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少年没有发怒,反是纵声长笑。

笑得闻蝉都觉得他有病啊,这么大声,不怕她的护卫们听到声音赶过来?!

闻蝉噘着嘴角看李信,她目中带一份嗔怒,里面掺杂无数对他的抱怨。然在一来一往的问话中,李信已经消去了她的害怕,让她没一开始那么哆哆嗦嗦了。李信一直在努力消除她对他的恐慌,从第一次相遇到现在,闻蝉都已经不怎么觉得李信会伤害她了。

她不光觉得他不会伤害她,她都不怕他欺负她了。

李信放声笑,笑够了,痛痛快快地跳下床站起来,“好了知知,你睡吧。我问完了,走了。”

“等等!”闻蝉跪在床上,看他要走,往前奔了两步。李信回头,扬眉问她。闻蝉想了片刻后,换个稍微委婉的说法,“你、你还要追着我不放吗?你看我都强扭的瓜不甜”

闻蝉又要劝李信放弃她了。

李信忽而俯下身,凑过来。他不笑的样子,眉目冷然,充满了侵犯感。闻蝉往后退,腰肢被他搂住。他一手搂着她的腰,一手捧着她的小脸。他慢慢地凑近她,面容越压越近。女孩儿的腰肢被他扣住,柔软的上身往后弯。然再往后弯,仍有个限度。李信仍然一步步在逼近她。

他离她越来越近。

长眉压眼,近距离下,看到他眼睛像深渊一样,幽沉漆黑,望不到底。

从眼睛开始分割,下半张脸的李信,普通得,让人看第二眼的欲望都没有。

但是他的眼睛紧盯着她,这种赤裸裸的、直接的、不加掩饰的目光,让闻蝉变得紧张。

少年的呼吸灼热地喷在她面上,她的呼吸,也在一寸之地,与他交缠。这片小小天地,月光被留在身后,少年压迫向少女,谁的心跳,不知道先开始狂跳。另一个人,被带动的,面红耳赤,心跳急速。

好热

他还在靠近

他的睫毛,快碰到她了

闻蝉身上僵得动也动不了,她想抬起手推开他。但她手指只是动了一动,眼睛瞪大看着他,却连抬手的动作都做不出来。她看着他凑近,面孔贴上了她。这样的肌肤碰触,让两个少年,都轻轻地抖了下。

闻蝉听到李信贴着她的脸,在她耳边,轻喃一样的宣言,“知知,强扭的瓜甜不甜,一,被扭的瓜说了不算输;二,甜不甜在于瓜本身,不在于‘强扭’不‘强扭’。”

被扭的瓜呆若木鸡。

而少年站了起来。

周身那种压迫感骤然消失,闻蝉抬头,茫茫然看他。

她的心脏还在狂跳,他站在床头,却露出一个睥睨了然般的眼神。他笑话了她一眼,转过身,往窗口走去。少女跪坐在床上,保持着之前的样子,呆呆地看少年潇洒地跳窗而走。

人一走,闻蝉趴在床上,脸埋在枕间,手在床板上重重一捶,愤恨骂道,“讨厌!”

她还以为他要亲她!

她要尖叫要躲避要喊人来着!

结果什么都没有!

撩人撩一半就跑,李信太讨厌了!

“翁主!”到这个时候,舞阳翁主那些姗姗来迟的护卫们才在院外扬声询问翁主的状况,“您没事吧?”他们好像听到少年的笑声,刚才过来时,隐约看到一道影子越过了墙。心里一沉,想:该不会是他们以为的那样吧?

闻蝉烦死他们了,“没事!”

有事的时候她从来只能靠自己

院中值夜的护卫们被翁主火气洒了一身,莫名其妙,也不敢多问,便打算告退。青竹等侍女也听到翁主的说话声,匆匆过来伺候时,听到翁主闷闷的声音,“给我一杯水。”

“啊?”众人莫名其妙。

不过想想,翁主的声音,好像确实有点哑。

他们都不知道,舞阳翁主心中的小火被某少年点燃,天雷还没有勾到地火,就转身走了,而那烧起来的地火,还得借喝水,来一点点压惊。

毕竟,撩人撩一半,把人扔下就跑,是非常让人深恶痛绝的。

舞阳翁主那边,侍从侍女们一晚上在陪着闻蝉压惊。李信这边,飒飒然地坐在高楼屋檐上吹风,俯瞰着会稽郡城夜间的千楼万瓴。檐上视野开阔,万物笼罩着薄烟淡影,他的心情无比畅快。

黑夜中,少年坐在会稽最高处,想着闻蝉,便止不住发笑。

他常恼恨知知的没良心,凉薄。

这恐怕是第一次,他觉得知知没良心,不懂情,也挺好的。

她根本没有对江三郎情根深种,她完全凭着一腔浅浅的直觉,去喜欢郎君。她就是觉得身份差不多,地位差不多,又是个有本事的郎君,嫁给他自己会过得很好。所以闻蝉就去喜欢了。

她的喜欢那么浅,像一汪清水,李信伸手在水里搅一搅,都很容易搅干。

少年枕着手臂,往侧一趟,就睡到了斜向下走的瓦片屋檐间。天上星河翰翰,倒影在他眼中。他看着天上的星汉银河,星辰月光也在俯望着他。昨夜的雪,今天已经消融。屋檐上有一些残雪,也有一些凝成的水洼。水洼中,倒映着一个个星海。像一团团的迷雾,也像是一个个眼睛。宁静的深夜,少年一人高高躺在上方,享受独属于自己的快活。

夜风吹拂,月星在天。李信躺在高处,闭着眼,嘴角挂上钩子一般的笑。

他喜欢闻蝉的模样。

他更喜欢闻蝉走在人中间,那种漫不经心的样子。

她不为男人而迷恋,她不为谁而停留。她懵懵懂懂,走入这个绚烂的人间,旁人已经为她染上了一身污彩,她还是干干净净的。漂亮的女人会撒谎,会骗人。漂亮的女人不轻易为男人心动。漂亮的女人身上,还有说不出的勾人的味道。

这就是闻蝉。

李信就喜欢她这样,她不把天下男人放在眼中,感情始终那么浅,始终那么薄。他就喜欢和她玩,就迷恋这种小娘子。

李信也不想杀江三郎了。

他受不了闻蝉欺骗他的感情,但是闻蝉这种骗,又在李信喜欢的范围内。江三郎恐怕都不知道闻蝉这么个小娘子,杀了实在无辜不!李信忽而又坐起,盘起双腿,摸着下巴沉思。

江三郎不会不知道闻蝉的。

闻蝉那么好看,正常郎君,哪怕不喜欢,都会多看一眼。而闻蝉追慕江三郎,江三郎也不知道看了多少遍这么长时间的看下来,江三郎不会心动吗?

李信琢磨半晌,还是觉得江三郎这个人,得交手一二,探探底。

傍晚的时候,江照白如往常般,去城中常去的酒肆打酒。回去时,会经过一道很幽长的巷子。江照白提着酒坛,穿着白衣,慢悠悠地在街上走。墙头靠着树,则坐着一个少年郎。

李信正一本正经地低头看墙下经过的青年郎君,想:该怎么和江三郎不打不相识呢?

他往手边看两眼,腿往墙上某点一踢,一个土石就扑通扑通滚了下去。石头目标明确,直向着江三郎手中的酒坛子,一路狂奔而去。等墙下走路的江照白察觉躲避时,无妄之灾已经降临到了他头上。他低头,看自己空了的手,再看看破碎酒坛,洒了一地的酒水。

上方一个少年痞痞的声音传来,“抱歉,打了你的酒坛,我赔给你吧。”

江照白抬头,看到是一个少年。那少年伏趴在墙上,随意地跟他打个招呼。漫不经心,心不在焉。口上说着赔酒,言语动作却全无那个意思。江照白沉默半晌,慢慢说,“不必了。”

算了,小乡僻野,又是一个混混样子的少年。他也不想计较了。

少年微微一笑,从头顶一跃而下。江照白要走的时候,路被他挡住了。少年看着他,嘴角勾起,语气怪怪的,“兄长莫走,我说过赔你酒的。”

江照白淡声,“我也说不用了。”

他容貌出众,气质温雅,口气却是淡淡的,有些疏离。

江照白往旁边挪,少年往旁边挪。

江照白再走,少年再挡。

他们两个一来一往,竟是半天,江照白都没有走出去。青年温淡的眸子神色变了,开始认真地打量这个小郎君。他在长安时做过廷尉,专掌刑罚,对这些三教九流的混混,也接触过一二。然一个混混,能这样步步挡着他的路,实在不简单。

莫非是政敌派来的?

江照白生了警惕心,道声“得罪”,当即抓向李信的肩膀。

而李信等着的,本就是这个机会。身子滑溜溜一闪,便绕到了江照白的身后。青年回头,看少年欠欠地吹声口哨,勾起小指头,冲他笑了笑。这种挑衅的风格,江照白倒不生气。他为人冷静,从不为别人的挑衅而肝火大盛。只是这个少年,恐怕并不简单。

一道深巷,青年和少年几下里,过了数十招。

李信不动声色地试探着江照白的武功,心里撇了撇嘴,想到:不过如此嘛。

他幼时有宗师指导,武学天赋极好。小小年纪,纵横天下,已经少有人是他的敌手。李信就是在好奇,知知看上的郎君,到底好在哪里。现在看江照白武功非常普通,李信就失了兴趣,打算住手,与江三郎来个不打不相识。

他正要收手时,忽看到对面的青年招式一变,与他交手时,有个招式,让李信非常眼熟,以至于愣了一愣,让青年扣住了他的手腕。李信回过神,手腕一沉,与江照白另一手对招,一翻一起,身子斜刺往后跨,期间,一个与江照白方才所使、七分相似的招式,被他用了出来。在江照白愕然中,李信神龙摆尾一般,跃上了墙头。

李信蹲在墙上,俯下眼,用耐人寻味的眼神看着江照白。

两人就此收手,江照白沉默着,听到李信慵懒的指点声,“你刚才那一招啊,错手时机选的不够好。我已经往前让了一步,你该使出后面一招‘游门走’,而不是你用的那招‘鱼跃门’。”

江照白看他一会儿,慢慢道,“游门走?我不会这一招。这套武学,是在我少时,苍云先生在我家中做过一段时间门客。他为报答我父亲救济之情,便教了我一些武功。我只跟他学了不到一个月,没有学全苍云先生的武功,也不敢以他的学生自居。倒让小兄弟见笑了。”

李信笑容坏得很,“不敢以他的学生自居?你现在都把他名字点出来了,恐怕你很想以他的学生自居吧?”

江三郎看着墙上那少年,缓缓的,露出了笑。之前他身上那种客气疏离,在这会儿,消散了很多。多么可怜,闻蝉花了那么长时间,不曾让江三郎对她另眼相看。李信与江三郎真正相识第一面,就让江三郎站在巷口,冲着墙上那少年拱手致意,以又憋屈、又欣慰的复杂语言称呼一声,“师兄。”

他年龄比那少年长将近一半吧,竟上赶着娶叫一声“师兄”,想来也是让江家三郎心情复杂。

李信嘿嘿笑,“好师弟。”

李信跳下了墙,得到了想要的满意结果,就此与江三郎交好。而在与江三郎正式通告姓名时,看着对方清清淡淡、胸有丘壑的样子,李信忽而心中升起了一个奇妙的想法:岁月千秋,知己难遇。

八百年彭祖,三千岁瑶母。

似江照白这般光风霁月之人,闻蝉那样庸俗的人,恐很难让他第一眼看中。而第一眼看不中,第二眼第三眼,则总是难上很多。

那么,如果李信与江照白成为朋友,成为知己,甚至称兄道弟,那么,秉持“朋友之妻不可戏”的江三郎,不就从一开始,就断绝了对闻蝉动心的可能性呢?

李信挺欣赏江照白。

他想换个方式,达到破坏江照白与知知交好的任何可能性。

李信自在这边千般算计闻蝉的因缘,闻蝉是一点儿也不知道。她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李信是个危险人物。她又觉得自己送出去的卫士,对李信来说,和没送一样。但是闻蝉又不能真的因为自己的原因,害了江三郎啊。

她多怕李信去找江三郎的麻烦!

青竹看她这样烦恼,便说,“翁主与江三郎直说啊。他那样的人,说不定有法子对付李信,省了翁主您的烦恼,”顿了顿,很奇怪看翁主,“翁主,这么好的与江三郎打交道的机会,您要放过么?您什么时候这样害羞了?”

害羞?!

闻蝉望侍女一眼,深觉得对方太天真。小翁主语气深沉道,“我不怕与江三郎打交道,我是怕我没命总与他打交道。”

每次当她想见江三郎时,总有意外会从天而降。大大小小,说不定哪一天,天降星陨,她就这样被砸死了。

不过在府上踱步良久,舞阳翁主再想了很久后,还是小心翼翼地决定出门了。她抱着乐观的心,自我催眠:也许一切都是我的错觉。我和江三郎还是有缘分的,比如上次,他还留我说话来着虽然有李信这个狂徒半路扯进来,但这已经是我和江三郎见面以来的最大进步了!

当时天初亮。

为了防止江照白再次说她前簇后拥、影响他教授学业,闻蝉早早在还没进巷子的时候,就下了马车,让自己的仆从们留在了巷子外。她振振衣袂,独自怀着忐忑的心,走这一段很长的路。

她有点怕这种只有自己一个人走路的感觉,便强迫自己去想待会儿如何与江三郎说起李信可能造成的威胁。

李信即使人不在这里,仍紧紧抓住了闻蝉的注意力。

闻蝉想了一路,做了一路心理建设,万万没想到,在最后一步告罄——她好不容易寻到了江三郎的竹庐外。在江三郎的这里,闻蝉不光见到了该见到的人,还见到了不该见到的人。

晨光熹微,天未大亮,那些前来听江三郎传道解惑的学生们没有来,有个人,却早早就来了。

竹庐外的榕树下,一方木案,两张蒲团。着白衣的清雅如谪仙人的青年,与对面粗布衣裳的少年交谈甚欢,不时发出笑声。少年在闻蝉露面的第一眼,就注意到了。日光跳跃在他阴险无比的脸上,他抬起脸,冲她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

因为李信在谈话中的停顿,江三郎也注意到了有客来访。回头,看到微光清风中站立的美娘子,江照白面容顿了一顿。他有些头疼这位小娘子怎么又来了,却并不发作。他客气地跟李信介绍,“贤弟,你来,我与你介绍。这位娘子,乃是舞阳翁主。翁主,这位是”

贤弟?!

她头晕了一晕,特别想掉头就走。

而在她无言以对的时候,那讨厌无比的少年郎君,还对她露出意味不明的笑,讨打无比,“不好意思,又是我。还是我。”

他的眼睛在问她:感觉到了我的恶意了没?

闻蝉哭丧着脸:感、感受到了!

这方正在交流感情,天下大同,阿南等街头混混们,还在帮忙找李家那位儿郎。少年李江前两日被李信叫去看私盐的事,因为一心想从中作文章,好卖与官府,李江积极对待此事,倒不知道李家二郎的事。

这日清晨,他忙完那边的事,回到这边。过一个街道,听到两三个地痞们在说李家二郎的事,“阿南让咱们找那个后腰有胎记的郎君。谁知道那是李家二郎啊?这一下子找到了,升官发财,就好咯!”

李江躲在阴影角落里,听了半天后,脸色,慢慢阴冷了下去——

后腰胎记!

李郡守家的郎君!

他竟不知道!

李信和阿南,竟瞒着他!

他们果然如他所想,不是什么好人!

第38章 109

李江在寒风中七绕八绕,中途有遇到人和他打招呼,问起阿信那边的事。眉目姣好的少年都噙着笑应了,不等人看出一点阴鸷的痕迹。他穿着厚厚的棉袄,东一道泥点西一条污痕,这是他的日常穿着。在晨风中过了官寺,看到穿着威武官服的小吏们在门口交接昨日事务。有小吏看到他,回头招呼他,他露出灿烂笑容。

“府君来了!”有不知谁喊了一声,门口一众小吏们立刻整理好了队形,迎接街尾骑着高头大马的中年男人。

那男人骑着马,悠缓地行在早晨的街道上。有小厮牵着马,有卫士前后照应。那便是李郡守,会稽郡中的新任长官。他的脸逆着光,在渐升起的日光下,回头看时只看到刺眼一团。但是那副威严威仪的样子,让躲在角落里的李江静静看着。

少年露出似哭似笑的古怪表情来。

忽而抹把脸,扭过头,一溜烟跑开了。

李怀安下马时,若有感觉,顺着那道奇妙的牵线回头,只看到一个黑影少年跑开的影子。郡守关注一个少年,立即有机灵的小吏边牵马边解释,说那也是个混混。李怀安便不再看了,收回目光。

他的脸上没有一点笑意,皱眉成峦,盖因府上妻子的病情,没有得到一丝好转。

李郡守有些烦躁地问,“这么久了,还没有消息?”

下面的人心中想着:近十年没消息,怎么可能现在一两天就有消息?

众人齐齐沉默,如有一把刀悬在头顶,随时掉落的危机,让人心情沉重。

而少年李江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他们几个人住的院落,自陈朗离开这里、带着妻儿去徐州后,这里便成了他们几个人的歇脚处。李江跑进了院子里,惊起树上的麻雀扑棱着翅膀往天上飞。院中杂物堆得很多,此时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

李江心里知道。

他们都不在。这个时间,他们要么忙着去走鸡斗狗,要么去搞私盐生意,再要么去满大街地找那位李家二郎了。

李江进了屋,将屋门从里头紧紧关上。逃离外头的逼仄环境,在这个布满蜘蛛网、墙上挂遍尘土的小屋里,他紧绷的神经,得到了片刻缓解。李江站在屋子一角,缓缓地脱去外袄。一件件,一层层,他将上身的衣物一点点褪去。

衣服扔在地上,他也不管。微冷的空气中,露出来的清瘦少年身体,被风一拂,生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所有的上衫都丢在了地上,少年单薄光裸的身体,暴露在了光亮中。

手脚修长,肌骨嶙峋。

后背布满了伤,大大小小,疤痕很多。一根秀长的脊骨从上向下,支撑起整个后背骨架。而在尾骨部分,后背近腰处,有道痕迹,比周围的伤痕,都要明显。

李江没有铜镜去看,也没有借水面去看。他无比熟悉自己的身体。

他脱去上衫,站在屋中,手伸到后腰处,指尖摸上了那道痕迹。沿着轮廓,勾勒出了一团火焰。

旁听到的话,历历在耳。火焰形胎记整个会稽郡城,都在找一个后腰有火焰胎记的儿郎,千辛万苦。却没有人知道,少年李江的后腰处,这道胎记,伴随他从小到大。

少年垂着眼,手指抚摸着后腰的胎记,指节发抖,面上则露出茫然的、似是而非的表情。

李郡守李家会稽

他恍恍惚惚想着,原来是这样吗?

原来他竟是李家那个早早丢失的小郎君吗?

这些年,他跟着李信一伙人,到处跑,到处闯。他偶尔听说过会稽李家在找孩子,只听过一耳,却从来没认真听过。会稽李家,那是百年名门,和他这样的地痞流氓无赖,有什么关系呢?

李江从来不敢奢望自己和那样的大家族扯上关系,他人生最想做的事,也不过是赢了李信。在一众兄弟间,振臂一呼、众人跟随的那个人,他希望是李江,而不是李信。他跟着李信这么多年,他羡慕又嫉妒,他满心把李信当成自己的目标!

却突有一日,他得知,原来可以不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