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饭不久,玉儿便接到乌喇那拉氏的人来传信,说是等玉儿的两个儿媳妇回门礼后再把永琏送来。玉儿想着昨儿乌喇那拉氏好像很急的样子,此时却传来这样的话,要嘛是孩子身子好些了,要嘛是顾忌自家刚办喜事,不好立马便来打扰,昨儿会提出那样的要求,必是乌喇那拉氏心急之下的忙乱之举了。

想着,玉儿便把这事儿放在了一边,和着那拉氏并两个新媳妇儿在庄亲王府过起了互相适应的日子。当然,每日领着三个儿媳妇去庄亲王那儿请安,并为昏睡不醒人事不知的继福晋抹脸抹手的事是不能省的,至于为继福晋翻身这样的事儿,却需几个力气大的嬷嬷方才能办到。毕竟,继福晋即使病了两个月,那体重却仍极可观。

继福晋的身体情况,在玉儿灵觉下却是一览无遗,其间的种种变化全都无所遁形,不过,她却并不想对继福晋伸出援手。对于一个三番四次设计下药害自己不算还害了儿子的人,玉儿便是有办法救,却也不会救的。她,不是仁心仁术的医者——即使,她学过医术,即使她利用空间里的药材与知识炼制出了世间难有的灵药灵丹,可是,她从不是一个大夫,她只是一个想为家人、自己关心的人、关心自己的人好好调养身体的普通女人,她学医的目的,既不是想以其为职业,更不是有广济天下之志,她只是不想在某些关键时刻感到无用、无力。

继福晋体内的情况,很复杂,并不是简单的中毒,而是她体内的所有有益细胞都不再发挥作用,与之相反的,许多有害菌却活动频繁。玉儿想,继福晋必是最初便受到了有害菌最强的一次攻击,于是,她便猛一下病倒了,之后,继福晋日日睡在床上,口不能言,手不能动,比之此前十几年因体重过度而导致的移动不便却是更惨。继福晋病倒后的两个月,她就这样清醒着,躺在炕上受着折磨,而后终于发展到如今的昏迷不省人事。

对于造成这一块的原因,玉儿并不知道,而继福晋的这种情况,则让玉儿再一次产生了深深的敬畏之情——对于精深术业之人的深深拜服。

玉儿学医十几年,曾经也有过自傲之心,觉着只要有来自空间的知识与药材,这世间,就没有她治不了的病,她觉得,她可以从阎王手里抢人。

不过,现在,继福晋的情况却是好好地给她上了一课,让她知道了她到底有多么无知,原来,术业到了至深之处,是这样的能化腐朽为神奇的,那是真正的技近乎于道的高深领域。连她自以为学了多年的医之一道亦并不如她想象中那样精通,她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要知道,这世间还有许多她不懂甚至连门儿也摸不着的术、业!

她在前生时不是连高等数学也只是低空飞过吗?而那许多连看也不看懂的化学符号,单独看能知道什么意思,连起来却一句也不懂的计算机C语言什么的,还有…

还有太多…

如今,她懂得出很多了吗?

不,即使多活了一世,她仍只是一个平常而普通的凡人,没有高于常人的智商,没有深沉难测的心智,没有坚不可摧的意志…如果没有空间,如果没有打小修习的功法,如果没有修习功法而得的好记忆力、好身体,如果没有前世的记忆,她,和这世的所有女人,又会有什么差别呢?

她不是矫情,她只是又一次的认识到了一个人的渺小。

与那些钻研了一生的医者来说,她,显得轻狂而浅薄。

人之所以伟大,人类,之所以称之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类擅于学习,从而取长补短。而且,人类之所以能征服自然,从来不是因为某一个人的才能,而是因为人类自身的团结。

团结在一起的人类,走过了灾难频频的各个年代;团结在一起的人类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着,在最饥寒的日子里,依偎在一起,就这样,走过了百年,千年…

玉儿深吸一口气,感觉着精神世界的震荡,身体吸收生气的能力,似乎也在此刻猛然加强了,让她甚至产生了一种听到狂风在呼啸的错觉——她的身体,似乎成了一个无底洞,吸收着无形世界里似有形似无形的生气,那生气流动得太快,以至形成了啸音,好在,这一切,并不为人所见、所觉。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更,正在修,传上来,至少半小时后,亲们可以明天再看。么

352

352、丧事 ...

“额娘,太医说继玛嬷不好了。”富察氏惊慌地跑了进来。

对于这个带着些孩子心性的老二媳妇,不只弘芝很宠爱她,便是玉儿自己与之相处时也会忍不住带出一丝宠溺。

“杏儿,别慌,你嫂子和弟媳呢?”

杏仁眼的富察氏轻喘着从椅上扶起婆婆:“太医方才说已回天无术了,因此,大嫂已着人知会玛法、阿玛和夫君、兄弟们,之后又安排人替继玛嬷净身换衣,三弟媳在安顿可能要用到的衣饰还有别的用品…”

玉儿快步向继福晋所居的院子走去,那个院子,位于庄亲王府的中路,是离庄亲王所居的寝殿最近的一处院子,比几位庶福晋都近。

对于继福晋能撑到现在,玉儿心里其实是很佩服的,本来,她以为儿子们成婚后两日,继福晋就会离世,没想到,她居然撑过了儿媳妇们的回门之日。这,算是继福晋无意识中传达出的仁慈吗?

走进继福晋的院内,庄亲王的三位庶福晋并几个侍妾都已经到了,见着玉儿进了,这些上到五十下到三十的妇人们都齐齐松了口气。那模样,仿佛终于见着主心骨了,一时倒让玉儿有些哭笑不得。

那拉氏与阿颜觉罗氏见玉儿进来,便站起身来,玉儿摆摆手:“你们忙你们自己的,我进去看看。”

那拉氏与阿颜觉罗氏到底看着玉儿进了继福晋的内室才又坐下理事安排人事,而庄亲王后院儿的女人们与富察氏则都跟在玉儿的身后。

刚被奴才们服侍着洗浴过换上寿衣的继福晋躺在炕上,露在被子外面的只有一双肥厚的手与圆胖得几乎看不到脖子的头脸,那张往日里白胖的脸此时透着一种青紫之色,整个躯体散发着一种腐朽的气味,玉儿知道,这些日子,继福晋的身体已经日渐僵硬,此时,她走过去,坐在奴才们放在炕前的一张椅子上,双手捧起继福晋放在被外的手时,玉儿没忍住硬生生打了个激宁,这手,真是冰冷呀。

“额莫克?”玉儿轻声低唤。

不知是回光返照,还是什么,听到玉儿的声音,继福晋紧闭的眼皮一阵颤动,似乎竭力想睁开眼,可惜,到最后,她也未能达成所愿,在拼尽全力动了动自己的食指后,继福晋咽下了她今生的最后一口气。

感觉着停止跳动的脉博,玉儿惊惧地喊:“额莫克!”

跟进来的太医走到炕边,弯腰搭了一下继福晋的脉,之后叹息着摇摇头:“郡王福晋节哀,庄亲王继福晋已仙逝了。”

玉儿的泪就那样流了出来,一个生命,就这样走完了她一生的历程吗?前一刻还是一个生命,下一刻,便已是一具死尸了吗?

“额娘,您别这样,额娘,您这样吓着杏儿了,额娘,您好歹哭出声儿来呀,额娘,您醒醒神,别这样,继玛嬷在天之灵肯定也不愿意看到您这样的。”

在富察氏的轻摇中,玉儿回过神来,伸手摸了摸脸上泌凉的泪,玉儿苦笑,伤心?她是伤心吗?伤心着生命的脆弱与逝去时的不可挽回。

只是,不曾伸手挽救她的自己,这算不算是流下了鳄鱼的眼泪?

继福晋就这样永远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以后,不会再有一个女人对她恨之欲狂,她的头上,一直悬挂的那柄剑就这样断裂了,她该高兴的,不是吗?

一旁的张庶福晋看着玉儿眼中流露出的悲悯与伤感,轻声叹息道:“福晋真是仁善啊。”

屋里的女人们听了张庶福晋的话,自然知道张庶福晋所说的是这位忠勇郡王福晋而非是继福晋。继福晋做过的事儿,谁没听说过一星半点?继福晋那样待儿媳妇,而这个儿媳妇却为着她的去世真正地在伤心着,又岂只是仁善呢?…

如果,玉儿听到这些女人的心声,估计会苦笑吧。

她确是叹息着生命的逝去,却并不是悲伤于继福晋的离世。如果,她哪怕对继福晋有一丝的仁慈,她也应该拿出空间里原有的丹药救回继福晋,可她并不曾那样做,她,就这样漠然地看着继福晋走完了她的一生。

仁善,玉儿不会为着这样的虚名而救一个处心积虑要害自己及家人的人。她不曾在嫁进王府的第二天就给继福晋下药,就已经很大度了,又岂会救她——还是在她给小小年纪的弘宝下毒之后!

“杏儿,去告诉你嫂子安排丧事,现在,咱们出去,你也该服侍额娘把麻衣穿上。”

玉儿扶着富察氏的手,回头看看已无一丝生命迹象的继福晋,叹了口气,转身出了房,那锦被间的是一具尸体,不再是一个人,死尸与人,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存在,死尸,散发着一种让人惕然心惊的寒气,那与沉睡的人,完全不是…

王府的丧葬大事,却也不须玉儿花费什么心力,或者说,不须管事的庄亲王庶福晋费心。自有王府的长史负责。此前,张庶福晋与石庶福晋都曾表示要把管家权移交给玉儿,不过,玉儿却并不曾接受,对于这种权利,她从来是不愿意揽在手里的,在郡王府时,家里的事儿便都交给了那拉氏,就想着过省心日子的玉儿又怎会自别人手里夺权。

对于玉儿的谦让,庶福晋们是极高兴的,她们与玉儿不同,玉儿便是不管家,也无人敢慢怠于她,可是庶福晋则不同,庶福晋虽称福晋,其实,只能算身份较高的妾,当王爷的宠爱不再时,她们要想在捧高踩低的王府过上好日子,便只能倚仗手上的管家权了。

王府的长史急匆匆策马而来,远远的便在庄亲王府前下了马,前不久,两位阿哥的大婚他才露过面,没想到,这才不十天,他又来了,他觉着,自己比起前任长史来,累多了。前任长史虽担着名,却一次也不曾进庄亲王府,而他在这两年时间里却进了庄亲王府三次。一次是大阿哥大格格的婚礼,一次是二阿哥三阿哥大婚,再就是这次继福晋的丧葬之事了。

长史叹了口气,他,其实也很不容易呀。说出去是个正三品大员,可说到底,不还是替王府办事的奴才吗?

某个自怨自哀的中年人,全忘了十天前还喜滋滋吃着人家府里的喜糖,拿着赏下来的丰厚的喜封的事了。所以,这人呀,都是喜生而恶死的,哪怕,这婚丧之事本是长史的份内事。

露了一面的长史跟被狗撵似的很快便走了,具体事务,不是还有府里的大管事二管事负责?他却是可以躲懒的。

王府里四处挂着白色的帷帘,在设好的灵堂内,继福晋已被放置棺椁之内,玉儿领着内眷们、雅尔哈齐则领着男丁们分跪在灵堂前哭灵。

庄亲王露过一面后,却回了他的书房。

帷堂内外,哭声一片,来吊唁的宗室贵戚们个个俱面现悲色,痛心疾首,仿失亲爱。玉儿眼肿脸肿跪在那儿,已湿了好多块手帕子了。原谅她吧,这样跪了几天,她真是哭不出来了,便把空间的湖水引了出来打湿了捂脸的手绢,倒把好些宗室的老妇人感动坏了,都道那木都鲁氏真真有个好儿媳,这是实打实的把婆婆放在心里呢。

对于继福晋的过世,继福晋的娘家人不是不想闹事,不过,他们是既无理,又无胆,最后只能老老实实参加丧礼,倒让期待着他们会有所行动的弘普几兄弟失望坏了,他们本还想着借机再打压打压他们呢,谁让他们曾经帮着继福晋害过他们的阿玛额娘呢。

丧礼中,倒也发生了几起晕倒事件,其中便有庄亲王府的嫡长孙媳妇儿。

那拉氏被玉儿发现有了身孕,着她在哭灵过程中晕倒过去,如此,请来的太医便诊出那拉氏已怀孕一月的事儿,在一片白色里、昏天暗地的悲哭中暴出庄亲王府有后这个消息,倒让庄亲王与雅尔哈齐乐了乐。

弘普?弘普头天早已打自家额娘知道了消息,因此,当又一次听着人通报此消息时,却是面无表情,众人都道他是心伤于祖母逝时未及得闻喜讯呢。

人生最大的两件事:生,死。因此,丧葬之礼不可谓不隆重,身份越是尊贵,其仪式越是繁琐,作为亲王的继室,继福晋那木都鲁氏可谓享尽死后哀荣。

继福晋那木都鲁氏的棺椁与嫡福晋察哈尔博尔济吉特氏的停放在一起,将来,等庄亲王薨逝后会一起移入磁家务庄亲王一系的祖陵,从此与庄亲王长伴在地下,祖陵那里有八旗子弟驻扎看守,很是森严。只是,当这个帝国湮没后,不再有人驻守的王陵被挖,陪葬的各种珍宝古玩金银玉器被盗,碑楼、享殿、月台、宝顶等建筑被毁,曾经放置在外称显尊荣的青玉驮龙碑等物不知所宗,以至于一些汉白玉石雕也不知被哪些不知名的村民运回家,或做了垫石,或当了桌台、灶台、炕台——便是在此时,玉儿做了决定,既然将来必定会随着丈夫葬入王陵,她一定会让儿子们把他们葬得很深很深很深很深…

办完丧事,按律服丧的雅尔哈齐宅在家,不出门了,他准备服满二十七个月丧,至于几个儿子,自也是回家守着的,至于以后皇帝是否夺情,那也是以后的事了。

打庄亲王病后就一直住在庄亲王府的雅尔哈齐一家,在继福晋的事儿办完后,本要回郡王府,庄亲王却是不允,于是,一家子便都留了下来。庄亲王发话让玉儿掌家,玉儿说自己要每日下厨却是又推了回去,又说等大儿媳妇生下庄王府的曾孙后,可由大儿媳妇接手家事,现在,就仍由着石庶福晋与张庶福晋管着就成。庄亲王笑骂她是偷懒,玉儿便撒娇说也是阿玛哈愿意包容她,她才能偷着这个懒。庄亲王知道这个儿媳妇的性子,便也就罢了,只让她管着西路一条线上的事,说不能让长辈的为他们再劳累。玉儿推无可推,便又把儿子们各自院子的事儿交给了儿媳们自己管着,她便只须管着自己院子里的事就成,倒把一旁的庄亲王看得直叹气。

乌喇那拉氏估摸着庄亲王府内一切事应该都已安排妥当后,便把永琏抱了来。看着虚弱得玩一小会儿就直喘气儿的永琏,玉儿心疼坏了,抱在怀里从头摸到了脚,摸完了,又叹息道:“四嫂,这孩子体内有毒,估计着打晖儿体内传过去的。好在,这毒算是慢性毒,若不然,也拖不到现在,只是,太医们难道没诊出来?”

乌喇那拉氏紧攥着手帕子,“太医们只道孩子先天底子弱…”

玉儿想了想:“按通常的切脉法确实无法查觉,若非我养的一只玉蚕报讯,估计我也是看不出来的。”

乌喇那拉氏探究地看着这个堂弟妹,确实,上回,晖儿中毒的事儿,不也没太医诊出吗,若说太医院的太院都是庸医,乌喇那拉氏是肯定不信的。

好在玉儿早有准备,当着乌喇那拉氏的面从头上摘下一只玉色的蚕,乌喇那拉氏看着那自己以为是玉饰的蚕在玉儿手上扭动时,讶异得张开了嘴:“这是不是头饰吗?”

玉儿笑道:“天山玉蚕,最擅查毒,食天山雪莲而生,是我幼年时无意中得到的。所幸只要是雪莲它就吃,倒也不挑年份年年份短,若不然,我却是养不起的。”

乌喇那拉氏忍不住咋舌,便是普通雪莲,养了这三十几年,那吃的量也不少了,一般的人家,谁养得起?

玉儿把那蚕又放到了发上,乌喇那拉氏看着那蚕吸附在她头发上再不动弹,连连赞叹:“以前,只道你养了只雕,却不成想,还养了只蚕。”又道:“琏儿这身子…”

玉儿想了想:“慢慢的好好养,能养过来。若你不忌讳,便把他放在我这儿,我给你养个一年半载。”

乌喇那拉氏合什道:“阿弥陀佛,我是求之不得,哪有什么忌讳。”

玉儿笑道:“你倒放心。”

乌喇那拉氏拉着玉儿的手拍了拍,目中含着感激:“若不信你,我还信谁?”

既说到这个份儿上,玉儿便点头道:“你挑几个心腹嬷嬷并丫头来侍侯,我把琏儿安排在我院子以前弘芝弘英住的厢房里亲自守着。”

乌喇那拉氏在看着永琏好好吃了一顿后高兴坏了,在自家府里,孙子何时吃得这般香甜过?想着以后孙子天天会这样好胃口,乌喇那拉氏笑眯了眼,领着永琏回府去与自家爷与儿子儿媳妇告别。

四阿哥听说永琏要送到庄亲王府,自是不担心的,这本是早定好的事儿不是。想着要进庄亲王府,四阿哥又亲自挑了谨慎的两个嬷嬷,看了大儿媳妇送来的两个丫头,觉着都是有规矩的,也点头允了。

四阿哥是知道雅尔哈齐混不吝的性子的,可不想过些日子被他找不自在打上府——就为着服侍孙儿的奴才不守本份。

若说十年前雅尔哈齐还只是偶尔性子暴燥,玉儿昏睡这十年,雅尔哈齐却几可称之为暴虐了。不论朝中大臣还是宗室亲贵,但凡犯到他手里,就没一个落得好的。这些年,唯一让四阿哥庆幸的是,便是收拾人,雅尔哈齐也从来都是占着理的。别人说雅尔哈齐得理不饶人,说他做人不知道留三分,可这却恰是四阿哥所欣赏的,四阿哥从来就不喜欢做孤息养奸的事儿,信奉的也是除恶务尽,这十年,四阿哥虽替雅尔哈齐收拾烂摊子收拾得头痛,不过,却也觉畅快。这个官场,有时,就得这样整治才能一解胸臆之闷气。

公公婆婆夫婿都相信忠勇郡王福晋,富察氏自也不能再多说,这些年,她费尽了心思给儿子养身子,却一直养不好,婆婆对她有意见,丈夫见了琏儿又怜又痛又叹,富察氏又岂会不知,只是,人力有时穷,她这个做母亲的,却只能背地里伤心,全无一丝办法。

这几个月,琏儿越发不好了,富察氏不是不知道此时忠勇郡王福晋接手是冒着多大的风险

352、丧事 ...

的,若说富察氏没打心底松一口气那是假的,只是,母子连心,要好些日子见不着儿子,富察氏确也是不舍。

弘晖看看妻子,哪会不明白她的心思:“你堂妹不是嫁给弘芝表弟了?你们堂姐妹多走动也是无妨的,至于庄亲王府守丧的事儿,都是太祖的后嗣,也没那么些忌讳。”

弘晖不知道,他和弘芝间的关系可不只是娶了同一个宗族堂姐妹的姻亲关系,也不只是出了五服的太祖子孙的关系,而是实打实同一个祖父的堂兄弟。

一家子人四口坐在一起正说着永琏的事儿,却有乌喇那拉氏身边的嬷嬷进来禀道:“王爷,福晋,年侧福晋身边的人来报,年侧福晋有些不好,请王爷过去看看。”

乌喇那拉氏手一紧,心里愤恨,面上却笑道:“爷,妹妹这有孕在身,要不,您去看看?”

若没有玉儿珠玉在前,若没有这几个月查到一些虽无确实证据却有明确指向的情报,四阿哥兴许还真会去看看这个宠了八年的侧室的,只是…

看看一脸木然的嫡子,脸上带笑实则目含怨色的嫡妻,又看看儿媳怀里打小受尽病痛折磨的嫡孙,四阿哥神色平静地道:“吩咐府里驻守的太医去看看,爷这儿还有事,就暂时不去了。”

嬷嬷脸带喜色,却又极快地低下了头,轻快地应了一声后退了下去。

乌喇那拉氏捏得发白的手指松了开来,目中泛上一丝湿润,她今年也四十多了,早没了争宠的心,只是,丈夫能在自己房里多留一时,那也是他对自己的恩宠,哪怕,他留在这里,更多的是因为她生的儿子,可是,他到底是留下来了不是。

四阿哥在心底叹了口气,示意嬷嬷把永琏抱过来。

奶嬷嬷从世子福晋怀里抱过小阿哥,又小心地放到王爷怀里,一屋子人看着这个素来严肃的一家之主抱着幼小柔弱的孩子,皆未出声,却又都能深刻体会到一种无声的温馨之意环绕在身畔、充溢在房内。

四阿哥扶着孙子的小身子,用着难得的慈蔼声音问道:“永琏想不想把身子养得壮壮的?”

三岁的永链点头:“想。”

四阿哥唇角挑了挑,这个嫡孙,虽说打小身子弱,不过,却极聪慧…抬眼看了看坐在椅上脸现温柔之色的嫡子,永琏和他多难的阿玛一样,打小多病多灾却聪慧异于常人。当年,玉儿能把儿子的身子养回来,将来,孙子的身子想来也一定能养好。

“到了堂祖母家,就要好好听堂祖母的话,她让你吃什么,你就要吃,不让吃什么,就不能吃;不能任性,也不能哭闹,这样,过不多久,永琏的身子就能养好了。记住了吗?”

永琏乖乖地点头:“孙儿记住了。”

搂着小小的嫡孙,四阿哥心里忍不住泛疼,这孩子,轻得像个刚满周岁的小儿,哪有三岁孩子的模样,而这一切,却是人祸…

玉儿…

都说四十不惑,已经四十二岁的四阿哥低垂的目中却泛上了谁也不曾看到的一丝迷惑之色:那个女子,才是真正的蕙质兰心,品格高贵,她纯粹而真诚,关爱着他与他身畔的人,却从无所求。

年氏,年氏…

三岁的永琏就这样被打包送到了庄亲王府玉儿的院子里,过起了拼命吃饭睡觉的日子。

康熙五十九年四月,弘普的第一个儿子、庄亲王府的嫡曾孙来到了世上,被庄亲王取名为丰升额,意为有福、有造化。

五月,雍亲王府的年侧福晋为四阿哥诞下一子,因为孩子身体有些弱,四阿哥应年氏所请,以福字开头,为孩子取名为福宜,希望这个孩子有福、安稳。

小身子骨已养得壮了不少的永琏坐在玉儿怀里,吃着堂祖母喂的干果:“太太,嬷嬷说,我又有个小叔叔了,比丰升额晚出生三十几天。”

玉儿抿嘴一笑:“琏儿乖乖的把身子养好了,再过一段时间,就能回家看你小叔叔了。”

对于乌喇那拉氏授意小永琏称她为太太的事儿,玉儿也领了情,乌喇那拉氏说若没有她,晖儿便没了,她便是晖儿的再生之母,永琏称她为太太,自是使得的。

对于真心还是假意,玉儿分得清楚,乌喇那拉氏一片真心,玉儿岂会不珍惜,便应下说人后可以这样称,人前,却还如前。

乌喇那拉氏想了想,便同意了。

对于自家大儿媳妇生的孙子,玉儿对于那拉氏让乳母喂养的事儿也并不曾阻拦。她自己信奉母乳喂养,却不会强迫别人也和她一样,因此,此前,好好的给孙子的乳母调养好了身体,又每日用灵觉检察她们是否有何妥当,总之,务必保证孙子的食粮来源健康,在如此的精心之下,丰升额却是长得异常的健壮。

因为还在守丧,因此,孩子的洗三满月都办得极低调,弘普、弘芝、弘英已恢复了办差的日子,皇帝就喜欢指派他们办事儿,也总爱留弘吉弘宝在宫里逗乐。玉儿看看怀里的永琏,昨天,宝儿还说皇帝问起这个曾孙,玉儿就想,皇帝这是不养弘历却准备养永琏不成?

想着,又把永琏的身子摸了一遍。

这大半年,永琏早已习惯了这位堂祖母的作为,很是放松地靠在堂祖母的怀里由着她摆布,从最初的羞涩到现在的享受,永琏觉得,堂祖母的怀抱,又温暖又舒服。

玉儿捏完一遍,放心地点点头,终于把这孩子身子里先天存在的所有隐患都排除了,以后,便是不能活到一百岁,八十岁却是肯定没问题的,

想着历史上平庸的嘉庆帝,玉儿眼珠一转,给永琏喂了一粒曾给侄儿们吃过的开慧明智的丹丸,永琏本身便很聪慧,吃过这丹丸以后,想必脑瓜子会越来越好用吧。

至于历史?

历史不是由大部分人创造的吗?这创造历史的人们如果换一个更睿智的领航员,不知这船会不会行进得更顺利,走得更远?

抱着脸色红润、白嫩乖巧的永琏,玉儿不免又忍不住感叹,若没有空间里的医书与药材,想改换人先天的体质,却是比登天还难了。

想着这大半年的辛劳,再看看辛劳后的成果,玉儿表示,这样的日子,很好。

作者有话要说:嘿嘿。两章合一章。么么。

353

353、暴怒 ...

“额娘——”

随着一声儿拖长了的娇呼,玉儿搂住了扑到怀里的女儿。

女儿一个多月不曾回来,一回来,便这般作态,一时间,玉儿什么也顾不上了,心疼地把女儿严严实实包在怀里,摸摸发鬃,抚抚脸蛋,揉揉耳垂,顺着背脊…唯恐女儿感受不到自己深浓又无所不包的母爱,女儿定是有不顺意的了,这声儿里的委屈都快溢出来了。

“额娘的乖宝宝,这是怎么啦?谁欺负你了?告诉额娘,额娘让你大哥和弟弟们去收拾他。啊呀,额娘的宝贝儿,这怀孕了怎么没胖还瘦了?”

感觉着额娘在自己背上腰上轻抚查探的手,趴在额娘怀里,听着额娘又哄又疼的声音,惠容心里的三分委屈立时化作了八分,平日的几分不顺意,也立马升至了十分——于是,那目中的泪凝雾成滴,聚滴成串,哗哗地便跑了出来。

“额娘,呜哇——”

房里服侍的下人全都低着头悄没声儿地退了下去,县主回府,又这般模样,必是在婆家受了委屈,指定有私密话和福晋说,她们岂能再留在这儿。

玉儿也不去管跟随女儿同来的下人,即便那里面有女儿婆婆安排的人,也自有身旁服侍的人去应付,现在,最紧要的是先让女儿顺了这堵在胸中的一口气。

听着女儿由嚎淘渐变成啜泣,玉儿一边轻拍着女儿的背,一边眯缝着眼想事儿,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玉儿现在心里发狠时,也学得跟雅尔哈齐似的喜欢眯眼了。

“容容不怕,一切有额娘呢,只要有额娘在,这天下间但凡委屈了我女儿的,额娘就不能放过他。乖,不怕,额娘给你出气。”

女儿身怀有孕却肝气郁积,哼,这瓜尔佳家是怎么回事儿,居然让自己这个素来懂事孝顺的女儿哭着回家了,不用说,一定是尔佳家不对。

所以,护崽儿什么的,实在是完全不需要一点儿理由的。

许是母亲轻柔的爱抚让惠容放松了下来,许是母亲身上的气息让惠容觉得舒适,哭了一阵儿,惠容居然就这样在玉儿怀里睡着了。

轻轻把女儿的头放在枕上,解开女儿身上的衣扣以免让她觉得捆束得慌,给女儿盖上被子,又爱怜地摘下女儿头上的饰品,散开结髻的发,让女儿的头皮得到了解放,看着女儿睡得安稳后,玉儿的灵觉在女儿身上反复扫了几遍,之后,打空间里拿出一个小盒子,打里面挑出一些晶莹的膏脂,在女儿左右手的虎口上反复按摩,直至膏脂被皮肤吸收怠尽,又在女儿鼻端轻轻抹了一点带着淡香的膏脂,看着女儿脸上越发放松舒适安恬的神情,玉儿满意地点点头,现在,女儿一定能睡个好觉。

又给女儿压了压被,玉儿轻手轻脚下了炕,出了内室,看了看寝殿里恭谨站立鸦雀无声的众嬷嬷与丫头,玉儿想了想,又回头看看内室的帘子,决定换一处问事儿;在这殿里说话,便是吵不醒女儿,也会影响她的睡眠质量,而看女儿脸上疲惫的神情,显然,昨儿一宿不曾合眼。

留了几个心腹嬷嬷留守在寝殿,防止有人惊扰了惠容,玉儿移到了西侧自己的绣房里。

说是绣房,实则也是书房,这是雅尔哈齐专为妻子设置的,里面放着玉儿喜欢的乐器、各类书册典藉、各种针头线脑锦绣绸缎…

玉儿坐在黄花梨的书桌前,这书桌,是当初那一套儿嫁妆里的家俱,一同陪嫁的紫檀书桌则放在了雅尔哈齐的书房,那种暗沉色泽的书桌男人用着深穆肃然,她用着,却有些不太合适,也与绣房里的各类摆饰器物不搭。

看着跟着女儿一起回府,当初陪嫁去了瓜尔佳家的两个嬷嬷并两个丫头,玉儿问道:“县主在瓜尔佳家过得可好?”

两个嬷嬷对视一眼,其中一个姓赵的嬷嬷往前跨出一步,躬身回道:“回福晋,县主一切安好。”

玉儿冷笑道:“赵嬷嬷,你是县主的奶嬷嬷,县主如果一切安好,会一回到王府就委屈得大哭?莫非,你主子安好后的表现就是悲哭?我养了十几年的女儿,怎么嫁到瓜尔佳家就立马改了性子习惯了?”

赵嬷嬷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额上冒出了一粒粒冷汗,“回福晋,原是县主不让奴才们说,奴才…”

“平日也就罢了,我也不喜费心多事,只是,事关我的女儿,我却一定要问出个子午卯酉来,不把那让我女儿伤心痛哭的罪魁祸首找出来,本福晋却是不会罢休的。”

赵嬷嬷听着这话,回手狠狠抽了自己两个嘴巴子,这跟着县主出了王府才一年多,自己怎么就忘了福晋有多紧张她的几个儿女了呢?也是,陪着县主出嫁前,福晋一直昏睡,自己已经习惯了事事听县主的,却是忘了,这位福晋有多疼爱县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