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笑:“那就一件给你,一件给你干爹,你先挑。玉瓶,带你赵哥哥下去。”

果然这回赵全保跪下磕头,千恩万谢的去了。

皮坎肩确实是给四爷做的,不过他不喜欢。都衬的羊羔皮的里子,一件青缎面滚蓝色边,一件暗蓝面滚银色边。他嫌这颜色看着脏,不肯穿,从拿过来就压箱底了。后来她整理东西翻出来,可惜了,可是给弘昐他们穿太老气,只好就这么一直放着。

本来是打算给李文璧带去的,但想着还不如给李家送衣料让他们自己可着身材做,四爷跟李文璧不一样高,穿着也未必合身。

何况,一说是给四爷做的,那简直就镶上了一层金边!那就是金字招牌。就跟她当年去逛旧货街,看到一个二手的驴牌手袋,那人要价四百(现在想应该是假货),但摸着像真皮的,她差一点掏钱买了。就是想就算是二手,也是个名牌啊。

四爷就像是名牌,他的东西哪怕是穿过的,旧的,不要的,那都是好东西。

她让赵全保去送礼,也是想侧面打听一下太后的意思。这个,四爷的要求实在太难办了。不过他是皇上,万岁爷,他想干什么,再不进道理也要照办的。

而且,她觉得太妃们也没有那么无辜。

赵全保很快回来了,打听得还算清楚。

就在气温骤降的某天,一直病来病去的宜太妃,真病了。大概是夜里盖得被子太薄,过冬的炭还没送来,结果夜里宫女发现屋里太冷没办法点火盆,只好临时找厚被子给宜太妃换上。不知道是不是换被子的事,反正宜太妃是真的病了。

早上,太后用早膳时,景仁宫就急火火的跑来说要请太医。太后让人去看,回来说宜太妃正在发烧。

既然是真病,那也没什么话好说的。请来太医,开药治病。

不过真病当然没有假病轻松,宜太妃用过药后病势依然沉重。低烧几天后开始咳嗽,吐浓痰,高烧不退。

太后一面让人给宜太妃治病,一面给东六宫的几位姐妹都来了次体检。幸好生病的只有宜太妃一个,但传回来的话就是多数人都说今年的冬衣不够穿……

冬衣从上身起,很少有人在冬天洗它,都是穿过一冬后,在春天再拆洗。

所以冬衣不够穿显然很奇怪,太后叫人细查,才发现冬衣做的吧,普遍缺今短两。棉衣里衬得棉花都有些略少。皮毛斗篷和坎肩等,也都有毛稀,毛寡,掉毛等种种问题,一看就知道这是积压多年,保存不好的旧皮做的衣服,虽然看着鲜亮,但不能上身。

内务府的这些招数,太后是心知肚明的。先帝妃嫔中受宠的本来就是少数,像那些太嫔,太贵人等,竟十有八、九全都吃了暗亏了。

太后先让人从她的旧衣里找出一些给她们送去,但过年也不能让人家穿旧衣,所以才从自己的份例里出,给她们做几件新衣服。

这前因,后果都有了。太后实在是为皇上煞费苦心。赵全保能把事情打听得这么清楚,全赖太后那边也是要借此把事情说清楚,免得四爷误会。

……可惜四爷已经误会了。

李薇只想叹气。不过还是去宁寿宫了一趟,全当去看望太后了。

等晚上四爷回来,他也是在等她的解释。她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一遍,重点在这回不是宜太妃等闹事,而是太后发现太嫔、太贵人等受了委屈。

“太后娘娘也是不想让您烦恼,才动用了自己的份例。”李薇努力把话说的缓和些,实在是昨天他的火太大了。

是过年事情太多?还是外面又有人给他找事了?

四爷沉着脸问:“都有哪些人冬衣做得不好?”

“布太贵人,袁太贵人……”李薇挨个数,都是先帝后宫里长年无宠,但也都熬到现在,还都被追封的。至于那些连追封都没混上的,她们的冬衣如何就无人关心了。

就说太后的善心也不是无差别泼洒的,她能记得关心下那些太嫔和太贵就已经不错了。

四爷听着数了至少二十几个人名,几乎是东六宫里大半的人都给点名了。等于除了宜太妃那几个外,剩下的一个没拉下。

他的脸顿时就黑得无以伦比。

但叫李薇庆幸的是这回他没再发火,而是把气憋回去了。

太好了。

当四爷憋气的时候,会更接近当年在府里时的四爷。这天晚上,他就十分平静的写字,上床。连睡觉前读书时都跟以前一般无二,看到有趣处时还指给她看。

李薇忙凑过去看,见他指的一段是:圆三五,寸一分,口四八,两寸唇……

这有什么好看的?好像是在说什么东西的大小长相?

她的目光往右侧移,此章节名为:鼎器妙用章。

李薇的脑补瞬间歪到十万八千里外。

原来四爷的睡前读物是《金丹大要》,修仙的书哦。炉鼎神马的,虽然这一段可能真的在说炼丹的炉子,但是……修仙有没有采补一说?

她就拿这个去问四爷了,至少四爷目前学的都是正统修仙(?),不是YY小说。

“采补?”四爷合上书看着她,“采阴补阳?”

她点点头,期待的看他。

“你怎么会想起来问这个?”他好奇的问。

大冬天的,两人裹着被子躺在床上,多么合适来聊点这种话题啊。

四爷想了想,十分正经严肃的给她解释起采补来,还很贴心的用了她能听懂的例子:《西游记》。

他说采补不止是以阴补阳,还有以阳补阴。比如西游记里唐僧干嘛那么多女妖怪缠着他要吃他,要跟他成亲呢?就是因为唐长老乃是一个绝佳的纯阳之体,西天佛子降世,正、清二字都占完了,女妖怪跟他春风一度,顶过去外头睡上千儿八百的。

李薇听他侃唐御弟跟女妖怪不得不说的故事,听得津津有味。最后直接侃睡过去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四爷已经去前殿了。

她回了翊坤宫,下午就听说四爷一大早把八爷叫来臭骂了一通。

李薇才知道他这邪火冲谁去了。

不过她也想通了一件事。以前四爷把火憋着,只对着苏培盛他们撒,那是因为那都是他的奴才。

现在全天下皆他奴才了。

所以他想骂谁就骂谁。骂八爷,也是因为在四爷登基前,也就八爷管过内务府几年。

等他骂完八爷,就赶在新年前把内务府的总管抹下去两个,换上了两个自己人。其中一个是李薇的熟人,就是马佳氏的丈夫,傅鼐。

她也是听马佳氏说起的,她说的时候简直整个人都在冒幸福泡泡,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万岁隆恩浩荡,她要全身心的为万岁服务’的气氛。以前马佳氏也是真心在服侍她的,但从来没有今天的感觉这么明显。

等下午弘昐过来请安时,也悄悄跟她说傅驰这几天都高兴坏了。

在过年前能有这个喜事,对傅家来说绝对是最好的新年大礼了。李薇也趁机赏了马佳氏不少东西,让她回家放假。过年时就不用过来了。

结果马佳氏回一趟家,把东西都送回去后又回来了,十分严肃正经的说主子这里离不开人,她不能只顾自己。李薇怎么说都没用,她就是坚持要继续留在宫里‘替主子效力’。

其实,离了马佳氏也真是不行。

过年是宫里最忙的时候,四爷也忙翻天了。他这几天一点空闲时间都没有,从前殿回来后,在东五间里继续写福字。

弘昐等人也都被布置了写福字的任务,李薇想说她也能帮着写,四爷用‘乖去一边玩吧’的语气说:“好,你写了赏出去也不错。”

李薇就觉得很囧,不过说了要写也不能不写,只好每天他在这张桌子上写,她在旁边的桌子上陪着写。

这时她才知道,以前先帝每年写的福字有不少都是让儿子们帮着写的。可惜的是四爷的儿子太少了,不够分的。这个福字,他还坚持要自己写,再不济也要有爱新觉罗家的血统,怕以顾俨等人都没被布置写字任务。

十三爷远在江南,于是十四爷就被抓了壮丁,还有五爷和七爷。十五,十六两个也被要求写福字。

三爷想写来着,特意趁着四爷写福字的时候来求见,然后讨了这个差事,兴高采烈的走了。

李薇见四爷写得好好的出去一趟,回来后心情还不错。她明明记得刚才出去听说是三爷求见,他还黑了下脸,怎么这一会儿工夫心情就好了?

诚郡王什么时候这么有办法了?

等两人写完字洗手喝茶时,四爷才用十分满足的语气把三爷特意来求着写福字的事说给她听,颇有‘朕心满意足了’的味道。

除了这几人外,余下的再没有兄弟被四爷‘恩典’能写福字了。

李薇这才明白,原来在她看来像是繁重的工作,也是四爷召示亲近的一种方式。被他选出来写福字的都是他喜欢的人。

等到除夕那天,福字终于发下去了。

李薇还以为最后两天要熬夜呢,结果听弘昐说原来搬到南三所的弘晰等人也被要求写福字了,比起他们在外面的阿玛们,这些皇室第三代倒是都很好运气的没有被四爷另案对待,全都一视同仁了。

写完福字后,除弘晰外,弘晟等人也没有回府。四爷的意思是回府后还不是日日天不亮就要进宫?何必让孩子们回去来回折腾?所以干脆留到宫里,十五之后再放假。

而且,过年上书房不休息。

师傅们都休息了也没事,朕来给当你们的先生。给你们布置功课。

……真想为小阿哥们掬一把同情之泪。

转眼间,雍正朝的第一个新年到了。从今天起,就是雍正元年了。

老天爷很给面子的是个大晴天,万里无云。

前几日下了一日夜的的好雪,整个紫禁城都被雪给盖住了。

李薇还是天不亮就要去宁寿宫,然后奉太皇太后和太后等人去坤宁宫祭祀,然后再回各宫独自庆祝。

虽然新帝有皇后,但以前留下来的习惯还是没那么容易打破的。

雍正朝仍然是长跪了之后,各宫独自开宴。

翊坤宫里热闹得快翻了天,李薇也是没想到居然会来这么多人。最重要的是兆佳氏扛着那么大的肚子还是进宫来了!

李薇看到她进来时眼都瞪大了,忙叫人扶去一边的屋里,再叫人太医院请个小太医过来。免得她大着肚子再跪出个好歹来!

“不是说了让你不必进来了吗?”李薇道。

兆佳氏身边还站着柳嬷嬷,李薇想说柳嬷嬷两句,可也知道她只怕劝不住兆佳氏。

“不怪嬷嬷,是我坚持要过来的。”兆佳氏马上说。

李薇轻轻叹了口气:“我也是担心你。十三弟不在京里,你一个人在家可不能出了事。”

兆佳氏扶着肚子说:“皇恩浩荡,允祥能一口气就越过众兄弟封亲王,这都是万岁待我们的好。我们怎么还能再恃宠生娇?仗着万岁待我们好就不知分寸了呢?”

这话还真是。兆佳氏来,比她听话留在府里养胎要好得多。至少在四爷那里的印象分肯定高。

只是……这样难免生分了些。

李薇只觉得现在四爷越来越像当初的先帝的。下头的人也是一步也不敢走错,一句也不敢说错。明明是至亲,却像隔着一道天堑。

兆佳氏拉着李薇的手说:“何况娘娘也赏了我嬷嬷,我想着无论如何也要来谢谢娘娘的。”

李薇道:“只要你和孩子都好好的,就是谢我了。”

晚上,李薇跟四爷说了兆佳氏的事,道:“我看她那个肚子吓人的很,就让她明天不要来了。”

四爷叹了声:“怡王妃一向胆小,这样不是显得朕不近人情了吗?”

李薇没想到他是这么想的,想替兆佳氏再说两句话,他却让王朝卿取来笔墨,写起了信。

她只好在一边给他磨墨铺纸,看他抬头就写:亲亲吾弟允祥……

李薇:

往下看,四爷就是写你在外头辛苦了,四哥知道你的辛苦都是为了差事,朕都记在心里了,等你回来好好赏你。这个好年咱们兄弟虽然不在一起过,但是共赏这一轮明月,你我的心就这样连在了一起。

李薇:

四爷继续写,你的家小不用担心,朕让贵妃照顾着呢。你的王妃怀着孩子,大小都好,贵妃赏了嬷嬷下去,这个嬷嬷是一直侍候贵妃生孩子的,朕的额尔赫、弘昐、弘昀、弘时、弘昤都长得又健康又好,所以你的儿子也会平平安安的落地的。

李薇觉得这一段写得还算写实。

四爷往下继续:等你回来,朕给你的孩子起名,让他从小就跟朕的孩子们一起读书,日后他的前程朕也包了,等他落地男的封铺国将军,女孩就封县主。

李薇略皱眉,这个恩赏会不会太大了?

结果四爷发散起来没完了。他的结尾是:这个江山是爱新觉罗家的,也是朕与你兄弟两人的,朕能有你这个好兄弟,这江山一定能越变越美。皇阿玛在九泉之下看到了,也会为你欣慰的。

大概他自觉写得十分感人,所以写完封好就让人四百里加急给十三爷送过去了。

只是李薇觉得吧,十三爷接到后说不定会吓死……

果然没过几日,十三爷同样用四百里加急回信了,先是叩谢皇恩,说他在外面也感受到了皇上的恩德,九千里河山都在为能被四爷这样的明君统治而欣喜若狂,他所经过的地方的所有百姓都在欢呼,喜极而泣。

李薇:你们兄弟俩一样夸张。

然后十三爷就说江山是四爷的,是先帝亲自选出的新君。他是个不中用的阿哥,先帝一直都不喜欢他,他没用,他愚蠢,他蠢得冒泡,蠢出了水平。

李薇:

十三爷表示,是皇上万岁给了他新生,告诉了他以前有多蠢,皇上四哥一直在照顾他,没有四哥的指引,他只怕早就不知道变成什么样的废物了。四哥是他的指路明灯,人生导师,伟大到无以复加的人物,他站在四爷身边,就如萤火之光与月亮,简直没有可比性。

所以万岁您的话实在叫奴才不胜惶恐。

最后十三爷说了超多的问题问他四哥,好像离了四哥他连怎么跟人说话都忘了。把他跟曹家、李家等每一个人说的话都写出来,还写了他是怎么说的,然后必要缀上一句‘臣弟驽钝,不知这么说可不可以,求皇兄指正’。

四爷回他的问题也回得不亦乐乎,十三爷送来的信有好厚一摞,四爷回了更厚一摞给他。

整个新年里,四爷都在想方设法的给十三爷送去指导,哪怕是回信还没来,他回来后也要抱着江南那边的各种奏疏写节略,然后推测曹家和李家会有什么反应,十三爷可能会遇上什么难题?

他还来问李薇。

李薇能说什么?她就看过几集康熙微服私访记,里面好像也有这方面的内容?

她就说往钱塘江里洒金叶子啊(好多年她还想去那里捞河泥,说不定能捞到金子),从当官的手里买字啊(这好像是李卫当官?),剩下就是权色交易了。找一个小尼姑庵,在里头放一个身世凄楚的绝色小尼姑。

四爷听得哈哈大笑,道:“你这都是从哪个戏本子里看到的?还落难千金?”

李薇心道本来就是为了博你一笑啊。

然后他居然就把这一段当开玩笑给十三爷写过去了!!还道,朕之贵妃十分忧心,你会在那里遇一红颜知己,回来后将兆佳氏抛诸后。不过她也时常这般忧心朕,常至茶饭不思,困坐泣泪的地步,朕真不知女子是不是都会如此,叹也。

叹个P!!!

没看出来她是在开玩笑吗?!

然后她把这一页给夺过来了!强令他不许这么写!

四爷举着笔瞠目结舌的看着她,求饶道:“朕不写,朕不写。”然后摇头叹气,“真是家有胭脂虎啊。”

318、春耕

正月十五,宫中在御花园悬灯数百,万岁亲奉太后同往赏灯。

李薇裹着银狐皮的大斗篷夹在人群里,前头四爷扶着太后,皇后跟在后面,再有十四福晋完颜氏,成太妃、荣太妃等人皆被自家儿媳妇掺扶着,端得是一派天家亲情图。

她只觉得好想回屋里烤火啊……

不是她跟大家过不去,也不是她体会不到这浓浓的亲情,更加不是鸡肚皇后跟在那后面!

实在是因为天太冷了。

今年难得下了好几场的大雪,都是一下一整夜,到早上出太阳就停了。所以之前李薇出门时,只需要赞叹‘好美的雪景~’就行了。

结果四爷非要赏元宵灯。然后她就一边布置灯一边盼着今晚千万别下雪,千万别!

不过现实嘛总是乐于给人一巴掌的。

她轻轻呼了口气,只觉得脸都冻硬了。

一边的玉瓶给她撑着伞,小声说:“主子,手炉还热吗?”

她点点头,见四爷已经领着太后逛完东边往西边去了。他不会真打算带着太后逛完整个御花园的灯吧?就算御花园小的很寒酸,那它也是个皇家花园啊。

您小心再把太后冻病喽。

不过,显然太后娘娘不是那么傻二傻二的人。四爷游兴正足,太后娘娘回头冲站在角落的李薇一招手,笑意盈盈的说:“瞧这傻孩子,自己一个人站在那里有什么趣儿?快过来。”

不幸被点名的李薇只好上前。

四爷转头看到她,也是不自觉的一笑——特别有内涵。

她走过去先对他屈膝,再对太后屈膝,再对皇后屈膝,然后是剩下的人都对她屈膝。

至少这膝盖数上是她赚了。

太后含笑把她的手交到四爷手上,一本正经的笑着说:“我不逛了,你们陪万岁逛吧。”说完人家就光明正大的转身走了!

娘娘,有你这么坑人的吗?

皇后上前扶着太后,笑道:“儿臣陪您回去。”

太后冲她笑笑,两人就这么走了。太妃等人也带着儿媳妇们跟着走了。

然后,原本跟在四爷身后的尾巴们,此时不知道领会了什么精神,也都纷纷告退了。

李薇:

不用你们一副‘万岁和贵妃凉凉要独处’的样子!

这边,四爷用力握握她的手,把她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后,迈步往一盏悬在梅树上的花灯走去。她只好被他牵着过去。

站在花树下,枯瘦的梅枝上白梅与落在枝头上的雪合在一起,分不清彼此。

周围的人都站远了,四爷赏着梅花,低声道:“刚才又醋了?怪不得半天没看到你。”

那是因为太冷!

她动动手,他握着不放,还捂到手心里说:“怎么又冻得跟冰一样?明日起跟朕一起喝牛肉汤。”

哼。稀罕。

他对她笑,“真是个磨人精。”然后趁她未注意,把一枝小指长短的梅花插在了她的头上。

都说梅花乃是幽香,可她此时却不觉得。反觉这梅花香浓烈得很,灌得她满鼻满口都是这种香味。

然后她就不知不觉陪他在这里罚站赏灯,他还赋诗来着,诵了好几首,她听了只觉得唇齿留香这句话太对了,听着好美,真是享受。

最后还是他摸了下她的脸,说:“你这脸都冻僵了,怎么不说呢?”

那当然是后来也不觉得冷了啊。

他就拉着她一路从御花园往回走,路过翊坤宫时她看看他,他也犹豫了下,还是把她拉到养心殿了。

一进屋就是一股让人憋闷的热浪。等脱下斗篷后,她开始觉得脸上痒痒的,心道坏了,不会脸上冻坏了吧?

四爷扭头看她小心翼翼的摸自己的脸,走过来拿下她的手,他捧着她的脸看,轻轻摸了摸问她:“冻着了?”

“不知道,有点痒痒。”她道。

他让人把灯移近,细看,不像有事,但也怕有万一,就喊苏培盛:“取玉红膏来。”

取来后,他亲手给她涂了一层,中间她想说她自己来都被他给拒了,他说‘这事你不行,你又看不到’。

她就只好乖乖仰着脸给他涂了。

他涂药认真细致,严肃至极,叫她一边想不用这么郑重吧,一边忐忑,不会真有事吧?最多是今天的天气太冷,脸让疵着了。

黄豆大的一小粒药膏,他硬是涂了快有半盏茶。等他终于涂完,让人把药膏拿下去,叫水来洗手时才道:“朕看并不严重,不能用太多药,只捡几处涂上就可以了。明早再看。”

等第二天早上起来,她还迷糊着呢,他就叫人举灯过来看她的脸了,她半眯着眼睛仰脸继续让他看,过一会儿他看完轻轻松了口气:“看来是没事了。”

结果用早膳时,玉瓶就给她端上来一碗药汤。

她看四爷,他也看她,道:“你一到冬天就手足冰冷,这是气血不足。这人参养荣汤,以后你每天用一剂,吃个几天再看。”

李薇表示她只知道人参养荣丸,这养荣汤跟那是一个方子的东西吗?

她问,四爷还跟她解释说这人参养荣汤专职调补气血,温通血脉。里面除了一味党参外,其它都是很平常的温补药材,像大枣、姜片、茯苓、当归等。

至于养荣丸嘛,不及汤药好用。

“熬这药也不费事,就让他们给你日日熬一副。”他这么说。

李薇还能怎么说?谢主隆恩。她天天让他吃这个喝那个的,这回他让她喝药,她就喝吧。

索性这药也一点都不苦,闻着一股参味。喝完后浑身都暖洋洋的。

亲眼看着她喝完药后,四爷满意的去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