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英回家之后,立马找刘胜男,让刘胜男帮忙和三哥说情,帮着办公室的人也带几件回来。

刘胜男这会儿觉得挺有面子的。“没问题,我肯定和你哥说。”

进屋里她就找到正在睡懒觉的林国安,”小英让你帮着再带几件呢。”

林晚刚写完作业进屋里拿书看,听到这话,也道,“我们王老师也早就打过招呼了,要带一件衣服呢。”

“不带不带,”林国安坚决地表态道。“带这么多衣服,人家回头得说我投机倒把了,这种犯法的事儿,我不干!”

刘胜男和林晚:“……”

林国安不帮忙,王小英就着急了。

人家都和她开口了,这要是不成,多不好意思呀。

于是就请刘胜男给林国安做思想工作。

“这事儿真不成,”刘胜男为难道的将林国安的担心说了出来,“回头人家说他投机倒把咋办?咱是老实人,不干这种事儿。他那人情用一回少一回,这用了人情还要被人误会,到时候得冤呀。”

王小英道,“都是公社的人,咱能作证不就成了?”

刘胜男又去将这话给林国安说了,林国安这才勉强答应带两件。但是也就两件,不能再多了。而且要等两三天。总是去找别人帮忙,到时候招人嫌弃。

王小英听到林国安的答复之后,这才放心了。

等晚上一家三口在屋里聊天的时候,刘胜男就道,“他爸,这有好处的事儿,你咋还不答应?”

“兔子都不知道不吃窝边草呢。赚钱不能这么赚。”林国安道。

林晚小声道,“爸,四婶那衣服……真的是找百货柜台拿的?你别被人忽悠了呀。不要让人拿的假的吧。”他担心自己爸被那些卖假货的给忽悠了。毕竟现在好像还没假冒伪劣这一说,现在的人,压根就不知道高仿。大家都淳朴着呢。他虽然脑子不好,但是至少看得多。必须提醒他爸。

林国安心里一惊,然后打量自己的儿子。

想不到呀,他这傻儿子竟然还是第一个差点看出真相的人。

不愧是他的种,多少还是遗传了他的脑子的。

他严肃道,“别瞎说,谁能做这种缺德事儿?”

林晚很想说,有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呀。

刘胜男觉得这爷儿两说的都是废话,“管真的假的,反正都是衣服。便宜三块钱呢。假的我也要。”

林晚:“……”他果然还是不了解女人的心。

☆、第65章 第 65 章

确定了这个生意能做了, 林国安就准备开始把这个路子走通了。

先拿两斤猪肉,去把纺织厂的路子给走通了。

这两斤猪肉也就是个敲门砖的作用, 进了人家的屋里,才开始谈正事。就是需要大批量的拿料子做衣服。甭管是要布料还是要钱,这个都没问题。

而且他愿意拿市面上的价格来收。也就是说, 这工人可以从中拿差价。

其实林国安也不确定这个人有没有这么大的权限。不过他觉得这不是自己该操心的事儿, 只要人家拿了他的猪肉,那就是说明敢做这个事儿的。这人没这么大的权限, 那这人就必定会想办法去找有这个权限的人。

反正总比他像一个没头苍蝇一样自己瞎找的好。

趁着这机会, 林国安又拿了一些料子,跑去找那个退休老太太。

“您老这手艺好啊,比人家店里卖的还要好。这不, 家里人看到了都说好看, 都想要。让我还来托人做呢。我这也是没法子。我弟妹的单位同事, 我媳妇的单位同事,我们老家的那些人。还有我娃他们老是……哎哟, 我这手指头都数不过来。您老要是做不来,看能不能给我介绍两个手艺和您差不多的也成。”

老太太一听, 这么多做衣服的,这一个月下来, 岂不是要赚不少钱?

“做得来,我儿媳妇和闺女, 都是制衣厂的工人, 都会做衣服。不过这事儿你可不能和别人说。”

“不说不说, 咱都不说。”

于是林国安又定了三套衣服。两套给王小英的,一套给自己媳妇的。

这卖衣服的事情,林国安也不准备自己出马。要出远门,太辛苦了。

他才不受这个罪呢。宁愿少赚点儿,也绝对不把自己当牛马使唤。

所以趁着第二天去给自己的下线小山拿肉的时候,他就和小山说,自己能弄到一批上海来的成衣。但是因为这是县里拿出来的,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不能在这个县城里面卖,要去别的县城或者公社卖。问小山愿不愿意吃这个苦头。当然,开始量也不会多大,先试着卖。要是赚钱,他再想法子多弄。

小山对于林国安的本事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了。啥都能弄来。觉得林国安这简直就是手眼通天呀。弄来的都是市面上欠缺的东西。

他坚定道,“吃苦怕啥,再说了,现在的环境可别之前要好。咱也更方便了,只要能赚钱,卖啥都成。”

“小伙子,有前途!”林国安拍他的肩膀,非常满意。他就需要这种能吃苦耐劳的工人。

林晚不知道他爸目前正走上了一条高仿之路。

他现在已经开始刷初一下学期的数学题。这几天他已经把课本上的例题都看完了,正在抓紧时间巩固,然后准备考试拿考能量点,给自己增加智商。

刚在教室里面刷完题,朱校长就来找他了,让他去一趟办公室。“县城初中的同志过来咱们学校参观了。提出看看咱们县里第一名的学生。

林晚顿时紧张了。

他现在表现的这么优秀,万一人家看中他了,非要让他去县城念书咋办。他现在一点也不想去那边念书了。

每天能够坐自行车上学放学,中午咋食堂吃好的。回家继续吃好的,这日子过的十分好。他才不会想不开的去县里呢。

“宿主,请不要担心。你目前的优秀只是伪装的。你比别人多了二十年的记忆,还多了本系统,才能考个全县第一。所以真的不优秀。”

林晚:“……”这是安慰他呢,还是打击他。系统果然不是人,太不会说话了。情商比他还要低。

为了缓解自己的紧张心情,他就随口问了一句,“对了,我的情商你也能测出来吗?”

“比智商还低。”

“……”

到了办公室的时候,林晚的心情已经不紧张了,他已经被系统给气的忘了啥叫紧张。

这次从县城中学过来的是袁副校长。

将这阵子刚开学的事情忙完了之后,他就想起林晚来了。因为之前听说了很多关于林晚的事情,所以很好奇。就干脆亲自来这边公社小学考察情况。

如果只是普通的尖子生,他肯定没这么重视的。但是天才,那就不一样了。

要是能培养出来,以后没准能出个了不起的人才。

林晚这阵子吃的好,加上没咋在外面晒太阳,所以养的越来越白,越来越圆润。一张小脸又白又肉嘟嘟的,加上五官长的像林国安,有些小帅气,所以看起来十分好看。

袁副校长一看,觉得这孩子就像是城里的孩子一样。完全看不出来是乡镇小学的孩子。

还有那张淡定的小脸。这孩子看着真是沉稳。一看就是聪明的孩子。和那些毛毛躁躁的孩子不一样。

朱校长笑着道,“袁校长,这就是我们学校的林晚同学。这孩子刚还在做你们初中的数学题呢。”

林晚乖巧的问好,“袁校长好。”

袁副校长高兴的点头,“你好啊,林晚同学。你已经开始学初中的课程了?”

林晚知道老师都喜欢谦虚的孩子,道,“我就是闲着看看。”

袁副校长惊讶道,“回回保持全县第一的成绩,还能有闲工夫看初中的课本。你这娃娃不简单呀。”

“……”林晚心道,我这都已经开始学初一下学期的课程了。

朱校长在边上十分骄傲,“他智商比较高,记忆力太好了,看的书,最多看两遍就能全部都记下来了。我们也很为难啊,这孩子已经学的太好了。我们都不知道咋教了。这不,公社为了支持孩子学习,又给我们学校拨了款,刚进了二十多本辅导书,这孩子已经开始看了。每天都是书不离手。又聪明又勤奋。”

林晚觉得朱校长这像是在推销自家种的大白菜一样。

关键是袁副校长也觉得这白菜种的好,已经起了心思要考考林晚,看是聪明到了啥程度。要是和传说中的一样,那肯定要特殊对待的。“林晚同学,我出几道数学题,你做做看,好不好?”

林晚当然没问题,反正他最近一直在刷题。多做几道无所谓。

袁副校长出了几道初中下学期的题目,前面几道比较简单,和书上立体差不多。后面的稍微加深了点儿难度。觉得这要是小学生能做出来,很不错了。

原本是指望林晚做出前面几道基础题就不错了。结果林晚一口气就将后面的难题也做出来了。都没停顿的。

“你都学了?自学的?什么时候学的?”

袁副校长惊讶道。

林晚道,“学啦。我自己寒假的时候在家里学的。”

朱校长在边上道,“他好像还学了其他的课程,之前好像还看到在学生物吧。”

林晚觉得朱校长这是不把他推销出去,不罢休啊。

袁副校长道,“你还自学生物了?”

林晚点头。

“其他的课程呢?”

“……学过。”

袁副校长现在对林晚是喜欢的不能再喜欢了,觉得这简直就是一颗特级种子。“林晚同学,愿不愿意直接去念初中呀。我们县里初中的条件很不错的。里面辅导书也很多。”他觉得孩子喜欢念书好啊,县里书多呀,孩子肯定乐意去。

然而林晚一听到辅导书三个字就头疼。“我现新学期才开始,想要有始有终。”

初中课程还没学好呢,万一进了初中考不了全县第一了咋办。那奖金咋办。不止是关系面子,还关系到他的新衣服,新鞋子,新书包呢。

袁副校长听到林晚的话,心里更加喜欢了,“这娃思想很沉稳呀。学习就是要有始有终。那你明年毕业了,总要去念初中吧。到时候就来我们县里念书。县里环境好。”

朱校长听到这话,就对林晚鼓励的点头。

林晚犹豫,“我……我舍不得我爸妈。”

他在哪里学都是一样的,当然要尽量的让自己舒服。跟着爸妈有肉吃。有人给洗衣服,有人给暖脚。

袁副校长没想到林晚竟然来这么一出,然后看向朱校长。

朱校长也很惊讶,按道理,公社的娃都很想要进县城的。

不过两人一看林晚的年龄,似乎也明白了。

到底才十岁出头呢。一般毕业班的孩子,都十三四岁了。半大的小子了。自然不能比。

袁副校长也没死心,还是让朱校长给林晚做思想工作。这个学生是个好苗子,在乡镇这边,很容易被埋没呀。小学和初中可不一样啊。初中的知识就更难了,对学习的环境要求更高。

☆、第66章 第 66 章

袁副校长遗憾的离开之后, 朱校长又找林晚谈话。

“林晚同学,去县里念书多好啊。你的底子好, 去了县里会得到更好的教育,我还是希望你能去县里念初中。当然,你现在还有半学期呢, 可以和你父母商量好。这对你以后是发展是有帮助的。”

这个问题林晚觉得不用商量了, 他是真的不想去县里。他还是个孩子呢,一个人去县里多可怜呀。

自古背井离乡都是可怜人。

所以林晚坚定的表示, 他舍不得爸妈。他爸妈就他这一个娃。他要是离开父母身边了, 父母多可怜呀。都成留守老人了。

朱校长一听,这娃还是个大孝子呢。

“你爸妈肯定也是希望你发展好的。”

林晚摇头,“他们都离不开我的, 我上个学, 他们都要亲自送, 担心我被野猪叼走了。”

朱校长:“……”

朱校长觉得这思想工作完全做不下去了。

孩子离不开爹妈,爹妈离不开孩子。那还咋办?

县城中学, 袁副校长回学校之后,就找严校长汇报工作。

“这孩子真的聪明, 才十一岁的娃呢,已经自学中学的课程了。而且学的还很不错。我出了几道题考他, 竟然没考住。自学都能学这么好,要是有人好好教, 这该能学的多好呀。可惜也是因为年纪小, 这娃竟然因为不想离开爹妈, 所以不准备来城里的学校念书。”

严校长听到林晚的情况,也有些见猎心喜。能够主动自学初中课程,说明是个很勤奋好学的学生,还能学的好,更说明这孩子聪明。

又聪明又好学的娃,这种学生很少呀。

这种天分的孩子,就应该来自己到学校,好好培养嘛。

而且县里教育局这段时间也挺多的动作的,按照里面的同志说的,工农兵大学招生工作目前是也来越少了。比如这学期的招生指标迟迟没有下去。

作为搞教育的人,就特别的重视这个工作。

工农兵大学不招生了,那以后大学生生源从哪里来呢?除了推荐,那就要考试呀。

只要是通过考试,那么一个优秀的学生能给学校带来的利益是非常大的。

学校的成果不就是看学生的成绩吗?

严校长一番考虑,觉得这个学生还是非常有必要来县里的中学的。

全县小学第一名,而且还是个天赋极高,智商超群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怎么能不来县城中学呢?这要是以后去了别的学校,那第一名岂不是总是在别的学校?说不定自己这个县中学就要和现在的县小学一样,回回都要被一个公社中学给压头上了。

“老袁,这个问题你要跟进。林晚同学是必须来我们县中学的。要好好给他们家长做思想工作。早点定下来,别让别的学校给捷足先登了。”

袁副校长点头,“我已经和那位朱校长嘱咐过了,明天打电话问问情况吧。”

林晚放学的时候,朱校长就让林晚通知他父母明天来学校一趟。

林晚愣了愣,他这辈子这么优秀,咋还要被叫家长呢。

“校长,我犯事儿了?”

朱校长:“……我要和你爸妈谈谈你升学的事情。这个是个很重要的事情。”

“哦。”林晚放心了。

晚上回到家里,林晚就和自己爹妈说了要去学校的事儿。

刘胜男的第一反应也是以为林晚犯事了,“儿子你出息啦,竟然还能当坏学生呀。”

她一只以为她儿子是乖巧的小绵羊。林晚鼓着脸道,“是为了升学的事儿,你儿子太优秀了!”

他就将今天袁副校长来学校的事儿说了。

刘胜男听完之后,高兴的抱着自己儿子亲了好几口,“儿子,你可真是长脸啊。当初我念中学那会儿可没你这么出息。”

林国安看傻子一样的看自己儿子,“你咋就没答应呢。谁离不开你呀,我巴不得你赶紧去外面念书,我和你妈能省点儿心。”

“……”林晚觉得自己被扎心了。他满脸委屈,“我舍不得你们。”

林国安翻白眼,嫌弃道,“啥舍不得我们哟,你是舍不得家里的肉包子,白面饺子吧。”

林晚:“……”他有表现的这么明显吗?

“他爸,别这么说我们儿子。”刘胜男护犊子的抱着自己儿子,“他还是个孩子。”

林国安很配合的点头,“是个喜欢吃肉包子和白面饺子的孩子。一顿吃的比我还多。养这么一个娃,顶人家养三个的。”

竟然被嫌弃吃的多了,林晚觉得自己又被扎心了。他也不想吃那么多,那不是忍不住嘛?要是能选择,谁想长成小胖子?

林晚不高兴道,“反正我不离开家里。我智商高,在哪里都能学好。干啥要出门去学习。我这么小,万一出去被人打了咋办。人家都比我长的高,长的壮。”然后又补充了一个很阴谋的猜测,“我这么优秀,肯定会有很多人嫉妒我的!”上次他就差点儿被村里的熊孩子给揍了呢,幸好他很机智的认怂了。

“行行行,不去就不去吧。”林国安摆手。

说完之后,林国安就出门去了。刘胜男立马也跟了出去。

林晚就乖乖在家写作业。

很快,村里又有新的消息传开了。

老林家的三孙子晚生被人家县里中学来抢了。人家县中学特地来看晚生,想让晚生去他们学校念书呢。

上林村的学生们晚上吃饭的时候,又被家里的爹妈给批评教训了。有些成绩差的娃直接被打了屁股。

人家晚生那么认真学习,你还有脸出去玩?欠揍!

林奶奶和林爷爷也把林晚叫跟前问话,问他为啥不去县里呢。县里多好啊,在县里念书多出息呀。

林晚道,“舍不得你们。”

林奶奶心里哽了一下。别扭道,“有啥舍不得的?”

“反正就是舍不得你们。”

“没出息。”林奶奶就没再说了。

第二天一早,林国安就把自己打扮的整整齐齐的,跟着儿子去学校里面。

这次林国安又在朱校长的办公室里面碰到了公社中学的李副校长。

李副校长听说林晚拒绝了县里的中学的橄榄枝,很是高兴,于是过来趁胜追击,准备让林晚彻底的下决心留在公社。所以知道今天林国安要来之后,他就巴巴的跑来了。

朱校长嫌弃的不得了,又赶不走,只能尴尬的当着他的面,给林国安做思想工作,“还是县里的环境好。”

李副校长插嘴道,“有啥好的,不都是老师教吗。林晚同学聪明,哪里学都是一样的。”

“那不一样,更好的师资力量,对孩子的教育是最好的。”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林晚同学来了我们中学,我们肯定全心全意的去照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