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瓷叹一叹气道:“还不是为了那个郭络罗氏,我怕她又借故气你,便想来看看,哪知去了才知道你不在,天黑雪大,我怕你有事便在宫门口等你回来。”说到此处,话锋一转似笑非笑地道:“没想到却让我看到李公公亲自送你回来,妹妹,你是不是应该有话要和我说呢?”

对于秋瓷,凌若自不会隐瞒,一五一十将适才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听完凌若的叙说,秋瓷先是一阵诧异,随即浮起衷心的笑意,“想不到还没选秀,妹妹就已经先见到了皇上,而且听起来皇上对妹妹印象甚佳呢,不然也不会将玉箫赏了你,这事若让其他秀女知道了还不知要羡慕成什么样呢。|”

低头抚着温润的箫身,凌若并未如旁人一般欣喜如狂,反而有所失落,“我也不知道此事是好是坏。”

秋瓷拂去飞落在她鬓发间的细雪,温然道:“是不是又想起徐公子了?”见凌若低头不答,她长叹一声劝慰道:“妹妹,你即使再想又能如何,从你选择这条路开始,你与他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再挂念,除了徒增伤悲还能有什么?眼下你所要做的就是牢牢抓住皇上,唯有他才可以帮你重振钮祜禄家族的荣耀,只有他才可以帮你解决所有难题。”

凌若绞着玉箫所缀的流苏默默不语,半晌才低低道:“姐姐说的我都明白,只是总不能完全放下,也许再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我明白,但是这件事你万不可让他人知道,否则于你有百害而无一利。”秋瓷郑重说道。

凌若点了点头,深深地看着浓重如墨的夜色,“我会记住,我的归宿在紫禁城,永远记住。”

这句话她既是说给秋瓷听,也是在说给自己听,让自己时刻谨记,一刻不忘。

之后的两日,天色有放晴之势,积雪渐渐融去,看这趋势,十二月初八的选秀大典应会有一个好天气。

永和宫,东六宫之一,于康熙十六年指给刚晋了宜嫔居住,至今已有二十余个年头。

宜妃如今已是快四十的人了,但因保养得宜,看着倒像是三十许人,全然看不出已育有数子。

“她当真这般过份?”宜妃拧眉问坐在一旁的慕月,隐隐有一丝怒气在其中。

慕月一脸委屈地撇撇嘴,“我怎么敢欺瞒姐姐,自进宫到现在,她仗着自己有几分姿色就眼高于顶,根本不将其他秀女放在眼中,我更是经常受她气,有一回她还拿滚烫的茶水泼我,姐姐你瞧。”她说着卷起袖子露出雪白的手臂,那里赫然有一道红色似被水烫出来的印子。

宜妃本就来气,眼下见得慕月受伤,哪还按捺得住,将琉璃茶盏往桌上重重一放怒道:“这个钮祜禄凌若好生过份,你是本宫的妹妹她都敢如此,可见嚣张到何种程度。”说罢又仔细打量了慕月手臂上的伤口一眼道:“还好没起水泡,只要红印消下去就没事了,寄秋,去将上回皇上赏本宫的生肌去淤膏拿来。”

在寄秋离去后慕月咬着下唇道:“若她只是针对我一人也就罢了,可她越说越过份,最后连姐姐你也不放在眼中,还说…”她觑了宜妃一眼,神色迟疑。

宜妃冷冷道:“你尽管说就是,本宫倒想听听她都说了些什么。”

慕月闻言小心翼翼道:“她说姐姐不过是运气好才有如今地位,其实根本一无是处,她若进宫必取姐姐而代之。”

“好!好!好一个钮祜禄氏,不过是一个小小典仪之心,心思却当真不小,还没进宫就已经想取本宫而代之了。”宜妃怒极反笑,只是这笑容森冷让人打从心底里发颤,熟悉宜妃的人都知道她动了真怒。

“主子息怒,钮祜禄家早已没落多年,照理来说这个钮祜禄凌若不应这么胆大包天才是。也许这中间有什么误会也说不定。”寄秋取了生肌去淤膏来听到宜妃的话轻声劝了一句,那双眼有意无意的从慕月脸上扫过,似想从中瞧出点什么来。

慕月岂会听不出她话中之意,当下柳眉一竖喝道:“你这话什么意思,是说我在撒谎骗姐姐吗?”

“奴婢不敢,奴婢是怕有人居心不良利用娘娘与小主来达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寄秋口中说不敢,但分明就是在指她,慕月气得牙根痒痒偏又不能发作。

宜妃是在宫中浸多年的人,深谙争宠夺权之道,先前是一时气恼,再加上慕月是她亲妹妹,根本不曾怀疑有它,如今冷静下来后再也觉着有些问题,但她并不点破,接过寄秋取来的药膏挑出一点轻轻在慕月手臂上抹着,眸光意味深长地看着她道:“你觉着她对你来说是一个威胁?”

慕月心里“咯噔”一下,知晓姐姐已经识破自己的计俩,但话已至此再改口是不可能了,何况姐姐这般问,分明已经意动,当下她把心一横抬首沉声道:“不是对月儿,而是对姐姐。

“哦?”宜妃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收回手指,只见指尖除了透明的药膏外还有淡不可见的红色,眸光一紧,另一只戴了镂金护甲的手指在绣有繁花的桌布上轻轻划过,抬起时,有一条细不可见的丝线勾在上面,似乎稍一用劲就会崩断。

“姐姐若见过她便会相信月儿的话。”尽管慕月很不愿意承认,但凌若确有傲人之美貌,比她更胜一筹。

宜妃默默起身来至宫门处,凝望今晨内务府刚送来的十八学士,那是天下茶花的极品,一株上共开十八朵花,花瓣层层叠叠,组成六角塔形花冠,朵朵颜色不同,红的就是全红,粉的便是全粉,齐开齐谢,极是好看。

如此珍品,内务府纵是悉心栽培也不过几株,孝敬给了宫中最受圣眷的几位娘娘,宜妃便是其中之一;其余嫔妃便只有艳羡的份。

见宜妃久久未说话,慕月原本笃定的心逐渐沉了下去,难道姐姐不肯出手对付钮祜禄凌若?若这样的话那她算盘岂不是要落空?

正当她不安之时,宜妃动了,她转过身对寄秋道:“去库房将前些日子送来的那尊白玉观音带上,咱们去景仁宫。”

景仁宫正是荣贵妃的居所,眼下宜妃要去那里,用意再明了不过,慕月喜形于色,待要说话,宜妃已移步来到她面前,抚着她垂在鬓边的流苏轻轻道:“人呐,聪明是好事,但千万不要以为全天下就自己一人聪明,将别人当成傻瓜耍,否则吃亏的只能是自己,月儿,你说对吗?”

慕月身子一颤,知晓宜妃这是在说自己,一直以来,她与这个亲姐姐聚少离多,当年宜妃进宫时她尚未出生,后来也只有逢年过节才随额娘至宫中与宜妃相聚一两日。在她心中,与宜妃并未存了多少亲情,更多的是利用甚至觊觎。

然当她看到此时宜妃温和之中暗藏凌利的眼神时,明白自己大错特错,这个姐姐远比自己以为的更利害,远不是她所能对付控制的,至少现在不行。

想通了这一点,慕月再没有任何犹豫,敛起自己所有锋芒与非份之想,温顺地如同一只小猫,“月儿明白。”

“但愿你是真的明白。”宜妃淡淡一笑,凌厉之色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温情与宠眷,“月儿,你是本宫亲妹妹,只要你不犯大错,本宫一定会护着你。”

言,尽于此。

在寄秋取来白玉观音后,宜妃乘了肩舆往荣贵妃的景仁宫行去,慕月与寄秋随行在侧。

第九章 难容

景仁宫与永和宫同属东六宫,是以隔的并不算远,守在景仁宫外的小太监远远看到宜妃肩舆过来,不敢怠慢赶忙迎上来打了个千儿,“奴才给宜主子请安,宜妃子吉祥。|”

宜妃下了肩舆摆手示意他起来,“贵妃在吗?”

“回宜主子的话,主子正在屋中与太子妃说话。”小太监恭谨地答道。

听闻太子妃也在,宜妃精心描绘过的长眉微微一挑,待小太监进去通禀后方侧头问面露喜色的慕月,“你知道什么?”

慕月贴着耳朵小声将凌柱与石厚德的恩怨叙述了一遍,太子妃眼下这个时候来造访德妃,多半与此事有关。

说话间,有人挑了帘子出来,除原先那小太监之外还有一名年长的宫女,朝宜妃福一福笑道:“主子听说宜主子来了,不知有多高兴,让您快些进去。”

荣贵妃刚进宫的时候和珠便已在其身边侍候,至今已有数十年,最得荣贵妃信任不过,纵是宜妃也不敢轻视了去,客气了几句后方才挑帘进了后殿。刚一进去便有一股热气迎面而来,瞬间将适才路上那点寒意吞噬。

荣贵妃素不喜奢华,是以整个景仁宫布置以简约而不失大气为主,宜妃将暖手炉递给寄秋,双手合于腰际端端正正蹲下去行了个礼,“妹妹给贵妃姐姐请安。”跟在她身后的慕月与寄秋亦跟着行礼。

荣贵妃是康熙九年进的宫,如今已是近五十的人了,虽再不复年轻时的青春貌美,但岁月在磨灭韶华的同时也将那份端庄得体深深铭刻在她骨子里。

“都说过多少次了,妹妹怎得还这般见外,快快起来。|”荣贵妃抬手虚扶,一边叫人搬来绣墩。

宜妃斜倚了坐下含笑道:“礼不可废,否则叫人看见了又该说妹妹我没规矩了,刚进宫那阵子可没少吃这个亏。”

她取过寄秋捧在手中的锦匣道:“前些日子兄长进宫来探望时带来一尊白玉观音像,我瞧着玉质和雕工都不错就留下了,知道姐姐近年来吃斋念佛,这尊观音像送给姐姐是再合适不过了。”

荣贵妃接在手中打开一看,饶是她见多了奇珍异宝也不禁为之动容,整尊观音像高两尺,玉质洁白滢润毫无瑕疵,观音呈立站状,面相丰腴、神态安详,胸前垂挂璎络,右手持一经卷,右手携佛珠一串,赤足站立于一碧玉质地的雕海水托莲花座上,雕工细腻,连衣纹都清晰流畅。绝对是一件贵重无比的珍品。

荣贵妃本不肯收,但架不住宜妃劝说,兼之又确实喜欢,终是收下了,着和珠拿到佛堂去供奉。

“秀玉见过宜妃娘娘。”那厢石氏也起来笑吟吟朝宜妃见礼,待起身后瞥见在宜妃身后朝她行礼的慕月訝然道:“咦,这是新来的宫女吗?好生标致,而且…”

“而且什么?”宜妃接过宫人递来的香茗似笑非笑地问。

石氏蹙眉道:“不知是否秀玉眼花,怎么瞧着她的五官神韵有些像宜娘娘您?”

荣贵妃初不在意,如今听得石氏提及着意打量了一眼,果然是有四五分相似,难道是巧合?正在疑惑之际,眼角余光不经意扫过慕月垂于耳际的殷红流苏,按例宫女不得佩带流苏,如此说来,她不是宫女?想到这里荣贵妃忽地记起一事,略一琢磨立时猜出了慕月的身份,回首朝石氏笑道:“你不曾看错,但却说错了。宜妃的妹妹,佐领三官保的千金怎么会是一个宫女呢。”

宜妃抿唇笑道:“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姐姐。慕月,还不快重新见过荣贵妃和太子妃。”

慕月乖巧地答应一声,上前一步重新见礼,声如银铃,“慕月给贵妃娘娘请安,给太子妃娘娘请安。”

荣贵妃招手示意她过去,细细打量道:“真是个标致伶俐的姑娘,越看越像宜妃年轻的时候,看来今年宫中又要多一位姓郭络罗氏的妃嫔了。”

这般言语分明是在暗示慕月有很大机会被选中留牌子,荣贵妃是负责此次选秀之人,她开口自是八九不离十,宜妃心中暗喜,面上却不露分毫,反而哀声叹气,有难解之愁容。

“宜妃为何叹气?难道你不想慕月入宫吗?”荣贵妃奇怪地问。

“哪能啊。”在荣贵妃的再三追问下,宜妃方一脸为难的将事情讲了出来,听得荣贵妃与石氏皆是一怔,同问道是何人如此狂妄无礼。

“是钮祜禄家的女儿,叫凌若。”慕月在宜妃的示意下说出了凌若的名字。

石氏一听这个名字顿时冷笑不止,荣贵妃更是沉下了脸,怒意在眉间若隐若现,寒声道:“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在宫中也敢如此胆大妄为。”

“怎么,贵妃也知道这个人?”宜妃假装诧异。

“宜娘娘久居深宫自然不知,这个钮祜禄凌若的阿玛与我阿玛同在礼部为官,虽只是小小四品典仪却狂妄自大,从不将我阿玛放在眼中,阳奉阴违不说还多番顶撞。”

“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荣贵妃攥了袖子凝声道:“他们以为还是从前吗?”

宜妃悠悠道:“昔日钮祜禄一族倚仗有孝昭仁皇后和温僖贵妃撑腰为所欲为,从不将他人放在眼中,而今虽说是落魄了,可还一门心思巴望着东山再起呢。”她朝钟粹宫努努嘴,意思再明确不过。

饶是荣贵妃涵养极佳,这一刻也禁不住为之变色,她可以不在乎区区一个秀女,却不能不在乎一个与孝诚仁皇后有七八分相似的秀女。只要是康熙初年进宫的,无人不知孝诚仁皇后在康熙心目中独一无二的地位。

这个女子,绝不能进宫。

宜妃并不知荣贵妃这番心思变化,见她不语只道还有所犹豫,又道:“身为女子当有四德,即德、容、言、功;四德当中又以妇德行最要紧,无德骄狂之人连正身立本的资格都没有又怎配入宫为妃伴御驾左右。”

“妹妹所言甚是。”荣贵妃双目微闭,睫毛如羽翼垂下,挡住眼眸不经意间射出的凌厉。

“只是本宫虽负责这一次选秀,却也无权随意摞牌子,一切要等皇上阅过方能决定,不知妹妹有何好办法?”她抚着袖口繁复的花纹,声音依旧一派温和,听不出喜怒与否。

宜妃微微拧眉,她当然听得懂荣贵妃话中之意,但难就难在此处,选秀那天秀女留牌子与否是要看皇帝意思的,她们并无权过问,顶多只能在旁边提上几句,除非…

正当宜妃盘算着如何才能不让凌若出现在那天的选秀时,石氏忽地起身道:“若秀女不洁或与他人有染是否又另当别论?”

“这是何意?”荣贵妃蓦然一惊,坐直了身,目光与宜妃一道落在石氏身上。

石氏弯唇露出一丝冷酷的笑意,别在发间的晶石长簪划过一道生冷的光芒,若荒野中毒蛇之眼。

第十章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1

时光如流水缓缓划过,转眼已是十二月初七,夜幕浓重如墨,过了这夜,钟粹宫百余名秀女的命运都将尘埃落定,是走是留,是飞上枝头变凤凰还是打回原形;很快便见分晓。

明日就是选秀大典,身为钟粹宫的管事姑姑,红菱有太多事要忙,从早到晚几乎一刻不曾停过,好不容易才将诸事安排妥当,有空坐下来歇歇时,有人来报,说景仁宫的林公公到了指名要见她。

林公公?那不是荣贵妃的心腹吗,这么晚了他跑来此地做甚?

她的疑惑林泉并未回答,只是说奉荣贵妃之命,宣秀女钮祜禄凌若至景仁宫觐见。

凌若同样满头雾水,荣贵妃是后宫最尊贵的女子,那么高高在上,怎么会知道她一个小小秀女,还指名要见她。莫非…想到秋瓷曾经说过的话,她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

夜已三更,景仁宫却依旧灯火通明,比白昼更加辉煌耀眼,令人微微目眩。凌若跟着林泉来至正殿,跨过及膝的朱红门槛,悄悄抬头扫了一眼,只见正殿之上端座着两位珠环翠绕气度雍容的女子,其中一个定是此间正主荣贵妃,另一个就不知是谁了。

正当她犹豫该如何见礼时,腿弯子猛然被人踢了一下,膝盖一弯不由自主跪倒在极硬极冷的金砖上。

“大胆狗东西,见了贵妃主子和宜妃主子还不跪下。”林泉喝斥了一句后转头换了一副笑脸躬身道:“主子,钮祜禄凌若来了。”

“你抬起头来。”荣贵妃不理会于他,只盯着低头跪地的凌若,目光极是复杂,她想亲眼瞧一瞧这女子,是否真的如石氏所言,像极了孝诚仁皇后。

凌若惶恐地抬起头,当那张颜毫无保留地展露在烛光下时,宜妃大惊失色,倒吸一口冷气,怎么会?怎么会这么像她?

孝诚仁皇后仙逝之时,宜妃不过刚刚进宫,虽只见过寥寥数面,且已过去三十年,但像孝诚仁皇后这么出色的人,只需见过一面便会永生难忘。|

果然…荣贵妃猛地蜷紧双手,刚刚修剪过的指甲掐的掌心隐隐作痛,但这远比不得记忆被揭开的痛。康熙九年入宫她不过数日便得幸于皇帝,由选侍晋为贵人,所有人皆以为她从此平步青云,却不想偶尔一句失语有冒犯皇后之嫌,竟令得皇帝再不踏足她处,足足冷落了她七年,七年…女子最美好的七年就这样没了,连唯一的儿子都因为太医不肯来诊治而早殇。等她好不容易借机复起时已是二十余岁,又熬了这么多年且生了一子一女方才有今日之地位,心中对孝诚仁皇后简直可说是恨之入骨,而今乍一见凌若,若非还有理智克制,真恨不得当即上去剥皮拆骨。

所以,她明知道宜妃今日所来非善,明知道宜妃是在利用自己除掉郭络罗慕月进宫的障碍,她依然甘之如贻,

“姐姐…怎么…她…”过度的吃惊令宜妃语无伦次,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但内心依然波涛汹涌,想喝口茶定定神,却因手抖而洒了一身,她事先并不知凌若像孝诚仁皇后一事。

“意外吗?”荣贵妃淡淡地睨了她一眼,起身于长窗下双耳花瓶处捻一朵梅花在鼻尖轻嗅,清洌的香味让她头脑一下子清醒了许多。

回身,花盆底鞋踩在金砖上的声音在凌若身前嗄然而止,居高临下地看着那张让她厌恶至厮的脸,许久,她终于说话,“钮祜禄凌若,你可知罪?”

凌若茫然摇头,凭直觉,她感觉这位看似和善的贵妇并不喜欢自己。

荣贵妃闭一闭目,努力将眼底的厌恶掩去,冷然道:“你身为秀女却与他人私定终身,做出苟且之事,你可知,这是株连九族的死罪?!”

荣贵妃的声音并不大,然听在凌若耳中不吝于平地惊雷,炸得她头晕目眩,慌忙否认,“我没有!”

话音未落脸上便重重挨了一耳刮子,当场就把她打懵了,耳边更传来林泉尖细若刀片刮过铁锅的声音,“狗胆包天的小浪蹄子,贵妃主子面前也敢自称‘我’,真当是活得不耐烦了。”

宜妃已刻已恢复了镇定,闻言吃吃一笑起身道:“像这种不懂尊卑之人,可是该好好教训一番,省得她以后再犯。”

林泉答应一声却没敢立刻动手,只以目光询问自家主子的意思,荣贵妃冷冷看着那张嘴角渗血的脸,有快意在眼底快速掠过,凉声道:“既是宜主子开口了,那就让她好好长长记性吧。”

林泉答应一声,狞笑着抓住凌若的发髻不顾她的求饶左右开弓,足足打了十几个耳刮子方才停下。

等他打完,凌若头发散了,脸也不成样子了,两边嘴角都打裂了,脸肿得老高,到处都是指痕淤肿。

“知道错了吗?”她问,高高在上,犹如不可侵犯的女神。

“回贵妃娘娘的话,奴婢知错了,奴婢下次绝不再犯。”凌若咬牙回答,每说一个字都会因牵动脸上的伤而痛彻心扉。

冰冷尖锐的鎏金护甲在凌若脸上轻轻划过,并不用力,但那种言语无法形容的森冷却令她身体不能自抑地战栗。

她不懂,明明从不曾见过,为何荣贵妃对她会有这么大的敌意,纵使是石尚书之故也不该这般明显才是。

“徐容远是你什么人?”静默的声音里夹杂着一丝冷酷。

突兀地从荣贵妃口中听到这三个字,凌若心骤然一沉,这绝对不会是好事情,“徐家与奴婢的家是世交,所以奴婢与徐容远自幼相识。”在那双毫无温度的眼眸逼视下,她不敢扯谎,

“仅是自幼相识那么简单吗?”荣贵妃冷笑,手微微一使劲,在那张脸上留下一道通红的印子,她恨,她恨不得现在就毁了这张脸。

“是。”凌若吃痛,不由自主地往后缩了一下,可是在这宫里,在这景仁宫,她又能逃去哪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是生是死,由不得她选。

“还敢撒谎,看样子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了。”手指狠狠钳住凌若下巴,强迫她看着自己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来人,给本宫继续掌她的嘴,直到她说实话为止!”

“贵妃娘娘容禀,奴婢真的什么都不知道,绝不敢有半点隐瞒。”凌若赶紧辩解,唯恐迟上一星半点。

“钮祜禄凌若,你不必再死撑了。”许久未出声的宜妃抚一抚袖口以银线绣成的瑞锦纹起身淡淡道:“你与徐容远苟且之事本宫与贵妃娘娘都已知晓。你未经选秀便与他私定终身不说,还做出不轨的行为,其罪当诛!”

“我…奴婢没有!”凌若赶紧改口急切道:“是,奴婢与容远确实相识,但发乎于情,止乎于礼,绝对没有不轨之事,求两位娘娘明鉴。”

“那你就是承认与他有私情了?”荣贵妃面无表情地问,不待凌若回答又将目光转向宜妃,“秀女未经选秀与人私通行苟且之事,该如何定罪?”

“按大清律例,除秀女本人问斩之外,其本家亦要问罪,十四岁以上男丁充军,女子为奴。”宜妃口齿清晰,说的再清楚不过。

第十章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2

一听要连累家人,凌若更加慌张,连连磕头否认,只为求得宽恕。|可她不懂,在荣贵妃与宜妃心中早已定下除她这心思,莫说她们不信,就是信又如何,被“莫须有”迫害的从来不止岳飞一人。

荣贵妃本欲剥夺她选秀的资格赶出宫去就算了,毕竟此事不宜声张且无实证,更忌讳传入康熙耳中。然宜妃的一句话提醒了她――纵使这次应付过去,那下次呢?三年之后她又可以选秀,到时该当如何?经此一事,凌若必然会记恨她们,不会再像现在这般毫无防备。

“那依妹妹的意思呢?”留凌若一人在正殿,荣贵妃与宜妃移步偏殿商议,如今她们已在一条船上,谁也脱不了干系。

宜妃抚一抚鬓间的宝蓝点翠珠花,阴恻恻道:“要妹妹说自是一不做二不休,就按大清律处置了她,只是不经内务府而已,不然留着她总是一桩祸事!”

“妹妹的意思是…”荣贵妃气息微微急促,她心里也动过这个念头,只是顾忌太多不敢真说出口。

外头不知何时起了风,呼呼作响,冰凉刺骨的风从朱红雕花窗扇缝隙间漏了进来,吹熄了本就有些摇曳的烛火,侧殿内一下子暗了下来,有无法言说的恐怖在殿中漫延,尽管宫人很快便重新燃起了烛火,依然令荣贵妃惊出一身冷汗,当即拒绝宜妃的提议。

“姐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心慈手软?”宜妃冷笑。在宫里,身居高位的娘娘哪个手上没有几条命。

“总之不行,冒然死了一个秀女,本宫无法向皇上交待,万一追查下来,这个干系是否由宜妃你来担待?”说到最后一句,荣贵妃已是峥嵘毕露,语带风雷之声。

话已至此,多说无用。

宜妃在心底暗自叹了口气,她本想借此事扳倒荣贵妃,一举两得,可惜荣贵妃不肯上这个当。

思忖片刻荣贵妃心中有了计较,再度来到正殿,凌若依旧瑟瑟发抖跪在地上,一见二人进来,连忙磕头呼冤,甚至愿意让宫中嬷嬷验身,以证自身清白。

凌若尽管足够聪明,但还是太单纯稚嫩了,她不懂,从踏入景仁宫的那一刻,她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说什么都是徒劳。

荣贵妃冷冷看她一眼道:“依你之罪本当问斩,今本宫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就饶你一死。”凌若还未来得及高兴便听荣贵妃继续道:“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选秀你自是不能参加了,不过本宫也不亏待你,将你赐给四阿哥为格格。”德妃与她素来不对盘,现在正好将这个麻烦推给她儿子。

这就是荣贵妃的狠辣之处,后宫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她虽不能杀凌若,却可以让她生不如死。

格格?凌若不敢置信地盯着满口慈悲的荣贵妃,眼中头一次出现怒意,她即使再傻再笨也该看出来荣、宜二妃完全是有意针对她。

在本朝,格格有两种意思,一种是被寻常百姓知晓的对于宗亲官家小姐的称呼,是一种敬称;另一种则是王府里没有名份的通房丫环,莫说不入宗谱玉碟,就是一声主子都当不起。

正经官宦人家出身的女子,尤其还是满人,自大清开国以来,从未有指为格格的道理,再差也是一个庶福晋。只有汉人或是身份卑贱的女子才会被指为格格。对于一个官宦人家的小姐来说,被赐给他人当格格比杀了她还难受。

荣贵妃这一巴掌,掴得不仅仅是凌若一个人的脸,还有整个钮祜禄氏的脸面,不留一丝余地。

凌若紧紧咬住下唇,一言不发,直至嘴里尝到腥咸的滋味方才稍稍松开,混着殷红的鲜血木然吐出几个字,“奴婢谢贵妃娘娘恩典。”

荣贵妃满意地点点头,示意林泉将她带出去,并连夜送往四贝勒府,不许她在宫中再多呆一刻。

一夜之间,凌若的命运轨迹被彻底,从此踏上一条不可预知的道路。

于失魂落魄间,凌若被带出了景仁宫,带出了曾经寄托她一切的紫禁城…

等她回过神来时,已经身在四贝勒府后院一间厢房内,是府里的管家高福领她进来的,林泉将荣贵妃手谕交给高福后就走了,之后高福领了个与她年纪相仿的丫环进来,告诉她,以后这个就是专门伺候她的丫头墨玉。

“姑娘,您身上都湿了,要不要奴婢给您换身衣裳再服侍您就寝?”墨玉揉着惺松的睡眼问,她在睡得正香的时候被高管家从被窝里挖出来,告诉她新姑娘来了,以后她就负责照料这位新姑娘衣食起居。

姑娘…这就是她以后的称呼,再不是钮祜禄凌若,而是四贝勒府里一个暖床的格格,下人对这一类人的称呼是姑娘,跟青楼中那些妓女的称呼一样。

事情上,她们就是王府里的妓女,专属于四贝勒一人的妓女,连妾都不是。

她木然站在那里,尖锐凄凉的笑声骤然爆发,仰天大笑状若疯癫,许久许久,直至脸上尽是笑出的泪水才渐次低了下去。

抛弃至亲至爱,舍弃一生自由,只为求入宫,到头来却是这样的结局。这是报应,报应她伤害了那个守候她十年的至情男子,报应她不自量力,妄想以一已之力挽回钮祜禄一族的颓势!

墨玉被吓坏了,自己不过是问她一句要不要换身衣裳,怎得这么大反应,该不是神智有问题吧?亏她还长了一张这么漂亮的脸蛋,真可惜;还有这位姑娘脸上怎么又红又肿仿佛被人刚刚掌过嘴一般。

墨玉摇摇头正准备告退,倏地看到站在那里的凌若摇摇欲坠,随时会摔倒,吓得她连忙过去抱住了,一抱之下顿时发现不好,这位新来的姑娘身上竟然烫的利害,似在发烧,连忙唤道:“姑娘?姑娘你怎么了?”

今夜一连串的打击早将凌若逼到崩溃边缘,过来时又恰逢下雨淋了一身,寒气入侵,心神忧郁,能撑到现在都是一种奇迹,在坠入无边黑暗前凌若最后看到的是墨玉关切的面孔…

第十一章 震怒

十二月初八,康熙四十三年的选秀定在体元殿进行,年过天命的康熙帝携后宫位份最高的荣贵妃、宜妃、德妃一道挑选德才兼备的秀女以充掖后庭。

八旗秀女分满、蒙、汉,分别选看,凡中意者记名字留用,就是所谓的留牌子,不中意者则赐花一朵,发还本家,也即摞牌子。

悉心打扮的百余名秀女最终得以留牌者不过区区十数名,每一个皆是个中佼佼者,貌美如花。选上的自是喜上眉梢,没选上的则失望至极,有几个甚至因伤心过度晕厥过去。

待看完最后一拨秀女已是晌午时分,正当一直提着颗心的荣贵妃与宜妃相视一眼暗自松气时,康熙的一句话让她们刚放下的心再度提到了嗓子眼。

“此次共有秀女几人?”身着明黄缎绣五彩云蝠金龙十二章龙礼袍的康熙拧眉问随侍在侧的李德全。

李德全不假思索地道:“回皇上的话,共有一百七十六名秀女,不过今日参选的唯有一百七十五名秀女。”他心下已猜到康熙这么问的原因,毕竟当日之事,他是除康熙之外唯一一个知情者。

“这是为何,还有一人呢?”康熙眯起细长的眼眸,脸色微微发沉。

李德全小心地睨了康熙以及旁侧有些坐立不安的荣贵妃一眼,挥退尚留在殿内的秀女,“启禀皇上,今日选秀名册递到奴才这里时,奴才发现有人将钮祜禄凌若的名字自名册中划去,没来的那名秀女应是她;之后奴才也问过钟粹宫管事姑姑红菱,她说这是荣贵妃的意思,钮祜禄凌若也在前一夜被荣贵妃宫里的林公公带走了,至今未归。”

不待康熙追问,荣贵妃忙自椅中起身,欠身道:“回皇上的话,的确是臣妾的意思,臣妾昨夜刚刚得知原来钮祜禄凌若在参选之前行为不检,还与一名叫徐容远的男子有染,这般不知自爱的女子实无资格参选,所以臣妾才自作主张将此女之名自名册中划去。”

“还有这等事?只是贵妃久居后宫,怎会知道宫外之事?”康熙话中的怀疑让本就提心吊胆的荣贵妃更加慌张,她万不能说是石氏告诉她的,否则以她与石氏的关系只会让康熙更加怀疑。

正当她思忖该如何回答时,和珠走上前来双膝跪地道:“启禀皇上,是奴婢前几日出宫探望家人时无意中听来的,回宫后与娘娘说起此事,娘娘还怕是市井中人乱嚼舌头冤枉凌若小主,特意命奴婢再次出宫去打探清楚。”

“这么说来,此事是真的了?”康熙面无表情地盯着和珠,看不出喜怒。

和珠双肩微动,不敢直视康熙,垂目盯着自己映在金砖上的身影道:“是,正所谓无风不起浪,奴婢打探后得知凌若小主确与一男子有染,且还私定婚盟,娘娘为保后宫清宁迫不得已将凌若小主的名字划去。”

“贵妃,事情真像和珠所言一般吗?”冬雪初霁,暖暖的阳光自云层中洒落,将红墙黄瓦的紫禁城照得愈发庄严华美,朝瞰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

康熙温和的言语令荣贵妃精神一振,忙答道:“正是,皇上要操劳国家大事,日理万机,臣妾不敢为一点小事劳烦圣驾。皇上当初许臣妾掌管后宫之权就是要臣妾为皇上分忧解劳,数年来臣妾不敢有一刻忘记。”

“是啊,皇上,这些年来贵妃姐姐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臣妾相信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后宫安宁着想。”宜妃吟吟笑道,当日之事她也有份参与,若此时装聋作哑不发一语,难保荣贵妃不会忌恨在心,倒不如卖个人情给她。

在座的三位妃子,唯有德妃未曾说过只言片语,只是盈盈立于康熙身边,神色宁静温柔。聪敏如她早已发现在眼下的宁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此时多嘴只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她只要安静的站在这里看戏即可。

果然,就在荣贵妃以为能够遮掩过去时,康熙骤然发难,眸光犀利如箭,刺得荣贵妃与宜妃心头发冷,连忙垂下头。

“好一个为了后宫安宁着想。”康熙冷笑道:“贵妃,朕且问你,此次入选者有一百七十六名秀女,你是否对每一个秀女的名字都了若指掌?否则为何那么巧出宫探亲的和珠一听到钮祜禄凌若之名就知道她是此次参选的秀女?而你偏又对此事这般上心,不知会朕一声就将名字从册中划去。贵妃,你扪心自问,当真无一点私心?”他登基四十余载,擒鳌拜平三蕃,当中不知历经过多少事,怎会听不出区区谎言。

康熙这番疾风骤雨般的训斥彻底粉碎了荣贵妃心头最后一点侥幸,慌得她赶紧跪下,迭声道:“臣妾不敢!”

她不明白,为何少了区区一个秀女会让康熙如此关注,这种事情并不是没有过,以往就算知道了也仅仅问一声便罢,从未像此次这般揪住不放过。

“是吗?朕看你们一个个敢得很”康熙冷哼一声目光扫过坐立不安的宜妃,“这件事是否连你也有份?”

见康熙问自己,宜妃赶紧强打起精神道:“皇上说笑了,您又不是不知道臣妾最是胆小不过,就算再借臣妾一个胆也不敢做出欺瞒圣听之事,且臣妾相信贵妃姐姐也不敢,兴许其中有什么误会也说不定。”

宜妃的话令康熙面色稍霁,但当他得知凌若已被荣贵妃擅自指给四贝勒胤禛为格格时登时大怒,抄起茶碗狠狠掼在荣贵妃面前,滚烫的茶水溅了荣贵妃一身,面容阴冷怒斥道:“荒唐!真是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