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应佳深深低着头,手里的拳头握得紧紧的,指甲一直掐到他手心的肉里。

没想到过了这么久,这个质子的事,还是落到他头上了,他不服……

第281章 为难

“众位爱卿,你们议一议,看看派谁去南郑国比较合适?”元宏帝笑着说道。

如今的皇子只有元健仁一个人,不过他瞎了一只眼,又伤了腿,至今还在调养。

皇孙倒是有两个,元应佳和元晨磊。

元晨磊到今年下半年才满十一岁。

元应佳到年中就年满十八岁了张家一向是站在皇后齐雪筠这边的,而且一直觉得元应佳是太子后嗣,才是正统。

现在听元宏帝的意思,好像是要元应佳去南郑国做质子,张绍洪马上表示不妥,他拱手说道:“陛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咱们东元国满打满算只有一个皇子,两个皇孙,这去南郑国做质子的事,还是再考虑考虑吧……”

元宏帝看了他一眼,白胖的面皮耷拉着,似笑非笑道:“朕并没说一定让佳儿去南郑国做质子,张爱卿这是怎么回事?是想代朕做主了吗?”

“微臣不敢!不敢!”张绍洪的身子弯得更厉害了,忙笑着转移话题,“质子的事当然由陛下全权做主。微臣并不想咱们东元国任何一个皇子、皇孙去别的国家做质子。”

元宏帝叹了口气,默默地闭上眼沉吟半晌。

陆副相笑了笑,点头道:“张副相言之有理。北齐国皇帝光儿子就有十多个,皇孙加起来有五十多个,甚至连重孙,微臣都听说生出来了。南郑国虽然没有北齐国的皇子那么多,但也有四五个成年皇子,十来个皇孙。另外南郑国皇帝喜纳后妃,每年都要选秀,还在源源不断地生儿育女。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东元国的皇子皇孙,一个可以顶北齐、南郑国十来个皇子皇孙金贵。”

沈大丞相这时接了一句,淡然道:“说起来,北齐国有元贵妃,咱们东元国有齐皇后,南郑国有齐皇后,其实三个国家都是你只有我。我中有你。这质子一事,其实尽可废除了。”

“没错,依微臣愚见。这质子一事,大可以废除,改派公主联姻就是了。”张副相忙说道。

这也是张老夫人在家跟他商议过的。

他们都不愿意元应佳被派去做质子,因为他一去。就说明皇后这一系彻底没了指望。

不管是皇后齐雪筠、张家,甚至北齐皇帝。都是不会同意的。

但是南郑国那边也不能丢下。

所以他们商量了一条计策,就是趁南郑国皇帝年年选妃之际,将东元国的公主送去南郑国和亲。

眼下他们东元国没有公主,但是有两个郡主。都是皇子之女。

盈袖已经定了亲,而且定的是谢东篱这样的狠人,张家不敢打她的主意。担心惹来谢东篱阴狠的报复。

元应蓝则不一样。

她是元应佳的双生妹妹,本来就应该为哥哥着想。

再说她嫁到南郑国。才能保证将南郑国的势力牢牢握在他们这一派手里。

因此他们想出的主意,就是要元应蓝嫁入南郑国,这样就东元国就不用出质子了。

张绍洪这一说,屋里的人都侧目起来。

元应佳猛地抬头,看了张绍洪一眼,见他朝他微微摇头,只好闭了嘴,但是心里很是不情愿。

虽然他不想去南郑国做质子,但是更不想妹妹离开他,去另一个国家做皇妃。

小磊在旁边听了半天,这时才大声反对,道:“不行!绝对不行!不能让我们东元国的公主嫁到南郑国!”

张绍洪扭头见半大小子的元晨磊在旁边反对,忍不住莞尔,故意激他道:“辰郡王,难道你有比这更好的主意?还是你自己愿意去?”小磊握着拳,对张绍洪吼道:“张副相忝为男人,居然让弱女子和亲来保一国安危,羞也不羞!——是男人就该自己上!可别到时候兵临城下的时候,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张绍洪被元晨磊当面训斥,不由大怒,恼道:“你骂谁?我说了是和亲吗?两国相交,互相遣嫁皇室女子本是常事,从你嘴里说出来,怎么就这么不堪?你不想想,我们东元国的皇后娘娘,就是北齐公主!难道她也是被北齐推出来和亲保全家国的棋子吗?”

“哼!是不是棋子,你我心里都明白!”小磊一点都不怵,“南郑国既然能派他们的二皇子来东元国做质子,东元国为什么不能派自己的皇子去做质子?!”说着,小磊转身对元宏帝拱手行礼道:“皇祖父,孙儿愿意去南郑国为质子,请皇祖父绝对不要听张副相的话,让我们东元国的女子去异国和亲!”

元应佳被小磊的话触动了,他的目光定定地落在小磊身上,喉头哽咽起来,心里一时激动,转身跟着拱手道:“皇祖父,孙儿愿意前往南郑国为质子!小磊年纪还小,皇祖父不要派他去。”

居然在御书房里兄友弟恭起来。

元宏帝心里莫名地软了下来,他温和地点点头,道:“好,朕会好好考虑。”

“陛下,两位皇孙是孝悌之人,是咱们东元国之福!”沈大丞相这时才躬身行礼,还给小磊和元应佳都行了一礼。

张绍洪脸上红得像猪肝,在心里大骂沈大丞相滑头,只会逢迎拍马,话拣好的说,但是并不敢正面跟他对抗,只好讪讪笑了两声,跟着附和夸了小磊和元应佳两声。

元宏帝抬手让大家安静下来,笑道:“好了,质子的事以后再议,今儿还是说说佳儿的亲事吧。”

“陛下这样关切,是不是已经有人选了?”沈大丞相笑眯眯地看了元应佳一眼,似乎完全不知道皇后这一派曾经在沈遇乐身上打的主意。

元应佳看了沈大丞相一眼,对这人更增敬畏。

喜怒不形于色,能做大丞相的人都是深不可测。

元宏帝爽朗地笑了两声,道:“确实有个人选。”他看了元应佳一眼,“就是唐安侯府的二小姐唐海嘉。众位爱卿看着如何?”

给皇子定掌军侯府家的女儿,这样看来,元宏帝也不是不重视皇后这一边的子女了。

张副相和陆副相忍不住彼此相视一笑,一直掉在半空的心慢慢落了地。

元应佳心里也是一动,刚刚冷却的心又一点一滴热乎起来。

皇祖父并没有放弃自己吧?

不过也有些小遗憾。

因为唐海嘉是唐安侯府二房的嫡女,而新任唐安侯是大房的世子,跟唐海嘉的关系远了一点。

如果唐海洁不作死被出家。她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她是大房的嫡长女。也是老唐安侯府的女儿,新任唐安侯的亲妹妹。

可惜就是嘴太长,老是跟盈袖过不去。把自己折腾到出家的地步,也是个没福气的。

王副相见在场的人都不说话,只好哈哈一笑,道:“那就恭喜陛下。恭喜佳郡王了!唐家的女儿家教不错,当然个个都好……”

长兴侯慕容辰一直没有说话。可是听了王副相的话,他再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起来,不过他马上咳嗽一声。止住笑意,点头道:“果然不错……”

唐海洁是如何出的家,大家都心知肚明。就这样的人家,还能说家教好?

如今换做她的堂妹。还是平时跟她形影不离的堂妹,这就有些意思了。

元应佳仓促之间也没有多想,只是兴冲冲想把这件事说与皇后娘娘听,还要跟妹妹元应蓝分享这个好消息。

“佳儿,你说呢?”元宏帝慈祥和蔼地问道,“若是你不满意,朕再给你找一家?”

“没有!没有!”元应佳忙摇头,涨红了脸笑道:“一切但凭皇祖父做主!”

元宏帝满意地点点头,“好,那你先下去吧,朕还有事情要议。”

元应佳忙躬身退下。

战世荣和小磊也告辞离去。

元应佳一离开元宏帝的御书房,就去了皇后的长春殿。

皇后齐雪筠如今根本不去长春殿的正殿,只在偏殿歇息。

“皇祖母,皇祖父刚刚说给孙儿定了一门亲事!”元应佳激动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皇后齐雪筠。

皇后齐雪筠斜倚在湘妃榻上,静静地听完他说话,含笑点头道:“还不错,比沈家还要好些。”

以前他们以为元宏帝一定不会答应元应佳跟掌军侯府家的姑娘成亲,因此从来没有考虑过三大侯府,只在五相世家中挑选。

没想到元宏帝主动把唐安侯府送到他们手上!

“……只可惜唐安侯府被削了一半的军力,而且唐海嘉跟新任唐安侯的关系略微远了一点。”元应佳叹息说道,一边给皇后齐雪筠端了茶水过来,服侍她吃茶。

皇后齐雪筠吃完一杯茶,躺在湘妃榻上闭目养神,淡淡地道:“这倒没关系。不过新任唐安侯是怎么回事?唐谦出什么事了?他现在不是唐安侯了?”

元应佳这才想起来,外面最近发生的一连串的事,皇后大概还不知道,便一五一十将最近发生的事都说与皇后听,就连齐王妃突然疯癫,唐海洁搬弄是非,最后弄得老唐安侯被削,唐安侯府军力被减,新任唐安侯上位的事都说得清清楚楚,一点都不瞒着皇后齐雪筠。

皇后齐雪筠听完,猛地地瞪大眼睛,唰地一下子坐了起来,问元应佳道:“跟戏子有染这种话,到底是谁传的?唐海洁这个贱人怎么敢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是说元王府的女眷,跟我们齐王府有什么关系?”元应佳嘀咕道,不明白皇后为何对这件事大发雷霆。

皇后齐雪筠从湘妃榻上站了起来,心烦意乱地在寝宫走了几圈,摇头道:“真是半点都不能松懈。你回去,把应蓝给本宫叫来,本宫有话对她说。”

元应佳一愣,“妹妹也病着呢。我母妃现在疯癫了,家里离不了她。”

“疯就疯了!鲁玥儿那种人还不如死了算了!就知道添乱!”皇后齐雪筠瞪了元应佳一眼,“还不快去?!”

元应佳不敢跟皇后争执,低头应声退下,回齐王府找元应蓝去了。

“妹妹,皇祖母让你赶紧进宫见她。”元应佳一回到齐王府,就径直来到元应蓝的闺房。

他们兄妹从小不避嫌隙,进对方的卧房不用通传。

“皇祖母要见我?有事吗?”元应蓝恹恹地坐在床上看书,天气逐渐转暖,她却还是很怕冷,怀里掖着手炉,腿上盖着大被子。

“还不就是为了那些事?”元应佳坐到她床边,脱了鞋,一掀被子,跟她一起坐到床上,给她捂手,“妹妹,你最近是怎么了?手上一直这么凉……”

元应蓝扯着嘴角笑了笑,往床里面让了让,“哥哥,你很高兴啊?”

“是啊。”元应佳眉飞色舞地将今天在御书房的情形又说了一遍,“……妹妹,你不知道,开始的时候,我真是吓死了,生怕我被送到南郑国去质子!结果张副相居然说,不一定要派质子,派公主和亲也行……”

“什么?!”元应蓝突然失声叫了起来,脸色变得蜡黄无比,整个人如同一尊蜡像,连一点生气都没有了。

“……和亲啊,就是不用皇子做质子,也可以嫁公主去南郑国做皇妃。”元应佳兴致勃勃地道,“后来小磊担心把他姐姐送去和亲,就自告奋勇说要去南郑国做质子。我看他这样说,也不想妹妹你去南郑国做皇妃,所以我也主动说要去做质子。可是这时候,皇祖父倒不提这档子事了,只说还没有定质子的事,但是给我定了一门好亲事。”

“……哥哥,你真的不想我去南郑国做皇妃?”元应蓝的脸色蜡黄,只有眼睛里的眼白白得发蓝,衬着乌沉沉的瞳仁,别有一股特殊的魅力。

元应佳回头,被她的目光吸引,不由自主盯着看了半天,才别过头,咽了一口口水,嘶哑着嗓子道:“当然不想。”他顿了顿,回身抱住元应蓝,“妹妹,我只有你,你也只有我……”

元应蓝哽咽着,终于扑在元应佳怀里哭了起来。

如果真的需要公主去南郑国和亲,肯定就是她元应蓝了,绝对不会是元盈袖……

※※※※※※※※※※※※※※※※※

这一更四千字,昨天俺没有求票,是不是很乖?o(n_n)o。

晚上尽量加更。晚上如果没有加更,明天会三更补齐。这几天实在太累了……

第282章 孝悌

元应佳费了一番功夫,才把元应蓝哄好了,笑嘻嘻地道:“妹妹不用哭,天无绝人之路,再说未必会派公主和亲。毕竟还是有很多人反对的。”说着,他转了话题,兴致勃勃地道:“说件高兴的事儿吧,皇祖父说想给我定唐安侯府的二小姐唐海嘉为郡王妃!”

元应蓝拿枕头下的帕子擦了擦泪,渐渐止了哭,道:“唐海嘉?不错,她比她姐姐有脑子,如果能嫁给哥哥,实在是再好不过。”

“你真觉得好?”元应佳笑着看向元应蓝,目光里有种说不出的东西。

元应蓝温柔地笑了笑,伸手给元应佳整整衣领和袍子,轻声道:“当然好。唐安侯府是掌军侯府,这个亲事对我们来说再好不过。幸亏盈袖跟长兴侯府的亲事退了,不然咱们还真的应付不过来那边元王府的人。”

她和元应佳虽然没有把话说透,但是心里都知道,兵权,是所有权力中最重要的东西。

如果皇祖父愿意让他们接触兵权,那就说明,他们在皇祖父心里的位置,至少跟元王府的人是一样高的,如果不是更高的话……

“三大侯府,长兴侯府是皇后娘娘这边的,万宁侯府是沈大丞相那边的,只有唐安侯府一直中立。有了这门亲事,我们这边有两大侯府,对方想要跟我们争,就要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了!”元应佳握住元应蓝的手,兴致勃勃地说道。

元应蓝不动声色抽出自己的手,顺手捋捋耳边的头发,沉吟道:“不过唐海嘉到底不是唐安侯的亲妹子,身份上吃点儿亏。”

“我也是这么想。”元应佳点点头。“但是目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太好的事情,一时半会指望不上。”

“那到不一定。”元应蓝笑了笑,起身下床,走到屏风后面换出门的衣裳,“唐海嘉也有哥哥吧?”

“你是说……?”元应佳眼皮重重一跳,喜上眉梢。

是啊。他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

唐海嘉不是唐安侯的亲妹子。那就换一个人做唐安侯呗!

反正已经换了一个,不在乎再换一次……

元应蓝笑着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颔首道:“……就是这个意思。不过哥哥别急,等我和皇祖母商议以后再说。”

“知道知道,我不急。”元应佳忙她打了帘子,亲自送她到大门口坐车进宫进皇后齐雪筠。

……

“皇祖母。您要见我?”元应蓝来到皇后齐雪筠长春殿的偏殿,却将宫人们来来往往。正在搬东西,“皇祖母,您这是要做什么?”

皇后齐雪筠厌恶地盯了一眼长春殿的正殿,啐了一口。道:“谁耐烦继续住在这里?本宫要搬家了!”

元应蓝垂下眼眸,想起正月初五那天在长春殿出的丑,抿了抿唇。道:“是应该搬家了。这长春殿的风水不太好,太过阴湿。不适合住人。”

“哦?你还懂风水?跟谁学的?”皇后齐雪筠回头瞥了她一眼,带着她一起往新宫殿行去。

因元宏帝的妃嫔不多,东元国的皇宫里空着的宫殿也很多。

元应蓝跟着皇后往前走,发现来到了元后陈仪以前住过的坤和殿,笑着停下脚步,眯着眼抬头打量了一番这重檐飞顶的巍峨宫殿,“皇祖母,您要住在这里?”

“当然,不行吗?”皇后齐雪筠得意洋洋地扬起下颌,往殿内行去。

元应蓝悄没声息跟着走了进来。

她在门口就皱了皱眉。

这坤和殿实在太高太大,一般人的八字太轻,是压不住的。

元后陈仪都没有福气在这个殿里寿终正寝……

不过皇祖母应该是无碍的。

元应蓝笑着走过去,攀着皇后齐雪筠的胳膊笑道:“这坤和殿是皇城里极阴之处。八字轻的人是压不住的。元后陈仪就是明证。不过但凡事到了极处,都是否极泰来的征兆。皇帝是极阳,皇后极阴,再加上皇祖母是北齐国的公主,大将刘家的唯一血脉,住在这宫里,是相得益彰的。”

皇后齐雪筠的眼皮不受控制地抽搐了两下,她觑着眼睛横了元应蓝一眼,“你真的懂风水?这可奇了?好好地,谁教你的?”

元应蓝笑了笑,“我不懂风水,但是喜欢看杂书。这些书上都有的。”

“杂书?什么书?”

“前朝的《龙域实录》,偶尔在书坊里淘到了,经常看看。不懂的地方很多,就是连猜带蒙。”元应蓝浅浅笑道,说着,扶了皇后齐雪筠坐下。

皇后齐雪筠往这殿内看了看,也道:“不过你说的有道理,确实应该请个厉害的风水先生指点一下。搬家也是大事,不该如此随便。”说着,已经决定先不住进来,等找到风水先生做了万全的布置以后再说。

两人起身,往坤和殿后面的小花园行去。

走在繁花初绽的坤和殿小花园内,皇后齐雪筠才问元应蓝:“你母妃是怎么回事?怎么就疯成这样了?还有,那谣言是怎么回事?查出来是谁放出去的吗?”

元应蓝心里一跳,忙道:“不知道呢,母妃就是一直害怕元王妃,说元王妃在我们齐王府……”

“住嘴!”皇后齐雪筠倏地转身,厉声呵止元应蓝,“这种话,本宫以后一个字都不要听到!你用脑子好好想一想行不行?!这种话,你是要蒙谁呢?!元王妃要偷人,什么时候不好偷,非要跑到你们齐王府去偷?这种话的好赖你都听不出来,还跟人争什么争?!”

元应蓝默然了半晌,不服气地道:“……不能这么说吧?元王府那群人本来就来路可疑,谁知道他们是不是皇祖父的亲骨肉……”

“混账!这种话,别人可以说,你们齐王府就是不能说!不但不能说,还要人前人后维护他们才对!——你……你……平时乖巧伶俐,怎么就在这事上转不过弯?!说他们不是亲生,你们就能讨到好了?!”皇后齐雪筠当时一听这个谣言,一颗心都要从腔子里蹦出来了。

若不是因为最近她一直病着,早就把这事儿给压下来了。

元应蓝被皇后齐雪筠训得低了头,怯生生地道:“知道了,皇祖母,以后遇到这种事,我一定追查到底。”

“嗯。”皇后齐雪筠拍了拍胸口,好不容易气顺了,又问起齐王妃鲁玥儿的情形,阴测测地道:“……你母妃最近怎么样了?这突然怎么就疯了?是真疯了吗?”

“应该是真疯吧?”元应蓝疑惑地抬头,“还有假疯吗?”

“呵呵,装疯卖傻的人多得是。”皇后齐雪筠不屑地嗤笑一声,“不过你母妃,真是能给本宫找事儿。你好好看着她,别让她再跑出去了……”

元应蓝忙点头,“上一次是不小心,还不知道她疯了,结果她一出去就乱跑。以后不会了。我会好好照顾她的!”

看着元应蓝急切孺慕的样子,皇后齐雪筠抿了抿唇,一句话没有说出口,只是道:“行了,你回去吧。这些天你也累了,好好歇着,本宫派两个嬷嬷去齐王府,专门照顾你母妃吧。你哥哥要跟唐安侯府定亲了,事情多,你们王府里没有个主事的人不行。”

皇后的意思,就是让那两个嬷嬷帮着操持元应佳定亲的事。

“多谢皇祖母!”元应蓝忙福身行礼,很是感激的样子。

她是未嫁女,确实不好出面操持哥哥的定亲礼。

等元应蓝走远了,皇后齐雪筠才咕地一声笑,自言自语地道:“鲁玥儿虽不怎么样,生了两个孩儿倒是极孝顺。唉,若是本宫的齐儿还活着,也会这样孝顺,何至于此呢?”

……

这个时候,以前的唐安侯夫人,现任的唐安侯夫人的婆母张韶华正在娘家张家哭诉。

“娘,我现在才知道,原来是我家的事,都拜四弟所赐!娘啊!您可给我评评理,我怎么对不起四弟了?他要把我家老爷往死里整?我女儿还是他嫡亲外甥女,他还能逼她出家?!”张韶华听齐漱玉说,唐安侯府的事,跟张绍天有关,便想求他帮个忙,放唐安侯府一马,结果张绍天不肯,她只好来找张老夫人说情了。

张老夫人皱着眉头,不满地道:“你胡说什么?谁说这件事跟老四有关?”

“我听人说的!”张韶华抹了抹眼泪,“我家老爷不是唐安侯了,我也不是唐安侯夫人了,我们张家还有什么光?”

张绍天沉着脸走了进来,道:“大姐,姐夫我已经托人从兵部黑牢里接出来了,你回家就能看见他。至于说别的,我真没这么大本事,也没这么大能耐。”

“啊?已经出来了?”张韶华一听,立刻把要说的话都忘了,忙忙地回头对张老夫人道:“娘,那我先回去了。我家老爷在牢里关了这么多天,也不知道怎样了。”一边说,一边一阵风一样跑了。

张绍天这才对着张老夫人道:“娘,齐家姑娘还是送回北齐吧。一直住在咱们家,远不远,近不近的,像什么样子?”

※※※※※※※※※※※※※※※※※

这是第一更。今天三更哈。o(n_n)o。求月票和推荐票。

下午和晚上各有一更。昨天实在是太困了,一沾床就跟晕过去一样。←_←

第283章 分家 (第二更,寒枫晴+)

齐漱玉一直躲在张老夫人的东次间里做针线。

听见张绍天的声音,她本是一喜,但是听到他后面说的话,心里又是一沉,那针不小心扎到她的手指上,滴出殷红的血珠,将她正在绣的一方帕子给染红了。

她将那扎破的手指放到嘴里吮吸着,止住了血,心里却更加难受了。

张老夫人在外间嗐了一声,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老四啊,我也不瞒你,我和你大哥已经商量好了,要给你聘齐家表妹为妻。你准备准备,先定亲,下半年就做新郎官吧!”

本来还想征求他的同意,但是现在看张绍天的主意越来越大,很多时候,不跟她和张绍洪商量商量就自行其是,张老夫人很是受不了。

她是做惯了主的人。

以前张家在朝中有两个副相,但都听她的。

两个人下了朝,都要来张老夫人的屋里坐一坐,跟她说说朝中的情况,再听她的指示,回朝中办事。

时日一长,张老夫人也有了几分“副相”之气。

再说她本来见识也高,这些年来,在她的绸缪下,张家从五相世家里最末一名,一跃成为前两名。

如果谢家没有谢东篱,沈大丞相退下来之后,妥妥的就是张家上位,成为五相世家的第一人了。

张绍天,又是张家几兄弟中最聪明果决有本事的。

张老夫人曾经对他寄以厚望,没想到这个大家眼中最有出息的儿子,却将自己放逐了整整十年……

直到两三年前,他才从西域回到东元国京城,开始进入朝堂。从七品官做起,如今已经升到五品。

假以时日,一定能成为副相,再登上大丞相之位。

因为他的才干虽然不如谢东篱,但是谢东篱年纪太轻,论资排辈的话,沈大丞相退下来之后。应该是张家的人继任大丞相。

张绍洪是不指望了。如果张绍天愿意好好做官,他这个做大哥的,宁愿从副相之位上退下来。让他顶上。

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他必须娶妻,不然张老夫人不放心让他坐这样高的位置。

张绍天听了一怔,眉头拧了起来。“娶妻?娘,您没睡醒吧?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娶她为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