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叹气:“罢了,你一贯如此,我也不想说这些。我只是想说,你与皇贵妃情深多年,便是再过十年,你也舍不得丢下她。十年后,你再年轻,也不年轻了。可是十年,后宫要进来多少女子?与其进来的要防着,管着,不如就不要进来了。如今嫔妃也不少了。”太后这话,有些惊世骇俗的,一向长辈都是希望后宫中女子多,孩子多。

四爷不成想太后如此劝,这些事,他自己也不曾想过。

进来多少女子都一样,他不喜欢,就可以不看一眼。

而不选秀,似乎是个很遥远的事情。他都惊讶了。

“皇额娘说的极是,只是这选秀是老祖宗的规矩,要是废除……”四爷轻声道。

“哪能废除!废除了,你的儿子,弟弟们,宗室们都不娶媳妇了?”太后笑道,她难得看见聪明的老四,范一回傻。

四爷恍然大悟。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儿子愚钝了,额娘说的极是,便就这样办。”反正后宫进来不进来人,进来多少人,都一样,现在政事繁忙,他也无心流连后宫。那些女子,看多了都一样。不及娇娇来的贴心。

“立后之事,也无需急在一时。如今蒙古还乱着,且放一放,皇贵妃的性子,如果你要她做皇后,她也不会推辞。她就是想占着你,你一贯如她的愿不就是了。”太后对自己儿子说这个,真心觉得很……纠结。哪家的婆婆不是希望儿子子孙繁茂,哪有劝着自己儿子独宠一个的。

(这绝壁是你们看过所有的古言里最好的婆婆,没有之一。)可是,皇贵妃的性子她看懂了,对自己儿子一心一意。这就足够了。

先帝在世的时候,可有几个对他一心一意只求恩宠不要地位的?便是自己,做到了么?

老四与他的皇贵妃恩爱,真心,她愿意,也想看着他们一辈子好好的。至于后宫其他人,那都是命。

“是,儿子听额娘的。”四爷笑道,四爷也不曾想过,额娘原来是这样的想法。真真算得上独出心裁。至少他都是头一回见着这么明理,眼界宽阔的女子。

告别了太后,四爷就提步往玉漱殿去了,甚至有些心急,他想马上看见那个小东西。

李絮正在研究之前酿的酒,怎么感觉不是前世喝的那个味道?

“娇娇做什么呢?”四爷笑着问。

“爷都看见了,还要问。讨厌!”李絮撅嘴道。

“爷只看见了娇娇,别的一概看不见。”四爷爱她各种小模样,撅嘴的样子总是那么可爱。加上四爷刚才想明白她的顾虑,知道她一心只求自己的恩宠。心里柔软的不像话。

“爷今天吃了蜂蜜呢。”李絮放下手里的东西笑眯眯的走过去。

四爷笑着牵起她的手边走边问道:“爷看见娇娇就想说好听的,叫娇娇高兴,娇娇可高兴?”

☆、420.第420章 时光

“高兴,看见你我就高兴,可是爷你真的没事?”李絮侧头用可爱的表情看着四爷,眼睛眨呀眨的。

四爷将她拉进怀里,轻轻拥住,不说话。

四爷忽然想起,那一年自己被皇阿玛肯定,宣布为皇位继承人。自己允诺她贵妃之位。她说‘以后爷不喜欢我了就给我贵妃之位。我不想被人欺负。’

“娇娇,爷可做到了你期待的样子?你对爷失望过么?”四爷亲吻她的发顶,轻轻的问。

李絮愣了,完全愣了。不知道四爷为什么问这样的话。她极力想要抬头看看他的表情,可是四爷压住了她的头。

“娇娇对爷的心,爷知道。娇娇只说,爷可有叫你失望么?可有叫你难过,伤心么?”

“爷,你怎么了?我没有啊,爷对我那么好呢。”李絮此时,惊讶多过一切情绪。她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四爷会这样问她。

“娇娇从来不肯叫爷操心。”四爷叹口气道。

李絮慢慢平复下来,身子软软的搂着四爷的腰身,很久很久后,缓缓的说:“其实,爷真的很好。超出我期待的好。”只是我要的一生一世一双人,你做不到,除此之外,在没有不好了。

“爷知道,娇娇心里一定有不少的委屈。以后都不会了。”四爷并不想告诉她以后不留下秀女的事,她会知道的。

“爷,你可知道,刚进府那时候,我怎么想的?”李絮笑着问。

四爷也很好奇,松开她,拉着她坐在自己怀里问:“爷不知道,娇娇说说。”

、“那时候,我害怕。怕有人欺负我,怕爷不喜欢我。怕一辈子都孤独可怜。”李絮笑了笑,仿佛又想起刚进府时候的心境,那时候,确实怕过很多。

“我和汪氏一起进府,马车上我看见她的时候就想着,爷肯定喜欢她。她又漂亮,年纪也正好。可我那时候看着就跟小孩子一样呢。”李絮回忆往事,脸上的笑容很简单。

四爷随着她的回忆,也去回忆,那时候的事情,记不清楚。他根本不记得长得漂亮的汪氏是什么样样子,如何漂亮。只是记得第一次见李絮,她不敢抬头的样子。明明很怕,却装作不怕的可爱样子。

“可是,爷居然看上我。那时候我还是怕啊,怕因为爷看上我,别人就会欺负我。我又不知道爷会不会护着我。”李絮抱着四爷的胳膊紧紧靠着他。

“但是,我那时候想的很清楚,要喜欢爷。爷喜欢我自然最好,爷不喜欢我的话,我也要心里有爱。不然活的枯燥。后来……爷就不来了。我就以为,爷以后也不来了。但是再看见爷,我就觉得原来我是想你的。”李絮抬起头,认真的看着四爷道:“说来奇怪吧,不过就那么一天,随后就是那么久不见,可我居然想你。”

“娇娇真性情。”四爷亲吻她的脸颊。

“我隐瞒性情,是怕爷不喜欢,可是后来我觉得,一个人的性子不能瞒着一辈子啊,于是,我就决定痛痛快快活着。”

他们的相遇,不是金风玉露的相逢。他们不是因为爱情才在一起。而是在一起,才有了感情。直至今日,感情一步步升华,既是爱情,也是亲情。自己离开四爷,不能活,四爷离开自己,想必也不会舒服。

从一个无奈选秀开始,李絮却是个幸福的人。遇见了四爷,自己喜欢的四爷,喜欢自己的四爷。他终究护着自己的。

四爷没在说话,只是心里决定了一切。额娘说的对,十年,便是二十年,自己也舍不得抛下她。何况为何要抛下呢?都说‘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人’于女子来说是这样,于男人来说也是这样的。

自己贵为帝王,不稀罕这些情情爱爱的事。也一度觉得高祖那时候为了一个董鄂氏实在是不堪的很。

但是,就是这么奇妙,自己对娇娇的宠爱,不必顾忌那么多。娇娇不是董鄂氏那般的女子。娇娇有福,懂事。家世也好。她无一处不是好的。自己只要宠爱她,全然不必考虑别的。这,何尝不是一种福分?不需要顾及许多的福分。

一切都交给时间就是了。

颁金节的时候,范氏没进来,她风寒了。

李絮着急,派人去看,额娘年纪大了,身子越发差,这一年好几次病了的。

王氏壮着胆子与李絮说话。

“娘娘吉祥。”她笑着行礼。

巧珠带她进来内室,就转身出去了。她想着,说不定王氏想和主子说点什么私下里的话。

“嫂嫂坐吧,不必拘礼。”李絮有些累,还是直起身子。今年有几个儿子的福晋帮她招待客人,显然好多了,只是今年宗室们的福晋也多了十几个啊。

“谢娘娘,臣妇是特地来与娘娘说婆婆的身子的,也不是什么大病,这一年婆婆身子不大好,伤风几次了。不过大夫说了,只是体虚了些,养着就好了。”王氏无事,就是想和皇贵妃亲近,好歹她算是皇贵妃嫂子,自己不贴上去,以后婆婆没了,她怎么办?

“额娘那,还是要嫂子好好照顾的。我也照顾不到。”李絮笑道。

“娘娘说哪里话,孝敬婆婆本就是为人媳妇的本分,臣服不敢不孝。”王氏认真道。

“嫂子素来是个好的。”李絮道,她累了,不知道王氏是打的什么主意,但是她知道,如今对王氏,她没有早年对孙氏那么有耐心了。

王氏不傻,自然看出皇贵妃娘娘的不耐烦,又说了几句客气话,便匆匆退出去了。

巧珠进来就见李絮看着茶杯发呆,她不敢问,只是给李絮添上新茶。

“巧珠,外头怎么样?”李絮接过茶问道。

“都挺好的,咱们四福晋和七福晋真是会招待,看着比以往的十三福晋还妥帖呢。”那两位真真是天生的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啊。

“好就好,有她们几个,我倒是省心了不少。巧珠啊……你说王氏是想跟我说什么?我竟没耐心听。”李絮觉得,自己有点无情。

☆、421.第421章 玻璃

“奴婢想着,夫人也没什么事,想来只是和主子亲近亲近罢了。”巧珠笑道。主子不自知,可是作为王氏,她自然想和主子亲近些的。

李絮叹口气:“一会给她带一些布料回去,你看着安排些别的赏她。”李絮觉得,自己对于亲人的热情,就只有阿玛额娘,哥哥了。嫂子,如今真的无法亲近起来了。

弘时福晋并未产下男胎。而是一个女孩子。

四爷的赏赐和弘晖家的孩子一样多。太后,李絮都是比照着嫡孙的赏赐来的。

只是西林觉罗氏本人失望极了,没能一举的男真是叫人失望啊。不过自己年轻,今年二阿哥回来自己一定要再怀上,争取生下嫡长子。

今年的大雪从颁金节那一天的黄昏开始,一路飘飘洒洒了三天。好几年没见这么大的雪了。李絮兴奋的趴在窗户上看外头的雪景。

今年玉漱殿的窗户换上了玻璃了!!!这还是法兰西的商人带来的技术呢,造办处专门有个作坊,就是制作这样大块玻璃的。如今技术到底差了不少,后世那种透明的玻璃是做不出的。但是比起之前做屏风的技术,如今能有真么大的玻璃已经很不易了。好在如今的窗子也不是后世那样,如今格子多,小块玻璃拼接上来也不耽误采光和看风景。下面那一排十六块大一点的玻璃,可是这一次做出来的全部。

四爷的九州清晏还没有呢,谁也不给,全给了李絮。李絮心里美滋滋的。

屋子里烧着地龙,李絮趴在窗户上也不冷,这玻璃比起纱绢来,不透风,可是透明啊!看雪景再好不过了。

李絮一边乐呵一边想,自己这是退步了啊,前世的时候玻璃这玩意谁稀罕?如今再见着简直恍如隔世啊!好吧,确实隔世了,哈哈!

四爷穿着龙袍就来了,李絮好惊奇的看着苏培盛打着伞,四爷大踏步的往这边来,奴婢们都出去迎接,李絮坐在窗户前傻乎乎的看着,头一回啊,四爷下朝直接来了?穿着龙袍的四爷好帅!

四爷进了殿,就笑了。有了玻璃,她就趴着不下来了。

“这可好,不仅明亮,倒是勾的你更懒了。以往下雪还喜欢出去呢。”

“以前下雪,爷不是怕我着凉,都不让我出去么?怎的如今还说这个?”李絮笑嘻嘻的跳下塌,拉着他去换衣服。

“娇娇真会找理由。”四爷笑道。

“才不是啊!爷先把玻璃给我,就是因为怕我出去着凉啊,我知道的。爷就别解释了!”李絮笑嘻嘻的道,反正你就是傲娇嘛。

给四爷换上一身银色的常服,李絮就想到四爷今天下朝晚了点,没用早膳。

“爷,叫御膳房传膳吧?”

“娇娇吃了吧?”四爷坐下道。

“吃了,不过要是有我喜欢的,我还能吃呢,陪着爷吃啊。”李絮给四爷倒了一杯牛乳,似乎一到了下雪天,李絮就不喝茶,只喝牛乳和蜂蜜水了。

四爷接过牛乳慢慢喝,不一会就摆上早膳了。

十几样小菜,粥,饽饽。四爷捡了芝麻饼就着小菜慢慢吃,李絮看上一道红豆粥,便慢慢的吃了一碗。

吃过早膳,两人坐在窗前,四爷搬来折子看,李絮就抱着一本鬼怪杂记看。

外头簌簌的落雪不停的压下来。李絮不时抬头看看,今年天气算不上太冷。起码外头劳作的小太监们看着不是那么缩着身子。

李茂才跑过来的时候,李絮就看着了。不多时就听见苏培盛的声音:“万岁爷。”

“何事?”四爷依旧看着折子,淡淡的问了一句。

“回万岁爷,蒙古战事有变,几位军机处的大臣都到了。上书房等着呢。”苏培盛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遇见大事的时候,奴才们总是这样的。

四爷扔下折子道:“除了军机处,其他大臣呢?”

“回万岁爷的话,其他大臣也正往宫里赶呢。只怕也要到了。”

“嗯,叫阿哥们都来。弘晖就不必了,他身子不好,这天气好生养着。”四爷说罢起身就要出去。

李絮忙拿起架子上四爷常放在这里的貂皮大氅给他披上。

“好重,爷小心着凉。”李絮瘦胳膊瘦腿的,一件貂皮大氅都有些提不动。

“好好的呆着,别处去乱逛。”四爷揉揉她的脸。

送走四爷,李絮就无聊了。

书也不想看,没事做,睡觉吧。

四爷到了上书房的时候,大臣们还没到呢。毕竟雪天路滑。

“派人去宫里接阿哥们,别叫他们着凉。”四爷到底是惦记儿子的。

苏培盛忙叫人去办,阿哥们只怕都在路上了,派人去迎接吧。

四爷进去,一堆人请安。

“都起来,说说,什么事?”一般来说,有要紧折子送进来就是了,但是军机大臣都进宫,就说明这事非同小可了。

“回万岁爷的话,蒙古的乌达部和木克汗部联合起来,造反了。打的旗号是大清无道,他们不想被吞并。”一个老臣颤抖着声音道。

“多少兵马可知道?”四爷并未多么惊讶,逼急了,就会反了的。好在只是两个部落。木克汗部的王爷年迈,只怕是小一辈的不安分了。木克汗有七个儿子呢。就能那么一心?

“回万岁爷的话,只怕有十万。”李绂道。这也是估计。实际上七八万总有的,那是实际上的战斗力。十万,就算上老弱残兵了。

“年羹尧已经与前锋打过一场。目前是胜的。不过乌达部的兵马据此远,倒是不方便直接打击。”

“既然反了,朕也不能看着不管。其他几部什么反应?”四爷不慌不忙的坐下道。

“伊尔根觉罗部与纳喇部还在交战,巴林部没动静,其他几个部落都没有上折子。”

四爷心道,这是坐山观虎斗?

好得很。“既然想打,那就打吧,你们说,该是谁出兵合适呢?”

众人商量中,其余大臣与皇子也都到了。

目前能领兵的,就是李阔,怡亲王,马齐,这几个了。其余人,都在军中呢,要是抽调,需要时间。

☆、422.第422章 预备

“臣举荐李大人,李大人据守西北多年,身经百战,一定能克敌制胜。”李绂道。他深知,能出战的不就寥寥两三人,李阔绝对是个好人选。就当是卖个好吧。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阿哥们也从阿哥所赶来了。

四爷看看他们几个,笑道:“怎么一身的雪花?急什么?”

几人相视一笑,这是进了园子下车的时候才有雪花飘上了的。

“儿臣们知道有事,所以走得着急了些。”弘昼笑道。

“嗯,不急,苏培盛,去御膳房,叫他们做些暖身子的汤来,给阿哥们,众位大臣们都预备上。今儿雪大,就都在这里用了午膳,叫他们好生安排。”四爷道。

“嗻,奴才这就去。”苏培盛见四爷笑,他也换上个笑。国家大事,在万岁爷眼里可不就跟他们奴才的差事一样?有什么着急的。

“你们也讨论讨论,该是如何处置。你们几个,换衣裳去。”四爷前半句对大臣说,后半句就是对皇子们说。

四爷也进了后殿。

“李大人,你自己是如何想?这可是大事啊。”马齐道。

“臣一切听万岁爷的就是了,万岁爷叫臣领兵,臣绝无二话。”李阔严肃道。

马齐哈哈了几句就不和他说了,就是个木头。人家就是听话啊。可惜,自己也想去啊,李阔这一尊大神可是比十三爷还要够分量的啊。他们要是去,自己就没戏了。

众人商议,不过是走个过场,实际上出兵是势在必行的事情。只是看万岁爷叫谁去了。

四爷并未早早的出来,而是带着阿哥们就在后殿用了膳。

大臣们的就摆在了偏殿。众人你谦我让的,用了一顿。

四爷吃饱,就和儿子们道:“此次,你们之中可有想去历练的?”

几个人都有些惊讶,这可是上战场。但是只要去,功劳就跑不了。

“也不用都去,都去了,你们额娘也担心。”四爷道。

弘昼有些黯然,这话显然不是对他说的。

“儿臣想去。”弘晴起身道,既然皇阿玛要培养他,他自然得是文治武功都行的。圣祖,高祖,再远的,皇太极,哪个不是战场立功的?

皇阿玛年轻的时候,也是驰骋过疆场的。自己要那个位子,如何能怕?

“好,你要去,要先和你额娘说说,免得她担忧。你皇玛玛那里也得说说。”谁不知道,太后最是疼爱弘晴了。

“是,儿臣一定好好说。”弘晴笑道。

“你要知道,这一去,只怕时间不会短,少则半年八个月,长则一年两年。军中的环境,可是比不上京城的。阿玛知道,你可以吃苦,只是阿玛也知道,一个阿哥,吃那样的苦会比寻常人更是苦。”四爷拍着儿子的肩膀道。

“儿子不怕,心里不苦就什么都不怕。儿子是去建功立业的,又不是被皇阿玛赶走了的。”弘晴心道,在没有比他们幸福的皇阿哥了。阿玛那会敢不敢和皇玛法说实话呢?答案是否定的。

“好,好的很。去吧,你们都去,和你们额娘好好说说去。弘昼也去,你也很久没见你皇玛玛了。去看看。”四爷挥手道。

几个人就出来往玉漱殿去,太监们打着伞,给他们遮蔽风雪。

四爷到了前头,大臣们还在争论,大抵就是派谁出战的问题。四爷笑道:“可有了结果?”

“回万岁爷,臣举荐李大人。”还是李绂第一个道。

随后,举荐李阔的,举荐怡亲王的,举荐马齐的,还有举荐别的人的都说了话。

“玉堂是合适的人选,只是他却不能离开。身为九门提督,他轻易不能离京。”四爷看着李阔对众人道。

“是,臣一切听从万岁爷安排。”李阔也不失望,九门提督这一职何等要紧,对他来说,上战场与守着京城都要紧,可是,一定要选,自然还是守着京城。这里不仅是大清的命脉,还是他所有的亲人都在的地方。战场,不缺他一个人。他自认不是能人。

至少,不是非他不可的能人。

“朕,安排怡亲王,孙嘉淦你二人去,一文一武,好好配合。”四爷本不大想叫十三挑大梁,毕竟他不算将才。可是到底他要历练的,就他吧。

“臣遵旨。”孙嘉淦没想到,这事有他的分,他虽说读书破万卷,到底还是个文臣。打仗的事,他没什么经验。

“臣弟定不负皇兄的期望。”十三爷也很兴奋,终于啊!

“朕好好给你们安排些得力之人,此次出战,只能赢,输不得。打出我们大清的威风来。”四爷笑道。

二人忙应了是。

“弘晴此次也一并与你们出去,他年轻,没有经验,你们不必听他的,只管带着他就是了。”

四爷此言一出,大家都明白了。为何只安排了十三爷与孙嘉淦。

十三爷也不算是久经沙场,他经验不多。而孙嘉淦虽不是皇子们的老师,可是也差不多了,他与六阿哥尤其熟悉,只怕是全为了六阿哥啊。

再有一班有经验的将军,这一仗自然会稳稳的打下来的。到时候,六阿哥的功劳稳稳地。

“此时便就是这样,你们好好研究研究细节。兵部,户部,吏部,你们好好的准备吧。虽说冬天打仗对大清不利,可是人家既然要打,咱们也不得不出手。”四爷笑了笑,声音中带着无比的霸气。

“告诉那几个没造反的,大清要打仗,叫他们预备好牛羊犒赏三军吧!”

想看西?没戏。要么站在大清这一边,要么站在蒙古那一边。

四爷不信,还能再出来个成吉思汗不成。蒙古各自为王年头久了,想要一下子整合起来,难。别看如今乌达部与木克汗部联盟,不过是因利而聚,他朝利尽,他们自己就能闹起来。

想团结,那得有个人先打散了大大小小几十个部落,再重新整合一遍。没有几十年休想做到。蒙古人,不再是曾经的铁蹄铁腕了。历史,终究只是历史。

☆、423.第423章 出征前

玉漱殿中,李絮听弘晴说了他要出征的时候,其实也不算惊讶。在她得知蒙古打起来的那一天,她就知道弘晴早晚有一天会出征的。

如今只是担心,却不能阻止,孩子们大了,总会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选择。

“额娘知道了,额娘还好,只是你皇玛玛要担忧了,去好好和她说说,今年冬天,她总是头疼。”李絮笑道。

“额娘,儿子很大了,不会有事的,额娘也不要担心儿子,好么?”弘晴哪里不知道自家额娘,有什么都不说,自己难过,自己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