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再让四爷去骑马、摔布库……这些运动对他而言都有点太激烈了。游泳虽好,但出来进去跟洗了个澡差不多,四爷嫌费事也不大爱去。顺便说下她现在身材保持得相当不错,都快恢复少女时期的体型了。

除了上围和下围有一定的增益。

倒是四爷现在腰围很可观,被她在床上笑话多回。

四爷哭笑不得:“都是你给朕喂的。点心汤水日日不断,还敢笑话朕?”

所以这个保龄球苏出来后,四爷试过几回就爱上了。室内运动,运动完一身大汗,还兼具趣味性。而且每当把前面的木瓶通通撞得稀里哗啦,心里就很痛快。

只是这东西自然不能叫保龄球。在四爷问她时,她顺水推舟请四爷赐名。

四爷起名很朴实:木球戏。

待四爷挽起袖子到偏殿去咚哗啦啦的运动了半个多时辰后再出来,浑身都在冒蒸汽。李薇趁机道:“去泡泡热水吧,泡完出来让人给你按按。”

按完,四爷就躺下睡着了。

她就在一边陪着,拿起四爷刚才看的书,翻看才看到原来又是道家的修炼养身的典籍,吞吐天地灵气,炼丹修道,服丹长生的那一套。

前面倒还好,但服丹是绝对不行的。

她知道近来四爷常有力不从心不感。每天的折子还是那么多,朝政一天都不能停歇,他的精力却渐渐不济。这也是正常的,让谁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看看?精神能好才怪了。

与其服丹修道,不如好好睡一觉。

四爷这一睡就睡到了晚上,睁眼时外面天都黑了,只能听到隔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

他披上衣服走到外面,见薇薇正在伏案写着什么,道:“朕睡沉了。”

李薇抬头:“您是累了。”言罢喊人来侍候他穿衣服。

四爷此时才看到她不是在写东西,而是在一本书上批改着什么。抽过来一看:“写什么呢……”话音未落就看到是他之前的那本书,见上面页眉页脚写得密密麻麻的都是她的字,仔细看发现竟然是对修道长生容颜不老的批注。

他翻了翻,合上书沉吟片刻,温柔的问李薇:“薇薇也想炼丹修道?”

李薇抚着脸做出向往状:“我想返老还童,容颜不老。”

四爷这下又不确定了。他还不至于看不出薇薇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转念一想,他就明白她是在担心什么了。

这是担心他会服丹伤身,所以才先做出也迷恋丹药的样子来?

四爷满面笑意的换了衣服,用过晚膳,他又看了十几本折子,两人准备休息时要收拾东西,他就指着那本被她写得面全非的书对张起麟说:“拿下去吧。”

再看薇薇果然是一脸的喜色。

他笑问:“这下放心了?”

李薇爬杆爬得特别快:“您要永远不看,我更放心。”

“干嘛这么怕朕看这个?”四爷好奇,“朕只是看看,又不真信它的。”

结果竟然听到薇薇说:“那仙宫里仙女多,个个是天地灵气所化,想必美不胜收?我怕您修成了仙,到了天宫去,见着仙女儿就不认得我了。”

李薇这么说是故意的,果然四爷大乐,搂着她倒到床上。

就算明知这是薇薇在哄他开心,他也觉得高兴。

他笑道:“就是天仙下降,那也没有薇薇待朕好。”

也被哄了一把的李薇也挺高兴的,哪怕是假话,听了也开心啊。

☆、第504章

连天阴雨,偏在万寿节当日是个大晴天。

四爷自然是高兴的,就连李薇都惊讶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天子一说真有其事?不然老天爷怎么这么给面子?

送来的寿礼堆满了几个库房,当众献礼的事情自然也有,不过都是些早就安排好的。

像李薇是代太后给四爷送上寿礼的。

小辈们是由弘昀代头送上寿礼的。因为弘昐还没回来。

本来以为能及时回来的,但就像四爷之前跟她说的一样,科尔沁没那么容易放纯禧公主走。当然,他们话里的意思是就算班第台吉死了,他们也会把纯禧公主当成老祖宗供着的,还每一族都进供了不少奴隶和草场,还商定每年都会给公主送上贡品,让她能安心在族中终老。

纯禧公主是一心想回京的。弘昐和十七过去也是打着把公主带回京的主意,两边就在为这个扯皮。

弘昐的折子里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得很清楚,班第的后人现在想的是纯禧公主可以回京,但如果能再嫁一位公主来就好了。

四爷不打算答应,不过可以先哄哄他们。他已经下了旨,让弘昐和十七把科尔沁博尔济奇特氏的几位台吉请到京里来,公主当然也一同回京。回来后赏他们些金银或者一二虚衔再把人送回去就行了。

虽然弘昐没回来,但弘昀出来献礼时口称却是二哥。

他下来后,李薇才知道弘晖也托他送礼了。

关于今年弘晖来不来的事,四爷道第一天不必让他来,第二天再过来。万寿大庆三天,头一天才是重头戏。第二天该亮相的第一天都出过场了,弘晖再来看到的人就不多了。

端静等人也没赶在万寿节前回京。抚蒙的公主们都知道了纯禧公主的事,她们就都跑去给纯禧公主壮声势了。

一个公主不起眼,从康熙到雍正朝的七八个公主放在一起呢?谁敢小看她们?

纯禧公主一事是给她们的希望。让她们知道只要能熬下去就能有回京的一天,连荣宪公主这么大年纪了还亲自跑了一趟,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她也有可能重回故土。

晚上,李薇端着一碗寿面走进屋来。

四爷坐在榻上,手里捧着书,嘴里念念有辞。万寿节他也是要发表讲话的,事先写好了,他还要背起来。所以他这是在背书。

闻到牛肉清汤面的香气,四爷抬头笑道:“这是你亲手做的?”

李薇会下厨,但只限于指手划脚。她在李家连灶都没烧过,就是怕火星燎到手上有疤就不能选秀了。所以她不会动刀,只会揉面。

“快来试试,我练了两个多月了,好不容易才拉到这么细还不断!”寿面不能断,不然就不吉利了,可面条是越细越好,兼顾两者对大厨来说不算什么,对她可就是个难题了。

年年都要祝寿,花样也就那几个。寿面她也不是头一回做了,但每次做都觉得手艺不成,不好意思拿出来给他看。索性他也从来没嫌弃过,头一次吃她做的面时还说反正下到汤里就看不出来了,吃着味挺好的。

这次的面花了御膳房面点师傅不少的功夫,是人家给她制好的面团,她只需要最后把面给拉成形就行了,包括后面的下面、调汤等都是人家的功夫。

面团要结实,要能经得住拉还不容易断,吃起来口感还要好。种种要求难为死人了。

但出来的成果也相当的喜人。至少这是李薇头一次靠自己的手拉出来的一窝丝。

一窝丝,形容这面条细得就像丝一样。

四爷早就知道自家薇薇这段日子在钻厨房,那天还举着手说天天揉面好像手变白了,还举给他看,他捧着看了看,香了口,赞道:“不但白,还更细滑了。”

此时看着碗里的面也惊讶了,薇薇不会拿别人的手艺来诳他,所以这面真是她做的。

怕面放久了会糊,那就辜负薇薇的心意了。

四爷顾不上多说,放下书就把这碗面吃了,汤头也好,清鲜得很。

吃完,他就说:“好面。辛苦薇薇了。”别的不论,只凭这份心意就让他心里发酸。在这个位子上坐得越久,越能体会什么叫孤家寡人。特别是逢到万寿节这样的日子里,每日里耳中灌满的都是阿谀颂圣之辞,见到的全是奴颜卑膝之辈,其中又有多少真心?

李薇就看到四爷的眼里仿佛有泪光闪动,一眨又没了。看他吃完面还要拿起折子来看,她道:“刚吃过东西先起来散散,别坐在这里,你不是嫌你的肚子大吗?吃完就坐着最容易养肚子了。”

四爷拿她没办法,硬是被她拉起来在殿中转起了圈,大晚上的玩保龄球动静太大,干脆玩起了套圈。就是拿竹圈套东西,叫来殿中的太监陪着一起玩,地上放着的又全都是好东西,一时财帛动人心,套中的都归自己,还真有不少人不肯放水,陪四爷玩得挺开心的。

之后几天,有了新技能的李薇爱上了做面。弘昐带着纯禧公主回京,也吃上了额娘亲手做的面。上马饺子下马面,保平安的嘛。

纯禧公主住到了畅春园,一起回来的端静等人也都暂时先住到了畅春园。太后现在的性子真是不同了,竟然说不让公主们回公主府去,都住在园子里陪她。

就连对纯禧公主,她也是道:“你的公主府已经修好了,不过我想你住在那里也是一个人,恭亲王府的后人里也没几个跟你熟的,不如就跟我住吧。”

纯禧公主自然答应了。她去住公主府,除非皇上和太后想起来她,不然也就是一年得上几回赏赐而已。何况她跟恭亲王府是真没多少交情的。好不容易回了京,一个人孤零零的住在公主府里有什么趣呢?她还能活多久?可不想一个人守着个空荡荡的公主府过日子。

端静几人都难掩羡慕。

李薇过来看望纯禧公主,顺手给太后做了碗面。

太后吃的时候没什么反应,吃完才笑道:“早就听老四说过,你现在多了门手艺,天天给人做面吃,我现在终于也吃到了。”

太后现在说话也不再藏着掖着,玩笑话也敢说了。李薇也就做出小儿态,皮道:“我是先让他们试试,他们个个都说好了,我才敢做给皇额娘用啊。”

端静几个此时才知道刚才她们吃的那一小碗面竟然是皇贵妃亲手做的。

纯禧公主笑道:“这都是娘娘的孝心。”

李薇笑道:“还是姐姐心疼我。”

纯禧公主比四爷大七岁,看起却不止大七岁。

畅春园有了几位公主可是热闹多了。还都是回娘家的娇客,李薇借着过年大手笔的赏了不少。纯禧公主虽然年纪大了,为人却风趣得很,也爱那些小女孩喜欢的小东西。当年跟着她嫁过去的陪嫁宫女们留下来的不过二三个,现在回来居然带了不少的蒙古女奴侍候。

纯禧公主也挺有趣的,一回来就把蒙古女奴大部分给送回了她的公主府,说是替她看屋子去。

李薇就替她补了一些小宫女。

小宫女们年轻活泼,纯禧公主也不拘束她们,个个天真烂漫的。某天,李薇甚至看到纯禧公主像小宫女一样染了指甲花。那颜色一看就是宫女们用的粗糙东西,颜色也不够澄净。

一问,原来是纯禧公主看自己的小宫女在那里染着玩,一时好奇就哄她们给她也染上了。

当然回头就被侍候公主的嬷嬷给教训了,还是纯禧公主给求得情。

再过一日,李薇又看到纯禧公主手里捏了个针线相当幼稚的手帕,一问也是她身边的小宫女绣的。一对蝴蝶,她看着那小宫女绣好,觉得好玩就拿自己的手帕跟小宫女换了过来。

李薇一一学给四爷听,笑道:“我看公主一回来,人好像都年轻了十几岁一样。”她要不是开心高兴,怎么会有这些心思?

都说享受生活,纯禧公主在科尔沁时肯定没这个享受的心。回来后心情开朗,如枯木逢春再发芽,所以才看什么都有趣,都好。

四爷道:“康熙二十九年,大姐姐出嫁。不过早在她八岁时,我们就见不着她了。”

如果说皇上的亲生公主还不确定要不要抚蒙,那养女公主入宫的那一天就注定了她们的命运。

看到纯禧公主,四爷一点都不后悔把他的三个女儿都留到了京里。哪怕因为这个被人怨恨,他也不敢想像自己的女儿也跟纯禧公主有一样的遭遇。

早年被压抑下来的青春和童心,在回京后再也不必担心未来还有什么不幸的时候,终于慢慢探出了头。

李薇静下心来想一想,也觉得纯禧公主这一生实在是不幸得很。她小时候在恭亲王府时只是庶福晋所出,庶福晋与侍妾、格格一般。可见并不是什么受宠的人。所以才被送到宫中抚养。

不过可能也因为这样,纯禧公主才会一直都足够坚强。因为她知道她的人生没有任何称赞,父母亲族,乃至国家。她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抚蒙的公主何其多?李薇认为纯禧公主能熬得下来,除了她本性里的坚强和乐观以外,就是她从不过高的估计她在别人眼中的份量。都说没有期待也就没有伤害。但她并不因此而妄自菲薄。

李薇有些喜欢纯禧公主这个人了。

不过两人实在没什么交集。而且她认为她跟纯禧公主相像,估计说出去都会让人发笑。

四爷听她来来回回说过几次纯禧公主都开始奇怪了,她不过透露出一点点跟纯禧公主的同病相怜之意,他就一脸被伤害的表情:“朕几时让你受过委屈了?”

纯禧公主爹不疼娘不爱,班第小妾有多少不知道,但纯禧公主肯定不会是最受宠的那一个。

李薇赶紧打叠起千般温柔去哄他,哄回来后才把她当时才进阿哥所时受他宠爱的心情说出来,“我当时就觉得,四爷你喜欢我,我就要好好的报答你。”

现在说起来她还奇怪呢,“我当时真没想到你会喜欢我。”

四爷脸上还是一派严肃,心里却在翻当年的回忆,那个……他当年是觉得薇薇不错,但也只是在福晋、宋氏和她这三个人中比,他觉得她最可心。

是什么时候喜欢她的呢?好像发现的时候已经情根深种了。

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

“你当年喜欢我什么啊?”李薇真的对这个很好奇,很想知道啊。这简直是她当年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的。

是她长得很漂亮?可是当时一同选秀的还有不少美人。当然那些可能都进后宫,或者被别的阿哥分去了。后来也都没再见过。

那就是她的心灵特别美丽?

这个好像也不大可能。

四爷清了清喉咙,难得说了句实话:“朕不记得了。”

当时为什么觉得她可心?就记得她抱在怀里小小的,总是一脸笑,有点什么心思从脸上都能看出来,爱耍些心眼,可都太简单了,让人看到都不忍拆穿她。

他见薇薇一脸甜蜜的嗔了他一句:“骗人!”说罢投到他的怀里来。

他搂住,知道她是误会了。

他不禁笑起来,拍了拍怀里的人。心道误会就误会吧。

其实也不能算作误会。

不然,他现在记不起宋氏,福晋。却能想起在阿哥所后面那么小的屋子里,又昏暗又狭小,可她的笑脸却好像在他的回忆里发光。

☆、第505章

李薇把四爷给拉过来量身。

其实四爷站在那里时还是很魁梧的。他现在气势已经很足了,除了因为她强烈反对没留胡子外,岁月流逝带来的深遂眼眸,刀刻般的线条,还有那微突的小腹和宽厚的背部肌肉,都让他的魅力增加了不少。

李薇拿着一张黑貂皮往他脖子上一围,赞道:“这皮子黑得发蓝了都,给你做个围脖吧?”

四爷点头:“好。那边那个雪狐的你拿去也做一个。”

他才要坐下,李薇顺手又从旁边拿起一匹宝蓝的布往他肩上一披,他看她皱眉摇头把这块放下,又寻了一块姜黄的,再摇头。

他看她还要回头寻别的布要给他披,忙道:“朕穿什么都行。”他还要接着看折子呢。

说话他就回去重新坐下了,宫女和嬷嬷们都在外面忙,没一个敢进来打扰万岁爷的。不过他知道,他这个乖乖不会乖乖听话。

李薇让宫女给她抱一箱过来,坐到他身边说:“没事,你看你的,我来。”

四爷就不管她在他背后做什么了,发笑道:“马上就要过年了,又折腾着给朕做什么衣服?”

李薇把一张张裁好的布头搭在他的肩上,比着他的肤色看衬不衬,道:“正因为是过年才要好好做衣服呢。”

之前真正该做衣服的时候大家心情都不好,她就没来打扰他。现在借着几位公主回京,园子里的气氛好多了,她才过来想着过年嘛,还是应该穿两件喜欢的。

不过,四爷还真是很不好衬色。

这里头有个缘故。此时的染色技术不过关,通常过几次水,丝绸就没了那股鲜亮劲。所以布料的颜色都很重,很深。夏天还有淡青、淡紫一类的衣服可以选,冬天就只有深色了。

她也是一时别扭住了。想打扮四爷却发现他的衣服来来回回就那几个颜色,只是宝蓝的袍子就有好几箱,年年都有。不是说宝蓝不好,挺好的,就是太多了……

四爷不动如山的坐在那里批折子,身后堆了好几条布头,榻下的箱子里也让翻乱了。张起麟站在门边上看到的时候都觉得……也就是皇贵妃能有这能耐……

申时的时候外面的天已经全都暗下来了,屋里也点起了灯。

四爷看完手上这本回了神,笑着问身后那位忙了一下午的,“你要是也忙完了,咱俩用膳吧?”

他再看身边这一通乱,笑道:“劳动你了,给朕挑好了几件?”

李薇只拿出来三个布头,沮丧道:“我发现你还是穿蓝的好看……”而且这里面,还真就宝蓝最衬他。

哪怕她一下午坐在他身后捣鼓的都是无用功,他也高兴。不是想着他,为他好,她也不能在这里花一下午的功夫做这种枯燥的事。

四爷温柔的握着她的手出去:“朕也喜欢蓝色,色正不邪。”

他这么说,李薇就想起他让人烧出来的青花瓷。现在她也爱用青花了,还在给他新做的里衣上绣了青花纹。

今年她做的衣服上也有用青花纹做边的。他看到还问了两句。

新衣服很快做好了,四爷穿上身的那天刚好下了第一场雪。

早起时,李薇侍候他穿衣时说:“我今天去畅春园看看,昨天夜里下雪了,不知道皇额娘那里怎么样,有没有冻着。”

畅春园的炭是早就准备好了的,火墙和炕也早就烧起来了。她去这一趟,更多的是尽尽心意。

四爷明白,他看看外面的雪,摇头道:“朕看今天外面大概会冷得很,你不要去,让下头人去问一声也就行了。等过两天雪停了再去。”

四爷裹着新做好的黑貂皮的围脖走出门,冷冽的空气一下子包裹住了他。青砖上是薄薄一层的雪花。

虽然是昨晚就开始下雪,雪落到地上就化了。此时才开始结冰。

小太监们正拿着扫帚在扫青砖地上的水,看到万岁爷过来就赶紧跪下。

四爷走过,看到小太监们个个冻得瑟瑟发抖,十根手指都冻成小萝卜了,他对张起麟道:“跟你贵主儿说,赏这些太监一些炭,让他们回屋后也能烤烤火。”

李薇听说后就让常青去查看园子里是不是发生了克扣的事。

常青:“是。”

李薇道:“既然要查,连畅春园和紫禁城也一起查了吧。抓几个出来罚一顿,让剩下的也别太过分了。”

常青走后不久,雪下的越来越大了。地上的雪渐渐积厚,慢慢能看到的地方就都是白的了。

李薇看到雪下大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两天弘昐没办法过来了。

弘昐和十七爷成功把纯禧公主接回来后就算是立了功。四爷没赏弘昐,只赏了十七一个贝子,跟着就扔下来个差事,让他去帮着十三爷跑跑腿。

于是京里的视线都盯着十七爷去了,都知道这是十七爷要大用的消息。同时,十四爷那边也多了个帮手。

李薇记得四爷跟她说过,大概近两年就会找机会把十四给调下来。

十四爷的脾气在那里放着,四爷也不是个会哄人的。这两年这兄弟两个看着是好了,但一旦十四爷从宗令上下来,又一时半刻没地方放他,只怕他们兄弟两个又要闹起来。

李薇就想着替他们缓和一二。所以今年过年时,她特意给十三爷和十四爷府上的赏赐都加厚了几分。

他不会哄,她替他哄不就行了?

李薇这么想着,看着现在的天气,喊人进来让他们去给几个府里赏东西。不是什么要紧的,就是几车炭,再加几篓鱼。

就连宫里冬天都吃不着鱼,园子里可是得天独厚。鱼都潜在水底深处呢。

这些人刚走,四爷那边张起麟过来了。

李薇惊讶道:“是万岁爷有话?”不然怎么让他过来?

张起麟跑这一趟没穿斗篷,冻得鼻子都是红的,进来打千道:“回贵主儿,万岁说天气不好,让您千万别去畅春园。等过两日天晴了再去也不迟。”

原来他是怕她看雪大了再跑过去。

张起麟道:“贵主儿放心,奴才已经让张德胜去畅春园了,等他回来就让他来给您回话。”

“辛苦你跑这一趟,喝碗热茶再走吧。”李薇让人送茶来。

浓浓的酥油茶,一碗下去整个人都暖了。

张起麟喝完只觉得从胃里往外慢慢有了热呼劲。他回到勤政殿,不及进去就见有小太监来报信,他听完小太监的话才进去。

四爷听说他回来了就叫进来回话。

张起麟把贵主儿的话学了,道:“奴才刚才在外头听人说,贵主儿让人送了两车炭、两篓鱼去大贝勒府、十三爷府和十四爷的府上。”

他说完就见万岁爷很自然的轻轻点头,笑着对他道:“让你出去这趟冻着了吧?回去歇半个时辰再过来侍候。”

“喳。”张起麟磕头谢恩退下,他跑这两趟靴子都湿了,回去就能烤烤脚了。

四爷中午多数就在勤政殿跟臣子们用膳,今天却回到了九洲清晏。

李薇让人把熏炉挪近点,让他把靴子脱了,脚踩在上头,笑道:“我让人今天做了松鼠桂鱼,您可算是赶巧了。”前头的膳桌是没这道菜的。

现在天冷了,送到勤政殿的膳食都是从膳房提过去的,要是做炒菜,路上提过去就凉透了。要说在菜底下加个小炭炉也行,可四爷说这样就奢侈了。

于是送到勤政殿的膳食只能以砂锅炖菜和蒸菜为主了。

历史的发展果然有其惯性存在。李薇曾经十分讨厌在永和宫吃过的炖菜和蒸菜,可现在她当家做主了,发现事物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她也只能给大家吃炖菜。

而四爷是可以开小灶的,可他要跟臣子们吃一样的,所以顶多他吃的小汤锅更精致些,也不能给他吃炒菜。

等松鼠桂鱼端上来,她就给四爷挟了好几块,鱼腹部那一块最肥嫩的,带鱼油的,就被她都挟到他碗里去了。

“你也吃。”四爷给她把鱼腮下最嫩的那块肉挟下来了。

说起给几个府里送鱼的事,四爷就说:“弘昐他们也应该给一些,你啊,就是太小心。”说完还安慰的又给她挟了一筷子菜。

他不知道误会到哪里去了。

李薇是想着鱼嘛,出去买就有了。天冷才卖得上价呢,京郊就有鱼塘。从园子里赏出去的更多是一种脸面。又不是说没园子里赏的就不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