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儿?”杜将军不解地问。

 

“到聚变点去,我走前要拿些私人用品。”林云平静地说。

 

“是啊,这些天,为了调试,她一直吃住在‘桥’那里。”许大校说。

 

“你跟她去。”杜将军对身边的一位中校说。

 

林云敬了礼后转身走去,消失在外面大戈壁上如血的残阳中。

 

宏聚变

 

会后,特别领导组的成员和基地的几名技术负责人留下来,讨论江要保留的少量研究用宏原子核的保存问题。他们一致认为,为了避免因空袭等以塑造成的危险,这些弦应存贮在地下防空设施中。

 

许大校又问起了球状闪电项目组的最后去向问题,杜将军说:“刚才我在会上可能太严厉了些这个项目组的卓越成就上级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弦的研究暂时停止了,但宏电子的研究还可以继续。”

 

“首长,普通的球状闪电武器已经陷入了绝境。”许大校苦笑道。

 

“哪有那么严重嘛!不就是对舰队攻击的一次失利?舰队本来就是现代战争中防伪最严的目标。但在陆战中呢?敌人不可能每个单兵都扛着一套电磁屏蔽装置吧,我看啊,每辆坦克和装甲车配一套都困难。另外,上级现在对纯耗散型球状闪电有很大兴趣。”

 

“纯耗散型?那都是无用的废品啊。”许大校不解地说。所谓纯耗散型,是指那些根本不进行爆发式能量释放的球状闪电,它们被激发后,只是以普通的电磁辐射形式缓慢地释放自己的能量,被认为是最温和同时也最无军事用途的一类宏电子。

 

“不,许大校。你们是否注意过它们释放的电磁辐射?其中几乎包含了所有的通讯波段,且强度很大。目前,我军在电子战中采用双盲战略,对敌实施全频段阻塞干扰,但干扰源极易被定位和摧毁,而纯耗散型球状闪电可以作为干扰源,它的最大优势是很难被摧毁。”

 

“是这样!当一个纯耗散型雷球在空中飘行时,周围很大范围内的无线通讯都中断了,而这种球状闪电寿命很长,它的能量释放过程最长达两个小时。”

 

“而且不易被摧毁,我们做过试验,飞行中的球状闪电被一发炮弹穿过后都不受影响。”

 

“是啊,首长,我们以前应该想出这个主意的。”

 

“许大校,主意就是你们想出的,你们上交的技术报告很多,你可能没有注意到那份。”

 

丁仪说:“我知道这事,那个想法是林云提出来的。”

 

提到林云,大家都无声了。

 

正在这时,聚变点的方向传来了枪声。

 

聚变点距这里有上千米远,声音传到这里已很弱,从周围军人们突然警觉的样子,丁仪才知道那是枪声。紧接着又响了几声,更加急促。会议室的人们纷纷冲到外面,向聚变点的方向看。

 

聚变点与办公室之间是一片空旷地带,人们看到,在这片戈壁上有一个人在跑动,他显然是刚从聚变点放置‘桥"的大篷中跑出来的。稍近些,人们认出来这是那名陪同林云去聚变点的中校;再近些,可以看到他左手捂着右肩,右手提着手枪,当他跑到办公楼前时,可以看到顺着枪管向下滴的血。

 

中校推开了要给他看伤包扎的人,径直走到杜玉伦将军面前,喘息着说“林云少校,她要强行进行宏聚变实验!”

 

一时间空气凝固了,人们都向聚变点方向看去,一时间,世界的其余部分在他们的视野中消失,只剩下那座大篷赫然而立。

 

“谁先开的枪?”杜将军问。

 

“我,他们人多,我不先下手就出不来了。”中校把沾血的手枪放下,疲惫地坐了下来。

 

“还有伤亡吗?”许大校问。

 

“我肯定打中了他们中的一个,好像是个尚未,是死是伤不知道。”

 

“林云呢?”杜将军问。

 

“他没事。”

 

“他们共有几个人?”将军接着问。

 

“加林云六个,其余的是三个少校和两个上尉。”

 

“竟有这么多人跟她跑?”杜将军看了许大校一眼说。

 

“在基地的一些有激进主义倾向的年轻人中,林云很有吸引力。”

 

“聚变实验用的原子核呢?”

 

“两根弦都已经在‘桥’上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从远处的大篷转移到杜玉伦将军身上。

 

“命令基地警卫部队,立刻突击并占领聚变点。”杜将军队刚刚赶来的警卫部队指挥官说。

 

“首长,这怕不行!”特别领导组的副组长,一名叫石剑的大校急步走到杜将军面前说,“弦已在‘桥’上,聚变随时都可能发生,应该采取更果断的措施!”

 

“执行命令。”杜玉伦面无表情地说。

 

石大校万分焦虑地看着他,欲言又止。

 

“丁教授,我们一起去劝劝林云吧。”许大校对丁仪说。

 

丁仪摇摇头:“我不去,没有用的,再说,我理解她。”他坦然承受着众人投来的怪异的目光,补充道:“在这里,可能只有我理解她。”

 

“那我们走吧!”许大校没有再看定义,同警卫部队指挥官一起急步走去。

 

“不要随便开枪。”杜将军对着他们的背影补充道,警卫部队指挥官回身匆匆说了声是。

 

“是没有用,劝她没用的,我还不了解她……”杜将军自语道,他看上去一下子虚弱了很多,可能是在为自己情感战胜了理智而自责,现在,谁都能看得出来,林云是他最珍爱的学生。

 

警卫部队很快包围了聚变点,包围圈的散兵线快速向大篷收拢,这过程在一片寂静中进行,双方都没有开枪。当散兵线接近大篷时,许大校用一个扩音器向大篷喊话,他自己显然已经乱了方寸,所以进行的劝说杂乱无力,无非是让对方冷静、考虑后果等等。

 

仿佛是回答许大校,大篷中响起了雷球机枪建立的放电声,紧接着,一排冷蓝色的球状闪电呼啸而出,如疾风般掠过散兵线上空,战士们都本能地卧倒,球状闪电在他们的背后紧密地爆炸了,一阵急促的巨响后,戈壁滩上的几片红柳丛,还有附近堆放的两堆板条箱,未经燃烧就化为灰烬,只冒出一缕缕青烟,这是一串以植物和木材为能量释放目标的球状闪电。

 

“这是警告,只有一次。”大篷中的一个扩音器传出了林云的声音,静如止水。

 

“林云,你……你真想杀害自己的同志战友吗!”许大校绝望地大喊。没有回答。

 

“先让部队撤下来吧。”杜将军说。

 

“我们也应该立刻对大篷进行球状闪电攻击,首长,真得不能再拖了!”石剑大校说。

 

“不行,”一名基地军官说,“林云他们现在使用的雷球机枪是最新型号,本身就带有电磁屏蔽系统,可以在半径50米的范围上偏转任何球状闪电。”

 

杜将军想了几秒钟,伸手拿起了电话,拨了林云的父亲林峰将军的号码:“首长,我是杜玉伦,从B436项目基地给您打电话,在特别领导小组接管基地时,发生了突发事件,林云和其他五名年轻军官用武力占领了聚变试验点,要强行进行宏聚变试验,目前两根弦已在加速装置中,聚变随时都可能发生,他们还装备有雷球机枪,您看……”

 

电话另一端沉默了两秒钟,也只有两秒钟,林将军语气平静地问:“这需要请示吗?”

 

“可,首长……”

 

“您被解职了,把电话交给石大校。”

 

“首长!”

 

“这是命令!”

 

杜玉伦把话筒地给旁边的石剑大校。大校举起话筒,正要说什么,确立刻听到林将军简洁而果断的命令:“摧毁聚变点。”

 

“是!首长。”

 

大校说完放下电话,转身问一位少校:“最近的战术导弹阵地是哪个?”

 

“红331,距这里约一百五十公里。”

 

“立刻向他们传送聚变点坐标,四个精度,并传送攻击授权,给我接通红331指挥官。”

 

很快,那个导弹基地的指挥官接通了,大校接过话筒:“对,是,受到坐标和攻击授权了吗?对,立刻!好……目标按陆上四类对待……这个你们自定,要确保摧毁!立刻,我不放电话……”

 

“我说,不能再有别的选择吗?关于宏聚变……”丁仪挤上前来说。

 

举着话筒的石剑大校神色严厉地看着丁仪,挥起另一只手坚决向下一劈,不知是表示没有任何别的选择,还是根本就不让丁仪说话。

 

“好的,知道了。”大校对着话筒说,然后放下电话,他的动作慢了下来,刚才的焦虑消失了,他长吁了一口气,像是解除了一个沉重的负担,又像是在后怕。

 

“导弹已在途中,三分钟后到达。”他说。

 

“首长,我们再向后撤一些吧。”一位军官对杜将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