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从不做此想。”凌若嫣然一笑,指尖挟着一片从头顶落下的绿叶,徐徐道:“刘常在千万不要误会,本宫是真的…不太明白,还请刘常在说清楚。”

刘氏没想到凌若这般谨慎且难弄,明明已经将话说到这份上,她却依然揣着明白装糊涂,看来不和盘托出,她是不会承认的。想到此处,刘氏沉眉道:“是,臣妾斗胆一说,若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娘娘指教。”

站在她身后的金姑胳膊微微动了一下,似在拉扯刘氏,不过这样的举动在刘氏回头瞥了她一眼后便停止了,凌若将这一切看在眼中,却不说什么,只是等着刘氏开口。

“臣妾记得,柳一刀是娘娘进言请皇上传他进来的,而靳太医之所以可以夺刀自尽,也是因娘娘耳铛掉地之故,再加上靳太医死时,娘娘流露出的不忍之色;臣妾斗胆揣测,娘娘应是知道靳太医被人冤枉的,有心要助他摆脱凌迟之刑。臣妾虽只是一个小小常在,却也知道深宫中人心险恶,能如娘娘这样宅心仁厚的,不说万中无一,却也差不多了。”说罢,她起身朝凌若再施大礼,神色恳切地道:“臣妾很佩服娘娘这番仁心,更佩服娘娘精巧的心思,希望往后能有机会向娘娘请教。”

隐藏在此话中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依附,她想要依附于凌若,而这,在后宫中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一些新入宫的嫔妃,为了能在后宫中站稳脚跟,或者尽快往上爬,便会想方设法依附于位份权重的妃子;而那些妃子,为了巩固自己在宫中的地位及势力,也会允许她们依附

然不等她俯下身去,一只好看的玉手已经横在面前,抬头,对上一双深邃得似望不见底的眼眸,“不知刘常在想向本宫请教什么,是你口中的仁心还是心思?”

-,

第八百一十章 拒绝

刘氏只道凌若被自己说动,忙答道:“不论哪一点,都值得臣妾学习请教。【”

凌若轻轻一笑,收回了手,然在刘氏准备再次俯身时,她却道:“看来,刘常在是真的误会了。对于你说的事,本宫一点都不知道。柳一刀入殿虽是本宫进言皇上的,但本宫绝对没有想到靳太医会这么大胆,至于耳铛,也确确实实是意外,本宫怎么也没想到,这样的巧合会让刘常在误会。”看着刘氏渐渐发白的脸色,她不急不慢地道:“再说靳太医的罪是皇上定的,刘常在这会儿说靳太医可能是冤枉的,那岂非在置疑皇上的决定?说皇上错了?”

“臣妾不敢!臣妾只是…”

不等刘氏把话说完,凌若已经打断道:“还有最后一点,刘常在说本宫面露不忍,那也是极正常的事,毕竟靳太医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看着他死在跟前,终归有些难过。”

刘氏咬着唇道:“娘娘可是信不过臣妾,所以不愿说实话?”

“本宫说的一直都是实话。”凌若微微一笑起身道:“刘常在能想到来看本宫,本宫很高兴,只是刚才那话,还请刘常在以后都不要再说了。好了,看这阳光很快就要热起来了,刘常在赶紧回去吧,否则等到日正当空,路上可就不好早了。”

“对了。”走了几步,凌若忽地回过头来,对重新燃起一丝希望的刘氏道:“昨日刘常在帮本宫拾了耳铛,本宫很感激。”

“娘娘客气了。”刘氏失望地挤出一丝笑容,在凌若进殿后,无奈地离开了承乾宫,并不曾听到水秀问凌若的话,“主子,刘常在分明是有心依附于您,您为何不答应她?如此在宫中也好多一份助力。”

凌若低头看了一眼拿在手中把玩的樱花树叶,道:“你觉着刘常在是一个怎样的人?”

水秀思量了一下道:“刘常在只凭丝许蛛丝马迹,便看出靳太医是冤枉的,并由此推断于主子有心助靳太医自尽,想必是一个细心足智之人。”

“细心足智…”凌若细细喃语了一遍道:“那也就是说她是一个不简单的人了?”

“应该是吧。”水秀不确定地回答着,下一刻,凌若的声音再次响起,“那么你觉得这样的一个人,是轻易可以相信的吗?”

这句话问得水秀语塞,吱唔着说不出话来,凌若轻睨了她一眼道:“怎么,答不出来了?”

水秀知道她后面肯定还有话要说,当下垂目道:“请主子明示。”

果然,凌若抚着领襟上微微凸起的绣花道:“本宫何尝不知刘氏是想投在本宫麾下,但是本宫助靳太医一事是秘密,轻易不可让人知道。一旦本宫收下她,那就是承认此事了,这样一来,本宫便有把柄落在她手上。一旦她有二心,本宫岂非很麻烦。另外,刘常在嘴上说是皇上体念她思金姑心切,所以让金姑进宫,可谁又晓得这是否是她所使的计呢,这样一个心思多端的人,本宫可不敢轻用。”

这一层顾忌,是水秀所没想到了,不过心中仍然有所疑问,“主子认为刘常在并非真心依附主子?”

“也许现在是真的,但往后却不一定。”凌若松开手掌,看着碧绿的树叶轻飘飘落在地上,拍一拍手,意味深长地道:“刘润玉,这个女人可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

其实不简单的何止是刘润玉一人,去年入宫的那几个秀女,皆不是易与之辈,包括温如倾!

这个念头还没落下,便有宫人进来恭谨地施礼道:“主子,惠妃娘娘派人来通传,说是请主子过去一趟。”

“惠妃?有说是什么事吗?”面对凌若的问题,宫人一脸茫然,显然并不晓得。凌若挥挥手道:“行了,下去准备肩舆吧。”

水秀扶着凌若进去更衣,有些忧心地道:“主子,惠妃会不会还气您昨日对温贵人的怀疑?”

“不会的,姐姐说不计较就一定不会计较。”这般说着,在一切收拾停当后,凌若上了肩舆往延禧宫行去,在将要到时,意外遇见了瓜尔佳氏,一问之下,却也是得了温如言请她过来的。

这下凌若可是真奇怪了,究竟何会让温如言特意将她们二人请来,若仅是为了说话,大可去她们那处,何以要眼巴巴地让她们过来。

一道下了肩舆进去,只见温如言正坐在殿中与温如倾说话,不时笑上几声,心情似乎颇为不错,看到她们进来,含笑道:“瞧瞧,刚说曹操曹操就到了,两人还一道过来,跟事先商量好了似的。”

瓜尔佳氏笑笑道:“没呢,不过是凑巧在门口撞见了,倒是姐姐,何事这般开心,还没进来呢,便已经听到你笑声了。”

温如言笑指着站起来的温如倾道:“这个你们可得问如倾了。”

“如倾给熹妃娘娘请安,给谨嫔娘娘请安。”温如倾乖巧地行礼,今日的她穿了一袭鹅黄色绘长枝玉兰的旗装,明亮鲜艳的颜色以及精致的绣花,令她看起来愈发俏丽可爱,也愈发映得温如言暮气沉沉,不论容颜怎么精致未老,那抹青春都是不可复制的。

瓜尔佳氏接过宫人递来的茶,似笑非笑地道:“如倾,快与本宫说说,到底是怎么逗得姐姐这般开心。自涵烟远嫁后,姐姐可是许久不曾这样畅快的笑过了。”

“姐姐!”凌若的声音令瓜尔佳氏骤然意识到自己话中的错误,连忙对神色微黯的温如言道:“对不起啊,姐姐,是我不好,提你的伤心事。”

温如言勉强一笑道:“这都是事实,即便你不提,我心中也时时牵挂着,哪里能怨你。好了,不说这个了,如倾,你快将事情与她们说说,让她们也一道高兴高兴。”

“嗯。”温如倾抿着嘴儿,说出令凌若与瓜尔佳氏面面相觑的话来,“不瞒二位娘娘,昨夜里,臣妾已经去过坤宁宫了,也向皇后透露出想依附在她翼下的心思。”

凌若目光一闪,道:“皇后相信你吗?”

温如倾食指点着饱满娇艳如玫瑰花瓣的嘴唇道:“起先臣妾说了许多,可皇后一直都不相信,她当真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呢。后来臣妾万般无奈之下,就告诉她说,是与娘娘们合计后,来她这里假投靠的,为的就是骗取她的信任。”

-,

第八百一十一章 难辩

凌若心下一寒,盯着温如倾半晌没说话,她不明白,温如倾明明是去皇后那里做内应,为何要把实际打算也告诉皇后,难道她真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可这也不对,她若要出卖她们几人以取信皇后,这些话就不应该再告诉她们,否则这延禧宫可再没有她的容身之地了。【,ka~

那厢,瓜尔佳氏也是一般的心思,不过在瞥见温如言始终面带笑容,未露半分不悦时,她隐约明白了什么,指甲轻轻一弹青花瓷盏,发出叮的一声轻响,“看来还有事是咱们不知道的,否则依姐姐的xing子,还不得跳起来啊。”

“胡说什么。”温如言想板下脸,但笑意却怎么也止不住,只得道:“罢了罢了,让如倾继续给你们说下去叫。”

温如倾闻言,嘻嘻一笑道:“皇后见臣妾将这种隐秘的事都说了出来,终于相信臣妾是真心实意想要依附她,放下了戒心。”

瓜尔佳氏先是一惊,复又喜道:“这么说来,你已经赢得了皇后的信任?”

温如倾如实点头道:“应该是的,皇后与臣妾说了很多,虽没有太过深入的话,但看那样子,无疑亲近了许多。臣妾相信,只要假以时日,一定可以彻底赢得皇后的信任,到时候就可以帮姐姐与二位娘娘对付她了。”

“要你这么做,可真是委屈了。”温如言虽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但再听说,还是觉得有些对不起温如倾。

温如倾连连摆手道:“姐姐千万不要这么说,能帮上姐姐与两位娘娘,是如倾一直以来的心愿。”

凌若不动声色地注意着温如倾脸上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却始终没有发现疑点,只得徐徐道:“皇后是个牙必报的人,若让她发现你在欺骗她,只怕她不会放过你。”

温如倾感念于她的关心,赦然道:“娘娘放心,臣妾一定会很小心的;再说,即便不去欺骗她,她也不会放过咱们。与其这么被动,倒不如赌一把,若是赢了那不是皆大欢喜吗?”

凌若颔首道:“事已至此,确实也没更好的办法了。”

温如倾待要答应,忽地想起一事来,“啊,对了,臣妾昨日去的时候,看到柳太医从皇后宫中出来,而且神秘兮兮的,臣妾猜测他与皇后之间肯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

柳华去见过皇后的事,凌若是最清楚的,她还摔碎了皇后赏的那柄玉如意。见温如倾将这事都毫无隐瞒地说了出来,凌若心下不禁有些犯喃咕,难道真是自己多疑了,温如倾并没有那些心机,只是真的想帮她们?

另一边,瓜尔佳氏抿了唇道:“我说姐姐今日怎么这么高兴,原来是为着这个啊。”

温如言看着温如倾的眼中带着几分骄傲,“不瞒你们说,我昨日虽答应了如倾,却不认为皇后真的会相信她,想着让她碰个壁也就算了。没想到她竟然做到了,说到在面对事情时的急智,我这个做姐姐的不及她许多。”

“哪有,都是姐姐教得呢。”温如倾亲昵地拉着温如言的胳膊,两只眼睛笑得犹如天边的月牙,极是可爱。

瓜尔佳氏笑着摇头道:“瞧你们两个姐妹情深的样子,可是让我羡慕呢。”

笑过后,温如言将目光转向凌若,凝眸道:“妹妹不说话,可是还有什么疑问?”

凌若明白,她这是在指自己对温如倾的疑心,稍稍一想,浮起一抹浅白如天边浮云的笑容,“没有了,若能就此扳倒皇后,如倾可是立了一大功呢。”

温如倾还是小孩心xing,娇笑着道:“那臣妾到时候可要问娘娘讨赏,娘娘莫要不给。”

看着那张明媚而妩媚的笑颜,凌若意有所指地道:“本宫岂是小气之人,到时候,你就是要整座承乾宫,本宫也给得,只要你能做到今日的话便可。”

这句话令得温如倾笑容一敛,走到凌若跟前,慎重地道:“娘娘放心,臣妾一定会尽力去做。”

“如此就好。”凌若温柔地拉着她坐下,然那双清亮的眼眸中却始终殊无笑意。

一道从延禧宫出来,瓜尔佳氏叫住意欲离去的凌若,斟酌地道:“妹妹,昨日之事会否是咱们多疑了,我看如倾并没有什么坏心思,且她与皇后所见所言,皆一五一十告诉了咱们,甚至于柳太医的事也说了。”

凌若举袖遮一遮耀眼的阳光道:“也许吧,但也许这依然只是一个谎言,毕竟她与皇后究竟说了什么,咱们并不知道。至于柳太医的事,也有可能,她是怕柳太医会反过来将她的事告诉咱们,这才急着说出来。”

“这么说来,你还是对她存有疑心?”瓜尔佳氏皱了细眉,有些为难地道:“唉,这各说各有理,我也不知道该信哪个了。”

“一切且瞧下去吧,真假总会清楚的。只是在此之前,咱们不能太过相信如倾,始终…”

“始终还有疑点吗?”瓜尔佳氏没好气地接了一句,说毕又不禁笑道:“罢了,暂且就这样吧。”

回到承乾宫后,凌若随意用了点午膳便去内殿小憩了,睡醒后又亲自做了点心给胤送去,这一回四喜没有阻拦,而是笑吟吟的打了个千儿,“皇上吩咐过,娘娘来了直接进去便可。”

凌若颔首,重新踏进了阔别半年之久的养心殿,胤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待看清时凌若时,冷峻的面色一缓,召手随意地道:“到朕身边来。”待其上前后关切地问道:“昨日的事可有吓到你?夜间睡得还好吗?”

“多谢皇上关心,臣妾无事。倒是皇上日夜辛勤,当保重龙体。”说话的时候,目光无意漫过胤摊开在案上的折子,发现是弹劾年羹尧的,上前细细列了年羹尧的大小罪行,粗略一看少说也有十来条,包括结党营私,颔俭财富等罪。

胤目光一沉,冷冷道:“若人人都能如你这般想,朕就算辛勤一些也是值得的,只可惜…”他指着御案上厚厚的一叠折子道:“你知道这些折子都是说什么的吗?”

-,

第八百一十二章 祥瑞

“臣妾又不曾看过,哪能知晓。【ka"”这样说着,但心里隐隐已经猜到些许,果然胤重重一拍折子,怒容满面地道:“都是弹劾年羹尧的,若不是看了折子,朕还不知道年羹尧这些在西北做下这么多好事。”说到后面,胤的声音因为生气而有些变形,将折子往凌若前面一扔道:“瞧瞧,他都做了些什么好事,难怪他不满意朕封他为辅国公,敢情在西北,他就是皇帝,甚至说话比朕这个真皇帝管用。”

凌若随手翻阅了几份,果然发现里面诉了许多年羹尧的罪行,一条条一件件简直可说触目惊心,与这些相比,刚才那份折子实在算不得什么。

其中既有说年羹尧视同官为下属的,发给总督将军文书本是平行公文,他却擅称令谕,赐给官员下属物件,令“北向磕头谢恩”,连蒙古扎萨克郡王额驸阿玛阿宝见他,也要行跪拜礼。也有指胤两次恩诏到西行,年羹尧身为地方官员,竟然不迎诏,不行三跪九叩大礼,跪请圣安。

年羹尧的嚣张无礼早在凌若意料之中,面上却连连叹息道:“辅国公能有今日,全是皇上提携重用之故,他竟这般不知感恩,实在枉负圣恩。皇上准备如何处置于他?”

胤冷哼一声未语,显然他也还没有彻底想好,年羹尧这颗毒瘤拔除是肯定的,只是他如今虽被解了兵权,亲手所带的两万精兵也背弃了他,但在西北还有一定影响力,尤其西北的官员都是他亲自任用,许多人唯他马首是瞻。所以在动手之前,必须先彻底稳定好西北,以免再生什么变故才行。

他不说,凌若自然知趣地没有多问,前朝之事本就不是她一个嫔妃所能过问的,只静静地安立在一旁,不时替胤磨墨端茶。

待得黄昏时分,四喜忽地在外面叩门,声音里透着几分急切,在进来后,他满面激动地道:“启禀皇上,外面突然日月同现,而且当中还有五颗星星连成一线,奴才活了这么些年,还是头一次看到如此奇景呢!”

夏日天长,黄昏时分,日月同现并不是没有的事,但星星却不会这么早出现,还连成一线。

被四喜这么一说,胤不由得起了几分兴起,示意凌若随他一道去外面,彼时,除了被夕阳余晖染得通红的西边外,余下的都已经暗了下来,抬头望去,果见日月同现,一东一西,互相辉映,而在日月之间,有五颗异常明亮的星辰排成直线,闪耀着星辉。

凌若看了一会儿,忽地面露喜色,对胤道:“皇上,日月合壁,五星联珠,这是上天降下的祥瑞,必是皇上登基之后,夙兴夜寐,励精图治,感动了上天,故降祥瑞于皇上。”

胤听着大为欢喜,没有什么比肯定他的勤政之心更值得高兴得了,当下唤过四喜道:“去,让钦天监推算一下这次的天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四喜快步离去,令胤与凌若意外的是,他竟然不到一刻钟便折回了,按理,从养心殿到钦天监,一来一回少说也得小半个时辰,更不要说还要问话推算。

待得近了,方看清在四喜身后还跟着一个人,正是钦天监监正,只见四喜打了个千儿道:“启禀皇上,奴才走到一半正好遇上东方监正,他是特来求见皇上的。”

四喜话音刚落,东方闵便垂垂跪倒,带着难以遏制的激动道:“微臣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胤心下明白,却仍问道:“何喜之有?”

“回皇上的话,日月同现天空,且当中五星连珠,乃是百年一见的吉兆,微臣更发现原本在日间不明显的紫薇星大亮,足见是大大的吉兆啊!”

“果真如此吗?”胤往正北方看了一眼有,果见紫薇星大亮,即便是在黄昏时分也肉眼可见。

东方闵肃容道:“微臣万万不敢欺骗皇上!”

不等胤再问,凌若已经盈盈拜倒,“天降祥瑞于皇上,足见皇上勤政爱民之心,连上苍亦为之感动。”

“好!”胤微微点头,神色中有少见的激动还有…决绝,连上天都站在他这一边,年羹尧注定是死路一条,说不定上天就是感念到他除年羹尧之心,所以才降下祥瑞。

见到这份祥瑞的又岂止是他们几人,宫里宫外,城里城外,无数人皆瞧见了,第二日,群臣纷纷上奏称贺,如今尚且担着总理大臣名头的年羹尧亦在其中,他知道自己如今大不如前,是以便绞尽脑汁想要写好这篇贺祥瑞的折子,以在胤面前讨个好,让他不要对自己赶尽杀绝。

他在奏表中称颂雍正夙兴夜寐,励精图治,引得上天降下祥瑞,这本没什么问题,岂料他将折子改来改去,又连夜书写,疲累之下一时疏忽把“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

胤本就对他不满,自然抓住这个把柄借题发挥,在朝堂上当着百官的面说其本不是一个办事粗心之人,却故意不将“朝乾夕惕”四个字归之于朕耳,乃是自恃已功,不敬皇帝。一番批驳让年羹尧在养心殿上抬不起头来,只百般认错。可是胤却不想就此放过,于朝堂上下旨,解除年羹尧总理大臣一职,任其为西藏将军。

这一消息对于年羹尧乃至整个年家来说,无吝于晴天霹雳,原本能重掌兵权是好事,哪怕西藏的驻防军队远远不能与西北相比,但总归是好事。

可是这两年来,前前后后任命了三个西藏将军,最终结果一死一疯一辞官,每一个在任上都没有呆得超过三个月,如今这兵权由底下的副将掌管。

此事邪门至极,且没一个人说得出原因来。私底下皆在流传,说西藏将军这个位置不知受了什么诅咒,闹得这样凶恶。第三任在上任前还专门请了道士来看,可惜也依旧没熬过三个月,辞官归故里之后,对任西藏将军期间所发生的事只字不提。

如今胤调年羹尧去那里,分明是没怀好意,想置年羹尧于死地,而最让年羹尧绝望的是,胤说是许他西藏将军一职,可是命其赴任的圣旨上,却没有说提一句让副将交出兵权的话,也就是说,他这个所谓的西藏将军,只是一个摆设,一个等着被诅咒缠身的摆设。

-,

第八百一十三章 养心殿

其父兄得知后,想要为年羹尧求情,然连胤的面都未见着便被打发回去了,无奈之下,只得写信托宫人带给年氏。【,

虽年氏彼时因弘晟的死心情低落难以展颜,但毕竟关乎亲哥哥的生死,说什么也得顾,当即稍稍收拾了一下,趁着夜色去了养心殿。

四喜远远借着灯光看到年氏过来,忙迎上来打千,“奴才给贵妃娘娘请安,娘娘吉祥。”

她睨了四喜一眼道:“进去通禀皇上,就说本宫求见。”

“这个…”四喜为难地搓了搓手,“回娘娘的话,慧贵人正在里头呢。”

年氏冷冷一笑,低头盯着四喜道:“怎么了?慧贵人在里头,本宫就连求见的资格都没有了吗?还是说喜公公觉得本宫连慧贵人也不如?”

四喜听出年氏话中的不善,惶恐地道:“奴才不敢!”不等他再说下去,年氏已经语意冰冷地道:“那就赶紧进去通禀。”

“!”四喜无奈地答应一声,叩门进去后,硬着头皮道:“启禀皇上,年贵妃在殿外求见。”

胤眸光一沉,他很清楚年氏这个时候过来是为了什么,待要回绝,舒穆禄氏在一旁道:“皇上,既然贵妃娘娘来了,臣妾就先告退。”

胤摇头道:“不好,朕都已经让敬事房记了你的名字。至于贵妃,让她明日再过来就是了。”

舒穆禄氏嘴角蕴着一缕轻浅的微笑,“可是贵妃娘娘刚刚没了三阿哥,更需要皇上的安慰。皇上若真觉得不好,明日再翻臣妾牌子就是了。”

见舒穆禄氏这般明白事理,胤赞许地点点头道:“也罢,朕让四喜送你回去。”

“是,臣妾告退。”舒穆禄氏转身往外走去,四喜赶紧小跑几步,开了殿门,在经过年氏身边时,舒穆禄氏屈一屈膝,温顺地道:“臣妾给贵妃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年氏看也不看她,径直走了进去,令舒穆禄氏颇为尴尬,还是四喜在旁边小声劝了句,“贵妃娘娘就是这xing子,再加上三阿哥刚刚没有,心情就更不好了,贵人千万别往心里去。”

舒穆禄氏回过神来柔柔一笑道:“喜公公放心吧,我没事。”见四喜要去拿宫灯,她忙道:“有如柳陪我回去就行了,喜公公不必再送一趟,没得累了腿脚。”

舒穆禄氏虽颇得恩宠,却从不倚仗自己宠妃的身份,对宫人呼来喝去,这一点让四喜对她很有好感,笑着道:“皇上吩咐下来事,奴才可不敢不遵,再说奴才这腿脚都跑惯了,闲着反而难受,贵人请!”

“那好吧。”舒穆禄氏不再勉强,由着四喜在前面引路,她则扶着如柳的手慢慢往景仁宫走去。

与此同时,养心殿内,年氏在行礼过后,迫不及待地问道:“臣妾听闻皇上要将臣妾的哥哥调往西藏任守备将军,不知是否属实?”

胤坐在御案后,随后拿起一枝细长的狼毫笔沾着松烟墨在纸上徐徐写着字,凉薄如水的声音适时响起,“贵妃久居深宫,为何会对前朝的事这般清楚?”

“这…”年氏心知不妙,胤最不喜后宫干涉前朝之事,即便是皇后也要绕着圈子才能提上一二,自己这样冒冒然问出口,实在有些不妥。只是话已经出口,再后悔是来不及,只得如实道:“是臣妾的父亲写信给臣妾。”

“年瑕龄?”胤手腕一提,一个“年”字在纸上成形,眼眸微眯道:“他也是两朝元老了,该知道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却还写信给你,当真是老糊涂了。”

见胤当着自己的面训斥父亲,年氏心中不喜,却不好发作,只能低眉道:父亲并非不懂,只是担心兄长安危,皇上又不肯见,实在迫于无奈,这才写信告之臣妾。”

胤头也不抬地道:“规矩就是规矩,岂是随口一句迫于无奈便可以坏的,要是人人都这样,那还要规矩做什么?”

年氏没想到,胤说得这样不留余地,且对自己态度冷淡疏离,全无莫日温言和悦的样子,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让她不知所措,好半晌才定了神道:“皇上教训的是,但臣妾私以为这并非全是前朝之事,毕竟他也是臣妾的亲哥哥。臣妾过问一下,算不得太过不妥。”

“年羹尧犯错,朕降他为西藏守备将军,这有何不对?”他问,始终神色平静,没有一丝波澜起伏。

“可是西藏乃苦寒之地,除却原地住民之外,其他人去了都难以适应,再加上民风彪悍,随时都有可能挑起事端。再加上这两年来,前后三任将军都前后出事,皇上让臣妾兄长去上任,岂不是将他往火盆里推吗?”

“放肆!”一直淡然无波的的胤骤然发难,将狼毫笔往案上重重一搁道:“谁教你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年羹尧是朕臣子,朕岂会害他。至于说西藏苦寒之地,那么依贵妃的意思,那里就不要派人去了?”

那拉氏神色一滞,想了一会儿方才道:“臣妾并非那个意思,只是为何要是臣妾兄长?皇上就算要降他的职,也没必要贬到西藏这种地方。”

“那该贬去哪里,贵妃倒是给朕说个章程?”胤语气愈发不善,阴冷bi人,年氏不敢再与他顶撞,垂目盯着自己脚尖道:“臣妾不敢,臣妾只希望皇上看在臣妾兄长屡次平定战乱,为皇上立下不少汗马功劳的份上,放他一条生路。”

“朕从未要绝过年羹尧的生路,前几任西藏将军出事,朕已经派人查过,不过是凑巧罢了。要说民风彪悍,西北不也一样吗,既然年羹尧可以将西北管治的这么好,那么区区一个西藏,自然也不在话下。贵妃与其在这里跟朕说这些,倒不若修书一封告诉年羹尧,让他在西藏好生当差,将功赎罪,只要做得好,将来未必没有机会回京城。”胤的意思很清楚,不论年羹尧曾立下多少功劳,错就是错,必须受罚,没有任何还转的余地。

-,

第八百一十四章 密探

“真有能回来吗?”年氏心下绝望,不由得露出凄然之色,“皇上,臣妾已经没有了儿子,不想再失去兄长,求您开开恩吧。【、”说着,她怆然跪了下来,哀哀地乞求着。

见她提起弘晟,胤眼眸一黯,但旋即又平静地道:“弘晟的死朕也很难过,可是弘晟是弘晟,年羹尧是年羹尧,你不要将他们两个混为一谈。起来吧,回你的翊坤宫去。”

年氏骤然抬头,一缕白发从梳起的发髻中落下,遮住她近乎绝望的眼眸,“皇上!臣妾与您夫妻二十余载,难道您就不能看在臣妾的面上,放臣妾兄长一次吗?”

“贵妃错了。”胤起身走到年氏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满头白发,有痛惜,有怒意,“从来就不是朕不放过年羹尧,而是他自己不放过自己。”

“皇上…”年氏还待再求,胤已经抬手道:“你什么都不必再说,因为朕绝对不会答应。”

夜风猛然从半敝的窗子中吹进来,拂起那一缕白发,风静时,白发亦随之垂落,拂过胤宝蓝绣祥龙的长袍,透着无尽苍凉悲哀,就像年氏如今的心情。

而那缕白发,也勾起了胤对年氏为数不多的情意,缓一缓声道:“回去好好调养身子,弘晟的事已经这样了,你再怎么难过也回不到从前了,还是想开一些得好。”

“是,臣妾知道了。”年氏并不是个不懂得察言观色的人,只是以前的她不屑于这些,左右她都是宫中最得宠的那个,哪怕被降为常在,也可以重归贵妃之位,可现在一切都变了,弘晟离去,年家风雨飘摇,兄长被贬斥,而胤亦冷酷得像个陌生人,让她觉得无比陌生。

在这样的形势下,她不得不收敛傲气,捡起原本不屑的本事,以换取在这个后宫继续生存的权利。只是,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到头?又或者永远没有到头的那一日…

看着年氏黯然离去,胤仰头深吸一口气,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生又能有几个二十年,即便只是一只猫一条狗也有感情了。

只可惜,不论年羹尧还是年氏,都错得太多太离谱,不除他们,如何向天下臣民交待,又如何向凌若交待。

年氏派人在宫外对凌若的迫害,还有下毒害弘时,他从未忘记过,当初迫于年羹尧,复年氏贵妃之位,令他屈辱至极,如今年羹尧手无兵权,弘晟又已经走了,该是让他们尝还的时候了。

回到桌案前,只见上面的纸上写着“年”与“诛”字,这两个字代表了他此刻的决心。

灯罩中的烛焰忽地跳了一下,令本就不甚明亮的养心殿光线为之一暗,在烛焰复亮后,胤身后不知何时多了一个全身笼罩在黑暗中的人影,单膝跪下,哑声道:“参见皇上。”

胤头也不回,似早料到此人会出现,冷令道:“查得怎么样了?”

人影恭身道:“启禀皇上,奴才翻查过靳明泽在宫中的住处,也去过他家,并未发现什么异常或有什么值钱的物件。在其家附近五百里范围内的钱庄银号,奴才也全搜查过,并没有以靳家任何人名字存入的银两。”

“这么说来,靳明泽并没有因害三阿哥而得到任何财物了?”在得到肯定得答复后,胤陷入了沉默之中,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去害人,肯定有等价的交换,或是为权或是为财。靳明泽人都死了,权势自然不可能,那么就只剩下财了,可是密探已经将所有可能的地方都搜查过了,一无所获。

原本,他认定靳明泽是毒害弘晟的凶手,可是弘晟出殡那一日,靳明泽的表现令他升起一丝疑问,一个心虚害怕的人,绝不可能有这样无谓的表现,甚至于夺刀自尽。还有靳明泽在临死前执意追杀柳华的表现,也令他心中生疑,难道这当中真隐藏着他不知道的事?

正自思索之际,密探又道:“皇上,奴才还查到一事。”

“讲。”随着胤这个字,密探嘶哑难听的声音再次在养心殿响起,“奴才们查知,靳明泽被关入慎刑司后,除去柳太医之外,熹妃娘娘也去过,之后还送了慎刑司总管洪公公两坛九酝春酒。”

胤眼皮一跳,骤然回身,死死盯着密探头顶,冷声道:“知道熹妃为什么去吗?”

感觉到胤话语间的慎重,密探不敢隐瞒,如实道:“奴才曾遣太监探洪公公口风,他说熹妃进去后便将他遣了出来,具体谈什么并不知道,但熹妃当时向他要求了一间暗室探听柳太医与靳明泽在说话。”

胤手下掌着自建朝以来,皇家秘密筹建的密探组织,用以掌握天下人的一举一动,世人皆以为密探只遍布于宫外,殊不知,宫内同样有着密探存在,这件事只有身为嫡妻的皇后略知一二,但也只是知道有这样的一群只效忠于胤的人存在而已,具体哪些人是密探,她同样不清楚。

这些密探就像幽灵一样,不引人注意地活在阴暗处,除了胤手里的那份名册外,没有人知道他们除了面上的身份之外,还是朝廷的密探。

不过宫里毕竟不同于宫外,没有胤的命令,他们是不会随意去刺探宫闱之秘的,因为宫里有着太多的秘密,也许一个不小心,就会扯出一长串人来,甚至引起宫闱之变。这个结果,是即便他这个密探头子也承受不起的。

见胤一直没说话,密探试探地道:“皇上,可要奴才们盯着熹妃那边?”他虽然抬起脸,但脸庞正好是烛光照不到的地方,隐约只能看到一个轮廓,并不能真切瞧见五官长相。

胤犹豫一会儿,略有些复杂地道:“暂且不用,等需要时朕自会吩咐你们。”顿了一下又问道:“另外,柳华那边查过吗?”

密探低头道:“回皇上的话,查过了,柳太医以前有一个妹妹,刚出生就被送人了,直到年前才在烟花巷地找到了她,那**开价一千两才肯让其小妹脱离青楼。”说到这里,他看了胤一眼方才继续道:“半月后,有人拿着一千两银子换取了柳小妹的卖身契,并将她送回柳家一家团聚。”

-,

第八百一十五章 子嗣

“查到那人的身份了吗?”胤沉声问着,眸中尽是怀疑之色。【

“虽时日已久,但经奴才仔细追查,还是打听到了身份,**说那人面生且声音尖细,奴才猜测应该是位公公,去柳家打听后,也证实了奴才的猜测,柳家人说他姓杨,是…”后面的话,密探似有些不知如何开口,只是不住地打量着胤,后者不耐烦地道:“继续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