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蝉不安地从侍女这里找安慰,“会不会是我咒得他被抓了?”

青竹:“啊。”

她用微妙的眼神看着自家小翁主。

小翁主念念叨叨半天,越来越不安。然后吩咐下去,“让护卫们出府去探探情况,李信平时住在哪里啊?我要去看看他不过也不着急。我也不是要专门去看他,我是怕我咒着了他,看他有没有事,安安心而已。”

她有了主意,快速在廊庑一头转了个弯,抄近路往自己住的院子方向去了。

侍女们急忙跟上,而青竹正又忧心忡忡,又被小娘子弄得好笑:您说您不着急,您这么跟欢快小麻雀一样飞回院子去干什么?您想找人就找呗,我们又不能拦着您,您犯得着给自己找什么“诅咒”的借口吗?您要是说个话有这么灵验的话,咱们那位迷恋成仙问道的皇帝,早把您接未央宫里住着去了。

众女陪同翁主回去院中,正于斜对面走上廊庑的众郎君们错了过去。郎君们遥遥望着舞阳翁主纤娜背影,连句话都没说上,心里抱憾。自这位翁主住到李家,成天往府外跑,一会儿一个事。在李家快两个月,翁主都没跟他们说过几句话。

李家三郎李晔拉着幼弟五郎,也站在众儿郎中,陪他们一起婉叹佳人无缘。他心中则想:舞阳翁主高傲无比,我都没跟她说过几句话,你们有什么遗憾的?人家恐怕根本看不上你们啊。

闻蝉回去后,护卫们打听出了李信平时住在哪里。闻蝉便抱着“我就看看我咒人有没有咒成功”的心态,出府上了马车,去那个破落的院子寻人了。她第一次找李信,心中突突突疾跳,一路上都无法平静。但她也注定失望,那处屋院现在已经人去楼空,根本无人居住。

李信不在那里,李信在郡城中的牢狱中。

入了狱门口,一条极窄的过道光线昏暗,两边墙壁上隔段距离,便点着火烛照明。脚步声从叠,穿着官服的李郡守来了这里,身后跟随着狱令官、郡决曹、令史等一众官寺吏员。

狱令官正领着一个老头子给郡守介绍,“这位令史,检验尸身已四十余年”

李郡守不悦道,“说重点!”

狱令官忙推出令史,那令史颤巍巍跟郡守报告,“死去的那位郎君,名唤李江,年十六。腹部有伤口约一寸”

李郡守不耐烦听这些,只问,“脸能看清吗?后腰有胎记吗?”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在这个方面,给郡守肯定答复。这个,得郡守自己去看。李郡守想了想,也决定让令史带路,先去看看死去的少年李江。之前郡决曹已经吩咐过这少年的特殊,其他尸体令史忙碌后,都是认出身份后、草席一卷、丢出去处理。独独这个少年,将尸身处理得清洁些,静待郡守的到来。

到一间冰冷的房舍中,进去后便感觉到丝丝缕缕的寒气。其余人等等候在外,李郡守与令史进了房。令史掀开盖住尸体的白布,李郡守蹲下来,一手执烛,盯着少年苍白的睡颜,一寸寸地去看。

青眉秀目,少年长得非常干净。

容貌是很俊俏的那种,集合了李家和闻家的优良传统。如果让爱慕美颜的妻子看到,她定然非常高兴:自家的郎君长得非常俊。

但是他已经死了。

所以李怀安不能让闻蓉知道。

他又让令史给尸体翻身脱衣,去看少年的后腰。他手中的火烛举得极低,几乎要碰上少年那伤痕斑驳的后背,得令史小声提醒,才回过了神。李郡守举着烛台的手发抖,闭了目。

他看到了那处腰间胎记。

其实他只看脸的时候,心中已经有了六七分猜测。再看到那胎记的时候,心中恨怒悔疚,铺天盖地一样袭向他,让他几乎崩溃。

这是二郎!

是他的亲生儿子!他自家的小子!

他走丢了十年的孩子!

那胎记,与他记忆中的方位颜色形状分毫不差。多少年午夜梦回,妻子一遍遍与他强调,他闭着眼,都能想起当年襁褓中,看到的那个胎记。他从来不强求,他认为一切都是命,他以为二郎早就死了,他从来不抱希望!

消极地找人,可有可无一直到妻子的病情,严重到必须找到这个孩子的地步。

少年颜色苍苍,身上尽是大大小小的伤。在他离开自己的这么多年,他到底是受了多少罪,活得多么艰辛,才有走到自己跟前的这一可能。而就这样,他仍无数次与这个孩子错过,他仍然不太在意李怀安没想过自己真的能找到他!可是他更没想过,自己找到的,是一具尸体!

沧海桑田,十年茫茫。

李郡守肩膀颤抖,垮下背去。他在一瞬间苍老,于一瞬间看到自己的无情。

“那天,他是想见我的吧”

二郎拼了命想走近他!他这个父亲,却熟视无睹,看他挣扎,看他反身。

官寺的人赶到的那么迟,不能救了李江的性命。还让杀人凶手——“李信!”

李郡守目中现出仇恨之色。

他性格淡漠,他观望大局,他对会稽郡的大小混混们从来不赶尽杀绝。但是他的仁慈,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

李郡守猛地站起来,掉头就走。出了屋,看到等在外面的狱令官,喝问,“李信呢?!他被关在哪里?!”

李信被关在狱中深处,单独一处牢房,手脚铐着铁链。狱卒给他的态度,颇为特殊。少年已经受了好几日大刑,狱卒却不敢当真让他死去。上头的人,还等着从李信口中,问出私盐的事情呢。奈何少年骨头极硬,给出的信息全是不着四六,关键的字一个也没问出来。

这个时候,刚刚经受过一次大刑。狱卒们都离开去用膳了,留奄奄一息的少年于铁牢中苟延残喘。

李信靠着墙,坐在稻草堆上,仰着眼,看墙头高处的小窗口。那窗口透来的亮光,正是他多日来,唯一能用来判断时日的源头。一点儿光照在潮湿的劳中,尘土在空中飞舞。耳边听到狱卒与其他犯人的争吵声、哭骂声、求饶声,于此处牢房,少年只盘腿坐着。

他身上的狱服,已经被鲜血浸透。一道道血痕,看着触目惊心。他的面孔也极为惨白,唇角带血,但是他漆黑幽静的眼睛,始终让人无法将他和其他犯人一同看待。

李信的冷淡,让好些狱卒愤怒:都到了这一步,还狂什么狂?

于是打得更狠,刑罚更重。

这个时候,李信靠墙仰头,在一片混沌中,正盯着牢房的布置。他慢吞吞地想着,自己该如何解除这个危机,从这里出去。他思量着官寺对私盐之事的在意程度,想自己能说到哪一步,又希望外头的弟兄们机灵些,希望阿南已经离开了会稽,没有让官寺抓住

还有江三郎。江照白必然已经知道他出事,但是江照白于此并无势力,和李郡守也没有交情。江照白留在会稽,是以白身传道授业,给黎民百姓开蒙的。江三郎若想救他,大约只有知知那一条路了

再想知知。自己这么久不出现,她快高兴疯了吧?但是那么高兴的时候,她有没有担心自己哪怕一丝半点呢?她会不会有救自己的想法呢?他不需要她救,他只想她为自己担忧一下。只担忧一下就好了,他舍不得她太过忧愁。小娘子无忧无虑,天真无邪,正是他最想保护的样子。

他只希望她缓一缓,别等自己解除困境,她就急急忙忙地把自己嫁了出去。到那时候,他说不定又要杀人了

李信仍然一心一意地喜欢她,一心一意地,最想要她开开心心。无有烦恼。

很重的脚步声打断了李信的思绪。

他眼皮向上一撩,看到牢狱门打开,李郡守沉着脸走了进来。抓着从外头火盆里取出来的烙铁,在少年平静无比的仰视下,李郡守手里的烙铁,当头向少年身上砸去——“竖子狂徒!”

身后跟着的众小吏胆寒无比,闻到人肉和烙铁交触后烤焦的味道,再看少年更加苍白、渗着汗的脸。众人别目,几乎不忍看。

李郡守的发泄,让李信闷哼一声吼,饱受摧残的精神无法相抗,竟疼晕了过去。而看着倒下的少年,中年男人茫茫然,心中苦涩,竟不知自己该何去何从。好半晌,李郡守冷静下来,才问狱令官,“他有交代私盐的事吗?”

“说了一些,但真假难辨,”狱令官为难道,“重要的都没说出来。”

“几天了?”

“五天了。”

李郡守默然后,蹲下身,扔开手中烙铁,他低头去看昏睡过去的少年。他伸手拨开少年面上的发丝,看到他的一身血迹,也看到他普通庸俗的长相。非常英俊的眉眼,他父母却不会生,把这位小郎君的整个脸组合在一起,就是很平凡的相貌。

李郡守看着他,默想:五天了。李信竟没吐出什么来。这样重的刑,他还要保他的那伙同伴。这个少年,看起来,也就十四五岁啊和他家的二郎,差不多大。

远没有他家二郎好看。

却又远比他家二郎有本事。

李郡守沉默着:他来到会稽为官,他当然从一开始,就听过、认识李信了。他还与李信打过许多次照面而他在此之前,都从没见过他家二郎。李信是个狠角儿,这么一个人,如果不能用,如果不能用,杀了其实最好了

既然他始终不肯说,那么就

“杀”李郡守话又停住了。

他想到了李江,想到了那个死去的孩子。

李信和他差不多大。都这么年少,都什么还没懂,就进入了大人的残酷人间磨砺。

李郡守放在少年面上、摸到他面上血疤的手微微发抖,他再看不下去了,站了起来别过脸。

“郡守,您说要杀了李信吗?”狱令官看郡守说到一半就停住了,便谨慎小心地探问郡守的意思。

良久后,听到李郡守沙哑的声音,“没什么,你们继续审吧。”

他的心很淡薄,除了少数家人,他很少关照别人。正是他的冷漠,害死了二郎。他不想再杀那个与二郎差不多年龄的孩子了至少,今天不想。

再说闻蝉,没有在护卫报说的院落里见到李信。她很不甘心,又在附近找了找,仍然没有线索。再让护卫去查,护卫说附近的地痞们都不见了,又说起几天前的早上在某个巷子有过打斗。但具体的情形,就不知道了

闻蝉很失望。

青竹摸摸翁主被冻得冰凉的小脸,问,“咱们回去吧?”

闻蝉心不甘情不愿地“嗯”了声,转身上了马车。马车悠悠缓缓地回去郡守府。闻蝉一路上不高兴,任青竹等侍女百般逗她,她都皱着眉,没有露出一点儿笑脸。闻蝉拉着青竹的手,很悲苦地丧着脸,“我觉得就是我咒坏了人,把他咒死了!”

“我做梦梦到他死了!”女孩儿哽咽,心里多日的痛苦,终于在这时候跟侍女倾泻,“梦到他身上全是血!他肯定是临死前跟我告别,他说不定还想跟我告白来着他那么傻,都说不出口”

“”青竹抽抽嘴角道,“您想多了”

李信找不到,翁主很难过。她可以当自家翁主太善良吗?她可以不多想吗?

某个时候,青竹觉得李信这次失踪了非常好

但是闻蝉都快哭了。

闻蝉是很漂亮的小娘子,笑起来百花绽放,哭起来万木枯萎。她的一颦一笑,都容易牵动人心。此时她抽抽搭搭,肩膀发抖。少女低着脸,眼中湿漉漉的,晶莹泪水欲掉不掉。湖水流光溢彩,湖水却涟漪荡荡,渐有风起浪逐之势。青竹光看着,心都软了,恨不得把心剖出来给翁主耍着玩,只要她别真的哭了

闻蝉正要哭,马车突得停住。她头咚得一下撞上车壁,一下子撞傻了,眼眶中的眼泪,啪得砸下来。侍女们顾不上自己,手忙脚乱安抚翁主。舞阳翁主愤怒地把众人一推,“起开!”

她气势嚣张地推门跳下马车!

之前一腔发泄不出去的愤懑情怀,正要趁机发泄。什么人,敢让她舞阳翁主撞了脑袋?把她撞傻了,谁赔得起?!她要跳下车,狠狠把对方骂一顿,就是小孩子,她都要让人吊起来打一顿才解气

闻蝉嗔怒的一张小脸,对上拦住车的少年时,美眸瞠出,眨一眨,水雾连连。

阿南站在车前,紧张无比,不停地回头看箱巷子外头,怕被人发现。看到闻蝉下了车,他松口气,急急忙忙说自己的话,“翁主,我叫阿南,和阿信是”

“我认识你,”闻蝉打断他的话,“你老和李信混在一起。”

阿南怔愣一下,嘴角翕动两下,想意思性地笑一下,却笑不出来。他苦涩无比地给翁主跪下,“求您救救阿信吧!”

闻蝉看不懂他这是什么意思。

阿南说的断续,颠三倒四,信息量很大,“都是我的错,是我杀了阿江,却让阿信给我定罪。阿信让我走,可是我怎么能走?我在这里躲藏,希望能救出阿信然后遇到江三郎江三郎人很好我怕被官吏发现,到处混躲。江三郎昨天见到我后,就收留了我。他派小厮去我们之前住的院子守着然后我没办法,就来求翁主您了”

他充满希望地恳求翁主,“阿信说您是长安来的大人物,您住在郡守府上,连郡守都对您客客气气!阿信还说您和李郡守是亲戚您能不能出手,救阿信呢?只要您跟李郡守说一声,郡守肯定就放人了!您只要救了阿信,我做牛做马都行”

闻蝉盯着他,半天未反应过来。阿南一下子说的话太多了,她要想一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阿南以为高傲地翁主不肯答应,求得更为殷切。让青竹等侍女都生气了,嫌他丢脸,要他快起来。

好久,阿南混沌无望中,才听到闻蝉娇娇的声音,“我不要你做牛做马。”

阿南一下子跌入谷底,眼前发黑,绝望无比!

然后他听到了翁主的下一句——“我要李信给我做牛做马!”

少年不可置信地瞪大眼,抬起头,看到翁主美丽骄傲的容颜。她她她答应了?!她愿意出手救阿信?!

舞阳翁主撇了撇嘴,扭头上了马车,吩咐侍从,“去官寺。我去看看那个李信,被关到哪里了,死没死。”回头跟阿南嫌弃道,“他要是死了,我就随便把他丢出来喂狗啊。”

青竹在边上幽幽说,“您是又要咒他吗?”

乖乖闭嘴。

第44章 109

马车辚辚,很快到了官寺。先是侍女下车,接着闻蝉才下了车。她缓了缓精神,抬头看到官寺的牌匾与大门外两边的威武卫士们,移步往前走去。闻蝉倒没什么紧张的,之前不知李信去向,她才那么慌乱;现在已经知道了李信在哪,对救人来说,闻蝉觉得简单了很多。

不怕行事难,就怕连自己要怎么做都不知道。

舞阳翁主往府门走去。

她才走了两步,就被巷头刮来的一阵疾风所惊。黄昏下金乌压云,从远而近,一骑人马掀起尘土,闯入中众人视线。尘土纷扬,马声长嘶,马上骑士口里喊着话,唬得官寺门口的一众人连忙退让开。

骑士下了马。

几人急急向门外卫士递了牌传话,“让开,我等找郡守!夫人出了事!”

下马后的骑士急忙忙与卫士撕扯,忽听到身后一个惊讶的少女声音,“什么?我姑姑出了事?”

有人扭头,这才认出借住李府的舞阳翁主。翁主仪容甚佳,就站在台阶下。之前赶路着急,骑士们一心想着李郡守,竟没看到翁主。几名骑士连忙与翁主告罪,几人被小吏领进官寺去寻李郡守,另有几人在官寺门外,与闻蝉解释府上发生的事——“夫人情形危急,惊动了府上所有人。眼看情况不太好,老县君让我们来请郡守回府去看看翁主,您也回去吗?”

来的几名骑士果真匆忙,只知道府上夫人出了事,再细致问,却说不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他们自己就一知半解,更无法跟一脸不悦的翁主解释清楚。闻蝉从他们口中问不出情况,心中牵挂姑姑,当真心急如焚。

闻蝉抬头,再次看眼官寺的牌匾。

阿南说李信就在这里但是她姑姑的情况已经危急到需要让人来请姑父回去了

她正想着时,看到府门口鱼贯而出一众人,簇着最前方行色匆匆的李郡守。李怀安因为出来得急,官服穿得都不甚平整。他行迹很赶,出来时看到闻蝉居然在外面,有些意外。但李郡守满心挂念妻子的情况,并没有问闻蝉为什么在这里,只道,“你回府吗?”

闻蝉:“嗯。”

回的。

她再次看了官寺一眼。

要回的。

姑姑终究比李信更重要。既然已经知道李信在这里,有时间了再说吧。当务之急,还是回去看望姑姑的情况。

李郡守顾不上与侄女寒暄,骑上了小厮牵来的马,跟上众骑士,转个方向,出了巷子,往郡守府去了。而舞阳翁主的车队也没有耽误工夫,闻蝉没怎么犹豫就上了马车,跟随上姑父的踪迹。

她只来得及掀开帘子,望了望身后沐浴在夕阳余晖中的庄重沉肃的官寺剪影。一墙之隔,马车悠悠前来,又急急远去。闻蝉与李信再次错过。

这也是没办法的。

还是姑姑更重要些。

闻蓉自然更重要,但闻蓉的情况并不好。

闻蝉回到府上的时候,风波已经平静,但府上气氛仍然很压抑。碧玺今日待在府上没有随翁主出行,等翁主回来后,她就在府门口迎接,悄声递给了翁主等人一个消息,“据说是投毒自尽。”

“!”闻蝉大惊,抓着青竹的手用力,“为什么?”

碧玺说,“大约是夫人终于发现,李二郎并不存在吧。”

闻蝉赶去了姑姑院落。她先是看到站在廊下哭泣的李伊宁,并几位神色不安的小娘子。李三郎等郎君们安慰着他们,还有几位长辈,在吩咐进进出出的医工和侍女。小辈们也围着白发苍苍的老县君,老县君这样大的年纪,晚上拄着拐杖站在风中,清清冷冷。

院中万物杀尽,冬天的寒气让人心灰意懒。

没有人拦闻蝉,闻蝉站在灯火通明的屋门口,透过半开的窗子,看到屏扆后卧房的情形。

她看到姑父遵守医嘱,将姑姑抱到了方榻上。姑姑雪白的脸、紧闭的眼,还有一头散在姑父臂弯间的乌黑长发,定格在闻蝉的视线中。

死气沉沉。了无生机。

好像又回到了她来会稽的最开始。

最开始与姑姑的碰面,就是看到姑姑死寂的样子。之后,情况时好时坏,闻蝉的心也跟着起起落落。到后来,闻蓉误以为二郎长在身边,这段时间,是闻蓉精神最好的时候。所有人都小心翼翼地伺候她,唯恐让她察觉什么。

而闻蓉终有察觉真相的时候。

“到底是谁在姑姑跟前乱说话,让姑姑发现的?还有你们一堆人伺候着,姑姑投毒,你们竟都没看到吗?!”舞阳翁主出了气氛紧绷低迷的屋子,站在院中,抖着嗓音,质问院中的侍女们。

侍女嬷嬷们跪在地上垂泪,神情惶惶,不断地磕着头。如果夫人真的熬不过今夜,那她们这些人,也同样活不过今晚。

李伊宁含着泪,站到了闻蝉身后。她情绪已经近乎崩溃,却也没怪罪这些可怜的侍女,“是我的错。下午时阿母说累了,想一个人待会儿,还让我抱走了雪团儿。那时候她看着雪团儿的眼神我就应该觉得不对了。我都没有看出来,她们当然更看不出来了。”

终日陪在闻蓉身畔的嬷嬷老泪纵横,磕头磕得额头上肿了一片,“夫人是混着几种相克的香料一起用,还把老仆等都赶了出去。因为夫人身体不好,睡眠也不甚好,她想午睡时,老仆等都心中放松,没料到等到觉得夫人睡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在外面喊不醒,才撞了门”

嬷嬷的诉说,悔不当初。

而更早的时候呢?

更早的时候,是什么导致闻蓉有自尽的想法呢?

是上午的时候。

丈夫和探望她的小辈们都各自去忙碌各自的事情,闻蓉也下了地,在府上散散步。在侍女的回忆中,一早上,唯一可能唤醒夫人记忆的,是夫人听到了读书声,去看了众郎君们读书。

李家是大家,有宗学、族学,而李家的主宅中,更是为一众出色儿郎们聘请了有名望的先生们,督促他们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