她是主子……”

四爷打断她的话:“她算你哪门子的主子?你放心说,爷给你撑腰。”

真不用您撑腰!

李薇内牛,只好轻描淡写的草草说了一遍,最后还重点突出她的反击:“我都没理她,就晾着她。”

她呵呵的看着四爷脸色照样黑得吓人,只好叫玉瓶等人都下去,绕过炕桌坐到他怀里软绵绵的说:“真没什么,我早听柳嬷嬷提过说八福晋脾气爆,早就有准备了。何况她应该也只是一时没注意,后来都好好的了。”

四爷一手揽着她的腰,半天没说话。

李薇靠在他颈侧,哼道:“真没事,爷您别生气,您一黑脸我就怕啊……”

四爷轻轻笑了,捏了捏她的手道:“小东西,爷心疼你,你还这么说,没良心。”

两人甜蜜了会儿,他又提起八福晋,一脸厌恶道:“老八家的这个最喜欢四处蹦哒,跟老八是一个样!”四处钻营!

原来他以前就看不惯八福晋了?

李薇松了口气,这就不算她告黑状了。

说起八福晋,她就把良妃告病的事说了。四爷淡淡道:“良妃运气好有个好儿子,不过她的命也就那个样了。皇上忘的人都活不久。”

这话说的李薇身上发寒,怯怯问:“这是什么意思啊?”

四爷见她如此,温声道:“宫里就是如此。哪怕是妃主子,底下的人想欺负就能欺负。只看你受不受宠。”

李薇想起他以后也会是皇帝,而他登基的时候,她都是什么年纪了?

害怕之下,她道:“那爷会一直宠着我吗?”

四爷见她又想歪了,好笑道:“爷还不够宠你?”

她靠在他怀里,喃喃道:“爷要一直宠着我……我不想叫人欺负……”

四爷心中一动,捂住她的嘴小声道:“又胡思乱想了。”

说着皇上冷落妃子,她能想到他们自己身上……这叫本来就有了争位之心的四爷不免有一分隐约的心喜。

是心有灵犀?还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四爷被深埋在心底深处不可告人的野心激得起了邪火,放倒压住她,解开扣子,柔声道:“尽操些闲心,除了你,爷还宠过谁?”

稀里糊涂又说到床上去,李薇都怀疑四爷的HIGH点是不是都点在特别奇怪的地方?

大白天大概真的比较刺激,这一场HIGH得她直接睡到了晚上八点,都是平常该睡觉的时间了,她还没吃晚饭!

一睁眼,就见四爷正一手搂住她,一手举着一本书在看。她把锦被拉到胸口,躺到他身上勾着头看。

四爷合上书,拢着她的头发道:“醒了?叫他们进来侍候吧。”

她护住胸口推他道:“你先出去。”

四爷放下书,无奈起身:“好,好,好,爷出去。”转头见她乌云散乱,露出白玉般肥嫩的肩臂拥住绵被,伸手在她还犹带余韵的脸上摸了一把,道:“真是脾气越来越大,现在都敢撵爷出去了。”

他面带笑意的披衣起身去了寝室,刚才两人胡闹时是在西侧间。屋里的丫头都避出去了。

她赶紧去屏风后穿上衣服才叫人玉瓶等人进来,换了衣服再洗漱收拾,折腾一场都快八点半了。掀起帘子后,四爷又回到西侧间来,她道:“爷晚上想用点什么?都这个时辰了。”

他坐下道:“随意吧。”

因为四爷在东小院,所以刘太监早就准备好晚膳了,虽然主子们这会儿才叫膳,七八个大灶一起捅开也是快得很。那边膳盒刚准备好,这边菜都出锅了。

见苏培盛小心翼翼的领着人把膳盒都提走,刘太监抹了把汗道:“行了,今天晚上没事了。留两个灶,备着主子加菜,其他人都可以歇了。”

膳房里的人这会儿才算下工了。各案大厨跟刘太监打过招呼后就都回去休息了,只留下各自的徒弟收拾案板灶台。

刘太监却没走,小路子好奇的问:“师傅,这点小事交给我就行了,你回去躺躺呗?”

刘太监搬了个墩坐在门槛处,乍一看跟乡下蹲路边的老大爷差不离,小路子就马上想起家乡那个跑了老婆儿子又不肯养的老根头,就是这么天天坐在他们家破烂的大门前,呆呆望着来往的村人。

小路子不讨厌老根头,因为这老头还曾经给过他一把干大枣。不过后来他就想不起来自己是怎么从村里出来的了。是跑太远找不着回家的路?还是被路过村子的拐子骗出来的?还是爹妈打他,他才逃出来的?

反正他能记得的就是没饭吃,肚子饿,听人说切了子孙根就有饭吃,他就……就这么着成了太监。

想起以前的事总叫小路子觉得像做梦。他盛了碗汤给刘太监端过去,道:“师傅喝碗汤吧,您要真不想回去,也别跟这坐着,这门口的风多硬啊。”

刘太监接过汤喝了一口,温和笑道:“小子,知道你孝顺师傅。”

小路子度他话里意思,好像后面还有话就没走。

停了一会儿,刘太监慢慢道:“等等看,正院那边说不定会来人。”

小路子笑道:“师傅您这就是开玩笑了,正院的人经年累月也不见得到前面来一回,再说就是他们来也不会到膳房来了。”话音刚落,就见一个脸生的太监身后跟着人,抬着一个砂锅过来了。

小路子的下巴都快掉了,看着刘太监心道:师傅您会算命啊?

刘太监早就把碗往地上一放迎上去了,连连躬腰后跟着那人一起过来,对小路子道:“赶紧腾个灶,这是福晋赏给两个阿哥的夜宵。”

来人是福晋正院的大太监,他往常来都是干传话给苏培盛这样的事,上次送八宝鸡也是他。小路子腾了个灶,看着两人把砂锅放上去,可能也是刚从那边的灶上端下来,刚放上去就翻花滚沸,浓浓的牛肉浓香飘出来。

可惜小路子天天在膳房,什么好东西不说都吃过,但绝对都闻过了。他闻到汤味先在心里想的是:熬了有四个时辰了,中午之后才开始熬,底料是牛大骨,之后用鸡茸吸走渣子浮沫,再用清汤炖的这个牛肉。火候是还欠点,但闻着味倒是还行。

刘太监笑呵呵的正应付那人,道:“咱家这就给阿哥们送去,您就放心吧。”

前脚送走那人,回头他就对小路子说:“什么好东西叫你跟这走不动了?”一边说,一边盛出小半勺尝了,完了道:“倒了吧,这东西不能进主子的嘴。”

小路子麻利的把一锅滚香的牛肉汤提出来倒进了灶间外头的泔水桶,回来道:“师傅,这汤哪儿不对啊?”

刘太监赏了他一个脑瓜崩,道:“师傅今天就教你两句:不是咱亲眼看着熬的,不知道里面放了什么东西的,都不能经过咱的手送到主子跟前去。哪怕它就是好得不能再好的东西,不是咱自己动手做的,它就是仙丹也要倒了。”

小路子还在品师傅话里的意思。

刘太监对小路子道:“这回是真没事了,收拾了回去歇吧。”说完他就走了。

留下小路子在灶间收拾剩下的灶台,看看那泔水桶,轻轻给了自己一巴掌,骂道:“就你这点道行,还是乖乖在师傅手底下熬吧。”

书房那边的角房里,张德胜一直在守着,见膳房只留了两盏灯,其余的都熄了,不由得打了个哈欠。

过了会儿,赵全保小跑着过来跟他说:“张哥哥,苏爷爷叫我来给你说一声,今晚主子爷歇在东小院了。”

张德胜笑眯眯道:“得了,辛苦你跑这一趟,快回去吧。告诉苏爷爷,我这就锁门,你走后这前院就封了。”

两人一起出去,张德胜送赵全保从小门出去,回来就叫人敲了响板。各处锁门,熄灯。府卫巡夜,遇见随意乱走的不问缘由,统统拿下。

此时,永和宫里,德妃却毫无睡意。

她端坐在寝殿暖阁里,身边站着永和宫的嬷嬷、姑姑和两个答应。不算大的屋子也站满了人。

屋里落针可闻。

半晌,德妃才平静道:“既然是万岁爷的意思,那咱们就照办。”她对嬷嬷道,“嬷嬷去查问,永和宫里所有认干亲的,结菜户的统统录了名字,如实报我。”

那嬷嬷犹豫的看看屋里剩下的人,见无人出来说话,只好福身道:“奴婢这就去。”

德妃端起茶道:“我就在这里等着嬷嬷。”

嬷嬷一僵,德妃徐徐道:“嬷嬷可要快着些,别误了事。”

嬷嬷只好咬牙领着人去了。等屋里人都走了,只留下一位姑姑上前劝德妃,道:“娘娘何苦这么急?也容她们收拾一二。”

干亲与菜户在宫里斩不尽,杀不绝。也不全是假凤虚凰的玩意,宫中寂寞,不少都是有真感情的。宫中的主子们也都睁一眼闭一眼,大家都是人,谁还能连个情都不讲?

所以这个查,也要看怎么查。有关系的抬手放过,抓一两个交差就行了。查出来的多了,永和宫的脸上也不好看。

德妃听了姑姑的话,半天才道:“万岁爷说不许,永和宫里就不许有一个。我就算不把他们报上去,可我心里要有个数。”

这位姑姑这才发现德妃的面色是说真的,这会儿她的脸也要白了。她在这宫里也是有干亲的。膝盖一软,她就跪在德妃脚下。

德妃仿佛没看见一样。她哆嗦着连磕几个响头,求饶道:“娘娘……求娘娘饶了我这回……奴婢再也不敢了……求娘娘超生……求娘娘……”求到最后,她壮着胆子抱住德妃的腿,哀求道:“娘娘超生……娘娘慈悲……奴婢不敢了……奴婢真的不敢了!!”

乾清宫,东暖阁。

康熙睡不着,索性把周答应叫来要她读奏折。

周答应坐在灯下脚榻上,小声的一本本读着。康熙靠在榻上闭目听着,突然他问:“二月时你不是起了疹子?这会儿好了吗?”

周答应马上放下折子跪下道:“托万岁爷的福,奴才已经全好了。”

康熙微笑了下,放下手里的眼镜,招手叫她:“过来。”

周答应膝行着过去,仰起瓷白的脸,康熙的手在她的脸颊上轻轻滑过,她慢慢红了脸。

康熙温和道:“好孩子,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周答应一怔,魏珠突然不敲门就进来,她惊道:“万岁爷没叫人,你怎么能……”话音未落,就被魏珠捂住嘴按倒在地。

她翻白的眼珠拼命看着坐在榻上的万岁爷,伸长手臂想求救。

可惜被魏珠捂住口鼻,丁点声音都发不出来,一会儿喘不上气晕过去了。

榻上的康熙淡淡道:“带出去,审清楚,看那个跟她认干弟弟的是个什么来路。”

魏珠把瘫软的周答应背在身上,恭敬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