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为夫纲 作者:玲珑秀

内容介绍:

一个三姑六婆兴旺的朝代,

女人可以当一半家的朝代。

叶浅玉重活一世,

要肩负起一个世家的兴衰。

然而只有半调子的家族预知能力,

她该如何带领自已的家族,

走向那一条平坦的大路,

同时为自已谋划一份美满姻缘?

第一章初

盛历朝景炎十五年,这一年天南地北风调雨顺。江怀城里,更是一时盛况空前。夏日午时,炎热如火,正是好事扎堆发生时节。西城的名人街道,两旁各家各户的院落门前的花坛,那些花儿都开放得争奇斗艳。

两边院落的人家,自觉的把自家院子修得与邻居家整齐排成行。家家户户的院子门,都粉刷成喜庆的大红色,成了名人街最打眼的风景。在这个烈日的映照下,红色院子门的光泽,略显得有些暗淡起来。

名人街道同从前那般的干净空寂,街道两旁高大的树上,有蝉儿躲藏在树荫里,它们不时的发出欢快的叫声,提醒人们,注意它们的存在。人们行在名人街道时,会自觉的放轻脚步声音和话语声音。

名人街道两边,有的豪气人家的门前,除去门前的花坛外,还会在院子门外,安置高大的守护石头狮子座。这当中名人街最有名的两家人,正处在相对街道最中间的位置。两户人家的院墙,都修得格外的高厚宽。两家门前都有巍然的狮子座,彼此遥遥相对,那石头狮子座,都呲张着牙,那张开的大嘴都冲着对方而去,显得对彼此的不服气。

右边平日里紧闭着红色的院子门,在这个夏日的午后,从里面‘呼拉’拉开了院子门,走出来一个粉衣笑脸妇人和一个小小红衣女童。那妇人转头向着院子门里面的人,正要开口说几句客气话,那刚开一侧的院子门,立时被人从里面直接‘呯’的一声重重的关上,直接把粉衣妇人到嘴边要说的客气话,硬生生的逼了回去。

院子门里,传出放大声音的妇人说话声音“哼,没见过这么不长心眼的人,明明是一桩良缘,叶家妇人偏偏听信小女的话,故意来给夫人心里添乱。哼,我家夫人心善,才没有把她们母女直接扫地出门,、、、、、。”有男人接话说“啊,大少爷和三小姐瞧着就是天生的一对佳偶,叶妇人想要拆散一对有情人吗?”“是啊,太不长眼了,江怀城谁不知大少爷和三小姐两人,一个是非你不娶,一个是非你不嫁。

两家的大人都认可这桩好事,夫人请叶妇人过来,不过是让她走走过场,她还上杆子了,说这桩姻缘,有些不妥。哼,那里不妥,瞧着就是天生一对。哼,江怀城多的是能人,我家夫人会另换一家懂事人,来成全这桩良缘。”粉衣妇人听着里面的说话声音,脸色大变之后,不由自主牵着女童倒退两变。

叶妇人的眼里微微带有些怒气,眉头紧紧的敛聚起来。而那小小的红衣女童,她的眼眶里一直強忍着滚动的泪珠子,在听到里面的说话声音后,那泪珠立时滚了出来。她一脸懵懂不解的神色,仰脸寻问说:“娘亲,那位夫人问我话时,我是不是不应该说实话?而是要按大哥教我的那样,要装聋作哑当作没有听见夫人的问话?”

叶妇人听见女童的话,她的眉头赶紧展开一些,她弯腰摸摸女儿的头,微微蹲下来平视着女儿,她静静的瞧着女儿,语气平缓的说:“囡囡,娘亲觉得你今天做得对,有些事情,瞒得了一时,却瞒不了一世。如果你今日不说出实话,有一天事发之后,你同样会过不了自已的良心关。娘亲的女儿,要坦坦荡荡的做人。”

小小女童其实并没有听明白妇人话里的意思,她只是瞧见自家娘亲温暖的笑颜,心眼里跟着开怀。她的眼泪慢慢的收住,在妇人的安慰抚摸下,她很快的破泣为笑。叶妇人瞧见女儿的笑脸,她微微笑着站直身子,低头再瞧一眼那无邪的笑颜。她伸手牵紧女儿的小手,母女两人往街头走去。

小小的红衣女童,她约有四岁大小,她的小身子稍稍显得圆滚了一些,五官明朗端正,独有一双格外澄澈的蕴含笑意眼眸,时常笑瞧身边人。她现在欢喜的跟着自家娘亲身后,一路上特别兴奋的瞧着自已眼前的一切。叶妇人低头瞧见女儿眼里的欢喜,她欣慰的笑过之后,眼神紧跟着暗了几暗。她在心内暗自的叹息一声,自家女儿小小年纪,已经懂得在人前強忍着眼泪,她这般的懂事,让她既开怀安慰又无奈叹息不已。

叶妇人的眼里,浮现出许多无奈的情绪,她心里对女儿未来有许多的担忧,现今却无法对年幼的女儿说出来。叶妇人瞧着女儿,只盼望着她不必继承叶家女儿共有的命运。只是女儿在三岁那年,无意中展示出来的预知能力,注定她在年少的岁月里,要紧跟着走向叶家女儿的那条路。叶妇人瞧着女儿的笑脸,她的眼里有着隐匿不了的悲意和愤意。

叶家和纪家是江怀城有名的红娘世家,两家几代以来既是邻居,又是同行。几代以来,叶家和纪家都把持着官媒资历。纪家这些年家业越来越兴旺,而叶家却渐渐有些往下坡路上滑。叶家到现在还能停在江怀城的官媒的位置上,在于叶家的女儿,她们天生对姻缘有一种独一无二的预知能力,这种本事一直持续到她们十六岁成年后,才会慢慢的消退下去。事实证明,经过叶家女儿预知过的好姻缘,时光会作证,那的确都是些难得的美满姻缘。

只是非常奇怪的是,叶家的女儿嫁人之后,她们所生的女儿,却无一人继承她们的预知能力。仿佛那种预知能力,天生是为叶家女儿准备的一样。只有叶家的女儿,才能一代又一代的继承下去。叶家的儿子,他们一个个对红娘这份工作,没有多大的兴趣,他们各自会选择自已喜好的工作。反而是每一代人里面,都会有生了女儿的叶家媳妇,在女儿会说话后,她会带着女儿一块,继续着叶家这份红娘工作。

叶家的儿子,也许不是多出色的男子,他们却算得上是江怀城难得的好男儿。他们大多数孝顺努力能干,最重要的是他们懂得尊重身边的女人,是值得女人相信的好夫君。叶家的女儿,她们在娘家时,是江怀城中少见的精明能干人。她们成年后,在婚事上面,是许多人家争抢的长媳对象。可惜几代下来,叶家的女儿,却没有一人成亲后,生活得很好。嫁出去的叶家女儿,有早早凋零的人,活下来的叶家女儿,通常会深陷在内宅争斗之中,再不得闺中那般的欢喜笑颜。

名人街道上,小小的女童在自家娘亲有意的引导下,她慢慢的多话起来。叶妇人听着女儿稚嫩的笑语,她的的眼里紧跟着有了笑意。她的女儿还小,一切还来得及改变。她和夫婿两人从来不曾做过恶事,她不信天命会如此怠慢她。她在接受这个女儿时,已有了决定,她的女儿,不需要象前面叶家女儿那样的能干,她只要如现在这般,在外人面前显得懂事体贴,在家里人面前,知道撒娇和撒泼,招惹家人一定要注意关心她。

叶妇人在女儿三岁时,无意中表露出叶家女儿独有的预知能力时,她便一直心怀隐忧,夜夜不得安宁。直到近来,她才稍稍放开心怀。女儿没有象从前叶家女儿那般,在姻缘上面,次次能够准确无误的预知。叶家这一代的女儿叶浅玉,只有半调子的预知能力,而且是好的不灵,坏的次次灵验。

最近,江怀城,街头巷尾多了许多叶家女儿的流言,人人都传说着,叶家这一代是彻底的没落了。叶家这一代的女儿,远远不如她前面几代姑奶奶们精明能干,更加赶不上嫁入江阴城大户人家白家做嫡长房长媳的姑姑叶善言。人们就差没有明说,叶家这一代的女儿太过笨拙,没有前几代女儿灵活精明。

叶妇人最早听到这些话语,她当时就欢喜的笑起来,她当着自家娘亲的面,那欢喜的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她哭泣过后,笑着对自已老娘说:“娘亲,我的囡囡,她不会走向叶家女儿的那条老路,她一定会比叶家姑奶奶们过得好,她会打破叶家女儿生活不幸的魔咒。”叶妇人宁愿自家的女儿笨一些,都要她未来的日子,能过得比前几代叶家女儿好。

第二章多言

“吱呀”大力拉扯院子门的声音,在这个午后,再次打碎名人街道的安静,惊得已走到街头的叶家母女俩人,忍不住回头张望过去。在左边街道中间的院子门前,已走出来一对青年男子,有一个管事模样的中年男子,正跟他们说着告别的话,那声音飘散开去,“纪大少爷,生哥儿,再会。”

叶家母女听到这男人的声音,母女俩人互看一眼。叶浅玉已经欢喜的低声叫道:“娘亲,是纪大哥和生哥哥两人,我们停下来,等等他们一块回家,可好?”叶母低头瞧着少不更事的女儿,听着她的话语,她在心里轻叹息一声,纪家人历来待身边的人亲近。自家的女儿年纪尚小,跟着纪家人处久了,她依旧分不清那些不同称呼里的意思,她时常会胡乱的叫嚷着他们,难得纪家人不介意,一一担待下来。

叶母伸手摸摸女儿的头顶,低声说:“囡囡,你纪大哥有事,他不会这么快回家。”叶浅玉仰头瞧明白母亲的神色,她微微低头,有些闷闷不乐的说:“娘亲,我知道了。”叶母灿然一笑,那张小脸上写满了不乐意神色,她伸手牵紧女儿转身往街头走去,笑着说:“囡囡啊,一会娘亲带你去带糖,你想要几块啊?”

叶浅玉用手指算着,她好一会后,笑咧开一张小嘴,她笑着说:“娘亲,我们去买店家的碎糖块,我听慧姐儿说过,那样的便宜,我们可以多卖几种,家里人人都可以尝尝糖的味道。”叶母听她的话,心里顿时一软,这个小小的人儿,有吃时,还知道惦记着一家的人,不枉全家上下当她是心头宝。

叶母满眼的笑意点头说:“好,娘亲听囡囡的安排,一家人借囡囡的光尝尝糖味道。”叶浅玉听着叶母打趣的话,她不好意思的低一下头,抬头细声细气的再一次为自已好姐妹说话:“娘亲,是借慧姐儿的光,是她跟我这样说事的。”

叶母知道叶浅玉口中的慧姐儿,是他们一条街上医家柏家的女儿,在家中排行三,却是家中的独女。那个女孩子比叶浅谈玉大三岁,一大一小两个女孩子偏生投了缘,闲着爱互相找着在一处玩。柏家行医,在江怀城已经是小有名气,柏慧母亲跟着夫君也学了些浅表医术,在夫人们的极力邀请下,她会前往别人家里做客,在交际方面,一条街的妇人,无人能抵得过她的本事。

柏慧小小年纪跟着父亲学医,算是他们这条街上的小医家。今年以来,柏慧还会帮街上的人,学着瞧些小毛病。叶母自然乐意叶浅玉与柏慧交好下去,那孩子有正气,瞧着也比自家女儿要精明能干。大人的心思,远比孩子的心思烦杂许多。叶母笑着说:“好,我家囡囡现在跟慧姐儿学得懂事了。”

纪一周瞧着院子门关闭起来,他才缓下脸上的笑容,微微带有些怒意的瞧着身边的小厮,小厮有些脸红起来,自知刚刚在里面夫人有心的问询下,自已失口说了太多女方家的事情。纪一周瞧着小厮羞赧的面容,他轻轻的叹息一声,低声说:“小生,我一再跟你说过,你别瞧着这些夫人面容和蔼可亲,她们最会探人话。这事好在成了,要不你就坏了一桩姻缘。

周家小姐的家事,虽说不伤大雅,但是能够不提及,最好不要多提一字。唉,你下次不要跟我出来,你总是看着夫人们的眼睛,觉得她们太善解人意,你心里就跟着软下来。她们问什么,你就老老实实的答什么,你这个傻子啊,她们打理这样一个大家,有几个是面团一样的善人啊。唉。”纪一围再次长叹息一声,他往前大步走去,没有心思去理自已身边的人。

小生满脸通红的跟在他的身后,他想想后,伸手重重的拍打自已两下嘴巴,他低声说:“大爷,我嘴贱啊,我差点害了大爷的事。”纪一围在前面听到重重的拍打声音,他转头一看,见到小生还要重打自已嘴巴,他赶紧拦截下来,低声吼止说:“你疯了吗?你把自已的嘴巴打肿了,一会让外人瞧着,还以为我把你怎么了?值得吗?你记住教训,在这些夫人们面前,有时多言不如一默。”

两人往前大步又走了几步,走到街头时,纪一围瞧一眼低着头的小生,小生面容清秀,正是夫人们喜欢的模样,平日里,他也帮着招揽了许多的生意。纪一围选中小生跟随身边,正是瞧中他擅长哄夫人们开怀,弱处就是他的耳朵软,受不了别人的软话。别人只要一软和,他恨不得掏空所有奉献出去。

纪一围想着小生只有十二岁,他还是有心想把小生培养出来。他转身伸手拍打小生的肩头一下,语重心长的低声说:“小生啊,男子汉行事,要分得清行与不行,你啊,有时夫人们哄你两句,你就分不清东南西北,该说和不应该说的,你全倒了出来。我们出来成就别人的良缘,是要实话实说。只是别人的家事,我们这样的人,越知道的少,越好,以后越有长久的生意可做。

小生,你现在年纪尚轻,夫人们还喜欢听你说那些甜话。等你年纪一天天大起来,光靠着那些好话,可成不了什么大事,你以后还是要多用心,闲着时,多去听听二爷身边的小不说话做事。唉,你要能和小不两人中和下就好。你们两人,一个太沉默,一个太多话。”纪一围说着自个觉得有些好笑起来,这人无完人,小生要跟小不那样闷起来,十天半月不哼一字,他可是受不了的。

小生听着纪一围这番的话,他的脸上绽开了笑颜,他知道主子愿意这样说他,就是没有放弃他的意思。他用力点头说:“大爷,我以后不会给你丢脸。”纪一围伸手拍他一记,说:“得了,你丢脸,关我什么事儿啊,这样的坏事,你都想要扯上我。得了吧,以后你再干丢脸的事,我直接跟人说,我不认识你。走吧,王夫人代话过来,要我们去她家一趟、、、、、。”

第三章红脸

太阳稍稍偏西时,叶家母女已走到距离清风街不远的地方,只是她们遇见越来越多认识的婆娘们,她们瞧见她们母女后,纷纷伸手把叶母拉扯到一旁说着悄悄话。她们一群人说得热闹,独留下叶浅玉一脸无趣的站在不远处等候着。

叶浅玉望着不远处的街口,她的小脚时不时的抬起来,想要迈出去,又在叶母时不时无意扫过来的眼光中,小心翼翼的缩放回来。叶浅玉不得不一脸无奈的停在原地,她那双明亮的眸子,却祈盼的瞧向清风街口四周的地方,就盼着能遇到一个能让叶母放心的大孩子,顺带让她跟着一块回家。

叶浅玉眼光稍稍移往不远处的小山坡的路口,柏慧刚刚下到山路口的位置,她的手里挽着一个小小的提篮,正回头跟身后两个同样大的女孩子说着话,三人说得欢喜。叶浅玉眼巴巴的瞧着那里,她想想后,双手冲着那边用力挥了挥好几下,总算吸引住柏慧身后两个女孩子的注意力。柏慧听两个女孩子的指点,她笑着转回头,一眼瞧见站在街对面的叶浅玉。

柏慧冲着叶浅玉挥了挥手,她把手里的提篮交到身后女孩子手里,笑着说:“芳姐儿,花姐儿,我要过去接玉囡囡过来,婶子这会瞧着就有事,她不会这么快回家。她把玉囡囡当成小宝宝瞧,可不会许她独自一人回家。”她身后的两个女孩子跟着笑嘻嘻起来,穿着花朵裙子的芳姐儿,笑着说:“慧姐儿,我瞧自从前一阵子玉囡囡生过一场病后,叶家的人更加不会许玉囡囡单独出门,就这么短的路,婶子都不许玉囡囡独自回家。”

叶家的浅玉,家人爱叫她的小名囡囡。清风街坊的人,也爱这般亲昵的叫唤她,只是大家在囡囡前面加一个玉字,她便成了清风街上有名的玉囡囡。柏慧走近叶浅玉的面前,瞧着她笑逐颜开的小模样,她小手直接点上她的额头,低声说:“你好没用啊,这么短的路,都不敢自个回家。”叶浅玉闪开她又伸来的手指,略有些委屈的低声说:“慧姐儿,你没有瞧见我在这里,是等我娘亲一块回去的吗?”

“噗”柏慧一下子笑开起来,她在叶浅玉的怒目下,笑着走近叶母招呼说:“婶子好,你陪婶子们说话,我带玉囡囡一块回家去。”叶母笑眯眯的点头,柏慧拉扯着叶浅玉往街口走去,芳姐儿和花姐儿两人等在路口。叶浅玉笑着跟她们招呼说:“芳姐儿,花姐儿,你们下次找慧姐儿上山玩,可以叫上我一块去吗?”

芳姐儿和花姐儿两人瞧向柏慧,同时伸手指向叶浅玉,两人异口同声的说:“玉囡囡,是慧姐儿跟你说的,这次又是我们来找她上山玩的?”叶浅玉笑嘻嘻的摇头说:“慧姐儿才不会跟我说这样的小事情,嘻嘻,是我自个猜出来的。柏婶婶上次跟我说,我和慧姐儿的性子都是静性子,爱窝在家里不动弹。多亏慧姐儿有两个好朋友,会过来扯着她出去玩。嘻嘻,我下次要跟着你们一块去。”

年纪稍大些的芳姐儿,她伸手直接拍向叶浅玉,笑着说:“慧姐儿的性子静是实情,你可不是一个能静得住的人,我瞧你啊,要不是你家里人限制你,只怕我们大家伙要跟着你家的人,一块漫山遍野的去寻你这个能玩野的人。嗯?”三个大女孩子交换下眼神,三人非常有默契的笑瞧着叶浅玉。

叶浅玉的小脸渐渐的泛红起来,前两天的傍晚,他们一家人在后院那里歇凉。她一时兴趣,捉着自家的二哥,要他把她放在树枝上坐着玩耍。叶二哥一向宠爱这个妹子,自是听她的话,找了一个粗树枝,才把她抱着放上去。结果叶浅玉一时贪玩,自个又往上面的树干爬了上去,一时之间,脱离了叶二哥能掌管的高度。

兄妹两人因此一个坐在树上,一个站在树下斗起嘴。偏偏柏慧带着芳姐儿和花姐儿三人顺着后院走了过来,正好撞见这一幕。叶浅玉瞧明白她们的笑意,赶紧轻声解释说:“慧姐儿,芳姐儿,花姐儿,我平日不是那样会和哥哥斗气的人,你不信,你们问我的小哥,我小哥最爱说实话,她说的话,你们总会相信吧?”

叶浅玉的小哥,是她所有哥哥中长得最为俊美的一个,他小小年纪,便有小女孩子爱跟在后面。清风街的小女孩子,难得有几个不喜欢他。芳姐儿和花姐儿两人听见叶浅玉这话,两人的小脸一红,两人赶紧低下头去掩饰脸上的红色,无人再多说一语。柏慧见到两个好姐妹的神色,她微笑的瞧着叶浅玉,见到她依旧睁大眼睛瞧着那两人,那小嘴微微的张开来。

柏慧赶紧上前一步,恰巧挡在叶浅玉视线,她冲着芳姐儿和花姐儿两人说:“天色不早了,大家回家吧。”芳姐儿和花姐儿两人抬起脸,互相闪开眼神后,又各自对看一眼后,两人冲着柏慧说:“慧姐儿,我们家去了,明天再来找你玩耍。”两人又对叶浅玉招呼说:“玉囡囡,你明天不出门,可以来慧姐儿家玩耍。”

芳姐儿和花姐儿两人转弯走掉后,叶浅玉慢腾腾的吐出一句话:“慧姐儿,你放心,我不会当面笑女孩子脸红的事,小哥说那样会得罪人。”柏慧舒一口气,手指点着她的额头,笑着说:“你机灵,有事没事,知道拿你小哥出来挡事。”叶浅玉嘻嘻哈哈的笑开去,她抬头瞧着柏慧的提篮,笑嘻嘻的说:“慧姐儿,我下次跟娘亲说,我要跟慧姐儿学摘药,娘亲一定许我跟你们上山玩。”

柏慧侧目望着她,摇头说:“玉囡囡,你打消你的想法,我不会帮你隐瞒你娘亲。山上那么大,你个子又矮小,你要是往那里一蹲,这回头瞧不见你,你丢了,我家的人和你一家人,没一人能饶得了我。你啊,回去多吃些饭菜,争取早些长高些,那时我才敢带你上山去。”

柏慧一边说着话,她还一边嫌弃的低头瞧着叶浅玉,气得她小跑着往自已家门去,她的小嘴里还大声音的叨唠着:“哼,慧姐儿坏,我回去叫小哥明天带我上山去玩。”柏慧在后面快步跟上她,见到她跑进叶家门后,她在后面笑着小声音说:“玉囡囡,你病了一场,你小哥现在也没有胆子,敢带你上山玩耍,你好好在家里呆着吧,小小人儿,还以为同我一样大。”

第四章有趣的名字来历

傍晚时分,正是家家户户用餐时,这时如果有人漫步在清风街上,可以闻到家家户户飘散出来的饭香味。叶家的宅第,位居街口进去左边第七个位。十年前,叶家家有喜事,把宅第从里到外翻新过一次。十年风雨吹打,叶家的院墙,在清风街上还是显得比周边人家的院墙色彩鲜亮。

六十年前,江怀城的人,提起清风街上的人家,人人会竖起大拇指,说清风街上,不分男女,没有一个弱者。三十年前,人们提起清风街的人家,眼里会闪烁着羡慕的神采,清风街上的人家,几乎几年就内外翻新一次宅第。而如今,江怀城的人,嘴里说得最多是名人街上的人家,老人们偶尔提及清风街的人家,都会轻轻叹息一声,说‘一代不如一代,清风街雄风不再。’

清风街许多人家的院墙,青苔覆盖上面,早已瞧不出院墙原本的底色。这里是许多人家的祖宅,而守在这里的一般是各家的长子。从三十年前开始,那些分了家的弟弟们,已不同从前的人们那样,固执的在距离清风街不远处安家。他们出了清风街发展,往更远方发展。叶家当家人的两个弟弟,便是当中的代表人物。

他们兄弟两人结伴去了府城,两人在那里安家落户。近年来,在府城日子过得好的两个弟弟,便以各种借口来游说叶家的当家人,希望他带着一家人去江宁府城,这样一家人便可以大团圆。叶家当家人叶梅山,性格如他的名字一样的固执,他执意要守住叶家的祖业。两个弟弟劝诱不了自家的兄长,转而来劝说叶老太刘氏,偏偏刘氏在这方面是夫唱妇随,她自个也觉得故土难离。

叶家,在这傍晚时分,同清风街所有的人家一样,在院子当中摆上桌椅板凳用餐。太阳已经下了山,院子里周边的种下大树早已成荫,在这样的时刻,他们彼此用树叶互相招呼着。叶家院子里三张桌子成三角,叶家男人坐一桌,叶家女人并排坐在别一桌,而孩子们那一桌摆在两桌中间的位置,方便大人们时时转过头,去打量用餐的孩子们。

叶家孩子们这一桌面上,这一代两个最大的孩子,已同大人一样坐在男人桌上用餐。余下的人,按一个大一个小的位置坐好。叶浅玉坐在最未的位置,她的左边坐着她嫡亲的小哥哥叶怀向,她的右边坐着二叔家最小的儿子叶怀南,他比叶浅玉只大一岁,最爱伴在她的身边。叶浅玉的父亲叶大田是叶家的长子,他这名字来历,与农家出身的叶老太有关系。

叶老太是祖祖辈辈是农人,她嫁给叶老爷后,心里还是惦念着土地。她生下大儿子后,取得公婆的支持后,她执意要为长子取名为大田。叶老爷自然是不愿意自家儿子取这样一个名字,只是他们夫妻情深,关于他名字的来历,他曾经细细的说给年轻的娇妻听过。叶梅山这样一个雅致的名字,来源他的母亲将要生他时,记起年少时,冬日里跟着大人去北方走亲戚,路过的山上,那白雪皑皑中满山梅花的美景,令她久久不能忘怀。

按叶梅山老母亲的原话,她如果生下来的是女儿,直接叫梅花。可惜生的是儿子,只能取名为梅山。叶老太太一生有三子一女,二儿子的名字叫叶梅枝,三儿子的名字叫叶梅林,女儿的名字叫叶梅子。当俏美的叶梅子,嫁人一年后因早产早逝后。叶家的人,从此之后便非常忌讳的提及‘梅子’两字。而叶家别的人,因老大家如此取名,只有顺着‘梅’字到底。

叶家长媳妇在儿女名字上面,都有一种狂热情结。上上一代,执意‘梅’字到底,到了叶刘氏这里,她执意与农家生活连在一起,长子叶大田之后,叶老太生下女儿叶大美,次子叶大丰,到了小儿子时,叶老太直接为他取名为叶大收。说来也巧,叶老太生了叶大收之后,再也没有怀孕过。而叶梅枝和叶梅林两兄弟家的孩子,只有顺着兄长家孩子来,中间都以‘大’字排名。

叶家在叶大田这一代,牢记得要深爱土地。叶梅枝的长子的名字直接叫叶大地。等到叶大田娶书香人家的女儿阮芷进门,在生长子时,叶老太自觉得把取名字的权利交给她。阮芷一直喜欢为人要‘虚怀若谷’这四个字,便取了‘怀’字,取名字时才知那个‘谷’字,已经不能用,只要关于土地方面的字,全给长辈们用了。叶浅玉的兄长们只能用方向那方面的字,等到轮到她时,原本她的名字应该叫‘怀玉’。

结果家里人人反对,觉得这名字不好。叶梅山和叶刘氏两人亲自去找人问过后,夫妻两人回来后,拍板说:“叶浅玉。浅浅的玉,孩子受得住这个名字,我们不求她大福,只求她一生平顺。”叶浅玉是叶家几代以来,唯一没有跟着兄弟们排名的女孩子,也是叶家几代以来,唯一让长辈们祈盼着她不要太过能干的女孩子。

叶家每一代都只有一个女孩子,到了叶大田这一代,几乎险些一个女儿都没有。叶浅玉是叶家最宝贝的孩子,连小小年纪的叶怀南都知晓这一事实,他在用餐时,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用心的照顾比他小的叶浅玉进食。

叶怀南个子小小,他时常会站在凳子上,夹一些他自以为叶浅玉爱吃的菜给她。叶浅玉一般会笑笑吃下去,心情好时,她顺手从她面前的菜碗里,夹一些菜放到叶怀南的碗里。一家人都当做没有看见一般,放任家中两个最小的孩子,这般亲近的在饭桌上来来往往。用完餐后,叶怀南一般会伴在叶浅玉的身边,一定要听她多叫唤几声:“怀南小哥哥。”他才会欢欢喜喜的去找自已的娘亲表功,说他今日又做了那些好哥哥的事情。

餐后,男人们一般会在院子里歇息,而叶家两辈四个女人们开始收拾餐具往厨房里送。叶浅玉和叶怀南两人手牵手,两人要往几个大的哥哥们身边靠拢。他们身后跟着的叶怀茗,一脸笑眯眯的模样,嘴里叨叨着说:“小弟,囡囡,你们走慢些,太快,会摔了的。”叶浅玉转头笑嘻嘻的伸出一只手给他,而叶怀南皱眉头说:“怀茗,你只比我大一岁,你不用时时叫我小弟。”叶怀南这时完全忘记,他自已便一直惦记着要叶浅玉多叫他几声哥哥的事情。

院子里的男人们,一边自个说着一天的大小事情,一边笑瞧着三个孩子的言行举止。叶老太通常会被三个媳妇联手赶出厨房,她走到院子里来,最小的儿子自觉的让出位置,二儿子端来茶水,大儿子站在她的身侧给她扇着风,叶梅山在一旁瞧着吹胡子瞪眼,觉得儿子们怠慢了他,瞧笑了一院子的人。

第五章忘记

叶家妯娌三人女人忙碌完毕,三人到院子里把几个小的孩子提留回房。叶老爷这对老夫妻瞧着孙儿们跟着自家娘亲嚷嚷的情景,他们笑着结伴也先回了房。叶家三兄弟把两老口平日里歇凉要用的躺椅搬出来,放在院子里风口处,三人继续坐在一旁说着话。

叶家三兄弟说来说去,都是些老话,在一旁倾听的晚辈们,听来听去后,一个个觉得无趣后,纷纷找各种借口,出了院子门去找同伴们玩耍。叶家三个男人见到院子里只余下他们,他们三人站起来,踢下腿,又伸展下胳膊后,重新坐下来的三人,好笑般的互相打量好几眼。

叶大收笑着对叶大田说:“大哥,这些小子们,我们就要这般的去收理他们,要不,他们一个个以为自已的翅膀硬了,可以飞起来了。”叶大丰白眼瞧着自家小弟说:“你家怀康那样的好性子,都受不了我们一再提及粉刷院墙的事。同样的话,你今晚已经说了六遍,我都想跟你叫停。”

叶大收听他这话,他一脸得意神情瞧着他说:“二哥,我要不这样翻来覆去说同样的话,几个小子舍得离开,让我们三人有空子说说正事?”叶大丰摇头不已,他从来说不过自已厚脸皮的小弟。叶大田在一旁笑着说:“得了,你们二哥不要说小弟,你们两人有什么话要问我?现在快些说出来,一会爹娘和几个小的又会来院子里歇凉。”

叶大丰和叶大收兄弟两人交换下眼色,叶大收开口小心翼翼的问:“大哥,大嫂有没有跟你说囡囡跟她出去的事情,今天那事顺吗?”叶大田打量两个弟弟的神色,他的脸沉下来,沉声说:“你们俩个的这般模样,可不要给你大嫂瞧见,她心里会不畅快的。囡囡跟她自个的娘亲出门,会有什么不顺的,你嫂子会把她照顾得妥贴的。”

叶大丰瞪一眼叶大收后,他笑着解释说:“大哥,小弟不是这个意思,他不过是担心前一阵子囡囡生病后,那几天如同中邪一般的哭泣不休,这好不容易叫林家大嫂过来给她一卦,她晕睡醒来后好了。她这第一次陪嫂子出门,我们担心她又遇到不好的事情,到时她又如那惊弓之鸟一般、、、、、。”

叶大丰的话消失在叶大田的瞪眼里面,只听他咬牙切齿的低声说:“大丰,大收,你们两人给我牢牢记住,囡囡是我和你嫂子的嫡亲女儿,她年纪小,我们疼爱她胜过她的三个兄长。囡囡出门,我们自然想得周全。你们瞧她象有事的人吗?小孩子生病时,自然是娇气了些。前次,你们请林家大嫂过来的事情,我和你嫂子想着你们两人的好心意,便没有多话了。你们自个好好惦记着,那有孩子生病才三四天,这卦婆专程上门的事。

幸好囡囡年纪小,对外可以说孩子受了惊吓,要请林家大嫂过来安稳下。如果囡囡年纪大些,你们这般冲动行事,会生生的害了她的好姻缘。”叶大丰和叶大收两人听后,一脸的羞怯神色,他们事后也给家中的妇人们,狠狠的说过一顿,说他们心急乱行事。不管什么时代,人们对卦象这类事情,都因其的神秘感,有着种种的忌讳。

叶浅玉年纪尚小,还可以托词说,孩子火眼低,容易见到大人们瞧不到的事情,受了惊吓请卦婆回来安神。如果叶浅玉年纪大些,有卦婆专程上门行事,人们容易误会中邪。这样的事情传出去后,叶浅玉的姻缘自然是难了些。何况叶浅玉自生下来,便是一波三折的命,出生是难产难成活,满月后生病差点夭折。多亏叶大嫂是善心人,她细心周全的把孩子照顾好转起来,虽说她后来时不时生些小病,一般也是几副汤药下去立时见效。

今年春未时,叶浅玉跟着哥哥们去外面玩耍。中午,他们在回来的路上,遇到突如其来暴雨。一时之间,大家找不到避雨的屋檐。几个哥哥只有脱了外面的衣裳,重叠起来给妹妹遮雨。兄弟们个个都淋得透彻,只有叶浅玉是淋湿了头发和外衣。叶大嫂当时不在家,叶二嫂刘翠香照着老法子,给他们兄妹几人喝了热的姜茶汤散寒。

叶二嫂是一个细心人,知道叶浅玉底子薄身子弱,那个下午便把她带在身边,瞧着她一直没有什么事情,她心里松了口气。等到晚上用餐后,她笑着把事情说给家里人听。家里人笑瞧着神采飞扬跟着哥哥们后面打闹的叶浅玉,众人皆笑起来。一向严肃的叶家老爷子,笑着当着众人的面,夸了叶家的这些男孩子,说:“不错,我们叶家的男子,从小都担得起事。”他顺带夸叶大嫂一句:“你很会带孩子,这孩子多亏了你,才能这般的活泼机灵。”

叶浅玉却是一个受不了夸的人,她当天半夜里发高烧,小脸红通通的出着粗气。叶大嫂半夜里来给她盖被子,伸手一触惊吓不已,连忙用被子包着她,把她抱回自已的床上,惊醒过来叶大田赶紧起来。天色黑沉,夫妻两人一个赶紧去煮家里备好的药,一个动手给她降温。第二天天明,叶浅玉体温降下来,人却晕睡不醒,惊得叶家上上下下跟着忙起来。

叶浅玉用了大夫新开的汤药,当天下午醒过来后。她神色间明显的不对劲起来,她瞧着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一脸的伤心掉泪不止。不管叶大田夫妻如何的想法子询问她,她都是闭着嘴落泪不休。这般哭了三天,哭得小脸都肿起来,她还是不开口说一字。叶大丰和叶大收两人急起来,兄弟两人都觉得小女孩子一定是中邪了。他们没有跟家里人商量一声,便跑去把街头的林大嫂拖了过来。

林大嫂事后只是淡淡一句‘玉囡囡慌了神,我已安了她的神,醒了就没事了,她要是不记得这几天的事情,你们不用提醒她。’叶浅玉再次醒过来后,依旧同从前那般的活泼,她却不记得那几天的事情,她只记得那天病发那天晚上的事情,然后直接到了清醒的这一天,这当中的那几日发生的事情,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叶家人听从林大嫂的招呼,没有人去提醒叶浅玉,她忘记的那几天发生的事情。

叶大丰和叶大收两人互望一眼,叶大丰轻摇头,叶大收却开口说:“大哥,囡囡从来不是一个胆小的人,那几天的事情,一定有源头,你和嫂子想法子问问她。我问过孩子们,他们也顺着路,听林大嫂的话,去叫过囡囡的名字。我有些担心日后遇事刺激她,她又会再次发作。我们要想法子把那源头灭掉。”

叶大丰在叶大田没有发作前,他瞪眼瞧着他说:“大收,囡囡生了一场病而已,看到了大人们看不到的事情,她现在忘记了,是好事。林大嫂都说不要提醒他,你做什么一定要再次惊吓她?”叶大田在叶大收开口辩解时,他低声同两个弟弟说:“我和你们大嫂后来又问过囡囡,她不记得那几天的事情。我们的意思,她年纪尚小,忘记看到的事情最好。我和你嫂子专程去祖宗面前说过这事情,祖宗给的卦象是平平顺。囡囡一定会顺的,有祖宗们保佑着她。”

叶大丰和叶大收兄弟两人自然信祖宗的指示,兄弟两人都松了一口心气。叶大丰笑着说:“大哥,你和大嫂得到过祖宗的指示,为何不早些跟我们说,害得我们一直担心着囡囡,这心里如同吊着一桶水一样,上不得下不得。这下好了,祖宗都说没事,囡囡一定平顺。”叶大收在一旁跟着点头,叶大田笑瞧着他们两人,低声骂道:“笨蛋,这种小事惊扰到祖宗,我和你大嫂好意思拿出来跟人说吗?

知道的人,知囡囡从生来便不顺,我们做大人的多疼爱她一些正常,不知道的人,觉得我们夫妻两人不孝顺,孩子小小的事情,都要去问祖宗。”他说完后,站起来双手合十,恭敬的四下里拜拜,两个弟弟自然跟着他一块,四下里拜拜,他们嘴里顺便叨叨:“祖宗在上,小子们敬上。”

第六章夜

院子外面的人声散开去,月光悄悄的映照进院子里面。院子里的空无一人,放在中间的桌子早已收拢放到院墙侧边。院子里两张躺椅前面放着一排的小凳子,叶老爷夫妻两人一身清清爽爽来歇凉,夫妻两人轻摇手中巴叶扇,笑着坐在躺椅子上。

从院子的四角,飘散开去一种淡淡的香味,两老口笑望着对方,深感儿子们和儿媳们的贴心体贴。叶大嫂抱着冼得清爽的叶浅玉过来,她瞧到院子里低声说话的老两口,略微在院子边停了下来。叶浅玉瞧着院子里的祖父祖母,从叶大嫂怀里探出头,笑着招呼说:“爷好,奶好。”

小孙女娇嗔叫唤声音,引得叶老爷夫妻双双回头,叶老太笑瞧着大儿媳妇和小孙女,嗔道:“囡囡,你娘亲在外辛苦了一天,你还要她抱。”叶浅玉更加紧的贴近叶大嫂的怀里,她笑嘻嘻的说:“奶啊,我娘亲喜欢抱着我,娘亲说我是她的贴心宝。”叶大嫂抱着叶浅玉走近叶老夫妻面前,她笑着说:“母亲,你放心,囡囡再大一些,我不会这么娇惯着她的。”

叶老太摇头瞧着她,叶老爷伸手给叶浅玉说:“囡囡来,让爷多抱下,明年囡囡大了,爷可抱不起了。”叶大嫂识趣的把女儿放到叶老爷的怀里,她警告的瞧一眼叶浅玉,见到她柔顺的趴在叶老爷的怀里,叶大嫂才笑着坐到叶老太身边的小凳子上面,她笑着说:“母亲,囡囡跟我在外面,自已走路,从来不要我抱她。”

叶大嫂语气里有一种欣慰和骄傲,叶浅玉跟她外出,从来不会乱嚷给她找麻烦,反而会懂事的跟随在她的身边。叶老太瞧一眼自家大儿媳,她笑着说:“你很会教孩子,我们囡囡瞧着长得是有些娇气,可是她行事从来不娇气。我瞧着街上那些比她大的孩子们,很喜欢来找她玩耍。柏家的慧姐儿,好象就很喜欢她。”

清风街的人,都说沉寂了几代的柏家,在这一代是要发展起来了。柏慧的父亲身为柏家的长子,他早年拜了名师,修得一身了不得的医术,他为人实在厚道,待下面的弟弟们亲近。他现在年纪尚轻,医名却已传开去。而她的母亲同样来自药婆家族,现在柏家男儿跟着柏慧的父亲学医术,柏家的女孩子,跟着柏慧的母亲学习药学。

叶老爷在一旁听叶老太的话,他由着叶浅玉扳玩着他的手指,他笑着说:“柏家老大不错,他带着弟弟们跟他学医,柏家老二跟老大年纪太近,学医实在太晚了,可是他却能打理一家人事务。那柏家老三瞧着是能学出来的人,前一阵子,林家哥哥就同我说,柏家老三治好了他的病。柏家人只要一家人齐心,这一代一定能发家。”

叶老爷并不忌讳当着儿媳议论这些事情,叶老太笑着点头说:“柏家老大还娶进一个好儿媳妇,她进门后连生得二子一女,还能教两个小姑一些药学知识。柏家的姑娘,只要用心学得这些本事,这姻缘上面就多添一份力。我瞧着这两年,柏家姑娘年纪到了,柏嫂子要开始挑选女婿了。”叶大嫂在一旁听着两个老人你一言我一语,她只微笑着听他们说话。

叶二嫂和叶三嫂两人带着孩子们出来,几个孩子围了上来,叶老爷夫妻没法子再静静的说着话,叶浅玉见到哥哥们过来,她懂事的爬下叶老爷的腿,笑嘻嘻的瞧着几个小哥哥围着祖父祖母,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话。叶二嫂和叶三嫂瞧着她懂事的模样,两人眼巴巴的瞅着叶大嫂,叶二嫂凑近叶大嫂身边说:“大嫂,囡囡给你教得多乖巧,这人见人爱的小模样,我们瞧着心就软得和水一样。”

叶大嫂笑眯眼的瞧着叶二嫂,叶三嫂直接开口说:“大嫂,我那有一块觜红色的软布料,赶明白我做一件衣裳给囡囡,样式我都想好了,多出来的料子,就给她做头花。”叶三嫂是叶家三个媳妇当中最有钱的一个,她出嫁到叶家时,娘家给了她两间陪嫁店铺。叶大嫂娘亲是书香人家,家里人并不擅长经营,自是应该有的陪嫁外,只有大批量的书。而叶二嫂是农家人,除去床上被褥和一些衣裳外,别无它物。

叶三嫂没有商家的斤斤计较,她一向对家里人出手大方。叶大嫂性子爽直大方,没有书香人家的那种清高。而叶二嫂虽说出身农家,从来是深爱土地的人,她时时以娘家为荣。三人相处久后,彼此之间处得融洽。叶大嫂听叶三嫂的话,赶紧摇头劝阻说:“宛兰,我知道你疼爱囡囡,那样好的布料,你放着有别的用处。这囡囡长得快,你用好的布料给她做衣裳,实在太过浪费了。”

叶三嫂听叶大嫂的话,她笑着爽快的说:“家里就囡囡这么一个女儿家家的,我不把她打扮得漂亮,我还能把小子们打扮漂亮吗?大嫂,这事啊,你别管了。囡囡可是一家人的宝,我家怀茗瞧见那布料,都知是给囡囡备下的。”叶大嫂息了反对的声音,她再说下去显得矫情。叶二嫂是有得穿就好的人,叶家人的四季衣物,一向交给叶三嫂负责,而叶三嫂比她还要早嫁进叶家。

叶二嫂自觉得叶二嫂的眼光比她好,她回娘家时,家里人都说她现在比以前漂亮,说她比前会穿衣裳。叶二嫂瞧着望过来的叶浅玉,她冲着她招招手,小人儿欢快的跑了过来,她叫过自家娘亲后,又冲着两个婶子问好。她一脸小正经的神情问叶二嫂说:“二婶娘,你有事吩咐我吗?”三个大人听她这话,再瞧着她这般小模样,三人相向笑了起来。

叶二嫂的笑起来,伸出间指轻叩她的头顶,说:“囡囡,你跟谁学成这般小模样?”叶浅玉抬头皱眉瞧着三个大人说:“五哥哥今日早上出门时,就是这般跟大哥哥说话,大哥哥夸他会说话了,说五哥不用跟他这样说话,那是晚辈听长辈吩咐时要说的话。二婶娘,大哥说的不对吗?”叶二嫂皱眉瞧向叶大嫂,她最怕孩子们问她这方面事情。她的孩子们大了后,教导的事情,她都转交给叶大嫂负责。

第七章纪家的事情(1)

叶大嫂伸手笑着轻拍一下满脸问号叶浅玉,她笑着点头说:“囡囡,你二婶娘没说你错啊。”“哦”小小人儿轻呼一下,她笑起来说:“我知道大哥哥从来不会做错事的,说错话。”在小小人儿的心里,她的大哥哥不比祖父父亲和两个叔叔差。她最佩服自已的大哥,也最听自家大哥的话。

叶二嫂瞧着叶大嫂这么一言就打发叶浅玉,她一脸佩服的神情瞧着叶大嫂。叶大嫂瞧着她的神色,笑着对叶浅玉说:“囡囡,你去院子门口听听,你哥哥们有没有往家里来?”小小人儿欢欢喜喜的奔过去。叶大嫂冲着叶二嫂低声解释说:“你跟孩子们根本说不清许多事情,他们有他们的想法,我们只要抓住重点的字眼,跟他们说清楚说行。”

叶三嫂在一旁听得点头说:“嗯,这就跟我们做生意一样,我们要抓住客人最想要的那点,这生意一定能成事。”叶大嫂和叶二嫂两人笑瞧着叶三嫂,她是三句话不离本行的从。院子们给人推开,叶浅玉脆生生的招呼着人:“纪爷好,纪奶好。”这招呼话听得三个妇人摇头不已,这是家中孩子私下称呼祖辈的口语,当着众人的面,一般是恭敬的称呼祖父祖母。偏偏叶浅玉对清风街所有的老人家,都是这般亲昵的叫唤,而那些老人家明显受用不已。

叶老爷夫妻站了起来迎接客人,叶大嫂三个人赶紧去搬椅子,叶浅玉牵着两位穿着暗蓝花浅薄短袄子的老人家走了进来,两位老人家头发都微微的发白。叶老爷夫妻走过去,扶着他们两人坐到椅子后,两人才坐回自已的椅子。叶三嫂端来清凉水,放在两位老人家的面前。的四位老人家坐定下来后,孩子们自觉的走到一边玩耍去,叶大嫂妯娌三人站在在一旁服侍着。

纪老爷夫妻两人闻到院子里飘散开去的香味,纪老爷笑着开口说:“叶老弟,弟妹,你们院子里的这味道好闻。只是对虫子有用吗?”叶老爷微笑着答纪老爷说:“纪大哥,你和大嫂子在我们院子呆久些,你们试下对你们有用没有?这是我家老三媳妇从娘家要来的新熏香,我们亲家最懂这些事情。你们觉着有用,赶明儿让我们老三媳妇再去娘家帮你们找一些回来用用。”

叶老爷说这话时,并没有避开站着的三个儿媳妇,叶三嫂赶紧站出来对纪老爷夫妻表示自已的诚意,说:“纪伯伯,伯母,你们久坐一会,要是没有虫儿飞近你们,你们两位又喜欢这种香味,我赶明儿回去再拿一些来,请你们两位用。”纪老爷夫妻笑眯眯点头,两家几代相邻,有些事情彼此都不会太过客气。

纪老太笑着对叶三嫂说:“老三家的,那我们先跟你说谢了。”叶三嫂微笑着说:“伯母,你们家里受用,我家里人只会高兴。”叶大嫂和叶二嫂交换下眼神,两人眼里都有隐藏不了的笑意。叶三嫂同纪老爷夫妻说了恭敬话后,自觉的退居一侧去。纪老太笑着对叶老太说:“我和你纪大哥在自家的院子里闲坐一会,想着还是要来你们院子里坐一会,和你们说一会话,这一夜才算是没有白过。”

叶老太听她这话笑起来说:“我正在跟大田爹说,今晚怎么还不见纪大哥和嫂子过来,正想着要派那一个孩子去瞧瞧你们呢。”纪老太听得笑起来摇头说:“我们家里小六子今儿从学堂里回来,他这一回来了,家里热闹折腾的历害。他们兄弟们出去玩耍,我们在院子里坐着没意思,便让老大家的在院子里烧熏虫草,我们两老口过来和你们说一会话。”

纪家和叶家一样是江怀城的官媒世家,按人们普遍的看法,同行是冤家对头,至少明面上不会表现得不和,便是暗地里一定会有种种的纠结。纪家这些年来,儿女长大又肯在官媒这上面下功夫,在江怀城自然更加得人心。叶家这一代三子,同前几代的儿子一样,他们对官媒都没有多大兴趣,只有长媳妇接下官媒的重任,而这一代孙女叶浅玉,她在这方面的能力明显不如前几代叶家女子。

江怀城的人说叶家将要没落,叶家人自已反而看得开,他们觉得做官媒这一行,有高潮有低谷。纪家和叶家两家都是凭本事吃饭的人家,纪家从来没有在这方面针对过叶家行事,叶家用不着去妒忌纪家的兴头。两家历来交好,互相之间多少牵扯不断,而纪家在叶家经手一些难缠亲事时,他们还会过来提醒叶大嫂那两家人的行事作风。叶家人自是感叹纪家人惦记着两家人的交情,两家彼此之间更加的亲近起来纪家和叶家两家几代以来儿女的亲事,都是去请对方去周全。纪老爷夫妻两人生了四子三女,算是清风街生得比较多的人。纪老爷夫妻在四子三女的亲事上面,当年就拿着看好的名单,来寻求过叶家人的意见。

叶老爷的娘亲,那时已经把官媒的事情,全盘放手给叶老太行事。当年还算年轻的叶老太,她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她直言不讳把两位行家纪老爷夫妇看好的人选一一的推翻。按年轻气盛又不懂得说隐语叶老太的原话说:“纪大哥,纪大嫂子,我瞧你们两人的眼光都不乍样,这儿子娶媳妇,你们可不能盯着她的面子长得漂亮选择,而是要瞧媳妇的娘亲,她是不是贤慧人,你们要是一不小心,给儿子娶进一个面上温顺实际暗里是虎婆娘进家门,这害了儿子不算数,从此一家大小跟着不得安宁。

你们要嫁女儿,也不能独瞧那男子如何得有才干,而是要瞧他家老娘的性子好不好。你们两位为女儿选的人,我瞧着男的本身不错性子温顺,只是我听人说他们的娘亲,也是有名的能干人,你们的女儿个个能干性子也強,这以后两两相争,媳妇总要孝顺老人家,你们这是等于直接把女儿嫁进了狼窝里面去。”

纪老爷夫妻两人原本一心想要跟找叶老太的婆婆说儿女亲事,两人听着这叶老太的一番直言,反而觉得她的话是粗糙了些,可是说的都是为自家好的实话,他们夫妻考虑得是不够周全,只想到孩子们的好,没有想到未来亲家的种种因素。纪老爷夫妻因叶老太的好人品,他们与叶老爷夫妻延续下前几代的好交情。

纪家儿女的亲事人选,后来都直接交给叶老太去挑选。毕竟叶家人的手里,和纪家一样,有着江怀城里所有适婚人的记录,那可是比官府都要周全的记录,那是纪家和叶家人几代以来的努力成果,是一代传一代珍贵的录册。叶老太接了纪老爷家儿女亲事后,为了两家日后的来往,她是格外的用心起来。

她查了适龄人的记录人选,她自个先按着记录地点,先去瞧了人,再找人打听那些人家的情况后。她才把那些人家的情况透露给纪老爷夫妻听,由着他们自已私下再去查看一次,再挑选一下合他们心意的人选。

第八章纪家的事情(2)

纪家儿女们的亲事,都是水到渠成般的圆满。叶老太从来不是居功的人,她一直觉得姻缘由天注定,她不过是顺手帮两个有缘人牵了一下线。如今纪家孙子辈的亲事,又到迫在眉睫的时期。

叶老太在前几年前,她觉得叶大嫂能接下官媒的事,她学着自已婆婆的行事,把全盘的事情交到叶大嫂的手里后,就不再搭理那些事情。她安心的在家里面过起闲时瞧瞧孙子孙女,空时享受吃喝,陪着老伴一心过好安宜的好日子。

纪老爷夫妻瞧着安静的在角落里玩耍的几个孩子,他们夫妻两人羡慕的说:“你们家孩子,一个个都是乖巧体贴的性子。”叶老爷夫妻和三个儿媳妇可不敢乱接两位老人家的话,纪家的人,他们在未成亲前,是清风街上有名的不安份人。纪家男的个个相貌堂堂,女儿家个个长得娇嫩如花,一个个都特别的能招花惹草,围绕在他们身边的男男女女,数都数不清楚。一般人家的女儿,绝对不敢嫁进纪家,一般人家的儿子,也不敢娶纪家的女儿。

当年叶老太为纪家儿女的亲事,只差没有跑断腿脚,才求得别人家明白,纪家的儿女其实都是安份的人,只是一个个性子太过亲近人,才挡不了外面的花花绿绿直扑过来。叶老太那时嫁进叶家没有几年,原本不敢担保下这样的大事,还是得到叶老老太的提点说“纪家的人,只要嫁娶是他们相中的人,成亲后,比一般的人还要安分守已,绝对是好夫婿好媳妇。”

这些年过去了,纪家儿女把自已的日子过得圆满,叶老太才放下一颗心来。她抬眼瞧着等着她答话纪老太,她谦虚的笑着说:“他们不乖时,你们都没有瞧见过,闹起来可以掀翻房顶。”各家的孩子各家爱,彼此相邻这么多年,叶老太深知纪老爷夫妻可容不得别人说他们孙子孙女一个‘不’字来。

叶老爷笑着问纪老爷说:“纪大哥,你帮我们问下你们家小六,兴朝学堂几时会招生?我想叫我们家的几个小子都去应试,看他们当中有人能不能得到先生们的青眼。”兴朝学堂是江怀城最有名的学堂,只是它招生非常的不定时,有些随先生们的心意而定,而且招生的人数不多,算得上是百中挑一。

纪家小六在九岁时,去年被兴朝学堂选中,算是惊动清风街的大事。当时清风街许多得到消息人家的孩子都去应试,谁都没有想到纪家最调皮捣蛋的纪小六会被先生挑中。人人以为纪家小六会在学堂呆不了多久,便被先生打发回来,谁曾想过纪家小六可以在兴朝学堂安稳下来,听说先生们还常夸奖他学业有进步。

叶家那时适龄的孩子们,正好跟着各自母亲回了舅家玩耍,等到他们赶了回来,已经错过了机会。叶家几个大的孩子,曾经都去参选过,可惜都未曾选上。而清风街这些年以来,也只有纪家小六被兴朝学堂先生挑中。纪家小六算是清风街的名人,加上他同纪家别的人一样,相貌堂堂正正,更加深受女孩子们的欢喜,男孩子也无人妒忌他,反而人人喜欢跟着他在一块玩耍。

叶家的怀康怀品和怀安怀宁兄弟四人都喜欢跟着纪小六玩耍,叶浅玉和叶怀茗叶怀南三个小的孩子,因为年纪太小,他们还不懂得欣赏漂亮有小本事的男孩子。他们只觉得纪小六一回家,就会抢走了他们的四个兄长们,在他们的心里,纪小六是一个讨厌的人。叶家的三个小孩子听见祖辈们提及纪小六,一个个深皱起小眉头,都觉得纪小六回来没有好事,又来跟他们抢兄长。

在一旁陪着弟妹们玩耍的叶怀品和叶怀宁两人欢喜的抬起头,他们两人丢下三个小的弟妹,两人赶紧走到纪老爷夫妻面前寻问:“纪祖父,纪祖母,小六哥有没有说,他会去那里玩耍?”纪老太笑着瞧向他们说:“我听着象是往街里头的柏家去了。”叶怀品和叶怀宁两人欢喜起来,他们跟叶老爷夫妻和叶家三妯娌打过招呼后,欢欢喜喜奔出院子门。

叶家三个最小的孩子,眼瞧着两个兄长扬长而去,三人只能窝在院墙脚下,用小脚用力的去踢那墙角。纪老爷夫妻明显是欢喜别人提及纪小六,夫妻两人欢喜的说起纪小六的事情,老人们爱讲古,何况是亲孙子的事情。纪老爷夫妻两人从孙儿出世那天说起,一直说到纪小六如今的出息。

夜风轻吹,叶家三个大男人从各家房里出来,笑着候在四位老人的身边,叶家妯娌三人悄悄的退回房,身为主妇的他们,自家房内还有活要忙。叶老爷夫妻跟着纪老爷夫妻的讲述,时不时的感叹两句。其实有些的旧事,听的人,已经可以一字不落的重讲述一次。不过,大家都不愿意影响纪老爷夫妻的兴味盎然,这两年老两口明显瞧着有些苍老了。

纪家人之所以开始着急起家中老大的亲事,也是担心老两口的身子。这一代的老大纪一周,三年前,便跟着自家娘亲跑起官媒的事情,他对自已的姻缘,想来早有自已的想法,是由不得别人来操作。纪家的长辈们急在心里面,却无一人敢出面催促他。直到两天前,叶大嫂开口通知他们说:“一围跟我说了,他瞧中一户人家的第二房长女,到时要我跟女方牵线就行。他先把事情打理清楚后,再来跟我说那家人。”