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娘担心是真的,哪有不担心的?但是担心你也还是要去的,所以额娘能说什么?去吧,找你们皇玛玛去。”李絮推了儿子一把。

“是,儿子……先去了。”弘晴想想,就是出征也不是马上就走,还有时间,还是先去看看皇玛玛吧。

武陵春色,太后得知弘晴出征,表情简直和李絮一样的。

弄得弘晴特别微妙,都不知道如何安慰才好,明知道她们都是担心的,可是都这么明事理,哎。

“孙儿很是无奈,方才和额娘说,她说知道儿臣要去,担心也不说了。如今皇玛玛也这样,孙儿也说不上是什么心思了。”弘晴无奈道。

“想什么心思,好好的去,好好的回,不比什么强?”太后笑道。

“就是,皇玛玛都不担心,六哥你怎么还不自在呢?”榕儿笑的不行,六哥怕了吧?打仗哎,听着也吓人呢!

“也不知道你阿玛是定了什么时候出征,冬天难免受罪。”太后想着,他出去受冻呢。

“孙儿也不知道,不过想来年前就会走,这事不宜拖着太久。皇玛玛不必操心,孙儿大了,吃些苦也无妨的。”弘晴笑道。

“好了,今儿就别回去了,都住下吧。一来一回的也路远,怪冷的,一会看看你阿玛是如何决定的。”太后指一指旁边的凳子,几个阿哥就一并都坐了。

四爷来玉漱殿,就见李絮坐在窗前,呆呆的。被子里氤氲的水汽叫她的面容若隐若现。

“娇娇怎么了?担心弘晴?”四爷走近她,坐下问道。

“能不担心么,不过还好啦,他也大了。”李絮靠着四爷道。

“他聪明,骑射弓马都好,娇娇可以放心,当年爷不是也上战场了?不也好好的回来了?”四爷劝李絮。

李絮点点头,心里却道,当年你是好好的,可是当年……太子没了啊,大阿哥圈禁。当年你不是头号选手,可是如今的弘晴,炙手可热呢。

李絮心里叹口气,不能这么想,要相信四爷。四爷不会想不到这些,他会保护弘晴的。

“去太后娘娘那吧,孩子们都在那边呢。”李絮直起身子,笑了笑道。

四爷点点头,两人穿好大衣服就往武陵春色去了。

武陵春色里,早就一扫下午的沉闷,孩子们说说笑笑的逗着太后高兴呢。

四爷和李絮进来的时候,众人忙请安。

“外头听着就热闹,就数弘明和弘昁声音最大。”四爷笑道。

弘昁越长大越胆大,一点也没学会恭妃的内敛含蓄。倒是跟弘明这个没心眼的一样。

“是七哥,七哥说的笑话好笑极了,儿子忍不住。”弘昁笑道。

“忍不住就笑吧,小孩子就得多笑笑才好呢。”李絮也笑道。

祖孙三代在这里热闹,远在军中的弘时,却接到了府里的奏报。

皇阿玛查了府里的事。说不怕那是假的,毕竟银子来路不正呢。可是该怎么办?弘时的贴身太监王明道:“主子,要不给宫里的李嫔娘娘送信吧,到底她在宫里,又是什么消息也有个准。”

弘时踱步,看着外头的天色,想了很久。额娘无宠归无宠,到底京城的事她起码比自己知道的早。

“去,送信回去,叫额娘留心着点。只是有一点,不能叫人知道我们联络。”

这些事,要是平日也就算了,但是此时绝不能有人知道。

最终决定十一月初十出征。

怡亲王,六贝子弘晴,孙嘉淦,率领兵马十三万,出兵蒙古。

年羹尧与弘时他们镇守的是靠近东北的蒙古东边,此次动乱是在蒙古最南边,而西边是十四镇守。

弘晴他们一路往蒙古赶,好在在没有下一场雪,天气也算是好。大清平安了许多年,算得上是兵强马壮,物资供应也是极其丰厚,士气高昂。

扎营之处,便在雁门关内,原本的守将叫裴文,山西总督是满人,叫库里,他可是先帝在位时就做了总督,也是四爷上台后唯独几个没换掉的总督其中之一。可见是个有本事的人。

此次得知大军中有皇阿哥,不敢懈怠,亲自与裴文一起守着雁门关。好在他们撑得住,等大军一到,汇合这里的守军,情势就会逆转。这群蒙古鞑子们就不用嚣张了!

大冬天的大帐,到底吃亏的还是蒙古人,他们的牛羊够吃么?反正打起来,大清的人也不会和他们去换粮食了。大清地大物博,南边还是鱼米之乡,谁怕谁啊!

到了雁门关,火速扎营。弘晴他们住的不是帐篷。这里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历经几千年,你争我夺,自然不会只是个荒凉之地。

关内百姓们虽说过的苦,可也欣欣向荣。站在雁门关的城楼上看,往外无边无际的荒原,此时是冬季,看不到绿色,只看见满眼的黄土地。

在远处,便是蒙古人安营扎寨的地方了。

弘晴站在最高处,往四处看,烈烈北风远比京城的吹的厉害。身上是一身银色甲胄,有些冷,可他从骨子里感受到一股豪气。

果然,男人还是要上了战场,才有真真的男人气概。

大好的河山,也不怪蒙古人的蠢蠢欲动了。

就是这一片大好的河山,几千年来引的无数野心之人争夺。如今是他们满族的好儿郎,以后会是谁?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是亘古不变的交替。

☆、424.第424章 和亲

谁也不能永远占有这里,当年的周文王,精通易经八卦,算的了千年百年,可他大周朝,不也就八百年基业而已。可见,谁也不能永远的站在顶端。

可是,活在当下,谁都喜欢争。如今这天下,是他大清的天下,是他爱新觉罗家的天下,就容不得外人觊觎。

战争打起来的时候,是弘晴他们到了的第五天。

此时,京城正要过腊八。这几年也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影响,年年腊八都算是大节日,正式的过。起码自家人都要聚聚的。

今年,由于儿子们都有了福晋,就只能分开过,女眷都在太后处,四爷带着儿子们,兄弟们在九州清晏。

弘晖福晋病了,弘时福晋刚出了月子不久,都没来。

弘昼福晋与其他四个都到了。弘晴在外,弘晴福晋富察氏今年就十分受重视。李絮也特地赏了她不少东西。太后也赏了首饰。

腊八这天,弘晴福晋就戴着太后赏的钗。

李絮倒是没感觉,但是太后却有些费解。看看其他孙媳妇,都是带着皇贵妃赏的东西呢,唯独弘晴福晋戴的是自己赏的。自己是最疼爱弘晴不假,只是他福晋是不是太刻意了?还是真喜欢自己送的东西呢?

太后今日兴致不高,她觉得头疼,可是也不想扫了晚辈们的性质,硬撑着。

到了散了的时候,太后撑着看着众人走了。

“主子不舒服,就去躺着,都是小辈,哪个还会不许不成?何苦撑着。”吴嬷嬷扶着太后进了里头道。

“我是不愿叫他们担忧,罢了,别说了,扶着我换了衣裳。”太后摆摆手,不想多说。

她惦记着弘晴呢,那边想必打起来了吧?他贵为皇子,自然不会和小卒子一般,但是也是要上战场的。那孩子的性子她清楚,绝不会只是看着。要下了战场,就是有危险呢。刀枪无眼,可不认识皇子不皇子的。

宫里的李嫔是没机会去园子里过腊八的,不过,她收到了弘时的信。

看完后,对着烛火烧了。

她坐在暗处,烛火的光芒明明灭灭,照的她半张脸看不出神色,却带着一丝诡异,豆花静静的看着,心里觉得毛毛的。她并未见识过李嫔娘娘曾经在府中时,那一段‘辉煌’的日子。她跟着李嫔娘娘不过也就是七八年罢了。

所以,她见过沉默的李嫔,咒骂的李嫔。却未见过一双眼含满了算计的李嫔。这样的李嫔,叫她觉得好像在算计什么的惊天的大事一般。

“好好安排,本宫要亲自见见年氏。”李嫔轻声道。

“是,奴婢一定好好安排,不如就在小年夜?”那时候的脸的奴婢们都不肯值夜的,剩下的看管不严,主子也能趁机去一趟景福宫。

“好。”李嫔笑笑,不急,这盘棋得慢慢的下。自己以往就是输在太急躁了。要是以前能耐着性子,也不至于输给当初无子无女的李絮。如今,沉寂了多少年,该是自己翻盘的时候了。

“明日本宫去看看三格格,你好好准备些礼物。现在,本宫要睡了。”李嫔起身,伸了个懒腰道。

豆花应了是,就伺候李嫔睡下了。

次日一早,用了早膳,李嫔就往三公主住的春禧殿偏殿去了。这里原本是没有主位的,两侧偏殿都是公主住着,二公主出阁后,只有三公主一个住着了。

到底住的是公主,没人敢明着怠慢的,摆设都算得上精致,想来日子不难过才是。

三公主得知是李嫔来了,虽然无甚交集,还是出来迎接了一下。

“啧啧,咱们三公主长得真是花容月貌,瞧瞧这模样,真是说不出的有韵味呢。正好,今儿我带来的这些布料适合你。”李嫔上下打量三公主,笑着道。

三公主确实长得好,她比较像年氏,比起二公主来,确实美一些。穿了一身浅粉的棉袍,衬得肤如凝脂,笑起来一张小脸熠熠生辉。

“李嫔娘娘客气了,进来坐吧。”嫔位以及以下,叫娘娘就可以了,要是亲近的,还可以叫一声额娘,不过明显,她们算不得亲近的。

李嫔丝毫不介意这个,这不是她的目的。

她的目的是先来看看三公主的性子,要是如二公主那般冷漠,理智的,也就不必费工夫了。

“李嫔娘娘来,可是有事?”坐下后,三公主就笑着问。

“无事,只是想着二公主出阁后,你一个人住着难免闷,我来看看你。”李嫔笑道。

三公主虽不及二公主聪慧,可也不是傻子,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说法,她心里有数呢。何况李嫔与额娘可算得上是毫无交集,与自己更是没什么关系的。她来绝不会只是看看那么简单的。

只是一时想不到何事,要说有点关系,只怕只有二哥和舅舅在一处这一个关系了。可自己只是个公主帮得上李嫔什么呢?

、、“三公主也不小了,最多两年,也该出阁了。不是我多话,你总该亲近着些太后与皇贵妃娘娘,也好为自己将来的前程挣出脸面来啊。”李嫔状似关心的道。

三公主笑了笑道:“我不是个会说话的,凑过去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以后的事,皇阿玛总会安排的,我也不想操心呢。”

“哎,有件事想必你还不知道吧?大清此时与蒙古两部开战,剩下几部也是蠢蠢欲动,我听闻来年开春,大清是要有公主下嫁的。咱们大清,如今年岁正好的公主……”李嫔话也不说尽,反正四公主还小呢。何况,四公主在万岁爷跟前,可比三公主得脸。

“这……这……这可是真的?”三公主一听这话,就坐不住了。早在几年前,二姐就说过,蒙古乱了只怕要有公主和亲的。但是皇阿玛未必会叫自己的女儿去,估计是宗室女子就是了。

可是,如今已经打起来了,皇阿玛却没有封任何一个宗室女子做公主,难道自己真的要和亲了?

那一去几千里,从此就再也回不来了啊。

☆、425.第425章 温水煮青蛙

多少和亲公主死在蒙古的,她不要去啊!

李嫔心道,比起二公主来,三公主显然沉不住气。如今这消息自然只是自己的猜测罢了,和亲与否,万岁爷那么护子女,定然舍不得自己的亲生女儿的。

“哎,我也替你担忧呢。所以,你总要常常见着你皇阿玛啊,俗话说的好,见面三分情。”李嫔叹口气道。

“可是我……”三公主是很怕四爷的。小时候,很小的时候阿玛还会抱她,再大些,额娘惹了那个女人,阿玛就很少来了。慢慢的她也不会亲近阿玛了。等阿玛做了皇帝,就更加不敢亲近了。

十来年下来,她和四爷越走越远了。

“急不得,你毕竟还小,身边没有个长辈指点你不行的。可惜你额娘……”李嫔做出一副惋惜的样子来。

“我……还是听皇阿玛的吧,总归,我是他的亲生女儿。”他不顾额娘的死活,总也还是会顾及女儿的吧?这是二姐的话,她相信二姐的话。

“是,到底是万岁爷的亲闺女呢。我也就是担心,好了,我就是来看看你,没事我就走了。”李嫔不着急,没有一次就办成的事。慢慢来吧。

李嫔走后,三公主就坐着发呆。不管李嫔目的如何,可是她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要真是和亲,自己该如何?想一回,哭一回。要是额娘还好好的,就算是个没有封号的妃子,也比如今强啊,起码还能护着自己。

都怪那个女人!

是她迷惑了皇阿玛,才叫她们母女如此艰难。可是,有谁能帮助她们呢?谁能想到,金枝玉叶的自己,也会发愁这些事呢?

纽祜禄庶妃最近十分郁闷。万岁爷没有一丝一毫要幸她的意思。困在这宫里出不去,去不了园子里。万岁爷也不回来过节,眼看着过年也只在园子里过了。她如今是有十二分的手段,也使不出来啊。

家里带的银子,收买奴婢用的差不多了,庶妃那点子份利简直少的可怜。

谁说宫里都是富裕的!简直瞎了眼。她长长的叹了口气,这日子要如何过下去?

她一遍又一遍的告诉自己,要等,要耐心,没有人能一次性成功的。可是越发焦躁的内心却怎么也无法平静,要等到何时呢?这样等着,万岁爷也不会来啊,总要主动吸引他才是。

她回忆着前世看的书里,那些穿越的前辈们时怎么做的?

唱歌?跳舞?弹琴?这些都不算是什么太好的计策。如今可是正在和蒙古开战呢。

开战?自己三十六计都只知道美人计,毫无作用啊!哎!

她按捺性子,好好的想了想。打仗的时候,还缺什么?古人都信神鬼之说。现在要的是祥瑞。那么什么事祥瑞?

五彩云,百花开什么的她做不到,还能做什么呢?

植物?动物?可惜现在是冬天啊。不好弄。

她看着屋里唯一的一盆盆栽,粗壮却平滑的根部,忽然有个小计划。

纽祜禄庶妃笑了笑,就这样办。

过年的时候,战场上也暂时停止了战争。蒙古人虽说不注重这些,可是他们也需要歇歇的。

弘晴他们在城中过年,小兵们也都发了一件新棉衣,除夕到初五,顿顿有肉。人人喜上眉梢。

“弘晴可好习惯?十三叔瞧着你都瘦了。”十三给弘晴夹上一块肉道。

“十三叔快别说我了,你也瘦了一圈。”弘晴心里好笑,当初十三叔跟着去战场那会,比自己还小呢,肯定没有出过战。如今他有是主帅,可压力也大呢。自己紧张,他也好不了。

果然十三笑笑道:“你倒是比我那会能吃苦。瘦了是瘦了,可以壮实了。”

“如今才是个开始呢,我总要对得起阿玛叫我历练的苦心。”弘晴笑了笑端起酒杯道:“过年了,侄儿祝愿十三叔新年一切顺心。祝愿咱们此次能大获全胜,祝愿京城里阿玛额娘皇玛玛身子都健康。”

十三也笑着举起酒杯道:“好,祝愿咱们早日结束大战,回京城。”

叔侄二人碰了杯,并不敢多喝,领兵在外,便是过节也要防止敌人突袭,喝三杯就是极限了。

所以今日军中大小将领都是肉管够,酒没有。

初四起,就又开始打起来了。

此时京城迎来了第一场春雪,不比冬天那一场雪时候的不冷,这一回倒是冷的很。今年春深。(春深的意思是说去年冬天短,今年春天长,这样的春天往往很冷。南方孩纸不懂的。)

这一场雪下来,只怕到三月里也还是冷的呢。倒是对战场有很大影响。

四爷坐在九州清晏,心里不由的担心着。弘晴他们都是经验不是很足,好在都不是刚愎自用的人,下面人的提议,该是听得进去的。

四爷作为皇帝,他担心着自己的臣子出征在外能否取胜。作为哥哥,父亲,他担心着自己的弟弟,儿子能不能好好的回来,不要受伤,不要有什么危险。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今年的春深,小麦种植就会延后,李绂,等过了十五,你就带着弘昐去两江,见年的税粮要提前进京。”四爷忍不住,还是在宴会上说起了国事。

在外打仗的人,最怕就是粮草不济。四爷自己坐镇京城,必然不会叫自己的儿子有了粮草危机。大清必然会源源不断的给前线提供粮草。

“是,臣一定好好协助四阿哥办理此事。”李绂起身道。

“良擎此言差矣,不是你协助他,是他协助你,罢了,此时也不说这个,喝酒吧。”四爷亲切的叫着李绂的字,笑道。

但凡说起皇子,不管有没有职务,大臣都要退后一射之地的。概因他们的血脉是龙子。不过,弘昐如今涉世不深,他做不了主导的。

“儿臣一定好好跟李大人学,李大人,我敬您一杯。”弘昐笑着起身道。

“不敢不敢,臣与阿哥同饮此杯。”李绂起身忙道。

四爷看着他二人谦让,笑着不言语,只是与旁边的三爷说起今年的天气来。三爷读的书实在是多又杂,说起小麦种植来,也是头头是道,倒是叫四爷听得津津有味啊。

☆、426.第426章 夹缝求生

园子里热闹着过年,宫里一样也摆上了宴会。

四爷不在,交泰殿是不能用的,今年这个年,还是裕妃主持。所以就在裕妃的长春宫摆上了宴席。裕妃的也有个把亲眷。不过都去了园子里了,包括弘昼的福晋。

所以这里都是后宫女眷,也算是同乐的意思了。

倒是四公主,可是跟着在园子里住着呢。所以小辈里,只有三公主一个了。

李嫔自然在列,她十分殷切的照顾三公主。

“你额娘那,你放心,我已经叫人送去东西,她也可以好生过个年。”李嫔小声的对三公主道。

三公主道谢之后,就是疑惑。李嫔到底想做什么?三分两次的示好。

李嫔似乎猜到她的心思,笑道:“三公主不必想那么多,我的二阿哥到底还是在你舅舅军中。我们母子的处境,与你们母女差不多,我们本该相互扶持的。”

“是我多心了,李嫔娘娘还请原谅。”三公主一想,可不是,一样潜邸出身,一样生了两个孩子,一样……落魄。

“哎,说什么呢,我岂会怪你。我们都是无奈的人,什么都别说了。我与你额娘虽无甚交集,到底是一样的潜邸出来的,可是你看看如今,我们都是什么不尴不尬的位份。皇贵妃娘娘盛宠无法撼动,我们只能夹缝里求生,难不能还不活了?我们也就罢了,到底孩子们都还小,都一样是万岁爷的孩子啊!”

李嫔露出一脸哀戚,端的是一个好母亲的样子。

三公主眼看就要落泪:“李嫔娘娘说的极是,一样是皇阿玛的孩子,可是我们……”

“好孩子,别说了,我都知道,当初我的大公主是如何……哎!”李嫔抹抹眼角,也有泪滴。

她说这话固然是为了和三公主拉近距离,可是心里就未必不心酸。

她们这些个女人不得宠也就罢了,到底没有一碗水端平的。可是孩子们呢?都一样是他的孩子,却都是不一样的待遇。这叫人如何甘心呢?

“罢了,这会子不便多说,等过完年再说吧,反正你得记得,都是一样的人,不该这么过。”李嫔看了看众人,小声对三公主道。

其实大家都看见她二人窃窃私语,但是没人管。都装做没看见呢。

裕妃也只当不知道,她们想做什么都随意就是了,如今去管,也无从管起。

她们在此处还算是好的,毕竟宫里还是有厨子留着的。

庶妃答应们在一处,可就说不上的凄凉了。她们寻了个御花园近处的宫殿,摆了两桌。倒是也菜不少。可是一看就是提前做好,又蒸热的,色香味,哪一样也不占着了。

再是个能说会道的,到底年岁小的还不少。吃着吃着就落了泪。又不敢明着哭,只装作被烟火呛着了。

站在两边的姑姑,嬷嬷们都装作买看见。都是伺候人的,这些个答应庶妃的也不容易。有的进来都快十年了,如今还是个庶妃,能不凄凉么。

这世上可怜人多了去,谁也管不完。此时只要装没看见就是了,虽说哭不合规矩,可是人就是人,她想哭,她想笑的时候,如何憋得住呢。哎~

烟火散了的时候,她们各自回了自己的屋子。

快了,再熬个七八天,就不用受罪了。过年就是遭罪。等过完年,至少可以安安静静的吃一口有滋有味的饭菜,哪怕只有四菜一汤呢。

纽祜禄庶妃回了自己的屋子,就累了。心累。

瞧那些人死气沉沉的样子。个个都是貌美的女子,却一个比一个凄凉,憔悴。为什么那么没有上进心?皇贵妃就算是个大象,后宫里这么些人是蚂蚁,也能啃死她!

‘蚂蚁’?纽祜禄庶妃忽然想到蚂蚁,便是灵机一动。有一条好计策突上心头。

“贝儿,叫你做的事,做的如何?”纽祜禄庶妃也不起身,就半躺着问。

“回庶妃的话,都弄好了,您要看看么?”贝儿笑道。

“嗯,拿来我看看吧。”纽祜禄庶妃也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