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小厨房,谢东篱回到卧房,看见盈袖已经歪在床上睡着了。

许是看见谢东篱终于回来,精神上放松了,所以马上就睡过去了。

谢东篱给她掖了掖被子,也去浴房洗漱之后,才回来睡下。

第二天一大早,谢东篱就离开了内院,往外院自己的书房去了。

他的两个大丫鬟绿春和红夏看见他来了,惊喜地过来行礼:“五爷您回来了?”

谢东篱点了点头,突然想起盈袖的事。

盈袖身边的丫鬟都是她带来的陪嫁,谢东篱不好天天提着问话,但是他又需要知道盈袖每天的起居饮食状况,便看了红春和绿夏一眼,道:“夫人刚回来,还在恢复之中,内院的事情多,你们两个回内院伺候夫人去吧。”

绿春和红夏惊讶得合不拢嘴。

自从谢东篱带着盈袖去找盛家人治病,绿春和红夏就被陆瑞兰调到外院书房去了,没有在内院。

因为盈袖身边留下来的都是她陪嫁的丫鬟,只有绿春和红夏两个人是谢东篱以前的丫鬟。

两人对视一眼,红夏小心翼翼地道:“五爷,夫人身边的姐姐妹妹很多,我们回去,夫人会不会不高兴呢?”

“怎么会呢?夫人现在自己都顾不过来,再说只是让你们盯着夫人的饮食和起居,不用插手任何事,看在眼里,每天向我报备就行。”谢东篱吩咐道,“别偷懒,机灵点儿。”

绿春和红夏忙屈膝应了,回去自己房里收拾东西。

两人又要回内院去了,心里特别激动。

“红夏,你说五爷让我们回去服侍夫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呢,好好听五爷的话,把夫人的事都放在心上,事无巨细说与五爷听就行了。”绿春老成一些,知道谢东篱聪慧无比,不敢在他面前耍任何花招。

红夏咬着下唇吃吃笑了一声,低声道:“……我知道大夫人和二夫人在做什么……”

“你说什么?”绿春没有听清楚她说话,追着问了一句。

“没有什么。”红夏忙转了话题,“我们在内院的屋子,不知道还在不在呢。”

绿春摇摇头,“回去听夫人分派吧,你还想自己找地儿住不成?”说着,抱着一个包袱就往外走。

出到门口,看见外书房的大丫鬟书香笑眯眯地站在门口,便屈膝行礼道:“书香姐姐。”

书香“嗯”了一声,打量她一眼,又往屋里看了红夏一眼,敲打她们道:“五爷让你们去内院服侍夫人,就是服侍夫人而已,便想太多。五爷是什么样的人,你们是知道的,别打错了主意。”

※※※※※※※※※※※※※※※※※※※※

四千字加更送到,还是四月初,亲们的保底月票赶紧投出来吧。o(n_n)o~

第617章 内忧

“是,书香姐姐。”绿春和红夏忙低头听训。

书香是谢东篱得力的大丫鬟,一直管着外书房,不过她的年岁也快到了,就要嫁人了。

但是就算书香嫁人,谢东篱好像还是没有换人的打算。

因为懂事知分寸又守口如瓶并且认字的丫鬟实在太难找了。

书香走了之后,绿春和红夏收拾好东西,往内院行去。

红夏被书香敲打了一番,并没有打消心思,反而觉得不能鲁莽,要一步一步来。

她看了满脸欣喜的绿春一眼,又往自己周围看了看,见没有旁人,才凑到绿春身边,在她耳边低声道:“绿春,我听我老子娘说,大夫人和二夫人在给五爷挑能生养的人……”

“什么?!”绿春听得手里的包袱都掉在地上了,忙停下脚步,弯腰拾起来,心里已经六神无主,“你说得可是真的?”

“怎么不是真的?我娘是做什么的,你不知道?大夫人和二夫人放出风声,要买些得用的丫鬟,但是开出的条件你可知道是什么?”红夏索性说得更透彻。

这件事她一个人吃不下,总得找个帮手的人。

“是什么?”绿春的心已经砰砰地跳了。

她做五爷这么多年的贴身大丫鬟,还真没想过这种事。

或者不是她不想,但是五爷这人实在太滑不留手,他不愿意,没有人能搞定他。

做丫鬟做得好的人最重要就是会察言观色。

如果都看不清主子的心思,永远只能做扫地洗衣服倒马桶的粗使丫鬟。

绿春能从三等丫鬟做到一等,这种功夫自然是不差的。

红夏见绿春已经动心,微微一笑,道:“我听说,要买的丫鬟,要求身家清白,最好是识字的,长相要好看。身子要康健,不能太瘦……”

“啊?”

“这你就吃惊了?还有呢,我娘跟着大夫人已经相看了几家人牙子带来的人,听说那眼光。就往人家的胸和屁股扫,看得上眼记名的都是大胸******……”

绿春不由挺了挺自己的胸。

她就是大胸******,当然,腰也比较粗,比红夏要大一圈。但是家里人都说她这个样子好生养,上门求亲的人一直很多,但是她家眼光高,一直捏着她的终身大事不肯答应,务必要利用到最好的结果。

“……还有啊,咱们家虽然纳妾的爷们少,但也不是没有,都是为了子嗣。你看咱们家,大爷、二爷,甚至几位小少爷都已经娶妻生子。只有五爷成亲多年一无所出。大夫人和二夫人对五爷是长嫂如母,不会因为没有了婆母在世,就不管这个弟弟的。所以呢,你明白吧?”红夏唯恐绿春听不懂她的意思,又进一步挑明说到。

绿春在心里盘算了一阵子,已经恢复了常态,笑着道:“大夫人和二夫人这样确实是为了五爷好,不过关我们什么事呢?书香姐姐说得好,不要想多了,五爷让咱们看着夫人的饮食和起居。就是把夫人放在手心里疼,咱们是那牌面上的人吗,怎么能跟夫人比?”

红夏开始听了绿春的话,还有些失望。以为这妮子真的不动心,可是听到最后一句,才偷偷笑了。

都想到“怎么能夫人比”这个问题,那肯定是已经在比了,恐怕她自己都没明白她自己的心思。

好了,凡事只要有心就行。红夏打算按兵不动,让绿春给她打头阵。

如果绿春得手,自己可以跟着喝点汤。

如果绿春被罚,自己也可以全身而退。

两人来到内院谢东篱和盈袖的住所,先去向盈袖见礼。

盈袖刚刚从外面走了一圈回来,气喘吁吁地满头是汗。

采芸拿了帕子给她擦汗,又命人做了三鲜小馄饨过来给盈袖补食。

盈袖早上喝了盛青黛给她开的药,正是嘴里发苦的时候。

昨天晚上吃得香甜的三鲜小馄饨,她只吃了一口就放下了。

味道完全没有昨晚的可口。

当然,她也知道不是这小馄饨的问题,而是她的心境问题。

昨天晚上有谢东篱陪着她吃,就算是粗茶淡饭她也吃得高高兴兴。

今天谢东篱不在她身边,纵然是山珍海味她也吃不下去。

采芸心里很着急,但是又不能说什么。

夫人说了,那药她必须吃,因为是为了子嗣,再苦也要吃。

对于妇道人家来说,子嗣是最重要的。

采芸还能怎么劝呢?

所以她一句话都没有说,收拾了碗筷下去了。

绿春和红夏这时才过来跪在盈袖跟前,低着头道:“五夫人,五爷让奴婢回内院伺候五夫人。您有什么脏活儿累活儿,都吩咐我们姐妹去做就行了,还望五夫人不要容手。”

盈袖一听倒是笑了,点头道:“我这里没有什么脏活儿累活儿,你们是五爷的大丫鬟,我不会不给你们脸面。等下采芸来了,你们问她吧,她会给你们派活儿的。”

绿春和红夏忙又磕了头,才出去到外头的回廊上等着。

采芸回来的时候,远远地看着两个花红柳绿的丫鬟站在回廊底下。

“咦?这不是绿春姐姐和红夏姐姐?你们怎么到后院来了?”采芸笑眯眯地问道,拉着她们俩去耳房吃茶。

绿春和红夏忙把谢东篱的吩咐说了一遍,又道:“我们的东西都收拾过来了,采芸,你随便指个地儿,让我们晚上能有个睡觉的地方就行了。”

“不敢当,你们是五爷的大丫鬟,怎么能随便呢?你们以前的屋子夫人还给你们留着呢,就过去住吧。”采芸笑嘻嘻说道,一点都不担心。

内院夫人房里都是他们的人,从上到下,从丫鬟到粗使婆子,没有一个不是对五夫人忠心耿耿的。

采芸一点都不怕这两个人整什么妖蛾子。

而且最近五爷早出晚归地忙碌,有些事情,确实需要通过五爷身边的丫鬟传话。

自己是五夫人的陪嫁丫鬟,不好经常凑到姑爷身边回话。

次数多了。人家还以为自己是想爬姑爷的床呢。

采芸一点都不想做妾室,而且她也早知道,夫人从来就没有给姑爷纳妾的心思,看姑爷的样子。也是根本不可能看别的女人一眼的,因此采芸这个大丫鬟做得坦坦荡荡。

俗话说无欲则刚,采芸做得坦荡,但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就没有这样简单了。

绿春和红夏两人心里有鬼,居然认为采芸这么好说话。是不是故意设圈套让她们往里跳,因此暂时收敛了心思,********服侍盈袖,记下她每天的饮食和起居情况,说与谢东篱听。

红夏更是每十天就回自己家一次,将盈袖的情况说与自己的老子娘听,向家里人讨主意。

红夏的老子娘是谢家的家生子,也是大夫人陆瑞兰身边得力的管事媳妇。

这一趟谢家采买丫鬟,就是她在外面帮陆瑞兰跑腿找人牙子送货上门。

听了红夏说的盈袖的情况,红夏的老子娘想了又想。悄悄嘱咐她:“……五爷这么忙,你们不要用这些小事打搅他,让他操心。内院的事,有大夫人、二夫人看着,五夫人不会有事的。以后对五爷,要报喜不报忧,知道吗?”

“报喜不报忧?”

“对,五爷这人特别聪明厉害,所以你不能说谎。平时只要拣好听的说就行了。”

“……这要怎么说啊?”红夏发愁,“五夫人这些天还是天天吃药吃得勤。但是吃饭的话,一天能进一小碗粥就不错了,还要吐一半出来。”

“你就说吃一碗粥呗,还有各样的菜都尝了一遍。”

“五夫人不怎么吃菜。”红夏听得一愣一愣。

“你是干什么吃的?!你是做丫鬟服侍五夫人的。五夫人吃什么菜,还要自己动手?你不会去给她奉菜?只要你是奉过菜了,不管她吃不吃,都是能回报给五爷的。”

红夏眉头都拧了起来,“没吃下去也可以说?”

“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笨丫头!”红夏的老子娘气得拍了她几下,“你这么说。奴婢给五夫人奉了虾仁、鲜肉丸子、素炒玉兰片,还有一碗杂粮粥。”

也就是说,向谢东篱回报她给盈袖奉了哪些菜,但是盈袖吃没吃,不提就行了。

这样不算说谎,顶多算片面的真相。

红夏明白过来,眉头舒展,抱着她老子娘的胳膊摇了又摇,“还是娘最厉害!”

从此以后,谢东篱听见的回报,就是丫鬟给盈袖奉了哪些菜,小厨房报的账目也对得上。

盈袖一般奉三次,她也吃一次,所以虽然不算是全部的事实,她的状况却也没有继续恶化,只是胃口一直不见好转,这件事却没有多少人注意到。

谢东篱目前的心思,绝大部分都在朝堂上。

他回到丞相阁,处理完积压的公事之后,就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言了。

这一天,元宏帝看着谢东篱的奏章,召了沈大丞相进宫议事。

“沈爱卿,你看看你外孙女婿的这个奏章,觉得如何?”

沈大丞相一目十行地扫了一眼,额头上的汗都出来了。

“他他他……要收侯府的兵权?!”

“也不算收兵权吧。”元宏帝的声音里有着笑意,明显很高兴,“就是让三大侯府不再能任命自己的官员,将军中官员的任命权全部收到兵部手里。”

“不止如此,陛下,谢副相还要求三大侯府把他们掌的兵都交出来,侯府只能留五百亲兵。——陛下,这一条太严苛了吧?!”沈大丞相拱手说道。

东元国三大侯府长兴侯府、万宁侯府和唐安侯府,各掌五万精兵,是东元国的三大支柱,这是从立国之初就传下来的老规矩,跟五相一样,支撑了东元国五百年的国运。

这三大侯府互相牵制,互相监视,也没有出现一府坐大的情况。

沈大丞相不明白谢东篱为什么突然提出这个要求。

但是看元宏帝的样子,确实很愉悦,一看就知道他是支持这个决定的。

沈大丞相心里很是苦涩。

对于揣摩上意这一关,自己真的不如谢东篱。

元宏帝看了他一眼,道:“朕倒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侯府的兵,说到底是我东元国的兵,但是如今三军在三大侯府手中这么多年,已经到了只知有侯府,不知有皇室的地步,沈爱卿真的觉得,这个局面能够持续下去吗?”

不说别的,长兴侯慕容辰连跟先皇后齐雪筠私通都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长兴侯府手握精兵,才给了他莫大的胆子。

元宏帝虽然很讨厌死去的皇后齐雪筠,但也不妨碍他对那些跟皇后私通的男人不满。

齐雪筠这个女人给了他最大的耻辱,不知戴了多少顶绿帽子在他头上,归根到底,还是自己国力不够强大,手中没有强兵的缘故。

谢东篱在奏章里指出了一条富国强兵的路子,甚至表示如果依照他的提议继续下去,以后东元国一统中州大陆都不是不可能的!

作为一个皇帝,有谁能拒绝这样美好的一个蓝图呢?!

※※※※※※※※※※※※※※※※※※※※

这是第一更,求保底月票和推荐票!!!

今天是周一了,亲们,俺又要提醒大家一定要记得投推荐票哦!

第618章 心病 (4K5加更求月票)

“三大侯府确实需要整顿,但是一下子提出来要侯府将兵权交出来,老臣觉得还是太仓促了一些。”沈大丞相拱了拱手,“还望陛下三思,想出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不要……”

“不要什么?”谢东篱一反常态,有些咄咄逼人,“难道陛下要侯府交兵权,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吗?侯府的兵本来就是我东元国的兵,更是陛下的兵,只是暂时交给他们掌管而已。如今已经管了五百年,难不成就管成自己的了?有没有这个道理?”

沈大丞相顿时老脸通红,被谢东篱激得连声咳嗽。

元宏帝忙道:“沈爱卿别急,坐下喝杯茶,不要呛着了。”

谢东篱微微躬身,淡淡地道:“让沈大丞相着急,是下官的不对,但是下官还是认为,交兵权这种事,跟两全其美沾不上边。如果侯府不肯老老实实把兵权交出来,他们到底是要做什么呢?”

沈大丞相骇然抬头。

谢东篱最后一句话,简直是诛心之论。

他不管不行了。

沈大丞相面色一沉,抖抖衣袍,寒声道:“难道在谢副相心里,侯府不交兵权,就等同谋反吗?”

“当然。”谢东篱淡然说道,“不肯交兵权,不是谋反是什么?”

沈大丞相没料到谢东篱一点都不退缩,直接就将“谋反”两个字摆上桌了,顿时气得脸色紫涨,差一点就要厥过去了。

元宏帝见状,忙打圆场:“谢爱卿,你说得也太过了。三侯府掌管兵权也有近五百年,并没有异心。你这样说他们,确实让他们寒心。”

沈大丞相这口气才缓了过来,冷冷地道:“到底是年轻人,不知道自己的一句话,会给国家带来多大的灾难。”说完非常失望地看着谢东篱,道:“东篱,我本来非常看好你。一直打算早日致仕。推举你做大丞相。可是看你如今的样子,我实在是不放心……”

本来很稳重大度,才气纵横的一个年轻人。怎么就变得这样急功近利了呢?

沈大丞相很是痛心疾首地摇了摇头。

谢东篱在心里冷笑两声,知道这沈大丞相还是恋栈权位,故意拖延,不肯大丞相的位置让出来的一种手段。

其实那个大丞相的位置。自己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他的目标,早就超过了东元国了。

但是他的第一步。还是要从东元国走起来。

谢东篱笑了笑,对元宏帝道:“不管我是什么位置的人,我都会说这话。一个大丞相位置,还不足以让我用国家利益交换。”

这是在说沈大丞相假公济私。故意打压他了。

“你不要欺人太甚——!”沈大丞相狂吼一声,差一点吐血。

他一向知道谢东篱伶牙俐齿,胸有锦绣。别人跟他辩论,只有被他碾压的份。他以前是乐见其成的,如今发现这份碾压碾到自己身上,实在是太痛苦,太让人难以接受了。

“不敢。沈大丞相,我是就事论事,没有丝毫冒犯您的意思。”谢东篱往旁边让了一步,“陛下,您宣御医给沈大丞相诊诊脉吧,我担心沈大丞相急怒攻心,病倒就不好了。”

沈大丞相听了谢东篱的这话,再也忍不住,整个人直挺挺倒了下去,晕倒在元宏帝的御书房里。

几个太监忙跑了进来,将沈大丞相抬了出去,放到偏殿,等着御医来给沈大丞相诊治。

过了一会儿,御医前来回报,说沈大丞相没事,已经醒过来了,建议送他回家歇息几日。

元宏帝脸色一沉,道:“既然沈爱卿身子不适,就让他在多休一阵子吧。朕给他放假。”

御医躬身道:“遵旨。”

被抬回家的沈大丞相刚想找幕僚商议此事,就被随后跟来的御医传来的一道旨意彻底打倒了。

“陛下真的让我在家休假?!”沈大丞相惊怒交加地站了起来,“你可听清楚了?”

“您要不信,可以亲自去宫里问陛下。”那御医留下药方,拱手道:“下官告辞。”

谢东篱在元宏帝的御书房里,一直等到御医传来确切消息,说沈大丞相没有大碍,才松了一口气。

元宏帝看着他摇了摇头:“沈大丞相是你的长辈,你也当注意些。”

“陛下,微臣和沈大丞相同朝为官,在朝堂上,没有亲戚,只有君臣。”谢东篱毫不犹豫说道。

以他的本事,裂土封疆都不是难事。

东元国国小力微,如果他要篡权,没人能够阻止他。

但他心中的目标从来就不是权势地位,他本来不愿掺和这些事,只想这一世跟盈袖快快活活过一辈子。

谁知道祖神接踵而来,根本就不给他和盈袖活路。

他虽然不恋权势,但是要跟祖神斗,他不掌握权势和资源是不可能的。

“陛下,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本是常事。如今天下三分,只有我们东元国的国力蒸蒸日上,北齐江湖日下,先是夺嫡,再是锦衣卫圣女之乱,弄得民不聊生,只剩一个空架子。南郑国就不用说了,一个废太子就把南郑国皇帝赶得东奔西跑,实在不是强国的样子。只有我们东元国,有这个能力担起合并天下的重任。”当谢东篱想要说服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帝皇将相,没有一个人能抗拒得了。

如果有人抗拒,谢东篱会让他直接消失。

当然,沈大丞相这种亲戚关系比较难做一些,但是让他致仕还是很容易的。

元宏帝现在就被谢东篱描绘的远大前景激动了,他从书案后头往前探出身子,紧张地问道:“我们东元国真的有这个实力?”

三十多年前的屈辱,他至今未忘。

就是因为东元国国小力弱,才最后连自己的皇后、亲生孩子都保不了。

如果能够在他有生之年报仇雪恨。他当然是愿意的。

但是他的仇恨,不是杀一人就能挽回的。

他的仇恨,既是国仇也是家恨,如果真的要报,那不是杀一个人能解决的,那必定是伏尸千里,流血漂橹。征战杀伐!

所以他必须非常谨慎。不能一冲动,就把自己的国家葬送了。

可是谢东篱说的也是详情。

元宏帝知道,如今三国之中。自己这个东元国,反而是国力最强盛的。

简直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你让朕好好想想,好好想想……”元宏帝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好歹没有马上松口。

谢东篱也没指望他劝一次,元宏帝就马上热血沸腾的去打天下。

他只要先在元宏帝心中种下一颗种子。然后再慢慢浇水施肥,让这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