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的长生不是对情爱懵懂,她只是看不透这后宫纠葛复杂的情感。

长生也不会料到有一天,她自己也卷入到了这纠葛中去。

皇后早产生下一子,险些丢了性命,小皇子身子骨羸弱,多名太医日夜坚守,皇后昏迷数日不醒,一度以为她会就这样去了,长生在病榻前守了十来天皇后才醒过来,而皇后醒过来的第一句吩咐就是要长生去守着小皇子,那是长生见到小皇子的第一眼,也是她入宫六年来抬头见到皇上的第一眼...

第128章 番外一:长生

2.

偏殿外守着五六个太医,偏殿内又守着两个奶娘,四个宫女,长生进去的时候摇篮里的小皇子在哭,其中一个奶娘抱起来喂了奶后又放回去,长生看到了那个襁褓中已经出生差不多半个月,可还不如别人足月孩子重的皇子。

小皇子生的很好看,长生觉得他长的不像皇后娘娘,出生的时候皇后娘娘昏迷不醒,她也没来得及看看小皇子。

小皇子醒着,长生伸手替他拉了拉小被子,笑着轻碰了一下他的鼻子,“殿下可要快快长大,等你健健康康了就可以去见你母后。”

半大的婴孩哪里听得懂她说什么,张大眼睛木楞楞的看着她,长生看他小嘴微张,粉嘟嘟的模样,一颗心都快被融化了。

“娘娘为了让殿下顺利来到这世上,她费了好大的力气,等殿下长大了,一定要待娘娘好。”长生轻柔的说着,“殿下放心,长生会保护好你。”

长生笑看着他,尽管他还什么都不懂,可就是这么对视着,长生也挪不开眼,实在是太可爱了。

门口那儿传来一阵轻微脚步,因为没有通禀,长生以为是宫女和太医进出,不甚在意,直到那个身影笼罩到摇篮这边,长生抬起头来,龙袍而上,看到了皇上。

只愣了这么片刻,长生急忙低下头去下跪行礼,萧烨摆手,“谁让你来这里的。”

“回皇上的话,奴婢奉了皇后娘娘之命前来照顾小殿下。”长生稳稳回答,刚刚那对视的一眼已经足够胆大了,她们这些宫女哪个敢直接看皇上。

“起来吧。”萧烨低头看儿子,这些天他来看过几次,太医的话是说皇子的身子是越来越好了,就是皇后的身子彻底垮了,萧烨不得不考虑长远的事,皇后诞下嫡长子,若是就这么去了,年幼弱小的长子该怎么办。

想到这里萧烨的视线在这个十二三岁的小宫女身上停驻了一下,他认得这个宫女,是皇后身边贴身的宫女,如今放眼整个鸾凤宫,皇后还能让她过来照顾皇子,足以见得皇后对她的信任。

只是皇后信她,他未必信,宫中之事变幻无常,各为其主,转而择树栖的比比皆是。

长生低着头,直到那一抹龙袍离开好一会儿她才抬起头来,摇篮里的小殿下已经睡了,长生想了想,让几个宫女仔细留着,转而去了主殿看皇后。

主殿内的炉子里点了熏香,可浓重的药味还是盖过了熏香气息,长生轻轻走到床榻边上,郑如茵刚刚喝了药,见到她进来,示意长生到她身边去,“怎么回来了。”

“娘娘,我去看过小殿下了,太医说殿下很好,就是出生的时日早了些,悉心养上一段日子就和足月的孩子一样,您放心吧。”长生细细的说起偏殿的事,“有好些个太医和宫女守着,都是皇上派去的人,您不是说了,皇上要让小殿下顺顺利利生下来,在那儿一定安全,皇上刚刚也去看小殿下了。”

“殿下也去了么。”皇后的脸上并没有多少欣喜,而是郑重的看着长生,“你就留在偏殿,本宫这儿有人照应,有菏泽她们在,长生,你要寸步不离的守在那儿。”

长生看着皇后无比严肃的神情,此时她还想不透这其中的缘故到底是为何,两个月后她明白了皇后当初这么做的用意...

皇子满月那天,皇上颁布了立太子的圣旨,皇长子萧钰,顺应所望,立为太子,而这圣旨颁布后的第二个月,鸾凤宫的偏殿就走水了。

这天夜里长生守在太子的摇篮旁边哄他睡觉,此时已经是深夜,喝过奶的太子睡着了,偏殿内安静一片,长生也有了些困意。

她趴在了摇篮旁的凳子上,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半梦半醒中忽然间觉得周身有些热,睁开眼看,长生看到窗户外的一片红光时一下全醒了,抬头望向门口,两个守着宫女不知什么时候昏过去的,歪倒靠在门边,而外殿已经烧起了大火,火势朝着内殿蔓延过来。

屋外有宫女太监的声音,长生还能听到呼喊和救火声,摇篮里的太子终于被惊动哭了起来,烟呛入鼻,长生咳嗽了几声,这样下去不会被烧死,肯定要被烟熏死,她倒是没事,太子殿下怎么办,这么小的年纪多吸几口烟都会出人命。

长生不待犹豫,把太子从摇篮里抱起来,用锦布兜住绕着肩膀和腰绑起来固定,继而走到桌子边上用水打湿了帕子,留出空隙小心的包裹太子的嘴和鼻阻挡烟雾。

长生拿起一块布弄湿了捂住自己的嘴走到门口,外殿的火势越来越大,没有人冲进来的缘故是门口上头的悬梁掉了下来直接挡住了进路,长生拿起茶壶干脆把袖子和衣服都弄湿了,低头摸了摸大哭不止的太子殿下,从床上揭起一床薄被子盖在后背,弓着身子打算冲出去。

不知道为什么,本来偏殿可以走的几个方向都被封死了,长生在外殿看了看,唯有西侧的门那边堵的还不是这么死,火势蔓延过去的也小,长生拿着被子走到西侧,这一场大火来的诡异,而外头救助的那些人更是诡异。

来不及想这么多,长生要赶紧带太子殿下出去,双手拿起被子高举过头,长生冒着身子从那个柱子下冲了过去,前面还有几个冒着星火的已经不成阻碍,眼看着就快要走到门槛那边,外面也有人在泼水。

忽然间,长生头顶上的悬梁发出了断裂的声音,她下意识的抱住了怀里的太子,只感觉到锥心的一阵痛,长生跪在了地上,那些冒着热气碎渣直接戳在了她的膝盖中,长生一手扶着怀里的太子,一手撑在那儿,背后的悬梁似乎是直接穿透了她的衣服,那钉子直接扎入了她的后背中,伴随着她这姿势,越发的深。

怀里的太子哭声渐渐弱了下去,守在外面的几个宫女都晕过去了,内殿就算是影响小太子也吸入了几口,长生忙把自己捂着的湿布摊开来盖住怀里,猛地几声咳嗽,后背的重量和疼痛压的长生跪不住了,她跪在那儿躬下身子,用怀抱紧紧的护住了怀里的太子,上头似乎又有东西掉下来,直接砸在了压着长生的悬梁边缘,悬梁被砸掉到了地上,而扎在长生后背的那一根钉子,伴随着悬梁的掉下,在她的后背划开了一条长的伤口。

长生疼晕了过去。

皇上身边的侍卫队赶进来时看到的是一个宫女跪在那儿怀里紧抱着什么,微弱的哭声就是从她怀里传出来的,而当侍卫长把长生怀里的太子抱出来时,那双手还紧紧的不肯放,她苍白的脸上几乎没有血色,此时他们才发现,这个宫女后背的衣服血染一片...

长生醒过来已经是五天后的事了,她失血过多,几个太医连番守着才把她的命给抱下来,她后背的伤当时吓到了那几个太医,划开的伤口险些都能见骨,她还能活下来已属命大,皇后也为她担心了好几天。

鸾凤宫偏殿起火的事正在调查,牵连出了好些宫人,偏殿外玩忽职守的,偏殿内睡着睡着晕过去的,还有偏殿周围的人。

长生养伤的近两个月里,宫中处置了好一批宫人,还贬了几位妃子,打入冷宫,被贬去佛寺长伴青灯,而长生这边,她还得到了皇上的赏赐。

护太子殿下有功,大赏。

此后皇后把太子养在了主殿中自己亲自照料,尽管她病重在榻下床的次数都很少,她还是不愿意任何人来插手照顾太子的事,长生养好了身子后又去了主殿照顾太子,这一回连皇上都没再说什么...

五月初时,太子殿下八个多月,沈贵妃生下了二公主,满月时这弥月宴摆的很热闹,但是明华宫那边热闹着,鸾凤宫这边,长生去外面把郑家夫人请了进来。

关上门守在外面,长生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过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这门忽然开了,郑夫人出来神情里一抹担忧,说是皇后娘娘身子不适,要请太医,长生进去一看,眼睁睁的看着皇后吐血,晕了过去。

这一次皇后整整昏迷了五天,醒来后皇后轮番着叫了好几个身边伺候已久的宫女进去,好像是交代后事似的,等到长生进去,皇后看到她后说了一句,“长生,本宫不知道自己还剩下多少日子。”

“娘娘说什么呢,您还要看着殿下长大,教导他读书写字,您现在就是要好好休息,什么都别想。”长生给她盖好被子,从去年生下太子后皇后的身子就一直没好过,每况愈下,最近更是差,太医都束手无策,长生想起了接连病了两年最后殡天的李皇后,她其实很怕皇后娘娘也会这样。

“自己的身子本宫自己最清楚不过了,长生,本宫这是垮掉了的身子骨,早晚都要走,你不必安慰什么。”郑如茵怀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几番遭害,十次里面躲过九次又能如何,不是还有一次中招了,她也累了。

“娘娘,您得往好方向想。”长生喂她喝水,郑如茵摇了摇头,“你可知郑家人入宫为何,他们见本宫接连病了快一年,身子状况不佳,也许会和之前的李皇后一样去了,太子年幼,为了保住郑家这来之不易的位置,他们想送人进宫,要是本宫的身子好了也就罢了,宫中多个妃子而已,若是本宫因此去了,本宫还能把太子托付给郑家入宫的妃子,这样太子才能向着郑家。”

“娘娘那天吐血是因为郑夫人和您说的那些话。”长生即刻就想到了那天二公主弥月宴,郑夫人前来见皇后娘娘,也就是那天娘娘吐血后晕过去。

“长生,我入宫那年才十四岁,到如今已经十年过去了,那时你才三岁。”郑如茵看她忧心忡忡望着自己,心中一暖,这宫里宫外充满了算计,就是郑家人也不全然是关切她,鸾凤宫中一半是皇上的人,一半是郑家当时跟随入宫的,真的是为她考虑的人没有几个。

“我若去世,于皇上而言,我为他生下了嫡长子,于郑家而言,还有个太子可以供他们依靠仰仗,在这之前,他们要抱住钰儿的太子之位,还要有人能养他长大。”郑如茵算是看的清透,可越是清透,她便越觉得没意思,她抬手摸了摸长生的头,郑重道,“所以太子不能交给郑家送入宫的人来养。”

那一天皇后说了不少,长生看皇后精神好,心想着说一说心里舒坦了,身子骨也会跟着好起来,可谁知到了十月,皇后几度昏迷,到了十一月,太医几乎是断言皇后撑不过这个冬天。

那时太子刚刚开始牙牙学语,刚刚学会喊娘,并没有叫多少声,十二月中皇后似乎是知道自己的日子真的剩下不多,接连召见郑家人入宫,又数次请求见皇上,在鸾凤宫上下交代完所有的事情,年三十夜晚,郑皇后入睡之后就再也没有醒来。

这一年,长生刚刚满十四岁,太子殿下满周岁,郑皇后去世百日后,长生带着太子,搬入了太子宫。

第129章 番外一:长生

3.

太子宫中最常出现的就是这样的情形,一岁多的萧钰午睡起来,张开眼就喊长生,看不到长生鞋子都不肯穿,非要下地走到外面去找,等长生过来了,他就要她抱着自己出去,背着他去逛花园。

从太子牙牙学语开始,他喊的最好的不是父皇,而是长生两个字,夜里有时候太子想皇后哭醒了,长生就会背着他在屋子里走上半夜,直到他睡去。

而长生第一次反驳皇上,是在郑皇后去世两周年,太子殿下满三岁的时候。

当时长生带着太子去了鸾凤宫,她并没有向太子隐瞒过任何关于皇后的事,这天才刚开始启蒙的萧钰为了去祭拜母后逃课了,太傅往皇上那边一说,下了朝后皇上亲自来了鸾凤宫找人,还说要罚他。

三岁大的萧钰还不懂事,往长生身后一躲,害怕的看着萧烨,父皇从来都是待自己严厉。

“皇上,恕奴婢直言,小殿下只是想来祭拜一下皇后娘娘,他并不是有心错过太傅大人的教课。”长生跪在那儿不卑不吭的替太子解释。

“错过就是错过,何论有心无心。”萧烨看着还躲在长生背后的儿子,“还要强词夺理,钰儿可知错。”

萧钰怯怯的走过来,低着头站在那儿,认错就要捱手心板子,好疼的,他只是想来祭拜母后,他没有错。

“皇上,错也有千百种,有心无心自然要论,天若下雨,来不及收衣服都淋湿了,这也是错,可这就是无心之错。”长生抬起头,正撞上了皇上的视线,长生忙低下头来恭敬的跪着,萧烨哼笑了声,“从前就听皇后提起过她身边有个机灵的小宫女,你能得她如此这般信任,倒也是能说的主。”

“长生愧对娘娘的信任。”长生半点没听出皇上有夸奖的意思,她没有近身伺候过皇上,可还是知晓一些皇上的脾气,对待后宫的人,皇上一向冷淡。

“皇后能把太子托付给你,也算是肯信于你。”萧烨低头瞥了一眼恭恭敬敬的长生,再看一旁的儿子视线全落在她身上,眉头微蹙,对一个宫女如此亲近,未必是好事。

“奴婢只是奉了皇后娘娘之命尽全力照顾好太子殿下,绝不辜负娘娘临终前的托付。”长生身子微抖,皇上在说她越矩了。

“你也不必在朕面前发这些誓,做好你该做的就够了,错没错不是你说了算。”萧烨话未说完,刚刚怯怯的萧钰走到了他面前,仰头看着他,“父皇,您不要怪长生,是我自己要来看母后的,我想她。”

“父皇我知道错了,我受罚,您不要怪长生。”萧钰还是怕他,可是他却勇敢的替长生求情,是他求长生带他来这里的。

可萧烨脸上的笑却越发冷凝,一个宫女能够让太子都这么听话,这样的人如何能长留,就算是无权无势的宫女。

“陈福,带太子过去见太傅。”半响,萧烨开口,身旁的公公过来牵着太子出了鸾凤宫,萧烨还没走,看还跪着的长生,“起来吧。”

“谢皇上。”长生跪的膝盖都有些酸涩了,起来微低着头,萧烨随即吩咐,“收拾好你的东西,念在你当初护太子有功,提前放你出宫。”

长生抬起头,眼底闪过一抹诧异,一时半会没有反应过来皇上所说的话,片刻停顿,长生再度跪在了地上,“皇上恕罪,奴婢不知做错了什么。”

“太子为何来鸾凤宫。”

“太子殿下是为了祭拜皇后娘娘。”

“你若不在太子耳边说起去世的皇后,他何以会来此祭拜。”萧烨冷凝着神情看着她,高高在上,“即便是太子自己要来鸾凤宫,你作为宫人理当劝阻,何以跟随来此。”

歪理。

长生脑海里就只闪过这么一句话,她和郑皇后相处了这么长的时间,又受郑皇后百般嘱托照顾太子,太子记得去世的母后在皇上眼里还是一件错事了?

“奴婢不这么认为。”长生倏地抬起头看他,没再估计该避讳的身份,“太傅大人教导皇上要仁义信守,要礼仪孝道,皇上您又不许太子知道皇后娘娘的事,这不是和太傅大人所说的相悖。”

“皇后娘娘为太子做了这么多,她并不是不能在太子面前言谈起的人,她的所作所为能够让殿下觉得骄傲,殿下年幼,需要的不止是太傅们的教导,他还需要更多的关心,娘娘在世时的牵挂就是殿下最好的慰藉。”

萧烨不语,低头看着她,瞧见她脸上执拗的神情,不过是一个小宫女罢了,“你这胆识,是不是也是皇后赐给你的。”

“奴婢不敢。”长生还没有糊涂到再多顶嘴几句,这又不是在现代,顶撞了领导顶多丢工作,在这里皇上不爽,她分分钟就掉脑袋了。

可她就算是低着头,萧烨还是感觉的出来她压根没有认错的意思,身后太监搬来了椅子,他在她面前坐了下来,旧时听皇后提起过这个小宫女,这两年太子宫中上下她也都打理的不错,他应允了皇后去世前的要求,给了长生照顾太子,做主太子宫的权利,两年下来,这宫女的脾气,绝不止在他面前的这些,太恭顺的萧烨素来没兴趣。

“不怪罪于你,说说看,哪里不对是要让太子从过世的皇后身上找慰藉。”萧烨冷峻着神情顿了顿,“说的好,你还能留在太子宫。”

“皇上您不能把奴婢遣退出宫,这宫中上下,除了奴婢外没有人会如此真心待殿下。”长生哪敢挑皇上的不是,就算是心里头挑了无数次她也不敢说。

萧烨的声音忽然冷了下来,“那你说说看,为什么除了你之外,没有人会比你更真心的对待太子,朕没有这耐心听你扯,皇后不是说你聪慧激灵,朕看看你如何聪慧,得以能留在太子身边。”

刚才那忽然跪的一下长生膝盖震的有些发麻,她悄悄抬高了一些头,见皇上坐下了,规矩道,“奴婢说什么,皇上都不会降罪于奴婢。”

“允。”

长生深吸了一口气,要是真的被遣退还不如说痛快了再走,“皇后娘娘待奴婢有恩,奴婢答应过娘娘,待太子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太子住太子宫的这两年时间里不论是贵妃娘娘那儿还是淑妃良妃那儿都曾派人前去太子宫想要和太子亲近,但她们并不是真心要照顾太子,为的不过是太子养母的名分罢了。”

萧烨眉宇微动,长生看不到他的神情,继而说道,“宫中的宫女,那些伺候的人也是如此,太子年幼,许多事情还不懂,只要是能在太子宫伺候,让太子亲近的,都能有莫大的好处,太子越是年轻就越容易被他们牵引,这些人哪里是真心待殿下,只不过是看上殿下的身份罢了。”

“你难道不是。”

“奴婢若是不伺候太子,奴婢也能在宫中寻得一处安置之地,奴婢还能如皇上刚刚所赐离宫去,奴婢这样的年纪还能嫁人,这些年皇后娘娘给奴婢的赏赐也不少,奴婢可以买几亩薄田置薄产,甚至还能买几个人回来照顾伺候奴婢,女婢的生活能比宫中自由很多。”她打心眼里不愿意这么伺候人,见哪个妃子都得跪,膝盖跪烂了换来一句这就是规矩,离开这皇宫,拿着这些赏赐,她周长生的日子不知道能过的多逍遥自在。

萧烨也听出了她语气里对有所图这几个字的不屑,图太子利,就得在这宫中再留十年,甚至是一辈子,但他不能明白长生对离开皇宫的追求,宫中自然有宫中的好处,否则挤破门不愿意出去的人是为何。

“你倒是够能舍弃。”萧烨笑了,笑意没进眼底,“除了你之外,所有人都图了。”

“奴婢也图的,只不过奴婢图的和他们不一样。”长生摇头,视线微微往上,落在了他的身上,“奴婢图太子能够好好活下去,健健康康活下去,不被人害,不受人伤,奴婢图的是太子殿下纵使身上肩负重任也能够过的更好一点,更开心一点,不会因为娘娘早逝而觉得没有人关心他,皇上不也图太子能够聪明好学。”

这些话要是萧烨信了,那他就不是皇上,活着这皇位早轮不到他来做,眼底里这个胆大包天的宫女,留在太子身边那更会成为祸害。

“没有你,太子也能得到照顾。”

“没有奴婢太子殿下早就不在人世了。”长生此话一出,身侧的一个太监只斥,“大胆!”

“太子宫中混入了各宫的人,清都清不完,殿下的膳食的时常会出现一些东西,不致命却会导致殿下身子虚弱生病,当年皇后娘娘这么好的身子骨都垮了,难道不是有人在娘娘的身边动手脚,让娘娘早产不说,险些一尸两命,娘娘防的再牢都没有暗地里耍手段的人来得狠。”长生还想埋怨皇上呢,他能保护太子,怎么不保护好皇后,或者说,他不在意皇后的生死。

长生抬头,迎上那视线,眼底的神情坚定的很,“奴婢走了是还有人照顾殿下,也只不过是少了一个事事为殿下着想,为了他的安危会不出纰漏排查的人罢了,皇上再惦记殿下,也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

“奴婢若是又别的异想,皇上大可以把奴婢赶出宫去,在太傅和皇上的教导之下,奴婢又何来天大的本事左右太子。”长生最后低下头去跪在那儿恭恭敬敬的说了一句。

当皇帝的这点自信都没了,还怕一个宫女会左右了自己儿子?

答案自然是不怕。

“皇后还交代过你什么。”

长生脑海里转了一圈,把皇上会担忧和皇后之前担忧的都捋了一遍,福底着身子,“娘娘嘱咐奴婢好好照顾太子,要劝住皇上,不能把他郑家送入宫的人来养,最好是,皇上能亲自教导。”

这段话下来到最后一句这边才稍微有些让萧烨有兴趣,这番话,皇后当初倒也提起过,不要交给任何一个妃子抚养,更别交给郑家送入宫的。

一个宫女知道的这么多,也出乎了萧烨的预料,皇后给她的权利很大,她刚刚说的那番话,他信的没几句,不过眼看着明年郑家的人就要送入宫,这宫女,是能留着。

只是此刻的皇上还不会知道,留下了长生,将来祸害的不是太子,而会是他自己...

长生有惊无险的得以无需离宫,还多得了一个恩赐,以后在这宫中,除了见皇上和皇后要下跪之外,其余的妃子可以不行跪礼。

这恩赐还是以当初长生冒死救太子的名头得来的,可就算是妃子之间品级有差都要行跪礼,一个掌事姑姑凭什么不,最终是沈贵妃出面去问皇上,以一句你们还要和一个伺候太子的宫女计较驳了回来。

最后沈贵妃暗中观察了长生许久,确认了这不是皇上想纳她为妃的前提动作这才放松了对长生的注意,是以,宫中女人之间最大的竞争是谁能得皇上喜欢,谁能伺候皇上,一个伺候太子的宫女,拿她当敌人做什么呢,再多恩赐也越不过宫女这道坎。

只是长生出现在皇上面前的次数多了起来,第二年郑家人送郑如燕入宫为妃后,太子归谁养成了宫中妃子们想争的另外一件事,谁都想着法子要讨太子喜欢,讨皇上喜欢,还要讨长生喜欢,如此迂回战术,长生不得不时常前来朗坤殿和皇上禀明各种妃子的‘态度’。

皇上不爱听多么官腔的话,长生当初是怎么说那些妃子的,禀明时也得怎么说,久而久之,皇上政务之余,听得多的就是各宫妃子如何献殷勤的故事。

德妃送了什么去太子宫,沈贵妃派人做了什么,淑妃那边亲手制了糕点让太子来吃,二公主时常来太子宫这边和太子玩,玩着玩着,要拉着太子去明华宫。

这些闹剧一样的事,皇上当笑话看了,由着后宫这么拼,直到德妃和沈贵妃同时有身孕,太子六岁,太子宫才渐渐没这么热闹。

而这一年,长生十九岁,正是亭亭玉立的年纪,她当初有幸被选入宫当宫女就是因为生的模样好,这十几年来长开了越发好看,只是长生把自己往老里打扮,唯有如此才镇得住太子宫内外这些人,平日里也是不苟言笑,除了对近身的几个人之外,底下的宫人见到她都有些怕,所以并没多少人夸着太子宫的掌事姑姑漂亮,多说的都是那个长生姑姑有多严厉,在她手底下做事可半点都马虎不得。

直到夏至八月,生下二皇子的沈贵妃举办避暑游园,长生跟随太子前去,意外遇到了一个人,此人最后还向皇上恳求,想要娶她为妻......

第130章 番外一:长生

4.

遇到成王世子是一场意外,避暑山庄前的春狩,太子年幼还不能参加,长生陪着他离开狩猎场去漯城内玩,当时换了衣服,看起来就是像富家子弟罢了。

在陪伴太子游船时曾经遇到过成王世子的游船,成王世子先是认出了太子,才注意到他身旁侍奉的长生。

出了宫不穿宫服,长生配合太子,穿着一身湖绿的折裙,梳着最简单的发髻,点缀着两支玉簪,湖光山景衬着装扮,更添了几分灵气。

长生模样本来就好看,略施粉黛的容颜里不显骄纵,令人看的十分舒服,也许是萧墉看的那一眼注意到了,也许是他周身接触的没有这样的女子,后来同坐一艘船时,萧墉看了她好几眼。

长生不是十四五岁情窦初开的小姑娘,对他看的那几眼并不在意,太子又时不时叫她,长生顾着照顾太子,更没在意他。

也就是游船上短暂的一个时辰,回到宫中也没有什么下文,谁都没往心上放,到了避暑山庄这天,皇上下午时到来,萧墉便开口向他求娶长生。

这时前面湖中央的台上还有人在表演歌舞,音乐声起,这边诸位女眷妃子坐在之处却安静一片。

萧墉先是前来献礼,献礼后才和皇上恳请赐婚。

萧烨心情尚好,还想听听他究竟想求娶哪家的女子时,萧墉却说是太子身边伺候的一个掌事姑姑,她叫长生。

一旁的沈贵妃只是略微一怔,随即笑着命人把长生带上来。

长生并不知这件事,等到走上前行礼,沈贵妃看着她笑道,“你在皇后身边伺候多年,如今又照顾太子殿下,也算是宫中的老人了,并不比其他的宫人,过去皇后也信任于你,如今可是一桩好姻缘。”

且不论成王和成王妃答不答应,要是皇上这边求到了,圣旨一下也没的反对,长生疑惑,什么好姻缘。

“虽说身份上差了不少,不过皇上,前些日子成王妃进宫来也提起说成王世子不愿意成亲,如今他自己肯,咱们也能促成人之美。”这身份岂止是差了一点,沈贵妃却乐见得长生嫁人出宫,别留在这皇宫中,转头笑看着一直没说话的皇上,“皇上您看呢。”

会想要求娶,之前总是见过面的,萧烨看着长生,“你可见过成王世子。”

“曾有过一面之缘。”长生这才听明白传召自己过来是为了什么,她比别人更来得诧异,还未细想,耳畔传来皇上清冷的声音,“仅此而已。”

“仅此而已。”长生跪了下来,“奴婢不知皇上传召奴婢前来所谓何事。”

“下去吧。”萧烨挥手,长生起身退步离开,萧墉的视线追随了她离开,再回到这边恳请皇上时,沈贵妃这边又开口求情上了,“皇上,我看就是这一面之缘成王世子就能如此诚意,也是缘分。”

“这件事你父王母妃可知道。”萧烨转而问萧墉,萧墉犹豫了一下,正欲点头,萧烨又说道,“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不是你父王来开的口,朕若做了主,也惹的他们对你们心存芥蒂。”

这就是不答应了。

要是沈贵妃身边伺候的宫人,沈贵妃也能做这个主,可恰恰长生是皇后生前身边的人,又隔着伺候太子这件事,除了皇上之外,她们还真做不了这个主。

之后的事情更是出乎意料,过了一会儿湖中的表演结束,音乐声停止,周遭刚刚安静,只听见噗的一声落水巨响,坐在观景台这边都听到了,水声来源于湖中平台的后面,紧接着就是有人喊落水救命的声音。

长生在被人推下水时就觉得冤,这都什么跟什么,而她因为没被及时救起来,在水里时候就晕过去了,晕过去的那一刹那,长生觉得冤到头了。

她前一刻被成王世子拦下来说了几句话,下一刻就被人给推下了湖,亲临死亡的感觉太漫长了,比她当初死于车祸时还要漫长无数倍,当时车子被撞下高架时她被震晕过去,醒来后就到了这个世界,然而这次,晕厥过去前透不过气的窒息感,真切的让长生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死亡来临...

再度醒来后长生已经回宫了,她昏迷了几个时辰,醒来后已是夜里,太子被服侍的宫女劝了又劝好说歹说去睡了,屋子里就惠姑一个人守着长生。

“姑姑你醒了。”才九岁的慧姑端水过来给她喝,眼眶红红的,“姑姑您醒了就好,可吓死我和小喜子他们了。”

长生喉咙里疼的很,喝了一杯水,“什么时辰了。”

“亥时了,殿下刚刚去睡没多久,他说您一醒来就派人去通知他。”

“这么晚别去了。”长生连个梦都没做乍然醒了过来,问及白天的事,惠姑气愤的很,“是礼部侍郎家的小姐把您推下去的,还说您自己自己跌下湖,皇上做主罚了她在家闭门思过,半个时辰前皇上才派人来询问过您的情况。”

“宫里头有没有说起这赐婚的事。”长生头疼的靠到了身后的垫子上,真是怪事一出又一双,莫名其妙。

“有说起来。”惠姑小心的看了长生一眼,声音低了许多,“说是礼部侍郎家的小姐把您推下去了,成王世子下水救了您,沈贵妃和德妃娘娘都替成王世子求着皇上赐婚,说是,说是若及不上世子妃,将来等世子继承王妃,做个侧妃也可以。”

沈贵妃出面,德妃也跟着凑热闹了,真以为把她从宫中赶出去,这太子宫中就能由她们做主了,皇上压根没想让太子养到谁的名下去,借势折腾她一个宫女做什么。

“还有呢。”长生微哑着声问,惠姑见她神情没什么变化,胆子也大了些,“淑妃娘娘她们也有说起,底下的人都在说,姑姑您赶上大好事了,就算是做侧妃也是让人伺候的份,比在宫中好多了。”

“嫁给成王世子就是大好事?”长生哼笑,“不知道我还有没有那命去享福。”成王世子跑过来和自己说上几句话,她这就被人给推下湖去了。

“要是皇上答应了。”惠姑跟着担忧起来,长生抬手摸了摸她的头发,“皇上不会答应的。”

“皇上要是答应了,这太子宫中可找不出第二人这么好使。”长生眯了眯眼,就如她当初所说,太子交给谁皇上都不会全信,取其中的最为保险的,除了她之外也没别人了。

“我去给您端点粥过来。”惠姑六岁入宫,七岁的时候被长生选到身边带着,就如当年菏泽姑姑照顾她一样,长生张开眼看她出去,视线落到床边的桌子上,那里放着几个锦盒,不知是哪一宫的人送过来的...

成王世子求娶这件事直接让皇上回绝了,皇上不仅回绝,还给成王世子赐了另一桩婚事,就是礼部侍郎之女。

这下宫里宫外都没话说,非要逼着皇上直接下一道圣旨没转圜余地,这些人才消停。

到了九月,皇上开始亲自教导太子,上午太子要在几个太傅处学习,下午的时辰就去朗坤殿跟着皇上,长生几乎每天都会送太子过去,这一教导就是好几年。

深秋的漯城很冷,下雪前迎来了寒潮,又夹着几场雨,宫中感染风寒之症的人不少,宫里宫外及早采取了措施没让这寒症变成疫病,这阵雨水过后,太子照常去朗坤殿,长生一早起来煮了姜茶给他喝,午后陪着他到了朗坤殿,不知是天气缘故还是路上受了寒,等到傍晚时太子就开始有了头疼发热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