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赫舍里氏十里红妆嫁入康熙为后, 临出门前,她的爷爷索尼曾这么对她说过。

赫舍里氏犹记得当年爷爷索尼还说,孩子,进了宫,你要时刻记得, 你是一国之母, 而不是一个妻子。

当年她还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可是很快, 她就从现实中亲自为自己答疑解惑。

初入宫中的日子并不好过,皇上被鳌拜制衡,无法深入朝政。后宫又被孝庄太后把持,她的生活, 比起未出嫁前差的太远。可好在皇上对她一直都很好, 好到她慢慢对不该动心的人动了心。

感情是一个神奇的情感, 它会把一个人变得理智全无,面目全非。

她陷在女人的争宠之中,每日里想的全是皇上过不过来坤宁宫, 又或是他去了哪个宫。每日每日,她的所有时间都消磨在了无尽的喜怒哀乐之中,理智全无。

她如今还清楚的记得, 当年她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时,听到的那一翻对话。

“丫头,可怨过皇上吗?”

“不怨。”

“这是假话。”

“老祖宗,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要是看不开,怕是要无止境的生活在怨天尤人之中了。能当皇阿玛的女儿也很好啊,至少以后是个公主啊,人要乐观一点不是。”

“你倒是小小年纪看的清楚。”

她至今也不知道当年的对话是不是太皇太后故意让她听见的,她已经不想再计较这事儿了。

一个几岁的孩子,都能看清楚很多事情,可她呢?却忘了当初进宫的初衷。她是赫舍里氏最聪慧的女儿家,她肩负着爷爷的厚望,她要当好一个一国之后,她不是小女孩,陷在毫无意义的争宠里,却看不清,已经把皇上推的越来越远。

她自认聪慧,却做了最笨的事情。

她慢慢变了,也亲近起养女来。没有其他原因,她只是希望能够看见这个养女来提醒自己,她绝不会连一个孩子都不如。

但后来,她有些庆幸,自己和这个养女亲近。她有时候都在想,这个孩子当真是自己的福星。要是没有她,她还会不会平安生下三个嫡子?那一年,谁能料到宫里还藏着逆贼?

三个嫡子奠定了她的后位再无人可以动摇。

她笑看后宫风云,心中再无半点涟漪,她每时每刻提醒自己,她,一国之后,还可以做的更好。她学外语,学习一切新鲜事物,为的就是提现自己的价值,如今一生走来,她再回首往事,并无一点遗憾。

她心胸开阔,儿子孝顺,在后宫里送走了一个又一个曾经的姊妹,看着她们的喜怒哀乐全部和曾经的自己一样,寄托在飘渺虚无的盛宠上,她无比庆幸,自己早已经走了出来。

许是因为这样的经历,她得不到的东西总是想让孩子们得到,虽然他们可能得不到皇位,可赫舍里氏并不在乎。有的选择是自己选的,得失他们早已经有所选择,她这个当额娘的,只需要成全理解孩子们就够了。

她这一生送走了太多人,最后又送走了康熙。看着闭眼离去的康熙,赫舍里氏竟发现,她心中一无半点波澜。这一天来了,她不意外。她想,兴许,很快自己也会迎来这一天。人老了,已经无法抗拒生老病死了…

这一天来的时候,她看着跪在屋内的一群晚辈,只是笑了笑,道了声别难过。

如若有下辈子,她不愿再嫁入皇家。她想,老天爷总是公平的,这辈子没给她的,下辈子应该会补偿给她。

『卫氏』

卫氏从小就知道,自己有一个貌美如花的脸蛋。所以她不甘心永远都在暗不见天日的辛者库辛苦度日。母凭子贵的事情她听得多了,便也有了自己的盘算。

在宫里,只有成为人上人,她才能摆脱过去那种谁都能欺负她的局面。所以,当她费尽心思爬上龙床诞下龙子后,她以为,她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她机关算计,总以为,等待她的将士无尽美好的未来。可是,现实狠狠给了她一个巴掌,她就是生下阿哥,可还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荣耀,甚至,连她的孩子,也要受人欺负。

这个宫里,卫氏最恨的人就是乌雅氏。她不明白,她也不会是那个身份,为什么她就可以耀武扬威,她的儿子可以欺负自己的儿子?

她是一个母亲,以前是为了自己在奋战。可有了孩子,她也有了软肋,她又要为孩子机关算计。

她教育孩子要跟三个嫡子亲近,不为别的,只因为她看得出来,他们,对弟弟妹妹并没有多大的敌意。她不需要儿子怎样,只要他能平安长大,长到能为自己和她撑起一片天就好了。

卫氏从来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窥视到帝心。

当她知道,皇上捧着乌雅氏的目的是为了打压内务府时,她就知道自己的机会到了。乌雅氏是个聪明人,可她绝对也料不到,她现在的宠爱竟是那般的虚无。而她,只要配合皇上的方案,暗地里把乌雅氏的气焰捧的再嚣张一点,那么,日后乌雅氏定是很难再东山再起了。

伏低做小拍马屁,成了她很长一段时间的必修课。可是好歹还真的有成效,当自己越过乌雅氏被封妃的那一刻起,她就知道,以前的付出终将是有了回报。

宫里不断有新人进来,她也越发看的清楚。她那点小聪明怕是皇上都看在眼里。所以,当她成为四妃时,她就不再把自己的那点小聪明拿出来算计其他人。她从皇后身上学到了不争不抢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便彻底看清楚了宫里的形势:皇上对后宫有着严密的控制,她只要安分守己,皇上才会愿意给她几分宠爱。

后来无数的事实向她证明,她的确眼光很好。她有了更多的宠爱和子女傍身,这后来再有再多的新人,也无法撼动她的位置。

能走到妃位,她已经十分知足了。

这一生,再无遗憾。

『郭络罗氏』

坐在沙滩,吹着海风。

郭络罗氏悠闲的闭上眼睛,她今年已经七十一岁了,这大清的皇上都已经由康熙变成了弘基。她同年进宫的那些姊妹如今也只剩下她一人了。

先皇没了,她便被儿子胤禟接回了府里荣养晚年。只是,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天生心野,别人喜欢落叶归根,可她却是临老临老,喜欢上了海边的生活。

曾经过了几十年的地方,是四四方方一小片天地。那里住着天底下最尊贵的一群人,当然,她也算其中之一。

可她在那里过的几十年却还不如在外面快活,如今她上没有人管着,下有儿孙孝敬,这日子过的简直可以赛神仙了。

皇宫,就像是一个围城。在外面的人费尽心思想要进去博一个前程。可里面的人,却早已经厌倦了那些勾心斗角的生活。

一辈子,她虽然没有什么朋友。但如今晚年随心所欲的生活却已经让她知足常乐。

“漂亮的女士,我可以给你画一幅画吗?”

转过身,郭络罗氏看着身后的外邦之人,笑着制止了婢女的拒绝,走近沙滩边的椅子旁,提起裙摆坐,笑道:“荣幸之至。”

“谢谢。”画画的人是来自法国的自由画家,他大老远就看见沙滩上一袭橙红色旗袍的老人悠闲的坐在那里,手里的细沙一点点漏掉,给他一种神秘和祥和的感觉。

画很快就画好,郭络罗氏看着画中的自己,微微一笑,她一直活的都很张扬自信,就是到了晚年,也是一个有性格的老太太。

胤禟掐着时间来叫郭络罗氏回去休息,恰好看见成品。

“你好,我额娘的画不能流出去。”

画画的人没想到还会有这么个插曲,自是不愿意把画给胤禟。

“胤禟,这是我让人画的,就留给他了。”郭络罗氏开口,画画的人忙道谢。不过她显然没有想到,还会有意外的惊喜,郭络罗氏竟然让胤禟拿出他的印件,在画上盖了章。

目送画画的人离开,胤禟暗道了一声走了狗屎运。便笑着把搀扶着郭络罗氏道:“额娘今日心情很好?”

“好啊,怎么不好。”郭络罗氏笑道,“突然想起了宫里的姐妹,她们都没你额娘过的好。”

“你怎么老了还那么爱攀比。”胤禟如今也是天南海北的做生意,因为郭络罗氏喜欢这里,暂时便留在了这。

“你额娘这一辈子都在和她们比,已经成了一种习惯。”郭络罗氏笑道,“以前,从来都不知道,人原来还可以这么活着。”

胤禟笑而不语,他额娘过的好他就高兴。

时间易逝,一晃眼又是一个十年。似乎是到了天命之年,人有时候就会有些感应。郭络罗氏早早就乘大船北上回京。

春日下午阳光正好,母子两个一人一个躺椅躺在院中你一句我一句的聊天。胤禟听着耳边再无声音,转过头看着已经安然离去的郭络罗氏流下了一滴眼泪。

这几天,他似是有感应一般,什么事情都推了,日日在府里陪着自己的额娘。这一天来了,他倒是十分平静。这无病无痛活到这个年纪,已经是喜丧了,胤禟接受的平静,妥妥当当的把郭络罗氏葬到了皇陵。

郭络罗氏不知道,在她死后的数百年后,那副她的画卷给后人留下了多少关于她的传说。

第150章 赛音察浑番外

死亡的滋味实在不太好受, 赛音察浑觉得自己如今整个人都有些喘不过气来。可是他却觉得值了,用自己的死亡换取皇阿玛的安全,这是很划算的买卖。

死亡把他的思绪拉回到了小时候,那个时候,他还在宫里, 他有皇阿玛, 有额娘, 有兄弟姊妹。那个时候的他, 觉得自己当真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了,他那个时候想要长大保家卫国,为皇阿玛扫清一切障碍。

小时候的他多单纯,梦想也很简单, 没有野心, 没有顾忌, 一根筋的觉得,长大一定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可他怎么会料到,一场意外竟是来的如此快。

快的让他措手不及, 让他一夜长大。

被额娘的亲人关起来苦口婆心说服的时候,他哭了。他这些年来一直都记得,那个时候他心里的信念坍塌了, 傻乎乎的坚信,那个平日里爱他的皇阿玛一定会派人来救自己的,可是,等来的却是他的‘死讯’。

从那一刻起, 他就知道,他以后只能做康家的孩子,可是他又怎么甘心从此和爱新觉罗家毫无干戈?

他多想奋不顾身的回到京城,问一句,皇阿玛,您不要我了吗?

可所有的冲动在师父那句,“你要害死你的亲妹妹才甘心?”之下偃旗息鼓。

是了,他已经没有了额娘,没有了阿玛,难道还要害死唯一的亲妹妹吗?作为兄长,他能为妹妹做的已经不多了。

皇阿玛既然留下了妹妹,那么就是不会再追究了。这个时候,他病逝的结局便已经是最好的了!

跟着师父一心学武,他一直没有告诉过任何人,他学武之后,还是想要去到京城,哪怕是隐姓埋名,他也想和家人距离再近一点。

这一学就是多年,他一直都在等一个机会,等一个可以离开师父,离开康家的机会。这一等就是很多年。

赛音察浑一直都记得,自己知道大清建军校面向全国各地招生的时候有多么高兴。他知道这就是他的机会,一个光明正大靠近家人的机会。只是,他的面貌得换一换。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知道自己十分不孝,可他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改了容貌,拿了户籍,赛音察浑一路北上。

一直都和大姐有信件往来,到京城后,他第一件事就是找大姐安排见淑慎一面。

有时候,赛音察浑自己也觉得心里有些内疚,他一直利用大姐对他小时候的感情来为难大姐。他觉得自己是前明之后,大姐跟他牵扯不清,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可他除了大姐,就没有别的选择。

他想见妹妹,想见皇阿玛,就只有拖累大姐了。对赛音察浑来说,陈许的债他是越欠越多,可他也别无办法,只能一边怀着内疚一边继续拖累大姐。

淑慎大婚了,嫁给了一个对她很好的人,赛音察浑想,他就是死了,也不用担心妹妹日后的日子了。只一点,他要为妹妹谋一个孩子,一个可以照顾她下半生的孩子。

他为此谋划了很多,人命也沾染了,孩子顺利到了淑慎名下养着,赛音察浑以为,这应该已经很圆满了,可他后来才知道,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对淑慎来说才是最圆满不过的。

妹妹,他闭眼了也放心了。

葬身战场,是赛音察浑自认最好的结局。他不愿苟且的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活在阴暗里,做梦,他都想认祖归宗。

曾经大姐无数次的劝诫他,不能这般执拗。

大姐说,皇家就是一个漩涡,出去了就不要再进来了。

大姐说,你现在是自由身,何必这般想不开。

大姐说,皇阿玛你认不认,他都是你的皇阿玛,何必在意这个形式。

他记得大姐说了很多很多,可他全都不想听。人都是得不到的最渴望。他甚至有时候都嫉妒大姐,明明皇阿玛只是她的伯父,可她却能光明正大的叫了那么多年的皇阿玛,而他明明就是亲儿子,却只能躲在阴暗的角落里远远的看着,羡慕着…

他知道,自己就不该这么想,可还是偶尔会控制不住,他想,他的心里怕是住着一个恶魔,一个时时刻刻会跑出来提醒他,他内心最阴暗的恶魔。

死了就解脱了。

只是,死之前还能够和皇阿玛相认,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这些年,怨我吗?”

没有人知道,在听到这句话时,自己的心里有多少欣喜。

是的,欣喜,他不害怕,一点也不害怕。

揭开真相,就是把他从阴暗的角落里带到了太阳底下。他不管天下人怎么看怎么说,他在乎的永远都只有那几个人。

他没那么大脸,并不觉得自己对天下人有那么重要。

他只要知道,皇阿玛愿意揭开,就代表着想和他相认。

皇阿玛,皇阿玛。

能够再次这样叫你,你知道我心里多开心吗?

这些天的相认,让他都乐得有些找不到北。他觉得,曾经触手可及的幸福又在手边了,似乎这么多年的隐姓埋名终有了回报。

赛音察浑,这些年委屈你了。

委屈?他从来都不觉得自己委屈。这些年他日日夜夜都盼着这一天,又怎么会委屈。纵观历朝历代,像是他这样的身份,怕是死一万次都不够。他从来不认为这是委屈,他知道,这些都是他在替母亲,替外祖母受过。虽然没有见过外祖母这位前朝公主,但是他还是感谢这一代代的人,让他有了生命的传承。

替皇阿玛挡在,这是他在脑海里想过无数回的。他上军校,上战场,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想要站在皇阿玛身边而已。

这么多年来,他从未尽过一个当儿子的义务。守护皇阿玛在战场上不受伤害,就是他孝顺皇阿玛最好的方式。

他从不后悔。

即使他临死前那般难受,即使他好想活下去,活在皇阿玛的眼皮底下,可他还是不后悔。

兴许,他的离开,换一种方式,也是一种解脱。

当他闭上眼睛的那一刻,他心里还是充满着幸福。这些幸福就像是偷来的,时间太短太短,短的他依旧有些贪心。

这俗世的温情他太过眷恋,可他也知道,兴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皇阿玛,永别了。

您不要为儿子难过,您是一代明君,您有天下百姓,儿子并不值得您挂念。

淑慎,永别了。

哥哥守护了你那么多年,如今也不能再守护你了。

但哥哥知道,你在蒙古过的很好,这就够了。

大姐,永别了。

弟弟这么多年都是用感情来拖累你,在这里要跟你说一声谢谢,再说一声对不起。

胤褆,胤礽,胤祉,胤禛.....

那么多从未相认的弟弟妹妹们,日后皇阿玛就只能拜托给你们了。

惟愿你们能够团结一致,继往开来,让大清更加繁荣。不要走上兄弟倪墙之路。

赛音察浑短暂的一生,似乎都是在为别人活着。

陈许怒其不争,嫌弃他困在过去里永远走不出来,可是陈许不知道,赛音察浑的幸福就是在过去,陈许所为的自由,对赛音察浑来说,实在只能算是一个个难捱的时光。那样的自由,他并不想要。

陈许对皇室没有那么大的归属感,可赛音察浑有。

他生在皇家,长在皇家,已经对自己有了很深的认同感。可是这个时候,他却被他认同的家人抛弃,这样的抛弃,对他来说,实在是一种折磨。

他靠近了皇室,才是靠近了幸福。

这样的感情是陈许想不到也理解不了的。

他死了,葬在了之前的陵墓里。

这兴许就是赛音察浑这辈子最好的结局了。他睡在皇陵,便是光明正大的被皇家承认,他不再需要隐姓埋名在其他的地方苟且偷生。

赛音察浑走了,那些前明留下来一代代的老人也都去了。新一代的人都活在当下,已经没有人愿意去再想着什么反清复明这等不太可能的事情。

兴许,这世上,还有淑慎的孩子有着微薄的前明血液,可是,大家都是聪明人,这样的大清,已经不是他们想要推翻就能推翻的。

如今的大清,对内对外都态度十分强硬。

再者,在这样的天下,他们生活富裕,早已经没有了前人的志气。

赛音察浑的死讯,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意味着,他们再也不用因为这样一个人的存在,而时时刻刻被提醒着,他们还有个旧主子需要效劳。

一个人身死,却是解脱了大部分人。

兴许,赛音察浑死后要是有灵,或许也觉得,这一死,并不是什么坏事。

祖辈的恩怨,大明大清的恩怨,也都随着赛音察浑的离去而彻底消散。

康熙,早已经彻底放下了大明,这样的前朝,早就已经不能称之为他的对手。

第151章 乌雅氏番外

作者有话要说:  【请务必看完作者有话】

最近一直在收尾,明明知道自己要写的结局,可是偏偏卡文。只能先把捋顺的番外放上来。大家要是不愿意看番外,那就养肥几日,我捋顺思绪,就会尽快完结。

乌雅氏一直以为, 嫔晋妃,以自己的宠爱是跑不了的。可是她万万没想到,她的妃位被卫氏截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